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午餐一市兩制 1餐差20元

參與中央廚房的學校因有教育部補助午餐費,自繳費用較自辦式學校低,卻能享有更好的午餐品質。(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南市報導 為照顧偏鄉小校營養午餐,教育部推出中央廚房計畫,南市家長會聯合會理事長賴建良表示,央廚學校除學生自繳,中央也有補助,平均每位學生每餐六十二元;但自辦式午餐的學校,僅能靠自繳費用,每位學生每餐從三十六到四十一元不等,以目前物價狂漲為例,每餐差距二十多元很有感,希望教育局可補助弭平差額。 賴建良指出,中央廚房計畫主要是由一所責任學校,提供鄰近多所偏鄉小校午餐,由於師生人數多,除能降低採購成本及廚工人事費用,還能配置營養師調配菜色,教育部為鼓勵學校興辦,不僅廚房硬體建設費用可補助,連午餐費也行,目前每餐學生自繳三十六點一元,其餘由中央補助,每人上限六十二元。 日前聯合會前往學校拜訪,發現未參與央廚的學校,午餐費用依各校不同,收取費用在七百九十五到九百元間,以週休二日計算,平均每餐約為三十六到四十一元,依照目前的物價,餐費確實偏低,尤其是學生人數不多的學校。 賴建良說,央廚計畫立意甚佳,對於未來主人翁的照顧有加,但同為南市學校,卻出現「一市兩制」,自繳午費較多卻未享有更多的照顧,顯有不公,目前每餐差額約有二十多元,學生至少可多吃一隻雞腿,或是多喝一瓶副食品、水果了。 賴建良強調,原縣區的學校多為偏鄉小校,在教育部協助下,多數都成立央廚供餐,減輕市府的負擔,而市府應該針對自辦式的學校給予協助,雖然目前對廚房設施改善、廚工薪資有補貼,但仍非實際用於餐費上,若能落實補助餐費,更有助於中型學校推動午餐,讓學生吃的更好、更健康。

Read More

春捲遇上AR 新化小廚神嘆魔法

  新化數位機會中心讓學童動手包春捲,用AR與影像「典藏」百年春捲鄉愁。(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當一甲子老店的春捲香遇上AR擴增實境與數位影像,會碰撞出什麼新滋味?新化區大新國小二十四日舉辦「新化鄉味香味─春捲小廚神」體驗活動,給出了最完美的答案。這不僅是一堂食農教育課,更是新化數位機會中心(DOC)歷時一年「鄉味香味」數位典藏計畫的動態成果展,用科技為地方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大新國小校長王建智表示,新化數位機會中心自一0七年成立以來,便致力於透過數位科技保存並推廣在地文化資產。此次活動不僅展現了學員們的數位學習成果,更成功地將新化豐富的人文歷史轉化為生動的教材,期望能讓更多在地學童從小認識並珍惜家鄉的文化深度。 崑山科技大學數位中心諮詢顧問賴正文教授表示,作為輔導單位,崑山科大很高興能見證新化DOC在數位學習與文化典藏上的創新與卓越表現。此次活動巧妙融合科技與傳統文化,不僅提升了學員的數位應用能力,為在地文化的永續傳承開創了新途徑,是全國數位機會中心的典範。 活動現場,孩子們不僅親手體驗包覆著三代人情感的「東發號」春捲,更從「魔法磨磨樂」中親手研磨麵粉,從源頭感受食物的珍貴。新化DOC巧妙地將數位典藏的知識內容,轉化為一系列寓教於樂的五感體驗,證明科技不僅能保存歷史,更能創造令人驚豔的文化新體驗,讓老街的鄉味,飄進了數位時代的每一個角落。 參與體驗的同學們興奮地分享用AR拼圖讓春捲從手機裡面跳出來的感受,「真的好像有魔法一樣」,「新化美食太神奇了!」

Read More

嘉藥王書卉 國際調香大賞奪冠

嘉藥粧品系王書卉(右)獲2025AIFA國際賽冠軍。(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化粧品應用與管理系學生王書卉與陳晁嘉,在國際香氛設計舞台上創佳績,日前代表學校參加二0二五年AIFA國際美學調香大賞動態組競賽,與來自亞洲各地大約六十位調香好手同場競技,最終分別拿下冠軍與季軍,為嘉藥再添國際榮耀。 AIFA國際美學調香大賞可說是亞洲香氛設計界重要賽事之一,尤其動態組競賽挑戰性極高,參賽者須現場抽圖命題,並於一百一十分鐘內即時完成命名、香氛調配與創作理念發表,極度考驗反應力、創造力與美感整合實力。 獲榮獲冠軍的王書卉是調香比賽的常勝軍,今年四月才剛獲得日本「Monday Moon香氛設計比賽」審查員特別賞。此次以包括茉莉幽香、丁香酚與龍涎酮等十六種精油,呈現主題作品「我們」,傳達「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獲得評審一致讚賞,拔得頭籌。 畢業於松山工農綜合高中科的王書卉,自大三修讀香料學課程後,便展現對香氣的高度敏銳與熱情,在劉孟春副教授的啟發與指導下,積極參與國內外調香競賽,今年畢業後將繼續朝著香水產業發展,成為一名調香師。首度參賽即奪下季軍的陳晁嘉則是在王書卉的鼓勵下踏入調香世界。 劉孟春副教授表示,調香是一門兼具感性與理性的藝術,學生們能不畏壓力下穩健創作,正是長時間練習與熱情累積的成果。

