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故鄉歷史 董峰政分享鯽魚潭前世今生

董峰政分享前人以鵝毛筆寫下的文獻。(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一幅畫說出古早永康鯽魚潭歷史,一張地圖道盡古早故鄉,還有一份鵝毛筆寫的天書,讓新市社內社區十七日的台文班,更加認識了生活所在的故鄉文化故事。老師董峰政表示,因為好友翁佳音提供的資料,更清楚台灣最早的文明就在永康新市這一帶。 「大灣海峽古地形,鯽魚潭水流無停,文人雅士東湖景,龍潭求雨顯神靈。道光年間大風雨,流入台江全石塗,鯽魚潭水倒翻箍,從此向南換水路…」,這首由董峰政新創作的鯽魚潭之歌,紀錄下鯽魚潭的前世今生。十七日董峰政在社內台文班,透過了古地圖和相關文書資料,說著自己故鄉永康鯽魚潭的滄海桑田,也說著荷蘭人在王田設置阿姆斯特丹農場,以及荷蘭人日記上所記載的鄭成功軍隊在永康東北新港溪的所在,更明白開元寺竟是荷蘭人打造的別墅花園所在。 董峰政表示,大家熟知的鯽魚潭曾是台灣十景之一的「東湖」,更是對照中國的西湖,而得名的,另一說則是赤崁樓東望的一湖潭水,還有一說是「龍潭」即清朝祈雨的所在。特別的是數百年前這一帶原本就是大灣海峽,一片汪洋,而古早沒有虎頭埤,卻有著鯽魚潭美景,只是隨著風雨變化,地形地貌大改變了,東湖不見了,倒是有了虎頭埤南瀛勝景。

Read More

借鑒韓國電動車大型火災經驗 南消五大聯合轄區大樓模擬訓練

南消五大十七日辦理組合訓練,模擬地下室店東車起火情境。(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韓國前發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仁川某大樓地下停車場一輛德製電動車突然自燃,波及燒燬汽、機車一四0多輛,廿三人因吸入煙霧送醫治療,歷經八小時灌救才順利撲滅。本案也凸顯電動車火災風險,為此南市消防局第五大隊特於十七日在永康三發滙世界大樓辦理組合訓練,演練各項搶救作業程序。 電動車起火後,鋰電池持續反應產生高溫,並釋放有毒氣體,救災人員執行災害搶救同時,還面臨大量傷患的壓力。為確保人員面臨災害環境能熟練各項搶救作業程序,強化各單位的作戰能力,南消五大特別辦理組合訓練。南消五大表示,本次演習場地為佔地三九一四平方公尺集合住宅,地下室除規劃汽機車停車場,也設置電動車停車位及充電樁,本次也演練電動車起火火勢迅速擴散、大量住戶疏散、就醫情境。 電動車火警鋰電池劇烈氧化反應伴隨毒煙,本次訓練也模擬民眾急救、送醫作業。(讀者提供) 本次組合訓練中,消防人員也針對大樓住戶宣導遭遇火警時正確滅火、避難逃生及安全防護的正確觀念。各單位也在指揮官指示下,針對起火電動車緊急應變,並協助急救傷患、送醫等。在模擬情境下迅速整合、佈署控制災害現場。市長黃偉哲指出,電動車火災可能造成嚴重財務損失及人員傷亡,消防局結合三發匯世界大樓聯合演習,期能強化民眾居家安全應變知識、提升救災人員搶救能力與協同默契,促進公共安全。 救災人員針對起火電動車鋪設防火毯,以隔絕鋰電池持續與空氣接觸反應。(讀者提供) 消防局長李明峯強調,唯有透過平時的積極演練及訓練,不斷精進緊急救護能力及救災戰術,才能在災害發生時及時應變,將人員傷亡及財物損失降至最低,南消團隊也將持續落實各項訓練,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台灣首廟天壇普渡推以米代金 捐助平安米助弱勢

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十七日中元普度。(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十七日中元普度,經文社依古禮誦經,祭儀莊嚴隆重;天壇推行「以米代金」,平安米將捐助弱勢團體。 一般民間習俗,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普度,天壇依例在農曆七月二十六日普度,廟埕供桌擺滿了祭品,除了白米、餅乾、酒、飲料等食品,還準備香菸、四色牌、鏡子、胭脂,讓好兄弟品嘗祭品的同時,也能玩樂、妝扮。 經文社依古禮誦經,天壇常務董事王川楠、常務監察葉庭州、董事蔡進峯、秘書陳淑鈴等人上香祝禱,祭儀莊嚴隆重。天壇從一0六年起推行「以米代金」,傳達「環保減香」兼「關懷弱勢」,當弱勢家庭收到各方捐助的平安米,內心產生一股溫暖的連結,同時昭告信眾,天壇把米送到需要者的手上,也是一種誠信。 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推行「以米代金」,平安米將捐助弱勢團體。(記者陳治交攝) 天壇將於十月二十一日(農曆九月初一)舉辦「九皇大帝聖誕祈安禮斗法會」,為天壇年度宗教盛事。禮斗法會係道教重要科儀,屆時將由天壇經文社及女誦經團誦讀經典,替斗主祈求賜福消災、延年益壽,歡迎信眾點斗燈祈求賜福消災,洽詢電話:(0六)二二六一一七七。

