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球移展新化消風 修復展出

紅球五日下午修復後在新化街役場展出。(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紅球破了!紅球台南五日上午移展原新化街役場,但充氣過程遭鷹架刺破,引起眾多觀眾一陣陣大嘆息,策展團隊原地修復,下午三時完成充氣重新展出;上午「消風」前開放短暫拍照,修復後放置地面展出,並延展至下午六時。 市府文化局長謝仕淵表示,因展出地點為歷史建築,藝術家規劃比較謹慎,充氣時以架設鋼架方式分擔兩側建築物承受壓力,不料因鷹架太銳利,將紅球刺破一個洞;紅球約十年前在美國展出過程也曾發生類似情況。 謝仕淵指出,經藝術家檢視後,發現破裂部位還在可修補範圍,在工作人員協助下,使用專用修補工具處理;下午三時完成修復,重新充氣展出,卸展時間從原訂的下午五時延後至六時。 紅球策展人黃若珣說,原本規劃是在原新化街役場建物與旁邊另一棟建物間通道架起鷹架,把紅球置放在鷹架上方充氣,預計充氣完成後移開鷹架,讓紅球「卡」在兩棟建物間,下方空間可供觀眾通過。但因發生紅球遭鷹架刺破意外,復展時改為把紅球置放在地面上,在街役場和隔壁的楊逵文學紀念館都可供參觀民眾拍照。 有近九十年歷史的新化街役場是一棟仿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戲院的建築形式,以梁柱和圓拱區隔出層次,在日治時期是新化街的公所,戰後則成為新化鎮公所,是目前彰化以南僅存的街役場建築,一九九六年後因新化鎮公所新大樓完工而閒置,二00二年十一月公告為歷史建築,目前該建築做為餐廳使用。

Read More

荷大航海地圖 看見台灣

市圖新總館正展出台北國際書展主題館荷蘭館,從古地圖可看見Formosa島嶼蹤跡。(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北國際書展主題館荷蘭館移師市圖新總館展出,展中最吸睛的莫過複製古地圖集,不少地圖都出現「Formosa」島嶼蹤跡,歡迎民眾前往看展,一起重返大航海路徑,從荷蘭古地圖認識台灣及台荷情緣。 展間展示五本由策展單位精心複製的古地圖集。市圖表示,地圖對大航海時期的探索活動有極大幫助,因此東印度公司成立後,積極向葡萄牙學習製圖學,後荷蘭也發展出自己的製圖學,東印度公司甚至要求商人在航海圖中收錄見聞,並且繪製航海日誌,在展示的地圖中,不少可窺見Formosa島嶼蹤跡。 市圖也邀請各領域學者、作家舉辦講座,希望從歷史觀點、文學創作、建築文化及跨族群等多元角度詮釋,進一步分享台荷文化。四月份邀請成大建築系副教授黃恩宇、西拉雅族部落發展促進會理事長段洪坤、小說家平路等,分別以不同角度,解讀台荷情緣。 而當年東印度公司要求各界分享在台所見所聞,據《熱蘭遮城日誌》紀錄,一六六一年九月六日下午,發生強烈地震,伴隨持續的大聲響,在利邦上尉航海記中,一六二四年的三月八日,大員發生地震,誤以為堡壘要塌,雖無大礙,卻有哨兵從崗哨掉下去,還誤以為遭魔鬼扔下去。 地震發生至今,餘震不斷,已有數百起,在一六五九年荷蘭末代行政官揆一也在著作《被遺誤的台灣》提及,發生迥異尋常之恐怖地震,延續達十四日;歐洲人拉˙莫里尼埃在其著作《旅行奇譚》也寫下地震時,城壁破裂,民眾逃出戶外,連震三星期。文化局說,顯見在十七世紀的台灣,地震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員工和台灣居民的日常。

