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科大林宗新團隊 倫敦國際發明展獲1金2特別獎

龍華科大林宗新副教授師生團隊,參加2024 倫敦國際發明展獲1金2特別獎殊榮。(龍華科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龍華科技大學半導體工程系林宗新副教授師生團隊,參加2024 倫敦國際發明暨貿易展(ITE),作品《半導體製程用高性能精密銅合金鍍層製造技術》以科技創新實力,贏得國際評審一致青睞,榮獲金牌肯定,同時獲大會頒發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學EXCELLENCE INNOVATION TROPHY特別獎,以及柬埔寨諾頓大學特別獎等榮耀,充分展現團隊優異研發實力! 倫敦國際發明暨貿易展(ITE)是由英國發明協會與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共同舉辦,9月23至25日於倫敦金士頓大學圖書館盛大舉行。ITE不僅透過展覽與獎項鼓勵卓越的創新發明表現,更是一扇創新與新技術之窗,讓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團齊聚一堂,展示專利發明和創新想法,並讓發明人能與投資者及潛在合作夥伴會面,進而實現專案、商業化自己的產品。 龍華科大學半導體工程系林宗新副教授領軍,率團隊成員李耀仁、楊尚樺、林鈞堯、新莊高中林佳伶同學,共同組成參賽團隊,作品《半導體製程用高性能精密銅合金鍍層製造技術》是以共濺鍍法製備銅合金薄膜,具低電阻、低漏電流、良好附著力、具抗氧化能力可抑制銅矽、銅錫反應及抗菌等性質,可應用於銅導線、覆晶回流焊接、LED元件散熱、抗菌醫療器材等領域,具有商業化潛力。 林宗新指出,這項技術不僅在半導體工業中具有重要應用,同時對於能源、環境和通訊等領域也有潛在影響。此次參展不僅充分展示《半導體製程用高性能精密銅合金鍍層製造技術》的優勢和潛力,並與國際同行進行創新商品行銷及深入交流,期待日後與廠商合作,加速實際製程應用。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除恭喜師生團隊奪獎優異表現,他並表示,該校半導體工程系致力於半導體技術實務人才培育。發展重點為培育學生具備半導體產業中游元件製程與下游封裝測試專業的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畢業成為半導體相關產業需求人才為主要目標。 該系發展主軸為功率元件、半導體製程、半導體材料、IC封裝與測試等半導體領域,以實作融入理論課程並和產業合作,讓學子瞭解半導體產業中由化學、材料原理到元件製作製程領域到下游封裝與測試所需之專業技術,以及使用之相關特用化學品、分析量測儀器等專業知識,並培養自主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使學生能具備確認、分析和解決半導體製程實務技術問題的創意與能力。 葛校長強調,龍華科大積極鼓勵師生參加各類競賽以累積經驗,並展現所學的扎實技術與研發實力。期望師生持續與業界交流,促進專利商品化,進而創造產品商用價值。

Read More

貿易署與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簽署經貿合作MOU

貿易署江文若署長與美國南卡羅來納州 (左)商務廳廳長Harry Lightsey III簽署「經貿合作瞭解備忘錄」。(貿易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2024年「美國商機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由經濟部、外貿協會、美國在台協會(AIT)及美國各州政府辦事處協會(ASOA)再度攜手合作,協助臺灣業者爭取商機,布局美國市場。 經濟部與美國商務部共同建立的臺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TTIC)」架構已邁入第3年,在此架構下,持續深化與美國各州的經貿鏈結。美國商機日是促進與美國各州貿易與投資關係的重要活動,由美國買主來臺進行一對一商機媒合、美國州政府官員介紹各州投資環境,匯聚美國業者及州政府於同一場地。 經濟部次長何晉滄於活動開幕致詞表示,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經貿夥伴,雙方產業互補、互利,期望透過包括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在內的平台下,臺美持續推動各項對話、合作,協助中小企業拓展市場,也期盼藉由美國商機日的年度商機媒合盛會,讓臺美企業創造更多商機、深化臺美合作。 本次活動邀請到亞利桑那州、蒙大拿州、奧克拉荷馬州及南卡羅萊納州經濟發展官員來臺,介紹各州投資環境與商機,另有17個州政府於會場設置投資服務攤位。此外,也邀請到多家來自美國電池儲能、5G、壓鑄及汽車零組件等產業的大型買主來臺採購。 為促進與美國各州雙邊貿易、投資擴展及產業合作,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署長江文若亦藉此盛會與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商務廳Harry Lightsey III廳長簽署「經貿合作瞭解備忘錄」,此協議將加強雙方貿易、產業及投資等經貿合作,協助雙方企業在彼此市場布局,共同開拓商機。 美國為我第2大貿易夥伴及最重要的外人投資及技術來源國,經濟部將持續透過加強臺美雙邊經貿交流,促進臺美貿易、投資及產業合作,共創經濟繁榮。

