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寶寶 超療癒

 童綜合醫院嬰兒室的醫護人員為了讓剛出生的小嬰兒度過人生中第一個耶誕節,特地為寶寶們戴上耶誕帽與麋鹿髮箍留下美好紀念,模樣相當可愛且應景,讓家屬直呼「好用心看得超療癒」。        (圖文∕記者陳金龍)

Read More

外出 口罩戴好戴滿

紐西蘭籍機師12月11日最後一次在外趴趴走已滿14 天,未再傳出新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5日表示,民眾可以比較放心一點,但戴口罩、勤洗手還是不能少。圖為台北市西門町商圈25日逛街人潮,多數民眾都戴上口罩防疫。 (中央社)

Read More

雲縣長照服務大樓 揭牌

雲縣第一處衛生所長照大樓示範點揭牌。 (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雲林縣長照服務大樓昨日在照服員傳遞聖火給縣長張麗善,再轉傳遞給全中運選手,象徵長照跨時代薪火相傳後舉行揭牌;張麗善說,雲林是高齡化縣市,上任後積極推動設立專責照護機構,期許長照大樓順利運作,落實照顧縣內長輩,打造宜居城市。 張麗善說,雲林是個兩極化縣市,高齡化也少子化,長照需求較其他縣市高,為讓長輩獲得更好照顧,上任後推動設立專責長照機構,到今年7月獲中央核准並率全國之先成立長期照護科,陸續辦理長照單位ABC座談會、長照實務研討會、長照人力資源與智能政策高峰會等。 雲縣長照聖火傳遞象徵長照服務生生不息。 (記者陳虹伶攝) 此外,為更友善服務鄉親,整修斗六市衛生所設立雲林縣長照服務大樓,提供長照需求評估、心理諮商、餐飲及健康促進服務,也針對高負荷家庭照顧者,提供心理紓壓服務,整合衛生局醫療安寧及預防保健服務等,提供鄉親單一窗口的全方位服務。長照與縣內20鄉鎮市衛生所結合,即可第一線就近、快速為長者前輩服務。 衛生局長曾春美說,長照服務大樓是縣內第一個衛生所長照示範點,除原本各項服務,未來還提供長照服務案件申請及C據點長者活動空間,並作為培訓照服員場域。

Read More

定溫核酸試劑 精準檢測新冠

高醫大攜手麥博森開發全台首個「新冠定溫核酸檢測試劑」,提一卡皮箱即可精準檢測。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台灣相隔253天再度出現新冠肺炎本土案例,檢測能量與速度是守住社區及邊境控管的關鍵。為改善目前核酸檢測的限制,高雄醫學大學與麥博森公司合作,成功開發出台灣第1個「定溫核酸檢測」產品,檢測過程不需再控溫,檢測時間也僅需傳統檢測的1/4,準確度高,預計年底導入市場。 高醫大熱帶醫學暨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陳彥旭、高醫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林俊祐、感染內科王文宏博士與余靈珊博士(中山大學毒藥物暨生醫快篩科技研究中心)組成的團隊,將其所發展之定溫化學核酸檢測技術,技術移轉予麥博森公司。 「麥博森新冠病毒定溫核酸檢測試劑組」已提交食藥署進行專案核准製造審查。日前完成初步臨床驗證與試劑生產,並於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揭露成果,獲得多方關注。 此試劑最大亮點為其快速的檢測速度(反應時間約為20分鐘)、高度靈敏度且能搭配現有機台或是小型的攜帶式儀器。相較於現行國內核酸QPCR檢測方式(約需90分鐘),檢測時間僅需傳統的1/4、攜帶方便、適用場域廣。未來或許有機會能在機場看到檢驗人員提著一卡皮箱器材,就能進行精準檢測。 此外,此試劑具高度特異性,不會與SARS/MERS或其他呼吸道病毒發生反應而產生誤判,可提供醫療院所在應對不同呼吸道疾病感染提供更精準的參考。綜合上述特性,可有效提升檢驗機構量能,應對需較大規模檢測之情境,並減低檢驗人員負擔。 高醫大校長鐘育志表示,這次定溫核酸檢測試劑的成功開發,可說是研究小組的一大突破,期盼以跨域創新的方式結合科技和醫療研究,成為國家防疫的堅強後盾。

