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樂於烹飪

台南一中一年九班 ◎謝少緯 放學鐘聲一響,在學期結束的那天,每個同學的心早已神遊四處,想的不過就是出遊、放鬆、不用被恐怖的鐘聲驚醒這類事。而我卻不同,腦海開始浮現在外婆的便當店中,烹飪著各式各樣的料理,被客人大快朵頤的情景,能讓我如此期待且快樂的,正是我拿手的烹飪。 記得第一次接觸烹飪,是在國中的家政課。那時老師會提供場地和器具,讓我們在兩堂課之中盡情展現手藝。起初我只會煎蛋,且不是煎得半生不熟就是烏漆抹黑,簡直就是一場災難。不過,在老師的循循善誘和充分練習下,我逐漸可以精熟大部分家常料理的作法,且色香味可以做到和外面餐館相仿。於是在國中畢業的那個暑假,秉持著一顆熱愛廚藝的心,我向外婆提出了在她的店裡打工的想法,當然,收入是一個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想為客人們端上美味的餐點,看見他們享用時滿足的神情。 在和外婆協商過後,我待在廚房中負責「蔬菜」的區域,所有客人吃到的蔬食都是由我負責。儘管知道要炒很大量的菜,但當我看到那個巨大的炒鍋時,還是震驚了許久,在學校家政課練習頂多用平底鍋,從未看過這麼大的炒鍋,它的容量炒一次可以用在七、八十份便當,相當誇張,要翻動鍋中的菜也更加費力。不過在外婆稍微提點以及熟能生巧之下,問題被我一一輕鬆克服,且轉變為快樂,恰到好處的熟度及調味,使我成為客人公認「店裡最會做菜」的人,無論是高麗菜、空心菜、小白菜、竹筍、胡蘿蔔……等蔬菜料理,都難不倒我。看著各種食材在我翻炒下變為一道道美味的料理,那顆熱愛烹飪的心也充滿喜悅。 看著他人享受食物的美味,是我成就感最大的來源,是自娛,也是奉獻。烹飪對我來說已不僅是一種才藝,它是一種生活,一種態度,是我面對沮喪之事的抒發管道,成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ead More

國中校園英語主播 七月十八日起每週精彩上映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為配合行政院二○三○雙語國家政策,基隆市政府積極推動英語及雙語教育,鼓勵學校營造活潑多元且生活化的英語學習體驗,國中校園英語主播計畫自十八日起,每週於教育處臉書粉絲專頁及Youtube「基隆教主」頻道(https://reurl.cc/VDAGWR)露出一校,即將精彩上映,藉由「校園英語主播」計畫,提供學生於課堂外演練英語機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全校外語學習氛圍。 校園英語主播計畫錄製主題不限,由主播學生自行撰稿,參與學生紛紛發揮創造力及想像力,例如介紹基隆的觀光景點,化身小小英語導覽員;宣傳校內的英語社團、國際交流經驗等,以身為該校的一份子為榮。教育處表示,計畫宗旨希望透過日常上課、活動及師生互動等多個角度,將「英語主播」與生活中連結,推動校內教師共同實踐推廣英語教學計畫。 基隆市政府除舉辦國中校園英語主播之外,亦安排全市國中小學生至英語村遊學,藉此刺激英語學習與動機,同時調配外籍英語教師至各國中小巡迴教學,培養學生使用英語的自信;除培養基礎英語能力外,每年皆舉辦國中小英語學藝競賽,提供學生活用英語、展現自我的舞台。

