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發基金會贈環保繪本給全台所有小學

(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張榮發基金會長期推廣各項環保教育,包括連續四年在北北基桃各地區演出「環保小劇場」超過四十場次,受益學生達萬人,成為各校推行環境永續教育利器。今年該會再接再厲,除仍將續演小劇場,還採購最新上市的環保繪本《氣候變遷:拯救地球的故事》送給全台2600所小學,並於昨(30)日於三重集美國小舉辦贈書活動,同步在該校演出今年的第一場「環保小劇場」。 執行長鍾德美致詞時勉勵學童,藉由閱讀建立起正確的環境觀念,了解到文明發展帶來正反兩面,既是便利的生活,卻也有不可逆的破壞。期盼每個人當「改變者」而不是「旁觀者」,甚至成為未來的氣候領袖!做一個關心地球的人,齊心守護地球家園的美好未來。鍾德美進一步說明,該繪本是英國環保專家凱瑟琳‧巴爾與史帝夫‧威廉斯共同為孩子所編寫,從地球及大氣層的起源,談到氣候變遷的所有原因與影響,吸引孩子探究、省思,如何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集美國小校長高淑真表示,學校非常重視環保教育,此次除安排600位學童在大禮堂實地觀賞演出,也讓全校高年級學生在教室同步透過電視欣賞與學習環境教育,同時很高興能代表全台小學接受贈書。 (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氣候變遷議題被聯合國列為「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一,張榮發基金會希望協助環保教育從小做起,藉由繪本淺顯易懂的故事與色彩豐富的拼貼畫,加上全面性敘述氣候變遷的歷史概況,讓孩童們建立起環境永續的理念。 第一批贈書已送達多所學校,屏東縣來義鄉南和國小模俐諾·卡札妮嵐校長分享:「獲得張榮發基金會的贈書,真的很棒,因為緊扣環教主題,學生透過閱讀獲取知識,增加素養,再透過引導小朋友珍視地球與環境,才能變成實際的力量!」

Read More

上海重啟郵輪常態營運第3季推出國際航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經歷三年疫情,重啟郵輪生活與郵輪沿海航線在滬常態營運。(見圖) 據悉,上海市當局近日在虹口區北外灘國客中心舉行﹁重赴碧海之約,領航美好生活﹂郵輪啟航儀式,上海市交通委同時發佈《虹口區郵輪經濟高品質發展規劃及三年行動計畫》,爭取國家政策成為率先復航國際航線的郵輪港口,在今年第三季正式推出郵輪國際航線,為各地遊客提供更豐富的航線產品和更優質的服務保障,使郵輪產業成為展示上海城市發展成果和幸福生活的國際化視窗。 據稱,自2020年一月因疫情停擺以來,上海乃至全大陸的郵輪港口先後進入休眠期,但上海郵輪港口從未停止重啟準備工作。近日“招商伊敦號”高端郵輪從上海啟航,象徵著上海郵輪母港首條國內沿海郵輪航線正式啟動,為郵輪產業的全面復甦揚起風帆。本次郵輪執航四三晚上海母港航線後,還將持續推出八天七晚東南海岸文化之旅(上海-舟山-廈門-深圳)、五天四晚上海舟山人文之旅(上海-舟山-上海),四天三晚上海海上巡航之旅等航線產品。

