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港局全額補助遊艇及小船裝設AIS確保船安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全額補助遊艇及小船裝設AIS確保船舶航行安全。(附圖由航港局提供) 為提升海上事故搜救效能並加強船舶避碰能力,依據交通部航港局發布「交通部航港局補助全長未滿12公尺自用遊艇與動力帆船及總噸位未滿20之小船裝設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船載臺作業要點」。相關申請資訊可於航港局官網最新消息查詢(連結:https://www.motcmpb.gov.tw) 航港局說明指出,本次補助計畫將全額補助符合條件的小船、自用遊艇及動力帆船裝設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船載臺(簡稱AIS),預計補助對象約4,609艘船舶,補助期限至明(115)年六月底止,AIS可自動發送船舶位置、航向、船速等動態資訊,並同步交換船名、水上行動業務識別碼(簡稱MMSI)等資料,有效強化船舶間識別與通聯能力,是提升航行安全與搜救效率的重要工具。 航港局同步啟動船舶法修法作業,未來將強制要求所有遊艇及小船必須裝設AIS並列入法定檢查項目,最快將於本年底發布,生效施行後如未裝設AIS,除無法通過船舶年度檢查外,航行時如未裝設此必要設備及發送正確船舶資訊,亦將面臨相關裁處。此措施旨在確保海上航行安全,並有效防範潛在的海上事故。 航港局提醒,補助案之合約廠商「全科綜電股份有限公司」除逐步依補助清冊致電船舶所有人外,該公司為便民及安排人力之需,亦建立安裝預約掛號系統供民眾線上申請(連結:https://www.installais.com/registration/show-form-to-add),呼籲符合補助條件的船舶所有人把握時間踴躍申請裝設,同時於航行中應確實開啟AIS,且非經航港局許可,不得擅自修改核配之MMSI或挪為他用,共同維護海上交通安全與航行環境。

Read More

海大迎新盛典登場 2798名新鮮人啟航大學新旅程

李明安副校長致贈新鮮人護照予海大新生。(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海洋大學「海young新生入學典禮」5日上午在主校區育樂館舉行,新生們齊聚一堂,在師長與學長姐的陪伴下,正式展開大學生活,114學年度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各學制新生總計2,798人。 典禮由副校長李明安代表校長致詞,他以「小海鮮」的暱稱親切稱呼新生,恭喜大家加入這個充滿熱情、自由與挑戰的校園,海大會以專業師資與頂尖研究能量,為同學提供廣闊舞臺。他勉勵同學,大學並非高中的延伸,更不是補習班,而是一場「自由 × 責任」的新冒險,會面臨到課堂學習、時間管理與選擇三大挑戰。李副校長強調,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責任與品格的養成,並以「想,是問題;做,才是答案」勉勵新生,期盼同學們能善用資源,勇於嘗試,並在探索中找到方向。 典禮首先由海大熱舞社充滿活力的表演揭開入學典禮序幕,炒熱全場氣氛。隨後由司儀介紹學校的各行政主管、院長、系主任及所長們,師長們也個別給予給新生一句鼓勵的話。並由李副校長並致贈新生見面禮-海Young新鮮人護照,由新生代表接受。接著進行新生宣言,讓新生們期許自己以真誠、樸實、博大、毅勇之胸懷,努力實踐海大精神。 今年學務處再度推出深受評價很好的「i 時光寶盒-2025海YOUNG新鮮人 My First Day at NTOU」活動,邀請新生們寫下考上海大的心情、期待與對大學生涯的期許等等。新生們紛紛寫上期望能結交知心好友、汲取更多新知、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字字句句都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 此外,學校也安排新生說明會及系上座談時間以及新生安全教育宣導,包含校園安全、交通安全、反詐騙、反毒及防震疏散演練、CPR與AED操作講解教學、一般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校園防災、宿舍防災、菸害防制、個資保護及性別平等教育宣導等,協助新生迅速認識校園並瞭解學校各行政單位的各項業務,讓新生對未來四年的學習與探索更加充滿信心。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長年致力於培養兼具專業知能與社會關懷的人才,並積極推動國際合作與產學交流。隨著新一屆新生的加入,校園將注入更多活力與創意。

