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人百分百 照片說真情出輯

南市動人百分百照片說真情甄選活動,六十七件優秀文學創作集結成冊。(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開辦新住民學習中心、國中小補校等終身學習課程,連續十三年辦理動人百分百、照片說真情甄選,展現學員學習成果。一一三年投稿作品一百二十一件,選出特優八名、優等十二名、甲等十六名、佳作三十一名。六十七件文學創作集結成冊,以成果專輯方式出版。專輯將發送給得獎者、指導教師、相關學校收藏留念。 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一一三年的「動人百分百、照片說真情」甄選,以旅遊經驗為題材,鼓勵投稿人描寫台南文化特色、參與成人學習課程、活動的經驗和感想。組別分為本國成人組、新住民組。本國成人組有三十三人獲獎,新住民組有三十四人獲獎。 南區新興國小成人教育班高齡八十五歲學員鄭月子,以「臺南400幸福樂活遊」作品拿到本國成人組優等。她分享能吃、能走就是幸福的理念。描述為孫子們說往事、與孫兒子女一同觀賞元宵科技花燈的快樂經驗,以感恩的心樂在台南生活。 南區永華國小新住民教育班學員阮梅鸞,作品描述龍年燈會在古都台南舉辦盛況。台南400雙燈區、明華園精彩演出、迎賓區「山海合迎」萬燈點上輝煌燦爛,生動有趣,獲選為新住民組特優。

Read More

華醫愛心接力 高皓珉捐義賣所得

  中華醫大傑出校友高皓珉捐義賣所得,回饋母校。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中華醫大傑出校友高皓珉創辦保康生醫產品,並舉辦產品義賣,所得十八萬九千多元,二日回饋母校,幫助經濟弱勢學弟妹,響應校友會愛心接力。校長孫逸民表示,校友們的善心善舉令人感動,學校也會善用捐款,讓校友的愛在校園傳下去。 中華醫大食品營養科畢業校友高皓珉感恩學校,二日捐款義賣所得給學校,藉此幫助經濟弱勢或家中突遭變故的學弟妹。二日捐款儀式,高皓珉在校友會會長邱慈意及理監事幹部、台南市議員曾培雅的陪同下出席,校長孫逸民則帶領一、二級主管到場。 邱慈意表示,此次捐款緣於去年底台南市校友會舉辦年度會員大會活動,創辦保康生醫公司的高皓珉提供該公司外銷日本的紅棗脆片養生禮盒進行義賣,銷售所得全捐贈給母校作為清寒獎助學金及急難救助金,而此義行善舉獲得眾多校友回響,熱烈訂購,義賣所得近十九萬元,高皓珉全捐贈給台南市校友會,再由校友會轉捐給母校,這可說是校友們愛心的匯集。 高皓珉表示,求學時期家境困難,必須一邊打工一邊念書,努力賺取學費,那段日子深刻體會到讀書與生活壓力的艱難,如今有能力就想為在學的學弟妹提供協助,創辦保康生醫更開放實習機會,讓華醫的學生到公司實習,累積實務經驗,為未來職涯做好準備。

Read More

新住民勤學 南大附中補校第1名畢業

南大附中補校末屆畢業生─張琍美(左二起)、趙美珍、陳文翔勤學績優,將在畢業典禮中接受表揚,其中趙美珍為印尼籍新住民,以第一名畢業獲市長獎。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大學附中一一三學年度補校末屆畢業生只有九人,其中三人在學期間勤學績優,將在畢業典禮獲頒市長獎、成績優良獎及全勤獎,其中印尼籍新住民生趙美珍先後就讀永康國小、國中及南大附中補校,努力學習,目前中文聽說流利,並考取烘焙麵包丙級證照。 南大附中補校將於下學年度起停招,今年最後一屆食品加工科只有九位畢業生,其中印尼籍新住民趙美珍,在台灣已經十八年。原本可以很早就讀完高中,但因為有了孩子加上沒人幫忙照顧,所以讀完國中就沒繼續升學。直到三年前孩子比較大了才有勇氣繼續讀高中,並選擇就近讀南大附中食品加工科,這三年來白天上班,晚上上課,還好有家人的諒解及師長鼓勵,讓她以第一名畢業,並能在畢業時拿到市長獎。 從小患有癲癇症的張琍美,體弱多病,經常發病,國中畢業後忍痛捨棄課業近八年,北上就醫治療,經過兩次的腦部開刀及無數次的治療,在病情較為穩定後,決定就近選讀南大附中食品加工科,白天在家照顧同樣患有癲癇症父親,家中經濟重擔落在越南華僑媽媽身上。她仍把握時間讀書,畢業總成績第三名,將獲頒成績優良獎。 陳文翔就讀南大附中時,就痛下決心努力讓自己邁向畢業時可以領到全勤獎,於是在這三年無論颳風下雨、身體不適、或偶爾的小偷懶,都努力克服各種狀況,讓自己堅持到底,因這樣的精神,師長們都覺得他很認真,放心的把交通服務隊、班長及辦公室工讀的工作指派給他,讓其從中學習很多,很高興自己這三年的努力不懈,將在畢業典禮獲頒全勤獎。

