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龜高中師生效力鄉里 與華山共同為獨居阿公造家園

六龜高中師生與華山基金會共同為獨居阿公整理環境重建家園。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有感於偏鄉學生收到許多慈善會基金會長年扶持,高雄市六龜高中學生自主發起志工揪團,在校長梁華蓁及總務主任吳郁銘陪伴下,配合普行慈善會及華山基金會扶助獨居老人專案,二十一日前往六龜尾庄幫忙一名七十多歲的獨居阿公整理環境重建家園。 六龜高中因屬於極度偏遠學校,校內有許多學生來自弱勢家庭,因此有很多善心單位會長年支持及協助學校、照顧學生,以「普行慈善會」為例,每年開學初,都會贈送弱勢學生書桌及檯燈,更曾經為深山的特殊個案的孩子募款蓋一間遮風避雨的鐵皮屋。 校長梁華蓁表示,這些慈善會基金會為學生的付出,其實孩子們都深深感受在心,也很希望能有機會奉獻回饋,因此在得知普行慈善會將在本週日要與華山基金會合作,到六龜山上幫助一位獨居老人整理家園,六龜高中的學生便自發的號召同學,為自己家鄉的阿公服務。 這次擔任號召的高三學生許善雅說,自己曾經受過善心人士的幫助,也領過學校許多獎學金,趁著畢業前能找同學們一起為阿公打掃家園,幫來蓋房子的叔叔們收拾廢棄木料,覺得很快樂;高二的徐薔姍則說其實很多學長姐及同學假日都需要出去打工賺錢,不過知道有這個志工活動,大家紛紛請假跟排班補休,因為能夠幫自己家鄉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六龜高中這次一共有九名師生參與普行慈善會與華山基金會合作的專案,包括善雅、薔姍、永平、禾鈞、彰哲、冠宇、亦翔等學生,受到幫助的七十多歲獨居阿公住在六龜的尾庄,他的房子是薄薄木板及塑膠袋勉強拼湊而成,外殼連鐵皮都沒有,無法遮風擋雨,居住困苦,普行慈善會接到消息,號召志工並募款,利用假日要為獨居阿公整頓環境也加強木板房子結構。 學生知道後發起揪團,並跟校長表示希望能回饋鄉里及慈善會,而且因為經常在山上打工,做起整頓工作信手拈來,讓慈善會的叔叔阿姨稱讚不已,這樣的攜手合作,實為偏鄉帶來感人能量。

Read More

蘭女86校慶影后陳淑芳母校捐書義賣

金馬影后陳淑芳回蘭女母校參加86周年校慶(蘭陽女中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國立蘭陽女中二十日舉辦一場結合八十六年校慶園遊會的愛心義賣活動,這次義賣活動展現粉紅魅力,募集數百件愛心物資,金馬影后陳淑芳也親回到母校捐出自己心愛的書籍,愛心不落人後也讓學妹們驚呼影后學姐的媚力。 蘭陽女中八十六周年校慶除了各班級展現精彩的進場儀式外,還有吃喝玩樂都有的園遊會,現場熱鬧非凡,校方也邀請了各界校友前來參與這一年一度的盛會。其中最吸晴的是金馬獎雙料影后知名演藝人員陳淑芳,她捐出從影六十年來始終如一的心路歷程自傳「孤味人生」簽名書進行拍賣,勗勉學妹用專業,在工作上、在生活上成就自己的人生,校方也回贈了可愛的蘭女紀念小書包,讓影后彷彿回到學生時光開心不已。另外,校友會理事郭蕙梅帶來「人工智慧求生筆記」,讓學妹在未來AI科技快速發展下,學習學習方式將會有重大變化,在面對此一「新術」的發展,「心術」該如何調整以面對未來挑戰,鼓勵女生要讓自己的聲音真的被聽到,推動女力科技不遺餘力的「一起網路科技」創辦人石舫亘,也捐出多件全新物資,由於校友所捐贈物資如海水般湧入,擠爆原本規畫的拍賣空間,大量的校友拍賣品只得擺在地面,如同大拍賣。 蘭陽女中校友會理事長簡淨音(中)協助蘭女義賣募款。(蘭陽女中提供) 校方表示,這次義賣所得將全數捐給學校作為蘭陽女中的急難救助使用,響應此一義舉,蘭陽女中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陳俊雄,基金會榮譽董事林庭福,然後便是校友會理事長簡淨音校友帶領的娘子軍,發動超級戰力接續投入叫賣,在二點半活動結束共累責數萬元愛心義賣所得。這場蘭女義賣活動今年是初試啼聲,期待明年再會。

