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便出入醫院 北榮創腦中風LINE平台

北榮北榮神經後期照護個管師劉子菁自創利用LINE@功能,建置完整的腦中風資訊平台,讓病人及家屬隨時可獲得團隊全方位的醫療照護,達到急性後期照護「安心出院、放心照護」的目標。 (北榮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考量疫情期間病人與家屬出入醫院自由度的限縮,不易獲得客製化的中風資訊,北榮自創利用LINE@功能,建置完整的腦中風資訊平台,讓病人及家屬隨時可獲得團隊全方位的醫療照護,達到急性後期照護「安心出院、放心照護」的目標。 北榮總神經後期照護個管師劉子菁表示,神經後期照護個管師對於腦中風個案在病情穩定後,經探視溝通,了解病人家屬對於復建的觀念與返家後可行的後續計畫,並依據個別狀況,才能建議出符合病人及家屬期望的作法。 劉子菁表示,為提供腦中風患者出院後持續性全方位的照護服務,於4月自創利用LINE@功能,建置完整的腦中風資訊平台,包括「返家資源」、「復健資源」、「問題提問」等功能,並提供一對一客製化諮詢服務,讓病人及家屬隨時可獲得北榮腦中風專家團隊全方位的醫療照護,達到急性後期照護「安心出院、放心照護」的目標。 劉子菁表示,在平台上將累積多年中風病人急性治療後所面臨的各項問題與經驗,如復健、換管、輔具、長照等資源取得等資源歸納整理產生數據,再利用大數據學習原則,分類為常見的10大問題,建置於LINE@之中,方便隨時查詢外,同時利用平台,提供各項個別化的諮詢與協助,成為病人及家屬重要支柱。

Read More

萬華警優先打疫苗

 台北市萬華陷重災區,為保障員警身體健康與安全,使萬華分局能正常運作,疫情流行指揮中心協助員警優先施打新冠疫苗,萬華警分局長張隆興16日率員警前往和平醫院優先施打疫苗,現場排隊人潮眾多,施打意願相當踴躍。 (文∕記者周閩生 圖∕萬華分局提供)

Read More

日本重症1231人再創新高

日本COVID-19疫情嚴峻,民眾帶口罩參加在東京淺草神社舉行的傳統祭典。(路透) 中央社∕東京15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COVID-19疫情嚴峻,厚生勞動省表示,全境重症患者截至今天為止共1231人,再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紀錄。 日本對疫情嚴峻的東京都、大阪府、兵庫縣及京都府4都府縣,三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延長到31日;12日起範圍擴大納入愛知縣與福岡縣共6都府縣;16日起進一步納入北海道、岡山縣及廣島縣等3道縣,總數擴及9都道府縣。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東京都今天新增772例確診病例,雖然較上週六減少349例,但最近7天平均每天新增病例876.4例,仍較前一週為多;累計病例數15萬1697例,重症患者較昨天增加1人,總數85人。 大阪府今天新增785例確診病例,連續7天單日新增低於千例,累計病例數9萬4155例。 岡山縣今天新增185例確診病例,連續10天單日新增逾百例。累計病例數5965例,包括70例死亡病例。北海道,今天新增566例確診病例,累計病例數2萬9911例,包括929例死亡病例。 兵庫縣今天新增299例確診病例,時隔5天再度低於300例;累計病例數3萬7284例,包括855例死亡病例。愛知縣今天新增596例確診病例,連續5天單日新增逾500例。

Read More

車禍顏面縫合 細心照護不顯疤

男子車禍顏面嚴重外傷骨頭外露,經傷口縫合及後續疤痕照護半年,恢復良好,向醫師王冠智道謝。 (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42歲林先生車禍致顏面嚴重外傷骨頭外露,原本擔心顏值受損,尋求整形外科協助,經由傷口縫合及後續疤痕照護6個月,恢復良好,最後一次門診已看不出太多痕跡。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整形外科醫師王冠智表示,人體在受傷後,傷口疤痕照護如防曬、除疤產品,如有持續至少6個月以上的話,通常疤痕都不會太明顯。不過總是會有些疤痕,有些甚至生成「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有些病人是因為慢性發炎造成,有些是因基因遺傳導致。但無論什麼原因,上述疤痕也常伴隨「搔癢或疼痛」不適感,因此都需整形外科醫師來後續處理。 王冠智說,有關較為困難的疤痕處理,臨床上主要的處理方式,包括類固醇注射法:局部疤痕類固醇注射可促進局部第三型膠原蛋白(疤痕主成分)緩解,通常使用在質地硬的疤痕或突起疤痕,目前健保有給付。 按摩療法:對於肥厚性疤痕或質地較硬疤痕,可有效降低疤痕不適感及改善疤痕質地。 雷射治療:染料雷射可抑制疤痕微血管新生,加速疤痕淡化,適合紅腫型疤痕。另外,飛梭雷射、二氧化碳雷射、鉺雅克雷射等氣化雷射也可治療疤痕高低差,適合用在凹凸不平凹疤,而局部疤痕黑色素沉積所導致的明顯色差,也能藉由皮秒雷射來淡化疤痕黑色素。 修疤手術:此為醜型疤痕之最終剋星,藉由整形外科醫師雙手來修除疤痕並重新設計刀口,讓疤痕獲得可重新排列生長機會,但缺點是要經歷一次手術,後續再照護傷口6個月,一般適用在醜型疤痕、明顯性疤痕、蟹足腫病人。