Read More

初春賞新藝獎 探索藝術巷弄

新藝獎作品正於台南各處綻放歡迎民眾安排藝術巷弄之旅,感受台南蘊藏的藝術魅力。圖為鷲嶺食肆的藝術作品。(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百花盛開,台南新藝獎三十三位藝術家、二十個空間,超過百件藝術品也正同步綻放。新藝獎除「無際棲域」主展,還推出「南巷藝事」巷弄特展,展現台南古都獨特的歷史街區文化氛圍與巷弄風情,邀請所有人探索藝術巷弄,感受台南這座城市蘊藏的藝術魅力! 文化局表示,中西區匯聚多處新藝獎展場,空間相距不遠,適合安排一場午後的藝術散步之旅。建議遊客可先從德鴻畫廊啟程,欣賞得主徐思穎的陶瓷盔甲及簡宜玟的瓷漿雕塑,穿越小巷前往弎畫廊,觀賞得主蔡宇貞的平面繪畫和莊志維的植物裝置。行經古蹟建築陳德聚堂,可欣賞胡宮雪娜的巨型充氣神獸,更可前往鄰近的鷲嶺食肆,一邊品嘗特色小點、一邊欣賞庭園中的林書瑜燈光裝置。 續往綠皮開心果冰淇淋店,觀看曾彥翔的平面攝影;或前往Detail Dessert,享用蛋糕甜點之餘,還能欣賞黃韶瑩的藝術裝置。接著前往絕對空間,觀賞得主吳權恩和藝術家吳瑋庭的空間裝置;加力畫廊正展出得主吳尚洋的數位創作及藝術家徐婷的影像作品。最後拜訪醉美空間,得主Stream的音樂展演、黃元煜的攝影作品及楊祐丞的動力裝置,為整個漫遊行程劃下完美句點。 文化局說,走訪新藝獎各展出空間,不僅能飽覽台灣新銳藝術家精彩創意,更能沉浸在古都巷弄老屋的歷史人文氛圍中,度過一個文藝薈萃的美好時光。展期至十四日,歡迎所有人漫步台南,欣賞作品,詳洽「Next Art Tainan臺南新藝獎」粉絲頁。

Read More

四草漁港吊船塔更新 安全升級

四草漁港吊船塔已經於今年初完工,交由漁民使用。(農業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南市「四草漁港吊船塔整修與底泥清疏工程」已經於今年初完工,交由漁民使用。相較於以往的舊吊船塔,新設施比較快速、安全及簡易操作,足夠支撐三十噸重船筏,將有助提升漁民作業空間及漁港環境品質。 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長張順得表示,四草漁港位於鹿耳門溪出海口約六百公尺處,鄰近知名景點鎮門宮與四草大眾廟,周邊更有台江國家公園、四草重要濕地以及野生動物保護區等自然生態資源。由於漁港位於鹿耳門南岸堤防內側,較不受外海波浪影響,因此適合進行漁業活動,包括牡蠣養殖和沿岸漁撈。然而港內的舊吊船塔已超過三十年使用年限,長期失修導致故障頻繁,嚴重影響當地漁民的作業效率。 為維護作業船隻結構妥善與漁民身命財產安全,市長黃偉哲指示農業局需立即解決本地漁民船隻無處可修之窘境。漁港及近海管理所於去年發包「四草漁港吊船塔整修與底泥清疏工程」,契約金額為三百二十萬元整,同年八月二日開工,今年一月十九日完工。主要工作包括吊船塔結構與操作機具整修,具體施作項目包括原有結構物的拆除換新、新設吊船架控制室、控制系統更新以及周邊清淤等。 四草漁港吊船塔整修完工後,四草漁港及周邊漁港的船隻即可利用此設施,進行船隻保養維護作業。這也將促進漁港向休閒及多元化發展,帶動漁業產業發展。

