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偕手遠雄人壽 守護億隻鴞計畫成果發表會

屏科大與遠雄人壽「守護億隻鴞」計畫成果發表會,由屏科大校長張金龍與遠雄人壽總經理趙學欣(前排左四及三)共同主持。(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2021年起與遠雄人壽攜手推動「守護億隻鴞」計畫,透過科學調查、棲地營造、教育推廣與友善農業實踐,逐步建立學界與企業合作推動生態永續的行動模式,成果斐然,特別於七日在屏科大舉辦成果發表會,展現學術與產業跨域守護地方生態的永續價值。 「守護億隻鴞」計畫於2021年啟動,初由屏科大野保所孫元勳教授團隊執行,該團隊長期投入猛禽監測、巢箱架設、田間巡查與教材開發等實務工作,實踐從校園服務擴展到國小教學及農村場域的多元參與,協助棲地復育與跨單位溝通,展現學術延續與在地實踐的深厚能量。 該計畫截至去年底,已於屏東高樹、臺南東山、臺中霧峰等地農田設置超過百座貓頭鷹巢箱,並成功記錄五十三處繁殖案例,且部分地點已連續四年穩定繁殖,顯示人工巢箱與友善管理間的協同效益,讓生態議題逐步融入企業文化與生活價值。 屏科大與遠雄人壽「守護億隻鴞」計畫成果發表會,由屏科大農學院生物資源博士班林惠珊(右)介紹相關成果。(記者鄭伯勝攝) 除執行現地保育工作外,屏科大團隊亦針對農友與中小學生辦理相關講座與體驗課程,並設計出系列主題繪本與教學包,並將野外調查經驗轉化為適用於中小學現場的教案素材。 「守護億隻鴞」計畫於今年邁入第五年,現由屏科大野保所洪孝宇助理教授及農學院生物資源博士生林惠珊接棒帶領團隊接續執行,更在今年榮獲第六屆「遠見雜誌」USR評比「生態共好組-楷模獎」的肯定,象徵學術場域與企業夥伴共同投入生態保育、深化社會參與的成果,已廣獲社會關注與認同。

Read More

中鋼與中碳攜手小港國中 全能智慧王夏令育樂營寓教於樂

中鋼公共事務處孫宏魁處長(後排右二)、中碳王志堅處長(後排右一)、小港國中鄭元順校長(後排右三)與第一梯次活動學生。(中鋼提供)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中鋼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長期致力地方教育推展,7月7日至11日與中鋼碳素化學公司攜手高雄市立小港國民中學,共同舉辦兩梯次合計五天的「114年中鋼全能智慧王夏令育樂營」,營隊活動規劃設計有趣且實用性的多元課程,讓近百位報名參加的小港區國小學童度過一段既充實又有意義的暑假時光。 今年中鋼全能智慧王夏令育樂營以「NEXT!未來玩家全能挑戰」為主題,規劃「動靜兼具、雙語融入」雙主軸的學習課程,包括拳擊體適能、遊戲數學、創意熱舞與英語會話等,再加上中鋼集團教育基金會設計的鋁線飾品創作課程,引導學童們在快樂學習中激發潛能,並在不同領域探索及培養興趣。此外,夏令營課程皆融入雙語元素,幫助學童在自然互動的語言環境中提升英文語感與表達能力,建立英語交談的自信心。 小港國中鄭元順校長在致詞中表示,感謝中鋼及中碳長期以來對地方教育的關懷與付出,讓小港地區學童參與到如此豐富且充滿創意的活動,並從中發現學習的樂趣。 中鋼公共事務處孫宏魁處長表示,「教育是百年大計」,中鋼身為小港在地企業,自96年起首次舉辦「中鋼全能智慧王夏令育樂營」,101年起開始邀請中碳共同參與,除110年因新冠疫情停辦外,迄今已舉辦18屆。孫處長也特別感謝鄭校長率領的小港國中團隊用心策畫許多豐富課程,希望同學們在暑假不間斷學習,透過夏令營活動來拓展視野、激發多元興趣,為日後學習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夏令營學童們在拳擊場上,進行拳擊體適能活動。(中鋼提供) 今年夏令營除了小港國中精心規劃的各類課程外,中鋼基金會所安排的鋁線飾品創作課程,不僅讓學童在手作中體驗DIY樂趣,也創作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今年的參與學童紛紛表示獲益良多,來自漢民國小四年級的吳同學分享,雖然體適能課很累,但與同學一起練習拳擊後,整天的心情相當開朗,且站在拳擊場更是難得的體驗;另,小港國小五年級的曾同學則提到,在鋁線創作課程中,她思考及動手讓色彩繽紛的鋁線有如魔術般變成一件件漂亮飾品,非常開心也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本次夏令營在孩子們的熱情參與與歡笑聲中圓滿落幕,不僅為學童帶來一段難忘且充實的學習旅程,也展現企業與學校攜手提升地方教育的堅定承諾。展望未來,中鋼將持續深化對教育的投入,為下一代鋪設更多元、豐富且具啟發性的學習舞台,陪伴孩子勇敢追夢,邁向更寬廣、更有希望的未來。