Read More

疫苗專利讓渡 歐洲議會19日論戰

歐洲議會19日討論疫苗專利讓渡,歐盟執委會態度保留,預料引發兩極反應。(路透) 中央社∕布魯塞爾15日專電 美國支持COVID-19疫苗專利讓渡引起國際關注,歐洲在德國強烈反對下,歐洲聯盟執委會態度保留,歐洲議會19日將展開討論,預料引發兩極反應。 拜登政府5日一改原本反對立場,表態支持一項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裡關於讓渡疫苗專利的提案,在國內外引發極高關注。德國對此表態強烈反對,歐盟態度保留,而英國、日本、瑞士等國也表達不情願讓渡專利的態度。 根據歐洲議會最新發布議程,19日將討論關於放棄疫苗專利權議題,探討歐盟在此議題的定位,預料將引發兩極反應。 2月部分歐洲議會議員呼籲歐盟執委會在WTO支持放棄疫苗專利,比利時籍的歐洲議員馮安蘭當時表示,歐盟應著重與合作夥伴國家進行建設性對話,提高全球能獲得治療的機會。 不過,德國總理梅克爾8日反駁美國的提議,直言「不相信放棄專利能讓更多人獲得疫苗」,況且「專利權有助於企業創新」。 另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當日也指出:「不認為美國倡議讓渡專利是短期內的特效藥。」 由印度及南非在2020年向WTO提出放棄疫苗專利提案,一旦通過,各國自行生產特定廠牌疫苗就不用擔心被制裁或因貿易侵權被告上WTO;但專利讓渡提案需WTO全體成員一致同意才能通過,難度相當高。

Read More

孕婦慎用止痛藥 避免傷胎兒腎臟

復健科醫師倪昊白為患者做儀器檢查。(新營醫院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專家指出,孕婦在懷孕20週後使用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可能會對胎兒的腎臟有所影響,甚至導致胎兒死亡。另,若含有磺胺類成分的消炎止痛藥,對該成分過敏,或患有蠶豆症的患者不宜使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林威廷表示,止痛藥有分為單純止痛、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及嗎啡類止痛藥。單純止痛指普拿疼,不具有消炎效果,雖然市面上相當容易取得,但需要注意一天的劑量不能吃超過8顆(4000毫克),否則會有肝毒性的狀況發生。 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大多都是處方藥,均需要醫師的處方才能獲得,通常不會有濫用的問題。此類藥品較容易有藥物過敏情形,如果有發生過敏的狀況需要記得是哪一顆藥品,之後醫生才不會再次開立相同的藥品。 嗎啡類止痛藥通常用於癌症相關的病人,一般來說沒有管道可以隨意取得,也因為此類藥品副作用較強烈,不建議民眾隨意使用。 林威廷說,疼痛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如果濫用止痛藥,很可能錯過疾病的治療時間,導致病程拖延。若有疼痛情況,還是需要去看醫生,請醫生診斷之後開立合適的止痛藥。

Read More

疫情第2年更致命 世衛籲富國捐疫苗給窮國

WHO呼籲富國與其計劃對兒童施打疫苗,不如考量將疫苗捐贈出來,交由國際機制分給窮國。圖為美國青少年等待施打疫苗。(路透) 中央社∕日內瓦14日綜合外電報導 世衛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今天表示,COVID-19第2年疫情勢將更為致命,呼籲富國與其計劃對兒童施打疫苗,不如考量將疫苗捐贈出來,交由國際機制分給窮國。 路透社報導,世衛希望有更多國家追隨法國與瑞典,在境內優先族群都完成疫苗接種之後,能夠捐贈疫苗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以助解決不同國家之間疫苗施打率差距問題。 最近數週來,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都已授權對青少年施打疫苗。不過一位世衛官員表示,已與華府就分享疫苗一事協商中。 譚德塞今天在日內瓦線上會議中表示,第2年COVID-19疫情勢將遠比第1年「更為致命」,而且印度疫情令人擔心。 他說:「我了解何以一些國家想要為境內兒童和青少年施打疫苗,但此時此刻,我敦促這些國家考量改以捐贈疫苗給COVAX。」 COVAX目前為止已配送約6000萬劑疫苗,但難以達成供應目標,部分原因是印度在疫情日益嚴峻下,限制印度生產的AZ疫苗出口。 全球目前為止,約完成12.6億劑COVID-19疫苗的施打作業。

