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訪陸 布林肯稱將深化溝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十八日表示,他聽到許多國家樂見美國與中國大陸雙方領導人的會面,各國都希望美陸負責任地處理彼此的關係;因此他明年的訪陸行程將會深化彼此的溝通,避免競爭關係變成衝突。 布林肯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昨天晚間在APEC會場的媒體中心舉行記者會,說明此行的目的和成果。對於明年即將訪問大陸的行程,以及對這趟行程的目標和期待;布林肯表示,誠如美國總統拜登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強調,如果雙方要負責任地處理彼此的關係和競爭,雙方必須保持公開且持續加深彼此的溝通,如此一來才不會變成衝突。 布林肯說,與此同時,雙方要找到可以合作的領域,特別是那些不只對雙方人民有影響而是攸關全球民眾福祉的議題。 布林肯指出,拜習會面之後,不管是這次在曼谷參與APEC或是剛落幕的G20峰會,他聽到許多國家樂見兩國領導人的會面,各國都希望美陸兩國負責任地處理彼此的關係,因此他的訪陸行程將會繼續討論拜習會談及的多項議題,並深化彼此的溝通。 布林肯說,這些議題包括美陸兩國之間的議題、亞太地區國家關心的議題以及全球關心的議題如氣候、健康和經濟等。至於何時訪陸,布林肯說他們還在討論當中。

Read More

俄猛攻烏克蘭電網 千萬人無電可用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對烏克蘭各大城發動新一波打擊、癱瘓烏國電力基礎設施之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目前有一千多萬烏克蘭民眾處於無電可用狀態。 烏克蘭軍方表示,俄羅斯飛彈和砲彈攻擊烏克蘭數州多個地點,東部頓內茨克地區激烈戰鬥也未止歇,俄軍似乎更積極行動。 烏克蘭軍方在聲明中說,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持續受到俄羅斯飛彈和無人機的攻擊,從首都基輔所在的北部到中部的第聶伯羅和南部的敖德薩都有多處遇襲。 聲明說,烏軍在過去二十四小時內擊落了兩枚巡弋飛彈、五枚空射飛彈和五架伊朗製無人機。 在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九個月以來,頓內茨克地區歷經最激烈的戰鬥。上週烏軍收復南部赫松市,從赫松撤出的俄軍轉增援在頓內茨克作戰的兵力。 烏克蘭軍方表示,俄軍向頓內茨克州的城鎮巴赫姆特和附近的索萊達等地發射砲彈。 聲明說,俄羅斯的火力還襲擊烏國東北部哈爾科夫州的巴拉克列亞及烏南城市尼科波。 烏軍於九月奪回巴拉克列亞。尼波科位於卡科夫卡水庫岸邊,對岸是札波羅熱核電廠。 澤倫斯基說「目前有超過一千萬烏克蘭人無電可用」,還說敖德薩、文尼察、蘇米和基輔等地受創最深。

Read More

COP27協議草案 氣候賠償無共識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聯合國氣候機構公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會議(COP27)的協議草案,希望在接下來的會議期間,各國代表可以達成協議。 這份草案的基礎是一份之前完成的非正式文本,沒有針對本屆峰會最有爭議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也就是「損失與損害」賠償計畫,目的是為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財務援助。 目前的草案文本有許多預留空格,顯示各國代表仍在就相關問題尋求共識。 這是氣候賠償問題首次在COP會議與巴黎協定列入正式議程,因此外界認為,這代表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這個長期分歧的問題上取得突破。然而,關於下一步要做什麼的討論卻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歐盟日前提案,希望化解僵局。 根據現有的協議草案內容,各方將「再次確認巴黎協定的目標,讓地球升溫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攝氏二度,並努力把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攝氏一點五度以內」。