Read More

南台科大USR計畫 神農街收藏職人分享

南台USR計畫神農街收藏職人林啵貝(右),介紹接手的百年老屋一進空間的規劃與優秀文創作品。(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文化底蘊USR計畫設置神農街街區博物館,舉辦五條港職匠說故事系列講座,其中邀請新駐店收藏職人林啵貝以「收藏職人在神農街築夢」為題,分享如何跟百年老屋共存共處與活化?打造文創空間創造出人生最佳的業績。 林啵貝表示,好友在神農街的店舖因故要搬走,不忍百多年的老屋可能會出租給只重商業利益的租客,破壞神農街的文化質感,因此希望她來接手好好的愛惜老屋。她接手後面對擁有三進還有二樓的老屋格局,苦惱龐大的空間要怎麼使用。 思考許久後保留老屋原本的乳白色調,臨神農街的一進,透過之前工作的人脈認識許多本地能創作獨一無二優質藝品的職人,邀請他們進駐外,也對外招選優秀的職匠與作品,募集廿八家共同建造經營一進的職人空間。二進則為林啵貝專用,陳列與展示她的金工設計專業作品,也在這裡不定期地開設金工手作教室。三進則分租給其他職人,出入則從後門進出,完全不干擾到由神農街進出的收藏職人。 此外還善用二樓空間讓擅於拍攝圖像製作影音的友人駐店於此,也可經常為收藏職人拍攝短影音作為宣傳。 林啵貝還學會如何與漏水、防災等老屋的疑難雜症共處,把老屋的每一寸空間淋漓盡致的使用,賦予老屋新生命,也創造出自己人生最高的業績。

Read More

暖師學習扶助 學子找到自信

南市二十四日在永華市政中心舉行學習扶助績優分享會,頒獎表揚學習扶助領航團隊、績優教師和學生。(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二十四日在永華市政中心舉行學習扶助績優分享會,教育局長鄭新輝頒獎表揚學習扶助領航團隊、績優教師、學生。鐸聲伴學獎優等得主歸仁國中教師陳姿妤、學習潛力獎忠義國小學生朱盈翰,應邀分享學習扶助教學、學習心得,氣氛溫馨。 學習扶助績優分享會現場,播放學習扶助獲獎團隊、教師、學生的教學、學習心得影片,逾六十名師生、嘉賓與會,見證南市學習扶助成果。陳姿妤表示,自己始終相信,持續陪伴、給予信任,孩子就能突破自我限制。朱盈翰透露,原本不敢開口,接受學習扶助後,不僅敢發表意見,還會自己找資料學習,是一大轉變。 鄭新輝指出,南市學習扶助計畫透過科技化系統精準診斷學習需求,搭配活化教學、多元評量,逐步建立有效機制。學習扶助計畫的推動,更展現南市對教育公平的承諾。期望每個孩子都能在適性教學、扶助中找到自信與希望。 領航團隊獎國中組優等為永康國中、學甲國中、山上國中。甲等為太子國中、成功國中。國小組優等為雙春國小、後壁國小、開元國小、裕文國小。甲等為白河國小、西港國小、日新國小。 鐸聲伴學獎國中組優等為歸仁國中陳姿妤、新興國中謝汝靜。甲等為後甲國中郭芊妤。國小組優等有五甲國小李玟逸、忠義國小黃鈺婷、新營國小張振宇、山上國小蘇耿義。 學習潛力獎國中組優等為學甲國中陳昱汶。國小組優等包括忠義國小:朱盈翰、永康復興國小陳慧琳、安順國小孫永璋、正新國小陳金棟。甲等為虎山實小黃亦婕。