Read More

育英國小舞蹈班參加比賽屢獲佳績 6/6員林演藝廳舉辦教學成果展

員林市育英國小舞蹈班一一三學年度學生舞蹈比賽表現亮麗。(育英國小提供)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彰化縣員林市育英國小舞蹈班,參加彰化縣及全國舞蹈比賽屢獲佳績,將於六月六日晚間七點在員林演藝廳,辦理一一三學年度教學成果展「跳舞趣八」。校長林振茂說,這場演出融合柔美、豪邁、可愛與新穎多元的舞蹈題材,不僅呈現肢體語彙的豐富層次,更展現了孩子們在舞蹈藝術上的成長與潛力。歡迎大家前來欣賞。 育英國小舞蹈班在一一三學年度學生舞蹈比賽中表現亮麗,在縣賽五年級舞蹈班榮獲團體乙組現代舞第一名,以四、五、六年級舞蹈班為主體的團體丙組,分別榮獲現代舞第一名、民俗舞第一名、古典舞第二名的殊榮;在全國賽中,團體乙組現代舞、團體丙組現代舞、古典舞、民俗舞分別榮獲優等。 林振茂說,今年成果展以「跳舞趣八」為主題,呼應「以跳動的心、舞出趣味的校園學習生活」精神,由學生演繹現代舞、古典舞、民俗舞、街舞、芭蕾與融合風格等多樣形式,展現編舞老師的巧思創意與學生個別特質的精彩結合。 林振茂表示,此次不僅是教學成果展現,更是孩子們心靈與身體成長的軌跡,透過舞蹈,他們學會表達自我、與他人協作,展現藝術學習的多元智慧,而且累積了孩子們寶貴的舞台經驗,也為觀眾帶來一場充滿熱情與能量的視覺饗宴。員林演藝廳免費索票。

Read More

東華大學體育系舉辦「2025新南向東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

東華大學舉辦「二0二五新南向東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特別邀請馬來西亞「麻坡中化中學」與「峇株巴轄華仁中學」,與花蓮高中、花蓮體育高中、四維高中及東華大學展開為期三天兩夜的友誼交流賽。(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響應教育部新南向政策,拓展臺灣與東南亞地區的教育與體育交流,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尚憶薇教授申請並獲教育部經費補助,二日舉辦「二0二五新南向東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此次賽事於花蓮市自強國中體育館登場,匯聚來自馬來西亞與花蓮地區的六支高中與大專籃球隊,彰顯地方政府、學術機構與在地企業對青少年體育與國際交流高度重視。 東華大學表示,此次活動特別邀請馬來西亞兩所知名中學「麻坡中化中學」與「峇株巴轄華仁中學」蒞臨花蓮,與花蓮高中、花蓮體育高中、四維高中及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籃球隊展開為期三天兩夜的友誼交流賽。六隊在比賽中展現高度競技水準與運動精神,無論是節奏緊湊的攻防轉換、精準的團隊配合,或是個人技術的精采演出,每場比賽皆令人目不暇給。場上的熱血拼搏與場下的誠摯互動,不僅促進技術切磋,更深化彼此文化理解與情誼連結。 東華大學指出,此次活動除比賽交流外,亦安排「籃球裁判專業交流」環節,由東華大學簡桂寶老師與總裁判長徐德俊教練主講,帶領馬來西亞師生深入瞭解國際籃球規則,並透過模擬賽事進行實務演練與現場講解,提升參與者對裁判邏輯與判決標準的認知,進一步拓展體育專業領域的雙向合作。 東華大學校長徐輝明表示,透過體育,我們不僅交流技術,更深化文化互動與國際友誼,這正是東華大學國際化與本土深耕並行的最佳實踐。他強調,東華大學將持續以開放、創新、進取的精神,積極拓展與國際教育夥伴的合作關係,實踐「世界走進東華,東華走向世界」的願景。

