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雅國家風景區舉辦小小領管理處騎員邀官田國小體驗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舉辦「小小領騎員、單車悠遊菱波官田」活動,邀請官田國小學童體驗。(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官田國小學童參與交通部觀光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單車遊,體驗「小小領騎員、單車悠遊菱波官田」活動,深入官田地區豐富的生態與人文風情,並前往環教設施場所認證的烏山頭水庫環境教育園區,透過環境教育課程學習,讓學生能更了解烏山頭水利遺跡。 師生組成隊伍從官田遊客中心出發,沿途經過嘉南農田水利會分歧工作站,先後於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及烏山頭水庫停留,透過專業導覽深入了解嘉南大圳的歷史意義,並參與環境教育課程,學習水庫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西拉雅風管處長許主龍表示,這次活動與南市環保局及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攜手合作,讓即將畢業的學生們騎乘菱波官田自行車路線,沿途欣賞翠綠稻田的田園風光、正值採收期的菱角田美景,希望在騎行中能讓學童更加親近自然、認識家鄉、感受在地風貌,也期望透過環境教育寓教於樂的方式,啟發孩子們對環境永續的關懷與行動力。 官田國小校長陳慶林說,受邀的六年級學生騎乘單車暢遊去年五月剛取得環教設施場所認證的烏山頭水庫環境教育園區,以多元視角發掘、分享更多屬於官田的故事,並讓更多人看見官田的魅力,一同為地方的永續發展努力、為守護這片土地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以人為本 打造安全通學路

永康國小規劃家長接送得來速車道。 為打造「以人為本」的幸福城市及優質通學環境,臺南市政府積極動員,以跨局處合作模式,從現地勘查、提案溝通到計畫執行,持續推動改善校園周邊通學步道專案,致力落實「行人優先」理念,守護學童安全上學路。 市長黃偉哲表示,市府將學校通學安全列為交通建設優先項目,自一0八年迄今已獲中央核定經費一百零二校,總計逾十三億元進行校園周邊通學步道施作與改善,未來將持續檢視各校周邊人行步道與動線規劃合宜性,全面提升通學環境品質。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今年七月甫獲內政部國土署核定補助南市十四校通學步道工程,補助金額達兩億七千六百四十二萬元,各校積極正視親師生安全議題,並設計兼顧美感及實際使用需求的通學步道。 教育局自一一三年起通盤檢視學校通學環境,除積極爭取經費設置通學步道外,亦鼓勵各校因地制宜規劃上放學動線,如規劃汽機車入校接送(得來速車道)有五十四校、設計避車彎供接送車輛安全臨停有四十二校、特定時段封路供行人專用有七校、標線型人行道劃設有十二校等;鼓勵腳踏車考照的實施校數也有一百二十四校。 目前多所學校通學步道改善工程陸續完工,透過寬敞平整的通行空間、規劃合宜的候車空間、接送區增設避車彎、人車分流設計等改善巧思,讓通學環境更加安全有秩序。 以安定區南安國小通學步道為例,第一階段以改善校園周邊步道為主,第二階段延伸至社區學童通學路徑,讓學童通行安心、家長接送放心、民眾散步舒心,獲一致好評。刻正進行中的尚有新化國小、新化國中及新化高中,也將共構規劃得來速接送動線,未來將以全新面貌提供更優質通學環境。 另為扎根交通安全意識與正確觀念,教育局也多元推展交通安全教育,包含補助學校今年辦理了十六場交通安全教育教師增能研習、四十一場自行車體驗營,三十六校申請辦理大型車內輪差視野死角體驗計畫,以及與交通局合作開辦交安戲劇巡迴演出、學童專屬交安營隊等。 (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廣告)

