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淋巴結造影術 降子宮內膜癌術後副作用

醫師林俊宏說,「前哨淋巴結造影術」可精準切除前哨淋巴結化驗,減少子宮內膜癌術後副作用。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旬李太太於子宮內膜癌手術後,出現下肢淋巴水腫,左腳掌至大腿腫到約右腳2倍大,腿部皮膚變得粗厚與乾燥,有緊繃感並伴隨癢的症狀,外觀嚴重改變也影響到行動。 奇美醫院婦產部醫師林俊宏指出,李太太是非常典型的子宮內膜癌淋巴廓清術後併發症。子宮體癌細分為子宮內膜癌和惡性子宮肉瘤,超過9成的子宮體癌屬於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包含肥胖、高熱量高油飲食、賀爾蒙因素(如初經早或停經晚、更年期服用雌激素等)、第2型糖尿病等。病人在不生育的考量下,醫師會建議切除子宮、卵巢、輸卵管、骨盆腔、主動脈淋巴腺等,再依化驗結果確立病人的癌症期數,以準確預後並確定適當的治療方法。 林俊宏表示,許多子宮內膜癌病人接受全面淋巴結廓清術後,恐有淋巴水腫、下肢淋巴無法回流導致腫脹等副作用;研究顯示,淋巴結廓清術對早期子宮內膜癌病人,治療上可能無太大益處;若過度清除淋巴結,對病人後期的生活品質可能有極不良影響。 「前哨淋巴結造影術」是目前較新的治療法。前哨淋巴結是與腫瘤連接的前端淋巴結,當病人癌細胞轉移到淋巴結時,前哨淋巴結常是主要轉移處。將造影劑注入腫瘤周遭組織,沿著淋巴管前進,運用螢光反應讓前哨淋巴結變亮,醫師據以精準切除化驗辨識子宮內膜癌是否轉移至淋巴系統,不必將所有淋巴結全面移除,降低淋巴水腫、淋巴囊腫等副作用。

Read More

疫情失控禍首 美接觸親友僅52%戴口罩

南加州大學(USC)研究報告指出,美國人多數認知口罩能有效防疫,但高達半數以上受訪者在與自家之外他人近距離接觸時沒戴口罩。圖為109年7月海灘遊客戴口罩行經賣口罩的小販。 (中央社) 中央社∕洛杉磯22日專電 南加州大學(USC)近日公布研究調查,揭露美國疫情失控的部分原因。儘管83%受訪者認知口罩有效防疫,但與親友近距離接觸的時候,只有52%美國人遮住口鼻。 美國新總統拜登20日上任,新政之一即要求美國人戴口罩100天。 21日公布的最新報告,儘管83%美國成年人認知,口罩是有效防疫工具,行為上卻出現落差,尤其因地方與族群而有不同。 調查數據呈現去年12月初,有2/3美國人曾與自家以外親友近距離(180公分內)接觸,僅52%戴口罩。其中白人戴口罩比例最低(46%),低於黑人(67%)、拉美裔(63%)和其他族群(65%)。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美國人在公眾場合會戴口罩。以疫情期間必須維持營業的超市賣場而言,90%以上美國人購物的時候會戴上口罩。 這項調查呼應了日前公衛專家分析,認為在美國病毒傳布大多來自親友互訪和聚會。

Read More

中藥轉骨方 依體質量身訂做

中醫師廖殷梓說,中醫可針對孩童不同體質量身打造專屬的「轉骨方」。 (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醫生,我家小孩是班上最矮的,怎麼辦?」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廖殷梓說,父母總是希望小孩能「高人一等」,中藥轉骨方就是針對想長高的孩童所量身訂做的治療,讓孩童成長發育更順利、更茁壯。 廖殷梓表示,很多家長都會問何時開始服用轉骨方,轉骨方的服用時機確實很重要,太早服用會怕性早熟,太晚服用又怕生長板關閉而無法再長高,所以建議女生國小四年級、男生國小五年級後再開始服用,但臨床上仍須視第2性徵的發育情形和個人體質來開立個人專屬轉骨方,而且男女的處方也不相同。服用的季節一般以秋冬為主,像入秋白露節氣就是開始服用轉骨方的適當時機,但如對長高有迫切需求的小孩,一年四季服用亦可,但夏季服用的轉骨方內容會和冬季不同。 廖殷梓指出,轉骨方就是利用補氣血、補脾腎等中藥來促進生長發育,須配合孩童體質處方用藥一起服用,比如胃口不佳就需增加調理脾胃用藥,如睡眠不佳就要加入安神藥物,這樣在經過醫師辨證後所開立的轉骨方,較能針對個人體質來做最好調整。 除了遺傳外,睡眠、運動及營養因子也會影響身高發展,因此需要充足睡眠,最好晚上9點就能開始睡眠以利生長激素分泌,而適當運動和鍛鍊體能亦對長高有幫助,可多做跳躍性和伸展性運動,像跳繩等;此外,飲食要均衡,多補充蛋白質、胺基酸為宜,少吃炸、烤、醃、高糖油鹽等垃圾食物。 她說,小孩生長發育黃金時期只有一次,一旦錯過後悔也無用,建議可幫小孩提早做準備,諮詢中醫師,針對各孩童不同體質來量身打造專屬自身小孩的轉骨方,輕鬆高人一等。

