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以色列克制 拜登:以軍若占加薩將是嚴重錯誤

救援人員十六日在加薩走廊南部一處遭以色列空襲摧毀的房屋廢墟底下,抱出一具兒童屍體。(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以色列軍方證實,自從哈瑪斯集團上週發動歷來最致命攻擊以來,有一百九十九人遭挾為人質。加薩當局表示,戰鬥爆發以來,有二千六百七十位巴勒斯坦人喪生、九千六百人受傷。 自哈瑪斯七日發動襲擊造成一千三百人死亡以來,加薩走廊一直受到以色列猛烈轟炸。由埃及控制的加薩邊界關卡在外交努力下將重新開放,以利援助物資能順利進入當地。 來自多國的數百噸援助物資已在埃及西奈半島滯留數天,等候協議達成,以便讓物資能安全運送至加薩,並讓一些外國護照持有者經由拉法關卡撤離。 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爾登表示,以色列「沒有興趣」占領加薩,但會做「任何有必要」之舉來消滅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美國總統拜登則直指以軍若占領加薩將會是「重大錯誤」,這是他自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突襲以來,少數幾次開口要求以色列在回應舉措「保持克制」的發言之一。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表示,哈瑪斯集團的行動和政策不代表巴勒斯坦人民。他強調,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是「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 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表示,位在黎南納庫拉鎮的部隊總部遭到一枚火箭襲擊。黎巴嫩什葉派基本教義民兵組織真主黨與以色列正在黎巴嫩邊境交火。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在納庫拉的總部遭到一枚火箭擊中,我們正在查核那是從何而來。我們的維和人員當時不在掩閉室內,所幸沒有人員受傷。」

Read More

加薩南部停火重開關卡? 以總理否認

一群日本民眾十六日集結在東京以色列大使館旁,舉標語呼籲以色列停止攻擊加薩。(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兩名埃及消息人士表示,埃及、以色列和美國同意從十六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六時(台灣時間下午二時)開始在加薩南部停火,同時重新開放拉法關卡,允許援助進入加薩和撤離外國人。對此,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似否認達成協議;他的辦公室發聲明說:「加薩目前沒有停火和人道主義援助來換取外國人撤離。」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中東進行穿梭外交,防止衝突擴大。布林肯斷然否決將巴勒斯坦人逐出加薩走廊的構想,認為他們應能留在家園。 美國官員表示,布林肯將會再度前往以色列。以色列則宣布已對加薩南部恢復供水。一名熟知此事的消息人士則透露,美國和以色列官員正就拜登接受尼坦雅胡之邀,在不久之後訪問以色列的可能性進行商討。 十六日在印度新德里天文台景區附近,一群學生和左翼組織成員抗議以色列,表達對巴勒斯坦人的支持。(路透)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則呼籲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運動哈瑪斯集團無條件釋放人質、呼籲以色列讓人道物資得以迅速且暢行無阻進入加薩走廊。 另外,中國大陸外長王毅十六日在北京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針對以巴衝突,王毅表示,陸方譴責一切傷害平民的行為,反對任何違反國際法的作法。聯合國安理會有必要採取行動,大國應發揮積極作用。當務之急是停火止戰,推動雙方回到談判桌前,建立緊急人道救援通道,防止出現更大人道災難。他重申,根本之策是盡快啟動「兩國方案」,爭取更廣泛共識,推動形成恢復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權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以巴軍事衝突加劇 中東難平靖

