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員總工會全代會登場貴賓齊聚 工會改革創新福祉再升級

海員總工會舉行第二十八屆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由理事長章烈忠主持,會中包括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專門委員許根魁、中華民國鐵路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游東巡、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副秘書長馬潮、全國船聯會秘書長林沛樵 、中華海洋事業協會副理事長王堉苓、中華海運研究協會理事長桑國忠 、船舶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蕭榮發等貴賓與會。(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海員總工會舉行第二十八屆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由理事長章烈忠主持,會員代表出席踴躍,會中包括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專門委員許根魁、中華民國鐵路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游東巡、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副秘書長馬潮、全國船聯會秘書長林沛樵 、中華海洋事業協會副理事長王堉苓、中華海運研究協會理事長桑國忠 、船舶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蕭榮發等貴賓與會。全國總工會副秘書長馬潮,代表ITF頒贈海員總工會理事長章烈忠勳章。 全國總工會副秘書長馬潮,代表ITF頒贈海員總工會理事長章烈忠勳章。(記者陳瓊如攝)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專門委員許根魁在致詞表示,海員總工會理事長章烈忠過去四年辛苦了,度過疫情。從這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百分之百出席,顯現海員對工會愈來愈有向心力,高出席率就是對工會支持,新的會員代表也是活力來源,期新任理事長帶著工會往前進,及與勞動部在勞動議題合作。鐵路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游東巡指出,海員總工會是國際工會,台灣的門面,理事長棒棒強棒,需用心做事情,來滿足會員需求,奉獻及堅持,這四年充滿記憶與美好回憶。 章烈忠在致詞時表示,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四年就過去了。這四年一起走過疫情最嚴峻的時刻,也見證了船員在困難中堅守崗位,讓整個航運業得以持續運作。隨著疫情解封,產業迅速回溫、重現活力,這一切都要感謝大家的付出!為所有的海員朋友熱烈喝采!回顧這幾年,工會始終秉持「以海員為本」的信念,憑著專業和熱情,努力提升會員福祉、爭取權益、強化國際交流,也積極因應產業變遷,不斷推動制度創新。深知海上的每一位夥伴都值得擁有更穩定、更有尊嚴的工作與生活環境。 章理事長強調這四年走過疫情、面對挑戰,也一起經歷轉變與成長。謝謝每一位會員的支持與信任,也感謝第27屆幹部對他的支持與陪伴。未來期待新一屆領導團隊延續這份使命,繼續為海員發聲、為產業注入動能。中華海員總工會,將始終與大家並肩同行,堅守海員權益,照顧船員家庭,讓每一位遠航的夥伴,都能安心、有尊嚴地前行! 工會的這四年幾項重要成果包括:走向國際,讓世界聽見台灣海員的聲音,代表台灣海員參與國際會議,包括第46屆ITF大會、第38次亞洲海員高峰會、第30次挪威/亞洲海員委員會,以及IMO的MEPC 83會議等。透過這些平台,和世界各地的夥伴交流政策與經驗,讓台灣的立場與聲音被聽見、被尊重。 會員福利大升級,生活更便利:建置Google Sites平台,整合全台82家簽約飯店資訊,會員透過官網或LINE群組就能輕鬆查詢。不只如此,福利內容也大幅提升:包含子女獎學金、自強活動補助、退休補助、岸上勞保補助、急難救助等等,每年來累計補助超過2,000人次,總金額達1,450萬元! 教育訓練多元化,兼顧專業與心理健康:開設了英文班、法規解析課、保全與心理韌性課程等。2025年更與ITF合辦「船員壓力與同儕支持訓練」,邀請國際講師來台授課,未來也會進一步擴展到海事學校與航運公司,幫助更多船員面對壓力與挑戰。海員健康照護再升級:我們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提供遠距醫療、慢性病管理、心理輔導與健康教育等服務,照顧長期在海上的夥伴,真正做到身心照顧不打烊。 登輪關懷不中斷:我們持續登輪訪視,提供即時協助與關懷。今年還特別準備了國際網路卡與ITF聯絡資訊,讓船員在靠港時也能感受到來自工會的溫暖。逢年過節,更送上節慶禮品,不分國籍、跨越語言。推動制度改革,加速服務數位化:我們推動岸上保費合理化、研擬會員不在籍投票制度,同時優化會員管理系統,讓大家可以線上申請、收到Email通知,甚至會費自動計算,真正走向數位化與高效率。 產業轉型中,呼籲政府加速人才培育:隨著科技與環保趨勢興起,從商船到風電船,產業對海員的需求越來越多元。我們呼籲政府強化教育訓練、提升實習與就業銜接機制,幫助海員有更好的職涯發展,迎向海運新時代。組織運作穩健,新血加入助創新:大家所屬的第28屆代表已在今年4月順利選出,選舉圓滿、交接順利,展現工會民主制度的健全。這屆也加入了不少年輕代表,帶來新思維與活力,為工會注入創新動能。

