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大攜手崇偉企業簽署產學合作意向書 崇偉捐3百萬元推動智慧營建人才培育

宜蘭大學與崇偉企業簽署合作意向書,獲捐三萬元推動智慧營建人才培育,展現企業對教育的投入與對營建產業永續發展的高度承諾。(宜蘭大學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立宜蘭大學持續深化產學合作,攜手在地優質企業共同育才育能。十八日在宜大與崇偉企業機構於宜蘭故事館愛法餐廳二樓舉行「崇偉產學金質講座合作意向書」簽約儀式。會中,崇偉企業慷慨捐贈新台幣三百萬元,作為支持教學、講座與學生實作之用,展現企業對教育的投入與對營建產業永續發展的高度承諾。 宜蘭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擁有悠久歷史與堅實的教學口碑,培育出無數優秀人才,校友廣泛活躍於全國各大營建工程專業領域。此次與崇偉企業攜手,將共同導入建築工業四點0所需之關鍵技術,包括AI智慧應用、智慧機器人、自動化管理與預製工法等,進一步推動課程實務化、學用合一,強化學生面對未來產業挑戰的能力。 宜大校長陳威戎表示,當前營建產業正面臨數位與智慧轉型的重大關鍵期,宜大土木系不僅是人才搖籃,更是引領地方產業升級的重要後盾。此次與崇偉企業的合作,不僅是知識與實務的結合,更是一份對未來的承諾。我們誠摯感謝潘總裁及崇偉團隊的信任與支持,透過這筆三百萬元的捐贈,學校將持續優化教學資源,提升學生實作能力,為台灣營建產業注入堅強動能。 崇偉企業機構總裁潘谷聲表示,營建產業正迎來一場技術革新,智慧工法、AI與自動化等技術已成為未來核心。我們很榮幸能與宜大攜手合作,這筆三百萬元的捐贈不僅是企業對教育的投資,更代表我們對人才培育的高度重視。未來也將積極參與課程、講座與實習計畫,共同為台灣打造一個具前瞻性與永續性的建築產業環境。

Read More

慈大攜手慧治協會 導入FedGPT推動AI應用於教研場域

慈濟大學與社團法人慧治教育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AI應用於教學與研究場域,開啟教育與人文關懷並進的新篇章。(慈濟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面對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時代浪潮,慈濟大學積極迎接教育創新新局。慈濟大學與社團法人慧治教育協會十八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導入由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發的「FedGPT AgentTeam」智慧學習平台,推動AI應用於教學與研究場域,開啟教育與人文關懷並進的新篇章。 慈濟大學表示,慧治教育協會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提供FedGPT AgentTeam平台相關軟硬體設備及技術支援,協助慈濟大學教師與學生建立繁體中文版最完整的自然語言理解與知識輔助功能,讓慈濟大學師生在研究與學習上更有效率、更具深度。 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表示,學校將運用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FedGPT平台,提升校務治理與教學研究的智能化,並加強AI倫理與應用教育,確保學生能正確使用AI技術。慈濟大學將培養「會做AI」與「會應用AI」的雙向人才,不僅在理工領域扎根,更推動跨領域整合,培育具人文素養與AI能力的未來人才,慈濟大學期待藉此合作,為台灣AI教育與智慧校務開創新篇章。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表示,多年前有因緣見到證嚴上人,上人提醒,做什麼科技都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心存善念」,這句話一直影響著我,與慈濟大學有著相同的理念。透過FedGPT提供的資源讓慈濟大學能夠建立自己領域的GPT,讓AI根植在地,結合倫理與專業,訓練出真正可信賴的智慧,AI的未來,需要我們一起來參與、來守護。