Read More

關節鏡手術再升級 半月軟骨移植 年輕人免換關節

高榮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林冠宇醫師說明異體半月軟骨移植手術。 (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24日發表關節鏡手術的再升級的新醫療技術「異體半月軟骨移植」手術,使年輕人免於提早置換人工膝關節,至今已完成多例手術,手術後病患皆恢復正常,無併發症發生,成功率百分之百。 高榮副院長許書雄表示,47歲夏小姐因雙膝外側盤狀半月軟骨受損,接受過10次手術後仍然疼痛;另1位16歲的徐妹妹左膝因盤狀外側半月板破裂,也是疼痛好幾年一直沒有改善。經高榮以「異體半月軟骨移植」手術後,都恢復正常。 高雄榮總醫發表「異體半月軟骨移植」成功病例。(記者許正雄攝) 高榮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林冠宇表示,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半月軟骨破裂是可行修補縫合,需做到異體移植的案例極為少見。所移植之異體半月軟骨經美國專業組織銀行處理,無菌真空包裝來台,目前健保無給付。大多數因運動傷害或車禍意外、小於30歲之年輕人如不施行此項手術,極大可能於中年時需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治療因半月軟骨嚴重缺損所導致關節退化病變。 林冠宇說,這項新的醫療技術也有一些不適用的對象,包括膝關節嚴重退化、感染過的關節,以及O型腿或X型腿,須先行或同時行下肢截骨矯正手術才能進行。  

Read More

高醫與索馬利蘭啟動雙邊合作

高醫與索馬利蘭啟動雙邊合作,希望透過人才培訓、交流,降低索國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在國合會媒合下,高醫24日與距離高雄8000公里的非洲友邦索馬利蘭共和國啟動雙邊合作計畫,希望透過人才培訓、交流,降低索國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 合作贈牌儀式在高醫舉行,索馬利蘭駐台代表穆姆德在國合會秘書長項恬毅陪同下,與高醫大董事長陳建志、副校長楊俊毓、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副院長黃尚志等人出席,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陳建志表示,高醫為南部最大醫療體系,此次與索馬利蘭提供各項技術合作,實踐高醫社會責任的歷史使命。鍾飲文表示,期待這次合作,能大幅度降低該國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並訓練該國醫事人員,替當地建立全國性的照護標準,促進當地人民健康、提升公衛水準。 項恬毅表示,本次合作於先前透過視訊方式了解索國現況,另拜訪大使說明計畫內容;未來將持續協助運用我國公衛優勢,協助夥伴國家強化衛生體系。 穆姆德表示,索國位於非洲東部、從高雄出發約需飛行20小時,主要經濟依靠畜牧產業,多數孕產婦大多在家生產,平均生育率高達5.7,等於每名婦人約生6名寶寶,希望透過此合作提升婦幼健康照護品質並建構醫療機構人員能力。

Read More

中山附醫床邊教學 癌童教室笑聲洋溢

台中市教育局24日在中山附醫為上課的癌童舉辦耶誕慶祝活動。(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1名國小6年級女童是血癌患者,接受治療時念念不忘「何時才可以回學校上課」。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會到即使孩童罹癌,仍然有上學的想望,因此和市府合作,在兒癌病房設置1間專屬的教室,並有老師幫這群罹癌的小孩上課。教育局24日上午在中山附醫舉辦耶誕慶祝活動,讓醫院的教室裡充滿了笑聲。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巫康熙表示,治療兒童癌症20多年,早期只想讓兒童的癌症治癒,且為了免因感染而中斷治療,接受治療的孩童都無法繼續學業。但近年,兒童癌症的治癒率已提升到8成,這些孩童都非常渴望上學,到校上課也常是他們的夢想。 巫康熙說,他原先也好奇「不是小朋友都不喜歡上學嗎」?但後來卻發現,有許多患有癌症的病童,其實都是很想去上學的。 中山附醫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翁德甫說,解決兒童心理的需求和治療疾病一樣的重要。為了解決這些病童的上課問題,該院在興建新的兒童癌症病房時特別設置1間教室,讓這些病童接受治療時也同時可上課。 在醫院和教育局、衛生局和社會局合作下,推動名為「床邊教學」的計畫,由教育局找專業老師進入醫院駐點服務,透過醫療體系與教育體系合作,提供長期住院的孩子繼續就學,讓患童求學不中斷。 而這些病童平日雖辛苦接受治療,但往往上課的時間還沒到,就戴著口罩和帽子興奮地來上課;甚至有些孩子還不停的要爸媽快些移動點滴架,想早些到教室來上課。 有了床邊計畫,不僅解決了這些病童的焦慮和無聊,老師的愛心和專業也讓「小朋友笑了,但家長哭了」。而這些小朋友在快樂的課程中,也常常讓人看不出他們是罹癌的病童。