Read More

基隆港公司連續八年辦理樂善-希望永在普渡祭品捐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連續八年辦理「樂善-希望永在」普渡祭品捐贈儀式,傳送溫暖愛心不間斷! 基隆港務分公司昨(四)日於該分公司基港大樓一樓大廳舉行第八屆「樂善-希望永在」捐贈儀式,由該分公司主任秘書林健明代表致贈愛心物資,並由基隆市政府社會處專員吳思佳代表受贈。 本次活動由基港公司發起帶領全體員工發揮愛心慷慨解囊並號召昇恆昌公司、信實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公司、大日開發有限公司、基隆市觀光服務聯合促進會共同響應樂捐活動共募得$80,702,採買白米、泡麵、罐頭、食用油及醬油等民生必需品,儀式結束後,普渡祭品將捐贈予基隆市愛心實物銀行,幫助在地弱勢家庭及家中遭逢重大變故者,期盼減輕弱勢家庭的負擔,降低因飢餓或貧窮產生的犯罪率,形成善的循環。 基港公司主任秘書林健明表示,多年來基港公司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活動,善盡社會企業責任,希望透過「樂善-希望永在」普渡祭品捐贈活動,各位拋磚引玉持續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關懷精神,將同仁與業者的愛心匯聚成為具體物質,持續深化公共善的力量,讓弱勢族群得到更適切的生活關懷與支持,並持續鼓勵企業踴躍共同承擔社會責任,實踐社會關懷的使命,打造共善願景。 附圖為基隆港務分公司舉行普渡祭品捐贈儀式,活動中由基隆市政府社會處專員吳思佳代表致贈感謝狀,並由基隆港務分公司主任秘書林健明代表受贈。(基港公司提供)

Read More

海大USR團陪伴長輩認識海洋文化

長輩們認真地看著陳玄茂大師示範。(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雲林四口-里海漁鄉」USR計畫團隊,在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樂智據點舉辦「環境教育」主題活動,陪伴長照長輩透過沿岸環境故事、互動與藝術創作,認識家鄉雲林的海洋文化與環境議題。長輩們參與踴躍,在愉快氛圍中增進彼此交流,也對「永續」有了具體的體會。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是雲林沿海一帶,包含:四湖、口湖、水林、北港等地區知名的醫療服務機構,當地人俗稱「北港媽祖醫院」。此次活動由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生物學系曾煥昇副教授與雲林縣水墨法大師陳玄茂大師共同合作,期望透過輕鬆的活動,傳遞在地的海洋文化,也在陪伴與交流中,帶給長輩溫暖與關懷。 活動首先由曾老師介紹雲林沿岸的自然環境,說明海洋廢棄物與沙洲流失的現況,並分享當地重要水產品「牡蠣」的養殖方式與過程。透過生動的圖片、實例與問答互動,不僅活化了課程氣氛,也讓參與活動的長輩對家鄉海洋有更深的連結感,並激起對環境議題的關心與重視。 接著陳玄茂大師帶領大家動手將牡蠣殼創作成藝術品,實踐藝術與永續結合的理念。原本被視為海洋廢棄物的牡蠣殼,在專注與創意的投入下,化為充滿巧思的作品。過程中,長輩們彼此交流、分享靈感,不僅體驗到動手的樂趣,也感受到陪伴與關懷。作品完成後,長輩們紛紛露出笑容,表示原本看似普通的牡蠣殼,竟能化為充滿巧思的藝術品,讓人倍感新鮮。 海洋大學USR計畫團隊表示,未來將持續結合教育、環境與社會服務,將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帶進社區,陪伴長輩在日常生活中持續探索、保持活力。

Read More

企業領袖齊聚AI營運決策CEO班 商業署推動服務業智慧轉型再升級

首梯CEO班師生大合照,左二蘇文玲署長、左三詹文男院長。(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為協助企業因應人工智慧(AI)浪潮並提升競爭力舉辦「AI營運決策實戰CEO班」,來自餐飲服務、批發零售等產業共40位企業CEO與高階主管參與,展現服務業領袖對AI轉型的高度關注。 課程規劃三大核心模組:「AI智慧營運決策」、「AI虛實創新商業模式」及「AI投資成效與風險控管」。並邀請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Ai3人工智能公司董事長張榮貴,以及多位具AI實戰經驗的專家,針對AI發展趨勢、新商業思維與實務應用進行深入剖析,透過案例討論與互動交流,協助企業領袖精準掌握AI在營運決策中的價值。 商業署表示,高階主管是推動企業數位轉型的火車頭,唯有領導者具備AI決策力,才能帶領企業在快速變動的市場中穩健前行。本課程透過實戰案例與專家引導,提供企業主明確的導入方向與投資風險評估,幫助企業邁向智慧服務新境界。 許多參訓的企業CEO均表示,AI對於提升顧客體驗、優化人力配置與強化供應鏈管理具高度潛力,未來將成為推動服務業轉型的核心驅動力。本課程不僅帶來跨業對話的火花,也為服務業開創智慧化新局。 除了「AI營運決策實戰CEO班」,商業署也辦理AI基礎實務班、iPas班、AI實作應用班、AI導入工作坊、企業專班及企業菁英班等AI課程,歡迎業者報名參訓,未來將持續深化並推展不同層級課程。 詳細課程資訊與報名方式,請至官方網站:www.aocai.org.tw 洽詢專線:02-27010303

