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 西湖衛所培訓減鹽尖兵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縣西湖鄉衛生所為營造一個低鹽的健康飲食環境,今年首度培訓保健志工擔任「減鹽尖兵」,同時結合社區活動辦理減鹽衛教講座,並主動拜訪鄉內餐飲業者,連署支持健康減鹽行動,期盼鄉親逐漸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降低慢性病的發生率。  透過減鹽志工們詳細的解說,讓社區民眾學習日常飲食的減鹽知識與技巧,並運用料理用量匙,帶領大家認識每日食鹽建議攝取量不宜超過6公克,鄉親們皆獲益良多,除持續推動社區減鹽宣導外,更結合鄉野傳奇等10家鄉內餐飲業者簽署「減鹽健康宣言」,一起攜手守護西湖鄉親的健康。  西湖鄉衛生所主任楊得謙表示,西湖鄉居民以客家族群為主,飲食傳統習慣偏好重口味,故導致日常鈉鹽攝取過多,進而衍生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及腎臟病等慢性疾病,故希望結合受過訓練的保健志工擔任「減鹽尖兵」角色,除提升志工專業度及向心力外,更可透過社區宣導帶領鄉親認識「減鹽」對於健康的重要性,為將更多健康資訊落實於鄉親民眾,歡迎對衛生保健志工有興趣者加入西湖鄉衛生所志工的行列。

Read More

長者衰弱症 應及早就醫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隨著年紀的增長,長者會出現身體機能的下降,呈現衰弱狀態,衛福部國健署指出,長者衰弱症若不及早就醫介入,恐會引發自我照顧能力喪失、失能,甚至死亡風險。因此,建議長者應自我檢視是否有體重減輕、疲倦無力、容易跌倒等衰弱症6大危險訊號,並應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  國健署表示,衰弱是一種狀態,代表生理機能儲備量降低、抗壓性減弱,使人變得脆弱,難以承受疾病或壓力事件,恢復也不完全。有些體態瘦弱、行動緩慢,看似健康的老人,往往在肺炎或跌倒住院後,便喪失自我照顧能力、失能、甚至死亡。  然而,如果能在有衰弱徵狀前或衰弱早期能正確評估並採取適當的介入措施,便能預防或延緩失能發生。  國健署指出,65歲以上的長者或家中有高齡長者的民眾,能自我檢視是否有衰弱症的6大危險訊號,包括體重減輕、疲倦無力、容易跌倒、情緒低落、日常生活需要協助等,應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以維護長者的健康,保有生活品質與尊嚴,實現健康的老化。

Read More

咳嗽原因多 不忌口更嚴重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入秋之後,日夜氣溫變化較大,不少民眾會有咳嗽的困擾,且一直無法痊癒。中醫師指出,導致咳嗽的原因不同症狀也會有差異,所以必須注意的事項也會跟隨著變化,必須仔細辨別發生原因,針對其病因治療才會有良好的療效。 北市聯醫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張尚智表示,誘發咳嗽的原因很多,常見有感冒、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結核、肺炎、呼吸道傳染病、支氣管擴張症、腫瘤、肺實質性疾病,或服用某些藥物副作用等等,都可能引起咳嗽。  另外,如果患者的生活習慣不佳,在患病咳嗽時仍然不忌口,喜食冰冷、油炸厚味或是仍持續抽菸,更容易使得病程遷延。 張尚智指出,若咳嗽合併發燒、黃痰、咽喉腫痛時,應禁食補品如薑母鴨、羊肉爐、當歸、人參、黨參、黃耆等補品,也不宜食用辛辣、油炸、咖啡、荔枝、龍眼、榴槤、薑、羊肉、黑糖、核桃等熱性食物。 若有痰色稀白、咽喉癢,等寒證時,則需避免食用生冷及寒涼食品,如西瓜、白糖、苦瓜、水梨、番茄、椰子及瓜果類水果,可以用老薑、生蔥煮水溫飲,並穿著暖和衣物微微發汗,可幫助病情提早痊癒。 若咽喉乾燥,咳而氣促,痰少難出或乾咳無痰、咽癢喉乾時,應多喝溫開水以潤喉,或可食用銀耳、秋梨、蜂蜜、黑芝麻、核桃、松子、百合等滋陰潤肺。 若是因為其他臟腑遷延而引發的咳嗽症狀,如心臟衰竭引發,常會有喘不過氣,咳嗽喘鳴音等,則應遵從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多休息,避免過度運動,天氣溫度變化較大時,應注意體感溫度變化並避免出門,以防止病情惡化。 張尚志說,咳嗽症狀雖然常見且容易被忽略,但其發生原因有時相當繁雜並且危險,建議若有不明咳嗽發生且延久不癒時,應立即就醫檢查,找出咳嗽病因。切勿聽信坊間流言,食用偏方,以免延誤病情。

