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工商餐飲3丙班 拚全班上國立大學

中山工商餐飲三丙班二十九位學生力拚全上國立大學。(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中山工商餐飲三丙班全班統測平均成績高於全國餐旅群前標水準,預估全班二十九位學生都能錄取國立大學,寫下「中山傳奇」新篇章。李昱平校長透露,餐飲三丙班邱靖斐導師今年即將退休,她與家長聯手合作下,提振學生學習風氣,學生如麻雀變鳳凰般的奇蹟,讓不少學生和家長都覺得像在作夢般不真實。 李昱平指出,邱靖斐是英文老師,為人古道熱腸,個性「刀子嘴豆腐心」,擔任導師極為稱職,學生在她眼裡沒有聰明與笨拙,只有用功與不用功,而在她的字典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她誨人不倦下,往往都能讓學生「化腐朽為神奇」,餐三丙班就是她退休前的封刀之作。 餐飲科陳敬淑主任說,邱靖斐三年前剛接下這一班時,全班國中會考最高分僅十四點,與上一屆足足落差二十點,班上程度普普,對於讀書興趣缺缺、毫無鬥志,當時邱靖斐還感嘆是她擔任導師以來程度最參差不齊、挑戰最大的一班,一世英名可能就斷送在這一班。 「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邱靖斐秉持初心,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在籌備同學考中餐丙級時,她擔心自己餐飲專業能力不夠,硬是把已退休的丈夫拉下水,兩人陪著學生備考,並規劃練習進度,每周末要求學生在家練習術科,再拍照傳回班級群組,最後全班加上她丈夫都順利考取證照。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學業程度普普的班級,竟然遇上新冠疫情二度停課,被迫改採線上教學,也因而影響學生學習成效。所以在暑假期間,邱靖斐每天早上九點線上點名,並請家長協助叫醒孩子,家長也極力配合,每天帶領同學背誦十個英文單字打基礎,同時鼓勵學生將錯題整理成專屬的「武功秘笈」,反覆閱讀強化記憶,學生反應極佳,未來還想帶到大學繼續用。 國中會考十四點的林賢堂,今年統測成績加權後五百六十九點五分,全班最高分。林賢堂很慶幸能遇到邱靖斐老師,但他對邱導師是又愛又恨,覺得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卻永遠把學生擺第一,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她的好。 為了挑戰自我、培養獨立能力,遠從宜蘭到高雄求學的廖書語,感謝邱靖斐的不放棄和耐心引導,將全班導回正軌。統測前最後一次模擬考,她因壓力過大,表現失常,邱導師把她叫到辦公室開導與鼓勵,才讓她重拾信心。 國中會考英文只得到C的張晨儂,坦承英文能力最弱,多虧邱靖斐多方協助,讓她統測英文大幅進步到六十二分(全國前標為四十二分),連她自己也難以置信。 邱靖斐表示,林賢堂、廖書語、張晨儂三人都已考取中餐烹飪、飲料調製、西餐烹飪及烘焙等四張丙級證照,三人都期盼能錄取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繼續深造。

Read More

輔英科大迎端午 樂大長輩教國際生體驗包粽

輔英科大樂齡大學長輩教導國際生包粽子慶祝端午節。(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端午節將屆,輔英科大為了讓國際生和本地生更加了解節慶意義,先後舉辦文化講座、異國創意市集、歌唱比賽、績優社團表揚,以及樂齡大學長輩指導國際生包粽活動。林惠賢校長表示,端午節旨在宣揚愛國情懷與驅邪避疫,期盼大家都能健康、平安。 林惠賢校長指出,端午節是華人重要節日,主要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感懷他的愛國情操,同時節慶時門口插艾草亦有驅邪避疫、祈求健康平安的深義。校方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共同教育中心、學生事務處、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等舉辦一系列活動,迎接端午節。 學生事務處陳冠位學務長表示,俗語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輔英為推展國際化,並響應國家新南向政策,目前來自越南、印尼、泰國的國際生占全校學生數十分之一,為了讓遠渡來台的國際生儘快適應台灣風俗民情、安居就學,校方極力打造跨國學習環境,同時讓來自各國的國際生和本地生,都能了解各自的風俗文化,相互尊重與包容。 共同教育中心薛建蓉主任說,日前舉辦東南亞文化講座暨美食品嘗嚐會,請專家講述印尼、越南等國的多元性文化與現代發展,同時讓學生品嘗特色小吃。 國際暨兩岸事務處華語文中心攜手學務處在第四教學大樓前方辦理「異國創意市集」、「Sing華語吧!」歌唱比賽,以及「樂齡大學長輩教導國際生包粽」活動,營造滿滿節慶氛圍。 國際暨兩岸事務處李政達國際事務長表示,本次國際生華語歌唱比賽盼藉由唱歌增加趣味性,並提升國際生華語能力。在旁並有「異國創意市集」,打造多元交流平台,提供師生品嚐台灣、東南亞小吃。端午節包粽是為紀念屈原,校方特地請樂齡大學的長輩指導國際生如何包肉粽,讓國際生也體驗包粽子的樂趣,同時進一步了解端午節包粽的意涵。 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程紋貞主任表示,現場樂齡大學長輩包起粽子來有板有眼,既專業又熟練,但國際生包起來笑料百出,不是漏餡就是粽角不對稱,紛紛大嘆看似容易,實作真的大不易。 課外活動指導組鍾坤桂組長指出,該校社團表現傑出,於中正堂由學生自治會舉辦第四屆社團頒獎典禮「群英盛典-靈蛇獎」,自創辦以來,致力於肯定學生社團在活動策劃、創意展現與團隊合作等傑出表現,頒佈獎目亦展示學生創意,如:群社風範獎、奧國美學獎、無私樂獻獎等獎項,勉勵優異社團及成員,鼓勵各社團持續精進、追求卓越。 輔英科技大學全校師生偕同國際生一起享受這場溫暖與知性的文化饗宴。

