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發基金會於同德國小舉辦科普知識擂台賽 共有55組當地小學生及親子組隊參賽

(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張榮發基金會今年為桃園地區師生推出的2.0版「科普好好玩」專案,於同德國小舉辦「科普知識擂台賽」,共有55組當地的小學生及親子組隊參賽。透過競賽刺激,不僅增加孩子學習動力,更將閱讀內容化作生活中的科普素養。 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表示:「長達半年的『科普好好玩』專案,讓師生有機會,共同沉浸在科學的世界,包括活動之一的『科普閱讀行動書車』,連同基金會發行的《道德月刊》,免費贈送給桃園十三區學校延續科普教育,帶給學生科學與品格雙重閱讀享受。該書車從六月底啟航,至今已巡迴42所學校,另搭配種子教師入校教授科普閱讀探究課程,獲得老師與學生熱烈歡迎。」 本次的擂台賽,命題內容涵蓋生物、物理、化學、航海等領域,來自桃園各地的小學生們面對大會五花八門的問題,各個胸有成竹搶答,足見半年來的學習成效。桃園市教育局資訊及科技教育科巫珍妮科長在致詞時,特別感謝張榮發基金會挹注經費,充實桃園的科普學習資源,彌平城鄉差距,才有今日這麼多小小牛頓、小小伽利略的成長茁壯。 另外帶隊參加擂台賽的老師也分享,長達半年的「科普好好玩」,讓學生從科普閱讀奠定學習基礎、參與實作課程、再到擂台競賽,擁有完整的學習歷程。有些同學一開始是為了參加競賽而閱讀科普書,沒想到一讀之下產生濃厚興趣,自發性走進圖書館借閱更多書,感受到科學學習的強大的魅力。

Read More

萬海慈善2024讓愛閃耀公益畫展開幕 名人藝術家齊力助中小型社福

第六屆Care in & Change out【讓愛閃耀】公益畫展,眾多名人及藝術家齊聚現場。(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21日於台北松山區PALM gallery,舉辦第六屆Care in & Change out【讓愛閃耀】公益畫展,眾多名人及藝術家齊聚現場,群星薈萃,為公益畫展揭開序幕。色彩絢爛的大象公仔一字排開,於畫廊內陳列亮相,每一個創作展現了無限創意,療癒又溫暖的力量讓每位與會者感受愛在流動。 【讓愛閃耀】專案自2016年起開辦,以幫助「中小型社福單位」為目標,專案秉持專業審查、合理分配的精神,支持有助國內老人、身心障礙者、兒童、青少年、婦女、脆弱家庭、外籍移工、藥毒癮更生人等對象福利提升之服務方案推動,近八年來共計投入約1.1億元經費、補助超過370個社福服務方案。今年所有公益畫作義賣所得將不扣除成本,全部捐贈予【讓愛閃耀】專案,讓因不具知名度而募款困難的社福單位得到經費挹注。 陳欣惠副執行長表示:「【讓愛閃耀】公益畫展2018年開辦首屆只有33人參與,這些年參與的名人及藝術家不斷增加,展現了藝術與社福公益的連結持續擴充。要特別感謝每一位參與的朋友,不但用心創作出別緻的作品,也運用自身的影響力,讓更多人認識中小型社福單位對弱勢族群照顧的重要性。期盼大家齊力的將善的漣漪散發出去,支持助人工作者將愛散播到每個需要的地方,如同大象手上捧的夜燈,希望照亮每個黑暗角落。」 今年在策展人張洛君、許蓁蓁的號召下,有71位名人及藝術家參與創作。此次特別選擇大象公仔作為素材,立意取自大象在東方傳統象徵吉祥與力行善願。名人及藝術家運用各種媒材與技法,使作品呈現多元風貌,傳達愛意給每一位認購的民眾,無論是化身各種卡通人物的大象,或是喜氣洋洋的達摩象、泰國象、編織象等,都是名人及藝術家費盡心思地將大象美好的寓意傳遞出去,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順利圓滿。 【讓愛閃耀】愛心大使許蓁蓁談到:「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告訴大家義賣競標開始了,歡迎大家看完展覽,把喜歡的大象帶回家!」與會的藝術家及名人紛紛表達創作理念,每一個創作都別出心裁。藝術家蔡沛珊拿著耳朵是蝴蝶造型的大象表示:「我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台灣獨有的雙環翠鳳蝶,大象抱著地球,呼籲大家對環境保護有更多的重視,台灣有許多物種值得我們關心。」而名人邱凱偉說:「我創作的靈感來自於我的孩子,因為他頭髮很長,所以這是一隻長毛象,我沒有畫上眼睛,因為我希望大家都能用心看世界,也支持公益。」 三間社福單位帶著服務個案:小腦萎縮症病友姊妹、獨居長輩、心智障礙學員,一同參與開幕記者會,他們一進門仔細觀賞每一個用心的創作,且展開笑顏,藉由這場活動,他們看見藝術的美好。阿寶教育基金會江思儀執行長說:「我們在服務宜蘭在地發展遲緩兒童時發現,許多個案在高中畢業後,因為升學困難長期待在家裡,因此,我們開辦日間照顧,感謝萬海慈善支持烘焙課程方案,讓孩子有機會多元學習,我想只要給他們舞台,他們也能發光發熱,給他們刺激,他們會有無限可能。」 11月22日至11月24日11:00AM至20:00PM(24日提前於18:00PM閉館),邀請民眾至PALM gallery(台北市松山區新中街6巷6號)觀展。即日起至12月18日中午進行線上競標義賣,呼籲大眾用實際行動認購每一個用心的創作,您的支持能幫助中小型社福單位穩定地推展服務!活動詳情請上「萬海慈善」官網查詢https://wanhai-charity.org.tw/online-events/auction/