Read More

賴在家社交退縮 大學生變繭居族

父母若發現孩子有「繭居」問題,醫師建議應積極鼓勵就醫。 (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一名個性內向的大學生,因為無法適應團體生活而休學在家,整天鬱鬱寡歡,除了看影片與打電動,對於復學或工作一點想法也沒有,對人際互動也越來越排斥,媽媽看了非常擔心,只好帶他到衛福部新營醫院精神科看診。醫師建議父母若發現孩子有「繭居」問題,應積極鼓勵孩子來醫院就醫,透過專業的心理治療,幫助孩子處理當前的困境。 這名大學生已經休學兩年,在此期間幾乎整天都待在家裡看影片、打電動,作息日夜顛倒,睡眠時間也變得很長。雖然一直處於「休息」的狀態,但整個人還是無精打采、鬱鬱寡歡,對於復學或工作一點想法也沒有,對人際互動也越來越排斥。媽媽跟他為了生涯規劃大吵一架,這名大學生哭著說自己對未來沒有計劃,如果不能維持現況就「不想活了」,讓媽媽非常擔心。 衛福部新營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周忻薇表示,這名大學生的狀況類似於日本厚生勞動省所定義的「繭居族」,特徵是一個人拒絕就學、就業,不願參與社交活動,且幾乎沒有親近的朋友,有超過6個月的時間都處於社交退縮的生活型態中。 家人有時會誤將繭居視為是好吃懶做、不負責任,但實際上繭居族往往承受了極大的心理痛苦,對於自己的現況感到失望、挫折、罪惡卻無能為力,長期下來可能進一步發展出憂鬱症、社交焦慮症或其他心理問題,父母應積極鼓勵孩子來醫院就醫。 若孩子不願意,父母也可以先來接受衛教和諮詢,學習更適合的互動方式來幫助孩子打開心門,增加後續接受治療的意願。

Read More

高醫防疫一日通 預約速通關

高醫推出「防疫一日通」探病快速通關服務,民眾只要掃碼即可進入預約探病時間。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因應高雄市防疫升級,高雄市23所隔離指定醫院及採檢醫院22日起實施健保卡勾稽,並限制探病、陪病時段與人數;高醫為減緩民眾排隊人潮,特設置「高醫防疫一日通」,提供提前預約、快速通關的服務。 高醫資訊室主任莊仙妃說,民眾只要提前一日晚上12點前預約,且在探∕陪病當天查詢並產生QR-code通關碼,於探病時間到院時出示通關碼及個人證件,即可快速通關。 另外,陪同看診的民眾則須在掛號系統上登入陪病者身分證字號,以便進入醫院過卡時系統勾稽。特別提醒民眾的是,「須提前一日晚上12點前預約!」且探病時間一人為限。此系統會與健保系統勾稽,讓新冠肺炎自主健康管理者不得入院,提供民眾更多的便利,請家屬及訪客在探病/陪病前多加利用。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因應醫院發生新冠肺炎群聚,新竹縣各大醫院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即日起強化醫療院所門禁管制措施,每日探病者可探視時段從2時段減少為1個時段,陪病者限1人,請民眾配合。