Read More

全國競圖南應大室設系學生跨領域勇奪新秀獎

  南應大室設系二年級二組組學生跨領域創作,勇奪第六屆台中美樂地公園競圖-戶外健身房創意競賽新秀獎。(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室內設計系二年級學生參加「第六屆台中美樂地公園競圖-戶外健身房創意競賽」,在全國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共計兩組學生作品獲得「新秀獎」,展現年輕設計師的創意能量與專業實力。也象徵室設在專業教學與實務應用上的成果。 南應大室設系獲獎作品包括「折影流光」與「伊甸亭」。其中折影流光由學生簡婷榕與王嘉瑜二人設計,作品以結構造型巧妙運用光影與遮蔭效果,讓健身設施同時具備美感與舒適;伊甸亭則由李欣唐與陳佳琪共同完成,從「避難」與「休憩」雙重需求出發,打造兼具健身、防災與交流的多功能空間。兩件作品皆受到評審肯定,不僅創新實用,也展現學生關注公共安全與永續設計的深度思考。 南應大室內設計系近年積極推動跨領域學習,將空間設計、綠建築、環境永續、防災思維與社區營造成為課程重點。這次獲獎作品受肯定,正是「結構與構法」課程成果,老師引導學生從環境觀察到防災應用,最後實際投入全國競圖,讓學生把課堂所學與真實世界需求相結合。 台南應大室設系強調「實務導向」與「創意並重」,學生能透過課程、競賽與產學合作,提早累積職場經驗,並培養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此次學生在大學二年級便能展現創意與專業獲獎,更凸顯學生在跨域設計上的潛力與未來性。  

Read More

台南觀光重要推手「問路店」和「借問站」 觀旅局長林國華:邀請有熱忱店家一起加入

  台南觀光重要推手的「問路店」和「借問站」,觀旅局開辦教育訓練課程,歡迎店家成為觀光生力軍。(觀旅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外出旅遊,在網路發達時代,許多人手機一滑,使用google map、旅行APP就可獲得滿滿資訊,然就是少了溫度和人味,台南則提供在地溫暖、觀光重要推手的的「問路店」和「借問站」,透過店家提供的友善服務,除讓遊客第一時間取得旅遊資源,還能感受熱情溫度,藉由「問」的互動,旅客與台南一線牽。 觀旅局長林國華表示,問路店及借問站除提供旅客諮詢服務,有的店家更提供wifi、無障礙設施、自行車友善等服務,為與店家攜手增進旅遊服務品質,也加強店家外語(英、日語)訓練,散步導覽課程也結合台南熱門的「最強考運導覽路線」及「最堅強ㄟ節烈女魂『陳守娘』散步導覽路線」等台南在地人文故事,並推出自行車山海圳路線,終點來到官田渡槽橋觀賞秋季限定美景「九月雪甜根子」,讓參與者大讚不虛此行,至今年十月,問路店家共七三五家,邀請有熱忱店家一起加入,二十二日將開辦「永續旅遊」課程,歡迎有興趣和國際永續旅遊潮流接店家參與。

Read More

改善急水溪及白河水庫淤積 水利局將與中央合作建立疏濬平台

急水溪上游白水溪因河道蜿蜒、坡降平緩、流速緩慢容易造成河道淤積。(水利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急水溪上游淤積嚴重引起民眾議論,為降低河水溢堤造成災害風險,南市府將與中央合作建立白水溪與白河水庫疏濬平台,加大力道改善淤積問題。 水利局表示,因急水溪私有土地比率非常高,中央已籌措約五十一億元經費,擬訂三年用地取得計畫,並將同步分年分期辦理疏浚,統計今年急水溪已疏濬四十四萬六千六百立方米,疏濬進度超前。 急水溪上游白水溪因河道蜿蜒、坡降平緩、流速緩慢容易造成河道淤積。白河水庫完成防淤排砂工程亦加劇影響,中央每年雖有進行土方清淤仍緩不濟急,市長黃偉哲指示水利局邀集相關中央單位研擬因應對策。決議由市府與中央攜手建立「白河水庫及白水溪疏濬土方去化平台」,共同研商白水溪淤積及白河水庫排砂作業優化對策。 結論包括請第五河川分署針對白水溪淤積嚴重河段辦理現勘確認,規劃緊急清淤方案,同步加速用地取得作業,分年分期疏濬,另五河分署將於一一五年啟動急水溪水系整體治理計畫檢討,目前該計劃已核定。