Read More

基隆港務分公司榮獲企業物流場域環境永續組金獎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參加由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舉辦之「ESG物流永續獎」競選活動,榮獲「企業物流—場域環境永續組」金獎肯定,基隆港務分公司在永續發展成果上獲得認可。 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舉辦ESG物流永續獎授獎典禮,邀請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經濟部主任秘書陳怡鈴及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前來致詞及頒獎,基隆港務分公司榮獲「企業物流—場域環境永續組」金獎,由副總經理宋益進代表接受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頒發獎座。(見圖,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係於2003年成立,宗旨以整合產官學研資源,共同促進全球商貿運籌之繁榮為目標,此次因隨著極端氣候影響,對環境永續議題成為全球產業關注焦點,同時也是企業及供應鏈必須面對的艱困挑戰,此次評鑑重點在於獎勵各級產業朝物流永續邁進,在提升市場永續競爭力及善盡企業社會同時,亦為捍衛環境盡一份心力。 基隆港務分公司轄管基隆港、臺北港及蘇澳港等三個國際商港,首次參賽即獲此項殊榮,為平時在場域環境永續經營方面的深耕與努力的成果。多年來,基隆港務分公司持續落實商港永續發展作為,積極推動船舶進出港減速,降低燃油汙染;整合各項港區作業申請操作,建置單一窗口平台,完善港區資訊設備,簡化繁複的作業手續;積極汰換更新櫃場營運機具,提升場區物流的作業效率等多項措施,皆是為了將商港打造為更好的永續共存環境。                        

Read More

首列武漢-白俄羅斯若季諾中歐班列發車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首列"武漢-白俄羅斯若季諾"中歐班列發車,首列採用"快速通關"模式的"武漢-白俄羅斯若季諾"中歐班列滿載著汽車配件等貨物駛出,從二連浩特口岸出境,駛往白俄羅斯若季諾,全程預計廿天。(見圖) 消息指出,這是繼2015年中歐班列(武漢)開通至白俄羅斯明斯克的線路後,開通的又一條直達白俄羅斯的新線路,中歐班列(武漢)通道網路進一步擴大。 白俄羅斯若季諾大約距離明斯克50多公里,由於目前明斯克站點比較擁堵,開拓新站點將提高運輸效率,為客戶提供更高效的物流服務,進一步發揮中歐班列(武漢)在國際物流供應鏈中的穩定促進作用。 據稱,"快速通關"模式可以實現海關與鐵路部門物流資料互聯共用,比普通通關模式縮短一至兩天,大幅提高鐵路口岸通關效率。為保障此趟班列順利發運,武漢漢歐國際物流公司(簡稱"漢歐國際")提前召集相關單位成立工作專班,召開"快速通關"專題會議,共同研究制定操作流程,梳理細化新運營模式關鍵節點;與漢口海關溝通具體細節,指導企業提前做好艙單和出口貨物申報工作,確保"快速通關"模式各項環節有序高效進行。

Read More

張榮發文教基金會去年協助613位學子順利就學

(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根據張榮發文教基金會統計,光是去年(2022年),全台補助學子順利就學人數就有613人,金額達2542萬,總計自1985年成立至今,已提供超過四億元的獎助學金,扶助兩萬名以上學生。 張榮發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指出,創辦人當年曾指示,希望就學有困難的孩子,都能想到來找基金會,故自2020年起每年另編列超過600萬元執行長期扶助專案,提供清大、北醫、海大、高科大近50位學生就讀大學四年費用,另贊助黎明時尚科系新二代與馬偕護校東部各十位學子相關就學所需。 全台家境有困難的學生,許多人對「張榮發文教基金會」都耳熟能詳,因為每年開學後,校方都會貼出基金會的獎助學金申請,有人說這筆費用不只帶來實質幫助,還感受到自己的認真被肯定,成為求學之路最重要的支柱,撐過谷底、不再孤寂。 另外,該會於莫拉克災後援建全新的雲林樟湖國中小學,因地處偏鄉產業凋零,也特別在當地設立「樟湖助學金」,本學年度就幫助34個孩子,並協助社區再造,希望促成青年返鄉,使學校永續發展與提升孩子學習品質。 目前就讀清大中文系的石夏昕,在就讀清大前就獲得該會的專案補助,大學生活費無虞,她還省錢買了平板電腦,做為協助學習與圖文創作用,她也指出:「在社會各角落認真苦讀的獎助生對張榮發基金會都銘記於心,希望做個不忘本的人,未來仿效基金會回饋社會。」