Read More

明新科大傑出畢業生 交出亮眼成績單

  明新科大傑出畢業生在校期間透過各項比賽,精進實力,讓畢業即就業或唸研究所。(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明新科技大學將於七日舉行一一三學年度畢業典禮,今年六位獲選「傑出成就獎」的畢業生,各自展現優秀的學習歷程與成果,代表技職教育在就業或升學都能讓學生展現卓越。 明新科大呂明峰校長表示,這六位傑出畢業生不論是在學術、競賽或實務領域皆有卓越表現,體現技職教育「學用合一」的價值。他們在校期間透過競賽與實作累積能量,畢業後帶著熱情與專業邁向升學或就業之路,皆有明確且亮眼的發展方向,展現技職體系多元出路與無限可能。六位畢業生也將於畢典中接受頒獎表揚。 明新科大表示,運動事業管理系的盧品晴,在國際啦啦隊舞台上發光發熱;時尚造型與設計系的程曦,用創意美感征服國際賽場。兩位畢業生透過國際賽事累積實務經驗,確立職涯方向,成為畢業即就業的最佳典範。料理夢想家陳聿燁,在旅廚系學習期間屢次參與國內外競賽並獲獎,目前已在台中長榮桂冠實習。綠能追夢人,應用材料科技系的丁嘉萱以對化學材料的熱情,參加設計競賽並投入碳捕捉的專題研究,已錄取台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將會往綠能材料的研究應用努力。機械工程系古芯瑜大一便投身機器人實驗室參與實作,連續兩屆TDK盃競賽都獲得前三名,卓越表現推甄錄取中央大學物理研究所繼續深造,從研究中找到人生的熱情公式。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王在聖,結合過去職涯經驗與行銷所學,已錄取清華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展現終身學習的實踐精神。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崑大校友黃瑋柔動畫 獲好評

崑大視訊系校友黃瑋柔在學期間即開拓圖像創作力。(記者汪惠松翻攝) 崑山科大視訊傳播系113級畢業校友黃瑋柔,在學期間學習平面設計與動畫製作,並將創意化為實體作品,畢製動畫《像我這樣的白芝麻》,在頂級吐司、第19屆螺絲起子、2024青春影展、美國WRPN女性國際影展學生競賽、第10屆青春有影均獲獎,玩轉影視魅力。 高中就讀花蓮女子高中普通科的黃瑋柔,當時因朋友從事動畫製作耳濡目染產生興趣,並決定以此為未來志向,因家中有長輩是台南人,跟隨家人來台南旅遊,讓她對這片土地產生更濃厚的情感,決定就讀崑大視訊系。從花蓮離鄉背井開始大學生活,除學習系所知識,更選修多堂外系課程,包括商業攝影、文字造形、進階動態設計、視覺文化符碼等,培養影視與平面設計專業技能。 崑大於2021年禮聘台北世大運導演、Bito創辦人暨創意總監劉耕名導演擔任講座教授,黃瑋柔當時也參與3場Bito的設計工作坊,最後製作《composer》、《走路看路》、《笑死》3件動態影像作品,將腦中多樣化點子藉由實作成形。 黃瑋柔也從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與同學賴欣妤、黃若婷、趙芝瑩、陳媞亞、吳維鴻和翁啟倪等共7人共同完成畢製2D動畫短片《像我這樣的白芝麻》。劇情描述桌上一片被啃食的燒餅,其中一粒芝麻因咀嚼的震動掉落地面,當它醒來時發現身處在如天空之鏡的空間,好奇心使這粒芝麻四處探索,碰上了胸前開著洞且充滿彩色液體的人體,展開一段尋找、實踐夢想的旅程。 此動畫短片獲得國內外多獎,包括第23屆頂級吐司影展銀獎,第19屆螺絲起子影展大專動畫銅獎、2024青春影展動畫優選、美國WRPN女性國際影展學生競賽單元優異獎、第10屆青春有影大學盃銅獎。 指導老師劉勇明表示,這部動畫作品故事獨特,美學風格強烈,肯定學生們的努力能被看見。視訊系主任曹源峰也讚許學生天馬行空的創意,期許繼續在動畫領域耕耘。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長中生走讀宣教師足跡

長榮中學學生走讀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師的足跡。(記者施春瑛攝) 為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教育,長榮中學圖書館辦理「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師足跡」現地教學活動,帶領高一學生分組走訪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神學院、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等多處具歷史意義的長老教會場域,再走回校區內的三級古蹟小禮拜堂,透過海報發表建築導覽、人物探索及重點文化特色介紹,深化對信仰、歷史與空間文化的理解。 長榮中學表示,台南近年來的文史走讀活動,多半聚焦於民間信仰的廟宇系統,但基督教長老教會宣教師的足跡,同樣構成台南文化記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軸線,從創辦醫院、設立神學院,到創建全台第一所中學─長榮中學,這些路徑共同串連出一條關於信仰、教育與關懷的歷史軌跡。 長榮中學圖書館主任陳淑萍,結合校牧室、歷史與國語文教師共同撰寫教案,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觀察與創作。學生們依據觀察資料設計海報,內容涵蓋宣教師生平、教會建築風格與文史特點,包括教堂內管風琴的設置與象徵意涵、巴克禮牧師故居的歷史原貌與當代轉變等,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詮釋文化資產。 每組報告亦設計互動小遊戲,如卡片配對、挑戰問答、文史小卡集點等,讓參與者在趣味中深化知識連結,提升參與感,也展現長榮中學推動文化資產教育的創意與溫度。 學生在活動後回饋分享,站在教堂裡的那一刻,有一種時空重疊的感覺,彷彿自己也成為歷史裡的一部分。也有同學表示,透過導覽與發表,彷彿穿越百年,看見宣教師一步步走過台南的街道與人群。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成大台南粉紅點 支持多元性別

