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遴選 教產推自治條例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傳有國中校長在遴選過程中,對遴選制度心灰意冷而選擇退休。還有新任校長請侍親假未上任,由教育局派代理校長就任的離譜情形。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暨南市教師會六日表示,支持校長遴選規定提升法源位階為自治條例必要性,此舉不僅可去除人治色彩,更能展現教育的進步。 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出,今年度台南市立高中、國民中小學校長已完成遴選。在國中校長遴選過程中,有校長對遴選制度心灰意冷而選擇退休,受教師、家長支持的校長無法連任。另有國中校長遴選完成,新任校長卻請侍親假未上任,改由教育局遴派代理校長就任。上述情況都因校長遴選制度受行政機關干涉過多所致,凸顯校長遴選規定提升法源位階為自治條例的必要性。 教育產業工會說明,南市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要點從民國一百年訂定至今,十年來幾乎每年一修,已修訂十次。次數之多,令人不解,也讓人質疑遴選要點的不穩定性。近日市議員許又仁在議會提案推動制定高級中等學校暨國民中小學校長遴選自治條例,其條文與現行的校長遴選要點及補充規定等行政規則無異。若經由議會制定為校長遴選自治條例,可讓校長遴選作業更加穩定、透明化。唯有落實校長遴選精神,為學校找到領導風格、辦學理念都適合的校長,才能維護學生的受教權。 教育產業工會認為,教師參與校長遴選作業,能進一步維護教師的專業自主權,同時提升校長辦學尊嚴,給予家長教育參與權。長遠來看,若希望南市遴選制度更透明、更符合法治原則,推動制定校長遴選自治條例將是治本之道。因此教育產業工會暨教師會支持許又仁推動的校長遴選自治條例,並呼籲其他議員不分黨派共同支持。

Read More

趕上時代趨勢 東華大學將增大數據學位學程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教育部一一0學年核定全國三十一所大學成立五十六個日間部新系所或班別,平均每五系就有一系主打「人工智慧」。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亦將成立「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學士學位學程」,提供東華大學不同學院學生選修,迸出跨域整合的火花。 大數據與AI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因為大數據一定要利用AI來分析才有效益,方有實質的應用價值。例如東華大學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劉英和教授帶領學生組成的東華欽天監團隊於今年六月中旬參加臺北市電腦公會所舉辦的「二0二一資料創新應用競賽」,榮獲金獎,即係大數據成功應用範例。 該團隊以觀光氣象為主題,以「Starry─繁星點點」App程式,結合全台鄉鎮天氣預報、觀測氣象站的觀測資料、國內外夜空光度等大數據資料,用以推薦一週內適合民眾觀星的景點。東華欽天監團隊更期盼該程式能應用於天文學、方向定位、夜間救援等加值服務,俾利於社會大眾。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公布二0二0「電腦科學」學科領域排名,東華大學於世界排名第四0一至五00名,位居臺灣第六名。未來東華大學結合現有理工學院資訊工程學系及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優秀師資,定能在大數據與AI研究領域有傑出表現。

Read More

Fun暑假宅在家 巫婆媽媽說故事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家庭教育中心「Fun暑假宅在家」系列活動影片推出後佳評如潮。五日再推出第三集「為孩子說故事︱親子共讀趣」,邀南瀛故事人協會巫婆媽媽沈采蓉老師為大家說故事,分享家長如何與孩子建立親子共讀習慣的技巧。 「Fun暑假宅在家」系列活動改採線上辦理,跳脫時間、空間的限制,安心宅在家就可自主學習。由前兩次獲獎名單發現,不僅台南地區大小朋友積極參與,甚至有來自高雄、台中、桃園等外縣市民眾一起同樂。 以第二集「育兒神隊友養成班︱不當家中邊緣人」為例,七月二十二日推出後,家長熱情回饋家務分工訣竅。從留言中發現,疫情期間親子相處時間變多,孩子也在家長陪伴指導後,學會不少生活技能。還有人分享家中寶貝摺衣服、洗碗、照顧弟妹、掃地拖地、變身小廚師等參與家務照片,很有成就感。 第三集影片邀請說故事經驗二十幾年的巫婆媽媽沈采蓉老師,分享下營國小學生陳映岑創作、獲南市家庭教育主題創作比賽特優的繪本「全家一起來」。傳遞「家務分工是指全家一起做的事,而不是幫媽媽做事情」的重要概念,強調全家一起做家事可共感快樂,顛覆傳統做家事帶來的疲累意象。 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張冰嫈表示,影片最後沈采蓉也分享家長陪伴孩子共讀時可運用的小技巧,期許大家養成與孩子一起閱讀的好習慣,陪伴寶貝快樂成長。即日起至十二日中午十二時前,至南市家庭教育中心FB粉絲專頁分享指定貼文,並在下方留言,就可參加抽獎。