崔進揆 以色列遭到來自加薩的炮火襲擊。(路透)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哈瑪斯組織的衝突,迄今已逾一週,雙方死亡慘重,以軍動員三十六萬後備部隊陳兵邊界,準備進軍哈瑪斯控制的加薩走廊,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組成的極右派戰時內閣,誓言殲滅哈瑪斯,加薩走廊一場腥風血雨的城鎮戰,已是山雨欲來。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同在地中海東岸,自以色列一九四八年建國以來,雙方的衝突迄今已延續了七十六年,並發生了至少五次的中東戰爭。巴勒斯坦政府目前主要分布兩區,一區在約旦河西岸,由法塔赫主導,另一區則是哈瑪斯統治的加薩走廊。   以色列士兵在街頭巡邏警戒。(路透) 戰事是否擴大? 以色列決定   十月七日,以色列遭到大規模襲擊,導致以色列有一千三百多人死亡並被擄走一百五十多人當人質,就是由加薩走廊的哈瑪斯所發動。加薩走廊面積僅約三百六十五平公里,人口約二百四十萬 ,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但十六年來持續遭以色列封鎖,一直處於嚴重的經濟困難與人道災難困境。 哈瑪斯組織自認是對以色列封鎖壓制的反抗運動,但美國及西方主要國家則視為激進伊斯蘭主義恐怖組織,並譴責此次對以色列的襲擊;但許多穆斯林國家則是聲援巴勒斯坦,指責以色列占領巴勒斯坦領土、剝奪自決權,才是導致局勢升級的根本原因。 由於以色列在軍事實力上對哈瑪斯占有絕對優勢,這場戰爭是否會進一步擴大?將取決於以色列。如果只是單純反擊、解救人質,戰事不致進一步擴大;但以軍若以占領、肅清哈瑪斯為目標,地面部隊向加薩走廊長驅直入,戰事將會進一步惡化,並產生外溢效應。 首先,傷亡將更慘重。以色列的報復行動,對加薩走廊的持續空襲轟炸,同時進行斷水、斷電、斷糧、斷能源等封鎖,報復攻擊才一週,加薩已逾二千人死亡,有超過四十萬難民流離失所。以軍若對加薩走廊進行大規模進攻,將引發慘烈的地面戰、城鎮戰。   以阿和談 因哈瑪斯襲擊中斷   其次,戰事有擴延北部的跡象。以色列目前除了大軍集結加薩走廊,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攻勢外,在北部與黎巴嫩真主黨已有零星交火,以軍日前甚至空襲敘利亞境內的機場,意在阻斷伊朗可能透過敘利亞的中介途徑援助哈瑪斯。 第三,中止以阿關係正常化進程。原本進行中的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的和談,已因哈瑪斯的襲擊暫時中斷。如果以軍的報復讓戰事進一步擴大,造成加薩慘重傷亡,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性也將中止。 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長期對立,關鍵在巴勒斯坦建國問題未解,並已引爆五次中東戰爭,但最後都是以色列戰勝;大家慢慢認清,戰爭無法消滅以色列,且世界許多國家都已經和以色列建交。從國際政治現實面看,阿拉伯國家只能接受以色列存在的事實。 除了鄰近的埃及、約旦已與以色列建交,近年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也以各自國利益為出發點,陸續與以色列建立正式邦交;接下來聚焦在與遜尼派領導國沙烏地阿拉伯推動關係正常化,並且有美國的居間斡旋,很有可能建交,甚至帶動其他國家跟進!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左)在政權瀕臨危機之際,因為人民的愛國心與朝野團結對外,又出現轉機。(路透,資料照) 未來態勢 美陸反應動見觀瞻   以阿和解看似已是時勢所趨,而巴勒斯坦建國已非優先關注議題。這個發展趨勢,讓哈瑪斯感受到強烈危機感與急迫感,擔心被進一步邊緣化。選在此時對以色列發動襲擊,目的是讓阿拉伯國家、國際輿論關注巴勒斯坦建國問題未解決,以及加薩走廊被以色列長期封鎖、卻被忽視的災難。 第四,人道災難的國際壓力。穆斯林國家基於歷史、民族情感,普遍支持、同情巴勒斯坦。一旦戰事惡化,加薩走廊人道災難愈形嚴峻,將牽動周邊阿拉伯國家、甚至國際穆斯林國家的反彈。近日,以軍在地面進攻前,要求加薩北部百萬居民在二十四小時內轉移。聯合國要求以方收回命令,否則將出現人道災難。 第五,美中(中國大陸)反應動見觀瞻。以色列與沙烏地的和談暫停,衝擊了美國中東政策,美國福特號、艾森豪號雙航母前進地中海,英國也派出軍艦及偵察機前往待命,除了表態聲援以色列,也在對黎巴嫩真主黨、伊朗產生威懾作用,防止他國介入擴大衝突。 中國大陸一貫支持聯合國決議的兩國方案。大陸外長王毅已表示「以色列的行為已超越自衛範圍」、「停止對加薩民眾的集體懲罰」中國大陸中東問題特使翟雋也即將訪問中東,協調停火止戰、保護平民、緩和局勢、推動和談。   國際能源供應 恐受外溢影響   綜觀目前局勢,以色列在發動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前,必然會審酌內外形勢的變化。這對三度出任以色列總理的尼坦雅胡而言,有危機,也有轉機。 尼坦雅胡曾身陷貪腐案件,又因為推動司法改革招來極大反彈,施政評價不高;在哈瑪斯襲擊以色列之後,包括情報為何失靈?質疑應付襲擊動作太慢等,國內對尼坦雅胡政府有許多怪罪的聲音。 但尼坦雅胡為報復哈瑪斯,已組成戰時內閣,所任命的官員立場更右翼、主張對恐攻採取強硬回擊手段,讓這位以色列在位最久的總理,在政權瀕臨危機之際,因為人民的愛國心與朝野團結對外,又出現轉機。 然而,尼坦雅胡雖藉衝突重新鞏固自己的政權,如果採取激進報復手段,讓地面部隊長驅直入加薩,導致讓戰事擴大、傷亡加劇,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必然會有反應,不會袖手旁觀。此外,中東關乎國際能源供給,如果中東區域緊張關係擴大,勢將外溢影響國際能源市場與政治。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當代南亞與中東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崔進揆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以巴衝突 各國籲保護平民