Read More

2025藍色公路海洋觀光嘉年華五大嶄新航線啟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2025藍色公路海洋觀光嘉年華」五大嶄新航線夏季啟航,其中包括預計今年九月中旬開航的基隆-日本石垣航線。(見圖,李錫銘攝) 今年由交通部航港局與多家航商通力合作共推出五條新航線,包含三條限定試辦航班與兩條固定航線,分別為本(七)月25日至27日基隆-花蓮、八月14日至18日布袋-澎湖-金門、八月25日至27日基隆-澎湖,以及本月至九月臺南安平-澎湖馬公與預計九月中旬開航的基隆-日本石垣。 2025藍色公路海洋觀光嘉年華五大嶄新航線啟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2025藍色公路海洋觀光嘉年華」五大嶄新航線夏季啟航,其中包括預計今年九月中旬開航的基隆-日本石垣航線。(見圖,李錫銘攝) 今年由交通部航港局與多家航商通力合作共推出五條新航線,包含三條限定試辦航班與兩條固定航線,分別為本(七)月25日至27日基隆-花蓮、八月14日至18日布袋-澎湖-金門、八月25日至27日基隆-澎湖,以及本月至九月臺南安平-澎湖馬公與預計九月中旬開航的基隆-日本石垣。 其中限定航班將於本月至八月底陸續啟航,基隆-花蓮及基隆-澎湖航線規劃夜航航班,讓旅客晚上出發船上過夜,除了節省一晚住宿外,還可體驗船上多元活動,如夜航觀星、曙光迎曦、魔術及樂團表演等,一覺起來即可開始岸上遊程,打造「搭船即是旅行」的海上新體驗。至於布袋-澎湖-金門跳島航線,讓本島旅客一次暢遊兩大離島,也讓金門與澎湖居民無需轉機即可互訪。臺南安平-澎湖馬公及基隆-石垣國際航線,將提供旅客多元旅行選擇,促進海洋觀光交流發展 其中限定航班將於本月至八月底陸續啟航,基隆-花蓮及基隆-澎湖航線規劃夜航航班,讓旅客晚上出發船上過夜,除了節省一晚住宿外,還可體驗船上多元活動,如夜航觀星、曙光迎曦、魔術及樂團表演等,一覺起來即可開始岸上遊程,打造「搭船即是旅行」的海上新體驗。至於布袋-澎湖-金門跳島航線,讓本島旅客一次暢遊兩大離島,也讓金門與澎湖居民無需轉機即可互訪。臺南安平-澎湖馬公及基隆-石垣國際航線,將提供旅客多元旅行選擇,促進海洋觀光交流發展