Read More

農業局廣邀志工守護列管老樹

保育專家利用應力波檢測老樹內部腐朽程度。(農業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台南市目前列管老樹計三百四十二株,其中四十六株是依「森林法」公告之「受保護樹木」。老樹需要大家守護,歡迎有意願為保育盡一份心力的民眾加入志工行列。 農業局表示,「列管老樹」的資格與違規罰則比「珍貴樹木」更嚴格。例如受保護樹木樹齡須達一百年、珍貴樹木則是須達八十年;未經許可砍伐、移植、修剪或破壞受保護樹木,處十二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珍貴樹木則是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針對列管老樹,農業局每年會進行健康檢查,依樹木生長狀況,辦理棲地改善、修剪、病蟲害防治、支架及拉撐等養護措施。另健檢評估為高風險之老樹,則請專家利用非破壞性儀器檢測樹木內部腐朽程度,依專家建議給予適當處置,改善樹木健康以降低樹木風險性。 為保護珍貴樹木,農業局二0一三年成立珍貴樹木保育志工隊,訂定樹木認養機制,目前計有五十四位珍貴樹木志工,每個月協助巡視所認養樹木,若發現樹勢衰退或發生病蟲害,立即通報農業局處置與養護,藉著定期巡護,追蹤老樹健康。

Read More

文資處清明祭拜陳永華等5古墓

清明時節,文資處前往五座古墓祭祀掃墓,傳遞慎終追遠及對文化資產的重視及傳承。(文資處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現存最早古墓誰來掃?清明祭祖,墓葬是民眾追思先祖及地方發展與變遷歷程見證者,文資處每年前往五座古墓祭祀掃墓,傳遞慎終追遠及對文化資產的重視及傳承。 五座古墓包括陳永華墓、藩府二鄭公子墓、藩府曾蔡二姬墓、施瓊芳墓、曾振暘墓。文資處由秘書傅清琪代表,與台南市滎陽鄭氏宗親會、祭祀公業台灣臨濮堂施姓大宗祠管委會至南山公墓四座市定古蹟古墓祭拜。 曾振暘墓立於一六四二年(明崇禎十五年)是目前台灣發現最早的漢人陵墓;藩府二鄭公子墓與藩府曾蔡二姬墓,前者墓主是鄭成功的二個兒子鄭睿、鄭發,後者為鄭成功的二位嬪妃,兩座古墓因故留在台南未遷葬他處,成為現存與鄭成功相關且難得一見史蹟。施瓊芳墓為清代墓葬,建於一八七七年(清光緒三年),清制墓室維護十分完整,更有台灣僅有的父子雙進士(施瓊芳、施士洁)歷史事蹟。 文資處指出,竹溪寺正推出明清文物展,展間展出進士施士洁的十餘幅詩作,展期至五月二十六日,民眾掃墓之際,可前往了解竹溪禪寺與台南歷史,領略施進士的文采。 陳永華素有「鄭氏諸葛」之稱,葬於柳營區果毅後,後雖遷葬故鄉福建同安,墓及墓碑則留於原處,為整個台南歷史發展重要象徵,陪祀單位包括柳營公所、多位民代服務處代表等。

Read More

花蓮地震後 南水分署加強監控水庫邊坡、原水濁度

曾文水庫完成地震後各項設施巡檢,同時進行防汛整備維護工作。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經濟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在花蓮大地震後,加強水庫邊坡監控與原水濁度應變。分署指出,因應0403花蓮大地震,已完成各項水利設施巡檢,並以無人機巡查邊坡、護岸及水庫,同時進行防汛整備維護工作;因餘震不斷,將持續加強監控(測)水庫集水區及邊坡。 由於花蓮大地震過後,南水分署特別加強水庫邊坡監控和原水濁度應變,並完成各項水利設施巡檢均正常,且曾文大壩左岸茅埔地滑區,進行震後巡查也無異常變化。甲仙攔河堰堰區右岸國有林崩塌潛勢區,已進行目視及空拍巡查,植被完整無崩塌,對此,將持續巡檢與觀測監測儀器的數據變化。 此外,針對後續大雨可能夾帶因地震崩落的土石與雜木,分署除加強巡檢與移除,並將請流木廠商隨時待命因應。各管理中心也將廿四小時監看CCTV及儀控設備數據,隨時動員人力及機具,避免豪雨沖刷,引致高濁度或漂流木破壞取供水設施。 另為多元供水,分散風險,分署也已有水源備援措施,如伏流水及抗旱水井等措施,其中高屏地區興田伏流水(十萬噸)及抗旱水井一百廿四口(可取水量約三十二點一萬噸)等相關設備,經測試均能正常運作。 分署仍籲請民眾一起節約水資源,同時加強防汛整備,因應颱風、豪雨或地震來臨前做好各項因應措施,以減輕災害損失,同時也會透過各項多元水資源調度、開發及管理策略,降低原水高濁度時期的缺水風險及氣候變遷影響風險,強化供水韌性,確保供水無虞。