Read More

德明科大捐贈時尚布料 提供終身學習機構永續利用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捐贈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時尚布料。(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德明科大於一一一年起,與國內外服飾品牌及紡織企業簽訂庫存布料合作聯盟,免費提供高中職、大學及臺灣新銳設計師使用。為擴大資源再利用的低碳概念,新北市今年與德明科大合作,將庫存布料進一步提供給新北市樂齡學習中心及社區大學等四十三所終身學習機構使用,讓庫存布料得以永續循環利用。 教育局長張明文感謝德明科大免費捐贈一萬三千碼布料,提供全市樂齡學習中心及社區大學學員、講師自由索取利用,充分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SR。新北市各終身學習機構也致力推動環保永續,期待新北市樂齡中心的長者及社區大學的學員們,可以妥善運用庫存布料,用巧手化為寶物。 德明科大校長盧秋玲表示,自一一一年起至一一二年底,德明科大已完成建置二個實體布料平台,將企業捐贈的優質庫存布料與配件,免費提供給國內高職端課程使用,總計已免費捐贈五千二百碼各式布料,計五百六十人次使用平台,並減少浪費五十二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落實永續時尚新理念;而針對新北市終身學習機構部分,德明科大於每週二及週四開放德明甘丹布料平台,提供新北市社區大學及樂齡學習中心無償索取布料作為相關課程使用。 泰山區樂齡學習中心趣味拼布班老師朱惠真學員在製作過程中,可以使用更多不同材質與色彩的布料,混搭出創意及美學,為家庭增添美麗色彩。同時,也鼓勵學員們善用廢棄的舊衣物重製出實用的作品,不僅帶來成就感,也能推動環保。 新莊社區大學講師林玲娜表示,未來會在課堂上帶領同學將庫存布料製成各類彩繪袋包,搭配花飾彩繪容器,增添不同生活風格,打造永續新時尚。

Read More

〈中華學園〉蘭花魅力舞台南 

台南市西港國小六年孝班 ◎陳昺璇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賞析

台南市六甲國小    ◎蔡喬勳

Read More

〈中華學園〉升空的熱氣球

台南市東區勝利國小一年一班  ◎李沛宸

Read More

〈中華學園〉家人出遊開車記

台南市復興國小三年級 ◎黃霈亓

Read More

全國大專院校首座「碳中和新世代培育基地」成大揭牌

成大「碳中和新世代培育基地」二十日進行揭牌。(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獲教育部補助建置的全國大專院校首座「碳中和新世代培育基地」,二十日上午舉行揭牌儀式,由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國際能源總署前署長田中伸男、準環境部長彭啟明、成大校長沈孟儒、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李世光、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等人揭牌,現場產官學研逾一百多人共同見證。 劉孟奇次長表示,成大碳中和新世代培育基地聚焦在能源管理、節能應用、減碳製程、碳捕捉等與產業轉型有關的技術,也與台南大學、南台科大、崑山科大、嘉南藥理大學整合起來並開設相關課程,累計已有三百餘人修習,同時培育了五十一名種子教師,相信基地會繼續為淨零轉型培育出人才與教師,攜手產業努力落實綠色轉型。 碳中和新世代基地揭牌,產官學研等人士合影。(記者施春瑛攝) 環境部準部長彭啟明則表示,氣候變遷下一定要落實氣候科技,但從科技到商轉,有許多環節要克服,除了政策支持外還要有民間的投資及參與。他認為碳中和產值比半導體大,能源產業也很大,期許成大碳中和基地能為年輕朋友找到新創機會,讓老師的成果能與國際氣候等相關產業連結。 成大校長沈孟儒表示,碳中和基地的成立是為了因應未來環境變遷與能源問題做準備,揭牌只是一個起點,日後會在碳中和議題上做更多的努力。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指出,淨零轉型的關鍵包括法規鬆綁、政策支持以及技術與人才,期許基地培育出更多人才並在碳中和相關技術上有更多突破,讓下一代有好的生活環境與條件。 揭牌典禮結束後,今天下午還進行了「Net-Zero淨零永續國際高峰論壇」,國際能源總署IEA前署長田中伸男、聯合國永續農業專家羅揚銘院士、環境部蔡玲儀署長、工研院張培仁執行副總暨副院長等精彩演講外,指標企業與政府代表包括中油、台電、中鋼、台塑企業、南亞、台塑石化、台化、台肥、東元、奇美實業等超過五十家企業、法人單位亦共襄盛舉,共同探討未來淨零碳排行動策略。