第十一屆「台南粉紅點」透過輕鬆有趣的活動內容,將性別平等理念深植校園。(成大提供) 成大性別友善社團「TO.拉酷社」、成大學生會性平小組日前共同舉辦第11屆台南粉紅點活動,請來BUTTER RIOT、Mua Gang、成大爵士樂社、嚴鈞、芮鯊、喜劇演員瑞恩及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胡郁盈老師等人帶來精彩的演出與短講,透過輕鬆有趣的友善市集、舞台表演與性別議題短講,讓大眾不再恐同,將性別平等理念深植校園。 粉紅點活動開始於西元2007年,加拿大一群高中生為聲援一名因穿粉紅衣服而被霸凌的學生,集體買了50件粉紅T恤穿到學校表達支持,而後世界各地紛紛跟進舉辦粉紅T恤紀念日或舉辦粉紅點行動。成大性別友善社團「TO.拉酷社」從2015年開始發起粉紅點活動,今年邁入第11屆。 第11屆「台南粉紅點」的活動主題為「Iridescent」,象徵泡泡上色彩斑斕的虹彩,寓意性別的多樣與流動性,如同虹彩一般可以是靜止的、流動的、透明的或鮮豔的,每一種狀態都應被尊重與欣賞。「Iridescent」不僅代表個體可以自由選擇在舒適的泡泡中停留,也象徵著勇敢突破、創造自我空間的可能性,如同泡泡總是成群出現,提醒社會每一位性別多元的個體都不孤單。 「TO.拉酷社」社長顏梓航表示,希望透過這次粉紅點的活動,讓大家認識不同的性別領域,如同這次「Iridescent」的主題,性別沒有絕對的樣態,尤其在個人社群平台使用廣泛的世代,更要多加肯定自己、尊重他人的性別與樣貌。 顏梓航說,成大在性別友善上做了很多的努力,身處在成大校園裡很有安全感,不僅有性別友善的設施,更有許多資源與社群可以運用,這次的活動邀請To.拉酷社、性平會與勵馨基金會等41攤友善商家與組織來擺攤,希望能讓對性別議題有興趣的學生走出第一步,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邀請大家一起用行動支持多元性別,打造更友善、更能被理解的未來。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台三創競賽 師生團隊飆創意

南台盃校園三創競賽,共計有五十八隊參加,激發師生團隊創業火花。(南台提供) 南台科大舉辦2025南台盃校園三創競賽,共計58隊、260名師生參加,經過初賽委員多方討論評比,20個隊伍入圍決賽,由創產系「Aerokits兒童空氣動力教具」、行銷與流通系「尖叫旅行社」兩個團隊,分別獲得繽紛創意及築夢創業組冠軍。 南台校長黃能富表示,學校致力於打造「創新-創意-創業」三環相扣的學習風氣,並透過持續舉辦三創系列活動,引導學生的創意發想與產業應用接軌,加速研發成果商品化。 南台盃校園三創競賽今年邁入第18屆,歷年競賽皆有亮眼作品產出,而今年競賽分為繽紛創意及築夢創業兩個類組。前者鼓勵各式創新應用與新穎設計,後者則聚焦於運用創新產品與服務進行自主創業的實踐。 晉級決賽的系統技術、設計服務及創業實踐等領域隊伍,歷經激烈角逐,由創新產品設計系老師陳亞麟、葉儷棻指導的「Aerokits兒童空氣動力教具」團隊,以其獨特的創意榮獲繽紛創意組第一名。 另由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老師施坤壽、黃靖媛指導,奪得築夢創業組冠軍的「尖叫旅行社」團隊,則以其貼近長者需求的「阿公阿嬤的尖叫屋」,展現創作者的熱忱與巧思,贏得評審團一致肯定。 近年來,南台積極爭取教育部「創業扎根計畫」及「大專校院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計畫」等資源,擘劃階段性的創業培育藍圖,並導入育成輔導機制,協助團隊鏈結U-start、FITI等創業資源,全方位培育新創人才。同時將創意與創新付諸實踐,把構想轉化為實際行動,最終實現研發成果的商品化,為學子未來創業之路奠定基礎。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