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前進亞洲?陸批販賣安全焦慮

本報綜合報導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領袖峰會此前發表公報,提中國大陸威脅多達十五次,北約是否前進亞洲引討論;陸方透過駐日外交管道發聲,嚴詞批評北約販賣安全焦慮,唯恐天下不亂。 北約十一、十二日召開領袖高峰會,相較去年公報僅一處提及「中國」,今年會後公報提及「中國」達十五次,直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明示的野心和脅迫性政策,挑戰我們的利益、安全與價值」,並試圖強化與亞洲太平洋地區民主國家的合作。北約原有意加強與日本的關係,在日本開設聯絡辦公室,但後來遭法國總統馬克宏反對。 大陸駐日本大使館微信公眾號二十二日發文,稱北約持續介入亞太事務,挑動陣營對抗,引起地區國家高度警惕。近日在領袖高峰會上,再次在涉陸問題上渲染緊張、製造對立,北京對此嚴重關切、堅決反對。 文章指出,北約東進亞太,超越《聯合國憲章》允許的集體自衛範疇,給地區乃至全球安全帶來破壞因素。北約聲稱是區域性組織,卻突破自身條約規定的地理範圍;自稱是防禦性聯盟,卻鼓動成員國不斷增加軍費,不停越界擴權。北約宣稱要捍衛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卻無視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干涉別國內政,捲入多場戰爭,販賣安全焦慮,唯恐天下不亂。 文章稱亞太國家不歡迎「北約亞太化」,亞太地區也不需要「亞太版北約」。 陸方指注意到近期北約和日本的互動,稱希望日本汲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做破壞地區國家間相互信任、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Read More

教宗特使將訪北京 可能觸及設處議題

本報綜合報導 教宗特使、樞機主教祖皮八月擬訪問北京,多家義大利媒體認為這是中國大陸近年首度授權開放教宗特使到訪,除聚焦烏克蘭人道換囚,也可能觸及教廷赴大陸設處、教宗九月訪蒙古等議題。 教宗調停俄烏戰爭的和平特使祖皮繼訪問基輔、莫斯科、華府後,八月將訪問北京。這是一九八0年代樞機主教埃切加雷訪陸後,北京罕見再次接受教宗高層公開訪問。 義大利大報《晚郵報》引述梵蒂岡權威消息指出,北京當局已為祖皮此行「開了綠燈」,雖然訪問細節與日期仍待雙方敲定,但已被視為很大突破。 義大利天主教媒體AIC新聞社認為,教宗和平特使團訪問北京,一開始就在計畫之中,因為訪團成員包括天主教團體「聖艾智德」副主席羅庫奇,聖艾智德是力主與大陸對話最重要的團體之一,過去也常被視為教廷與大陸溝通的非官方媒介。 晚郵報引述消息指出,為調停俄烏戰爭,祖皮需要訪問對俄羅斯甚具影響力的大陸,但北京歡迎教宗特使的意願「並非理所當然」。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日前接受梵蒂岡媒體專訪時重申,教廷盼望到大陸設立聯絡處,祖皮與教廷國務院在出訪外交任務上密切合作,因此祖皮訪陸是否會觸及「教廷赴中設處」議題也引起關注。 AIC新聞社指出,教廷即將在亞洲另一個共產主義國家越南設立常駐代表, 越南國家主席武文賞二十三到二十八日訪問歐洲,期間將與梵蒂岡簽署相關協議。教廷部分專家認為,與越南的協議可作為解決大陸問題參考模式。

Read More

餓死見耶穌 肯亞邪教害403命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肯亞今年稍早爆發邪教慫恿信徒餓死「得見耶穌」的事件,高層官員說,十八日又發現十二具遺體,累計已超過四百人死亡。 邪教領袖瑪肯西涉嫌在當地一處森林慫恿信徒挨餓至死。海岸地區專員經過最新一輪挖掘工作後,已知共四百零三人死亡。調查人員正在森林裡尋找更多墳墓。第一批受害者於四月被發現,有些已經死亡,有些一息尚存,但身體非常削瘦虛弱。 政府解剖後發現,受害者的主要死因似乎是飢餓,但也有一些人是被勒死、毆打或窒息而死,包括兒童。 瑪肯西原本是計程車司機,後來改行「傳教」,自四月中旬以來就被警方拘留。法院月初將瑪肯西的拘留期延長1個月,以便調查繼續進行。 國家檢察官曾說,瑪肯西面臨恐怖主義或屠殺相關控訴,但尚未提出任何抗辯。 瑪肯西有七個孩子,他於二00三年成立「佳音國際教會」,自稱牧師。他有極端主義相關紀錄,也曾身陷數樁官司。

