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囉嘓社番管業碑 復原重現

文化局將「哆囉嘓社番管業碑」的復刻碑文及解說牌,立於白河岩前教會前的小花園,凸顯這段消逝的歷史。 (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重返歷史!「哆囉嘓社番管業碑」復原再現。為讓後代了解在地歷史始末,見證哆囉嘓社族人移墾及保護平埔族管業傳統領域史實,文化局除完整保存珍貴的石碑文件,並特地將其仿製並設立解說牌,立於白河岩前教會前的小花園,凸顯這段消逝的歷史。  哆囉嘓社(又稱哆喀嘓社、倒咯嘓社),荷蘭時期文獻紀錄為Dorcko,由平埔族洪雅族人組成,原居於諸羅地區(今雲嘉南一帶)。部分原居住於目前東山地區的哆囉嘓社人,則於清乾隆年間,遷徙至白河仙草埔一帶,建立新家園。  後漢人至仙草埔地放牧,侵占哆囉嘓社人生活土地,經勘定土地範圍四方至界址範圍,即今日白河區東部、岩前及白水溪一帶,並繪圖造冊記錄,當作憑證。後由時任諸羅縣知縣曹永植,立碑聲明,也就是今日所留下來的哆囉嘓社番管業碑。  民國四十九年時,時任台南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組組長吳新榮等一行人,訪問大仙巖岩前部落,發現「哆囉嘓社番管業碑」,登錄於《臺南縣志》中,原閒置在白河朱宅的碑,捐贈市府典藏。  文化局表示,原石碑因年久表面積塵、污染物覆蓋嚴重,碑面並出現風化剝離,導致銘文逸失、模糊,經文資處委託專業團隊,完成原碑飭加固作業,妥存於文化局柳科典藏庫。考量其代表的歷史意義,將原碑完整復刻,在議員張世賢、大仙寺、岩前基督長老教會及朱家代表見證下,仿製碑體與解說碑立於教會前小花園,讓民眾能更了解番管業碑所代表的歷史意義與故事。  文化局表示,該碑的歷史文化價值,見證哆囉嘓社族人移墾及保護平埔族管業傳統領域史實,為後世族群融合文化典範,石碑重立再現,不僅將珍貴石碑原件完整保存,亦可突顯這段消逝的歷史。

Read More

留住年輕人 蔡筱薇提市政五甘心

市議員蔡筱薇市政總質詢,提出「市政五甘心」。(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議員蔡筱薇十七日市政總質詢,先提問市府可以給年輕世代什麼?隨即提出「市政五甘心」,期許市政團隊能讓市民生的安心、住的安心、市民甘心、買的歡心、動的開心」,尤其台南運動人口逐年下滑,國民運動中心數量六都最少,務必讓大家動的開心。  蔡筱薇表示,要讓年輕人願意留在台南,得要生的安心。目前台南生育補助頭胎只有六千元,直到生到第五胎才給五萬元,但五都頭胎都是上萬元,期將生育補助重新分配給頭胎,畢竟新生兒是潛力股,市府有必要好好檢討如何留住年輕人,且除了生育補助外,要增加準公共化托育補助和增加非營利幼兒園數量。  在住的安心部分,蔡筱薇建議新建案一定要全面加裝住警器。在動的開心部分,蔡筱薇表示,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台南市運動人口逐年下滑,成了全台最不愛運動直轄市。體育署數據也顯示,台南的國民運動中心數量是六都最少,為提升市民運動意願,建議增設多功能室內運動場,如羽球場、桌球館等,並設女性運動專區,包含瑜珈、有氧運動等。另外,也可以增設戶外球場。  蔡筱薇認為,雖然台南是黃市長口中的「全糖城市」,但還是要運動,尤其據國健署日前統計,台南人最不愛運動,台北人則是全台最愛動第一名,而台南市敬陪末座,可能是公共運動場域不足,有必要增設國民運動中心。  黃偉哲回應表示,確有考慮興建新的國民運動中心,但受限經費,會朝簡約版國民運動中心來規劃,並加強舉辦運動活動。  此外,對振興三倍券加碼事宜,蔡筱薇建議提前舉辦大型活動,並搭配旅遊補助,將遊客拉到台南來。

