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港區與永續治理並進 臺中港務分公司榮獲第三屆ESG物流永續獎金獎

臺中港務分公司「第三屆ESG物流永續獎」工作團隊大合影。(臺中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GLCT)舉行第三屆「ESG物流永續獎」頒獎典禮,臺中港務分公司以「打造智慧友善港區環境」專案榮獲「場域環境永續組」企業金獎,由臺中港務分公司主任秘書陳素芳代表領獎,展現臺中港在推動環境永續、智慧轉型與綠色港埠發展上的卓越成果,深獲評審肯定。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2050淨零碳排趨勢,臺中港務分公司積極推動港區環境管理及智慧化轉型作為,在港區內建置三座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推動船舶岸電設施使用,並導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整合港區用電用水資訊與影像監控設備,有效提升作業效率與資源使用效能,兼顧港區安全、環保與效率。此外,臺中港亦積極進行港區綠美化與植樹造林,近兩年持續舉辦植樹活動,打造森林公園步道等綠意盎然的港區景觀,並以行動支持政府「向海致敬」政策,推動海岸清潔維護及生態保育放流,提昇環境友善意識。 臺中港務分公司表示,本次獲獎肯定公司長期深耕永續環境管理的努力,透過兼顧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展現企業落實ESG目標之具體行動,此次專案涵蓋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含SDG 6(潔淨水源)、SDG 7(潔淨能源)、SDG 11(永續城市)、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等,體現臺中港致力於推動永續港區。展望未來,臺中港將持續深化智慧港區建設,發展永續環境與低碳運輸,邁向更具競爭力與環境友善的國際港口。 臺中港務分公司「第三屆ESG物流永續獎」工作團隊大合影。(臺中港務分公司提供)

Read More

迎接母親節Lalamove推出加大保溫袋送上感恩優惠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迎接母親節,Lalamove 機車快送空間翻倍,全新推出加大保溫袋,母親節送優惠助力即時配送。(附圖由Lalamove提供) 母親節將屆,因應節日帶起的禮品快遞、餐點外送需求,即時貨運平臺 Lalamove 於機車配送服務全新推出「加大保溫袋」附加選項,為機車快送提升兩倍大承載空間,讓用戶可以在每筆訂單中配送更多物品,母親節心意不打折,輕鬆滿足快遞需求。 Lalamove表示,本(四)月21日起至4/28止,在 Lalamove APP上完成簽到任務,還可領取機車快遞九折及加大保溫袋現金折抵優惠券,數量有限領完為止。 母親節作為家庭聚餐的重要時刻,為避免餐廳一位難求的窘境,許多消費者會選擇向餐廳店家訂購餐點,並透過 Lalamove 即時配送到家。Lalamove 台灣總經理丁彥宇預估蛋糕、飲料、餐點等飲食類外送需求在母親節前兩周將增加約20%,至母親節當週末,更有望因食品、禮品、花束等取件及配送需求旺盛,帶來三成機車快送訂單成長。 看準消費者傾向於選擇即時、快速與便利的配送服務,Lalamove 全新推出「加大保溫袋」附加服務選項。用戶可於選擇 Lalamove 機車快遞服務時加價選購「加大保溫袋」附加服務,享有近兩倍大的保溫袋承載空間,不僅可減少分批配送的麻煩,提高配送效率,也能為餐點、花束提供更多的空間,確保配送品質。 此外,迎接母親節,Lalamove 送上感恩優惠,即日起至4/23止,使用 Lalamove APP 預先儲值不限金額,均可領取143元即時貨運優惠券,新用戶於4/30前下載 APP並完成註冊,首筆訂單輸入專屬優惠碼「LANEW252」,可領取總價值150元優惠券。