以巴衝突持續升高,各國呼籲保護平民,停止對無辜民眾的集體懲罰。上圖為在耶路撒冷赫茨爾山軍事公墓舉行的葬禮上,親人哀悼二十一歲的以色列士兵,他在加薩地帶和哈瑪斯分子槍戰後喪生。下圖為一名以色列士兵從哈瑪斯攻擊後擊穿的彈孔旁走過。 (路透)  本報綜合報導 針對以巴衝突,美國總統拜登分別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通話,「重申他支持盡一切努力保護平民」;中共外長王毅則在和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長費瑟通話時表示,以色列的行為已超越自衛範圍,應認真傾聽國際社會和聯合國秘書長的呼籲,停止對加薩民眾的集體懲罰;俄羅斯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就關於以色列與哈瑪斯衝突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這項草案呼籲人道停火、並譴責對平民的暴力與所有恐怖主義行徑。 俄羅斯駐聯合國副大使表示,十三日提交給十五個成員國的安理會以來,決議草案的文本沒有任何改變。他預計投票將安排在美東時間明天下午三時(台北時間十七日凌晨三時)進行。 以巴衝突發生後,白宮發表了和兩國領袖通話的聲明表示,「拜登總統重申他支持盡一切努力保護平民」。 白宮表示:「拜登總統與以色列尼坦雅胡總理討論了美國與聯合國、埃及、約旦、以色列和該地區其他國家的協調行動,以確保無辜平民獲得水、食物和醫療服務。」;拜登還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交談,並強調了巴勒斯坦人的「尊嚴和自決權」,拜登告訴阿巴斯:「哈瑪斯並不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尊嚴和自決權。」並承諾「全力支持」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為巴勒斯坦人提供人道援助的努力,「特別是在加薩」。 大陸外交部官網則披露了外長王毅與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長費瑟有關以巴衝突的通話內容,說明「中方反對並譴責一切傷害平民的行為,因為這違反人類基本良知,違反國際法基本準則。以色列的行為已超越自衛範圍,應認真傾聽國際社會和聯合國秘書長的呼籲,停止對加薩民眾的集體懲罰」。 費瑟在通話中提及,沙方認為,若不落實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不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巴勒斯坦問題就無法公正和持久解決。 法新社報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瑪斯爆發衝突,有記者群在靠近以色列邊境的黎巴嫩南部進行採訪時不幸遭到波及,造成一死六傷,巴黎當局呼籲保障採訪記者的安全。 法國總統辦公室發布聲明表示,真主黨和黎巴嫩必須「保持克制,避免該地區爆發第二戰線」,否則「第一個受害者將會是黎巴嫩」。 聲明強調,「不應給予黎巴嫩再次陷入戰爭的藉口」,尤其是黎巴嫩多個月來權力真空、政府無法正常運作,國力「正處於極度弱化」的狀態。重申以色列「有權自衛」,並呼籲以色列在轟炸加薩走廊時,應採取一切措施保護平民。