Read More

日本老老照顧悲劇 82歲夫殺妻遭判3年徒刑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去年發生一起「老老照顧」悲劇,八十二歲老翁在照顧七十九歲妻子近四十年後,將妻子連同輪椅推入海中殺害,十八日遭判處三年有期徒刑。 被告藤原宏去年時一月在大磯港將妻子藤原照子連同輪椅推落海中殺害,被檢方起訴問罪。法官表示,藤原照子沒有任何過錯就被丈夫殺害,其絕望及懊悔難以估算,判處被告三年有期徒刑。 法官對被告說,希望能在服刑期間思考何以致此,也希望健康地走出監獄度過餘生;被告在聽完法官一席話後流淚無語。 檢方依殺人罪起訴被告,具體求刑七年;辯護律師則請求庭上判處緩刑。 承審法官說,被告強烈堅持必須一人照顧妻子,所以對讓妻子進入照護設施抱持猶豫態度,然後因為單方面的悲觀就奪走被害人的生命,「這種拒絕周圍協助,不該視為典型的照顧疲勞案例」。 法官說,雖然應該考量到被告全心全意照顧妻子,但其殺人動機相當自私且手法也很惡劣,跟過去所判處緩刑的案例有所不同,所以判處三年有期徒刑。

Read More

英國簽署CPTPP協議 99%貨品免關稅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商業暨貿易大臣巴登諾克十六日在紐西蘭舉行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部長會議期間,簽署標誌英國正式加入CPTPP的協議。英國目前出口至CPTPP各國的貨品未來逾百分之九十九具免關稅資格。 紐西蘭是CPTPP的二0二三年輪值主席國,十五至十六日在奧克蘭市舉辦CPTPP部長級會議。英國是第一個獲准加入CPTPP的歐洲國家以及非創始經濟體。英國商貿部表示,在英國加入後,CPTPP所有成員經濟體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總和將高達十二兆英鎊(約十五點七兆美元),約占全球GDP的百分之十五。 商貿部指出,巴登諾克簽署後,協議尚需經國會審查、政府批准等程序,其他成員經濟體也需各自依法完成國內程序。商貿部預估,協議將在明年生效實施。 英國將是CPTPP第十二個成員經濟體,既有十一個成員經濟體為日本、加拿大、澳洲、越南、紐西蘭、新加坡、墨西哥、秘魯、汶萊、智利、馬來西亞。在三月底按「共識決」原則獲准加入CPTPP以前,英國已與除了馬來西亞和汶萊以外的九個CPTPP成員經濟體簽有自由貿易協定(FTA)。

Read More

美日韓軍演 因應北韓核彈威脅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南韓和日本十六日舉行聯合海軍飛彈防禦演習。鑒於北韓幾天前剛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南韓海軍表示,美日韓的聯合演習這是為了因應北韓不斷變化的核子與飛彈威脅。 北韓十二日自其東岸試射最新的火星十八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表示這是對敵人「強烈且實際的警告」。平壤當局並形容火星十八型是北韓核子打擊力量的核心。 南韓海軍表示,十六日舉行的三方演習在南韓與日本之間的國際水域進行,聚集了三個國家配有神盾雷達系統的驅逐艦。美國及其亞洲盟友一直努力改進北韓飛彈訊息的共享系統。南韓和日本各自與美國雷達系統連接,但彼此之間沒有連結。 南韓軍方表示,透過設定一個虛擬目標的情境之下,這次演習意在讓盟國更熟練地回應北韓彈道飛彈試射行動。南韓海軍軍官表示:「我們將藉由我軍強大的反應系統和三方合作,有效對付北韓的核子和飛彈威脅。」 北韓日前試射洲際彈道飛彈遭到美國、南韓和日本譴責,但平壤當局反駁說,他們是在行使自衛權。 而這次試射行動之前,平壤當局曾指控美國間諜機飛越其專屬經濟區,同時譴責美國核子動力巡弋飛彈潛艦最近訪問南韓,誓言將採取措施予以回應。

Read More

陸俄將軍演日本海 劍指興風作浪勢力

本報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與俄羅斯近日將在日本海中部舉行軍事演習,大陸軍事專家稱日本海是兩國重要戰略通道,這次演習劍指一些想要在該海域興風作浪的勢力,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戰性。 大陸國防部十五日宣布,俄羅斯軍隊近日將派出海空力量參加解放軍北部戰區在日本海中部組織的「北部.聯合二0二三」演習。這是俄羅斯軍隊第二次參加大陸軍隊主導的年度戰略演習,也是俄方首次同時派遣海空力量參演。 演習主題為「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旨在提升兩軍戰略合作水平,增強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今年由北部戰區組織的演習為何選擇在日本海中部進行?大陸官媒環球網曾說明,因為這裡是公海海域,各國依據國際法可以在公海海域展開軍事演訓行動;大陸軍事專家宋忠平進一步指出,日本海是陸俄兩國重要的戰略通道,位於日本海的宮古海峽、對馬海峽、津輕海峽三個海峽都事關陸俄的國家戰略安全,尤其是一些居心叵測的勢力想要在該海域興風作浪的話,對陸俄會造成重大安全威脅。 宋忠平認為,這次演習主題為「維護海上戰略通道安全」,顧名思義,演習選擇在日本海舉行能更好展示演練課題,也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戰性。