Read More

美電子菸奪命 董氏促修法速禁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據調查,美國已有26人因電子菸感染嚴重肺病死亡,且高達8成患者不到35歲。董氏基金會呼籲,台灣政府應加速「菸害防制法」祭出相關禁令。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在美國時間11日公布最新電子菸嚴重肺病疫情報告顯示,繼上週有18人因電子菸導致的肺病死亡後,至今已攀升至26人,且各州通報病例更飆升1299人。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斐然表示,依據資料顯示,目前26起死亡病例分布在21個不同州別,另有多起死亡案例正在調查確認中,所有患者均有電子菸使用紀錄。經分析,患者有多達70%是男性、80%患者集中在35歲以下族群;按年齡層來看,未滿18歲約占15%、18至20歲約21%、21至24歲約18%、25至34歲約26%、35歲以上患者約20%。  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指出,2010年美國「開放成人選擇、禁止青少年使用」的電子菸政策執行後,2011年立刻有1.5%高中生開始使用電子菸。根據2019年最新調查顯示,高中生吸食電子菸已快速蔓延到27.5%,短短8年增加18.3倍,換言之,目前全美已經有500萬名青少年深陷電子菸害中。 姚思遠說,此波疫情加州死亡人數最多,目前已有3人,加州政府呼籲家長重視與協助讓青少年停止吸食電子菸,並立即提撥2000萬美元展開積極的對抗電子菸行動;舊金山市及洛杉磯市也緊急通過法律將全面禁止販售電子菸。 從美國的慘痛經驗顯示,一旦開放電子菸,就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再多禁售禁用措施也只是亡羊補牢。董事基金會呼籲,台灣政府千萬勿重蹈覆轍,絕不可在菸商及民意代表的壓力下開放後患無窮的新興菸品。  另外,政府研擬全面禁止新興菸品的「菸害防制法」修正條文,已在立法院塵封近2年,在全球掀起對抗新興菸品浪潮之際,我國政府也勿再緘默怠惰。

Read More

沒吃澱粉還是胖?錯誤飲食惹的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生酮飲食、低碳飲食蔚為風行,但「明明沒吃澱粉,怎麼還是發胖?」、「都吃燙青菜、燙雞胸肉,夠養生吧?」專家表示,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飲食迷思,在嘗試之前,最好找到符合自己的「個人化的營養計畫」,以免讓健康加重負擔。  為了養生或減重,多數人常看了許多雜亂的網路資訊,就盲目的跟著流行亂吃,或為填飽肚子而隨意吃,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資深營養師徐景宜表示,這些錯誤的飲食迷思,更忽略了正確的營養觀念。  徐景宜表示,沒吃澱粉,還是發胖的原因,很可能是不小心誤吃了澱粉不自知。例如:吃火鍋時,蔬菜盤常出現的玉米、芋頭、南瓜、山藥、馬鈴薯等等,其實都是偽裝成蔬菜的澱粉。  同時,只吃燙青菜和水煮雞胸肉,卻可能會缺少好的油脂。徐景宜指出,好的油脂可以促進荷爾蒙的分泌、身體細胞膜的修復、保持皮膚的水潤光澤,有好的油脂才能幫健康加分。  此外,很多人缺少營養份數的概念,誤以為1碗飯等於1份澱粉,但徐景宜指出,其實1碗飯是4份澱粉,一碗飯的熱量就有280卡,以正常體重者來說,若一餐吃超過2碗飯就會嚴重超標。  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徐景宜提醒,在嘗試任何飲食方法前,最好先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請專業醫療團隊協助後再評估落實「個人化的營養計畫」,不然可能反倒讓自己的健康加重負擔。

Read More

健康甩肉,從生活做起……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肥胖是健康的隱形殺手,許多疾病伴隨肥胖悄悄上身,響應10月11日世界肥胖日,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呼籲大家動起來,天天運動30分鐘、每週累積150分鐘,日日5蔬果及減少含糖飲料攝取,每天用電腦、看電視、玩電玩、打電話不超過2小時,遠離疾病、健康甩肉從生活做起。  曾梓展說,107年國人10大死因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腎臟病等8項與肥胖有關,肥胖成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問題。教育部107年運動現況調查,台中市肥胖盛行率為11.1%,低於全國13.7%。  衛生局指出,輕度到中度肥胖者可和醫療團隊一起討論,找出最適合個人的健康體重管理及減重方式,以正確方法管理體重及成功減重,改善慢性疾病與增進健康,提升健康生活品質,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提供營養諮詢服務,預約專線04-2528-0100,由專業營養師提供諮詢。

Read More

適用法規混亂 精油標示不清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芳香療法是坊間許多民眾紓解生活壓力的一種方式,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新北市府消保官最近訪查市售純精油之標示,發現現況因法規適用不同造成混亂外,部分商品亦未完全符合規範。  消保官表示,就所有未完全符合規定之查核商品,已由市府經發局及衛生局行文市轄內業者,促請改正;非屬新北市轄業者,亦已移請該管縣市政府查處。  市府法制局長黃怡騰指出,這次訪查均可於百貨專櫃或一般賣場購得的13個知名品牌20款純精油,查核結果,屬於一般商品之14款純精油中,有3款不符規定,但屬於化妝品之7款純精油,均有與法令不符部分。  消保官指出,純精油商品有的屬於一般商品符合規定,有的卻屬於化妝品且不符合規定,是因各款商品依業者標示之用途不同,分別適用「商品標示法」及「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的情形所致。  消保官指出,若商品用途標示載有「接觸人體」功能者,如按摩、泡澡、皮膚保養等,即應遵守「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之規定;若商品用途標示記載內容未接觸人體,如薰香、增添香氣等則屬於一般商品,受「商品標示法」規範。但若標示用途為「按摩(屬化妝品用途)、薰香(屬一般商品用途)」則會造成究應適用何種法規之疑義。  消保官說,縱使純精油僅標示為一般商品,但銷售人員往往會向消費者介紹按摩、泡澡或保養皮膚之用途,變相規避「化妝品衛生管理條例」之適用。