Read More

反黑箱 WHO:藥廠須公開疫苗價格與合約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後應對全球衛生緊急情況時,世界衛生組織(WHO)擬強制要求大藥廠披露所有相關藥品或疫苗價格及與各國政府達成的採購合約。這份協議草案仍由一百九十四個成員國協商;草案呼籲藥廠與企業有義務公開一切公共採購合約的條款,強調用於開發疫苗和治療方法的公共資金應更透明,也應加入相關規定確保由此生產的產品能平均分配給世界各國。 這份國際防疫協議目的,是避免全球再次發生像COVID-19一樣具破壞性的公衛危機並改善全球因應機制,避免世界上許多最貧窮國家被遺漏。 這次疫情期間,各國政府與藥廠間達成許多交易合約均不公開,讓藥廠幾乎不必負任何責任。 世衛一名發言人表示,這份協議草案是由一些成員國推動,「過程既公開、透明,也聽取其他利害關係人意見,包括任何感興趣的利害關係人和公眾,也能在公開諮詢中提出意見」。 這份國際防疫協議尚處初步階段,在與其他更多成員國和利害關係人談判後很有可能再調整。草案在本週稍早通傳各國後,將在會議中公布完整內容。 但對締約國或藥廠若不遵守規定會有哪些後果?協議中的交代卻很含糊。世衛沒法強迫藥廠遵守他們訂下的規則。 草案文件中提出一個「同儕審查機制」,以評估各國防疫準備、公衛普及率,並促進更多國內基金用於預防和因應疫情,以利世衛調查疫情起源。 國際防疫協議的協商始於二月,並於七月達成重要一步,即當時各國同意讓新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儘管華府早前對此有所保留。下次正式會議訂於十二月舉行,最快二0二四年之後才有望通過。

Read More

芬蘭總理:歐洲過於依賴台灣晶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芬蘭總理馬林十八日表示,歐洲在經濟上很脆弱,因為它過度仰賴進口關鍵技術,例如台灣製造的電腦晶片。 馬林在首都赫爾辛基的一場新創活動中說:「當我們看到晶片或半導體,就會發現我們太過依賴,我們太過仰賴台灣和特定來源。」 由於台積電在先進晶片處於領先地位,對於全球半導體價值鏈而言,台灣至關重要。 馬林還說,如果歐洲不打造自己的科技能力,危機時刻供應可能吃緊,如同疫情初期或烏克蘭戰爭的情況。 她表示:「我想強調我們應該擁有的技能、知識和科技能力,並確保在科技方面,我們不會犯下跟能源、醫療必需品一樣的錯誤。」 根據一名外交官指出,歐盟理事會上月討論中國議題時,領袖們接獲警告,若台灣爆發任何衝突,可能嚴重擾亂科技供應鏈。 歐盟今年稍早公布一項晶片計畫,目標是把歐盟在全球半導體價值鏈的市占率,在二0三0年前提升至百分之二十。 另外,馬林還提到,現今歐洲太過依賴中國大陸提供的技術,「我們必須確保自己有能力和知識可建立這些專業技術,而不需依賴中國和其他威權國家,威權與民主國家的行事邏輯大相逕庭」。 馬林敦促歐洲各國在人工智慧和量子運算等新技術領域增加國內投資。

Read More

菲女嬰誕生 全球第80億人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聯合國人口司預測,十五日在某個地方誕生的嬰兒,將成為全球第八十億人口;一名凌晨一時二十九分在菲律賓馬尼拉國家級婦產科醫院「法貝拉紀念醫院」出生的女嬰,成為全球第八十億人的象徵。 聯合國稱全球人口達到80億是人類發展所致,公共衛生、營養、個人衛生與藥物的進步,讓人類可以更長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說:「這個里程碑是慶祝多樣性與進步的大好時機,同時也考慮到人類該為地球負起的共同責任。」 聯合國也警告,已因氣候變遷面臨資源稀少窘境的地區,接下來將遭遇更多困難。 全球人口達到八十億里程碑,也是生育率上升的結果;尤其是在全球最貧困的國家,其中絕大多數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使他們的發展目標面臨風險。 目前的全球人口比一九五0年的二十五億人高出超過2倍。聯合國預測人口將持續增加,二0三0年將達到約八十五億人、二0五0年上看九十七億人。到了二0八0年代,全球將再增加二十四億人、攀至約一百零四億人的高峰,無論是糧食或水源、電池或汽油,可取得的資源都將變得更少。