Read More

顯宮國小師生共創蛇宓隆發畢業陶版牆

顯宮國小師生共同創作「蛇宓隆發」畢業陶版牆。(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顯宮國小的十一名畢業生與全校師長一起以「乙巳年顯宮大吉暨蛇宓隆發」為主題,創作了一幅約兩百二十五公分的長型手捏陶藝,並鑲嵌在圍牆上,成為校園景觀新亮點。校長何志中表示,創作畢業陶版牆已是顯宮國小多年來的傳統活動,不僅能美化校園,還能緊緊繫住畢業生在小學階段求學的美好記憶。 視覺藝術老師劉俞慶表示,由於今年是蛇年,這次的畢業陶版牆就決定以「蛇麼都大吉」發想,並分組進行創作。作品上的「2025」字樣,是分別用兩條蛇身曲線來呈現,學生在製作蛇型時,發揮無比耐心搓揉大量的圓球來做成鱗片,再仔細的排列整齊,才完成造型流暢的蛇型曲線。牆面的兩邊則各以鹿耳門與天后宮大燈籠造型呈現,負責的學生還製作了很多細膩的小動物,把燈籠裝飾得很可愛。 顯宮國小師生共同創作「蛇宓隆發」畢業陶版牆。(記者施春瑛攝) 除了分組合作外,還有個人創作的部分,每個畢業生都製作一塊「蛇麼都有」個人的代表性作品。全校師長們則負責立體文字及背景的裝飾,老師們展現精湛的手作能力,有的細緻、有的隨性、有的創新、有的活潑。 畢業生林甯凱說,創作過程組員們時常會意見分歧,所以需要不斷地溝通與討論,互相合作才做出滿意的成品,大家都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到顯宮國小欣賞他們的傑作。

Read More

北區五專聯合免試報名開跑 新生醫專提醒國中畢業生這些事

新生醫專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護理科與七大特色科系。(圖/新生醫專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筱寧 114學年度「北區五專聯合免試」入學現正報名中,此次招生採網路、通訊及現場報名三種方式辦理。國中集體通訊報名及個別網路、通訊報名期間為明(19)日至6月26日;現場報名部分,將於6月29日上午9時至下午16時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億光大樓3樓集思會議中心艾爾法廳辦理,或於6月27日中午12時前至新生醫專招生中心現場完成報名手續。無論您是應屆、非應屆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者,請務必把握最後入學黃金機會。此次招生採「現場登記撕榜」方式辦理分發,相關招生簡章與報名表可至新生醫專招生官網下載,如需進一步諮詢,歡迎致電03-411-7578轉240、230洽詢。 新生醫專表示,該校長年致力於健康產業教育,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護理科與七大特色科系,橫跨醫護專業與生活應用領域,培育全方位專業人才。如護理科全國112年護理師榜首即出自「新生」,更創下歷年國家考試通過率平均80%以上的亮眼成績,不僅全國男護生人數最多,設有「原住民族專班」與「國際護理師班」,展現多元與包容,並首創護理科公費就學制度,提供五年最高66萬元獎助學金,與超過25家醫院合作,名額高達700名,錄取機會高。 新生醫專五專前三年免學費,授課均為專業師資,提供學生最優質的學習環境與資源。(圖/新生醫專提供) 新生醫專進一步提到,視光學科則以「雙榜首在新生」為傲,驗光師證照考照率大幅高於全國平均,並打造全方位菁英班,培育理論與實務並重的驗光專業人才,並與業界超過30家實習機構合作,實習津貼最高達每月1萬5000元;口腔衛生學科為全國醫專首創,持續與知名醫療院所合作推動「公費生」制度,五年最高60萬獎助學金,另外,實習期間可領取最高3萬2000元獎勵金,畢業後即具備投身牙科輔助、植牙跟刀等多元職場實力,工作穩定、職缺多。 幼兒保育科則長年為全國醫專教保員培育指標科系,畢業即取得副學士及教保員雙證書,搭配非營利機構合作的產學專班,薪資起跳逾3萬6000元,符合公共化托育政策需求,升學與就業率雙百分百;醫藥保健商務科強調「證照+實務」雙軌並進,輔導學生考取多項專業證照,門市乙丙級、軟體乙丙級、化丙、照服員、保健食品初級等,培育具備藥局經營、門市行銷等綜合能力的即戰力人才,畢業起薪逾35K,搭配多重證照輔導,實力備受醫藥業界青睞。 新生醫專更指出,健康管理科為全國唯一將運動與健康管理整合之專業學科,學生可考取個人肌力與體能訓練教練證照,課程活潑實用,涵蓋運動傷害處理、體適能指導、導遊領隊實務等熱門領域,畢業生平均月薪高於大學,升學表現亦亮眼,並有高比例升讀國立體育及科技大學;美容科結合「美容造型」與「寵物美容」雙主軸,畢業前最多可考取11張相關證照,霧眉、美睫、美甲、頭皮保健、醫學美容、芳香療法、寵物美容等,設置企業示範教室並提供高年級有薪實習,前三年免學費,雜費4429元,收費低於高中職,是創業與就業兼備的明星科系。 新生醫專校長駱俊宏表示,該校五專前三年免學費,授課均為專業師資,提供學生最優質的學習環境與資源,為協助學生安心就學,每日提供逾70台校車,接駁北至台北車站、板橋,南至新竹地區,並保障遠道外縣市學生五年住宿名額,另每學期安排6次返鄉專車,服務至彰化、斗六等地區。自113年起,住宿亦配合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校內住宿補貼」政策,讓學生安心學習、減輕經濟壓力。誠摯歡迎有志就讀健康產業之國中畢業生,把握114學年度最後入學良機,一同邁向專業未來,更多科系資訊與招生說明,歡迎至學校官網查詢。