Read More

孩子養胖長得高? 提早走下坡

 中央社/台北11日電  老一輩常認為孩子要養得白白胖胖,才有本錢長高。國健署表示,研究證實肥胖的孩子會比一般孩子提早半年至一年達到生長高峰,但也會提早走下坡,最終身高很可能略遜一籌。  為了避免民眾因肥胖導致慢性病上身,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和台灣肥胖醫學會、台灣兒科醫學會出版「肥胖100問+」,解答各個年齡層可能遇到的肥胖問題與迷思。  孩子養得白白胖胖,未來才有本錢長高,是許多老一輩根深蒂固的觀念,但在專家眼中卻是大錯特錯。  國健署表示,目前已有研究證實,肥胖的孩子在8歲前身高會比其他孩子長得快,平均每增加1個單位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每年會長得比其他孩子高0.25公分,尤其女生比男生更明顯,因此到了小學畢業時,許多胖女孩往往是班上數一數二高的。  然而,這些肥胖的孩子雖然比一般孩童提早半年至1年達到生長高峰,但接著也會提早走下坡。  國健署指出,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每多胖1個單位BMI,男生每年會比其他人少長0.88公分、女生少長0.51公分,到了18歲時肥胖孩子的最終身高,甚至比一般孩子稍遜一籌,證實肥胖並不能成為抽高的本錢。  國健署強調,3到6歲期間是培養兒童正確飲食習慣的黃金階段,對於兒童成長的健康影響深遠,建議在兒童、青少年的發育階段,應減少含糖飲料、油炸等高油脂食物、零食、點心等攝取,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才是維持健康及發育的重點。  很多家長也好奇,孩子水果吃不夠,是否能以喝果汁補充營養。國健署說,一份240毫升的鮮果汁平均需要2到3份水果才榨得出來,因此一杯果汁下肚,可能在無形中喝下過多糖分和熱量,也少了新鮮水果的膳食纖維,建議以新鮮水果取代果汁。  此外,最新研究也發現,睡眠不足和肥胖有很大的關係。國健署表示,一項針對2.5歲至6歲兒童的睡眠研究發現,每天睡眠少於10小時的兒童,過重、肥胖風險都會增加,主要是睡眠不足會使體內荷爾蒙不平衡、增加進食機會、降低運動意願。  國健署呼籲,睡眠不僅可增加生長激素分泌、幫助孩子長高,孩子精神充足,學習也會更有效率,建議4到12個月嬰兒每天睡眠12至16小時、1到2歲幼兒睡11至14小時、3至5歲睡10至13小時、6至12歲睡9至12小時、13至18歲睡8至10小時。

Read More

電子菸奪美26命 傷1300人肺

 中央社/華盛頓10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衛生當局今天指出,今年3月以來因電子菸相關疾病而死亡者已達26人,大約1300人因此肺部受傷。  官員尚未能證實致病原因,正兵分多路展開調查。  法新社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表示,至目前為止,在21州總共有26人死因與電子菸有關,肺部受傷者達1299人。  在1043名登載性別與年齡資料的病患中,70%為男性,80%則是在35歲以下。  超過四分之三病患曾透過或未透過尼古丁產品吸入四氫大麻酚(THC)。THC是對心理或精神有顯著影響的大麻物質。  電子菸起初被認為是戒菸裝置,在青少年間的使用快速增加,2019年的初步官方數據顯示,超過四分之一中學生在過去30天曾經抽電子菸。  電子菸自2006年起在美國販售,病情是否直到現今才開始爆發並不清楚,或是否之前病例被誤診也不得而知。

Read More

牙齦流血吃維生素C?不一定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隨著消費意識抬頭及社群媒體的崛起,民眾對於每天所吃、所用的產品品質與安全日益重視。為使民眾消費更安心,衛福部食藥署指出,在「消費者食藥防騙專區」提供食品、藥品、化粧品整合性資訊,每天由專人監控並收集各方資訊,即時發布相關訊息。  近幾年,無論是在報章雜誌、電視報導或談話性節目中,食品、藥品等消費或安全常是報導的話題。  食藥署表示,在「消費者食藥防騙專區」提供了食品、藥品、化粧品整合性資訊,每天由專人監控並收集各方資訊,即時發布相關訊息,以滿足民眾知的權力。  食藥署指出,消費者食藥防騙專區設置了「違規廣告查詢」、「不法藥物查詢」、「食藥闢謠」及「檢舉陳情資訊」,提升民眾防詐騙之知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