南大暑期營隊 散播閱讀種子

南大國文系學生至長安國小舉辦暑期閱讀與品格營隊。(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獲得行天宮文教基金會補助,由國文系主任鄭憲仁帶領十三名學生,前往安南區長安國小舉辦暑期閱讀與品格營隊,為三年級學童安排寓教於樂的充實活動。 南大表示,此次活動的第一站安排至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參觀,由南大學生導覽,帶領學童探索台灣的歷史與前人事蹟,感懷先民的奮鬥與對鄉土的熱愛。下午則回到長安國小班級教室內,各班分別進行閱讀教育、手作活動、桌遊語文力等各種與品格教育相關課程,同時融入國語文素養教學活動。 長安國小學生能在閱讀教育活動中,透過《北極熊搶救家園》繪本學習環境保護,珍惜環境生態;手作活動讓學生製作出自己的環保英「熊」,並鍛鍊手眼協調;桌遊以「妙語說書人」作為教具,進行環境品格教育的同時,也讓學生練習口語表達能力。 鄭憲仁表示,國文系師資生經由本次活動,不僅學習規劃教學活動,也強化了臨場應變能力,並將平日所學實踐於國小教學營隊中,在看到學童們開心的笑容、認真投入的表情,大學生們都很有成就感。

Read More

醫護夏令營 國中生進開刀房

敏惠醫專和柳營奇美醫院合辦暑期醫護夏令營,吸引不少國中生參與。(校方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放暑假了,柳營區敏惠醫專和柳營奇美醫院合作,一日起推出為期兩天的暑期醫護夏令營,來自嘉義縣和台南市新營區的國中生四十多人參加,透過夏令營實際了解醫護和健康促進專業多元面向,並將進入開刀房、加護病房等一般人平時無法進入場域一探究竟,對學子是全新體驗。 夏令營首日由敏惠醫專各科專業師資親自授課,透過實用有趣的課程,了解醫護與健康促進專業的多元面向內容。 第二天課程將移師柳營奇美醫院,聽取醫院的詳細介紹,並分組進入開刀房、加護病房及急診室等;學員進入開刀房,將比照醫護人員開刀前進行刷手消毒等嚴謹步驟,認識加護病房和急診室器材、工作流程等,都將是全新體驗。 柳營奇美醫院護理部長蕭素秋表示,透過夏令營使國中生有機會了解醫護產業,未來有機會能投身醫護工作陣容成為生力軍。 敏惠醫專校長葉至誠表示,該校以培育「健康促進,醫療照護」專業人員為職志,透過醫護夏令營,提供學生自我探索及發掘興趣,面對高齡社會趨勢,醫護人才需求大,期望能引導青年學子未來加入醫護工作行列。

Read More

崑大名師授課 培育電影聲力軍

崑大視訊系在「類型電影聲音後製人才培訓專班」中,邀集影視音界金獎師資授課,以實例解說聲音設計。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視訊傳播設計系繼電影聲音後製專班後,再次以「類型電影聲音後製人才培訓專班」榮獲文化部影視局新年度電影人才培訓補助,並得到校際申請最高補助肯定。計畫主持人副教授曹源峰邀集多名影視音界金獎師資授課,預計九月底結訓。 崑大視訊系獲文化部影視局補助開設「類型電影聲音後製人才培訓專班」,今年四月開始執行,不僅安排基礎觀念、技術實作、專業講座與業界參訪等逾一百廿小時課程規劃,師資包括《周處除三害》聲音設計簡豐書、擬音指導楊家慎、《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聲音設計高偉晏、《Big》現場錄音師李育智,《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導演程偉豪等,堪稱史上最強。 曹源峰本身已經有《粽邪3鬼門開》、《女鬼橋1》、《返校》等類型電影的製作經驗,邀約的聲音設計師擔任講師,都是二0二四台北電影獎最佳聲音設計的優秀入圍者。 此外,以《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導演程偉豪、類型電影《返校》金獎監製李耀華、話題影集《不夠善良的我們》製作人詹子誼等,均是此專班一時之選金獎師資,加上配樂名家李欣芸、陳建騏老師等,也都將以實例解析「電影配樂」與「主題歌曲製作」等專業課程,講師陣容可說是金光閃耀大師雲集,尚未開課前就已獲得學員們熱烈討論。