Read More

文化局攜手中山大學 產官學挺演藝團隊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藝文團隊受到疫情嚴重影響,文化局表示,以往協助藝文團隊多是給「魚」,如今協助「釣魚」,希望帶動文化消費、發展文化產業。 文化局表示,近年來積極扶植地方傑出演藝團隊,除提供獲選團隊獎勵金,也鼓勵表演團隊多元發展、提升藝術內涵,提出扶植計畫和獎勵措施。 今年與中山大學合作,串連廣達電腦所屬的廣藝基金會,希望藉由官學產連結,提升台南演藝團隊宣傳行銷能力,擴展更多支持藝文的資源管道。 計畫和中山大學管理學院USR「產學合創‧在地共融」計畫連結,透過和企業合作,讓展演更具社會公益,大學扮演資源媒合與專案策劃角色,企業進行社會參與,推展社區文化生活,希望帶動後續文化消費和文化產業可能性。 文化局和中山大學合作舉辦「培力課程與藝術商業模式工作坊」,協助藝術團隊強化形象包裝與宣傳,未來也將合作發行《演藝台南Way》手冊,推廣台南傑出演藝團隊,並與廣藝基金會合作,將「藝術薪傳講堂」帶入企業當中,擴展民眾有更多元接觸藝文機會。 文化局說,以往公部門對藝文團隊多著重經費補助,未來將陪伴團隊成長和突破,協力開發更多社會資源,藝文團隊可以永續創作和發展。

Read More

南應大楊家誠畢業作品 奪國際漫畫校園賽大獎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漫畫系來自馬來西亞的應屆畢業外籍生楊家誠,畢業製作「京那巴魯─尊貴的死者之地」投稿二0二二國際漫畫校園大賽,獲得日系漫畫部門賞。 筆名theYOUNG的楊家誠獲獎「京那巴魯─尊貴的死者之地」作品,是描述一個平凡人登上馬來西亞「神山」京那巴魯山,實現從小的夢想也是生命最終的地點。 theYOUNG表示,這次比賽是他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體驗,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第一次畫一個完整的漫畫,也是第一次在比賽中獲獎。 theYOUNG的分鏡樸實無華卻能述說畫面重點,沒有對話的時候閱讀也很順暢,技法雖有些生硬,但是很認真處理每個細節,尤其是說故事的方法非常令人震撼。身為外國人能奪得日系漫畫部門賞,實屬不易。 theYOUNG嘗試把大學四年所學作畫技巧運用在創作上,在創作過程中他說印象最深刻的頁面,是跨頁呈現登頂的那幕,它呈現了男主角登上京那巴魯山,也象徵努力堅持到最後的回報。這次的比賽給予他往畫畫之路前進的一種動力。

Read More

〈中華學園〉甘之如飴

台南市安平國中一年三班 ◎黃嵓熙 有些人記憶中的味道是來自媽媽辛苦煮出的晚餐,有些人記憶中的味道是轉角處小吃店的肉燥飯;而我記憶中的味道是一碗─「冰淇淋」。 回憶起小學時光,每到考試的日子,我與哥哥晚上都放棄最愛的卡通,只為了一起考出滿分換一球超級美味的冰淇淋。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我與哥哥都忘記隔天要考試,都把課本放在學校裡,我們及時討論到底要怎麼辦,幸好我想到當天只讀半天,下午又有社團,老師應該還在教室,我們就猜拳,輸的那方進去拿課本,沒想到竟然失策了,教室的門是鎖上的。那天晚上只好抱著忐忑的心情入睡,隔天考試結束,我與哥哥都是一百分,只能說上課專心真的很重要。那次的冰淇淋也是我覺得得來最不易的。 那時的家境不是非常富裕,可是父母拿來獎勵的冰淇淋一球可要一百元。那家冰淇淋吃起來特別不一樣,口感比其他家的更綿、更軟,每次吃一口都覺得很幸福。 這球冰淇淋到了國中以後卻成了回憶,因為那家店吹熄燈號了,雖然十分難過以後吃不到,但很謝謝它在我小學時代留下美好的記憶。那碗冰可說是我記憶中的味道,更準確的說它是記憶中「成功」的滋味。