Read More

施耐德電機永續顧問服務在台灣全面啟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碳費開徵在即,施耐德電機宣布永續顧問服務在台灣全面啟動,一站式為企業量身打造「自主減碳計畫」及「國內外碳權抵換採購評估」。 施耐德表示,全球AI科技崛起、能源需求上漲以及台灣碳費制度即將上路,企業如何滿足營運需求與重重法規下找出一條符合自身需求的永續轉型路徑,成為維持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業者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憑藉其全球團隊與在地經驗,為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減碳路徑,涵蓋從前期規劃、能效優化及提升,再生能源導入到碳權採購及開發外,亦提供永續趨勢新知講習、永續轉型實務工作坊等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落實低碳轉型,應對未來的永續挑戰。 施耐德電機服務、關鍵客戶暨產業及永續發展事業部總經理洪志賢指出,有鑑於台灣預計明年五月進行碳費試申報,企業當前首要任務是進行碳盤查、積極擬定減碳計畫與採取措施。然而,對於短期內難以完全消除的碳排放,碳抵換將是達成階段性減碳目標的關鍵,可視其為減碳計畫的補充。 洪志賢表示,施耐德電機深知企業在邁向淨零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壓力,因此積極響應政府鼓勵的自主減碳計畫,在台灣推出一站式能源管理解決方案與永續顧問諮詢服務,致力幫助企業提升能效、有效降低碳足跡,確保在碳有價時代的競爭中,能夠在政策與市場雙重壓力下,制定符合每間企業需求的永續發展策略。 隨著碳費徵收在即,自主減碳計畫已成為台灣企業控管成本與降低碳排放的關鍵策略。施耐德電機以三大核心框架-戰略化、數位化與去碳化,透過能源及永續顧問的專業評估,為企業量身制定具體減碳路徑圖,也為其逐步導入所需的自動化、能源管理及永續解決方案。與此同時,碳費政策的實施也意味著台灣企業邁入實質減碳行動階段。施耐德電機建議企業在完成碳盤查後,可優先聚焦兩大減碳措施,以達成短中期效益,並在長期降低營運成本、強化市場競爭力。 施耐德電機遍布全球3,300多位專業永續顧問,至今已成功為超過2,000家企業進行碳權開發專案,並提供6,0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權,致力確保從案場篩選、調查分析到不同國際碳權額度註冊,均符合國際規範與永續原則,謹慎監督碳權品質。 隨著全球碳定價機制逐漸成形,預期台灣碳費政策將為企業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施耐德電機將持續善用在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專業,提供從能源及永續顧問輔導,到軟硬體設備導入及整合的全面性支援,在台灣推動電氣化與數位化,幫助企業節能又減碳,在綠色轉型賽道上保持競爭優勢。(附圖由施耐德提供)