Read More

臺灣海洋國際青年論壇高雄盛大登場 國際青年齊聚挺海洋永續行動

黃向文副主委與日本參賽團隊師生及評審合影。(海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2025臺灣海洋國際青年論壇」自2019年起開辦,今年第七屆參與規模持續壯大,首次加入日本、菲律賓等駐台機構合辦,打造跨國交流新格局。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高度重視台灣海洋議題的國際合作,迄今已吸引來自約30國、近千位青年參與,以創新提案、跨國交流與實踐行動,展現新世代對海洋的熱情與責任感,向國際青年海洋交流典範平台持續邁進。 論壇的競賽環節是歷屆的核心,今年有162位青年組隊參賽,分別來自北美洲、亞洲、歐洲及非洲的14個國家,跨國參與的盛大格局已然成型。經過激烈初選,最終13組團隊挺進決賽,針對海洋污染防治、資源循環、科技安全與教育推廣等議題,提出兼具創意與可行性的解決方案,海委會黃向文副主委、各國駐台代表及國際嘉賓也親臨頒獎典禮現場,與國際青年分享她/他們對海洋的熱情創意,以及屬於這個世代的海洋承諾。 今年首度推出的「海洋許願池」企劃,是論壇最受矚目的亮點。來自全球的青年學子許下與海洋相關的願望,從國際學術交流、實地考察、到環境守護與創新交流提案,海洋委員會則作為「願望推手」,投入資源協助青年將夢想落地。青年們參加海保署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與來自全球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海洋政策、環境管理與治理實踐;走訪南瀛海洋保育教育中心與七股鹽田濕地,並登上麥寮除污船、探訪光泰環能生物炭製造公司,近距離了解污染應變與循環經濟實務;此外,也特別安排「一日海洋保育巡查員」體驗,讓每一份願望不只是心願,而是能落地實行的行動力。 決選團隊許願登上麥寮除汙船了解除汙設備及功能。(海委會提供) 海委會今年持續加碼資源支持青年將提案付諸實踐,每組決選團隊均獲得新台幣一萬元的參賽補助實作金,海委會也進一步邀請企業參與,黃向文副主委特別感謝智崴資訊科技公司,讓今年可新增「企業贊助獎」,提供資源協助青年將構想轉化為實際行動,活動總獎金超過新台幣55萬元,充分體現政府與企業對培育下一代海洋青年領袖的承諾。 經由激烈競賽與評選,青少年組由宜蘭縣立國華國中、臺北市立南門國中的不落蒂聯盟(No Butts Alliance)團隊勇奪金獎、日本青森縣立陸奧工業高等學校Team「ARIES」團隊摘銀、國立竹東高級中學、屏東縣立大同高級中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的蟹行者聯盟團隊榮獲銅獎;青年組則由國立中興大學的鰭跡FinTrek團隊奪金、美國紐約康爾乃大學的Cornell Currents for Change團隊摘銀、日本九州長崎縣長崎大學的Carpamun團隊榮獲銅獎。 黃向文副主委表示,今年論壇透過合辦單位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以及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高雄分處的協力與支持,為活動注入更多元的國際能量。現場不僅有首度來台參賽的日本學生,也有來自印度與摩納哥的師生前來觀摩與交流,呈現活動跨越國界、激盪創意的宗旨,也彰顯全球青年在海洋議題上攜手同行、共築永續未來的決心。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表示,「臺灣海洋國際青年論壇」不僅是國際青年交流的平台,更是孕育行動與希望的搖籃。她期盼在2026年,論壇能持續擴大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青年投身海洋議題,並透過跨國交流與實踐行動,讓世代力量在互動中茁壯成長,攜手推動海洋永續與全球合作,並以臺灣為起點,向世界展現青年挺海洋的決心與承諾。

