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公司委託營運臺中海線首家國際品牌酒店開幕 多角化經營再邁前一步

(中港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為活化公司資產,將佔地2.5公頃之港務局時代宿舍區,規劃為一座兼具訓練、會議場地、旅宿及餐飲之現代化多功能園區,於107年以公開招商方式委託震大集團營運,引進歐洲國際旅館品牌-「金鬱金香」(Golden Tulip),將專業飯店式經營與管理帶進臺中港。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陳榮聰總經理表示,港務公司很榮幸能將園區委託予震大集團營運,園區以前是臺中港務局的員工宿舍,隨著港務局改制及經濟發展之需要,委託專業團隊經營旅館及會議中心。臺中港招商沒有停止,持續將人流引進臺中港,帶動旅宿需求,港務公司活用房舍及土地,帶動地方經濟蓬勃發展,酒店開幕也讓港務公司多角化經營的事業,再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另港務公司積極整修歷史建築-日式副首長宿舍,等到整修完成交付營運後,將為臺中港帶來另一番嶄新氣象。 台中震大金鬱金香酒店已於112年3月6日正式開幕,位於臺中港海線,緊鄰梧棲老街、三井outlet、梧棲光觀漁港及高美濕地,是臺中海線首家4星級國際品牌酒店,酒店為臺灣港務公司所新建大樓,內含118間全景窗設計客房、120個座位餐酒館、300人宴會廳,亦設置可容納10至180人多功能國際會議展演中心,提供住宿、會議、訓練、餐飲等多功能服務。震大集團導入港灣意象及在地特色元素,未來也將以歐洲Green Key環保旅宿認證為目標,成為中台灣首家Green Key綠色環保旅館,除致力於打造全方位優質酒店,推廣海線人文觀光旅遊,帶動地方觀光產業之發展,促進地方繁榮外,也提供來台工作之離岸風電國外技師一個良好的住宿環境,為綠電發展盡一份心力。 震大集團董事長葉漢祥表示,梧棲因風電產業帶動,近5年發展已不可同日而語,梧棲老街具有文化底蘊及歷史人文價值,值得細細品味。酒店經營要學習木麻黃的堅毅成長精神,期許明日必定要比今日好,今日要比昨天好,絕對有信心成為梧棲最重要的旅館,持續推廣臺中港在地海線人文觀光旅遊。

Read More

南北之星二號馬祖-臺北港航班本月15日復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南北之星二號」馬祖(南竿)-臺北港航班預訂本(四)月15日復航,臺北港準備好了!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南北之星二號﹂預訂本月15日復航,基隆港務分公司做足準備,於去(111)年七月開始,調整旅客安檢及登輪動線,原於臺北港東1-1旅客中心安檢及北1碼頭登輪,改至臺北港行政大樓一樓安檢及東七碼頭登輪,使旅客登輪及下船作業時間可在卅分鐘內完成,整體作業時間也可縮短廿至卅分鐘。此外,第一候船室門口也建置迎賓跑馬燈、整修旅客人行步道、新建旅客售票櫃台、接駁月臺等,提供旅客更舒適且順暢的旅運空間。 台北港方面今(112)年度更將辦理「臺北港行政大樓整修暨風雨走廊增建工程委託設計監造技術服務」案,進一步優化國內線旅運場站設施,將增建暨改善性別友善廁所、無障礙廁所、哺集乳室、指標系統及旅客通行風雨走廊等,預計114年六月前完工,屆時將有嶄新臺北港國內線旅運場站,為搭乘國內線旅客提供更優質的旅運服務。 基隆港務分公司說明指出,旅客可搭乘團客接駁專車直達臺北港行政大樓一樓第一候船室。另散客可搭乘往臺北港大眾運輸或自行開車下臺64線快速道路臺北港端左轉直達行政大樓國內線旅客車輛臨停處下車,經藍色步道進入行政大樓1樓候船室辦理購票。如欲進一步瞭解可電洽港務分公司諮詢服務專線(02-26196207),諮詢服務不限於臺北港航班資訊,更擴及到旅客各種周邊需求,包含如何前往臺北港之交通動線、失物協尋等,以專業的資訊提供旅客最完善的旅遊諮詢服務,讓旅客掌握最完整的航班情況。 附圖為南北之星二號及新設臺北港國內線「馬祖(南竿)-臺北港」旅客售票櫃台,建置臺北港國內線候船室LED跑馬燈,提供旅客航班資訊。(見圖,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Read More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回饋在地國中小學校免費參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回饋在地,推基隆港環境教育及國中小學校免費參觀及參加「陽明海運小學堂」。(附圖由陽明提供) 即日起至今年底(12/31)回饋在地,凡基隆市國中小學校團體預約參觀「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免門票並可參加「陽明海運小學堂」了解船舶永續航行的關鍵。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呼應聯合國SDGS13與14海洋生態保護及減緩氣候變遷目標,規劃「陽明海運小學堂」透過船舶永續航行關鍵的油、水、氣,規劃適宜學子了解的內容,以教具及開放式議題引導學子了解企業實踐永續ESG的各項管理措施及節能減碳的策略。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位於基隆港前面海倚山,擁有基隆港豐富的環境教育資源,周邊鄰近崁仔頂、委託行及太平山城KEELUNG地標,其歷史文化發展皆與基隆港發展相依並存,文化館於四月起推出基隆港環境教育:「我的城市就是博物館」大船小船滿港灣親子活動,透過趣味船舶巧克力手作體驗及實地走訪基隆港認識港邊船隻的種類及任務,體驗基隆港正港的海洋城市魅力。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本(四)月兒童節「我的城市就是博物館」大船小船滿港灣親子活動,活動場次:4/1 (六)、4/2 (日)、4/3 (一)、4/4 (二)、4/5 (三)、4/22 (六)、4/29 (六),每日一場共七場,體驗內容含手作船舶巧克力及基隆港導覽,合適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詳情活動訊息請見活動網站或洽2421-5681#103黎先生。