Read More

ClassNK核發船用馬達監測服務V-MO創新認可

2024年SMM海事展創新認可頒證儀式,右及左:旭化成工程株式會社維護研究所技術企劃長 岡本雅氏(Masaru Okamoto)及日本海事協會德國漢堡事務所所長Rico Joehnk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核發船用馬達監測服務"V-MO"創新認可。 日本海事協會宣布核發其產品與解決方案創新認可給旭化成工程株式會社(Asahi Kasei Engineering Corporation)開發的船用馬達監測服務「V-MO」,如註冊該協會船級且安裝該產品的船舶,即可取得代表具備先進數位技術的「DSS」(MM、CNS、SM)船級符號。 為推動創新技術的傳播與發展,該協會為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創新認可,透過對具創新功能的設備和軟體技術進行第三方認證來支援產品與服務的部署。詳情可於該協會網站取得相關資訊:https://www.classnk.or.jp/hp/en/activities/techservices/dgd2030/iea/index.html 該協會指出,產品名稱:V-MO(中譯:船舶振動可視化監測/原名:Vessel Vibration Visualization Monitor),產品描述: 1. 針對船用馬達最佳化的狀態監測服務 2. 在船舶特有的振動環境下也能進行適當監測的演算法 3. 支援工程師的判斷 4. 持續監控船上情形,並利用雲端蒐集的數據來管理整個船隊 5. 啟動V-MO的五個步驟 ClassNK 產品詳細資訊可於以下頁面取得: https://www.asahi-kasei.com/news/2024/e240913.html

Read More

基隆關提醒海外網購雖容易 頻繁進口要留意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近年來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跨境網購交易盛行,民眾於境外網購次數頻繁時,若不慎超出每人每半年度(上、下半年)6次低價免稅次數,便須繳納稅費,請民眾多加留意。 基隆關說明,依進口貨物低價免稅規定,同批進口貨物完稅價格在新臺幣2,000元以下者,免徵關稅與海關代徵的營業稅及貨物稅,但菸酒、實施關稅配額的農產品及經認定次數頻繁者不適用。其中進口次數頻繁的認定原則如下:一、同一納稅義務人於半年度內進口貨物適用同條項的免稅規定放行逾6次者。二、前開所稱半年度,指每年1月至6月及7月至12月。三、進口次數的認定時點,以報單所載進口日期為準,並於每年1月1日及7月1日重行計算。 基隆關提醒,民眾可利用「關港貿單一窗口」查得進口貨物低價免稅限額次數資料,以符合每半年6次低價免稅優惠,保障權益,也可避免荷包失血。

Read More

驗船中心與IMCA攜手探討船舶安全與淨零排放未來挑戰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 (CR)和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ractors Association (IMCA)聯合舉辦船舶與海上安全暨淨零排放未來趨勢研討會,與會貴賓左起: CR周侑陞組長、IMCA的Rhys Jones、IMCA的Jason Veerasingam、沃旭的Pascal Langeais 、CR鄭志文執行長、富邦銀行林敏正協理、WFO的蔣大巍、CR詹育禔處長。 (驗船中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隨著全球航運減碳議題持續升溫和離岸風電產業的蓬勃發展,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與國際海事承包商協會(IMCA)於10月1日共同舉辦了「船舶與海上安全暨淨零排放未來趨勢」研討會,深入探討海事工程與航運面臨的挑戰及未來發展方向。 研討會內容豐富,聚焦多個關鍵主題:IMCA技術顧問Rhys Jones分享了數個離岸風電場緊急事件案例,強調建立完善緊急事件反應機制的重要性,並探討動態補償舷梯系統在離岸風場作業中的應用,與提出相關的安全操作指南與建議。世界風能協會亞太區共同負責人蔣大巍分析了台灣能源轉型,以及未來浮動式風場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Orsted亞太區採購負責人Pascal Langeais則介紹了Orsted在離岸風電供應鏈減碳方面的努力與成就,並強調各方合作的重要性。CR再生能源處處長詹育禔深入探討了船舶實現淨零排放所面臨的技術挑戰與政策限制,分享了驗船中心在協助船東推動船舶節能減排方面的經驗,CR海事技術組組長周侑陞則分享了多個CMID-MISW船舶檢查的實務案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檢驗的標準、流程,協助業界更能符合IMCA檢驗要求。台北富邦銀行綠色及永續金融資深協理林敏正則介紹了永續金融在推動淨零轉型中的重要作用,並分享了富邦銀行在綠色金融的創新做法。 CR執行長鄭志文表示:「CR密切關注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最新動態,特別是船舶燃料轉型與碳捕捉等新興領域,並與各產學研單位合作交流,期望協助台灣航運業更充分掌握此次淨零轉型發展趨勢,持續鞏固台灣在全球航運中的重要地位。此外,近年來CR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指導下,於離岸風電的驗證審查、法規編纂、海工風險評估、盡職調查等議題,提供鏈結政府、開發商、工程界、金融保險界等多面向第三方技術服務,充分扮演我國推動離岸風電的安全技術守門員。」 此次活動匯聚了離岸風電和海事工程產業的眾多專家,包括IMCA會員、離岸風電開發商、船東、承包商、金融業者及相關供應鏈業者,透過跨領域的經驗交流,為台灣航運與再生能源產業的安全與減碳發展帶來新的啟發。