Read More

交部責成航港局規劃打造全國性藍色公路觀光示範船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7/17200115/87b4bd30-d720-46e1-bda7-5a9dba850e1a.mp4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2025藍色公路海洋觀光嘉年華」熱鬧登場,五大嶄新航線啟航打造海洋旅遊新體驗,交通部部長陳世凱昨(十七)日宣布,交部已責成航港局規劃打造一艘全國性的藍色公路觀光示範船,進一步完備觀光運能、推動區域共榮,也為活絡藍色公路的經濟發展注入新能量。 交通部航港局昨日上午舉辦「2025藍色公路海洋觀光嘉年華」媒體發布會,正式宣布將有五條嶄新航線啟航,為仲夏海洋觀光揭開序幕。交通部陳世凱部長、林國顯次長、航政司韓振華司長、澎湖縣陳光復縣長、林皆興副縣長、連江縣王忠銘縣長、觀光署陳玉秀署長、港務公司王錦榮總經理及多家航商與旅行社代表等眾多貴賓均出席啟動儀式,共同見證臺灣海洋觀光發展的重要時刻。(見圖,李錫銘攝) 交通部部長陳世凱致詞時表示,台灣是一座海島國家,除了飛機和鐵公路,其實搭船旅行,從海上看台灣,用不同角度重新認識這片土地,是「藍色公路」想帶給大家的體驗。陳部長指出,從上任交通部長以來,積極推動藍色公路海洋觀光,並請航港局與觀光署攜手合作,研擬具體方案,從開闢航線、優化港口旅運設施、購建新船、創新遊程等多面向推進。今年七月一日交通部也正式核定「海洋觀光航線發展暨行銷推廣獎助要點」,希望藉由獎助機制,鼓勵航商與旅遊業者跨域合作,設計更多元、有趣的海上行程。 航港局局長葉協隆指出,本次新推出航線的各項遊程,都是由航商及旅行社精心設計的,同時,地方政府也鼎力支持,協助搭配在地行銷推廣活動或提供優惠等共同宣傳,大幅提升遊程豐富度及吸引力。嘉年華活動記者會現場也邀請到各航線代表說明遊程內容,並同步設立展攤導覽,由各航商與旅行業者、地方政府展示豐富的遊程與船上體驗活動內容。未來將持續透過「航、港、船、遊」的整合發展,攜手 相關單位 跨域合作推廣海洋觀光遊程、優化海運服務設施及船舶, 讓藍色公路不再只有交通選項,而是能串聯在地文化特色、觀光產業與海上體驗的旅遊產品,成為國內外旅客體驗慢活海上旅行的新選擇。

Read More

暑假出國別踩雷 海關籲勿攜帶豬肉製品回台

(高雄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暑假是國人出國旅遊潮,為避免國人不諳動植物檢疫相關規定而受罰,海關提醒國人假期出國旅遊返國時,千萬不要違規攜帶或寄送豬肉及其製品至臺灣,以免觸法。 高雄關進一步說明,臺灣近日正式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為「豬瘟非疫國」,成為亞洲唯一同時擁有傳統豬瘟、口蹄疫與非洲豬瘟「三大豬病非疫國」的國家,實為全民多年共同守護之成果,再次呼籲出國旅遊返國民眾務必遵守規定,切勿攜帶豬肉製品入境,一起為防堵非洲豬瘟盡一份心力。 高雄關呼籲,為加速旅客通關並兼顧邊境檢疫,旅客如有應申報事項,請務必主動向海關誠實申報,如對所攜帶行李物品應否申報存有疑義時,可至海關出境服務檯或入境紅線檯洽詢。民眾如有非洲豬瘟相關問題,可至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網站「非洲豬瘟疫情專區」查詢,網址:https://asf.aphia.gov.tw/index.php。

Read More

航瑞LNG雙燃料汽車滾裝船鯤鵬輪投入西北歐航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由安徽省港航集團旗下航瑞國際公司投資建造的首批7000車位LNG雙燃料汽車滾裝船2號船“鯤鵬”輪完成建造,並在上海開啟首航,此係繼“黃鵠”輪後,安徽方面的第二艘遠洋滾裝船,首航投入中國大陸-西北歐航線。(見圖) “鯤鵬”輪船總長199.9米,型寬38米,設12層甲板(其中4層可升降甲板)、7000個標準車位,採用燃油和天然氣雙燃料動力,滿足國際海事組織現行最嚴苛的NOx排放法規TierⅢ要求,可裝載包括乘用車、卡車、工程機械以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各型車輛。 “鯤鵬”輪首航投入中國-西北歐航線,將從上海出發,經停大連、廈門、埃及、西班牙、英國等港口,最終抵達德國不萊梅哈芬。首航裝載奇瑞、江淮、捷途、北汽、金龍等品牌5056輛商品車,約合7.6萬立方米,為中國車企開拓西北歐市場提供新的有力支撐。 “鯤鵬”輪投入營運,進一步擴充安徽省港航集團自有運能,拓寬安徽遠洋運輸航線版圖,為中國大陸車企出海提供新動能。安徽港航表示,將以“鯤鵬”輪首航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內河+遠洋”幹支聯動體系,通過自有運能、租船、買艙、換艙等方式,實現航線覆蓋全球32個國家56個樞紐港口,為大陸國產汽車出口提供“效率更高、服務更優”的物流服務保障駛向全球。