Read More

以地面部隊突擊加薩 增至2215死

以色列對加薩展開地面攻擊。圖為以軍襲擊後,巴勒斯坦人在廢墟下搜尋傷亡人員。(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自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襲擊以色列以來,以色列步兵當地時間十三日首次襲擊加薩走廊。以國總理尼坦雅胡表示,報復行動才剛開始。 哈瑪斯治下的衛生部說,加薩走廊遭以色列攻擊的死亡人數攀升,目前造成至少二千二百一十五人死,其中包括七百二十四名兒童;罹難者中約四百五十八名女性,另有八千七百一十四人受傷。 以色列十三日下令加薩北部的居民南遷。以國軍方十四日表示,已看到巴勒斯坦平民大規模往南移動。以軍地面部隊稍早進入加薩「定位突擊」,清除哈瑪斯武裝並搜索人質位置。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說,一些地面部隊在戰車掩護下發動突擊,掃蕩巴勒斯坦的火箭單位和蒐集人質所在地點資訊。這是以方在這場以巴最新危機爆發以來,官方首度提及地面部隊進入加薩。 以色列國防軍表示,戰機十三日攻擊哈瑪斯執行空中任務的總部,擊斃哈瑪斯空中陣列負責人穆拉德。哈瑪斯未立即證實這項消息。 聯合國表示,以色列軍方近一週猛烈轟炸後,加薩走廊一千三百多棟建築物遭到摧毀。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表示,這些建築物中有「五千五百四十個住宅」遭摧毀,另有近三千七百五十幢房屋嚴重受損,無法居住。 另外,獲伊朗撐腰的黎巴嫩真主黨表示,真主黨將「做好充分準備」,時機成熟時會加入其盟友哈瑪斯,共同對抗以色列。真主黨二號人物卡西姆說:「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當需要採取行動時,我們會出手。」

Read More

英瑞戰略結盟 應對中共挑戰

英國與瑞典當地時間十三日簽署戰略夥伴關係,雙方將致力共同應對中國大陸構成的體制性挑戰,並重申台海及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圖為英國首相蘇納克(右)與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左)登上正在北歐執行巡邏任務的英國海軍防空驅逐艦「鑽石」會談。(英國首相府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與瑞典當地時間十三日簽署戰略夥伴關係,內容除了提到雙方將致力共同應對中國大陸構成的體制性挑戰,並重申台灣海峽及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此外,英瑞將協同尋求加強歐洲與印太區域的夥伴關係。 英國首相蘇納克在瑞典出席遠征軍聯合部隊峰會,期間與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會晤,兩人一同登上正在北歐執行巡邏任務的英國海軍「勇敢級」防空驅逐艦「鑽石」。會後雙方簽訂戰略夥伴關係,將深化在安全防衛、科學科技、創新、能源、投資貿易等領域合作。 英國和瑞典在戰略夥伴宣言提到,雙方將致力深化連結以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包括俄羅斯的惡意影響力和假訊息活動,以及來自大陸的體制性挑戰。 宣言指出,英瑞雙方同意,歐洲─大西洋與印度─太平洋區域的安全繁榮彼此密不可分,因此將協同尋求強化歐洲與印太區域的夥伴關係,包括透過落實歐盟與英國的印太戰略。 宣言指出,英瑞將在符合國家利益和安全的前提下,與大陸進行建設性的接觸往來。同時,英瑞將「持續籲請」北京切勿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行動提供物質協助。 英國和瑞典並將繼續合作,就新疆、西藏等地人權侵害事件,以及香港的自主、自由和權利持續受侵蝕向北京表達關切。

Read More

流失海外百年 7石柱回歸圓明園

圓明園石柱回歸展暨二0二三北京公眾考古季開幕式在北京圓明園博物館舉行。圖為其中二件展出的石柱文物。(中新社提供/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圓明園石柱回歸展暨二0二三北京公眾考古季」十三日在北京圓明園博物館舉行開幕式。展覽展示了七件圓明園流失石柱文物,這也是繼馬首銅像後,又一批回歸中國的海外重要文物。 據中國官媒央視報導,七件石柱文物原為圓明園建築構件。一八六0年英法聯軍劫掠後流失海外,後由挪威卑爾根科德博物館及西挪威藝術博物館收藏。近年,在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政府與社會力量等通力合作,最終促成挪威收藏機構向中方捐贈這批石柱文物。 報導介紹,此次回歸的石柱共七件,均為漢白玉材質,通高約八十到九十二公分,立面有雕花造型,品相較好,推測均來自西洋樓遺址區。 這些石柱正面紋飾以西式番花、貝殼紋等西洋雕花為主,側面花瓶內花束則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蘭、荷花、菊花等中國傳統花卉為主,圭角捲雲紋、開窗的海棠線雕刻方式等亦與中國古建望柱、欄板相同,體現中西合璧文化內涵。 開幕式上,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向相關方面頒發捐贈證書,向北京市文物局頒發劃撥文件。展覽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學共同主辦,共展出文物、照片等約五十件。