Read More

張榮發基金會捐資興學 助力縮小偏鄉教育差距

張榮發基金會關懷偏鄉學校師培困難,執行長鍾德美(右五)代表捐贈臺東縣桃源國小校長劉冠暐(右三)、花蓮縣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左四)相關經費。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張榮發基金會長期關懷偏鄉教育,日前特別捐資200萬元,助力花蓮三民國中與台東桃源國小兩所偏鄉學校補足教學人力,解決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確保城鄉孩子都有公平的發展機會。 根據審計部報告指出,低社經地位學子在國中教育會考,待加強的比例高出一般學生兩倍,對偏鄉學生的挑戰更為嚴峻。 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表示:「考量偏鄉學生常面臨家庭環境不穩定,而影響學習,加上學生背景多元,造成同一班級學生容易形成『三重差異』,包含學習起點差異、學習速度差異與各科落後加乘導致的差異。因此繼去年協助偏鄉地區四校師資培育後,今年再選定花蓮三民國中與台東桃源國小兩校,提供經費200萬元招聘師資,並優化教學資源。」 花蓮三民國中校長林國源指出:「感謝基金會的協助,增聘的教學人力將有助減輕資深教師校內業務,得以轉任學校教練,陪伴新手老師共同傳承社區脈絡與學校文化、提升教學與班級經營技巧等,讓新手老師在專業上快速成長、在教學情感上獲得豐沛支持,不會感覺孤單無助,進而提升教學品質,嘉惠學生學習。同時,也可作為輔導鞏固學生基礎學力,提升學習效果。」 張榮發基金會去年協助雲林拯民國小增聘特教師資,減輕老師們班級經營負擔與干擾;新竹峨眉國中也運用經費增聘英文教師,跨校帶領其他四所國中建立英文社群,共同提升英語教學效能。今年再度延續偏鄉教育協助計畫,不僅希望與偏鄉師生共同努力,也是該會長期推動教育公益使命的具體實踐,讓每位孩子都有機會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Read More

航港局船舶服務再升級MTNet平臺推出系列新功能

航港局定期施行船舶檢查,確保船舶航行安全。(航港局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船舶服務再升級,該局優化資訊服務平臺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功能。 航港局表示,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臺(MTNet 2.0)為我國航政監理及相關業務的主要作業平,該局為提升各項航政管理作業流程的效率,持續檢討並規劃流程線上化,近期針對船舶服務項目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功能,透過此一便利且可靠的資訊平臺,提供更加升級的作業服務。 航港局指出,針對部分地方政府就總噸位未滿20的漁船定期檢查費用予以補貼,航港局航務中心過去需採人工方式作業,年底再統一向地方政府請款。MTNet現已建立了漁船補助系統,直接產出規費繳款單並生成補助清冊,取代以往的人工作業,大幅提升作業效率。 除了漁船定檢補助申請的線上化,MTNet系統亦整合國輪外輪轉換功能,連結轉籍前後的船舶紀錄,方便追蹤轉換國籍船舶的歷史資料。系統並已介接海巡署安檢系統,整合船舶進出港資料,減少現場執法人力負擔,並提升非商港如漁港、遊艇港的管制效能。另為保障商港內船舶的安全,已開發高風險船舶船東責任保險(P&I)檢核及預警功能,有效降低船舶事故危害風險。 航港局致力於優化航政監理效能,導入智慧化服務,提升航行安全與民眾安心度。未來將持續檢討並推動航政業務的線上化,促進資訊化升級,構建流暢、高效的作業環境,並增進行政作業效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服務體驗,全面提升船舶服務品質。