Read More

最佳大學排行榜 成大獲綜合績效總榜典範大學

  成大副校長張始偉(右)十日出席在台北舉行的遠見雜誌第十屆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贈獎典禮。(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遠見雜誌公布第十屆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成功大學以穩健卓越的整體表現,獲頒綜合績效總榜第二名及典範大學殊榮。 第十屆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前五名依序為台灣大學、成功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醫藥大學。成大副校長張始偉十日出席在台北舉行的贈獎典禮。 成大表示,校長互評大學總體競爭力調查,成大於工程、製造、營建領域,再度蟬聯全國第一。六大評比構面,國際化程度項目也躍升至全國首位。除了主指標成就,多項關鍵指標表現也相當傑出。企業最愛大學生總榜名次、SDG影響力、綠能大學評比、大學社會責任獎USR、新生註冊率、跨國學術合作交流件數、資本支出金額等七項評比,均高居全國之冠。 遠見雜誌每年公布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今年邁入第十屆。評比指標從最初的二十二項逐年增至五十三項。透過科學化指標、廣泛意見回饋,呈現國內大學在多面向評比的整體表現。同時針對學校屬性分類,將原本單一榜單進行分組評比,各類型大學的綜合績效表現更加精確。 此次調查採用六大面向、五十三項主要指標、六十九項細部指標。六大面向包括社會聲望、學術成就、教學能量、國際化程度、產學績效、財務體質。各項評比資料經標準化後,依各項權重加總計分並完成排序。

Read More

崑大電機所王浚愷實作獲7獎項

  崑大電機所碩士應屆畢業生王浚愷,深耕電力電子與綠能科技領域實作獲七個獎,登上學術舞台。(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電機研究所碩士應屆畢業生王浚愷,在學期間深耕電力電子與綠能科技領域,聚焦於高電壓增益DC-DC轉換器的創新設計與應用,積極投入研究,更憑藉卓越的實作實力與學術能力,在各項競賽及學術研討會中共計榮獲七個獎項,登上學術舞台。 王浚愷的創新成果在多項全國及國際競賽中屢創佳績,例如二0二三年第五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奪得金牌、全國大專院校產學創新實作與能源暨工程創意競賽佳作、智慧科技應用創意競賽最佳實作技術獎。 二0二四年第六屆綠點子國際發明賽銀牌、萬潤創新創意競賽與能源暨工程創意競賽雙雙獲得最佳潛力獎,碩士期間共計榮獲七個獎項,充分展現其無限的研發潛力與創新思維。 除了競賽,王浚愷也積極將研究成果推向學術殿堂,分別在二0二三年與二0二四年的中華民國電力工程研討會暨台灣電力電子研討會上發表重要論文,尤其在二0二四年發表的《嶄新交錯式高升壓DC-DC轉換器之分析與研究》,其具備高電壓增益與高效率的特性,未來可廣泛應用於電能轉換器產品開發,對綠能產業發展具重要意義。這項創新技術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審查,顯示其應用價值與獨創性。 指導教授陳信助指出,在當前再生能源與綠能科技快速發展的浪潮下,系上學生積極投入高升壓電力轉換器的研究與實作,從學理分析到實務驗證,展現出卓越的獨立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Read More