Read More

育兒津貼加碼 非私幼就學補助也增加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繼兩年前行政院宣布擴大發放二至未滿五歲幼兒育兒津貼,今年八月再加碼,由每月兩千五百元加碼至三千五百元,第二胎每月四千元,第三胎以上每月四千五百元。市長黃偉哲表示,從一0八年至今年六月,共已補助八十六萬一千六百餘人次請領育兒津貼,共計二十二億三千兩百餘萬元,台南市也會努力擴增公共化幼兒園服務量,以實質減輕家長育兒負擔。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除育兒津貼加碼補助外,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及準公共幼兒園之就學補助亦同步增加,自今年八月起家長每月繳費最高分別不超過一千五百元、兩千五百元及三千五百元,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以及第二胎、三胎就學費用將再降低。 教育局表示,除上述加碼額度外,原本正在領育嬰留停津貼或其他弱勢補助的家庭,可以請領育兒津貼,教育局提醒家長,如果之前因故有中斷育兒津貼情形者,必須再向各區公所提出申請,詳情可洽詢各區公所。相關育兒津貼或就學補助資訊可向教育局公共化與平價育兒專區查詢。

Read More

〈中華學園〉拯救我的視力

台南市南興國小四年甲班 ◎王子瑄 開學沒多久,老師帶著班上同學到健康中心做視力檢查。輪到我的時候,護士阿姨在前面指的英文字母我幾乎都看不清楚,護士阿姨嘆了一口氣,說:「糟糕了,過了一個寒假,你的視力變差了,你不要再看電視和手機了。」 記得以前我的視力很好,幾乎一有空就是看電視、看平板、滑手機,有時甚至一個天看著3C產品,彷佛進入了3C的世界,想不到現在視力居然變差了……。 有一回,我把媽當作阿嬤,媽媽沒好氣的問:「我真的有那麼老嗎?」前幾天,爸爸加班回來了,我把他誤認為阿公,爸爸火冒三丈的說:「我的白頭髮有阿公那麼多嗎?」唉!視力差真的很麻煩,不但常常會因為認錯人被臭罵一頓,上課時也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讓功課大大的退步了。班上「公車輕旅 」那一天,我還看不到開過來的是幾號公車! 視力不良真是不方便啊!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安排時間,不可以再沉迷3C的世界,我一定要拯救我的視力。

Read More

〈中華學園〉不要叫我傷寒瑪麗

新竹縣竹北高中一年十三班 ◎林如意 瑪麗‧馬龍是一名三十七歲隻身在美的愛爾蘭移民廚娘,是我們所熟知的「傷寒瑪麗」,更是美國第一個被發現的傷寒健康帶原者。 世界上本就有很多不公平,但是瑪麗的遭遇的確是極度不公平。面對可怕的傷寒,那時的美國還沒有能力治癒感染傷寒的民眾,只得抓走帶有病原體的瑪麗,將之隔離。人們對當局的處置當然沒有異議,甚至額手稱慶,如此對待一個女移工,其他人雖沒性命之憂,但對瑪麗公平嗎? 帶有病原體的人滿街跑,為何獨獨只抓瑪麗去海島監獄?只是因為她拋頭露面,跟當時社會對女人的刻板印象不同;或因為她只是個移民,口音不同,人們才排斥她? 面臨人人聞之色變的傷寒病菌,不僅造成社會恐慌,千夫所指的瑪麗內心憂懼自然不在話下。她被違法監禁,毫無人道被迫吞服實驗藥物,甚至成為往後教科書中最可惡的「傷寒瑪麗」,只因她帶有病原,對身邊的人是顆不定時炸彈嗎? 真正可惡的人是她嗎?她只不過是生下來就帶有病原而已,若是她生在現代,有足夠的醫療設備,她會被終身監禁嗎?可惡的並不是她,而是人們的畏懼無知,以及政府官員、衛生局相關單位的不人道處置。人們的無知換來對新事物的恐懼,而這分恐懼則造就了「傷寒瑪麗」──一個不知是故意的加害者,或是無辜的被害者。 現在的醫療進步神速,仍舊有人不到醫院診治,寧可上藥局拿成藥自行服用;並非醫療院所不值得信任,而是他們跨不過心裡的坎,怕一踏進醫院就回不來了。別看瑪麗外形健壯,她被當作白老鼠時內心煎熬可見一斑,因此她不敢亂吃藥物,更別說那些藥物還處在實驗階段,尚未研究成功。 《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說的正是一個被無知群眾傷害、自私想出名的瘋狂醫生以及噬血媒體緊迫盯人的移民廚娘瑪麗所遭遇不人道的故事。還未經確診就被公審,或許有人會怪她生錯年代,換成現代有比較好嗎?別忘了現代網路發達,動不動就肉搜,瑪麗躲得了嗎?

