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工設系畢展開盲盒 進入想像世界

成大工設系大四周昕、鍾明珊學生所設計的「水水果計畫-創新永續水果禮盒」盼能減少一次性塑膠包裝。(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在新光三越台南中山店十三樓文化館,舉辦一一三級畢業設計展「UNBOXING >---」,學生以「開盲盒」的概念設計出十三組展現對生活、未知世界想像的作品,台南展出結束後,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將移師到台北南港展覽館展出。 成大工設系主任周君瑞表示,感謝全校師生的支持,尤其是校長沈孟儒個人贊助二十五萬元,讓學生能夠順利開展,透過南展的訓練,之後到台北一定會有更好的表現。 畢業展活動總召葉杰暉、黃乙芹說,「>---,是開箱沿線路徑,也是將未知化為已知的開箱行動。」UNBOXING 是面對設計的行動,每一步都是將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透過「開箱」串連整個展覽,邀請大家一同進入UNBOXING的世界。 學生林洛彤、吳瑩苡、吳承翰與馬明惠設計的「HOHE台灣火鶴花採收&包裝系統設計」透過產品設計、流程規劃和人力配置,希望能解決小農和青農在生產過程中的問題,進而推動火鶴花產業永續發展。 「水水果計畫─創新永續水果禮盒設計」由周昕瑩、鍾明珊所設計,因得知綠色和平調查數據調查,台灣超市高達九成的生鮮產品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為減少包裝,設計出系列更友善環境的包材。 陳奕勛、吳思羽與饒允淇則創作了「P.E.T.寶特瓶回收機器人」,希望藉由聲音互動體驗加深群眾對回收的印象與認知,於公共場域中帶給人愉悅體驗,藉此減少寶特瓶被隨意丟棄的可能。

Read More

善化國中海洋教育 淨灘清海廢

善化國中目加溜灣社團十九日至南區四鯤鯓龍崗國小外沙灘等處,進行海洋教育與淨灘活動。(晁瑞光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善化國中目加溜灣社團十九日上午至南區四鯤鯓龍崗國小外沙灘等處進行海洋教育,並由社大環境行動小組晁瑞光帶領進行淨灘活動,並在安平港南堤發現塑膠原料粒增多,希望相關單位重視,避免汙染海洋。 晁瑞光表示,善化國中人員曾參加社大環境小組,每月在四鯤鯓龍崗國小外沙灘的海洋廢棄物調查及清理活動,此次安排目加溜灣社至沙灘進行海廢棄清理。 一行人在安平港南堤附近發現不少塑膠原料粒,幾乎與保麗龍屑一樣多。晁瑞光指出,以往塑膠原料粒較少,但這次發現有增多情形,且有許多廢棄蚵棚被沖上岸,還有不少發泡聚丙烯。 另外,下午也至安平區漁光島,體驗立式槳板運動(SUP),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海上運動。

Read More

大專院校B2B跨境電商賽 南應大獲8獎

南應大國企系學生團隊在全國大專院校B2B跨境電商競賽中表現優異,獲得南區平台營運獎、EDM獎、影片Tip獎及成果報告獎八個獎項。(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國企系學生團隊參加全國大專院校B2B跨境電商競賽,在國內外學生激烈競爭中,共獲得八個獎項,包括平台營運獎南區第三名與二組佳作、EDM獎南區第四名、影片Tip獎南區佳作,及成果報告獎南區三組佳作,成績斐然。 由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中華國際經貿研究學會、Alibaba.com及嘉業資訊所共同主辦的全國大專院校B2B跨境電商競賽,今年邁入第八屆,除全國廿五校、七十個隊伍參賽,更有來自馬來西亞、印尼、日本、越南等國的國際學生組隊參加,競爭非常激烈。 國企系競賽指導老師楊忠民指出,該競賽合作平台為全球最大的B2B阿里巴巴國際站,學生可以進入媒合廠商的後台操作,學習如何架設精準的關鍵字?及熟悉阿里巴巴國際站店鋪建設、進出口營銷推廣、商機獲取、訂單處理、P4P(貿易直通車)、RFQ(採購直達)報價、Trade Manager、詢盤回覆、數據分析及Trade Assurance等各項機制及功能。 國企系系主任鄭亦君表示,疫後全球跨境電商需求快速成長,國內中小企業對電商領域求才若渴,跨境電商已成為貿易新主流,當前電商領域融入AI技術,使產業發展更為快速。競賽育才成果持續在產業界發酵,企業紛搶具有實戰經驗的人才。