Read More

結合企業在地夥伴聯手守護海洋 海保署推動責任海域新里程

海保署結合在地團體、企業共創「責任海域.在地守護」大合照。(海保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宜蘭頭城舉辦「責任海域.在地守護」海洋保育串聯活動,結合長期在第一線付出的在地夥伴、具社會責任的企業及有關部門,逾60人觀摩頭城海洋保護區結合在地參與提升管理成效的經驗,以及e-DNA採水研究、小海龜野放、友善賞鯨等海洋保育行動;海洋保育法7月1日全面施行,在政府有限人力資源下,藉由實地走訪海洋保護區,鏈結企業ESG,攜手企業、團體積極投入「海洋保育.攜手永續ESG專案」行動,落實每浬海域都有企業或在地團體責任看顧的目標。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表示,於112年上任後,即提出試辦海洋保護區成效評鑑及每個海洋保護區都有人守護的目標,海保署曾試辦海洋保護區管理成效評估,逾4成屬中度及低度保護,主因為人力經費短缺,管理效能較差,而現行71個海洋保護區僅有44個保護區成立巡守隊或巡守機制,觀摩的頭城水產動植物繁保育區,就是海保署在112-113年深入陪伴在地團體後,成功調整管理措施,由中度保護提升至高度保護。她強調,海洋保育法全面施行後,海委會承擔落實海洋國家的責任也更為重大,政府將持續結合跨部會、企業及民間力量,擴大在地守護及海洋保育ESG媒合量能,期盼所有海洋保護區都能有人全面守護。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指出,活動由海保署、漁業署、宜蘭縣政府農業處、頭城區漁會理事長及總幹事、里長、在地巡守隊夥伴,以及保護區輔導專業團隊國立中山大學張懿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藍國瑋教授與郭庭君副教授等,共同交流頭城保護區的管理經驗,下午則加入企業、在地及保育團體等,搭船出海交流並體驗保育行動,由國立中山大學廖德裕教授示範e-DNA採水,及由中華鯨豚協會曾鉦琮秘書長宣導友善賞鯨三不四要、海龜救援行動及示範野放日前於蘇澳外海救援的幼年綠蠵龜,另外,行經龜山島周邊時,也分享今年3月3日首度於龜山島北岸擱淺的長鬚鯨故事,讓來自不同領域的參與者,對海洋保育有更深刻的體會及瞭解海洋保育行動的意義,促進跨域交流,擴大在地守護及海洋保育ESG的媒合量能。 陸曉筠進一步補充,海洋保護區的在地管理需要時間跟制度,海保署逐年陪伴不同海洋保護區在地團體,建立或強化海洋保護區經營管理機制,例如與宜蘭頭城、澎湖七美等在地夥伴共同努力,成功修正調整管理措施,凝聚共識,獲得初步成效。她補充,海洋保育法的施行,為我國海洋保育提供更堅實的法制基礎,但法令的落實與海洋的永續,還是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以及不斷有新的永續經營思維及嘗試,此次海洋保育串連活動,就是希望邀請企業朋友實際走進保育現場,親身感受頭城在地守護成果及與在地團體交流,將ESG從永續報告書的概念,轉化為實際的體驗與行動。 海保署表示,本次的活動是一個起點,期待透過這樣的交流,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在地夥伴及企業關注海洋保育議題,各方的參與瞭解將為臺灣的海洋永續工作,注入珍貴的新能量,也希望此次的串連,能開啟更多善意、正向的循環,共同為守護臺灣珍貴的海洋環境而努力。

Read More

張淑娟陞任臺中關關務長今交接

(高雄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務署所屬臺中關關務長職務異動!關務署表示,奉財政部核定臺中關關務長陳木生退休所遺職缺,由高雄關副關務長張淑娟陞任。 臺中關新任關務長張淑娟,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曾任基隆關業務二組組長、關務署綜合規劃組組長、臺中關副關務長、高雄關副關務長等職務。 臺中關7月16日(星期三)上午11時25分在該關6樓禮堂舉行卸、新任關務長交接暨宣誓典禮,由關務署署長彭英偉監交(誓),詳細交接典禮舉行事宜,請洽該關人事室陳股長(聯絡電話:04-26565101分機411)。