Read More

MSC訂造首艘8100TEU雙燃料動力貨櫃船命名交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地中海航運(MSC)向江蘇新時代造船公司訂造首艘8100TEU雙燃料動力貨櫃船近日在該船廠新區碼頭隆重舉行命名儀式交付營運,這艘新造船命名為"MSC IVORY COAST"。 命名典禮由新時代造船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玉永主持儀式,劉姣女全為新船命名,祝賀該輪今後的航行中乘風破浪、永遠平安,為船東創造源源不斷的財富。新時代總經理劉海金、常務副總經理張玉永、副總經理袁衡與船東地中海航運(MSC)中國區經理G.Gargiulo、MSC上海辦公室高級營運經理Ye Yun、現場經理陳玉坤、教母劉姣、英國勞氏船級社代表等出席活動。(附圖取自新時代) 據瞭解,MSC係在新時造訂造十艘8100TEU及十艘11400TEU雙燃料動力貨櫃船,此次命名交付的8100TEU型船總長260米,型寬45.6米,型深24.7米,設計吃水12.5米,結構吃水15.8米,空高62.5米,結構吃水下的載重噸101455.7MT。

Read More

港務公司永續經營再獲肯定 連3年獲TCSA永續單項績效獎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授獎(左),港務公司業務副總經理鄭淑惠代表領獎(右)。(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港務公司)以「創新突破轉型智慧韌性港口」為主題,獲得第17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創新成長領袖獎」;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今日於臺北圓山大飯店舉辦「2024 第七屆全球企業永續論壇暨聯合頒獎典禮」,港務公司由業務副總經理鄭淑惠代表接受頒獎。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為我國永續績效表現極具代表性之重大指標,港務公司今年自187家企業、474件申請案例中脫穎而出,憑藉的是公司創新願景、文化與公司高層全力支持,推動「臺灣港群智慧轉型Trans-SMART 2.0+升級計畫」,於客貨運核心業務導入人工智慧、物聯網及資通訊技術應用,善用數位管理加速轉型,以提升公司管控與調整能力,提供即時資訊提高營運效率與服務品質,並強化作業風險應變,促進港埠安全與公司治理效益,內部並持續投入業務創新研究與優化人才管理培育,鼓勵科技及港區業者投入智慧化技術及應用,凝聚港務公司邁向永續治理韌性能力,成就臺灣港群創新智慧且具韌性之成果。 該公司業務副總經理鄭淑惠表示,秉持創新思維與積極行動,港務公司111與112年以「再生粒料(轉爐石)於臺北港海事工程使用」及「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計畫第二期S1-S3碼頭護岸及新生地填築工程」案例,於工程設計應用導入循環經濟,除原材料創新再利用,提高資材經濟效益達友善環境保護目的,連2年獲TCSA永續單項績效獎環境面「循環經濟領袖獎」,今第三年於治理面以數位轉型打造智慧韌性港口的表現受肯定再度獲獎,展現港務公司持續在各領域突破創新追求卓越治理之決心,與積極推動永續發展之豐碩成果,視創新資源的投入為港埠永續發展必要,時時關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相關議題與日常應運之關聯性並尋求創新成長。 未來港務公司將持續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環境挑戰,強化公司治理並落實環境保護減碳措施,打造智慧與韌性兼具的永續港口,並攜手各界利害關係人實現低碳共榮韌性港埠的永續共好願景。