Read More

與醫師PK減肥 患者狂減20公斤

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脂肪肝狀況。(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1名33歲蔡先生因常應酬,幾年內體重直線飆破3位數,日前健檢報告,肝指數比正常值高10倍,合併重度脂肪肝及嚴重高血脂。醫師為鼓勵患者減重邀約減肥,3個月後患者靠著天天快走,大減20公斤。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患者因工作性質,幾乎天天應酬,體重高達118公斤;且超音波檢查有重度脂肪肝,若沒有積極改善,未來恐造成肝發炎,嚴重時可能形成硬化或肝癌。 患者表示,近4、5年來因每天3餐不正常,應酬應接不暇,體重從7字頭一路狂飆破百,也開始出現疲倦、頭暈、高血壓、走路會喘等狀況;雖然期間想減肥,但始終缺乏毅力。直到跟醫師PK,才發憤每天至少快走1小時,且杜絕宵夜誘惑,3個月後竟然瘦了20公斤。 曾晟恩也坦承,本身因醫師生活忙碌,也經常忽略飲食控制與運動的重要性,出現中度脂肪肝及血脂肪等問題;為了鼓勵患者消脂保肝,決定和患者約定一起調整飲食和培養運動習慣。漸漸地自己身體各項指數趨於正常,原本久站做內視鏡檢查時膝蓋超級疼痛,透過時間飲食限制法,並減少醣類攝取後,精神大幅提升,膝蓋問題也不藥而癒,雖然減重17公斤輸了,但也找回健康。 患者目前肝指數降至49,膽固醇也恢復到200內,尤其三個月體重降了20公斤,脂肪肝由重度大幅改善至輕度,各項檢驗數據都恢復正常值。 曾晟恩指出,肥胖除了3高、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外,也會引起痛風、退化性關節炎、脂肪肝、膽結石、胃食道逆流等諸多慢性病,堪稱是現代人的頭號殺手。建議透過低醣、慎選油脂飲食,並配合適度強度運動,以及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才能遠離藥罐人生。

Read More

孕婦車禍大出血 剖腹產子奇蹟救命

顏姓孕婦因車禍嚴重外傷,住院3個多月後順利出院,在平安夜共享一家團聚的喜樂。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名25歲顏姓孕婦因車禍嚴重外傷,緊急送童綜合醫院急救,啟動外傷小組並動員婦產科、小兒科、神經外科、麻醉科、一般外科、心臟外科等各科醫師在急診室進行緊急剖腹生產,成功挽救母子2人生命,住院3個多月後順利出院。 懷孕26週的顏姓孕婦因騎乘摩托車和汽車發生嚴重車禍,頭部遭劇烈撞擊當下意識不清,救護車接獲通報迅速趕到現場,發現病人昏迷指數只有9分、在呼吸窘迫下血氧濃度只有84%(正常大於95%)、血壓量不到;另外,左眼及左臉腫脹、右額頭瘀腫、左側有耳漏、左腹及四肢擦挫傷及撕裂傷。救護技術員立即給予袋瓣面罩協助呼吸、頸圈固定,將孕婦送醫搶救。 童綜合醫院立即啟動外傷小組,急診醫師、護理師、專科護理師團隊給予病人緊急氣管內插管、大量輸液和輸血;腦部電腦斷層發現右側有大範圍的蜘蛛膜下腔出血、硬腦膜下血腫、左側多處顱骨骨折;超音波也發現腹腔內有脾臟破裂內出血的現象。急救團隊除了急診科醫師外,還有外傷科、婦產科、小兒科、神經外科、麻醉科、一般外科、心臟外科等醫師。 由於孕婦腦部嚴重外傷、血壓心跳不穩定,胎心監測心跳也變慢;經醫療團隊評估後立即就在急診室安排緊急剖腹,產出1名男嬰,出生時無哭聲、無活動力、心跳小於每分鐘100次,轉由兒科醫師接手執行急救。 剖腹產過程中,婦產科醫師發現病人腹內出血嚴重,雖然持續進行大量輸血、止血藥物治療,產婦的血壓仍下滑;醫療團隊在急診室由一般外科醫師摘除出血不止的破裂脾臟,並縫合腹部傷口。病人在離開急診室前血壓終於回升,送往加護病房繼續搶救。 產婦因為頭部外傷嚴重陷入重度昏迷,到院時又有脾臟破裂的出血性休克,變成植物人的可能性相當高。因為腦部持續有腫脹,加護病房安排置放顱內壓偵測器,並持續觀察治療,14天後病人甦醒,母子均安。

Read More

彰化秀傳癌醫中心啟用

秀傳醫療體系高層齊心以弓箭瞄準癌症靶心,象徵多專科團隊合作提供精準診療。(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癌症自1982年迄今為台灣10大死因之首,治療過程病人及家屬的身心皆承受極大的煎熬。彰化秀傳醫院於1999年啟用延平大樓為癌症治療中心後,最近將整棟大樓改裝、增加醫師陣容,24日開幕啟用,更名「秀傳癌醫中心」,提供癌友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昨天開幕活動由秀傳醫療體系高層以弓箭瞄準癌症靶心,象徵多專科團隊合作提供精準診療;並邀請參與貴賓將心型小卡掛上耶誕樹,在平安夜為秀傳癌醫中心獻上祝福。 癌醫中心院長張正雄表示,秀傳打破傳統診療框架,力行尖端整合與全人全程照護為願景,展開新世代的癌症5全照顧服務。副院長林忠葦說,現在設置有個管師,以經紀人方式即時連結病人所需的照護工作;院內還新設3D乳房攝影並加設核磁共振儀,提供民眾更精準的檢查和診斷。 秀傳院長楊基滐說,癌醫中心的目的不只想妥善重建病人與家屬的人生、康復後的保養,也希望提供最貼近民眾需求的照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