Read More

航港局召開113年廉政會報表揚廉潔楷模

航港局葉協隆局長親自主持廉政會報及與廉潔楷模合影。(航港局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召開113年廉政會報並表揚廉潔楷模,航港局表示,「廉潔航港」是航港局施政的基石,也是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關鍵。 該局舉辦「113年度廉政暨機關安全維護會報」,由葉協隆局長親自主持,並邀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林淑馨教授擔任外聘委員提供專業建言,期能藉此精進廉政工作的興革策進作為。葉局長要求同仁堅守廉能自持,並內化為行政思維及工作方式,本次會議並安排「『船舶檢丈作業管理』專案稽核」、「採購評選委員利益迴避措施」及「電腦安全防護及使用規範」等專題報告,透過各單位間相互學習與研討,共同提升廉政效能。 航港局特別於會中舉行該局113年「廉潔正直楷模」表揚活動,由葉局長親自頒獎,本年度得獎者包括維護機關權益、增加收入節省公帑的北部航務中心專員侯玫妃及東部航務中心技士晏韻慧、完善離岸風場作業流程強化內部控制的港務組專員黃靖祐、處理土地排佔作業並協助弱勢民眾以提升機關信譽的中部航務中心科員黃梓庭,以及輔導違規漁船改建、防止弊端發生的南部航務中心技士王奕超等五人,同仁積極任事,專業與廉潔表現均深獲肯定。

Read More

阿提哈德/順豐成立合資企業深化航空貨運合作

阿提哈德/順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在阿提哈德航空公司董事長Mohamed Ali Al Shorafa和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見證下,阿提哈德航空首席執行長Antonoaldo Neves與順豐航空董事長李勝在深圳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正式成立合資企業,將通過該合資進一步整合資源優勢,深化在航空貨運領域的合作,為全球客戶打造更為全面的物流解決方案。(見圖) 諒解備忘錄的簽署象徵著順豐航空與阿提哈德貨運開啟全面策略合作,基於合資企業的建立,雙方將在飛機運能投放、運輸時刻優化、航線網路拓展、國際業務融合等方面更多突破。 阿提哈德貨運(Etihad Cargo, the cargo and logistics arm of Etihad Airways)是阿提哈德航空的貨運和物流部門,自2004年成立以來,迅速發展成為世界領先的航空貨運公司之一,為五大洲的客戶提供一系列貨運產品和服務。去(2023)年順豐航空與阿提哈德貨運開始合作營運國際貨運航線,通過艙位互換、聯程聯運等方式加強雙方航線網路的連通性,資源分享與優勢互補。今(2024)年七月雙方加密鄂州、深圳往返阿聯酋阿布扎比的貨運班次,每週國內出港航空運能超過600噸,持續助力中阿經貿合作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 阿提哈德航空公司董事長Mohamed Ali Al Shorafa表示,這家歷史性的合資企業真實地證明了阿聯酋和中國之間強大而不斷發展的關係",阿提哈德很高興與順豐航空一起踏上這段新的旅程,這將使兩家航空公司能夠為電子商務和傳統航空貨運垂直領域的客戶提供更多的連接、靈活性和速度。 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表示,合資企業是中國和阿聯酋在航空貨運物流領域的開創性發展,通過與阿提哈德航空貨運公司合作,正在為該行業制定新的標準,特別是為了因應電子商務、航空郵件和包裹遞送日益增長的需求。順豐航空將與阿提哈德貨運緊密協同,積極推進合資專案,將長期友好的合作轉化為融入全球物流市場、服務全球客戶的持久動力。

Read More

中共救助打撈局部署救助船航空器維護海上安全

中共救助打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部署中國大陸十一假期及"山陀兒"颱風可能影響海域,配置59艘專業救助船及16架救助航空器在包括台灣海峽等海域維護海上安全。(見圖) 中共交部救助打撈局表示全力守護假期海上安全,海上客運航線往來繁忙,水上出行人數顯著攀升,探親潮與旅遊流交織,形成高位運行態勢。為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按照中共交通運輸部統一部署,救撈系統將在沿海部署專業救助船艇59艘、救助航空器16架、應急救助隊19支築牢海上安全防線。 該局根據航運情況及時優化調整各海區救撈力量部署,在渤海海峽、舟山海域、瓊州海峽等客(滾)船航行重點海域和長江口、台灣海峽、珠江口等商漁船活動密集海域強化救助,重點部署16艘大功率專業救助船,加強部署固定翼飛機。同時針對今年第18號颱風"山陀兒"可能影響海域,部署大功率專業救助船七艘、應急救助隊五支、救助直升機六架以及固定翼飛機一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