AI生活創新Vlog競賽 南應大秀創意

  南應大二0二五AI生活創新Vlog競賽,參賽學生運用AI工具結合影音創作,記錄真實生活與個人學習歷程獲獎。(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生活服務產業系舉辦「二0二五AI生活創新Vlog競賽」,以「AI×生活創新」為主題,吸引許多學生參與,運用AI工具結合影音創作,記錄真實生活與個人學習歷程,展現青春創意與數位實踐力。 競賽分為生活紀錄與個人學習歷程、創意短片與視覺表現二組,分別對應學生在記實敘事與創意設計兩種不同方向的創作取向。參賽者個人或組隊提交卅秒至三分鐘的Vlog影片,並以影片介紹團隊成員、說明創作動機、影像構思與AI應用方式。 競賽由評審會主席聯合二位專業教師組成評審團,從影片內容的創意性、結構完整度、技術呈現、情感傳達等面向進行綜合評分。學生作品類型多元,包括以ChatGPT規劃拍攝腳本、用Canva製作動態敘事、利用剪輯特效呈現視覺風格等,展現數位世代的豐富想像與實踐能力。 活動現場學生們自信地分享影片創作的點滴,有人記錄備考生活的壓力與轉變,有人呈現與朋友互動的溫馨瞬間,也有團隊挑戰拍攝創意短劇,運用生成式AI輔助設計,營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與敘事效果。透過影片,學生不僅述說自己的故事,更展現將科技化為創意的能力。 評審老師表示,競賽作品整體表現亮眼,無論敘事能力還是影片剪輯技巧,都展現高度的自媒體創作潛力,許多作品在視覺構圖、節奏掌握及AI應用層面具有成熟度,令人眼前一亮。

Read More

時報金犢獎產學合作貢獻獎 南台3連霸

  南台資傳、視傳系獲得第卅四屆時報金犢獎四個獎項,及兩位最佳優秀指導教師獎,並奪得產學合作貢獻獎三連霸。(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數位設計學院參加第卅四屆時報金犢獎國際競賽,大放異彩,資訊傳播系斬獲兩個第三名及一個優勝獎,視覺傳達設計系亦榮獲第三名,連續三年奪得產學合作貢獻獎,另資傳梁丹青及視傳胡庭燿兩位助理教授更獲頒大會新增的最佳優秀指導教師獎。 由旺旺中時集團主辦、號稱「青年創意奧斯卡獎」的時報金犢獎,此屆以「照亮頭腦裡的大象」為主題,砥礪參賽者釋放創意。總計高達十萬四千件作品、七十二萬八千多人參與,競爭空前激烈。 此次金犢獎南台斬獲四個獎項,其中視傳系商業設計組學生郭蕙禎在胡庭燿老師指導下,以《清晨豆到,幸福報到》榮獲永和豆漿IP形象周邊商品設計獎第三名,作品精準捕捉品牌精神,賦予IP新生命,創意與實用兼具。 由資傳系梁丹青老師指導的學生作品也拿下三個獎項, 包括《孩子別忘了我:讓孝順成為你我的日常篇》,榮獲旺旺孝親歌曲短影音創作獎第三名。《父與子:前世的夥伴,今生的牽絆》獲旺旺孝親歌曲短影音創作獎第三名。及《愛的距離一起走》獲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品牌形象廣告設計類優勝獎。 南台校長黃能富表示,金犢獎是華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青年創意競賽,其鼓勵學生應用AI智慧科技於創意發想與實作,培養具備設計、影視傳播及AI素養的創意媒體尖兵,這完全符合南台科大「務實致用」的技職教育目標。

Read More

健康促進標語 後甲蔣雨彤奪冠

  南市健康促進創意標語設計比賽,後甲國中學生蔣雨彤(中)以選對刷牙法遠離蛀牙主題奪冠。(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落實健康理念,南市教育局舉辦健康促進創意標語設計比賽。今年參賽作品將近三百件,從中評選出前三名及佳作共八十五件優秀作品。成績揭曉,後甲國中學生蔣雨彤以選對刷牙法遠離蛀牙主題獲評審青睞奪冠。 健康促進創意標語設計比賽聚焦視力保健、健康體位、口腔保健、菸檳防制、全民健保、性教育、藥物濫用防制等議題,鼓勵學生發揮想像力創作標語及插圖。 教育局表示,今年各校送件踴躍,作品主題鮮明、別出心裁。後甲國中蔣雨彤以「選對刷牙法遠離蛀牙」為創作主題,畫作內容從閱讀《湖中女神》故事發想,傳達選擇適合刷牙工具的重要性。畫作標語結合流行夯曲「晚安大小姐」歌詞「呀勒呀勒」,象徵刷牙前給自己自我肯定的口號,讓刷牙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Read More