Read More

第三屆ESG物流永續獎隆重登場 19家企業獲獎共創綠鏈物流新視界

金獎獲獎企業合影。(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響應全球淨零減碳趨勢,鼓勵具有物流經濟活動企業逐步實踐永續經營,由社團法人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主辦、經濟部指導的「第三屆ESG物流永續獎頒獎典禮暨『智創綠鏈永續共造物流全視界』研討會」4月16日於台北萬豪酒店盛大舉行,產官學研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台灣物流生態鏈商業夥伴邁向低碳、智慧與永續的新里程碑。 ESG物流永續獎項聚焦於「物流作業」、「場域環境」、「能源運用」及「創新應用」四大面向,計有33家業者申請,經評選後金獎11家、傑出獎8家企業,展現企業在ESG行動上的積極與創新。 本屆獲頒金獎企業有立益物流、東森國際、萬泰物流供應鏈、鴻泰國際物流、中保物流、和泰豐田物料運搬、萬達國際物流、精誠資訊、台中眾鈴汽車、臺灣港務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及三井物產台灣供應鏈。 本屆獲頒傑出獎企業有承穎科技、智信數位整合、旺德電通、汎普電子科技、格新智能、泰科動力、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及矽谷能源。 協會賈凱傑理事長感謝所有得獎者與會及來賓的參與支持。他強調,「ESG物流永續」不僅是未來趨勢,更是企業在全球市場上重要即戰力與競爭力。而本獎項是對企業努力的肯定,也是推動產業共同邁向智慧、綠色與低碳未來的重要平台。期望透過本獎項與平台,促使更多企業正視物流永續的重要性,積極參與、落實行動,攜手共創台灣智慧、低碳,具國際韌性的物流新未來。 本屆典禮邀請經濟部前部長、財團法人台北市交通文教基金會張家祝董事長蒞臨致詞,肯定ESG物流永續獎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價值,並勉勵企業持續以創新與責任實踐環境永續,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綠色競爭力注入新動能。去年2024年底台灣全球商貿運籌發展協會與台北市交通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首屆ESG交通運輸永續獎,深獲隸屬交通運輸產業的重視紛紛報名參加,積極爭取獲獎榮耀,以向大眾宣示領先該行業落實ESG交通運輸永續的決心。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蘇文玲署長亦親臨現場致詞,強調政府持續推動物流產業朝向低碳與數位轉型,尤其經濟部提供節能設備、導入能源監管系統及AI大數據等資源補助,協助業者提升能源效率與營運效能。同時積極推動低碳倉儲與綠色運輸,鼓勵企業採取具前瞻性的減碳作為,打造智慧化、永續化的物流服務體系,帶動產業邁向綠色經濟新未來。 當前全球在面臨國際供應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SBTi減碳目標、TCFD揭露要求等規範陸續上路同時,物流系統已從幕後走到前線,成為企業能否因應國際規範、維持市場接單力的關鍵。物流的ESG不僅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延伸,更牽動整體產業鏈的低碳轉型與國家綠色競爭力指標。 典禮現場除頒獎外,亦安排獲獎企業進行實務專題分享,包括中保物流「雲端智慧派遣與車隊碳效率管理」、汎普電子「智慧棧板與循環科技」、旺德電通「倉到家綠鏈實踐」、以及精誠資訊「智慧物流在永續與低碳最佳化解決方案」,分享企業均展現智慧技術與綠色行動的融合成果,著實成為產業轉型提供寶貴借鏡的實證。

Read More

海保署攜手教師傳愛百校 推廣海洋保育觀念

(海保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推廣海洋保育觀念,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攜手說故事達人黃莉娟老師,走進高雄市四維國小幼兒園,舉辦《臺灣鯨讚》繪本故事活動,透過豐富有趣的故事內容,讓小朋友深入認識鯨豚生態及海洋保育的重要性,更帶領小朋友親手製作「海洋世界」拼貼畫,讓孩子們描繪出自己心目中的美麗海洋,進一步培養愛護海洋的情懷。 海保署指出,這場活動別具意義,是黃老師推廣《臺灣鯨讚》海洋廉政故事的第100間學校。值得一提的是,四維國小的王淵智校長正是海洋保育署推動首本繪本《小海龜的逆襲》首場故事活動的合作夥伴。回顧107年在新光國小舉行的第一場故事活動,如今再次於王校長任職學校舉辦百校里程碑活動,意義非凡。 王淵智校長表示:「很榮幸能與海洋保育署再度合作,更高興看到海洋保育教育在學校持續扎根,讓孩子從小培養對海洋生態的認識與熱愛。」黃莉娟老師也分享:「回到這個起點,提醒我們推廣繪本教育的初衷,就是希望喚起每個人保護海洋的心,讓更多人與海同心。」 海保署表示,《臺灣鯨讚》繪本故事富有教育意義,廣受教師與家長好評,本次更結合廉政教育,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海洋知識與公正廉潔觀念深植於學童心中。未來亦將持續舉辦活動,並透過海保署網站(https://www.oca.gov.tw)及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oca8028),分享更多海洋保育教材及影片,歡迎各界踴躍參與,一同為永續海洋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關務署與惠光導盲犬學校合作 優化海關緝毒犬育種犬源