Read More

海攬公會舉辦提單之責任風險研討會 業界參與踴躍兩百人與會

提單之責任風險研討會,由海攬公會理事長黃石,及法規組召集人葉建明與副召集人吳俊澤主持,會中邀請到寬達法律事務所王國傑律師,及台灣運保服務公司總經理楊瑞如主講。(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昨(二十九)日舉行提單之責任風險研討會,由理事長黃石及法規組召集人葉建明與副召集人吳俊澤主持,會中邀請到寬達法律事務所王國傑律師分析承攬責任與運送責任提單背面條款之效力,及台灣運保服務公司總經理楊瑞如主講提單風險解析求償時效,因此議題與業者業務息息相關,業界參與踴躍,約兩百人與會,現場可說是座無虛席。 海攬公會理事長黃石表示,業者出席踴躍表示相當重視此議題,希兩小時研討會吸收新知,對工作有很大幫助,公會將續辦研討會。法規組召集人葉建明談到提單的責任風險與案例探討,就運送契約、保險契約,分提單、主提單運送涵蓋範圍,直發單的責任風險等方面進行分析。王國傑律師在主談承攬責任與運送責任提單背面條款之效力,也就承攬責任與運送責任,承攬業的角色與責任,及海商法修正後的適用,管轄權,準據法,仲裁條款,鉤對鉤原則之例外規定等進行解析。 楊瑞如總經理在會中分析,避免無單放貨風險的對策包括,(一)對收貨人提供的保函進行嚴格的把關:應堅持要求保函由信譽良好的金融機構出具。如果保函由背景和實力不為承運人所瞭解的方面提供,承運人將承擔很大的風險。在實務中,有的公司在憑副本提單提貨時,經常由自己出具保函,有的甚至出具個人保函,即使在由第三者出具保函的情況下,也有很多人不寫明擔保範圍和保證人應予擔保的責任,在擔保函的形式上也極不正式,請特別注意。保函的措辭也十分重要,詞語的表述應盡可能廣泛,以涵蓋無單放貨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二)謹慎選擇卸貨港代理:對卸貨港錯誤交貨的問題經常是卸貨港船代的疏忽所引致。因此,選擇卸貨港船代時必須十分謹慎,而且還應對其進行業務培訓,向其強調在交貨時堅持要求對方出示正本提單的重要性。同時還須告誡卸貨港代理,不能隨意接受實力不明的機構所簽發的保函。特別是在FOB貿易條件下,貨品為卸貨港代理的指定貨,代理和收貨人有良好的商業關係下,很有可能就無單放貨給收貨人,讓提單簽發人面對法律訴訟。 (三)不向自稱貨主的人士交貨:無單放貨還有另一常見的原因,就是輕信自稱是貨物所有人的提貨人。承運人的代理有時會被矇騙,而向已證明了其有物權但卻未出示正本提單的一方交貨。如上所述,這種交貨也屬非法,而且使承運人面對潛在的索賠。 (四)電子提單的應用:電子提單是指透過電訊傳送海事運輸契約的資料。它是現代電子通訊和電腦發展的產物,是按一系列密碼組成的電子資料,並能迅速有效地傳遞貨物運輸的資訊以及進行單證流轉,最重要的是能防止航運單證的欺詐。隨著電子提單的逐步使用,國際航運中利用提單等單證從事詐欺的活動一定會大大減少。 (五)印製和使用難以偽造的提單:印製和使用難以偽造的提單,控制其流通。這種提單就像銀行裏的支票,以便防止詐欺。當開立正本提單後,傳輸影本資料給代理存查,若能在電腦系統上直接查核資料庫,減少偽造的風險。應提醒船長和船代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無單放貨一樣存在風險。