Read More

〈中華學園〉淚水

台南市進學國小六年級 ◎林羿嫺 微小的淚水,不是懦弱、膽小。 堅強的淚水,存在人的內心、感情。 如血滴的淚水,不是只在葬禮時出現。 如露水的淚水,是在獲得榮耀時出現。 如藥水般的淚水,不只是臥在病床前,亦落在枕畔、地上。 如花瓣般的淚水,是在看到久臥病床的病人睜開眼時流下的。 淚水不只流過死亡來臨。 淚水也流過生命降臨。 淚水是乾旱已久的雨水。 淚水是保護河畔的細雨。 感動,藏在淚水裡。 難過,藏在淚水裡。 然而, 幸福的淚水深烙於心。 淚水化成了風,化成了雨,化成了雲,化成了月兒,化成了燦爛的繁星。 淚水,藏在堅強的心中,是生命中最珍貴的寶物。

Read More

〈中華學園〉線上學習感想

台南市永福國小四年一班 ◎鄭景睿 這一天,我永遠忘不了。 因為疫情加速升溫,政府宣布「停課」,使得我們不能到學校上課,要宅在家線上學習。 線上上課第一天,我很興奮,一大早就起床等待,爸爸媽媽也早起幫我處理電腦,全家人手忙腳亂,弄了半天,總算上線了,就這樣展開了我「停課不停學」的網路生活。經過兩個星期,疫情沒有退燒,政府又宣布延長開學,天啊!雖然覺得在家學習很輕鬆自在,但我還是想快點跟同學見面,一起去操場玩鬼抓人。 不過,我覺得最辛苦的,還是老師,疫情那麼嚴重,天還要冒險出門去學校幫我們上課,課程結束,還有一大堆作業忙著批改,「老師,謝謝您!」 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我們可以早日回到教室,和同學一起學習。

Read More

〈中華學園〉風和雨

台南市楠西國小一年二班 ◎江承翰 日正當中,忽然吹起一陣怪風,一陣接著一陣吹來,像恐龍狂吼的恐怖叫聲,咻咻叫著,沒多久,就來了一陣狂雨下個不停。 我和姊姊騎著單車追雨去了,騎著轉著,好舒服啊 ! 春雨淋在身上,我聽到快樂蟲鳴鳥叫聲,也聽到阿嬤叫聲:「不要淋雨了,快回來躲雨!」

Read More

〈中華學園〉沒被遺忘的回憶最幸福

台南市新南國小六年三班 ◎郭家岑 回憶很簡單,卻又遙不可及。像從前時光,一起吃著爺爺做的消夜;一起喝著外公買的飲料;一起聽著姊姊用溫婉的聲音說著的故事,我常思考著:那些美好的、陳舊的回憶究竟是消失了?還是被我們遺忘了呢? 我的外公及爺爺都已離世,唯一對他們的印象就是外公偷偷塞給我們的一百毫升的、小得可憐的養樂多,還有爺爺的「深夜食堂」中,那讓人食指大動卻辣得可怕的醬油炒飯。在他們離開後,我能安慰自己、緬懷他們的就只有柑仔店的八塊錢養樂多和外頭小吃店鋪的醬油炒飯加辣。但是,我卻也一點都吃不出那昔日熟悉的味道了。 回想兒時童年時光,我們六個表兄弟姊妹總喜歡在睡覺前來一則動聽的故事。而那個負責說故事的「說書人」,自然便是年紀最大的大姊了,五個擠成如同一團小包子的孩子們會在她溫柔穩重的綿綿細語中安睡。她會在說完故事的時候選擇來一杯牛奶,隨後便會坐在搖椅上翻看我們看不懂的書籍,可現在,她為了學業而繁忙,漸漸不再回家裡看看她的弟妹們,她唯一留下的,就只有那條她常披著的小毛毯和書架上的故事書了。 把握當下、珍惜當下,回憶並不會消失,只是被你遺忘了而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