(關務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務署為培育優質緝毒犬,擴大拉不拉多犬育種基因庫,與惠光導盲犬學校合作,由該機構無償提供冷凍犬隻精液,優化海關緝毒犬育種犬源,為下一代緝毒生力軍打下良好基礎。 關務署表示,惠光導盲犬學校成立於85年,是台灣第一所導盲犬培訓機構,其專業技術受到國際導盲犬聯盟認可,於92年成為其正式會員,並與紐西蘭、澳洲、日本、韓國、香港等地導盲犬培訓機構保持技術交流並建立犬隻互惠合作關係。該機構採用拉不拉多犬作為培訓犬隻品種,其種犬篩選對於髖關節健康及性情穩定度方面採取嚴格標準,並採用國際工作犬登錄系統(International Working Dog Registry)進行基因多樣性管理。 關務署進一步說明,海關緝毒犬培訓中心自97年開始運作,承襲澳大利亞邊境執法署科學化基因育種制度,並持續獲得澳方及美國運輸安全署提供優質冷凍犬隻精液,擴展我方犬隻育種基因庫多樣性及培育量能,截至今(114)年1月已陸續培育出125胎共809隻健康仔犬。 關務署也談到,海關緝毒犬培訓中心與惠光導盲犬學校各自在緝毒犬及導盲犬培訓專業領域中長期耕耘,持續透過國際交流更新犬隻育種及培訓技術,相信此次資源共享合作能樹立公部門與非營利組織協力之典範,期望能結合雙方犬隻優勢基因,培育兼具穩定性與高度工作適應力的拉不拉多犬,為台灣工作犬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Read More

海大攜手越南芽莊大學共推數位課程 邁向跨國數位學習新時代

海大與芽莊大學簽署數位課程合作備忘錄(左至右為芽莊大學教務長Assoc. Prof. To Van Phuong、海大教務長呂明偉教授、芽莊大學國際長Assoc. Prof. Nguyen The Han)。(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積極推動數位學習的國際合作,繼去年與泰國2所大學簽約後,持續拓展跨國教育交流,於4月10日至14日,由教務長呂明偉特聘教授率隊前往越南芽莊大學(Nha Trang University, NTU),展開深度交流與合作,並正式簽署數位課程合作備忘錄(MOA),為兩校數位教育合作開啟全新篇章。 本次合作聚焦於海洋生技領域,海大與芽莊大學(NTU)將共同開發一門磨課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線上課程,未來該課程將融入兩校的實體課程中,讓學生跨越國界修課,並獲得學分認證。這項合作不僅提升數位學習的國際應用,也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與跨國交流機會,拓展全球視野。 呂明偉教教務長表示:「海大在海洋領域擁有深厚的學術基礎,而芽莊大學則在海洋生技應用方面有豐富的經驗。透過這次合作,不僅促進兩校專業知識的互補,也能培養具備全球視野與實務能力的海洋科技人才,為亞洲地區在海洋科技與生技領域的發展注入新動能。此外,數位學習的發展正在重塑全球高等教育的格局,未來海大將持續深化國際數位學習合作,推動高等教育的開放化,打造更多符合產業與社會需求的數位學習模式,為學習者提供更靈活且高品質的教育體驗。」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近年來積極革新教育制度,營造教學創新環境,並鼓勵教師分階段開發數位教材。截至目前,海大已開辦15門MOOCs課程,並連續3年榮獲「全國開放教育優良課程」卓越獎,展現其在數位學習領域的卓越成果。此外,海大也加入「國際導向開放線上教育者聯盟」(IOOOI),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大學及慈濟大學共同執行教育部「大學聯盟深化數位學習推展與創新應用計畫」,積極拓展數位學習國際合作的廣度與深度。 此次與越南芽莊大學的合作,不僅深化雙方學術交流,更為師生提供前所未有的跨國學習機會,提升課程的多元性與國際競爭力。未來,海洋大學將持續推動國際數位課程合作,促進全球教育資源共享,共創更具前瞻性的數位學習新時代。

Read More

CR掌握MEPC 83會議結論IMO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定案2028年起實施