Read More

左鎮國小 獲衛福部健康服務獎

左鎮國小安排學生從事多項運動。(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位處偏鄉的左鎮國小,學區人口老化嚴重,弱勢家庭占近六成,由於家長平時工作繁忙,普遍缺乏健康生活型態的知識。加上民眾就醫不便,學校針對親師生健康需求,與衛生機關及社區衛生資源合作,共同投入健康促進活動,養成健康的生活,獲得衛福部健康服務獎。 左鎮國小校長楊靜芳表示,學區內老化人口指數為全台第三高,全校學生人數六十三人,單親家庭、新移民子女及隔代教養學童佔近六成,家庭健康照護效能不佳。社區內只有一間家醫科診所及一間藥局,若學童及家長有近視及齲齒問題需就醫,需至玉井區及新化區看診,民眾就醫並不方便。 學校針對親師生健康需求,與衛生機關及社區衛生資源合作,安排三好志工協助至各班宣導健康知識,導師協助督促學生下課運動,午餐不挑食飯菜吃光,餐後潔牙,每週二使用含氟漱口水、推廣健康護照,由家長一同協助學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另也爭取經費改善校內環境與設備,例如申請及慈善社團捐助牙科治療椅、急救設備、健康教學教具,教室放置運動器材方便師生運動,兒童節提供每位學生跳繩及飛盤鼓勵運動。還結合社區相關醫療保健資源,如永全牙醫半年到校提供師生牙齒保健服務,衛生所進行健康教育及傳染病防治指導,社區藥局指導師生用藥及健保知識。

Read More

從五專轉高職 慈幼郭耀茗技優甄審錄取國立科大

慈幼工商郭耀茗(中)技優推甄錄取國立科大。(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擁有數位電子、儀表電子、電腦硬體裝修等三張乙級證照的慈幼工商電機科學生郭耀茗,經技優甄審錄取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校長陳素貞表示,郭耀茗原本是五專生,但因對五專課程規劃不適應,二年級毅然決然轉唸高職,憑藉優秀技藝能力,不僅考取多張證照,還多次參賽得獎。 慈幼工商應屆畢業生郭耀茗,原就讀某五專的電機工程科,不過因不適應五專課程,五專只唸了一年的時間,二年級就轉入慈幼電機科。在確定轉入時,導師林秀枝便立即為郭耀茗開了電腦硬體裝修暑期集訓課程,並在開學後報名丙級檢定,而郭耀茗也不負期望,順利取得人生第一張證照。 在高二那年,郭耀茗先考取了電腦硬體裝修、工業配線、工業電子三張丙級證照,由於專業技術甚佳,在校內技藝競賽獲得電機科第一名,校內專題競賽獲得資電群第一名,因此被學校培養成選手,參加「水管造型與電線應用創意競賽」榮獲第一名,之後又以「智能控制綠屋頂」專題作品參加「全國電子設計創意競賽」榮獲創意特別獎,也獲得工科技藝競賽選手資格。 導師林秀枝說,郭耀茗在校期間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學習態度與時間管理能力,他高三期間要參加工科賽、考乙級,因還身兼排球校隊隊長,課餘時間要練球,每天滿滿的行程,不過他總是能把每件事有條不紊的處理妥當,也順利考取了三張乙級證照。

Read More

東華大學阿美文化深度探訪之旅 傳承寶貴文化資產

參訪學生於太巴塱文物館合影。(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由文化部主辦、花蓮縣文化局指導、國立東華大學承辦推動「校外文化體驗計畫」,花蓮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原住民族文化資源,此次活動特別設計「一日遊課程」,讓學生親身體驗並學習阿美族的歷史與傳統,期盼將寶貴文化資產與在地知識傳承下去。 整體遊程規劃核心是探訪阿美族文化,上午前往「太巴塱文物館」,觀看阿美族傳統工藝與器物,聆聽代代口語相傳的神話故事,省思阿美族文化中祭儀精神的源頭與階級傳承內涵。下午則前往「Pasela’an緩緩書屋」,由書屋負責人沿途導覽古樹及站長宿舍遺址的故事,學生們沉浸在輕鬆又寧靜的氛圍中。 太巴塱部落是阿美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位於花蓮光復鄉。當地保留了阿美族傳統家屋和豐富的歷史器物,如部落刀槍、酒皿等文物。「太巴塱文物館」於去年成立,致力於保存和傳承部落文化,開幕首展《TAFALONG 太巴塱》特別與太巴塱ilisin(豐年祭)同時揭幕。 三大主題區域「起源」、「社會」、「續存」展示了太巴塱部落的神話故事,邀請部落族人獻聲錄製,將口耳相傳的神話結合珍貴的文物。並於第四展區「傳承」運用三D掃描技術永久留存部落族人提供的文物,透過數位讓文物得以保存並分享,達到傳承的目的。學生們得以體驗口傳文化引人入勝之處,並感受阿美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導覽介紹祖靈屋。(東華大學提供) 為了讓體驗更完整,體驗活動內容特別安排與部落相互合作,由部落提供原住民族風味午餐,瞭解平時接觸不到的原住民族野菜知識與富含阿美族特色的石頭火鍋。讓文化體驗不僅停留在視覺和聽覺,還能實際品嘗。藉由嗅覺與味覺讓學生們留下深刻的記憶,引領學生體驗學習阿美族的生活文化,留下難忘的回憶。