Read More

風災重創 麻豆文旦仍有外銷

  外傳今年麻豆文旦受風災重創零出口,銷新加坡買方希望供應雲林斗六文旦,台南市長黃偉哲喊話,麻豆還是有文旦,不想掀起文旦大戰。(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麻豆文旦受丹娜絲颱風肆虐僅剩二成,鮮果內銷市場搶手,柚農沒貨可賣,而外傳麻豆文旦外銷零出口,新加坡買方點名希望供應雲林斗六文旦,讓積極拓展國外市場的市長黃偉哲站出來喊話,麻豆文旦還是有的,並不想掀起文旦大戰,但維護高品質及名聲絕對是目標。 黃偉哲說,今年麻豆文旦雖產量減少,但仍是秉持販售正宗麻豆文旦,除維持品質且售價不調漲,堅持寧缺勿濫、寧少勿混的原則,也沒有其他地區的文旦混充,今年仍繼續辦理文旦產業活動行銷,以利明年產量恢復後,打開更多通路。 針對有媒體報導,外銷新加坡通路礙於今年麻豆文旦因風災重創,出口幾乎為零,買方點名供應雲林斗六文旦。黃偉哲回應,台南文旦還是有產量,希望雲林賣文旦就賣自己的文旦,不要影響台南文旦,並不想掀起文旦大戰,但維護麻豆文旦的品質與好名聲,絕對是市府努力目標。 農業局也駁斥麻豆文旦零出口的說法,儘管文旦產量僅剩二成,但八月底仍有十八噸的文旦裝箱封櫃銷往加拿大,另還有香港、加拿大等地近期也陸續出貨,透過各界的努力仍能穩定供應精品文旦出口。

Read More

麻豆文旦節廿日登場

  今年麻豆文旦節鮮果文旦數量少,麻豆區農會提供相關加工品。(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應景的麻豆文旦雖受丹娜絲颱風影響而減產八成,但中秋將至,麻豆區公所仍決定在二十日舉辦麻豆文旦節,現場除有大地寫生彩繪、農創市集等,並提供柚香菜包、雞湯各五百份供品嘗。 今年麻豆文旦雖受風災減產八成,市府仍舉辦麻豆文旦節與民同樂。(記者盧萍珊攝) 市長黃偉哲十六日出席麻豆文旦節宣傳記者會,他表示,麻豆文旦享譽全國,今年風災造成產量大減,柚農光是接老客戶預訂就供不應求,但雖量少,還是需要大量宣傳,為明年打開行銷通路。 麻豆文旦節二十日在曾文市政願景園區舉行,今年主題為「柚佑麻豆、安康曾文」,黃偉哲指出,文旦節現場展出文旦、紅柚、大白柚等農產周邊商品,如沐浴乳、洗髮精、洗面乳、柚子醬等,這些產品近期銷到新加坡及澳洲等市場,亦廣受好評。 二十日主場活動有「大地寫生彩繪」,邀大小朋友描繪心中的麻豆風情與柚香意象,現場提供彩色筆與圖畫紙,讓親子共同參與,透過藝術的方式表達對家鄉與產業的關懷。並提供比賽獎項與參加禮,鼓勵民眾踴躍參加。 「文旦入菜」品嘗區,推出柚香菜包、柚香雞湯試吃;「農創市集」集結在地青農與文創品牌,展示文旦加工品、果乾、手工藝及生活小物;「親子互動遊戲」專區,設計闖關與趣味活動,從中認識文旦與農業,寓教於樂。 曾文社區大學、麻豆在地社區與學校團體輪番上場,帶來歌舞、樂器與才藝表演,象徵「麻豆文旦節」不只是農業活動,更是文化與社區共創的嘉年華。