Read More

日本最高齡翁 111歲離世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定居廣島縣神石高原町的日本最高齡男性中村茂十五日凌晨過世,享嵩壽一百一十一歲。中村一九一一年一月出生,在廣島遭原子彈轟炸三天後的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為清理瓦礫進入廣島市內,受到殘存的輻射影響成了「被爆者」(原子彈轟炸受害者)。 日本厚生勞動省九月才剛宣布中村是日本國內最高齡男性,中村當時也接受來自神石高原町長入江嘉則的祝賀。根據中村所居住的高齡設施員工表示,中村在年過百歲後身體仍相當硬朗,即使到最近也幾乎可以自行用餐。 中村喜歡喝咖啡,飯後來上一杯時總可以看到他滿足的笑容,洗澡時也會哼歌;不過,進入十一月後,中村逐漸無法進食,健康狀況惡化。中村入住的高齡設施表示,中村從十一月開始健康狀況變差,每餐都只吃一、兩口就沒食慾,十五日凌晨因衰老過世,享嵩壽一百一十一歲。

Read More

APEC 岸田將與習首會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十四日表示,首相岸田文雄十七日將在泰國曼谷一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集會上,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此行將是兩人首次面對面會議。 松野博一說:「岸田文雄定於十七日在APEC峰會的場合上,與習近平舉行日中峰會。」岸田文雄在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束後,曾於二0二一年十月與習近平通話,而這次將會是兩位領袖的首次面對面會議。 習近平上次與日本首相面談是在二0一九年十二月,當時他於北京與已故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 大陸與日本在今年九月建交屆滿五十週年,但由於這兩個鄰國存有領土爭議及其他問題,雙方關係冷淡,幾乎沒有對於兩國建交的慶祝活動。

Read More

德:陸若侵台後果嚴重 全球都在看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德國副總理暨經濟部長哈柏克在新加坡警告,中國大陸入侵台灣將造成災難性後果,「全世界都在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出席東協峰會也表示,東協許多成員國支持「一個中國」政策,各國共識為台海爭端須和平解決。 德國副總理暨經濟部長哈柏克表示,從俄國出兵烏克蘭看到區域衝突可導致全球性的混亂,大陸如入侵台灣將造成更大的災難,這絕對要避免,「我希望中國知道全世界都在看」。 針對德國經濟過於依賴大陸的問題,哈柏克說,德國正從俄國侵略烏克蘭學到教訓,將觸角伸到其他地區,避免原物料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德國政府也正檢討海外投資擔保政策,規定單一市場上限,鼓勵企業分散市場。 哈柏克強調,德國跟美國不一樣,無意與大陸脫鉤,仍想維持貿易夥伴關係。不過,德國「對與中國的愚蠢貿易沒興趣」,政府上下現在都清楚大陸的風險,「過去政治人物總是說,中國是我們的未來和市場」,可見政策調整的幅度有多大。 小馬可仕日前則在柬埔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在台海議題上,許多東協國家遵循「一個中國」政策,「但我們只想要和平」。「我們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你們必須和平解決這些議題。東協只要求這個,不要引發事端」。

Read More

鴻海電動巴士 接送G20貴賓

G20峰會15日將在印尼峇里島登場,鴻海電動巴士Model T協助峰會接送貴賓。為了配合峰會主題色,鴻海客製化Model T外觀,以這次大會紅色背景為主題,象徵G20國家緊密連結圖騰。 (鴻海集團提供,中央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