Read More

新北New StartUp學生創業挑戰賽 點燃青創引擎

新北市第2屆創業挑戰賽展現新世代學生勇於創新、敢於築夢的行動力。(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創業不只是成年人的專利!新北市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打造青年學子實踐夢想的舞台。由教育局主辦的第二屆高級中等學校「New StartUp創業挑戰賽」熱烈展開,吸引來自9所學校、共23組團隊、110位學生熱情參與,展現新世代學生勇於創新、敢於築夢的行動力。 三重商工學生-蜂富你的味蕾獲得人氣潛力團隊。(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New StartUp學生創業挑戰賽創業挑戰賽採分階段進行,從創意發想、企劃撰寫到簡報實戰,完整建構創業學習歷程,幫助培養商業思維、跨域整合與團隊合作能力。第二階段簡報發表會比照實際募資大會辦理,讓學生面對來自產業界的專業評審,進行創業提案簡報與實戰演練。為縮短學習與實務落差,教育局特別邀請來自嘖嘖募資平台專案經理彭盛韶、薩泰爾娛樂營運長張繼正、Good Days好日市集創辦人劉家卉、Spot超妡科技商務長陳冠宇及貝殼放大策略長陳宏奕等七位產業專家擔任評審,從市場可行性、財務規劃、創意構想到簡報表現等多面向提供專業建議,鼓勵學生勇於實踐創業夢想。經過激烈評選,共有11組團隊獲頒「企劃實踐金」每組新臺幣5,000元作為後續商品化或原型開發的起始基金,為實踐創意跨出第一步。 三重商工同學研發自動安全帽烘乾系統獲頒企劃實踐金向競賽第3階段邁進。(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提到,活動現場同步舉辦趣味性與實用性兼具的「夢想投資家爭霸戰」,讓學生除創業者角色外,也化身模擬投資人,運用虛擬資金為看好的提案進行投資,促進交流與觀摩,並提升商業判斷與決策力。最終由學生投票選出三組「人氣潛力團隊」:「吃香蕉,沒蕉綠」、「蜂富你的味蕾」、「蜜水相蜂」,展現青年創業家的企圖心與潛力。 豫章商工「好YOUNG」團隊學生孫維君分享,團隊共同參與了輔仁大學育成中心開設的創業課程,建立完整創業計畫,並從簡報觀摩與評審建議中汲取實務經驗,對於將在10月辦理的成果發表會信心倍增! 智光商工同學推出「下班趣~移動餐車」創業想法獲得評審一致肯定。(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智光商工「下班趣~移動餐車」團隊學生陳沛蓁分享,挑戰賽讓大家真實體驗創業過程,指導教師范巧湄也提到看見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如何溝通協調、分工合作,並在遇到困難時互相支持與鼓勵,展現團隊精神與創業家精神,真的是深具意義的成長歷程。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長期推動適性教育,積極打造學校成為創業培育的孵化場域。未來將持續媒合產業資源、鏈結外部平台,提供學生從構想到實踐的完整支持系統。本屆成果發表會預計於10月辦理,屆時將頒發「金拓獎」每件2萬元、「銀拓獎」每件1萬元、「銅拓獎」每件5,000元,總獎勵金額共新臺幣9萬5,000元,鼓勵學生將創意化為行動、讓夢想真正啟航。