Read More

全新RO/RO船澎湖輪下水 預計八月底首航營運

澎湖輪命名暨下水典禮。(航港局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表示,今(4/4)日新船在日本內海造船廠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 澎湖輪命名暨下水典禮參與貴賓合影。(航港局提供) 儀式由航港局葉協隆局長及台灣航業公司仇忠林總經理、澎湖縣政府林皆興副縣長、財團法人中國驗船中心謝謂君董事長、海盛航運洪煌景董事長、雄獅旅行社王文傑董事長、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及毓友公司程正賢董事長等共同參與,並由航港局局長夫人李淑珠女士進行命名為澎湖輪及擲瓶儀式,祈求平安順遂,該輪預計112年八月替換臺華輪,提供高雄-馬公航線全新的航班服務。 交通部航港局長葉協隆中、命名及擲瓶人交通部航港局局長夫人李淑珠女士與所有參與人合照。(航港局提供) 葉協隆表示,澎湖輪的目的是替換已近34年船齡的臺華輪,提供全年不間斷的澎湖離島民生物資、車輛運送及部分客運服務,以維持當地物價和交通。 澎湖輪命名暨下水典禮澎湖縣林皆興副縣長致詞。(航港局提供) 澎湖輪能夠如期甚至提早完成下水,葉局長代表交通部王國材部長向所有參與這項建造工作的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正是參與者專業精神與負責的態度,才能讓澎湖輪順利的建造。澎湖輪不僅載運本島及澎湖民眾,更加入美學設計和娛樂功能,讓旅客在航程中享受全新的體驗和樂趣,感受慢活休閒旅遊。未來澎湖輪的營運將成為臺澎之間客貨運輸的新地標,為臺灣澎湖之間的客貨運輸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帶動澎湖觀光發展,葉局長並期許內海造船廠能夠維持過去的造船工藝,在時程內兼顧品質完成澎湖輪的建造。 澎湖輪命名暨下水典禮交通部航港局葉協隆局長致詞。(航港局提供) 葉局長說明指出,過去公有船舶建造營運方式,由地方政府辦理船舶建造標案,自行委託造船廠建造,交船後再委託航運業者營運,鑒於現行離島公有船舶營運模式,易造成營運業者、船舶所有人及造船業者間權責不清,船況維護不佳,政府負擔維修養護成本高之情形。 澎湖輪規劃時以創新的模式改變現有框架,採以政府購買運送服務的方式,使航商可依營運需要設計新船,提供未來20年臺灣到澎湖每年300航次的服務,引進民間經營彈性,活化船舶運用,確保船舶妥善率,減輕政府財政負擔之優勢, 110年四月獲行政院核定該計畫。 澎湖輪由具有駛上駛下客貨船建造實績及經驗豐富的日本內海造船廠承造,於111年八月開工建造,十一 月完成安放龍骨,今(四)日下水後展開內部裝潢、設備及相關系統測試,待完成海上公試後,預計在八月底前營運,澎湖輪將成為串聯澎湖和高雄之間的海上樞紐。 澎湖輪特別導入美學設計及休閒娛樂功能,客艙設有親子間、遊戲間、咖啡廳、交誼廳及餐廳等空間,為旅客提供全新的搭乘體驗和樂趣,澎湖的鄉親們可以期待這一嶄新的離島交通選擇。 航港局強調,該局將與台灣航業攜手合作,確保如期完成建造並營運。這將為澎湖帶來更多的人、車和物資,提供更優質的離島海運服務,以滿足澎湖居民和遊客的需求。