Read More

南大附中畢業 58歲李秀霞獲四獎

南大附中進修部食品加工學程五十八歲畢業生李秀霞(中),努力勤學,畢業獲頒市長、學業成績優良、德行表現優異及終身學習共四個獎。(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大學附中進修部食品加工學程五十八歲畢業生李秀霞,求學期間努力學習,學業成績優異,畢業獲頒市長獎、終身學習獎等四個獎,她同時也是最年長的畢業生,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精神正是學弟妹們的最好典範。  五十八歲的李秀霞當了阿嬤後,因想圓高中夢,於一0六年報考南大附中進修部食品加工學程獲得錄取。  她說,剛入學就讀時看見班上同學都是年輕人,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更加用功讀書,無論學業還是實習課總是很用心學習,課堂上勤作筆記,每次考試都能獲得好成績。畢業並獲頒市長、學業成績優良、德行表現優異及終身學習共四個獎,成為學弟妹的學習榜樣。  南大附中一0八學年度畢業班包括日間部十五班、進修部一班共計十六班,由畢業生代表接受校長陳森杰頒發畢業證書。陳森杰及家長會長陳建文並勉勵畢業生要善用自己的青春,發揮所學努力奮發向上。  附中畢聯會並向畢業班甄選詞曲,創作畢業歌《Remember》完成主唱錄音,各班並搭配主題拍攝MV,在畢業典禮中播放,畢業班學生代表亦上台向導師獻花,感謝求學期間視如己出的關照,對他們的教誨,與學生們建立深厚情感的導師們,隨著畢業歌《Remember》的旋律響起,對畢業生的一聲「感謝老師,我愛您」而流下感動的淚水。師長們也請各畢業同學們不要忘記彼此相處時日中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來日美好的回憶。

Read More

崑大環工3系所招生 報到率100%

環保意識抬頭,汙染防治等各類環工人才需求迫切,崑大高中申請入學、日間、在職碩士班報到率百分百。(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環保意識抬頭,空汙、噪音、廢水等環境汙染問題越來越受重視,汙染防治與解決方案有賴於環工專業人才來執行。崑山科大環境工程系一0九學年度高中申請入學、日間部、在職碩士班報到率均達百分百,足見業界對於環工人才之需求越來越迫切。  崑大環工系旨在培養畢業生成為兼具環境與綠色科技專業之跨領域人才,課程規劃與研究發展均致力於結合環境整治、能源管理與資源再生三大領域,以整合技術應用於環境汙染問題的整治與預防,朝向新能源之開發與管理、綠色經濟等領域發展。  環工系各學制的報考人數持續增加,報到率亦均近滿招,凸顯系上多年教學與實務並重的方向受到肯定,也顯示職場上環境保育議題不斷出現,業界對環工專業人才需求迫切,且工程人員有再進修充實環保技能之需求,以達企業永續經營的願景。  崑大學術副校長兼工學院長周煥銘表示,環工系對學生在就學期間即安排完整之技術訓練與輔導,包括空汙、廢棄物、廢水、土壤地下水汙染、噪音、綠色科技等課程及環工專業證照輔導,使所有學生在畢業前均能取得環工專業證照,因此學生一畢業便能投入各公私立場所環境保護工作,與業界接軌。  環工系主任許蕙琳表示,除學校課程,系上亦積極爭取外部資源,例如勞動部就業學程計畫,過去幾年執行成果豐碩,計畫主持人周信賢教授曾榮獲優良學程及優良主持人獎,輔導學生考取勞動部下水道設施操作維護職類乙級技術士,累計超過二百五十張,環保署甲級廢水處理專責人員三十餘位,學程學生就業率達九成六以上。

Read More

高教深耕補助 崑大獲逾2.1億

崑大獲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逾二點一億元,為該校三度獲補助,總經費更榮登私立科大全國第一。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教育部公布一0九年高教深耕計畫審查結果,崑山科大獲逾二點一億元補助,為該校三度獲補助,總補助經費更榮登私立科大全國第一,學生平均受益度亦連續三年私立科大全國第一。另亦連續三年獲科大推動國際技術人才培育學院計畫補助的全國唯一私立科大。  崑大繼去年獲高教深耕計畫逾一點六五億元補助後,今年再通過審查獲逾二點一億元,增加超過四千五百萬元,較去年成長近三成,其中綠能科技研究中心是全國唯一獲得國際競爭力Global Taiwan研究中心高額補助四千萬元的私立大學。  另也是連續三年唯一私立科大獲得科大推動國際技術人才培育學院計畫補助,今年獲得高達三千五百萬元經費,持續選送學生遠赴美國康乃爾大學,參與電機資訊工程學院實驗室的訓練課程。  此外,崑山科大在今年初通過三件善盡大學社會責任USR補助計畫,其中「永康工業區及鄰近區域暨國際化綠色需求和永續發展」為國際連結類萌芽型計畫,,展現深耕在地、邁向永續的中心目標,也讓該校榮獲「二0二0天下USR大學公民」私立技專校院組南部第一。  崑大落實跨領域的技術實作課程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一0五至一0七學年度各系學生畢業前取得核心證照比例為九成六三,其中國際咖啡類產線已培訓四位種子師生獲國際SCA咖啡證照,更有一位獲SCA brewing professional高級專業level三級,是全台唯一且年紀最輕的在校學生。