Read More

響應戶外教育宣言公布10週年 南市200名親師生戶外遊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響應教育部公布的《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即將屆滿十週年,台南市教育局二十日特別辦理線上大會師活動,並由雙春國小、西門實小、億載國小漁光分校、喜樹國小及口埤實小等五校親師生兩百人,分別在五條戶外教育路線進行體驗,共同宣示「走出教室,以自然為師」。 喜樹國小親師生參加喜樹社區小旅行。(記者施春瑛攝) 市長黃偉哲表示,南市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及水文地景資源,是全國推動戶外及海洋教育的績優城市,近期也將率六都之先,發布「台南市國民中小學戶外教育實施辦法」,鼓勵學校辦理戶外教育,讓學童培養良好的戶外休閒習慣。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南市的戶外教育以「山海、跨域、學習」為核心理念,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打造「區區有路線,校校有聯盟」的戶外教育網絡。近年也透過專案補助方式,鼓勵學校發展十一條主題式學習路線,建立校際交流共學機制。 西門實小親師生體驗「安平400風華再現」戶外教育,並安排學生當解說員。(記者施春瑛攝) 由於適逢戶外教育宣言即將屆滿十週年,教育局特別推出「走出教室,以自然為師」親子戶外教育體驗活動,特別挑選「雙春划舟樂悠遊(雙春國小)」、「安平400風華再現(西門實小)」、「海洋漁光生態走讀(漁光分校)」、「喜樹社區小旅行(喜樹國小)」、「歡慶西拉雅播種節(口埤實小)」五條路線,鼓勵親師生同行體驗,每條路線參與人數約四十人,參與親師生人數約兩百人。 與兒子一同參加喜樹社區小旅行的王小姐說,這次參加親子戶外教育活動,從行前認識喜樹社區的歷史開始,到實地參訪社區老街的行程,了解到蜿蜒的老街是先民為了防風、防盜的智慧,見證百年古井依然清澈甘甜,其中古法製作的餅餔DIY體驗有趣又美味,讓參與的學員們人手一袋將喜樹的好味道帶回家。

Read More

褐umber進駐南美館 打造新感官體驗

南美館二館咖啡由全新品牌「褐umber」進駐,打造以咖啡、餐點和展演共構新型態文化展演空間。(南美館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打破餐食與藝文場域界限,南美館二館二樓與「留白計畫」合作,全新品牌「褐umber」進駐,十九日開幕剪綵,打造空間以咖啡、餐點和展演共構新型態文化展演空間,揉合地方藝文特性與生活,打造民眾全新感官體驗。 「褐umber」創造全感官飲食體驗,整體空間採和諧舒適色調,白日光線自大片落地窗流瀉,店面通透明亮,傍晚點亮柔和小燈,展現溫暖質地,除享用精緻餐飲並能參與食藝體驗。 「umber」源自一種礦物提煉成的顏料,空間回應其精神,大膽實驗出餐飲體驗形式,以深度感受、食味藝術、破界創作,回應美術館場域特質。手沖咖啡以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斯畫派、鼎盛三傑和後期威尼斯畫派畫家為軸,並以六種色彩美學,包括橙粉、群青、朱砂、赭、銅綠、胭脂,以咖啡演繹作品意境與畫家特質,透過感官連結,創造藝術與生活共感。 呼應品牌「褐」傳遞的中性與溫暖意象,餐食調飲走暖色系,並從台南地景發展,如漁光島等地,空間規劃卡帶陳列區,讓民眾能自行選擇想要聆聽歌曲,享受聽覺和食味兼具饗宴。 店面提供新型態感官展演,媒合跨域創作,打破飲食和藝文場域界線,首檔推出《感官展演VOL1.平庸與冒險》,結合咖啡、古典樂、動態影像與餐點,體驗者透過品飲與聆聽,投身精彩敘事。 擺放餐點的平台,也是播放動態影像螢幕,隨著曲目、影像和餐飲,讓體驗者開放感官,沉浸聽覺、味覺與視覺交織出的奇幻領域,進行藝術流入生活的混合實驗,從藝術生活提煉美,創造出台南在地獨有風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