Read More

中原大學舉辦「南島文化設計產業國際論壇」 促進原住民人才與世界深度對話

今年適逢中原大學創校70周年,「南島文化設計產業國際論壇」貴賓齊切蛋糕祝賀。(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為慶祝創校70周年,中原大學於今(18)日盛大舉辦「2025南島文化設計產業國際論壇」,來自印尼、紐西蘭、帛琉、馬來西亞等南島國家駐台代表,與國內外設計師、文化創作者及部落耆老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設計如何成為文化轉譯的語言與國際外交的橋樑。前副總統陳建仁親臨致詞,除祝賀中原大學70周年校慶,並強調台灣在全球南島文化體系中的戰略地位,此次論壇將可促進我國原住民人才與世界的深度對話,具重要意義。 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在開幕致詞時,肯定中原大學長期致力於原住民教育、文化設計與南島交流,透過論壇將可展現台灣在亞太地區成為南島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關鍵基地的潛力。陳建仁指出,中原大學自1955年創校以來,由初期僅有4個系,發展至今有九大學院、超過1萬6000名學生,展現堅實的教育實力與願景。尤其在當前高教面臨挑戰的時刻,註冊率、招生率名列前茅,實屬難能可貴,是上帝的恩典與教育團隊努力的成果。 中原大學董事長張光正代表校方歡迎國內外嘉賓並致詞指出,中原大學今年特別成立「原住民教育與設計產業研究中心」,連結國內外學術機構、政府部門與原住民族社群,目標是打造一個以教育為基礎、設計為橋樑、文化為核心的永續交流平台。此次論壇正展現中原在文化創新與國際參與上的高度承擔,也象徵與全球夥伴共同面對未來挑戰的決心。 中原大學舉辦國際論壇,以南島設計串聯國際視野,深化台灣文化外交能量。(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提到,「中原70.南島之光」——2025南島文化設計產業國際論壇,由該校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及原住民教育與設計產業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展現南島文化於當代的生命力與策略應用。原專班暨原教設中心主任魯瑪夫表示,論壇聚焦四大主題,包括「文化設計與社會創新」、「南島國際文化設計交流」、「設計與永續發展(SDGs)」、「文化主體性與原民創新產業」,匯集國際觀點與在地實踐,深入探討設計作為推動文化永續與外交發展的具體力量。 中原大學表示,此次論壇展開多場次跨領域交流主題,中原大學室設系特聘教授陳其澎以「流動與鏈結的再發展」為題,探討桃園埤圳水文化系統在都市發展與產業轉型中的角色,分享如何以USR整合實踐形塑具南島文化脈絡的地景治理模式,實現共生的永續未來。來自紐西蘭的毛利時尚設計師Kiri Nathan與電影製片人Chelsea Winstanley則以自身品牌與影像創作經驗,分享毛利文化如何透過創意產業的策略轉譯,成功打造具經濟價值與文化深度兼具的永續實踐。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昭興則從南島文化的起源與台灣東部地熱資源的熱源切入,提出原住民族在自然資源與空間設計領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原大學表示,中原設計原專班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核心,致力於將原住民族文化與當代設計專業相結合,培育兼具部落價值觀與創新思維的原民設計人才。此次論壇成功匯聚多國代表與各領域專業人才,搭建南島文化與全球設計對話的橋樑,不僅展現設計在文化推廣與國際交流中的跨域力量,也為中原大學70周年校慶注入豐厚的國際文化能量,亦標誌著南島文化邁向未來創新與永續的嶄新里程。