Read More

崑大機器人系 4度獲國科會補助

崑大機器人系連續四年獲國科會人才培育補助計畫,今年更有近半數學生錄取台積電等科技大廠,展現培育高端科技人才成果。(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智慧機器人系連續四年獲得國科會「科學園區人才培育補助計畫」,參與第一年計畫研究生薛亦廷與朱耀華與啟碁科技合作,應用數位孿生技術設立產線戰情室,成功將產線效能提升達五成。今年更有近半數學生錄取台積電等科技大廠,實現畢業即就業目標。 崑大機器人系實踐「做中學」精神,讓學生自二年級起即進入實驗室,由老師與學長帶領參與計畫,強化實務與團隊協作能力。近期則將開設「具身AI機器人」,且嚴格控管課程參與人數不超過廿五人,確保教學品質與實作機會。 在國科會補助下,積極安排學生於大四前往科技企業實習,並媒合企業舉辦入校說明會與面試,學生實習期間每月可獲三至四萬元薪資,不僅累積職場經驗,也驗證課堂所學。 機器人系主任王建仁表示,系上多數學生對實作充滿熱情,因此教師投入大量心力編寫教材、建置設備,搭配淺顯易懂的教學,帶領學生一步步培養技能、自信與成就感。此外,更安排學生進入實驗室勤練技術,並鼓勵他們擔任證照考試的助教,透過教學相長累積實力與自信。

Read More

數位實驗高中錄取48新生 菁英齊聚展現多元才華

5A7+陳羽岑同學、5A4+潘彥熏同學與新竹市數位實中校長陳彥宇合影。(圖由新竹市政府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數位實驗高中五月八日公告「特殊選才」的錄取名單,並於六月十六日完成公告「申請入學」的錄取名單,兩種管道合計錄取四十八位學生,匯聚來自各校的菁英。 市府教育處指出,這次透過數位實驗高中「申請入學」管道錄取的學生,其會考成績從1A到5A都有,而且也多半具備某項才能;而透過「特殊選才」管道錄取的學生,雖然沒有會考成績可參採,但其在校表現,大多優良且才華洋溢,包含機器人、創客、程式、科展、鋼琴、繪畫、網球、游泳、劍道、英檢、語資、自媒體等各方好手,相信當這群具備專注學習、擁有熱情,且能團隊合作的學生齊聚一堂,在數位實中的教育模式下,必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數位實驗高中表示,來自遙遠高雄市道明中學的潘彥熏,這次會考成績5A4+,先前因參加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展覽會,認識新竹縣尖石國中的朱同學,無意間從他口中得知學校即將設立,於是表達高度興趣,甚至也獲得家長的高度認同,最終透過「申請入學」管道如願進入本校。 此外,潘彥熏能簡易編寫AI模型,也曾自行設計火車辨識系統的潘同學認為,學習如果少了興趣比較不容易,數位實驗高中有機會讓他可以依照自己的步調、自己的方式靈活調整,提高專注度的同時也能學想學的東西,會更有動力、學得更快,也更快樂。 數位實驗高中指出,來自新竹縣東興國中的陳羽岑,是語文資優的學生,不僅連續兩年榮獲教育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字音字形國中組優等的佳績,在國文、英文與繪畫等方面,也都展現天賦與學習成果;陳同學憑藉其專才,以及能夠專注學習、自律練習的能力,透過「特殊選才」管道入學,當初雖不參採會考成績,但她後來仍取得5A7+的優異成績。 數位實驗高中補充,此次錄取的新生,主要來自新竹市與新竹縣的公私立國中,少數來自苗栗縣與高雄市。所有新生預計於八月中下旬參加活力新鮮營,詳細日期與課程屆時將個別通知,同時於籌備處官網( https://www.desh.hc.edu.tw/ischool/publish_page/2/ )公告。

Read More

中山工商成年禮 傳遞成長與責任意義

中山工商舉辦成年禮,學生齊向家長行感恩禮。(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中山工商為四百多位一年級生舉辦「成年禮」活動,導師授予同學「生命之花」徽章,並邀請家長觀禮,很多家長見子女長大成人,感動得潸然淚下。李昱平校長期勉同學肩負對家人的責任與義務,努力成為優質公民,為社會有所貢獻。 輔導處表示,成年禮是為暑假後即將升二年級的學生辦理,共有普高、電機、資處、幼保、外語、餐飲、美顏、園藝、汽車等十二班四百餘位同學參加,學生寫感恩卡感恩父母養育之恩,校方同時邀請家長到場觀禮。 成年禮活動於六和敬大樓禮堂舉行,儀式中校方解說成年禮的意義,同學向家長行謝家長禮,校方還發誓約小卡給同學撰寫,並安排導師授章儀式,場面溫馨感人。 李昱平校長表示,成年禮對同學而言是人生中至關重要的時刻,經過一年時間,同學從帶著青澀臉龐蛻變為成熟穩重模樣,令導師感到充滿成就感,家長感到喜悅與感動,這份心情令人驕傲而難以言喻。 李昱平指出,成年禮代表的不僅是年齡的增加、身高體重的成長,更是內心的成熟,期盼同學肩負起對家人的責任與義務,師生一起努力,莫要辜負在校寶貴時光、不辜負自己和家人的期望,一起朝目標邁進,圓自己一個夢。 儀式中李昱平將象徵成長和責任的徽章「生命之花」交予導師,再由各班導師將徽章授予同學。李昱平表示,這不僅是成年象徵,也是責任的承擔,期勉同學從這一刻起謹言慎行、獨當一面,學會照顧與關心他人,相信自己擁有變得更好的潛力與能力。 讀幼保科的張芮綺,家位六龜區,國中就懷抱出國看世界的夢想,中山幼保科設有國際幼教師資班,她決心每天耗費近三小時半車程來大寮就讀,今年八月即將前往馬來西亞實習圓夢。張芮綺的母親親自包裝玫瑰花束,從六龜開車至大寮參加自己女兒的成年禮,並送給女兒花束表達祝福,母女倆熱淚盈眶互表心意。 外語一甲班的黃詩涵,父母因工作無法到場見證,但導師授予徽章的那一刻令她感動莫名,覺得自己真的長大了,對未來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並思考如何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