Read More

機場公司5月舉辦徵才考試 預計甄選45名 最高起薪達7.4萬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為擴大服務量能,及持續推動重大工程建設,將於5月啟動2023年人才招募計畫,預計公開甄選45名工程、行政管理、運輸管理及身心障礙類組等新進人員,4月下旬於官方網站公告報名簡章,歡迎踴躍報考加入機場公司團隊,投身國際航空產業共創國門榮耀。 機場公司表示,解封後國際航空明顯復甦,今年2月客運量為202萬8,972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2,030%;3月客運量已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的6成、航機架次更已於3月底恢復超過7成。因應各項重大工程帶來之營運發展需求,機場公司近期規劃甄選理工、營運及行政管理等職務,報考者須具備相關專業及工作經驗;另也釋出10餘名無須工作經驗之職缺,包含身心障礙身份類組,僅需檢具符合職缺需求之學歷與英語檢定等證明即可報考,本次招募的新進人員起薪自3萬6,000元起,最高達7萬4,000元。 本次甄選分為筆試及面試兩階段測驗,筆試日期預定於5月中旬、面試預定於6月中旬,其中參加第二階段面試者,須於面試前提供學、經歷、英語檢定6年內成績及相關證照等證明文件,敬請有興趣的考生及早準備。完整甄選內容將於4月下旬公告於機場公司官網之「人力資源-人才招募」專區。測驗日期如有異動,將依機場公司官網及委託辦理試務機構公告為主。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1日自交通部民航局桃園國際航空站改制為公司,為交通部出資成立的國營企業,資本額258.57億元,主要業務為經營桃園國際機場。機場公司積極打造幸福企業,2020年獲《Cheers》雜誌「新世代最嚮往企業調查」中名列TOP100企業,另於2019年、2021年在1111人力銀行舉辦「幸福企業」網路票選活動中獲得求職者高度認同感,更為第一家同時設置「企業托嬰中心」與「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幼兒園)的國營企業,為員工營造安心友善職場環境。歡迎對於機場、航空產業懷有熱忱的民眾,一同加入桃園機場實現航空夢想!

Read More

長榮航空台北-克拉克開航 每週35班直飛菲律賓3航點

(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於昨(30)日首航台北-克拉克航線,是繼馬尼拉、宿霧後第三個菲律賓航點,為慶賀該航線開闢,特別於桃園國際機場舉行首航儀式,由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主持,邀請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董事長楊偉甫、航空警察局局長邱文亮、關務署台北關關務長方國賢、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副大隊長陳四信、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駐臺副代表魏珮柔(Ms. Alice Q. Visperas)共同剪綵。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於致詞時表示:「長榮航空自1992年開闢馬尼拉航線,30多年來持續深耕菲律賓市場,現在台北-馬尼拉每日飛航3班、台北-宿霧每日1班,加上現開航每日1班台北-克拉克航線,每週將有35班飛往菲律賓3個航點的規模。」 孫嘉明總經理進一步指出:「台北-克拉克航線的開闢不只是便利往返台灣與菲律賓的旅客,同時也看好轉機商機;長榮航空多年布建的北美、歐洲航網發揮綜合效應,而在首航班的旅客當中,超過8成是來自於歐美的轉機旅客,充分展現出桃園國際機場在亞洲的轉運樞紐地位與便利性。」 (長榮航空提供) 長榮航空為了慶賀台北-克拉克首航,除了在首航儀式中邀請長榮交響樂團以四重奏形式演出「西班牙吉普賽舞曲」、「搖擺Sway」等熱情、輕鬆的應景曲目外,在餐點方面也別具用心特別設計菲式特色餐點;商務艙餐點提供清爽可口的菲式春捲沙拉,並有兩樣主菜供旅客選擇,包含菲律賓風味主菜「梅查多牛肉佐配香蒜飯」,以及另一道菲律賓經典國菜「醬醋燉雞佐配洋芋」,同時全艙等旅客均可品嚐到鼎泰豐鳳梨酥、桂圓酥以及酸甜軟Q人氣芒果軟糖,也有來自菲律賓出產的椰子水,清涼爽口無負擔,讓旅客提前感受菲律賓風味。 長榮航空台北-克拉克航線以空中巴士A321-200機型飛航,機上配置有8個商務艙、176個經濟艙,共184個座位數。克拉克位於菲律賓邦板牙省安赫萊斯市西北部,為菲律賓重點經貿發展特區,當地治安良好且風景優美,除了經濟高度發展之外,宜人的氣候以及度假村林立,無論商務或是觀光旅遊,都極具發展潛力;特別是當地的輕航機飛行體驗、Zip Line空中飛人、洞窟探險、跳島浮潛與海中漫步、衝浪等水上活動,以及眾多的高爾夫球場、馬場等,相當受到熱愛戶外活動的民眾歡迎。