Read More

清明連假第2天 各景區湧人潮

清明連假,台南景點遊客大增。(觀旅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清明連假第二天,台南各景區陸續湧現遊客人潮。市長黃偉哲表示,希望市民及來自各地的旅客利用連假,好好放鬆、紓解壓力,也祈願國人一切平安。 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表示,連假第二天上午,市區街區及各重要景點皆湧現觀光人潮,國華海安小西門商圈、安平老街、新化老街、菁寮老街、鹽水老街等街區湧入超過三點五萬人次品嘗美食逛老街;富含文藝氣息的熱門景點如台南美術館、奇美博物館、山上水道花園博物館、左鎮化石園區、台灣歷史博物館等藝文展館共吸引逾兩千五百人次進場;虎頭埤風景區、關子嶺風景區、梅嶺風景區、德元埤、葫蘆埤等景點也逾六千三百人次入園;十鼓仁糖文創園區、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也有三千七百人次入園。此外,正值春暖花開時節,花旗木和蜀葵花正盛開,南化區、西港區、善化區等地都舉辦了相應的花季活動。 另外,有多處景點連假期間推出許多兒童專屬活動,包括水交社文化園區舉辦水交社兒童節市集、南瀛天文館舉辦「天文館×兒童節太空奇幻派對」、台灣歷史博物館舉辦「細遊南博×兒童清明活動」、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推出動物狂歡嘉年華,都很適合親子出遊。

Read More

因雄童樂Pa限時上線 挑戰拿寶物

台南市教育局鼓勵國中小學生上網參加「因雄童樂Pa」線上學習活動。(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台南市教育局經營的全國「因雄崛起」自主學習平台,自即日起至四月二十五日止,攜手「PaGamO素養學習平台」推出台南市國中小學生專屬的線上學習活動「因雄童樂Pa」,教育局鼓勵國中小學生在兒童節連假期間一起來上網挑戰拿寶物。 市長黃偉哲表示,許多專家學者研究發現,遊戲式的學習方式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因此台南市和現在最受歡迎的兩大遊戲式學習平台合作,限時推出「因雄童樂Pa」線上活動,就是要讓學童在遊戲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打破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台南市配合教育部數位學習精進計畫政策,協助建置因材網「因雄崛起」悅趣式自學平台,該平台除了激勵學生結合教育部「因材網」進行自主學習活動外,遊戲式平台具備吸引力、趣味並能創造沉浸式學習的環境,提供學生多樣性學習方式,自一一0年底正式啟用後累積全國三十餘萬學生持續使用。

Read More

台南清邁直航 黃偉哲包機訪泰促交流

台南市長黃偉哲(左五)率團訪問泰國,希望打開泰國經貿市場。(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為拓展台南與泰國的城市外交,同時宣傳台南清邁直航包機,市長黃偉哲率新聞及國際關係處處長蘇恩恩一行於四日搭乘直航包機赴泰,受到當地熱情迎接,黃偉哲也在旋風式與當地台僑及文化界人士簡短會面後,隨即轉往清萊府。 黃偉哲表示,台灣與泰國的經貿往來與日俱增,在全球供應鏈布局的考量下,泰國作為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台南期望在泰國開啟更多城市交流,其中泰北政經中心、觀光重鎮的清邁,正是台南非常期待能建立友好交流的城市,而這次的相互包機,將不僅更便利南台灣的民眾赴泰北觀光,也更希望促成泰國朋友來到台南感受古都魅力。 台泰免簽證入境,台南跟泰國東北地區間相互導流的觀光效益可期,最重要的是,雙方人民間的相互理解正是城市交流的起點,黃偉哲期待此行帶回的城市交流成果,能在未來透過更頻繁的互動,造福兩地人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