Read More

台灣唯一入選 台南登亞洲十大街頭美食城市

台南以豐富多元的街頭小吃和獨特飲食文化榮獲「亞洲十大街頭美食城市」第六名,更是台灣唯一入選城市。(市府提供) 記者黃文記∕台南報導 英國知名雜誌《Time Out》近日公布「亞洲十大街頭美食城市」榜單,台南以豐富多元的街頭小吃和獨特飲食文化榮獲第六名,更是台灣唯一入選城市。市長黃偉哲表示,這項殊榮不僅展現台南深厚的美食底蘊,也再次鞏固台南「美食之都」的地位。 黃偉哲十六日上午出席「來歸仁食辦桌」宣傳活動時表示,《Time Out》亞洲十大街頭美食城市上榜名單中,包括了馬來西亞檳城、越南河內、新加坡、印度孟買、泰國清邁…等,第六名就是台南,是全台灣唯一入選,這是對台南在地美食的肯定。 黃偉哲指出,台南的街頭小吃不僅口味獨具特色,更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持續精進,「就像總鋪師說的,要不斷切磋、琢磨,才能讓台南的美食更加進步、更加吸引人。」他強調,無論是小吃攤位、老字號店家或夜市美食,都展現出台南特有的飲食文化與人情味。 根據《Time Out》的評比,街頭美食城市的亮點在於「平價、便利、多樣」,在小巷或夜市都能輕易找到令人驚艷的風味。台南市街頭美食經典代表,包括擔仔麵、鱔魚意麵、牛肉湯、米糕與碗粿,皆是遊客與在地人喜愛的味道。夜市更是台南街頭美食的重要場域,其中花園夜市最具代表性,攤位林立、選擇多樣,已成為國內、外旅客必訪景點。 台南的城市觀光,過去連續獲得多項國際媒體好評,例如二0二四年獲CNN評選為全球最值得造訪的二十四個地點之一;英國國家地理旅遊雜誌也將台南列入二0二四年全球三十個最酷景點榜單;二0二五年也獲英國「Time Out」雜誌列入亞洲最佳旅行地。 此次榮登亞洲十大街頭美食城市,不僅再次將「美食之都」的名號推向國際,也為觀光行銷增添強大助力。市府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美食與文化結合的活動,並加強夜市規劃、食安衛生與國際宣傳,讓更多人認識台南街頭小吃的魅力,吸引旅客前來品味古都風情。

Read More

席開百桌 來歸仁食辦桌今起預訂

來歸仁食辦桌十月十七日開席,席開百桌,將邀請兩位在地總舖師聯手獻藝。(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來歸仁食辦桌」將於十月十七日晚上六時在歸仁區仁壽宮前廣場盛大登場,歸仁區公所九月十六日上午在歸仁文化中心舉行宣傳行銷,宣布今年辦桌活動將邀請兩位重量級總舖師蘇嘉進、施宗泰聯手獻藝,席開一百桌,九月十七日開始預訂;並結合登革熱防治宣導,打造兼具美食與健康意識的文化盛宴。 市長黃偉哲出席宣傳活動時表示,台南剛獲選為英國time out雜誌亞洲十大街頭美食城市第六名,顯見台南美食在國際具有相當之地位。而向來是辦桌文化重鎮的歸仁,有「總舖師故鄉」美名,今年辦桌活動掌杓的蘇嘉進與施宗泰兩位師傅,都是歸仁在地辦桌界的代表人物,料理手藝深受肯定。 歸仁區長朱宏表示,蘇嘉進師傅從業超過五十年,以善用新鮮食材重現古早味著稱;施宗泰師傅則為施家辦桌家族第四代,擁有四十多年辦桌經歷,並曾主持大型公益宴席。今年活動核心為「傳承在地特色文化、融合防疫知識」。兩位總舖師將端出十道經典手路菜,包括皇品海鮮魚翅羹、清蒸龍虎斑魚、藥膳燉肚鱉及黃金蟲草紅棗燉雞等佳餚,每桌定價六千元。現場更安排復古那卡西表演、互動遊戲與有獎徵答,搭配熱鬧廟埕氛圍,讓民眾在享受美食之餘,也能提升防疫意識。參與民眾除能重溫辦桌情懷,還可獲得精美紀念品。 今年「來歸仁食辦桌」將十七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起開放報名,民眾可透過「好南入手」網站(https://reurl.cc/Nx4VM6)或至歸仁區公所現場登記,名額有限,額滿為止。區公所邀請大家相揪親友,一同品嘗總舖師的拿手好菜,體驗最道地的傳統辦桌文化。