Read More

嘉藥餐旅學生奧林匹克盃奪13獎牌

中華奧林匹克盃美業交流競技暨美饌藝術美學競賽,嘉南藥理大學餐旅管理系烘焙團隊勇奪十三面獎牌。(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餐旅管理系烘焙團隊在「二0二五中華奧林匹克盃美業交流競技暨美饌藝術美學競賽」大放異彩,與十三國二千四百多名選手同場競技,勇奪二金三銀八銅等十三面獎牌,充分展現嘉藥烘焙團隊的實力。 此次競賽中與來自越南、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巴西及台灣等十三個國家,二千四百零九名選手同場競技,勇奪十三面獎牌。參賽團隊由餐旅系上楊珮宇、陳維君與李婕汝領軍,帶著五名大一新生組隊參加,並在指導老師孫靖玲的指導下,利用課餘時間積極練習翻糖、韓式裱花與馬卡龍等蛋糕裝飾技巧,歷經數十次試作與調整練習,打造出滿意且具有創意的作品參賽。 一年級黃彥慈和黃郁恩初試啼聲就獲金牌,分別於「彩繪馬卡龍組」及「創意藝術馬卡龍組」脫穎而出。黃彥慈表示,製作過程中最具挑戰的是讓馬卡龍表面平整且有適度澎度,才能完美呈現彩繪畫面,對於首次參賽就獲金牌,要感謝學姊與老師的耐心指導。 另烘焙團隊隊長楊珮宇則以「名畫」系列作品榮獲天然餅乾商品創意設計組銀牌,作品靈感來自世界五大經典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吶喊」、「禱告的聖母」與「梵谷割耳後自畫像」,並將畫作人物轉化為可食用的藝術品,運用天然色素上色,兼具藝術價值與健康理念,獲得評審一致肯定。

Read More

南台青銀共創USR聯合社區關懷獨老

南台青銀共創USR攜手南市鯤鯓、溫陵及金華三個社區進行端午節慶典活動,藉由 關懷及發送獨居長輩粽子與禮物,陪伴長輩迎接端午佳節。(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青銀共創USR計畫端午節前夕,舉辦「青銀共創打造在地智慧自在不老力」系列活動,攜手台南市鯤鯓、溫陵及金華等三個社區發揮青年創意與社區活力,並發送獨居長輩粽子與禮物,陪伴長輩迎接一個傳統卻創新、熱鬧又溫馨的端午佳節。 此次活動內容包含包粽傳承教學、手作防蚊香包及艾草膏、端午立蛋趣味競賽、關懷獨居長輩送粽子等,融合節慶意義與青銀互動。南市中西區長蔡佳甫、南區長蕭琇華、南美里長曾朝欽、鯤鯓里長陳金江、金華里長柯崑城及各級民代等,與學生、長輩齊聚舞台帶動跳,現場氣氛熱絡、歡笑連連,展現老中青三代共融的美好畫面。 三個社區均展現各自特色,其中鯤鯓社區以「銀髮包粽達人」為榮,長輩親授包粽技巧,學生們專注學習,傳承文化手藝;金華社區則結合立蛋比賽、精油噴霧及中藥材防疫包,從防蚊防疫延伸出生活照護智慧;溫陵社區與南台青銀共創USR團隊合作,透過里歌MV喚起長輩的回憶,同時學生們學會傾聽、理解不同世代的心聲。活動尾聲三社區聯手南台師生關懷獨居長輩,親送粽子與禮物,傳遞愛心與祝福。 除節慶活動,南台亦與溫陵社區合作進行「社區幸福感問卷」調查,學生們了解里民的參與感與社區歸屬感。問卷結果將作為青銀共創USR團隊後續社區永續發展的重要參考依據,期望未來持續推進青銀共融與活化在地能量。