各年分IMO目標值與範例燃料GHG強度值示意圖。(驗船中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第83屆會議(MEPC 83)已於4月11日落幕。經過漫長的討論並於最後舉行投票,IMO終於定案航運業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 驗船中心(CR)整理關鍵結論如下:自2028年1月1日起,國際航線總噸位5,000以上船舶,需符合IMO所定的年度燃料溫室氣體強度(GFI)目標值。若船舶實際GFI數值超過「直接合規年度GFI目標值」將落入Tier 1,此區間的超額排放量需按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q) 100美金的費率繳納費用至IMO淨零基金。若再超出「基本年度GFI目標值」將落入Tier 2,此區間的費率將會高達380美金/tCO2eq。以使用重油(HFO)作為燃料的船舶為例,2028年新規實施後即會落入Tier 2,1噸HFO成本預估將增加約100美金。全航程使用化石液化天然氣(LNG)作為燃料的船舶,預估在2029年以後將落入Tier 1,2033年後亦面臨落入Tier 2的風險。 另一方面,若所使用的燃料GFI不超過19 CO2eq/MJ(例如綠色電製甲醇),將被認可為「零或近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燃料與能源(ZNZs)」,可依其減排量獲得回饋。(註:2035以後須不超過14 CO2eq/MJ) CR補充,MEPC 83亦針對「碳強度指標(CII)」折減係數(Z)進行研議,定案2027至2030年間,每年以2.625%幅度持續加嚴船舶能效規定。 碳強度指標2027-2030年折減係數。(驗船中心提供) 為協助我國航運各界即時了解國際上最新的船舶溫室氣體減排趨勢,CR已發布會議結論快報(https://www.crclass.org/mepc83/ ),摘要MEPC 83重點內容,歡迎各航運先進參閱。

Read More

花蓮港奇萊鼻景觀大道通車 帶動地方港口共榮發展

花蓮港奇萊鼻大道全景。(花蓮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花蓮港務分公司已完成花蓮港奇萊鼻海岸景觀廊帶道路新建工程,並命名為奇萊鼻景觀大道,往南串聯未來海洋資源博物館、花蓮觀光漁港及花蓮港觀光遊憩碼頭再延伸南北濱公園,往北串聯奇萊鼻燈塔、四八高地及七星潭風景區等景點,為花蓮黃金海岸提供更完善交通網絡,帶動區域共榮觀光產業發展。 花蓮港奇萊鼻景觀大道道路南起港濱路,北至奇萊鼻海岸景觀廊帶港區界線,總長860公尺,依道路交通安全相關規範設置交通相關設施以及夜間照明,並已向台電公司申請新設道路用電,預計台電公司於4月中供電後,邀集花蓮縣政府、花蓮縣警察局花蓮分局、花蓮縣警察局交通隊、花蓮港務警察總隊及交通部航港局東部航務中心進行道路開通前會勘,確認交通相關設施以及夜間照明符合法規規定後通車,另花蓮港務分公司已規劃於奇萊鼻景觀大道沿線設置CCTV進行全方位全時段的監控,藉以預防潛在發生的危害,維護民眾安全。 花蓮港現朝客貨並重發展,部分基地刻正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為觀光遊憩使用。景觀大道通車後將提供旅客便捷安全通行空間,帶動花蓮港及周邊地區(例如台肥、台泥廠區及花蓮漁港)觀光轉型,型塑具特色之海洋資源遊憩環境,進而吸引民間業者進駐投資,提升地方及港口整體開發效益。

Read More

臺灣首次IGF Code進階訓練課程 海大正式開班授課

陽明海運林玠志協理勉勵學員。(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於4月14日舉辦「IGF章程進階訓練」開訓典禮,第一班訓練課程為陽明海運公司包班,總共16名學員,為期5天的課程,將完備船員於雙燃料船服務所需技能,讓其能至LNG或甲醇等雙燃料船上服務。 海大冉繁華副校長於開場致歡迎詞時,感謝陽明海運及各位學員選擇海大,隨著技術發展不斷,認證也不斷更新,期待透過扎實的訓練,每位學員都能取得國際認證。陽明海運林玠志協理勉勵學員,為了迎接明年的LNG新船,期望能用接船的信念,好好地來把課程完成。交通部航港局劉佩蓉組長也表示,大家都是這個領域的翹楚跟菁英,希望各位能夠向下扎根,把這些技術傳承下,繼續發揚光大。 因應IMO規範及2050淨零排放政策,我國航商陸續訂購LNG或甲醇等雙燃料船,惟根據STCW公約規範,於雙燃料船服務之船員需事先完成「國際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安全章程(IGF Code)」專業訓練,包含基本訓練及進階訓練。為緩解航商培育我國雙燃料船船員需求,海洋大學海事發展與訓練中心在航港局協助下獲得國際認可,具有開設IGF Code基本訓練課程及進階訓練課程的資格。 共計5天的課程,學員將了解執行和監督使用燃料的所有操作,規劃並監控船舶燃料的安全加注、儲存和維護,清楚了解如何採取預防措施來避免危險或燃料洩漏,以及相關的法規等,並透過IGF模擬機系統操作更加熟悉實際的操作方式。最終測驗除了筆試也有實作評估。