Read More

〈中華學園〉掌聲伴我成長

台南市復興國小六年九班 ◎戴子恩 第一次接受別的掌聲,我的臉上染現一片通紅,害羞和緊張……等情緒在我心中湧現,清楚感受手心的手汗如雨滴,滴落在舞台。當我走下舞台,心裡還在回味耳邊掌聲響起的滋味。 還記得媽媽、爸爸和姊姊一起陪伴我參加鋼琴檢定的時候,我身穿一件純紅色的連身裙,自認為是從天上仙境下凡的仙女,滿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進入考場,上台時,同樣備感焦躁惶恐的煎熬,伴隨著指間流暢彈奏的悅耳琴聲,內心不安的情緒也之飛散。此刻,我沉浸在音樂裡,彷彿置身繁花盛開的花園,小蝴蝶圍著我,好像對我嘆:「你真棒!」。直到最後一個琴鍵休止,小蝴蝶也瞬間消失不見。這時,台下傳來陣陣期待已久的熱烈掌聲,哈哈!多麼美妙的感受啊!我真的感到喜出望外! 記憶回到二年級,老師推選派我挑戰說故事比賽。我在賽前用心準備很久,老師還安排班聽我說故事,當我的小小聽眾。希望藉此讓我克服上台演說的恐懼,前後練習了十多次,我已經將演說內容背得滾瓜爛熟。比賽完,雖然得到讚掌的掌聲,但很可惜並沒有被選上,真是令人感到惋惜,希望當時可以把時間拉長,也許我就會被選上了! 這幾次的經歷,讓我變得更敢於面對舞台、大眾的目光大家的讚美,我也對這樣積極的改變表示滿意,更喜歡現在落落大方又自在的自己,我覺得掌聲始終是陪伴我成長的肯定和鼓勵!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弟弟