Read More

崑大端午美食饗宴 多元文化交流

崑大原民生攜手國際生辦理端午美食饗宴,促進多元文化交流。(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國際學生社首次與原鄉青年社攜手合作,舉辦端午美食饗宴活動,由原住民族學生與餐飲管理系師生聯手準備原民特色端午美食,並由學務處生活輔導組提供在地傳統台灣粽向國際生與僑生介紹端午文化習俗,促進多元文化交流。 崑大原民生與國際生端午美食饗宴,包括校長李天祥、副校長鐘俊顏、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馬永曾及國際學生社指導老師葉乃慧等一同參與,與學生熱情互動同樂共享。 李天祥表示,非常高興看到來自不同國籍的僑外學生與本地生,能在崑山這個大家庭中共享資源,並展開文化交流。他相當關心同學們在生活與學習上的適應與需求,尤其隨著未來有更多僑外生加入校園,希望大家在專注學業之餘,也能積極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儕互動交流。並親切勉勵學生傳遞溫暖與關懷,為端午佳節增添濃厚的人情味。 端午美食活動內容豐富,原住民學生與餐飲系師生準備多道傳統米食,包括小米粽、竹筒飯,及馬告風味炸雞、原民風烤肉等佳餚,展現原民文化的獨特魅力。生輔組亦提供台灣道地的菜粽與肉粽,讓國際生品嘗正統節慶美食。飲品研究社更帶來原民特色飲品的花式調製表演,提升趣味與互動性。 生輔組與國際學生社也準備端午香包及富有台灣特色的零食紀念品,讓參與學生帶回滿滿祝福與美好回憶。

Read More

慶端午 南應大漢家附幼親子包粽

南應大校長楊正宏(右)在「粽香滿園」活動中示範包粽,與漢家幼童一同歡慶端午體驗傳統文化。(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附設漢家幼兒園端午節前夕,舉辦「粽香滿園,祖孫樂融融」親子包粽活動,邀請包粽達人家長、阿公、阿嬤一起帶領全園師生,共同體驗端午傳統文化,讓孩子們在節慶氛圍中學習,也加深家庭與學校之間的連結。 南應大校長楊正宏活動中除說明端午節的歷史背景與文化意義,勉勵孩子們在長輩的陪伴與指導下學習包粽子的技巧,並表示,透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將傳統文化以寓教於樂方式傳承給下一代,是極具教育價值的實踐。 楊正宏與阿嬤們共同為孩子們示範包粽技巧,從葉子的摺疊方式、餡料的擺放到綁繩的技巧,過程中笑聲不斷,氣氛融洽。不少孩子第一次嘗試包粽,雖然手法生疏,但在長輩們耐心的指導下,也慢慢掌握了要領,一顆顆的粽子逐漸成形。 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實際操作學習傳統技藝,也讓他們感受到與長輩之間溫馨互動的美好。參與活動的阿公阿、嬤們也表示,能與孫子女一同參與這樣的活動,既能傳授生活智慧,又能促進感情交流,是一段非常珍貴的回憶。他們也感謝幼兒園安排,讓家庭成員能夠在孩子的學習旅程中扮演積極的角色。 幼童們也滿心歡喜將自己親手包好的粽子帶回家,與家人一同分享這份節日的喜悅與成就感。家長們也紛紛表示,透過此活動孩子們除對傳統節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學會尊重與感恩。

Read More

中壢各大學教學成果展 獲各界好評

中原大學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舉辦年度學習成果展,獲各界好評。(照片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丘安/中壢報導 在各大學競爭越來激烈下,各大學紛紛都在發揮他們亮點,以增學校知名度,二十九日中原大學就發佈新聞稿表示,該校的設計院原專班舉辦年度學習成果展獲各界肯定;另外元智大學也表示,該校的電機通訊學院有十四位教授是全球頂尖學者,其中還有三位是名列前百分之一,很是難得 桃園市中壢區有多所大學和科技大學,他們為了爭取有更好的教學成果和知名度,也都會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外發表他們的成果和教學成效,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學士原住民專班在二十九日,就在該校的維澈樓一樓聯合行政服務中心展區舉辦年度學習成果展,展覽以「設計共生:創意與環境的永續連結」為題,呈現學生在多元課程中累積的學習與創作成果。 展覽作品涵蓋了裝置藝術等,內容更涵蓋人工智慧應用等多項領域,學生們透過課程學習,融合原住民族文化、美學觀點與永續理念,轉化為具創意與實用價值的設計作品。 另外元智大學在二十九日也發佈新聞稿表示,該校的電機通訊學院有十四位教授躋身全球頂尖學者行列,其中三位名列全球前百分之一,十一位是前百分之五,展現卓越的研究實力與深遠的國際影響力。 元智電通院長陳敦裕表示,這樣的殊榮是全院師生長期深耕於智慧感知、次世代通訊、綠能半導體等三大研究主軸的成果獲得肯定,未來將持續深化跨域合作,擴大全球學術與產業鏈結。  