Read More

萬海航運舉行雋春輪新船命名典禮

(萬海航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昨(29)日上午於臺灣國際造船公司為新船「WAN HAI 331雋春輪」舉行命名典禮,命名的船舶是向台灣國際造船公司(以下稱台船)購入建造中3,000TEU系列貨櫃輪的第一艘,由萬海航運公司董事長陳柏廷與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董事長鄭文隆共同主持,並邀請陳宜和女士為「WAN HAI 331雋春輪」命名與擲瓶,祝福新船航行平安、順風滿載。 此批向台船購置的3,000TEU系列貨櫃輪,延續了萬海航運的船隊更新計畫,該系列船舶全長209.8公尺,寬32.8公尺,最大吃水11.2公尺,設計船速可達20.2節。船舶採用低阻線形、高效能螺槳、全平衡扭曲緣舵、非對稱舵球及劍艏設計,有助於航行中減少阻力,達到節能省油效果,並配置節能主機,提前符合EEDI(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ndex) phase III最高標準,並加裝中度負荷調校(Part Load tuning)及排煙旁通系統EGB (Exhaust Gas Bypass),使其在常用營運航速(65%~85%最大馬力)下更具節能效果,迎合節能減碳之綠色航運趨勢。 在航行安全上,此系列船舶皆取得「智能船舶」SMART(INF)認證,透過智能船舶系統建置,利用各項監控系統及通訊設備蒐集船舶航行數據及設備運作情形,有助於第一時間了解船舶的狀態,強化船舶安全管理。且符合美國驗船協會(ABS)的CSC及CLP-V船級符號(Class Notation),針對不同營運航線,適用不同的貨櫃綁紮拉繫力,以提升貨櫃堆疊的層數,使整體貨櫃擺放方式更具彈性。此外,甲板上配備繫固結構(Lashing Bridge),有助抵抗風浪變化,強化貨櫃於航行中穩定性,為客戶打造安全的貨櫃運輸服務。 此次命名的船舶「WAN HAI 331雋春輪」即將於4月竣工交船,將安排投入亞洲區間航線,深耕區域網絡,提供高效率海運服務。隨著新船交付將可提高運營船隊的效率以提供客戶更優質且永續的貨櫃運輸服務。

Read More

DHL國際快遞榮獲ESG物流作業永續金獎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DHL國際快遞榮獲「ESG物流永續獎」物流作業永續金獎展現永續發展成果。(附圖由DHL提供) DHL國際快遞在昨 (廿九) 日由《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主辦的首屆「ESG物流永續獎」中榮獲「物流作業類」永續金獎,呈現其在台灣積極推動綠色運具、運務流程優化、碳中和建築及各項永續物流解決方案,在營運各方面展現永續成果。 「ESG物流永續獎」為商貿運籌發展協會在經濟部指導下,根據「物流作業」、「環境場域」、「能源運用」及「創新科技」等面向審視企業實踐「物流永續」的成績。DHL國際快遞透過運務車輛的電動化、運送路線優化及廠房環保設施建置等措施落實綠色物流目標,是獲獎關鍵。 DHL 國際快遞運務部副總裁盧嘉棟在受邀分享DHL的永續物流經驗時,強調DHL集團為達成2050年零碳排放物流承諾訂定的目標,並進一步分享DHL的創新物流解決方案,包括於今年最新推出的GoGreen Plus服務。這項領先業界的服務協助客戶透過永續航空燃料 (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 運輸方案,降低物流相關碳排放。客戶可針對個別貨件決定碳排放降低值及永續航空燃料的使用量,並可將此碳嵌入 (Insetting) 措施服務列入自願碳排放報告 (voluntary emission reporting)。 盧副總裁表示,推動永續發展是DHL的使命跟企業責任,集團已設下階段性目標達成零碳排的願景。GoGreen Plus服務已在英國、義大利、丹麥、瑞典、加拿大、澳洲、南非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率先推出,未來幾個月內,GoGreen Plus服務範圍將陸續擴展至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據點。 DHL母公司德國郵政DPDHL集團承諾在2050年達成零碳排放物流的目標,DHL國際快遞在台灣持續增加電動車隊的部署,預計在2030年前達成60%最後一哩路遞送 (last-mile delivery」車隊電動化的階段性目標。除了推動綠色運具,DHL也積極進行設施優化,目前全台12座主要服務中心及機場運務中心,已全面使用LED節能燈具,並陸續裝設太陽能板以減少碳排放。

