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議員:金正恩可能情況危急

 中央社/首爾二十六日綜合外電報導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多日未露面,健康狀態引發外界關注,南韓國會外交統一委員會委員長尹相現今天推測,「金正恩可能情況危急」,委員會也召開緊急專家座談會。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尹相現今天在電訪中表示,「我們政府跟情報機關都沒有確認金委員長的狀況」,他又指出,「國會外交統一委員會已經超過一週沒有收到任何報告,感覺應該是有異常徵兆」。他認為,北韓官方對金正恩相關傳聞沒有任何回應,也可以相同脈絡來解釋。  尹相現二十一日在國會受訪時說,「金委員長好像動了心血管手術」,認為金正恩未出席十二日最高人民會議、十五日金日成誕辰活動都是異常徵兆。他也提到,四月二十七日是南北板門店宣言二週年,金正恩是否在當天現身值得關注。  外交統一委員會今天上午在尹相現主持下召開緊急專家研討會,主題為「近期北韓金正恩健康異常傳聞相關北韓劇變狀況對應」。  南韓總統府青瓦台上週表示,未偵測到北韓出現異常狀況,但外媒仍持續報導中國派遣醫療團隊至北韓,以及金正恩為躲避疫情滯留元山別墅等消息。

Read More

韓二度確診武肺患者累計263例

 中央社/首爾26日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表示,截至今天凌晨零時,境內先前已痊癒解除隔離的武漢肺炎患者,累計263例二度確診,但尚未出現二次感染狀況。  韓聯社報導,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長鄭銀敬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正在進行病毒培養檢測,並針對二度確診患者接觸史持續進行追蹤管理,確認是否發生二次感染狀況。  根據防疫當局目前針對二度確診患者檢體進行的初步研究結果,二度確診者體內的病毒幾無傳染性。媒體詢問是否規劃對所有已痊癒解除隔離者進行篩檢,鄭銀敬表示,目前還沒有必要對無症狀案例進行普篩。  鄭銀敬說,將根據對二度確診者調查結果判斷傳染性風險,徵詢專家意見後,再調整普篩或解除隔離管理強化等措施。  中央社/首爾26日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截至今天凌晨零時,境內確診感染武漢肺炎新增10例,死亡案例則增加2例,終結連續2天的零死亡紀錄。  韓聯社報導,單日新增確診數自18日降至18例後,至今都維持在10例上下,今天新增10例中有9例為境外感染移入,其中一例在入境檢疫確診,其他分別來自京畿道6例、釜山及全羅北道各一例,社區感染一例發生在大邱。  死亡案例增加2例,累計242例,死亡率2.26%。痊癒解除隔離人數增加82例,隔離治療中人數降至1769例。  韓國至今確診1萬728例。

Read More

台裔天文學家馬中珮 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中央社/加州柏克萊廿五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本週發布新聞表示,台裔女天文學家馬中珮等校內九名教職員,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擁有二百四十年悠久歷史,入選院士者包括美國最傑出的藝術家、學者、科學家與領袖,今年新增二百七十六名院士,其中九人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根據柏克萊新聞網站,馬中珮是宇宙學家與天體物理學家,研究範圍包括暗物質與暗能量、宇宙微波背景、重力透鏡效應、星系形成和演化、超大質量黑洞,以及宇宙大尺度結構等。  馬中珮在台灣接受基礎教育到高中,父母親是資深新聞學者馬驥伸和前任監察委員黃肇珩。  她在高二時就因稟賦優異,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入學許可,決定前往深造,一直在MIT念到物理學博士,研究主題為天文物理、以及宇宙理論。  馬中珮隨後轉往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一九九六年成為美國賓州大學天文及物理學系助理教授,二00一年加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天文學者行列。  她也曾在二00一年獲得海外華人物理學會傑出青年研究人員獎,二00三年榮獲美國物理學會頒發邁爾夫人物理獎。