Read More

杏壇芬芳獎 南一中雙喜臨門

中華民國台南一中校友總會自南一中百年校慶開始,募款超過四千萬元,投入校園整建、校務發展、歷史傳承。(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在台南一中服務超過三十年的職工侯美華,不良於行仍活出生命光彩,為學生樹立堅毅典範。中華民國台南一中校友總會長年投入校園建設,籌募經費支持教育願景,以實際行動關懷學生,成為學子逐夢的堅實後盾。雙雙獲杏壇芬芳獎,這也是南一中首度在個人、團體組同時獲獎新紀錄。 侯美華幼時罹患小兒麻痺症,雙腳萎縮不良於行。高中時期接受多次手術,期間因車禍導致骨盆重創,但她積極復健。民國八十三年進入南一中服務至今,秉持「細心即是造福」信念,全力以赴。學生寫的卡片提到,在美華阿姨身上學到很多做人處世的道理。甚至有人說,美華阿姨是在校時期最值得依靠的朋友。 在台南一中服務超過三十年的職工侯美華(左),不良於行仍活出生命光彩。(南一中提供) 除了認真工作,侯美華也持續進修,完成空專與空大學業,且自學日文、美術、音樂。行動不便的她克服障礙,參加全國身障運動會超過十次,多次奪牌。一一三年度拿下鐵餅項目第二名,展現堅毅不拔的精神。 中華民國台南一中校友總會致力於回饋母校、扶助學弟妹。自南一中百年校慶開始,募款超過四千萬元,投入校園整建、校務發展、歷史傳承。響應十年卓越計畫願景,募款超過五千萬元,推動師資培育、跨域學習、多元升學輔導。另提供獎助學金、急難救助金,捐款支持藝文、體育及國際教育。二0二四年總會捐助舉辦第一屆SDGs國際高中生研討會,多國青年以全英文發表研究成果,開創教育交流新模式。

Read More

電子書創作賽 南台科大4連霸

南台科大休閒系老師指導學生在第十五屆國際華文電子書創作大賽中,榮獲專題組第一名和兩個第三名。(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休閒事業管理、資訊傳播、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通識中心等系所,參加第十五屆國際華文暨教育盃電子書創作大賽,連續四年榮獲全國唯一「學校團體獎」,其參賽合格件數共計五十九件作品,是大賽中表現最突出、獲獎最多的學校。 此競賽是台灣電子書出版界首屈一指、規模最為盛大的電子書比賽,大賽主題訂為「永續讓世界更美好」,讓參賽者對全球永續環保議題的多認識與投入,發揮創意,設計出一本符合永續發展SDGs議題的電子書來為地球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每年的國際華文暨教育盃電子書創作大賽報名參加人數皆高達一萬多人,參與學校共一百多所,參賽學校橫跨海內外各國,是台灣電子書出版界最盛大、最有名的國際性大賽。 大賽組別分為「教育組」和「專題組」。南台參賽系所橫跨商業管理、人文、數位多媒體等各個領域,每支隊都發揮在校所學專長及各系特色,創作多媒體電子書作品,獲得豐碩的獎項。 其中休閒系張婷玥老師指導的學生團隊王靖涵、李昀潔、楊羽瑄,榮獲大專組「人氣獎」第一名。在「專題組戀戀台灣」競賽中,休閒系老師楊智晶指導學生隊伍,分別獲得第一名及兩個第三名。 此屆比賽南台多樂系老師楊政達、視傳梁丹青、鄭靜怡、休閒張婷玥、楊智晶、通識中心蕭百芳等老師指導的學生隊伍,再奪下數量豐碩的佳作獎,奪得學校團體獎四連霸,實至名歸。 南台科大校長黃能富表示,此次校內各系參加的隊伍表現優異獲獎,值得讚許,也展現出南口學生製作電子書,持續的創作的能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