Read More

全國高中職多語言說故事 40隊較勁

台南市光華高中參加南台科大全國高中職多語言說故事競賽,獲得教保創意說演故事優勝獎。 (南台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人文社會學院整合應用英語、應用日語及幼兒保育三系合作,舉辦「人文社會跨文化敘事巡禮:全國高中職多語言說故事盛典」比賽,共有來自北中南高中職近四十隊參賽,透過競賽觀摩交流切磋,增進學生口語表達和溝通能力。 南台副校長周德光表示,英文、日文都屬於語文科系,重視口語表達和溝通能力,幼保系學生則必須學會如何對幼兒呈現出具創意的敘事能力?更好地吸引幼童注意力及教導幼兒表達和說故事能力,因此以人文社會學院為主體,跨系、跨語言競賽,深具意義。 此次活動是將南台人文社會學院應日系舉辦十四屆的「全國高中職日語看圖說故事(紙芝居)比賽」、應英系「全國高中職英語兩人說新聞故事比賽」,及幼保系「全國高中職教保創意說演故事競賽」結合。參賽學校有遠從宜蘭、南投全國高中職師生約一百八十人參與共襄盛舉。 活動經過激烈競爭,應日系全國高中職日語看圖說故事(紙芝居)競賽,由南投縣水里鄉水里商工奪得第一名;應英系英文組是由高雄市中山工商獲勝、非英文組新竹市新竹高商獲勝;幼兒保育系則是由台南在地的光華高中獲得優勝。 周德光表示,少子女化下,南台不僅重視外語及幼兒教育,更與時俱進並肩負起大學社會責任,在科技運動、智慧照顧方面,也將成立相關學系以培育未來社會所需的相關人才,為社會盡一份力量。

Read More

全民國防教育 嘉藥師生體驗實彈射擊

嘉南藥理大學師生參與實彈射擊體驗。(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與台南射擊協會十九日舉辦「全民國防教育多元活動─實彈射擊體驗」,由副校長洪瑞祥及劉瑞美率領ROTC學生及對國防事務具有興趣的師生,一同到柳營運動靶場進行實彈射擊的震撼體驗。 嘉藥全民國防多元活動,首次協同民間團體共同辦理射擊活動,軍訓室主任李柏宏及教官分別就「全民防衛(精神)動員」與「射擊槍枝簡介」進行專題演講,讓師生對於全民國防意識及射擊槍枝有更進一步認識。 嘉南藥理大學師生參與實彈射擊體驗。(記者張淑娟攝) 首次體驗實張射擊的副校長劉瑞美表示,當飛靶離開靶機在空中短短數秒,直覺性扣下板機命中飛靶的那一剎那,獲得莫大成就感。當過兵的老師則提到,拿著曾經熟悉又陌生的射擊槍,有種回到高中時期軍訓課首次射擊體驗的感覺。 台南射擊協會主任委員蔡岳勳說,中華民國射擊協會肩負推展全國射擊運動任務,射擊運動已是奧亞運正式比賽項目,協會有計畫培養具潛力的選手,期望能在國際競賽舞台上為國爭光,對於嘉藥積極辦理全民國防教育,響應國防政策給予肯定及讚賞。

Read More

國立光復商工舉辦28週年校慶系列活動

校長李秋嫻表揚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考證。(光復商工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光復商工十九日舉辦校慶二十八週年系列活動-社區國中特色課外活動成果暨大專校院升學博覽會,邀請慈濟大學、華梵大學、佛光大學、康寧大學、開南大學、文化大學、海洋科大、東南科大、樹德科大、黎明科大、南台科大、景文科大、萬能科大、大仁科大、城市科大、聖約翰科大、臺東專科學校、小林髮廊以及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到校進行升學博覽會。 校長李秋嫺表示,學校在同仁的共同耕耘之下,設備新穎、師資優良,連續三年榮獲全國技藝教育績優人員殊榮,一一二學年度由教務主任葉志明榮獲全國技藝教育績優人員,校園反毒三連霸榮獲教育部績優學校;課程方面,赴日本進行國際教育、線上與國外學校進行文化交流課程,也開放機車考照場和游泳池等資源與社區共享,學校重視與國中及大專校院的縱向連結與互動共好,因此這次校慶邀請社區國中和大專科技校院共享辦學豐碩成果,期待國中與高職學習能夠銜接,學校能夠鏈結大專校院的資源。 活動中頒獎表揚教務主任葉志明老師榮獲全國技藝教育績優人員、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動力機械群一一三年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複賽專題組優勝、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乙級考證、就近入學獎學金、成績優良獎學金以及全校/班級模範生榮譽獎。 光復商工二十八週年校慶邀請十七所大專院校及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到校進行升學博覽會。(光復商工提供) 活動由富源國中充滿力與美的鼓陣熱鬧開場,光復商工原舞社表演懷念古人之丘舞曲;萬榮國中與光復商工跆拳隊帶來精彩的表演,熱音社社員演唱馬蘭姑娘;為了讓學生能踴躍參觀各大專科技校院和國軍人才招募中心的豐富攤位,學校也特別安排了各攤位闖關活動,下午則進行刺激的班級協力競走競賽,展現各班的團結力。