Read More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攜手菁鑽聯盟 愛的旅程無限菁彩公益計畫最萌防災教育活動

愛的旅程無限菁彩公益計畫-「最萌」防災教育活動大合照(張榮發慈善基金會高級專員劉孟芬(前排右一)、台糖長榮酒店總經理陳彥銘(前排左三)、台灣精英國際搜救協會榮譽理事長張斌(前排左一)、台南市安平國小校長劉珍琳(前排左五)。(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長期致力於社會公益,攜手台灣頂級飯店聯盟「菁鑽聯盟」,共同啟動「愛的旅程 無限菁彩」公益計畫,整合基金會與飯店業的公益資源,深入各地傳遞溫暖與關懷。本計畫的第二站來到台南,透過「最萌」防災教育活動,提升學童的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及副熱帶季風區,地震與颱風等天然災害頻繁,氣候變遷更進一步加劇災害風險,讓防災教育成為不可忽視的課題。為此,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與菁鑽聯盟成員台糖長榮酒店攜手台灣精英國際搜救協會,於4月11日在台南市石門國小舉辦防災教育活動,讓學童透過專業課程,培養危機意識,提升未來世代的安全韌性。 當天活動出席的有基金會高級專員劉孟芬、菁鑽聯盟台糖長榮酒店總經理陳彥銘、台灣精英國際搜救協會榮譽理事長張斌、石門國小校長劉珍琳等人;其中,最吸引學童目光的,莫過於糖糖、EMMA及JOY三隻可愛又聰明的搜救犬。牠們在專業領犬員的引導下,展現精采的搜索演練,讓現場近百位同學驚呼連連。 活動開始時,協會秘書長褚教官首先向學童講解地震應變措施,強調「趴下、掩護、穩住」的重要性,以減少掉落物造成的傷害;緊急避難時則應雙手護頭、有秩序地撤離,加強學童的防災自救觀念。此外,領犬員也分享訓練合格搜救犬的過程,強調領犬員與搜救犬之間的信任與默契,能夠大幅提升災害現場的搜救效率與成功率。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高級專員劉孟芬表示,防災教育能夠提升對災害的認識,幫助學童了解事前準備與緊急應變措施,進而減少災害帶來的影響。因此,基金會長期支持搜救協會推動防災教育,並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童在與搜救犬互動的過程中,深化防災學習效果。 台糖長榮酒店總經理陳彥銘則強調,企業社會責任是酒店經營的重要使命,未來將持續運用飯店資源,積極投入公益活動,回饋社會。活動當天,酒店也特別與基金會合作,準備精美點心禮盒,感謝台灣精英國際搜救協會對社會救災的貢獻,並慰勞辛苦付出的石門國小教師團隊。 石門國小校長劉珍琳表示,這場活動不僅由專業搜救人員傳授正確的防災知識,還透過搜救犬的生動演練,使原本嚴肅的防災概念變得活潑有趣,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讓這場防災教育活動充滿歡笑與收穫。 參與活動的陳同學興奮地表示:「狗狗看起來很可愛又活潑,但一聽到領犬員指令,就能精準執行動作,真的很厲害!」另一位擔任待救者的黃同學則驚嘆:「沒想到狗狗的嗅覺這麼靈敏,能夠迅速找到我,地震時一定是很重要的救援夥伴!」 活動結束後,搜救犬也熱情與學童互動,展現親人特質,讓孩子們對這場「最萌」防災教育留下深刻印象。未來,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將持續推動防災教育,攜手各界資源,共同提升台灣社會的安全韌性,為下一代打造更安心的成長環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