Read More

無惡習、家族史 健檢揪肺腫瘤

童綜合醫院胸腔外科主任童詠偉呼籲,肺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應定期健檢,早發現早治療。(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28歲游姓女子在員工健康檢查時,胸部X光發現兩側肺部有異常腫瘤,經電腦斷層掃描進一步檢查,發現右肺有1顆約2公分左右的腫瘤,左肺上葉也有2顆不到1公分的毛玻璃狀結節,術後恢復良好,須定期回診追蹤。 童綜合醫院胸腔外科主任童詠偉指出,游女經進行右肺的胸腔鏡微創肺葉切除手術,將2公分腫瘤切除且沒有發現淋巴轉移,切片檢查確認罹患肺腺癌第1期,手術順利並出院後定期追蹤右肺術後狀況,以及左肺兩顆毛玻璃狀結節變化。1年後右肺術後控制良好,無腫瘤復發情況,但左肺毛玻璃狀結節有變大病變情況,建議進行手術治療。 童詠偉表示,但左肺上葉2顆毛玻璃病兆都靠近中間縱膈位置,直接切除2顆恐傷害太多的細胞影響肺功能運作,因此左肺上葉上面1結節使用螢光定位後,進行胸腔鏡微創肺部節狀切除併淋巴結廓清手術;左肺下面1結節則使用冷凍微針消融手術治療,讓結節細胞直接壞死,切片檢查確認左肺上葉為原位癌。術後恢復良好,目前定期回診檢查追蹤。 童詠偉說,游女本身並無不良惡習且無家族史,是多發性肺腫瘤患者,切除過多的肺部組織會造成肺功能永久性過多損傷,因此左肺2顆結節分別使用部分切除與冷凍治療;但因為結節靠近肺中間的縱膈位置,術前需先使用螢光劑定位才可更精準地進行手術,複合式手術室精準切除減少肺損傷。 童詠偉呼籲,肺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有病兆才被檢查出來的通常已經是中晚期,除了每年定期全身健康檢查外,50歲以上有抽菸或有家族病史者,最好接受低劑量肺癌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Read More

常按3穴位 增強免疫力

三峽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醫師黃琦雯建議常按足三里穴、風池穴、合谷穴等穴位,並搭配防疫茶飲,提升自身的防疫力。(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疫情升溫,常按足三里穴、風池穴、合谷穴等穴位,搭配防疫茶飲,可提升自身的防疫力。 三峽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醫師黃琦雯表示,新冠肺炎的病位起初在中醫立論之肺,若人體抵抗力不足,會很快侵犯到中醫立論之腎(即西醫之心腦),在疾病深陷前維持自身抵抗力才是根本之道。 黃琦雯說,以中醫觀點診治疾病講求辨證論治,會因應病人症候和體質給予適合藥物;但治療原則脫不了「扶正祛邪」,因為疾病發展是人體正氣與外來邪氣鬥爭的過程,當正氣充沛就有抵抗力,疾病大多會往好的方向發展,有可能呈現無症狀帶原或是輕症而逐漸痊癒。中醫可利用益氣、養血、滋陰、溫陽等方法,提升人體正氣。 飲用以中藥材黃耆、黨參、防風等搭配而成的防疫茶飲,以提升自身的防疫力。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提供) 面對疫情延燒,除勤洗手、避免去人潮擁擠的場所外,在中醫的防治面向,黃琦雯建議可藉由規律作息、均衡飲食來維持人體正氣,並可搭配按摩穴位,如足三里穴(膝窩下3寸,脛骨旁開1橫指)、風池穴(枕骨下緣中線旁開2吋2側凹窩處)及合谷穴(手背第1-2掌骨間),也可喝防疫茶飲(以中藥材黃耆、黨參、防風等研製而成)可提升抵抗力、加強自體的防疫力。

Read More

中市抽驗醃漬品 2件添加物超標

台中市食安處抽驗26件醃漬蔬菜產品。(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抽驗26件醃漬蔬菜產品,其中1件酸菜與1件珍珠瓜添加物超標,食安處要求下架。 食安處執行「市售醃漬蔬菜稽查專案」,前往超市、傳統市場、賣場等,抽驗酸菜、筍乾、朴(福)菜或梅乾菜等26件。查驗結果1件酸菜使用防腐劑苯甲酸、漂白劑二氧化硫殘留量超出限量標準,以及1件珍珠瓜使用防腐劑苯甲酸超出限量,食安處要求業者立即下架外,並移請源頭廠商所在地的雲林縣衛生局與屏東縣衛生局後續處辦。 苯甲酸為合法使用的防腐劑,過量食入可能對腸胃道引起刺激不適或胃痛,對肝腎產生負擔影響健康;亞硫酸鹽類為合法使用的漂白劑,食入後在體內會轉變為硫酸鹽而隨尿液排出體外,對氣喘患者則可能誘發氣喘等不適的症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