Read More

陽明交大提高科技廠抗震能力 成效在花蓮大地震獲得充分驗證

陽明交大自動化倉儲系統的減震控制地震模擬試驗,因地制宜視不同需求規劃防震工法,期能完善高科技廠防震工程,做護國群山最穩固的靠山。(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陽明交大土木工程系暨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自二0一六年起協助半導體廠開發與安裝爐管、倉儲系統防震裝置,經過多年推廣實施後,在這次0四0三花蓮大地震大幅提升科技界的抗震能力,有效減少震害損失。 陽明交大表示,高雄美濃於二0一六年二月六日發生芮氏規模六點六強震,重創南台灣高科技產業,損失逾千億台幣,顯示國內科技廠仍存在防震弱點。當時陽明交大土木系暨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受半導體廠委託,針對震害損失較大的垂直爐管、自動化倉儲系統、天花板、庫版及推車、貨架等地震易損設備開發防震技術,並經由土木系大型結構實驗室的足尺地震模擬試驗,確認其可行性,獲得科技廠與保險公司認可,逐步在廠內推廣實施。 土木系王彥博教授指出,科技廠許多振動敏感性製程設備在地震中極易受損,其中自動化倉儲系統防護性較為不足,當地震強度達一定門檻時,架上滿載的晶圓盒就會震落,造成巨大損失。安裝消能減震控制的自動化倉儲系統能大幅降低振動反應,有效防制晶圓盒被震落,其減震成效在0四0三花蓮大地震獲得充分驗證。 此外,無塵室天花板屬懸吊式系統,地震時作單擺運動但未與廠房結構之變形同步,會於周邊產生碰撞擠壓,造成天車軌道與設備的移位變形,甚至會崩落導致無塵室遭受汙染,不僅延宕復工時程,更添營運中斷損失。針對無塵室天花板的防震需求,陽明交大團隊協助科技廠安裝消能減震裝置,並在竹科完成一座十二吋晶圓廠無塵室的天花板耐震補強工程,在本次地震中展現極佳防震性能。 回顧台灣歷來科技廠的震害模式都極為相似,相關減震技術也已發展成熟並經過地震的嚴峻考驗。王彥博教授表示,在資源、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可針對大宗的震害損失來源加以控管,並配合策略性的產業保險規劃涵蓋其不足,就能大幅降低科技廠的震害風險,強化抗震韌性。    

Read More

南大附聰攜手大埔國中小辦融合教育 學童深度體驗大自然與社區文化

南大附聰贈送學生書法文創品給大埔國中小。(南大附聰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國小部與嘉義縣大埔國中小攜手舉辦融合教育活動,前者是位於市區的特殊教育學校,後者則是在曾文水庫上游的實驗教育學校,兩校利用教育及地理環境的特殊性,以融合教育方式結合環境教育、社會人文、手語推廣、科學實驗、足球課程及藝術教育,帶領學童深度體驗大自然與探索社區文化。 南大附聰國小部舉辦為期兩天的融合教育活動,第一天先安排學童到曾文水庫,並搭遊艇至大埔湖濱公園,沿途近距離觀察水庫蓄水情形,在導遊的講解下了解到當前枯水期和夏季缺水的嚴重情況。 南大附聰到曾文水庫進行戶外教學。(南大附聰提供) 接著由大埔國中小安排社區導覽及解說,適逢玄天上帝廟的慶典活動,小朋友實地觀察廟宇建築、文化故事、欣賞歌仔戲、感受廟宇為社區文化中心等人文風情;大埔地區發展小提琴製作,也帶學童參觀製琴過程,另還拜訪情人公園及湖濱公園等地,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曾文水庫,感受社區文化的魅力。 第二天南大附聰的學童參與大埔國中小的晨間環境打掃,升旗活動上南大附聰的學生以手語唱國歌,並贈送學生書法文創品給大埔國中小,大埔國中小則回贈學生版畫作品,充分展現兩校在推動藝術教育的成果。融合課程則由南大附聰和大埔國中小的學生混合編組一起上課,課程包括認識台灣手語、科學實驗,雙方還一起上體育課踢足球,中午一起享用營養午餐。 南大附聰表示,將繼續推動這類融合教育活動,為學生們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培養他們成為具有帶著走的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創造力的未來公民。