Read More

陽明海運冷鏈運輸專業直運服務參與亞洲國際果蔬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冷鏈運輸專業提供客戶新鮮直運服務,陽明海運以提供客戶新鮮直運之加值服務為目標,參與本(九)月三至五日在香港舉辦之亞洲國際果蔬展(Asia Fruit Logistica)中,展示冷鏈運輸整合能力以及創新技術。(附圖陽明海運參加2025年亞洲國際果蔬展由陽明海運提供) 陽明海運期待在本次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新鮮果蔬國際貿易展會中,與合作夥伴及潛在客戶共同掌握商機,在瞬息萬變的經營環境中創造雙贏。該公司全球航線網絡覆蓋綿密,連結全球主要鮮果出口國,包括智利櫻桃、泰國榴槤、美國柑橘、日本蘋果等,串聯各大產地與消費市場,更積極掌握蔬果季節性需求與其波動特性,靈活調整航線,或規劃專屬冷鏈航班,透過快速直航服務確保旺季期間運能充足,並提升運輸時效與品質穩定性,為客戶提供高效且可信賴之冷鏈運輸服務體驗。 該公司指出,在強化冷鏈運輸服務品質方面,陽明海運善用數位科技,依據各類農產品特性提供相應客製化溫度與通風設定,並透過物聯網(IoT)技術,實現櫃內溫濕度與運輸狀態即時監控,同時建置異常預警與應變機制,以確保運輸全程貨物品質新鮮穩定。 此外,陽明海運同時配備氣調 CA(Controlled Atmosphere)技術之冷凍貨櫃,將藍莓、酪梨、櫻桃等高附加價值水果品項之保存期限有效延長至30至45天,進而協助客戶拓展產品出口至更遠距離市場。陽明海運亦積極導入節能型冷凍櫃並推動環保船隊更新,除維持蔬果新鮮度與保留營養價值的同時,更透過環保低碳策略為客戶創造附加價值。 未來陽明海運將秉持永續經營理念,因應全球供應鏈夥伴之各式需求,強化冷鏈專業運輸技術並優化航線服務,以進一步提升整體競爭力,為客戶提供結合低碳永續運輸與智慧物流之創新服務,成為全球商戶首選且具關鍵影響力的運輸集團邁進。