Read More

昇恆昌發表永續發展面對面ESG報告書授證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昇恆昌舉辦「2024年昇恆昌永續發展面對面ESG報告書授證暨永續旅遊零售研討會,以自主發表2022-2023永續報告書並取得認證的授證儀式揭開序幕,並自即日起至明(2025)年一月一日在昇恆昌內湖旗艦店五樓開展EVERRICH 1% 永續行動,歡迎民眾蒞臨觀展一同響應ESG。(見圖,昇恆昌提供) 昇恆昌表示,該研討會邀請到產業鏈利害關係人,以「永續旅遊零售」為主題,深入探討如何在全球高度競爭的旅遊零售產業中,共同推動產業的永續價值鏈。作為台灣首家通過GRI準則認證的百貨零售商,今年昇恆昌再度以國際通用的GRI準則,發表新版企業永續報告書,並由國際第三方公正單位「Bureau Veritas Certification(Taiwan)台灣衛理國際品保驗證股份有限公司」查證。 此次舉辦兩場永續研討會,分別是綠色零售與永續餐旅研討會,活動中邀請到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董事長楊偉甫、台灣觀光協會會長簡余晏,以及36家合作夥伴一同參與。 桃園國際機場董事長楊偉甫除了感謝昇恆昌讓機場國門更亮麗以外,桃園機場公司扮演場域ESG整合角色,而昇恆昌作為台灣旅遊免稅產業的ESG領頭羊,一直是機場聯盟的學習對象,期待未來可以持續一起為綠色國門目標努力。昇恆昌總經理江建廷表示,昇恆昌作為全球旅遊零售與免稅業的ESG先行者,感謝一直有眾多夥伴長期的支持,承諾將永續發展的理念深植企業運營,持續創造『1%』的永續複利效果,串起永續價值鏈,用實際行動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未來,昇恆昌將持續以國際最高規格為標準,積極推動企業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秉持以「誠信」為本,透過「專業」服務與科技「創新」,並以具體的「公益」行動,與全球業界夥伴共同攜手,持續深化永續發展。 該公司自去(2023)年起推行「EVERRICH 1%」計畫,倡導「以1%的時間、1%的經營、超過1%的影響力」落實ESG。截至上(十)月份昇恆昌同仁舉辦的志工活動高達543場,全年志工總時數超過48,192小時,體現「全員志工文化」。在1%的經營面,昇恆昌推動不拿購物袋就贈送會員點數的活動、推動無紙化交易、獲經濟部及環境部雙料綠色採購獎項;更自主完成南崁物流中心的碳盤查作業,並獲得國際第三方單位BSI(英國標準協會)的查證肯定,彰顯昇恆昌在減碳與環保領域的堅定承諾。

Read More

北市船代會12月7日舉辦航運盃慈善高爾夫球聯誼賽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台北市船務代理公會召開理監事會,由理事長黃啟洋(左)主持,及常務監事林榮章(右)。(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船務代理公會11月20日召開第19屆第16次理監事會,由理事長黃啟洋主持,會中進行報告事項時指出,該會為提倡休閒運動,聯繫同業友誼,並募款捐助慈善團體,訂於今(113)年12月7日(星期六)於桃園高爾夫球場舉辦本年度「航運盃」慈善高爾夫球聯誼賽,比賽辦法及報名表已送請各會員公司鼓勵所屬同仁報名參加。黃理事長也談到,藉由球賽的舉辦,可以提供會員在忙碌工作之餘,抽空進行運動,紓解工作壓力。 本次會中通過討論提案,該會會員公司明(114)年度應享會員級數與攤付常年會費及補助費,依章程規定,按交通部航港局統計及會員公司提報之112年度營業收益,應酌予調整。包括依本會章程第48條規定,會員分3級,上年度營業額在新台幣七百萬元以內者為1級、超過七百萬在一千五百萬元以內者為2級、超過一千五百萬元者為3級,以經航政機關統計之上年度營業收益(代理費及佣金)為準,營業收益總額中若涵蓋有他項收入者,請自行剔除;會員級數之調整由理監事會議決之。 為釐清會員公司上年度營業收益總額,該會於113.10.1以北船字第1131182098號函請各會員公司將其他營業收入剔除,以僅屬船務代理業項下收入計送該會,作為調整會員級數之依據。該會現有會員155家,除停業之會員2家及歷年來停權之會員19家外,其餘134家會員公司經核計大部份級數維持不變,僅6家公司應調整如下:經核計應調整增加會員級數之公司2家為:正美船務2級升為3級、新興航運1級升為3級。經核計應調整降低會員級數之公司4家。前項級數調整,擬於年底清查會員會籍時調整會員代表人數,明(114)年元月將依新級數計收常年會費及補助費,並分別函告級數有變動之會員公司。