新竹市光武國中二年九班 ◎邱德瑋 震動的音叉使襁褓之中的弟弟哇哇大哭。 西邊的太陽把窗外的樹葉像剪紙一樣貼在家中的木地板上,弟弟睡眼朦朧地躺在搖籃中。突然聽見媽媽的叫喊:「倫倫--」,弟弟沒有回應。媽媽又提高聲音喊了一次:「倫倫--」,弟弟仍然像一尊雕像一樣躺在搖籃裡。媽媽急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踏著細碎的腳步趕緊去通知爸爸。爸爸也對著呆若木雞的弟弟持續喊著:「倫倫--倫倫--」。 後來我們全家就出現在醫院。我看見醫生左手拿著一支冰冷的鐵音叉,右手拿著一支小錘子,在弟弟耳邊輕敲音叉,弟弟旋即大哭。檢查結果正常。 第二次弟弟大哭時,他剛上幼兒園。 那時,我和弟弟在客廳看電視,弟弟突然握起拳頭揍了我肩膀一拳。我不知道弟弟為何要打我,我就放輕力道,(也不知為何的)小力摸回去,弟弟又用更大的力氣打在我身上,使我身上浮起一小片血紅,我還是用柔軟的力量回擊。當時媽媽就在一旁看著這「犯罪現場」,她像逮捕現行犯那樣,用兇狠的眼神,盯視著正打完我的弟弟,對著弟弟破口大罵。弟弟的眼眶漸漸紅了,而後,哭得驚天動地。媽媽也手足無措。 第三次弟弟大哭時,已經是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了。 弟弟一直都是個聰明的小孩,從小展現過人的智慧,也因此塑造他自負的個性。我曾聽說過弟弟的偉大事蹟。 講台上清脆的粉筆聲,伴隨著台上老師渾厚的聲音傳進大家的耳中,老師霹靂啪拉的話正要說到高潮的時候,弟弟的聲音像槍一樣,準確地打斷老師的話,也打破了老師講課的高潮,老師轉過身看向正翹著二郎腿捧著大肚子的弟弟。弟弟總是如此,不只一次地在課堂上打斷老師。 老師終於忍不住,問他插嘴的理由。「因為你上課太慢,所以我幫你講完話,看可不可以上快一點。」弟弟驕傲地說。 老師被這樣插了很多次嘴後,終於忍不住大罵弟弟,弟弟立馬大哭。此時的教室,聽不見下課的鐘聲,也聽不見同學交頭接耳的聲音,只有弟弟一個人嚎啕大哭的哭聲。 還有一次,哭得稀巴爛的不是弟弟,而是我。 那天,嘩啦水聲,澄黃燈光,我在浴室洗澡,肥皂正從我的身軀滑過。突然,聽見門鎖扣上的聲音,趕緊沖掉泡沫,出去看發生了什麼事,卻發現門把轉不開,用力扭了幾下,門把依舊不動如山。一股莫名的恐懼從心中湧上,我用盡全力吶喊,但想到爸爸和媽媽都不在家,家裡只剩下我和弟弟,我就顯得有些無力。從蓮蓬頭滴下的水滴打破了周圍的寂靜,身旁只剩下鏡子裡的我能陪伴自己,我越等越緊張,越等越害怕。我看著鏡中的自己眼眶越來越紅,模糊得看不清自己。然後,淚水就在我的臉上劃出一道淚痕。那時我想:弟弟一定是故意的,絕對是,他生下來就是個錯誤。爸媽是真愛,弟弟是意外。 自從被弟弟鎖在廁所後,我對弟弟就愛理不理,對他越來越冷漠,我覺得他有病。他放學一回到家,我都沒回頭看他一眼。玩遊戲也絕對不找弟弟,甚至連吵架都不想跟他吵。 有一天,弟弟從學校走到家時,拿著一杯手搖飲,把書包放下後,遞給我那杯飲料。我心裡感到疑惑,「幹嘛給我啦!」我不耐煩的說,弟弟不甘示弱:「啊我就不想喝啊!」但是我知道弟弟是特別買給我的,因為我看見他手上還有一杯飲料。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他是我弟弟,也讓我重新想起,我還有個弟弟。我小口喝下那杯飲料,冰涼的飲料帶著弟弟留下的溫暖,讓我陶醉在冷熱交融的世界中,這使我對弟弟改觀。 後來,我也會帶東西回來送給弟弟,那陣子每次回到家,我都會和弟弟交換禮物,有時是吃的,有時是喝的,還有的時候是玩的……。弟弟也因為這樣,改變了對哥哥的認識。我漸漸習慣了弟弟的特別。他不是有病,只是和別人不一樣。 弟弟始終是個神奇的人。到現在我仍然不懂那個下午為何弟弟不回應爸媽的呼喊;不懂弟弟為何要打我;不懂弟弟為何要在上課時不斷插嘴;不懂弟弟為何要鎖我門;更不懂爸媽為何要生下弟弟:甚至不懂為何他是我弟弟。至今,我也還是不懂那天他為何會給我一杯手搖飲。 某天,美勞課要做屬於自己的小木屋。我做了一隻小狗,在家裡陪伴家人;我又做了一片圍牆,守護著家人;我還做了一扇窗戶,讓陽光照進家中…… 完成後,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想要把小木屋帶回家送給弟弟。

Read More

〈中華學園〉居家隔離記

新竹縣中山國小五年丁班 ◎蕭博仁 最近疫情不斷地升溫,老師千叮嚀、萬囑咐的提醒我們要做好防疫措施,提醒我們明天準備大袋子到學校,準備將書本簿本帶回家,以免停課時措手不及。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正當我要就寢時,就收到班級停課的消息,讓我惴惴不安。 到醫院急診室門口做PCR檢測,現場緊張到不行,同學連護目鏡都戴出來了,每隔幾天還要在家戳鼻子快篩,深怕出現兩條線。居家隔離的日子,我原本以為會很好玩,可以在家當少爺,吃喝玩樂好開心,但事與願違,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開始覺得無聊,因為下課不能和同學一起去操場打籃球,只能在房間看影片,放學也不能去羽球隊廝殺一番,只能在家溫書,就連週末想出去騎腳踏車兜兜風都不可以。 終於熬到隔離結束,終於重獲自由,確診同學也恢復健康了。外面世界的空氣真的清新啊!經過這一次停課,希望大家都能做好防疫措施,保護好自己和他人。