Read More

行動科教館新北科學巡迴教育活動 13校師生動手玩出科學力

行動科教館到校服務,錦和高中學生科學闖關鏡像合圓,運用鏡子反射讓圖形產生變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自五月二十日至六月三十日合作辦理「行動科教館新北科學巡迴教育活動」,透過定點參觀及到校服務等多元活動,將科學教育資源送到校園、普及科學教育,共十三校逾千人師生參與體驗科學實驗奧妙。 行動科教館定點參觀活動於秀山國小及大觀國小二校辦理,活動期間也吸引秀朗國小及國光國小等八校師生到校參觀,內容豐富多元,包括科教巡迴車-「科技之眼─臺灣文物時空遊記」體驗車、「3D低碳行動電影院」化身為行動教室,學生可在展車上透過互動式展覽認識臺灣文物,或是戴上3D眼鏡感受身歷其境的影片,另外還有科學實作體驗及闖關活動。 大觀國小的林?潁同學分享,很驚訝學校裡面竟然來了二臺像「變形金剛」的科學車,超好玩!在展車上認識臺灣文物及「刮痕鏡像」科學實作等活動,都讓人印象深刻。溫子睿同學則回饋,3D眼鏡讓原本平面的畫面變得栩栩如生,而闖關遊戲不僅有趣,也考驗耐心與思考。 三峽國中林兆芸同學分享,很高興有機會擔任科學闖關活動的一日關主,對科學的解說能力更加提升,也更加了解科學奧妙,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扶搖直上」關卡,利用壓力差原理讓保麗龍球向上浮起。鍾紫帆同學則回饋自己最喜歡的器材是「范氏起電機」,透過這次活動學習到許多課本上沒有教過的科學知識,獲益良多。 錦和高中梁雅媛同學說道,每一關的科學實驗遊戲都很有趣,學習到許多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像是運用鏡子的反射讓圖形產生多樣變化、運用大氣壓力原理控制水噴出等。杜均佑同學也提到,這是自己第一次參加科學巡迴教育活動,沒想到會如此有趣。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梁丹青指導 南台影視團隊銀了

南台資傳系老師梁丹青(中)指導4個影視創意團隊,發揮所學創作,在第21屆育秀盃創意獎動態影像勇奪4個獎項。(南台提供) 南台科大資訊傳播系老師梁丹青指導4個影視創意團隊,發揮所學創作,參加第21屆育秀盃創意獎,由參賽680餘件晉級47組作品中,拿下動態影像類企業創意行銷銀獎、優選獎與2個佳作獎,成為該類組最大贏家,表現優異,為校爭光。 晉級決賽隊伍,以「未來科技 地球解方」為題,角逐動態影像、數位應用及工業設計類榮銜。南台由資傳系大三學生王昺豐、陳冠廷、曹嘉琪、袁胤桀、邱品維、王于菡、卓怡君、許峻瑋與張家銓組成的「整鍋端走創意團隊」,創作《愛的灌溉》與《小小廚神養成記》作品分別榮獲動態影像類企業創意行銀獎及佳作獎,兩件作品由高雄蚵寮國中師生擔任演員與紀錄片被攝者,在該校與附近農場及稻田取景拍攝。 動態影像類優選獎作品《食育小幼苗》,由南台資傳大二學生王思涵與曾怡庭製作,作品以高雄漢民附幼的老師們將食農教育融入課堂中,透過繪本與生動表演與學童互動,讓孩子們更能投入在故事內,藉此教導各種有關於食物的知識,教師帶領小朋友們親近土地種植作物,讓小朋友自小就明瞭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養成惜食的習慣。 動態影像類佳作獎《玩中學 埋下食農教育小種子》,則由資傳學生陳俊荃、王韋淇與王昺豐紀錄育秀教育基金會食農行動車到高雄入校,並透過活潑的「玩中學」教學法,自小扎根,埋下食農教育小種子。 指導老師梁丹青表示,為呈現好作品,課程提升學生的影像敘事力,同時也將永續發展素養與食農教育知能融入課程,透過競賽學習落實做中學,學中做精神。學生創作過程中,老師全程參與企劃拍攝製作,達到「做中教、教中進步」的教學與學習成效。 南台代理校長周德光表示,學生團隊以食農教育為創作主題,完全落實南台鼓勵的「做中學」精神,讓學生透過競賽學習方式培育務實致用的技職人才。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金酒盃調酒賽 南應大抱14獎項