Read More

教宗追認沈斌神職 爭取設北京辦事處

本報綜合報導 教宗十五日追認中國大陸政府自行任命的上海教區主教沈斌,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同步表態,盼在北京設立「教廷聯絡處」。一位退休外交官透露,梵陸恐已就此達成默契或交換條件。 沈斌四月初被北京當局調任上海教區主教,教廷曾公開表示事前未獲徵詢,此舉違反梵陸協議。教宗事隔三個多月後突然發布公告「追認」此人事。 該外交人士表示,教廷公告沈斌人事案同日,梵蒂岡媒體刊出帕洛林長篇專訪,特別提到教廷要求在北京設立聯絡處,這是教廷對相關議題最清楚的一次陳述,令人擔心梵陸對此事已達默契,而「聯絡處」正是美陸建交前美國在北京辦公室的名稱。 該外交人士表示,梵陸對話已近一年未進行,帕洛林此次在梵蒂岡媒體專訪中具體點出,雙方尚有許多未決定的教務問題,包括大陸主教團地位,以及大陸主教與教宗的溝通福傳工作;教廷追認沈斌任命案強調應強化溝通,也是意在為「重啟梵中對話」鋪路。 該外交人士說,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將於九月初訪問蒙古,教廷期望大陸教友能就近參加活動;教廷十月將舉行世界主教會議,也期望大陸主教前來參加,與羅馬教會共融。教廷妥協追認沈斌任命案,其中一項沒說出口的目的,即是深盼換得北京政府在這兩件近期活動中,能達成教廷期望。

Read More

土耳其同意 瑞典入北約只差一步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十一日表示,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同意將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案提交國會批准。對此,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表示,「很開心」與艾爾段達成協議,讓土國支持瑞典加入北約,兩國將繼續共同打擊組織犯罪與恐怖組織,並同意深化經貿上的合作。 史托騰柏格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與艾爾段和克里斯特森會談後指出,艾爾段已同意盡快把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案提交給土耳其國會,並與國會密切合作以確保獲得批准。三方會談結束後發布的聲明指出,土耳其與瑞典會在「反恐協調」方面密切合作,並促進雙邊貿易關係。 聲明提到:「瑞典會積極支持恢復土耳其加入歐盟進程的相關努力,包括歐盟─土耳其關稅同盟的現代化及放寬簽證。」 克里斯特森表示:「我們往瑞典獲正式批准加入北約邁出很大一步。這對瑞典來說是美好的一天。」匈牙利也尚未同意瑞典的申請案,但總理奧班已表示他將跟隨艾爾段的腳步。 對此,美國總統拜登向史托騰柏格致謝,他說:「我期待歡迎克里斯特森與瑞典成為我們的第三十二個北約盟國。」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也在推特表示樂見這則「好消息」。

Read More

葉倫訪陸成果 各唱各的調

本報綜合報導 美國財長葉倫結束訪問中國大陸,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十日表示,總統拜登認為葉倫進行非常重要且具實質性的互動,維持美陸溝通管道暢通、清楚傳達華府意圖及關切;大陸財政部則表示,要求美方採取實際行動回應北京就美國經濟制裁打壓的關切,兩國應通過坦誠交流,針對雙邊經濟領域的重要問題尋求共識。 葉倫六至九日訪陸四天,會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副總理何立峰、財政部長劉昆、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國家外匯局長潘功勝等人。她是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後,近期第二名訪問大陸的美國高階官員。 葉倫結束北京行程後表示,她與大陸官員的會談「直接」且「富有成效」,讓兩國關係「更站穩腳步」;「我們相信世界夠大,足以讓我們兩國繁榮發展」。 蘇利文表示,拜登每天都有收到葉倫書面彙報,對葉倫每場會面重點及對外發言都有掌握;並認為葉倫此次訪問,進行了非常重要且具實質性的互動。 他說:「維持溝通管道暢通、清楚傳達美國意圖與優先事項,並清楚表達美方對中國特定作為的關切相當重要,這些葉倫都有做到。」 蘇利文也提到,北京目前仍排斥與華府維持軍事聯繫,葉倫訪陸後也尚未有改變。他呼籲陸方,負責任強權有義務採取行動,進行軍事對話。 大陸財政部則指出,近年來美方一系列對大陸的經濟制裁打壓措施,損害大陸市場主體的正當權益,破壞兩國關係的民意基礎。在與葉倫的會談中,陸方再次重申,盼美方取消對陸加徵關稅、停止打壓中國企業、公平對待兩國雙向投資、放寬對陸出口管制、撤銷涉疆產品禁令等,並「希望美方切實採取行動,回應中方在兩國經濟關係中的重大關切」。 大陸財政部強調,陸美經濟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的發展對美國是機遇而不是挑戰,是增益而不是風險」;「中美應通過坦誠交流,就雙邊經濟領域的重要問題尋求共識,為兩國經濟關係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