Read More

台南首座派出所充電站 啟用

  十五日鹽行所啟用首座派出所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讓員警都能充飽電再出發。 (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近年綠能交通工具盛行率持續提升,永康分局鹽行所警用機車全數為電動車,然而警務工作需頻繁奔走各處,鹽行所員警使用電動車不免也陷入「里程焦慮」、時刻擔心機車續航。南市議員陳秋萍得知此情,經大力爭取奔走,十五日在鹽行所啟用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這也是台南首座派出所換電站。 鹽行所轄勤區廣大,也是維護永康聯外道路、交通環境的重點區域,近年隨著警用機車汰換,已全數改為電動機車,警察勤務需隨時保持機動與效率,若遇上緊急狀況,電量與里程數也成為員警執勤隨時需要考慮的變因。為確保機車電量,以往鹽行所員警只能頻繁往返充電站更換電池,確保警用機車續航,隨時因應各項任務。 南市議員陳秋萍得知前情,也積極為爭取在鹽行所設立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經多方爭取,台南首座派出所換電站十五日正式啟用,員警再也不用擔心電量,「家門口」就能隨時更換電池,不僅縮短勤務空檔,也確保巡邏、交通執法與治安維護不中斷。除提升警用機車使用效能外,該充電站也開放社區民眾共同使用,便利附近居民近更換電池,鹽行所充電站也成為警民共享、便利友善的綠能新據點。 永康分局特別感謝南市警局後勤科全力推動設置派出所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也特別感謝議員陳秋萍對基層警方勤務需求的支持,爭取資源讓鹽行警方、民眾雙方受惠,共同響應綠能永續的環保政策,警方也將持續努力,打造更安全、便利、永續生活環境。

Read More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捐300萬賑災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十六日捐贈新台幣三百萬元給市府,協助丹娜絲颱風重創地區災後重建。(市府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為協助南市受丹娜絲颱風重創地區災後重建,十六日捐贈新台幣三百萬元給市府,由市長黃偉哲代表受贈並頒發感謝狀,感謝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的善舉,展現守望相助的精神。 捐贈儀式由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由副主任委員郭智輝、監察委員郭金田及委員吳有益代表出席,立法委員陳亭妃也到場。 黃偉哲表示,感謝各界在此次風災後踴躍捐款,協助受災民眾度過難關。截至目前,市府收到善款累積超過二億一千萬元,但實際支出已逾二億七千萬元,顯示需求龐大。南市救助基金最初源自0二0六地震時的募款,之後也陸續用於歷次災害,今年已接近用罄。所幸在這次風災後,許多企業與市民再次慷慨解囊,讓市府能持續協助受災戶。 郭智輝表示,面對丹娜絲颱風造成的嚴重災情,廟方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決議捐款三百萬元,以實際行動傳遞媽祖庇佑眾生的關懷。期盼這份心意能為災民帶來溫暖與力量,也希望拋磚引玉,凝聚更多社會善的力量,共同面對災後重建挑戰,祝願災區早日恢復安定,讓民眾身心獲得安頓。 社會局表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長年熱心公益,凝聚信眾力量照顧弱勢,此次在災後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與市府共同守護家園,意義非凡。目前災民家園復原慰助金已受理逾五萬件,核撥率達百分之九十九點六,累計核發金額超過十一億八千萬元。

Read More

紓解南科塞車 溪埔中路拓寬

  善化區南一二一線溪埔中路拓寬暨新闢道路銜接烏橋中路工程動土典禮。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善化報導 經費近十億元的善化區南一二一線溪埔中路拓寬暨新闢道路銜接烏橋中路工程,十六日上午舉辦動土典禮,預計一一六年八月完工。市長黃偉哲表示,此工程完工後將可讓胡厝寮社區居民恢復安靜生活,同時解決南科上班族的塞車惡夢。 動土典禮由市長黃偉哲、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等人共同主持,近十億元的經費由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補助八成,地方配合二成,完工後可解決麻豆、佳里等地區上班族前往南科下麻善大橋後,易塞車於善化胡厝寮社區等問題,且有效分流車潮,讓南科與溪北產業生活圈緊密連結。 工務局長陳世仁指出,南一二一線溪埔中路拓寬暨新闢道路銜接烏橋中路工程,範圍北起麻善公路(台十九甲線)與溪埔中路(南一二一線)交叉口,向南延伸至豐年橋前,拓寬路段長約一點九公里,寬度則由現況十公尺雙側拓寬至十八公尺。另新闢的路段是從豐年橋北側往西南延伸至烏橋中路,長度約一點三公里,新闢路寬與拓寬路段同樣為共公尺(含一座橋梁)。整體工程的拓寬及新闢路段總長約三點二公里,採雙向四車道設計。 陳世仁也表示,針對國道八號與北外環道路進入新港社大道的車流問題,新港社大道路口轉向工程已於去年完工,北外環樹谷聯絡道則預計明年四月完工。 同時,市府也積極向交通部爭取國八交流道改善及南一三三路口立體化工程,以及烏橋中路向北跨曾文溪銜接市道一七三線新闢道路工程,待各項聯外交通工程完工後,可望進一步增加南科路網的服務範圍及效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