Read More

歸仁文化中心 打造專屬樂曲

許耿肇(左二)引領蘇文慶(右二)等人參觀郭姓祖祠。 (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歸仁報導  整建中的歸仁文化中心預計明年中完工,中心計畫以演奏專屬樂曲方式慶祝重新啟用,決定邀請國樂大師蘇文慶創作一首和歸仁相關曲子,由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擔綱演奏,蘇文慶特地到歸仁認識在地的人文風土,擔任解說的許耿肇則以昔日的「歸仁十景」切入,讓蘇更認識歸仁。  為了讓蘇文慶更深入了解歸仁,歸仁文化中心邀請對歸仁文史有深入了解的紅瓦厝國小總務主任許耿肇擔任解說員,和文化局人員一起提供相關資料,並引領蘇到歸仁敦源聖廟、陳氏宗祠、郭家古厝等多處景點參觀。 相關人員在敦源聖廟前合影。 (記者林偉民攝) 許耿肇指出,歸仁開發得早,歸仁十景正描繪早年歸仁風貌,包括敦源夜課、善化晨鐘、三痒朝訓、八甲春耕、許縣曲水、吳館彎池、碧潭霽月、紅瓦曉霞、歸巢燕影、產卵雞聲。  在民國五十一年於歸仁新豐高中舉行的全國詩人大會中,還要求以歸仁十景為吟詩題材,特色可見,可惜物換星移,十景中多數已經不再,只能由部分仍存在的古厝景點,緬懷當年的歸仁。  歸仁文化中心今年五月動工整建,工期十一個月,預計明年中完工,下半年試營運,民族管絃樂團計畫在中心重新啟用儀式中,演奏蘇文慶老師所作的樂曲,也在研究配合樂曲做舞蹈或朗誦詩詞等創新表演,讓啟用更顯氣勢。

Read More

塗銷黑漆剝落 機車格冒紅線

新樓街上的機車停車格位上竟有紅線標示,讓機車族不知是否可以停放。(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交通標線「落漆」?位於新樓醫院旁的新樓街劃設有機車格位,不過其上又有紅線,讓欲停車的民眾摸不著頭緒,不知是否可以停車?停了後,是否會被開罰單?經交通局停管處檢視,發現於塗銷紅線的黑漆,因連日大雨遭沖刷,導致露出紅線,十七日上午已經重新塗抹,請民眾安心停車。 新樓街機車停車格位的紅線,交通局停管處緊急請人塗銷,請機車族安心停車。(記者林雪娟攝) 有民眾騎機車前往新樓醫院辦事,尋覓停車格位,卻發現醫院旁的馬路上劃設有機車格位,正在欣喜之餘,卻發現上面劃設有紅線,擔心停放後恐遭吃罰單,一陣猶豫之後,還是決定停放。  經向本報反映,停管處十七日上午已派工緊急前往處理。停管處處長黃俊傑表示,該區域原劃設紅線,考量民眾有停車需求,經會勘交通安全後,部分區域塗銷,改劃設機車格位,恐因日前豪雨,覆蓋紅線的黑漆剝落,民眾反映後,十七日上午前往補繪完成。  民眾質疑交通局為何不使用不會落漆的黑漆,不然以後只要下大雨,就得去補劃設,或乾脆將紅漆刮除;黃俊傑指出,紅線刮除太深,恐有損壞路面疑慮,日後會請市府員工加強雨後巡檢補繪,待日後配合路面重鋪重新繪設標線,就可以減少類似情事。  交通局強調,交通標線相當重要,駕駛都以此進行行車判斷,因此劃設皆以人本為考量,希望號誌標線可以更清晰、明瞭及簡單,讓用路人一眼就可以理解欲傳達的用路意思。

Read More

榮和關懷據點 三代包粽傳愛

左鎮區榮和里關懷據點安排幼兒園的小朋友與長輩們一起包肉粽。(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左鎮區位處偏鄉,人口嚴重高齡化,榮和里關懷據點十七日舉行世代融合的「童、青、壯、老傳承活動」,幼兒園的小朋友與長輩們一起包肉粽,還將分送弱勢、做公益,提前歡度端午佳節。  參加活動的老、中、幼三代共七十多人,年紀最小的才四歲,小朋友們與已屆八旬的阿公、阿嬤們一起包粽子、綁粽子,由長輩們介紹包粽子的由來,以及山區傳統採用月桃葉包裹,內餡有花生粒(粉)、青木瓜絲等不同種類的粽子。  小朋友們多是第一次體驗包粽子,短時間也難以掌握要領,雖然手忙腳亂,包好後還得長輩們再重新整理,效率雖打了折扣,但現場歡笑聲洋溢。  榮和里長邱國輝表示,社區關懷據點的老人家們從清晨五點就開始備料,合力包製了一千三百粒肉粽,將分送轄內中低收入家庭,以及殘障、獨居等弱勢戶,讓這項活動更有意義。  市政府照顧服務管理中心社區輔導員黃玉晴指出,榮和里關懷據點為長輩們提供共餐服務,每週五天,讓社區獨居或只有高齡者在家的民眾可以一起用餐,閒話家常,增添生活樂趣。