Read More

越移工肇逃火花飄移 南警循線逮捕已失聯近三年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10/08153031/5efe600c-f66a-4c58-ad33-0a874b517567.mp4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八日凌晨0時許,警三分局和順所接獲轄區民眾通報,稱停在家門口的腳踏車被撞,出門看不到肇事車輛不說,腳踏車也不翼而飛。警方獲報循線展開追查,肇事車輛拖曳著火花一路逃逸,也引起熱心民眾注意並協助跟追,警方一路追至安定區,將肇事的裴姓失聯移工逮捕到案。 警三分局和順所凌晨接獲轄區民眾通報,稱凌晨聽聞門口巨響,疑是停在門口的腳踏車遭路過車輛撞上,然而出門查看卻沒發現肇事車輛,連腳踏車也跟著不見。副所長許永勳及警員唐仲亞獲報到場調閱監視器追查,發現車輛肇事後,腳踏車卡在轎車車底,一路擦著火花沿安和路北上。 許、唐二員於轎車週邊展開搜索,在附近草叢中發現躲藏的裴姓越籍男子。(讀者提供) 警方循線追查,一路追到安定區,卻見路旁一名大學生向警車招手,稱跟著一輛「帶移動特效」的轎車至此,駕駛將車輛棄置路邊後已徒步逃逸。許、唐二員立即於轎車週邊展開搜索,在附近草叢中發現躲藏的裴姓越籍男子,聞到裴身上酒氣,為何肇事逃逸的理由也昭然若揭,現場酒測值達一點一一,逾安全駕駛標準。 據了解,裴於二0二二年自台中豐原工廠逃逸後,一路南飄至台南,逃亡迄今近三年,不想因酒駕肇逃惹來員警查緝,警方當場將裴依違反入出國及移民法將之逮捕並帶回偵辦,訊後也依公共危險罪函送臺南地檢署偵辦。

Read More

高雄清聖宮赴玉井 關懷偏鄉弱勢

高雄清聖宮在玉井區公所陪同下,關懷弱勢。(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玉井報導 玉井區玉田里一低收獨居又患癌的七十五歲長者,家境生活特別艱困,八日玉井區長顏振羽與高雄市梓官區清聖宮主委陳家偉,專程前往探視該長者,並帶著適合長者的物資,送上社會關懷。另清聖宮也捐贈玉井區七個關懷據點生活物資,以實際行動關懷玉井區的長輩們。 高雄市梓官區清聖宮送愛與關懷到台南市偏鄉玉井區,八日主委陳家偉帶領服務團隊,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帶著米、麵、醬油、茶、罐頭等民生重要物資來到玉井區,並在區長顏振羽的陪同下,探視玉田里一名七十五歲低收的獨居長者。由於長者家庭貧困,又因身體欠佳,在生活上需要獲得支持,而長期投身公益活動的清聖宮,特別捐贈物資關懷長者。 此外,八日的關懷行動,除了探視低收獨居長者外,清聖宮服務團隊也同時惠及玉井區各社區關懷據點長輩,讓長輩在參與活動之餘,也能感受到社會各界滿滿的關懷。 顏振羽指出,玉井有七個關懷據點,長輩們在據點的安排下,歡喜學習和共餐,感謝清聖宮服務團隊來到玉井關懷長輩,而該服務團隊長年推動公益,包括救助清寒學子、關懷弱勢家庭、支持社會福利工作等,善行義舉深受各界肯定,尤其是協助弱勢家庭減輕生活壓力,也讓社區照顧服務更具能量。未來公所也將持續串聯民間愛心資源,攜手打造溫暖、互助的友善社區,讓每個家庭都能安心生活、感受社會的溫度。

Read More

秋冬為警添暖暖秋衣 玉井警友捐贈飛行夾克

警友所贈秋衣上有玉井分局建物的標誌。(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玉井報導 玉井分局員警很幸福,秋天到添加衣,台南市大台南警察之友會玉井辦事處主任邱炳煌和玉井警友站長郭明賢等,精心準備客製化飛行夾克,致贈給守護山區安全的玉井分局全體員警,穿上飛行夾克的員警們真的是帥氣十足,更感謝警友們以實際行動,讓秋意暖心頭。 大台南警友會玉井辦事處和玉井警友站一起為守護山區治安的玉井分局員警們添秋衣,特別方是秋衣是飛行夾克,採用的是輕薄透氣材質,讓員警們穿著舒適、機能性高,便於執行各項專案勤務。邱炳煌和郭明賢表示,有感於山區員警平日執行公務相當忙碌,如今早晚又已經帶有涼意,所以客製化飛行夾克,衣服上還特別印製「玉井分局建築物」標誌,不僅展現地方特色,相信對員警而言,更有歸屬感,以及更具向心力及凝聚力。 穿上飛行夾克的男女員警,帥氣十足。(記者張淑娟攝) 當每名員警收到這份暖心的飛行夾克時,立即穿上身,滿滿幸福感,更對這份別出心裁的禮物表示驚喜與感動。玉井分局長蘇保安表示,此件極具特色的飛行夾克,不僅代表分局深耕治安、交通及為民服務之意象,更可讓全體同仁展現凝聚向心力,共同為轄區居民打造一處「安居樂業」的幸福城市。