Read More

ESG物流永續獎頒獎表揚20家企業

(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社團法人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昨(二十九)日於台北萬豪酒店舉辦ESG物流永續頒獎,與國際淨零與永續趨勢分享研討會,由理事長賈凱傑主持,頒獎典禮邀請到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出席頒獎。賈凱傑理事長致詞表示,這次ESG物流永續頒獎感謝辛苦評審委員,及企業支持,肯定業界推動ESG的精神,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是同業互相交流社團,協會主軸推動淨零碳排,為永續發展盡全力。 副院長鄭文燦表示,很高興參加第一屆頒獎,他擔任桃園市長8年期間,桃園物流業發展蓬勃,尤其桃園擁有國際機場,再加上鄰近臺北港,因而構成「雙港效應」,成為臺灣最重要的物流基地。從倉儲到運輸到物流運送過程 未來仍有許多可以精進的方向,推動低碳物流,綠色運具,包裝耗材減少一次性,導入創新科技,低碳運具。機場跟港口方面,桃機獲四年綠色機場肯定,機場減碳是重點,另外,台灣七個港口是生態港,減排減碳,相信透過協會整合力量,及ESG物流永續頒獎未來發展將更好。 據主辦單位表示,自2022年11月公布第一屆ESG永續物流獎開放申請以來,收到來自各地及各級企業申請,總計收到57件申請書。經過主辦單位資格篩選與專家委員審查,最後評選核定出10家ESG物流永續金獎及10家傑出獎之企業。 (記者陳瓊如攝) 本次得獎名單如下:企業ESG物流永續獎金獎,在創新科技永續組計5家:中華電信、台灣思科系統、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供應商永續學院、裕利及華電聯網;場域環境永續組計2家:國泰人壽保險及臺灣港務基隆港務分公司;物流作業永續組計3家:DHL國際快遞、山立通運及喜提達物流;ESG物流永續獎傑出獎創新科技永續組計3家:中科國際物流、台灣哈其德國際貨運及京揚國際;能源運用永續組,計2家:環盟國際企業及吉祥工業;創新科技永續組,計4家:一路發國際物流、永聯物流開發、海量數位工程及捷飛運通;場域環境永續組1家:比力倉儲設備,以上是本屆得獎企業。 由於副院長鄭文燦在桃園市長任內,前瞻接軌國際全球最大城市永續平台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引進「生態物流」,及發起「台灣物流聯盟」,這些都是帶動桃園物流業蓬勃發展的積極作為。因此主辦單位給鄭副院長小驚喜,特別由賈凱傑理事長代表物流業致贈「功在物流」匾額,表達我們對鄭副院長崇高的尊敬與感謝。 社團法人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深耕臺灣物流相關產業已逾20年,不僅擔任產業與政府間溝通橋樑,更是積極打造物流產業走向國際化、數位化及智慧化重要推手。對於扮演產業後勤支援的物流業而言,在世界倡議「淨零碳排」面對衝擊的同時,提出「ESG物流永續」的評鑑與選拔,以利各界在其物流活動過程中,企業如何持續創新、改善其核心競爭力,也成為產業邁向環境永續的關鍵。 本獎項也獲經濟部支持及指導下辦理「第一屆ESG物流永續獎」,獎勵企業在「物流作業」、「環境場域」、「能源運用」及「創新科技」等面向上能彰顯「物流永續」的精神,同時,希望藉由獲獎表揚活動,鼓勵更多各級產業有「物流活動」的企業往「生態物流」、「永續物流」之路邁進。 頒獎後也邀請ICLEI Gino Van Begin分享國際生態物流與永續物流趨勢及得獎廠商華電聯網、DHL國際快遞、台灣思科及喜提達國際物流分享企業在物流永續的創新作為與解決方案,讓與會嘉賓有機會瞭解趨勢及他山之石互相學習,為全球物流永續盡一份心力。該協會竭誠邀請各界參與「第二屆ESG物流永續獎」申請,詳情請洽該會秘書處02-2599-7287 或 service@glct.org.tw洽詢。