Read More

台鋼雄鷹投手陳正毅獲東港海事水產職校傑出校友

台鋼雄鷹投手陳正毅獲得東港海事水產職校傑出校友,回到母校受到學弟妹的歡迎。(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國立東港海事水產職校十九日歡度六十三週年校慶,出身屏縣離島小琉球的首位職棒選手、目前效力於台鋼雄鷹投手陳正毅回到母校接受傑出校友表揚,受到學弟妹們的熱烈歡迎。 東港海事舉行校慶暨運動會,校長洪嘉皇與全校師生及各界來賓一起歡度學校六十三歲生日,氣氛熱絡,在眾多來賓中,接受該校傑出校友表揚的台鋼雄鷹投手陳正毅格外受到矚目,吸引學弟妹們爭相合照。 陳正毅是土生土長的小琉球子弟、一0七級東水家政科畢業,陳正毅並非科班出身,在就讀東水之前,他僅在故鄉小琉球接觸到慢速壘球,直到跨海到東水升學,才參加棒球社團受到教練潘冠霖老師的指導才逐漸發掘潛力。教練潘冠霖說,半路出家的陳正毅高一時期就展現過人的控球能力,開始擔任主力投手,接受進階訓練並提升投球技術,帶領該校棒球隊連三年晉級高中棒球聯賽軟式組全國決賽。 陳正毅表示,一0六學年度入選U18軟式棒球中華民國代表隊主力投手參加世界軟式棒球決賽,並在冠軍戰先發主投,最終獲得第二名的成績,表現受到肯定,獲得大學甲組球隊稻江科大提供公費入學的機會並接受棒球專業訓練,球技大為精進,大四就入選桃園市棒球隊正式隊員,更進一步入選職棒台鋼雄鷹隊,目前效力於台鋼雄鷹棒球隊一軍。 陳正毅勉勵學弟妹們,要勇於嘗試各種自己感興趣的事,勇敢追夢,別畏懼失敗,失敗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養分,他也感謝東水的師長,讓他圓了當國手並進入職棒的夢想。

Read More

特技雜耍體驗營 拋接、耍旗、翻滾 激發孩童表演潛力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特技雜耍體驗營,由專任講師陳俊安帶領學員在基礎翻滾。(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為了提供國小學童體驗傳統民俗技藝魅力,學習特技表演技巧的機會,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於4月到5月,規劃6梯次營隊的「特技雜耍體驗營」,吸引一百多位學童報名,課程涵蓋各種特技表演的基礎技能,如雜耍球拋接、小旗基礎旗花、基礎翻滾等,內容有趣且多元化,並安排技巧性十足特技基本功腰腿頂示範,及高難度的五環呼拉圈表演,引發熱烈迴響。 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正值好奇心旺盛、活力充沛的時期,由民俗技藝學系主任吳品儀率領專業師資所規劃的「特技雜耍體驗營」,希望能夠為每一位學員帶來難忘且有意義的體驗,同時也為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提供豐富的學習機會。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高一吳家慧同學呼拉圈表演。(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提供) 課程一開始,由民俗技藝學系專任講師兼副主任陳儒文指導「雜耍球拋接」,透過遊戲式教學暖身,引導學員培養特技演員必須具備的專注力以及對自我身心的覺察力,同時由擔任助教的高一吳家慧同學,現場示範五環呼拉圈表演,精湛技藝展現專業水準,激勵學員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民俗技藝學系的優秀校友—專業特技演員林祐淵老師,也親自指導小旗課程。「小旗基礎旗花」,甩旗看似簡單,但不小心旗面就會纏繞捲起,對於初次接觸的小學員們來說,是訓練技巧和耐心的好時機。   特技雜耍體驗營,學員們收穫滿滿。(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提供) 此外,由民俗技藝學系專任講師陳俊安教授學員「基礎翻滾」課程,翻滾是一項特技表演技巧,不僅需要良好的身體柔韌性和力量,還需要精準的技術和專注的訓練。學員們透過課程不但認識了翻滾技巧的跳躍、肌力等訓練方式,同時在專業的場地和師資教學下,快樂地體驗翻滾的樂趣。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指出,「特技雜耍體驗營」將於4月27日、5月25日舉行第四至第六梯次活動,由於報名相當踴躍,連備取名額皆全數額滿,但歡迎有興趣的家長、孩童,可以搜尋BeClass線上報名網頁(www.beclass.com/rid=284d7be65f7ea56cfeba),或是關注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官網(www.tcpa.edu.tw/app/home.php)及「民俗技藝學系」臉書,了解更多體驗營、演出等活動資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