Read More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舉行讓愛閃耀專案捐贈儀式 暨NPO ESG永續發展培力論壇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2022【讓愛閃耀】勸募專案,昨(30)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捐贈儀式,支持67個中小型社福單位執行服務方案,共計最高補助20,599,790元。愛心大使「我是馬克」插畫家馬克、藝人張洛君、歌手林佳儀,以及長期贊助企業,當天也出席共襄盛舉。 台灣中小型社福單位因知名度、人力不足等因素,向來資源募集不易,萬海慈善深知其募款困境,於2016年開辦【讓愛閃耀】勸募專案,每年除向社會大眾募款,並將所得不扣除活動及行政成本,全數用來幫助中小型社福單位。【讓愛閃耀】堅持「公開徵選」、「專業審查」,每年皆召集10多位國內社福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實務工作者,參與審查。至2022年總共支持304個服務方案推展,包括:兒少、身心障礙者、老人、婦女等,累計投入超過9千萬元。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執行長莊斐斐表示:「對萬海慈善來說,【讓愛閃耀】專案的合作只是一個開端,基金會長期在推動的急難救助、【傳荇基金  幸福宅急便】等,也會持續保持交流,針對需求擴大合作。感謝社福夥伴們的協助,落實我們『把愛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的服務理念。今年正逢基金會20周年,20歲好比一個人從學習階段邁入成年,各項工作都將更縝密周全地執行,期望未來不只把愛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更要讓愛與永續發展有更多結合。」 評審團委員代表、同時也是畢嘉士基金會執行長周文珍說:「就她觀察,【讓愛閃耀】像水也像種子,滋養著中小型社福單位;而萬海慈善此補助專案與其他補助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會限制項目的使用,運用比較有彈性。與上次比較,獲得補助名單有1/3是重複的,那其他的2/3呢,他們說『我們長大了』,與大家共勉之。」 插畫家馬克表示他家裡也有身心障礙者,很能理解照顧者的壓力與困難。「我曾跟著萬海慈善的審查人員去實地做訪視,親眼看到他們是如何小心仔細地把關,也不吝給予執行上的建議。」 捐贈儀式結束後,緊接著舉辦非營利組織ESG永續發展培力論壇,邀請9個知名單位,分別針對SDGs中減少不平等、性別平等、優質教育、消除貧窮四項目標,結合資源串聯、創新服務、科技運用、理財增能等主題,與現場社福單位以及企業利害關係人進行分享,期望促進社福工作者交流,激發想像,探索服務創新或延伸可能。

Read More

日本海事協會公布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常見問題集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公布「航運業適用之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常見問題集」(FAQs on the EU-ETS for Shipping),此問題集提綱挈領地說明了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ETS)的概要及必要準備,航運業預計在不遠的將來開始採用此體系。(附圖由日本海事協會提供) 日本海事協會表示,歐盟制定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是以1990年的水準為比較基準,計畫在2030年以前至少減排55%,並希望能在2050年以前實現淨零排放目標;2021年更提出全面且完善的配套氣候政策「55套案」(Fit for 55)以達成2030 年目標,其中就包含了將EU-ETS擴展至航運業的立法提案。此提案目前正由歐洲議會及歐盟理事會進行最終確認,預期自明(2024)年一月開始實施。 為協助航運利益相關者準備做好必要準備,以回應EU-ETS相關議題,日本海事協會根據目前正在審查中的資訊,進而發展出「航運業適用之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常見問題集」,內容包含了EU-ETS概述,並以解答相關問題的方式介紹必要的準備工作,該協會未來也會根據歐盟的各項審議來即時更新資訊。 上述問題集可於下列該協會網站中取得: https://www.classnk.or.jp/hp/en/authentication/eumrv/ 航運業的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常見問題集目錄如下: Q1: 何謂EU-ETS? Q2: 航運業的EU-ETS概要為何? Q3: 確認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方法? Q4. 航運業的EU-ETS中的「停靠港」定義? Q5: 如何針對航運業的EU-ETS做好準備? Q6: 根據航運業的EU-ETS內容,須購買配額的對象有哪些? Q7: 購買/清繳配額的時機、地點、以及方法? Q8: 不遵守規定將面臨那些罰則? Q9: 如何使用航運業的EU-ETS所產生的收益?