Read More

基隆關籲請進口人誠實申報進口貨物加工及類似勞務等費用 避免漏稅受罰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近來發現商民繳驗報關發票總金額與英文金額不一致,經調查發現,貨物價格被拆分為材料費及加工費分開計價,並分別開立發票及付款,而申報時僅繳驗材料費發票,規避申報加工費,致有繳驗不實發票,違反海關緝私條例而受罰情事,呼籲進口人誠實申報加工及類似勞務等費用,避免徒增徵納雙方困擾。 基隆關進一步說明,依關稅法第29條規定,進口貨物完稅價格以該進口貨物交易價格作為計算根據。所謂交易價格即進口貨物由輸出國銷售至我國實付或應付的價格;其中生產該進口貨物在國外的工程、開發、工藝、設計及其類似勞務的費用亦應計入完稅價格。 基隆關呼籲,商民應善盡誠實申報義務,如有影響進口貨物完稅價格事項,報關時皆應主動檢附交易文件供海關查核,勿心存僥倖,以免受罰。

Read More

Britannia P&I Club損害防阻暨理賠研討會台北舉辦 吸引眾多航商與業界人士參與

Wing Wai律師(前排右四)與Charles Chong船長(前排右一)所帶領的Britannia協會講者群、Viswa Group的特邀講者Mr. Sriram(前排右二),以及該協會駐台專屬聯絡處保達公司總經理羅百合女士(前排左一)暨其團隊,協辦籌畫本次研討會。(保達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Britannia P&I Club於7月15日及16日兩天,於台北遠東香格里拉國際大飯店舉辦損害防阻暨理賠研討會,由駐台專屬聯絡處-保達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協辦。本次研討會為Britannia Club繼去年5月同地舉辦類似活動後,再度於台北舉辦相關專業交流,延續熱烈迴響並吸引眾多業界人士踴躍參與。 本次活動由來自新加坡分公司損害防阻團隊代表Charles Chong船長以及香港分公司地區主管Wing Wai律師前來主持演說,並邀請其他亞太地區同事包括新加坡分公司的James Ng、Victoria McFarlane、Jennifer Ting,以及香港分公司的Amanda Cheung律師、Jason Ho船隊經理前來進行交流與分享。此外,船用燃料顧問公司Viswa Group的Sriram Balasubramanian亦受邀擔任特邀講者。 研討內容涵蓋多項國際航運界關注的重要議題,包括船舶走錨事故的預防與理賠處理、舷梯安全與船上飲酒風險管理、駕駛台團隊管理、引水人過失導致的固定與漂流物損壞及其相關FD&D理賠實務、以及船舶碰撞造成的人員傷亡案例分析。此外,會中亦更新Britannia P&I Club最新的消息與動態,另特邀講者則是針對近期熱門議題替代燃料技術提供專業分析。 本次研討會吸引近250位來自國內外航運界人士報名參加,與會者涵蓋多家知名航商,包括陽明、萬海、中鋼運通、台航、中油、四維、慧洋、信友、協榮、新健、中租迪和、台塑海運、達和、益航、德秀、能源、藍海、長榮、裕民、正德、中塑、新興與德翔等貨櫃、散裝與油輪船公司代表,以及保險經紀人。 在兩日會議中,與會人士就實務經驗、國際法規發展與最佳實務進行深入交流,氣氛熱絡。這是Britannia P&I Club第十四次於台灣舉辦海事保險相關知識分享活動,持續為台灣航運產業帶來第一手的國際實務與知識更新,並搭建業界交流與合作平台,期望為推動海事安全文化與風險管理貢獻力量。

Read More

中石化中海燃供發佈綠色新能源產品全新LOGO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運集團旗下船舶燃料供應專業公司-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應公司(簡稱中石化中海燃供),近日在海南洋浦港為“中遠海運洋浦”輪進行200噸綠色甲醇的加注作業,宣告海南省首次綠色甲醇加注任務完成。(見圖) 據稱,此次“中遠海運洋浦”輪加注綠色甲醇,是中國大陸航運業綠色轉型的重要事件,彰顯其在新能源產業鏈中的自主創新能力。 另一方面,中石化中海燃供同步發佈其綠色新能源產品的全新LOGO標識,海南省副省長鄒廣、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張勇現場見證,並為中石化中海燃供新能源產品全新LOGO揭牌。 “中遠海運洋浦”輪是大陸首艘甲醇雙燃料貨櫃船,由中遠海運集團所屬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建造,船舶總長366米、型寬51米,最大裝櫃量16136TEU,由中遠海運集運營運,部署在遠東-美東航線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