Read More

美驅逐艦上18人染疫 返航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海軍今天指出,一艘在加勒比海上執行巡邏任務的驅逐艦,有18名船員經檢測武漢肺炎病毒呈陽性反應,迫使這艘軍艦駛回港口。  美國海軍聲明指出,「紀德號」驅逐艦一名船員感染武漢肺炎並經撤離後,一個醫療小組奉派登艦檢驗,發現還有17人受到感染。  聲明指出:「檢測還在持續進行,預料(船員當中)還有其他人受到感染。」  這艘在加勒比海上執行緝毒任務的飛彈驅逐艦,通常約有300名官兵在船上。

Read More

全球武肺逾228萬確診 15.7萬人死亡

 中央社/巴黎十八日綜合外電報導  法新社彙整官方數據顯示,截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十八日十九時(台灣十九日凌晨三時),全球二0一九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死亡病例已增加至十五萬七千五百三十九例,確診逾兩百二十八萬九千五百例。  疫情已擴散至一百九十三個國家及地區。全球累計確診病例中,至少五十萬兩千六百人已康復。  法新社蒐集各國當局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數據做出統計。但上述數字恐只反映實際感染總數的一部分,因許多國家只檢測嚴重病例。  美目前處於全球疫情中心,境內有三萬七千六百五十九人不治,確診達七十一萬六千八百八十三例,至少五萬九千九百八十四名病患已經康復。  義大利則是全球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境內累計二萬三千兩百二十七人病故,確診達十七萬五千九百二十五例。  疫情重災國還包含西班牙(兩萬四十三死、十九萬一千七百二十六例確診)、法國(一萬九千三百二十三死,十五萬一千七百九十三例確診)和英國(一萬五千四百六十四死,十一萬四千兩百一十七例確診)。  中國大陸(不含港澳)境內目前通報四千六百三十二死和八萬兩千七百一十九例確診。

Read More

聯國警告 非洲最終至少億人染疫

 中央社倫敦十七日綜合外電報導  聯合國報告今天警告,非洲大陸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疫情重災區,且即便實施強而有力的遠距社交措施,待疫情結束後,總感染人數仍可能破億。  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UNECA)指出,若非洲未能控制住二0一九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恐將有多達三百萬人喪命。  非洲經濟委員會警告,若非洲不實施防控措施,疫情可能會失控,感染人數總計恐高達十二億,縱使做到強而有力的遠距社交措施,待疫情結束時,總感染人數會減為一億二千二百萬人。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埃及二月十四日傳出確診,為非洲大陸首例。非洲迄今確診案例已突破一萬八千例。  阿爾及利亞迄今有三百四十八例確診,是非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其次是埃及、摩洛哥和南非。  聯合國是依據現有的許多研究資料,包括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數據和模型,得出上述預測數字。  另一份國際研究團隊的報告則指出,到六月底可能超過一千六百萬非洲民眾可能會染病。這份研究所依據的數學模型預測,非洲大陸光是接下來十週內,就會有逾兩萬人染病喪命。  不過科學家警告,這些數據的不確定性相當高。  科學家表示,到今年六月底時非洲感染總人數的實際數字可能低至二百七十萬人或高達九千八百四十萬人,端看非洲對疫情的因應作為。  依照科學家所說,到六月卅日時,非洲死亡總人數可能分別為三千五百人和十二萬六千人左右。

Read More

俄新增四七八五例 創單日新高

 中央社/莫斯科十八日綜合外電報導  俄羅斯當局今天通報,境內新增四十起武漢肺炎死亡病例,累計三百一十三人死亡;確診數則激增四七八五例,單日新增病例數再度創下新高。  路透社報導,俄國當局通報,過去二十四小時國內新增四七八五起二0一九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數達三萬六七九三例。  首都莫斯科是俄國武漢肺炎疫情重災區,也是俄國第一個封城的地區。俄國的疫情應變中心指出,莫斯科今天通報新增二六四九起確診病例、新增二十一人死亡。  和許多國家一樣,俄國衛生當局並未實施大規模篩檢。但在莫斯科,無症狀民眾的私人檢測結果指出,疫情對於俄國民眾的影響,要比官方數據呈現的更為嚴重。