Read More

清大團隊研發鼻噴型流感疫苗

清大教授吳夙欽研究團隊研發鼻噴劑的疫苗,證實對禽流感有效,將擴大研發流感疫苗,來提高免疫力。 (圖由清大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由於流感病毒每年流行的不太一樣,新竹清華大學醫學科學系教授吳夙欽領導研究團隊,嘗試研發出適用於所有類型病毒的廣效型流感疫苗抗原,並研發用鼻噴劑吸入取代注射的流感疫苗劑型,目前在預防雞隻禽流感上已證實有效、吳夙欽團隊針對流感疫苗的創新研發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並獲科技部「未來科技獎」。 Ⅷ清大醫科系教授吳夙欽表示,遮住病毒的「臉」(紅色部分),就可騙過免疫細胞,達到通殺效果。 (圖由清大提供) 吳夙欽指出、流感病毒的抗原,也就是血凝素蛋白常常改變,如果身體免疫細胞認不得,就無法產生相對應的抗體,而其團隊利用基因工程讓抗原的球狀頭部長出一層醣,用「醣遮蔽」方式為抗原的臉蒙上面紗,只要看到流感病毒就可通殺。 此外、吳夙欽團隊還將抗原的軀幹「去醣化」,讓產生抗體的免疫細胞更能看清楚目標攻擊,經去醣化的血凝素可誘導產生更多軀幹部抗體,對抗高度變異的不同抗原型流感病毒,就能開發出廣效的流感疫苗。 清大教授吳夙欽專研流感疫苗抗原與佐劑設計。   (圖由清大提供) 由於流感病毒主要透過呼吸道傳染,吳夙欽團隊也思考,如果能開發出鼻噴型的流感黏膜疫苗,就能在遭受病毒攻擊的呼吸道建立第一道防線,比起一般將疫苗注射到肌肉,更能有效產生防護力。 經多次實驗,吳夙欽決定將一種細菌蛋白質毒素─忌熱型腸毒素A次單元與流感病毒抗原結合,避開與細胞受體結合的B次單元,成為單一融合蛋白組合物,如此以這種新型組合方式製作的疫苗佐劑,就可攻破呼吸道黏膜,讓抗原進入免疫細胞。 吳夙欽將研發出來的新型佐劑製作為禽流感疫苗,在學術機構的雞場進行小規模動物實驗,證實所有的雞隻在吸入黏膜疫苗後,血清中都產生禽流感的中和抗體,已取得台灣及美國專利,將有助於應用在鼻噴型吸入式呼吸道黏膜疫苗。

Read More

5歲童來台換肝開腦

東南亞5歲男童Allen(左2)昨天由母親陪同出席記者會,母親感謝高雄長庚醫療團隊成功為兒子換肝及腦部手術,助其重生。(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東南亞的5歲男童Allen罹患罕見疾病「阿拉吉亞氏症候群」,5度跨海來台求助,高雄長庚醫院先後為他換肝及腦部手術,Allen媽媽22日帶著Allen出席記者會,感謝長庚醫療團隊的救命之恩。 Allen出生不久即被診斷為膽道閉鎖症,家人得知台灣高雄長庚的肝臟移植手術,患者術後3年存活率逾9成,是全球最高,因此,前年中旬Allen的父母親即帶他來台換肝。 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陳肇隆表示,換肝手術在前年7月由他操刀執行,將Allen母親的2成肝臟,移植入Allen體內,手術很成功,惟術後不久Allen右側出現肢體無力,進一步檢查確認為毛毛樣病。 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莊銘榮指出,毛毛樣病是腦中風的一種,患者因顱內大血管阻塞,導致小血管代償性雜亂無章地亂長,因此命名為毛毛樣病。 莊銘榮說,醫院是透過基因檢驗,確認Allen是因罹患罕見疾病「阿拉吉亞氏症候群」,才會同時有膽道閉鎖症與毛毛樣病。 莊銘榮表示,醫療團隊在前年及去年,各為Allen動腦內手術,改善其毛毛樣病,手術取頭皮外動脈縫合入腦內,替代阻塞血管段,兩次腦內手術都非常成功。 院方說,一年半來,Allen母親帶著他5度跨海來台,歷經1次換肝與2次腦內手術,術後追蹤預後良好,預計下週即將返回母國,母子倆昨天出席出院記者會,感謝台灣醫療團隊讓其能享天倫之樂。