Read More

北區中樓里長照創新整合據點動土啟航 打造高齡友善城市新典範

臺南市北區中樓里長照創新整合型服務據點舉行動土典禮,中央與地方代表齊聚見證工程啟動。(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怡孜/台南報導 為因應超高齡社會挑戰,臺南市政府積極推動長照資源佈建,今(八)日舉行「前瞻基礎建設-臺南市北區中樓里長照創新整合型服務據點新建工程 」開工動土典禮。儀式由市長黃偉哲主持,立法委員林俊憲、陳亭妃代表,國有財產署分署長黃莉莉、衛福部長照司簡任技正白珊綺,及多位市議員與地方代表皆出席,共同見證臺南長照體系邁向新里程碑。 黃偉哲表示,臺南市目前共有一百四十八家社區長照機構,其中二十八家為小規模多機能服務據點,提供日間照顧、居家服務與夜間喘息等多元服務,合計可照顧逾 六千一百位長者。此外,全市另設有二家失智症團體家屋,可服務三十六位失智長輩。隨著長照需求持續攀升,市府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並跨部會協調合作,本案由國有財產署提供土地,國家發展委員會與衛生福利部透過前瞻基礎建設-地方創生經費補助,並由市府編列自籌款共同推動,使工程得以順利啟動。 衛生局長李翠鳳說明,北區中樓里長照創新整合據點為地上四層建築,規劃內容包括:一樓設置社區共融空間,二、三樓為可容納九十人的小規模多機能長照區,四樓則設有可收容十八位長者的失智症團體家屋,預計於一一六年完工啟用。完工後不僅能提供長者全方位照護,也將促進社區交流與互助,打造共融共生的照護環境。 黃偉哲強調,市府長期致力於推動「在地安老」願景,除持續優化長照設施,也重視家庭照顧者的支持系統。未來此據點將成為北區及鄰近地區的長照樞紐,提升服務可近性與便利性,並結合地方創生概念,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與社會效益。

Read More

毛豆節十七週年 新市毛豆小子蛻變青春少年兄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10/08133400/781593924.718076-Compressed-with-FlexClip.mp4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毛豆壹柒.一起.一起種」,新市區農會的毛豆節十七年了,正逢青春十七,毛豆小子也變成十七歲的青春少年兄,八日新的毛豆小子歡樂現身,市長黃偉哲和新市區各界嘉賓一起來到農會,為毛豆新產品毛豆奶代言,也歡迎大家參加十八日的「青春17.毛豆產業文化祭」。 今年適逢毛豆節十七年,新市區農會特別以「青春17」為主題,象徵毛豆產業的蓬勃活力與在地品牌的青春再出發。農會理事長鄭登欽、常務監事方子明和總幹事李美嬅邀請大家十八日到三舍保濟殿前廣場, 一同見證毛豆產業發展出的青春篇章。現場將有毛豆食農教育體驗,還有新市青農們所種植的有機蔬果等農特產品,最優惠的是自即日起至十月廿日止,農會超市的毛豆產品均特價回饋。 毛豆節慶十七,洋溢青春十七。(記者張淑娟攝) 黃偉哲表示,新市區毛豆響譽國際,尤其日本最愛新市毛豆,且除銷往東北亞和東南亞外,更行銷到澳洲,內銷也遍及全台各地,特別的是農會不斷創新毛豆產品,有毛豆香腸、毛豆大福,今年更開發毛豆奶,真的是健康營養都滿分,且更夯到國外去。 總幹事李美嬅介紹今年毛豆新品毛豆奶。(記者張淑娟攝) 李美嬅指出,新市毛豆節不只是慶典,更是推廣在地農業教育與健康飲食的重要平台,今年毛豆節更安排種毛豆,讓大家更清楚毛豆需要好的土壤、熱情陽光和乾淨水源,這才能種出高蛋白、低熱量與多種營養素的毛豆來。至於今年毛豆節現場將有毛豆商品展售、毛豆食農教育體驗、毛豆DIY活動、青農特色產品展售,以及毛豆寶寶的集章闖關遊戲,讓大家把可愛的毛豆寶寶集章明信片帶回家。相關資訊可上「新市區農會」FB及threads粉絲專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