Read More

美和科大與高雄榮總台南分院簽署MOU

美和科大校長王建臺與高雄榮總台南分院院長鄭名芳(左)簽署MOU。(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美和科技大學與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簽署MOU,往後雙方將展開深化學術交流、人才培育、實習就業與產學研究等多元面向的合作,攜手打造醫教合作的雙贏格局,實現產學鏈結與人才共育的目標。 高榮台南分院與美和科大合作的核心之一,即是推動「退輔會護理展翅計畫」,提供美和科大護理系學生每人兩年最高二十四萬元的生活獎學金,並於畢業後提供就業獎學金與簽約院所的優先就業機會。透過完善的獎助制度,協助學生安心就學、專注學習,並在畢業後無縫接軌職場,建立留任與職涯銜接機制,實踐「畢業即就業」的教育目標。 合作內容亦包括安排學生赴院參訪,讓學生實地體驗臨床環境,強化職業認同與使命感,進一步提升對護理專業的投入與熱忱;此外,雙方也將共構教學與實務融合平台,由院方醫護人員擔任業師,參與課程設計與授課,強化學生實務能力與臨床應變力,提升整體競爭優勢。 美和科大校長王建臺(前排右四)與高雄榮總台南分院院長鄭名芳(前排左二)簽署MOU,往後雙方將展開多元面向合作。(記者鄭伯勝攝) 美和科大校長王建臺表示,美和以護理起家,長期致力於串聯在地優質醫療資源與健康產業,建構涵蓋醫護專業、智慧管理與民生科技的多元學習場域。此次與高榮台南分院的合作,不僅提供獎助機制與實習機會,更深化醫教雙向合作,展現學校在培育實務人才、落實社會責任與回應產業需求方面的實質作為,為高教永續發展注入行動力。 高榮台南分院院長鄭名芳指出,臨床照護面臨專業與多變挑戰,院方近年積極導入AI科技,設立智慧醫療管理中心,並提供精神科實習與智慧臨床場域,不僅支援學生學習,也作為教師深度研習與實務交流的重要據點;未來將持續與美和科大在AI醫療、教學支援與學術研究等領域拓展合作,共同培育具臨床判斷力與人文素養兼備的優秀護理人才。 透過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美和科大也將持續拓展與各大醫療機構的策略夥伴關係,實現「學生獲資助、畢業即就業、院所補人力」的三贏局面。