Read More

竹市大庄國小永續智慧教室2.0全方位啟用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辦理「永續智慧教室二點0」啟用儀式,代理市長邱臣遠體驗大庄國小學生設計的永續學習活動。(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二十九日在大庄國小,舉辦「永續智慧教室二點0」啟用儀式與台美生態學校綠旗認證活動,由代理市長邱臣遠宣布全方位啟用,並在大庄國小學童的引導下,體驗教室內的AI碳管理平台、智慧感測設備、與空氣品質監測系統,以及與學生一起體驗中華大學設計的永續體驗活動。邱臣遠表示,新竹市正以具體行動實踐「二0五0淨零排放」目標,他肯定大庄國小是竹市科技、教育與減碳行動三者結合的最佳示範。 邱臣遠指出,「永續智慧教室二點0」計畫是市府在教育領域中,結合科技與減碳行動的創新實踐,並以大庄國小作為示範基地,建置具備碳盤查與能源行為回饋機制的智慧教室,是真正的公私協力,結合產官學與教育力量的成功模式,竹市正邁向智慧永續教育的新時代。 邱臣遠說,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智慧科技與環境永續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起點,大庄國小永續智慧教室的啟用只是開始,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廣永續智慧教室至更多學校,讓教育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成為竹市的永續教育標誌。 教育處說明,大庄國小智慧教室的開發,獲得東訊公司、汯鉅科技與中華大學USR團隊協力支持,智慧教室內設置了AI溫室氣體碳盤查系統與能源管理系統(EMS),協助學校掌握碳排放情形並規劃減碳策略。同時,大庄結合校訂課程「庄進自強」主題,強化學生的實作與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透過真實資料盤查與行動設計,成功完成臺美生態學校銀牌認證,展現永續教育的深度落實與國際連結潛力。 大庄國小校長許雅惠表示,永續智慧教室的啟用,不僅提升學校的環境教育資源,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具自主性與實踐精神;永續智慧教室能讓學生有更多自主探索環境議題的機會,以「向真實世界學習,為永續未來行動」為信念,勇敢迎接挑戰。        

Read More

全息投影×綠能探索!2025新北科學日打造跨域永續STEAM學習新體驗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2025新北科學日今(29)日於台電台北南區營業處隆重登場,吸引近500位師生共襄盛舉。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親臨現場,與師生、產官學研團隊熱情互動,展現新北市對科學教育的高度重視與推動STEAM永續學習的決心。本次活動由教育局攜手淡江大學、國科會、台灣電力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數感實驗室共同策辦,融合結合科技、科學與藝術創新,打造跨域整合STEAM教育示範場域,實現學習與生活的無縫連結。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劉和然表示,新北市長期深耕科學教育,與淡江大學及國科會合作已近12年,共同推動科普教育。今年更首度與台電及產學界夥伴擴大合作,共同拓展STEAM教育觸角。透過跨領域的合作與創新。讓孩子從實驗、創作與互動中,體驗生活中的科學奧妙,具體實現「做中學」與「從生活出發」的教育精神,也為STEAM永續學習奠定基礎。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現場由淡江大學團隊精心設計的全息投影實驗成為亮點!淡江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兼科教中心副主任鄧金培表示,今年設計的大型實驗融合了科學、科技與藝術等元素,將偏光片與光學技術融合,透過影像疊加方式體驗顯示器科技讓2025雙北世壯運吉祥物「壯寶」的立體影像彷彿從空中跳出;學生再運用平板下載專屬影片,搭配自製裝置體驗光線折射與偏振變化,發揮創意為「壯寶」打造專屬背景,體驗科技與藝術結合的樂趣。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本屆科學日活動首度走出校園,與台電合作推出「永續能源島」綠能手作課程,引導學生探索離岸風電與儲能科技;而電幻1號所的互動展具及節電闖關遊戲,更讓學生在趣味中認識綠能知識,培養節能減碳與永續能源觀念。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此外,呼應「2025新北環境季─i探索」主題,新北科學日也與數感實驗室合作推出「環遊世界玩數學」行動展,現場設置多項數理邏輯遊具,包含索瑪立方體、數字幻方與鑲嵌藝術等,透過動手操作與空間思維訓練,展現數學生活化、趣味化的學習成果。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為扎根科學教育,規劃全年度多元科學推廣活動:從3月至5月與淡江大學合辦「跑跑分析車」與「行動化學車」,5月辦理「新北科學日」,10月再與國科會合辦「臺灣科普環島列車」,串聯科學教育生態網絡;同時,持續推動STEAM教育競賽,如「新北機關王」、「新北科展」、「IEYI世界青少年發明展」等,讓學生在實作中學習,強化創意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讓科學教育真正落實在每個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