Read More

因應清明連假高峰期航港局完成船舶場站抽查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因應清明連假即將進入運輸高峰期,交通部航港局完成固定航線載客船舶及海運客運場站抽查,確保清明連假海運安全。(見圖,航港局提供) 交通部航港局昨(卅)日表示,臺灣本島與離島間八條航線預計開航1,339航次,可提供28.44萬人次之運能,另為保障乘船旅客權益啟動「112年清明連續假期載客船舶及海運客運場站公共安全與營運服務聯合督檢計畫」,執行所有56艘固定航線載客船舶及海運客運場站5處重點項目查察,所有影響航安缺失均已複檢完成,並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落實載客船舶及海運客運場站清消及防疫作為。 航港局葉協隆局長表示,為保障乘船旅客安全,本次特別針對載客船舶「逃生動線(走道無堆放行李及雜物)」、「防火(燃油管路及其閥與裝具)」、「海底過濾網清潔」及「駕駛台救生煙號救生圈」,海運客運場站「場站之消防、災害防救等公共安全及營運服務」、「班次時刻表及票價表中英文標示」、「哺乳室、無障礙設備及岸接設施」列為重點項目,扣除正值修理、停航船舶外,抽查率達100%,此次抽查重點缺失主要為「船舶安全管理表單記載不實」、「航行燈號故障」等項目,已要求業者立即改善,並經複查確認,務必提供民眾優質的海運服務。 葉協隆指出,今(卅一)日至四月六日清明疏運期間特別提高運輸量能,其中布袋-馬公航線預計四月起復航,目前訂位率高達98%,預計開航68航次,另往年較熱門的東港-小琉球、綠島及蘭嶼航線,目前訂位率分別約26.8%、88%及85%,預計將分別開航710航次、95航次及104航次。 因應清明連假高峰期航港局完成船舶場站抽查 航港局同時強調,雖然口罩規定已於上(二)月廿日起放寬,搭乘船舶及進入場站內仍需全程佩戴口罩,且為降低疫情擴散風險,仍持續要求國內客運航線船舶於每日針對重點區域清潔消毒四次,非每日開航者,於營運日開航前,每航次後清消一次;針對交通船碼頭場站旅客進出動線、廁所等重點區域每兩小時清消一次,每日執行一次深度清消,倘非每日開航者,於營運日售票前清消一次,除作成書面紀錄外,將持續宣導乘船民眾須攜帶身分證件、配合身分查驗,並於進入場站及搭乘船舶全程戴口罩等措施,共同建立一個安全便捷的海運客運環境。

Read More

基港公司菁英講座謝志堅海運界45年經驗談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擴大舉辦菁英講座,基隆港務分公司攜手臺灣港埠協會與中華海運研究協會邀請航運界大師級人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名譽博士謝志堅主持菁英講座,謝志堅講座中暢談「海運界45年經驗談 & 2023~2024年全球貨櫃航運展望」。 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秉持海洋教育理念,該公司安排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附屬基隆海事高級中等學校師生共襄盛舉,一同見證講者近半世紀在長榮、陽明兩大海運巨擘奮鬥的經驗談,引領現場聽眾從不同視角洞察世界航運趨勢。 本次講座係由基隆港務分公司、臺灣港埠協會、中華海運研究協會合作一系列「大港迴聲見學」活動之一,規劃海洋相關校院系實地至港口見學,藉由產學資源串聯,推動海洋教育向下紮根,活動現場聚集海運產業的中高階主管、專任老師及未來生力軍,在謝博士妙語如珠,傾囊相授下進行跨世代與跨領域的知識交流,落實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第四項「優質教育」及第十七項「多元夥伴關係」。 會後,主辦單位帶領海大附中同學走出講堂,親身到基隆港客、貨運碼頭,以及東岸旅運大樓,實地參訪現場作業實務及港埠設施,進一步瞭解基隆港的各項重大投資建設與未來展望,提供學生零距離的產業認知,以強化日後就業準備。期望不遠的將來有更多生力軍投入海運、港埠產業,延續臺灣航運大國的盛名。 附圖為「大港迴聲見學」活動邀請航運界大師級人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名譽博士謝志堅主持講座,並邀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附屬基隆海事高級中等學校師生共同參與,並由基隆港務分公司高傳凱總經理致贈謝志堅博士基隆港區畫作。(見圖,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