Read More

陸專家:傳染病不能靠群體免疫

 中央社/台北16日電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有國家曾思考以「群體免疫」方式來對抗疫情,對此,中國傳染病學專家張文宏認為,建立群體免疫是不現實的,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傳染病的控制是靠群體免疫。  香港星島日報網今天報導,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昨天獲中國駐歐盟使團以及駐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使館邀請舉行視訊講座,與在歐的中資企業、華人華僑和留學生交流時,作了上述表示。  報導說,對於有西方國家企圖以「群體免疫」方式來抗疫一事,張文宏表示,人類歷史上,從未有傳染病的控制可以靠群體來免疫。  他以美國為例解釋,美國若要達到群體免疫,3億人口應至少達到50%的感染人群,也就是要有1.5億人的感染,才能達到群體免疫,「如果按照目前的重症率,至少會有1500萬人的重症率,重症中的重症會有750萬人,按照紐約危重症的搶救成功率來算,大概會有600萬人死亡」。 因此,在張文宏看來,建立群體免疫是不現實的。

Read More

聯國秘書長:唯疫苗能讓全球恢復常態

 中央社/紐約聯合國總部15日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今天表示,唯一能讓全球恢復常態或許只能靠疫苗,但盼疫苗能在年底前問世。  古特瑞斯與約50個聯合國成員非洲國家進行視訊會議時說:「一支安全且有效的疫苗,可能是唯一方法能讓全世界感覺恢復『正常』、挽救數百萬人性命和省下數兆美元損失。」  古特瑞斯呼籲各界加速研發,並讓疫苗能普及大眾。他說,這支疫苗必須能「讓全球人口普遍受惠」,「好讓我們能控制住疫情」。  古特瑞斯表示:「若要讓這類疫苗能在今年底前普及,我們需要具有企圖心,努力確保國際相關各方能以協調、整合和盡全力方式運作,讓達成目標的速度能極大化,並讓普及程度最大化。」  古特瑞斯並提到代表聯合國向外界募款,目標募得20億美元(約新台幣600億元)以支持聯合國的人道回應行動,已募集約20%資金。

Read More

密西根州展開大型抗體檢測

 中央社/華盛頓13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9冠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疫情擴散,無症狀感染者成抗疫隱憂,密西根州最大醫院體系現正展開全美最大型武漢肺炎抗體檢測,盼藉此判定誰已經感染,或已對這種病毒免疫。  美國「華盛頓郵報」今天報導,「博蒙特醫療服務」將檢驗3萬8000名旗下員工、數千名醫師以及分支機構員工的血液樣本,受檢者都是自願參加,但院方表示,應該會有許多職員希望參與檢測,特別是在急診室和加護病房工作、感染風險特別高的醫療人員。  密西根州武漢肺炎確診案例是美國第3多的州。  這項檢測並非為了診斷武漢肺炎,而是要找出誰的體內帶有中和病毒的抗病蛋白質,藉此辨識無症狀感染者,或找出因症狀輕微、可能被誤診為其他疾病者。  博蒙特醫療服務傳染病研究主任、此研究主調查員西姆斯表示:「我們想讓醫療照護工作者安心,之後,我們真的希望可以開始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你有抗體就不會再次感染嗎?現在沒人有答案。」  博蒙特旗下皇家橡樹醫院的醫療長達卡特曼表示,博蒙特醫療服務的研究人員希望,有了這種大規模血清檢測,「我們可為醫療和公衛決策提供資訊」。  博蒙特研究人員也希望,藉著檢視單一醫療照護體系,可以更了解這種冠狀病毒如何傳播,也能知道為何有些人會得病,有些人不會。  博蒙特醫療服務傳染預防主任吉爾平表示:「現在國內的檢測...非常適合偵測有症狀者的病,在檢測無症狀者方面較不可靠,對了解疫情規模也不是特別實用。」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估計,有四分之一的感染者不會出現症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