Read More

新北優先免試入學報到率95.66%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114學年度新北市公立高級中等學校優先免試入學錄取學生已於昨(17)日完成報到。本次共有31所學校參與招生,提供名額2,839名(含外加名額),各國中報名學生總計10,286人,共錄取2,719人,其中包含經濟弱勢學生40人及依規定外加2%錄取特殊身份學生108人,整體錄取率為26.43%。經統計,完成報到人數為2,601人,總報到率達95.66%,顯示學生與家長對新北市高中職教育品質的高度信賴與肯定。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指出,統計顯示,包括板橋高中、新店高中、中和高中、新莊高中、林口高中、三重高中、永平高中、樹林高中、明德高中、秀峰高中、安康高中、丹鳳高中、清水高中、三民高中、錦和高中、光復高中、竹圍高中、北大高中、泰山高中、華僑高中、三重商工、新北高工、鶯歌工商等23所學校,報到率皆超過95%以上,整體展現新北市公立高中職優質教學成果與多元發展廣受學生青睞。 永平高中國中部學生梁凱萱以公立優先免試入學錄取永平高中高中部。凱萱為原住民族學生,曾獲113年全國北區A(1)游泳錦標賽15-17歲級50公尺蛙式第3名、112年全國青少年游泳錦標賽國女組50公尺蛙式第4名,更於國中畢業榮獲特殊展能市長獎。此次選擇優先免試管道就近入學,將與就讀同校、同為游泳校隊的姊姊繼續為校爭光,展現優異體育潛能。 北大高中國中部學生王欣研與王姵穎皆以優先免試入學錄取北大高中高中部。其中王欣研同學以5A++優異成績選擇留在北大高中就讀,期盼進入數理科技實驗班、並參與模擬聯合國與國際交流活動等,藉由多元學習平台拓展國際視野與學習深度。王姵穎同學因為對學校特色課程「三峽學」深感興趣,期許自己未來透過探究實作,深入認識在地文化與多元議題。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醒,尚未錄取的學生仍可參與6月20日至26日的「基北區免試入學志願選填」作業。鼓勵並建議學生選填志願時,依據個人性向、興趣與能力審慎選擇,善用查詢招生名額、個人序位、學校類型等,相關資訊可至「新北市十二年國教資訊網」(https://se.ntpc.edu.tw/12basic)或「中等教育資源網」(http://se.ntpc.edu.tw)查詢。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自104學年度起推動優先免試入學制度,並自107學年度起擴大辦理,落實「就近入學、在地就學」的教育政策,讓更多學生能在熟悉的生活圈安心學習,減少跨區就學的時間壓力。同時,為鼓勵學生就近就讀新北在地公立高中職,凡設籍新北市且為新北市國中畢業生,經錄取就讀新北市公立高中職學校、且會考成績達標者,最高可申請獲得30萬元獎學金,實質減輕家庭負擔,強化學生學習支持。教育局將持續提供多元升學與支持措施,積極提供完整升學協助與進路諮詢服務,協助每位學生適性升學,邁向穩健卓越未來。

Read More

青山森林・中山科學・淡水創新3校教室華麗變身!

淡水商工學生以未來創新基地背景拍攝創業形象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學校教室不再只是上課空間,而是充滿想像力的夢想學習基地,新北市青山國中小、中山國中及淡水商工從全台68校中脫穎而出,勇奪教育部「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入選資格,攜手專業設計團隊進行長達一年的深度改造,將原本老舊的教室空間翻轉打造出「青山森林基地」、「科學研究基地」及「未來創新基地」,讓學生在美感空間中激發學習熱情與創造力。 青山中小學嶄新童軍教室。(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青山國中小因地處多雨,童軍活動常被迫移至室內,但受限空間狹小與收納不足,學生體驗大打折扣。此次改造以「青山森林」為主題,童軍教室搖身一變成沉浸式木造露營基地,自天花板吊掛「一繩到底」的八人營帳,並設有繩結操作、壓花手作等專區,打造實作與探索兼具的學習場。原本雜亂的收納櫃也升級為洞洞板與釘牆,利於道具陳列與管理。曾子競老師指出,新教室更利於觀察與動手學習;八年級生游定捷也分享,像走進森林一樣,期待每一堂童軍課! 中山國中科研基地數位工具區(黃色區域)。(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面對數位化浪潮,中山國中將原本的油印教具室改造為富有啟發性的「科學研究基地」,設計團隊依照實驗器材類別及色彩區隔,劃分為鮮明活潑的黃色「電子、電動工具與數位加工區」、穩重有序的藍色「原型素材區」、堅固耐用的銀色「手工具區」與舒適穩定的淺灰色「學生活動區」,透過色彩的視覺引導與空間活力,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多元思維與創造力。從科學實驗、跨域專題到STEAM創意,啟發學生多元思維,讓教室成為師生創造與實踐的舞台。 淡水商工未來創新基地教室。(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淡水商工則將傳統階梯教室轉化為靈活多變的「未來創新基地」,拆除固定座椅,導入「前講台、後舞台」雙向配置,加上布簾與綠幕,打造可直播、演說、分組討論的多功能教室。鄭煒儒老師表示,不同場域形塑學生不同行為與氣質,美學教室即是學生素養內化的觸媒。二年級葉威佑同學分享,改造後的教室像是一個創新基地,每個角落都有啟發。這裡不只是上課的地方,更是一個讓自己想認識關心社會的學習空間。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長期鼓勵各校打造富含美感、啟發創意的學習環境。自108學年度以來,已有14校參與「學美.美學」及「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另補助180校打造美感角落,持續推動具新北特色的美感教育,讓「美學」不只存在於畫紙作品上,而是能成為孩子日常學習與思考的一部分,培養具審美力與創造力的新世代公民。