Read More

〈中華學園〉幸虧有你

台南女中二年二班 ◎陳宥妤 五歲的夏天,幼兒園輕輕晃盪的鞦韆上,我在你的右邊,你也在我的右邊,噘嘴面對不同方向。你是紅班,而我是藍班,濃艷的兩個顏色,每天爭著地盤,吃飯要搶到最大的桌子,自由時間要搶到最好玩的鞦韆,誓言要把園內的地面,都塗上自己班的顏色。那天我們同時到了遊樂場,只好各占一半,倔強的背向彼此坐著,以為互不相讓的紅藍交融會是對比的衝突,但久而久之我們卻調出了華而不俗的紫,紫色是你我終至互動的美好。 小學六年,紅色不在了,我的生活少了暖色調互補,一片冷寂。幸而,上了國中你又出現了,我的光譜裡多了一倍長度,你是一班,我是二班,黑板一道牆外的我,課堂裡常漫不經心的豎起耳朵聽你在上什麼課,數學課,你必定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國文課你定會藉口尿急,笑著經過我們班的教室,帶我逃離教室內一片死氣沉沉。 會考完,原本應該是最開心、放鬆的時候,我們卻開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爭戰,我選擇了公立舉校,你卻堅持在私校直升。你持續數週的連續砲擊,初始是裝填火藥的猛烈實彈,末期轉為填滿勸和文宣品的空包彈,即使知道你渴望和解,我自始自終只挑起我擁有最堅實的盾,絲毫不做出反擊。最後一天的砲彈,裝的不是火藥也非文宣品,是一場和解的邀約。又一次在相鄰的鞦韆,我在你的左邊,你也在我的左邊,尷尬的不敢正對彼此,你說,因為是我,你才願意每日不懈的投以砲擊,直至我終於停止冷戰。我們都笑了,相約不論在何方,往後都必須是彼此心靈的依靠。 幸虧有你,在我身陷藍色世界感到寒冷時,你耀眼灼烈的紅,粉碎了我眼前的濾鏡,讓我看到四周的色彩;幸虧有你,讓我知道單方面的冷落,會造成多大的傷害,溝通才能是有效解決方法;幸虧有你,容忍我的悲觀與駝鳥心態幸虧有你,使我們的關係即使淍落,也會等到重新綻放之時。

Read More

大學分科測驗7/11-7/12日登場 7/10開放查看試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因應一0八課綱與一一一學年度大學考招改革,測驗科目減少三科(國文、英文、數乙),考期從三天縮短為二天。今年大學分科測驗七月十一日、十二日登場,十日下午二時到四時開放查看試場,不過考生不能進到教室內,只能在外確認座位安排。確診或處於居家隔離等狀況的考生,不開放查看試場,今年約二點九萬人報名。 根據大考中心網站公布的訊息,一般考場將於十日下午開放考生查看試場,必須配合量體溫、戴口罩。由於分科測驗是選考,考生可能只有十一日或十二日要考試,但仍統一於十日看考場,考生務必留意。 分科測驗新冠肺炎防疫措施包括考場進出動線、用餐使用隔板、試場通風等;並開放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考生應考,將使用獨立考場(居家照護考區),與一般考生區隔。 大考中心網站的分科測驗試務專區已設置「新冠肺炎自主填報專區」,屬於確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防疫等身分的考生,務必上網填報。如果沒主動填報、據實填寫,經查證屬實,將取消考試資格,即便已透過後續管道分發入學,也會取消錄取資格,且沒有補救措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