Read More

航港局辦理高雄港大型客船與港口災害防救演習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於高雄港辦理大型客船與港口災害防救演習登場,驗證中央與地方應變韌性能力。 為落實災害防救法精神並檢視中央、地方及民間各單位救災資源量能,由交通部規劃,該部航港局、臺灣港務公司、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高雄市政府昨(三)日以「海難與船舶油污染」為主題,整合中央、地方與民間共計42個單位超過500人參與,於高雄港舉辦「114年高雄港大型客船與港口災害防救演習」。 交通部指派航港局葉協隆局長到場驗收演練成果,高雄市政府郭添貴秘書長一同驗證,共同主辦單位包括海委會海保署李筱霞副署長、台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王派峰總經理,及中央部會與市府各局處共同參與。本次演習帶隊官葉局長期勉所有參演單位應「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各單位應能於災害發生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並強化面對突發狀況應變能力,以守護我國港口及海域安全。 本次演習模擬澎湖輪搭載200名乘客及32名船員,於高雄港內發生機艙起火並與港內海上巴士碰撞的海難事故為主軸,包含落海人員搜救、大量旅客疏散、待救人員接駁、大量傷患後送及乘客安置、海洋油污染等複合型災害,結合中央、地方及民間救災能量,總計動員船艦20餘艘、車輛32部及500人參演。本次演習為驗證應變計畫可行性,情境想定上特別加入警犬隊搜尋爆裂物及處置假訊息避免影響救災作業。 航港局指出,大型客船載運眾多旅客,攸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係航港局加強監理的重點船舶,該局期望透過本次實兵演練驗證,提升各單位緊急應變能力,未來在公私部門通力合作下,為我國港口及旅客築起一道最具韌性且強而有力的防護網。 附圖為由航港局葉協隆局長擔任帶隊官進行演習模擬傷患後送動線及跨單位合作救援、旗福2號遭碰撞,警艇趕赴現場救援、現場攔油索圍設避免污染擴大,及演習參與單位會後合照。(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GSBN對接招商港口/中遠海運無紙化放貨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SBN,見圖)宣佈與策略合作夥伴「招商港口」共同取得重要進展,招商港口通過招商ePort進口電子換單平臺,與GSBN平臺可信對接,在深圳蛇口貨櫃碼頭與中遠海運集團的無紙化放貨業務對接。 據稱,此一里程碑象徵著基於GSBN標準化解決方案的港口效率和客戶體驗顯著躍升。 GSBN表示,招商港口在全球主要樞紐港擁有廣泛的網路佈局,在中國大陸沿海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均佔核心地位,其致力於智慧港口建設的願景,與GSBN推動行業高效、透明、互聯互通的使命高度契合。此次在蛇口港的成功試點,是GSBN平臺價值的有力體現。 GSBN強調,通過GSBN提供的標準化API應用程式介面,中遠海運的電子提單等關鍵資料,得以安全、高效地在招商ePort進口電子換單平臺中無縫流轉,有效簡化了承運人、托運人、貨運代理等多方的系統集成工作打破資訊壁壘,為整個流程的數位化升級提供核心支撐。 蛇口港今(2025)年六月試點意義遠超單點效率的提升,充分驗證GSBN無紙化解決方案在加速貨物放行、增強操作安全性與可靠性方面的實際效能。GSBN期待以此為契機,與招商港口及多方生態夥伴深入探討,並推動合作拓展至貿易融資等更豐富的產品線,共同釋放數位化平臺潛力,為全球貿易注入更強勁的創新動能。 GSBN首席執行官陳斯嘉稱,蛇口港無紙化放貨的對接證明了GSBN平臺在促進可信資料交換、連接關鍵節點、提升供應鏈效率方面的核心價值,這為GSBN與招商港口廣闊生態體系帶來更深層次、更多元化的合作機遇,期待繼續攜手夥伴,共同推動航運物流業數位化未來。 GSBN表示將持續以創新的區塊鏈與資料交換解決方案,賦能全球交易夥伴,共建更高效、透明、互聯互通的智慧物流生態。

Read More

海保署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開放報名 徵稿入選作品將同步發表

(海保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2025海洋環境管理國際交流研討會」即日起開放報名。海保署表示,研討會將於9月15日至16日在臺北舉行,聚焦海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廢棄物治理、海洋水質底泥品質維護及國際合作鏈結等重要議題,邀集國內外專家進行專題報告與學術交流,同時,將於會中發表「為海洋『徵』得一席話」入選作品,促進專業分享與跨世代觀點激盪。 海保署說明,今(114)年研討會「為海洋『徵』得一席話」徵稿活動首度開放高中生投稿,共吸引23組團隊參與,最終由9組隊伍脫穎而出,包含一般組6組及高中組3組。其中,一般組5組及高中組3組將於研討會公開發表,另一般組有1組以海報方式展示。 海保署進一步指出,本次入選作品展現青年學子與研究者對海洋環境管理議題的專業洞察與創新思維,其中高中組入圍的3件作品分別展現出豐富的創意與社會關懷,包含「AI輔助保育追蹤器(APT)」團隊指出,各國已陸續設立海洋保護區,其研究提出以智慧型手機結合生成式AI,將拍攝自然的日常行為轉化為結構化數據,提升保育與教育效益,並展現科技與公民參與結合的潛力;「手機3D掃描擱淺鯨豚」則著眼於鯨豚擱淺紀錄方式的革新,作者利用手機光學雷達技術嘗試進行3D掃描,取代傳統人工量測與手寫表格,不僅探討技術可行性,更透過研究過程反思海洋環境、生命價值與倫理議題;「『鯨』心動魄:從台灣里海的海女文化到海洋酸化」關注海洋酸化對生態與社會的衝擊,作者指出,海洋酸化造成漁獲減少,使海女收入不穩、勞動風險升高,進而影響性別平等與生活安全,凸顯海洋酸化不僅是環境問題,更是社會正義挑戰。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非常感謝所有高中生與專業人士的踴躍參與,透過本次「海洋『徵』得一席話」徵稿活動展現跨世代對海洋議題的關注與多元視角,並邀集各界共同為海洋發聲,也為我國海洋治理注入新動能。陸曉筠也誠摯邀請有興趣的民眾及專業夥伴踴躍報名研討會,一同交流分享、共築永續藍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