Read More

爭取郵輪來臺 港務公司組隊前往全球最大郵輪展

(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全球最大郵輪展(Seatrade Cruise Global 2023)在3月27日-3月30日於美國羅德岱堡展開,該郵輪展為郵輪業界最大盛事,全世界港口、郵輪業者及相關供應鏈廠商都會集結於此。為促進臺灣郵輪市場復甦,今年度交通部轄下觀光局及港務公司聯手前往參展,結合城市觀光及港口設施共同行銷宣傳。 本次出訪由臺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總經理王錦榮率隊,王總經理表示自去年10月份宣佈郵輪解封起,不到半年臺灣郵輪的預報已恢復至310艘次,幾乎達到2019年巔峰時期667艘次的一半,代表國際郵輪公司對於臺灣郵輪市場仍具信心,為爭取更多郵輪靠泊,港務公司更帶著史上最殺的國際客船優惠措施拜會郵輪業者,期早日讓臺灣重返往日郵輪盛況。 亞洲各國在去年底陸續解封,港務公司搶得先機推出2023年國際客船優惠措施,並前往歐洲、星馬及日本等地行銷臺灣港口。今年羅德岱堡郵輪展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港務公司除了與觀光局共同參展外,也安排拜會嘉年華集團公主Deanna Austin首席商務官及Crystal Margon航線規劃資深總監、挪威郵輪Juan Kuryla港口營運資深副總經理及荷美集團Ravi Pavade亞洲區域營運經理等高階主管,針對不同郵輪業者的特性分別設定策略、精準行銷。 疫情前公主遊輪是在臺灣營運的第二大郵輪公司,市佔率約3~4成,疫情後目前主要布局於歐美,亞洲地區僅剩共有2艘郵輪,分別為鑽石公主號以日本及新加坡為母港、皇家公主號以澳洲為母港,港務公司特別安排與公主郵輪高層會面,希望招攬公主遊輪早日返回臺灣。公主遊輪Deanna Austin商務官應港務公司的邀請來到臺灣攤位洽談郵輪業務,公主遊輪表示臺灣市場一直都是公主遊輪在亞洲地區極重要的布局,很感謝港務公司帶來的優惠措施,也期待能早日回到臺灣。 挪威郵輪集團是全球第三大郵輪集團,臺灣解封後首艘停靠的郵輪之一七海探索者即隸屬於該集團。Juan Kuryla資深副總經理對港務公司所提出的國際客船優惠方案相當有興趣也認為會增加國際郵輪公司對臺灣的部署,加上亞洲地區國家陸續開放郵輪,對郵輪業者來說航程規劃的可行性大幅提升,未來該集團預計會增加在臺灣航程,今年下半年Juan Kuryla資深副總經理也將規劃臺灣的踩線行程並安排港口參訪行程。 荷美郵輪集團旗下有公主遊輪、荷美郵輪、璽寶郵輪及P&O澳洲等品牌,Ravi Pavade經理掌管該集團旗下荷美郵輪、璽寶郵輪在亞洲區域的作業實務,Ravi Pavade表示郵輪公司非常重視通關效率、良好的通關動線及無障礙設施等,旅客良好的旅遊經驗及回饋將是郵輪公司選擇再次靠泊的重要因素,對此,Ravi Pavade也很肯定港務公司在基隆港、高雄港旅運中心的整建,相信可以提供旅客最便利、快速的通關,藉此增加旅客在臺灣的旅遊時間及消費。 港務公司除了分別拜會重要航商外,亦與亞洲郵輪聯盟(ACLN)及亞洲郵輪碼頭協會(ACTA)等亞洲郵輪單位進行洽談,相互了解亞洲區域疫後郵輪推動情形。 港務公司本次大力行銷各郵輪港建設,推出的國際客船優惠廣受航商好評。而航港局新修訂的郵輪防疫指引亦符合國際趨勢,都為郵輪市場的復甦加大助力,後續在交通部的領導之下,港務公司也將與觀光局、航港局持續合作,期待引領臺灣郵輪港躋身亞洲領先地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