Read More

高醫攜手國衛院打造腫瘤研究中心

高醫與國衛院攜手打造「腫瘤臨床研究中心」,致力推展癌症臨床試驗與基礎研究,以及雙方研究人員交流與人才培訓。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儘管COVID-19疫情嚴峻,高醫對癌症的研究與服務仍不懈怠,22日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將在高醫設置30床的「腫瘤臨床研究中心」,致力推展癌症臨床試驗與基礎研究,以及雙方研究人員交流與人才培訓,造福更多的癌症病人。 簽約及揭牌儀式在高醫舉行,由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見證,校長鐘育志、高醫院長鍾飲文與國衛院院長梁賡義3人共同簽署。 陳建志表示,在各方致力於增進醫藥衛生科技發展時,能見證高醫與國衛院共同設置「腫瘤臨床研究中心」,臨床與基礎的結合將樹立醫研合作典範,期能加速新藥的開發和應用,相信對於南部病人為一大福音,也是本校院共同追求發展方向。 鐘育志校長指出,高醫與國衛院攜手打造腫瘤臨床研究中心,期能提供癌症病人早期臨床試驗及整合照顧服務,藉由臨床數據標準化作業,提供團隊系統性的科學實證評估,加速新藥的開發和應用,為癌症病友帶來新的曙光。 鍾飲文院長表示,腫瘤臨床研究中心提供30床的臨床研究,高醫與國衛院合作利基在於,高醫本來就是「臺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 (TCOG)成員,過去兩年和國衛院的共同研究基金也曾探討肢端黑色素瘤、上泌尿道上皮癌、胰臟癌與頭頸∕食道癌等,建立共同的分子病理導向研發平台。除了TCOG的臨床試驗,在疾病收案成效上,高醫也和國衛院、成大共同執行胰臟癌的病例對照登錄試驗,目前收案的胰臟癌病例已超過500例。 梁賡義院長表示,欣見深化雙方合作,未來將共同致力於年輕臨床研究者培育,相信雙方攜手合推展癌症臨床試驗與基礎研究,可提升台灣癌症臨床研究水準,並為南部醫療帶來更多契機。

Read More

大千居家醫療 中醫加入服務

大千綜合醫院居家醫療服務,除了有醫師及居家護理師到府診視,現也加入兩家中醫診所。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縣人口結構老化,失能和失智人數不斷攀升,家屬照顧負擔也非常沉重。為能給予失能病人最完善的照護,大千綜合醫院居家醫療服務除了有醫師及居家護理師到府診視,現也加入保生堂及保安堂兩家中醫診所,發揮中醫在促進高齡健康、預防與延緩失能、以及提升照護品質的能力,讓居家醫療服務更完整。 大千綜合醫院護理長邱慧婷表示,苗栗偏鄉與山地醫療資源普遍不足,加上交通不便,造成許多失能病人需要家屬協助才能到醫院或診所接受治療,大千居家醫療服務就是把醫師送到家,並連結居家護理師提供連續性照護,為個案的健康把關,不讓失能病人與家屬舟車勞頓、身心疲憊。除此之外,也提供居家安寧服務及長照專業服務指導,讓病人可以接受完整性的醫療照護。 除上述服務,目前也加入中醫醫療服務,保生堂中醫診所表示,中醫師可以提供疾病與體質的調理,利用中醫治療的特色,包含:中藥、針灸、傷科推拿、拔罐、外用藥膏及體質衛教,給病人更全面的治療方式。透過居家醫療,希望能改善病人的症狀或疼痛、提升病人生活品質、延緩失能惡化程度,同時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保生堂也分享一案例,79歲謝奶奶因為脊椎手術後臥床,加上疼痛指數過高,經中醫師評估後,除了給予針灸治療外,也教導家屬穴位按摩及基本的復健運動,幫助病人降低因長期臥床造成肌力流失。經一段時間治療後,謝奶奶的疼痛感減輕,也開始使用助行器活動。 民眾若有居家醫療需求,歡迎洽詢大千綜合醫院居家醫療服務(037)357125分機63201~63206、保生堂中醫診所(037)327759、保安堂中醫診所(037)67027。

Read More

藥廠暖心 贈台北醫院漢方茶

科達製藥副總經理陳陳美玲(左二)贈千盒漢方正益茶給部立台北醫院,由院長鄭舜平院長代表受贈。(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為表達支持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科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22日致贈衛福部台北醫院漢方正益茶1千盒,由北醫院長鄭舜平代表受贈,他感謝企業慷慨捐贈表示,防疫期間,民眾只要配合政令宣導、遵守防疫規定,並保持健康作息與正向心情,一定能共渡疫情難關。 鄭舜平強調台北醫醫護團隊會堅守工作崗位、持續專注防疫工作,守護民眾健康,和大家一起守護台灣。 科達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美玲表示,該公司研發漢方茶初衷,乃是希望防疫期間藉養生方式來守護國人健康,而保護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健康是防疫非常重要的戰線,期望藉由致贈漢方茶,給辛苦的醫護人員鼓勵打氣,用行動支持及感謝他們為保障國人健康的付出。 台北醫院院長鄭舜平表示,台北醫院為新莊地區區域醫院且為教學醫院等級醫院,醫院同仁都以救急、救命、救心為第一優先,目前急重症大樓正在籌建中,屆時將提供新莊地區民眾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感謝防疫期間所有社會善心人士的捐贈和鼓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