南應大旅館系學生團隊在第二屆金酒盃大專組托盤競賽中表現亮眼,勇奪金、銀、銅牌及佳作獎。 (南應大提供) 台南應用科大餐飲、旅館系學生團隊理論與實務結合,在2024第二屆金酒盃全國調酒大賽中,展現所學,在大專院校競賽組中,包括傳統調酒、托盤競賽、中式白酒(高粱酒)知識組贏得評審高度肯定,共計贏得1金、1銀、7銅、5佳作,並獲頒大專組精神總錦標獎。 今年適逢金門酒廠72週年,有鑑於首屆金酒盃調酒大賽的成功,為向年輕世代傳遞中式白酒文化之美,今年特別以「看我72變」為主題,在高雄林皇宮舉辦第二屆金酒盃全國調酒大賽,吸引40所高中職、大專院校、超過331組年輕學子共襄盛舉。金門高粱酒作為台灣中式白酒的領導品牌,一直致力於推廣中式白酒文化及理性品酩教育,希望透過這次比賽拉近年輕族群與金門高粱酒的距離。 南應大餐飲系由助理教授葉俊廷、鄭傑夫指導的學生團隊,在大專院校傳統調酒、托盤競賽、中式白酒(高粱酒)知識組3大項,展現精湛技藝,獲得評審青睞肯定,共贏得6銅牌、4佳作的亮眼成績。 南應大參賽的旅館系學生也在老師謝才智的指導下,克服重重挑戰,在大專院校托盤競賽組技壓群雄,囊括前3大獎及佳作,其中金牌賴文茵畢業於樹德家商,且連續兩屆蟬聯金酒盃冠軍;銀牌蘇鈺婷畢業於樹德家商;銅牌張沛旋畢業於興華高中;佳作陳旻煊畢業於長榮中學。 南應旅館系與餐飲系的比賽團體積分最高,擊敗全國各大專院校,榮獲所有項目總成績的總冠軍,並獲頒全國大專組的精神總錦標獎及1萬元獎金 南應大校長楊正宏表示,學生參與全國餐飲調酒相關競賽,除能與國內各校選手相互觀摩切磋外,展現高超的調酒技巧、餐飲服務技能,及中式白酒(高粱酒)知識技巧,這次比賽的成功,不僅充分證明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學校亦可藉此展現平時卓越教學成果,落實學校發展創意文化及國際化的永續目標。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Do+弦樂團 篤加童展技能

南市菁英管弦樂協會在七股區篤加國小成立Do+弦樂團,並媒合企業捐贈樂器供偏鄉學生學習。(記者盧萍珊攝) 為協助偏鄉學校推廣音樂,南市菁英管弦樂協會在七股區篤加國小成立Do+弦樂團,並媒合企業捐贈樂器供偏鄉學生學習。 台南市菁英管弦樂協會理事長陳素娥表示,協會長期規劃偏鄉或弱勢學生的管弦樂學習,並與台南市菁英管弦樂團、音樂班管弦樂團合作,培養學生音樂展演技能,也邀請國內外音樂大師到校講座示範指導,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與成效。 台南市菁英管弦樂協會於106年協助南化區北寮國小成立寮愛弦樂團,在校方積極推動下,近年來除每年在校內公開表演外,市府及社區多次邀請參與各項音樂表演,深獲各界好評,加強偏鄉弱勢學生對音樂學習與自信心的展現。而濱海地區選擇七股區篤加國小,未來期能促成山海聯誼共享音樂。 篤加國小校長方樹啟說,在協會前後任理事長黃振恭、陳素娥的大力支持,遴選22名學生成立Do+弦樂團,由馮瓊瑤主任專責帶領,另也感謝媒介企業捐贈樂器,包括新舜營造公司董事長張昭鎮、宏義工程公司總經理林邦奎等,另也聘請國內音樂專業教師指導,期能讓學習更為精進。 篤加樂團命名為Do+弦樂團,除念起來諧音是「篤加」外,也是希望學生在音樂藝術培力方面做得更好,再則「Do」是音符的唱名,期待學生沉浸在美妙的樂曲裡,有機會在音樂領域綻放光彩。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