Read More

5G教學火力全開 台南16校奪22獎

  南市5G計畫學校展現卓越教學成果。(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教育部舉辦「5G新科技學習示範教學與VR教材成果展示交流會」,全國共計一百五十八校參與VR融入教學成果展示,另有三十七校推動教育元宇宙應用。南市十六所計畫學校展現卓越教學成果,榮獲VR教學實踐獎、元宇宙教學實踐獎、元宇宙教學人氣獎等共計二十二個獎項,是六都獲獎率最高縣市。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南市XR數位共學中心榮獲「最佳團隊精神獎」,除深化應用,更推動教學資源共創。另重溪國小、土城國小、東光國小、大成國小、後甲國中、仁德國中榮獲「全勤優秀獎」,展現穩定投入與持續創新的精神 土城國小為本次成果展中獲獎最多的學校,共榮獲六項肯定,包括「元宇宙教學實踐獎」、「元宇宙教學人氣獎」、「全勤優秀獎」及三項個人獎,校長李貞慧榮獲「最佳支持獎」,主任林慧清與組長謝劼霖則獲「非凡貢獻獎」。 崇明國小、河東國小與長安國小榮獲「VR教學實踐獎」;成功國小則榮獲「元宇宙教學實踐獎」,展現在科技教學上的多元實踐與創新成果。崇明國中與三股國小分別榮獲「最佳推動學校獎」,崇明國中組長李蕙珍帶領學生從公共藝術出發結合3D建模,另獲「非凡貢獻獎」肯定。東光國小獲頒「回饋楷模獎」與「全勤優秀獎」,並與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合作,積極推動資源共享與社群共學。 此外,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組長馬毓君與輔導員陳儷方亦獲頒「最佳支持獎」,長期參與第一線輔導與政策推動,是南市數位教育發展的重要推手。

Read More

第15輯小黑琵收錄96件學童創作

  《小黑琵》徵文暨徵圖比賽入選作品將收錄於《小黑琵第15輯》中。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年度兒童文學盛事「小黑琵」徵文暨徵圖比賽成績揭曉,今年參賽作品件數達四千一百八十五件,從其中精選出的九十六件優選作品,除了將收錄於《小黑琵第15輯》中,也會在兒童藝術教育節展出。 《小黑琵》專輯前身為原台南縣在民國七十六年辦理的兒童文學研習營優秀作品成果集,縣市合併後,教育局持續推廣兒童文學創作,並將刊物命名為《小黑琵》,參賽件數逐年增加,展現台南學童藝文創作的旺盛能量。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今年《小黑琵》鼓勵學生透過藝術創作,記錄台南旅行的記憶點、特色景觀,從中描繪出古都的歷史深度、文化特色與自然美景。學生的作品不僅記錄所見景象,更可貴的是能融入生活情境及豐富情感元素,將台南在地文化及產物透由畫作做出最佳詮釋。 主辦學校新市國小校長李智賢表示,《小黑琵》專輯透過童詩、創意童話、校園記事散文、美味台南遊記、布可星球心得寫作、台南風華映像徵圖等多元徵稿類別,引導孩子用文字與畫筆記錄日常生活,展現童心、童趣與文學的純真想像。 教育局表示,本屆徵文、徵圖前三名作品將收錄於《小黑琵第15輯》,另外,也將於暑假舉辦的兒童藝術教育節「藝起賞─山海藝術對話創作邀請展暨兒童文學創作圖文展」展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