Read More

以恐對加薩發動地面攻擊

英國首相府十二日宣布,皇家空軍已前往東地中海一帶展開部署,P─8「海神式」海上巡邏偵察機十三日開始執行任務。(英國首相府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城鎮造成一千三百人死亡。以色列軍方透過聲明表示,針對鎖定的哈瑪斯目標,已對加薩地區投下大約六千枚炸彈;並在十三日要求加薩地區北部居民往南遷移,預料可能即將展開地面入侵。 法新社報導,哈瑪斯武裝團體七日侵入以色列城鎮展開屠殺,迄今已造成一千三百人死亡,這是以色列建國七十五年來遭受的最慘重攻擊。以色列隨後誓言摧毀這個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並從七日以來,已對加薩地區投下大約六千枚炸彈。 針對以色列的報復回擊,哈瑪斯旗下的武裝團體艾茲丁‧卡薩姆旅透過聲明指出,以色列戰鬥噴射機轟炸的五處地點「有十三名俘虜…包括外國人」喪生。 人口稠密的加薩走廊住了二百四十萬人,以色列對這塊遭到封鎖的飛地發動密集空襲和砲火打擊,摧毀大量建物且造成逾一千五百人喪命。根據加薩的哈瑪斯媒體部門,死者包括至少五百名孩童。 因為戰爭造成的傷亡,聯合國十三日發出緊急呼籲,要求募款二億九千四百萬美元,以解決加薩和遭以色列占領的約旦河西岸「最緊迫的需求」。近日已有逾四十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人道事務廳表示,這筆資金將能幫助一百二十多萬人,並補充說,近日發生的以巴衝突致使當地援助團體無法取得足夠資源。

Read More

創最高齡跳傘紀錄 擁冒險精神 美人瑞安祥離世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一名104歲的芝加哥人瑞,1日才剛從1萬3500呎高空躍下,跳傘成功,並創下世界紀錄,9日卻傳出在睡夢中,安詳離世。她在世的時候曾表示,年齡只不過是數字。雖然她沒有等到,獲頒金氏世界紀錄的那一天,不過,她的精神,將長存人們心中。

Read More

以巴開戰 以色列徵召30萬後備大軍 哈瑪斯揚言處決人質

以色列民眾互相擁抱,哀悼在哈馬斯襲擊中喪生的士兵。 (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以色列持續徹夜轟炸加薩走廊,報復哈瑪斯入侵,並封鎖整個加薩走廊斷供糧水油電。巴勒斯坦衛生部呼籲各方協助設置安全走廊,供緊急醫療援助進入加薩的醫院。 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高階官員馬佐克表示,哈瑪斯已經「達成目標」;對於與以色列談判停火一事,現在抱持開放態度。 以色列軍方指出,他們史無前例召集了三十萬名後備軍人,並對加薩走廊實施全面封鎖。這代表以色列可能計劃在當地發動地面攻擊,以擊敗哈瑪斯。 在哈瑪斯控制的加薩走廊,以色列對當地發動有史以來最密集的報復性空襲,從七日至今已導致超過五百人喪命。 在以色列飛機展開數小時的猛烈轟炸後,哈瑪斯表示,以色列在無預警情況下每轟炸民宅一次,他們就會處決一名以色列人質。 目前以色列方面有九百多人死亡;加薩走廊在以軍連番轟炸後,巴勒斯坦罹難人數也超過七百零四人,當中一百四十人是兒童。 以色列軍隊表示,他們空襲巴勒斯坦飛地之際,在以色列和加薩走廊周邊發現大約一千五百具哈瑪斯武裝分子的遺體。 美國白宮表示,哈瑪斯突襲以色列後,美國不打算軍事介入這波以巴衝突。美國一名資深國防官員則透露,美方正增援以色列軍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