瑞復愛無盡藝術特展見證創作能量

  瑞復益智中心愛幸福工作坊愛無盡藝術特展。(瑞復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瑞復益智中心愛幸福工作坊十日為愛無盡藝術特展舉辦開幕茶會。工作坊的原生藝術家引領與會嘉賓參觀畫作,分享創作理念。展期至八月十五日。 此次瑞復邀請長期關注障礙者藝術發展的各界人士到場,共同見證原生藝術家的創作能量與成長軌跡。智青和工作人員向與會者介紹工作坊,暢談投入藝術創作的心歷路程。會中瑞復也頒發感謝狀給全興資源再生公司、社團法人台灣共融協會、崑山科技大學視傳系等長期協助瑞復的個人及單位。 為了讓藝術深入社區、貼近生活,活動期間開放免費藍曬DIY體驗活動。八月十五日前,每週二、三、五上午、下午各一場,每場限十人。參加民眾將學習運用日光感光技術,親手製作獨一無二的藍曬作品。若天候不佳,則改為網版印刷體驗。線上報名,額滿為止。

Read More

手作冰棒消暑 口埤學童享口福

  口埤實小暑期體驗手作果汁冰棒。(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新化區口埤實驗小學在暑假結合生態教育及友善種植食農教育,體驗手作果汁冰棒,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當作基底,依自己的喜好加入牛奶、紅豆、巧克力等添加物,做出客製化的冰棒,既能培養食品安全觀念,又能清涼消暑,受到小朋友喜愛、家長肯定。 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表示,製作冰棒課程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由生態老師講述友善環境種植的特色是與自然和諧共生,讓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獲得雙贏的結果,同時生產了無毒安全、優質美味的農產品。學生了解其中的意義並說出學校種植的番茄、芒果、香蕉、百香果等,都是循這種思考方式種出來的,因此可安心食用。 接著由學生選擇喜歡的水果當作基底,將其適當清洗並切細、加入小冰塊,打成果泥;也可混合數種水果並調整比例,成為獨特的風味。緊接著依自己喜好加入一些能提高品味口感的添加材料,如牛奶、茶、巧克力、花生、咖啡、優格、可可等。

Read More

高醫大榮獲2025遠見台灣最佳大學綜合績效私立大學典範獎

  高醫大榮獲二0二五遠見台灣最佳大學綜合績效私立大學典範獎,由副校長林志隆(右)代表學校領獎。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二0二五《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十日頒獎表揚在各類別表現優異的學校,高雄醫學大學榮獲「綜合績效私立大學典範獎」;校方指出,此項榮譽充分肯定高醫大在學術成就、教學品質、國際化、社會影響、產學合作與財務健全等六大績效面向的卓越表現。 《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今年評比涵蓋五十三項指標,多面向全面檢視各大學績效;高醫大去年榮獲醫學類典範獎,今年進一步獲頒綜合績效私校類「典範大學獎」,南部私校第一名,辦學成效備受肯定。 高醫大副校長林志隆代表學校領獎,他表示,高醫大期許成為一所能夠培養「想未來、做未來、創未來」人才的大學。為此,學校落實誠信治理,打造AI生醫與智慧校園;設立多所特色研究中心,推動跨域創新;整合附屬醫療體系,強化南部醫學教育量能;建構雙語國際校園,培育具全球競爭力的人才。 高醫大自去年七月余明隆校長就任後,以「未來高醫,引領未來」為願景,並推動以i6為主軸的發展策略——誠信、智慧、創新、整合、國際化與影響力,作為學校治理與永續發展的主軸。 今年高醫在《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也再創佳績,SDG5性別平權指標已連續兩年榮登全國第一,SDG3健康與福祉排名世界第八,再次印證學校長期推動健康平權與多元包容的具體實踐。 林志隆表示,此次獲獎不僅是對高醫大整體辦學績效的肯定,也彰顯學校團隊穩健推進、厚植基礎的努力成果;未來,高醫將持續以人為本、以健康為志業、以科技為翼、以國際為路,從南部出發,鏈結全球、回饋世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