Read More

蝦類殺手入侵台灣6縣市 防範十足目虹彩病毒 動保處提供駐診

台南市動保處每週在安南、北門、新營及中西區都有水產獸醫師駐點看診,提供水質及魚蝦檢驗服務。(動保處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今年四月中國大陸沿海地區蝦類養殖場爆發十足目虹彩病毒,台灣目前已有六縣市傳出疫情。台南市五月配合農委會防檢局檢測一場泰國蝦及八場白蝦,均未檢出病毒,台南市動保處將加強採樣監測,並呼籲養殖業者做好防疫。  動保處表示,外國研究指出染病螯蝦有機會再傳染給白蝦及泰國蝦,而白蝦感染後死亡率可達八成。養殖場需加強注意的生物安全防疫措施,包括人員雨鞋及器具要消毒、水質變化要隨時監控、蝦隻定期健康檢查、慎選蝦苗來源、防範水鳥及器具機械傳播病原、降低蝦隻緊迫因子及空池消毒等,在養殖過程中若發現蝦隻有異常或死亡情形,應立即通報動保處。 正常蝦隻肝胰腺明顯活力旺盛。(動保處提供) 因十足目虹彩病毒已在新北、新竹、南投、雲林、高雄、屏東等縣市發生,市長黃偉哲呼籲漁民應注意防範。目前台南白蝦養殖多位於安南、七股、北門、學甲等四區,動保處每週在安南、北門、新營及中西區都有水產獸醫師駐點看診,提供水質及魚蝦檢驗服務,歡迎漁民多加利用。  動保處指出,十足目虹彩病毒不會感染人,民眾不必恐慌。動保處將配合中央加強養殖場生物安全防疫輔導工作,陸續辦理宣導講習等防疫工作。漁民朋友如有任何養殖疾病防治的疑問,可電洽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將有專人提供諮詢服務。

Read More

批三倍券擾民 張世賢建議發現金

市議員張世賢市政總質詢,問市長會不會去領灌水擾民的三倍券。 (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議員張世賢因夜夜被野貓叫聲困擾,十七日市政總質詢,在議事堂學野貓叫,在場官員直呼簡直維妙維肖,還以為是貓來了。他要求動保處要多抓流浪貓,市長黃偉哲對張世賢如真貓叫聲感到意外,還說,也許可以錄公貓的叫聲來誘捕。  張世賢質疑動保處一天抓不到三隻,以及流浪狗捕捉後結紮再置放回原地(TVNR)的作法難見成效,尤其流浪貓擾人清夢。張世賢現場還學起貓叫聲。  張說,「貓喵喵叫,在屋頂跑來跑去,像鬼打架一樣。」尤其發情期公貓,高吭淒厲的「來~喔~來~喔」,母貓回應著「不~要~啦」,簡直難忍,動保處有必要多備麻醉槍捕抓流浪貓,現場官員則已笑倒一片。黃偉哲附和也許可用公貓叫聲誘捕。  另,張世賢說自己不會去領「灌水」、「擾民」的三倍券,更現場調查官員有誰會去領,只有祕書處長站起來說不會去領,黃偉哲說考慮中,但自己不會去領,會讓太太去領。  張世賢認為,民進黨執政連基本數學都不會,明明要拿一千才能換三千,怎會是三倍券,建議直接發二千元現金,不要連振興也弄得烏煙瘴氣。  張世賢邀請黃偉哲到白河行銷,他批陳時中不務正業,觀光行銷由市長就夠了,尤其白河美景處處,有最美的林初埤木棉花道、南洋櫻、白河蓮潭阿勃勒、石斛蘭瀑布和白河蓮花,市府有必要推出白河套裝行程。黃偉哲回應,將爭取明年內政部經典小鎮旅遊補助。  此外,張世賢也將菁寮鄉親反對設置雞肥處理場的陳情書交給黃偉哲,請市府審慎處理、重視民意。對嚴重損壞的東原大埔橋,已屬危險橋梁,市府要趕緊處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