Read More

旅客出入國境攜帶現金及貴重物品均應誠實申報 避免財物被沒入

(臺北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統計,113年迄今,查獲旅客出入境未申報攜帶超過限額之現金、黃金等洗錢防制物品案件已達56案,較去(112)年度42案,增幅約33%,沒入價額折合新臺幣自3,943萬元增加至5,884萬元,增幅高達49%,其中黃金更是由7,637公克大幅增加至12,328公克。 臺北關表示,依據現行規定,旅客出入國境攜帶現金部分,新臺幣以10萬元為限、人民幣以2萬元為限、其他外幣則以等值1萬美金為限;非現金部分,無記名有價證券總值以等值1萬美金為限、黃金以等值2萬美金為限、其他有洗錢風險之貴重物品(如鑽石、寶石、白金等)以等值新臺幣50萬元為限,攜帶以上物品超過限額者,均應主動向海關申報。 臺北關進一步指出,上述「各項」物品限額部分,係以「每位」旅客「個別計算」,且「無年齡限制」,旅客向海關辦理申報後即可攜帶出入境,申報作業亦無須繳交任何稅費或手續費,該關呼籲旅客誠實申報以保障個人財產。 臺北關提醒,旅客不論是出境或入境,攜帶現金及貴重物品超過限額時,應依規定主動申報,避免因疏忽或誤解法規而導致財物遭沒入或罰鍰。如對出入境申報尚有疑問,可至該關網站〔旅客通關〕專區查詢,以確保自身權益。

Read More

ClassNK推出個別綠色鋼材產品第三方認證服務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推出個別綠色鋼材產品的第三方認證服務,透過提升可靠性與辨識性來協助擴大產品用途。(附圖為綠色鋼材認證標章及流程圖,日本海事協會提供) 日本海事協會針對個別綠色鋼材產品推出了第三方產品認證服務,該服務採用質量平衡法,針對鋼材製造商提供的各項綠色鋼材產品進行認證,並在其材料證書上加註認證標章,透過提高可靠性及易於識別性,確保買家能安心訂購與採用綠色鋼材。 該協會表示,透過多項認證服務來協助業界積極邁向脫碳,為社會貢獻心力,顯著實例諸如:對製造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以及根據其減排量採用質量平衡法分配的綠色鋼材供應量進行符合性評估;對使用綠色鋼材的船舶,核發相符的船級符號。 藉由新推出的認證服務,取得該協會符合性評鑑的鋼鐵製造商所提供的每項綠色鋼材產品,皆可獲得綠色鋼材認證,也因為這些產品經過第三方認證,買家可更加安心訂購與使用。此外,取得認證的綠色鋼材之材料證書上都會加註認證標章,買家只需認明材證上的標章即可。此服務不僅適用於船用的綠色鋼材產品,也適用於汽車工業與建築業等各行業中使用的綠色鋼材產品。該協會將持續增進其相關認證服務,進一步為脫碳倡議提供助力。

Read More

CR技術研討會圓滿落幕 邀澳洲海事局主講剖析MEPC 82會議重點

CR研討會由黃建樺總驗船師(右二)主持,本次特別邀請澳洲海事局PSC主管Mr. Bruce Whitby(左三)分享港口國檢查注意要項。(驗船中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以下簡稱CR)於113年11月19日於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舉辦技術研討會,會議由CR總驗船師黃建樺博士主持。本次研討會主題豐富多元,最大亮點為來自澳洲海事局 (AMSA) 港口國管制 (PSC) 檢查主管 Mr. Bruce Whitby 的專題演講,分享「Port State Control in Australia」的最新動向與實務經驗。此外,CR還精心安排了航運界熱門議題的討論,包括「本國籍船舶國際公約電子證書試行計畫之說明」、「MEPC 82:IMO 溫室氣體減排措施的最新發展」以及「PSC 實務檢驗與案例缺失探討」等主題進行分享。研討會現場超過百餘位航運界專業人士共襄盛舉,現場互動熱絡。 研討會的首場主題,由澳洲海事局港口國管制(PSC)檢查主管 Mr. Bruce Whitby 進行專題簡報,深入解析澳洲PSC檢查的重點與近年來各項指標趨勢。Mr. Whitby 不僅分享了實務中的核心檢查項目,還以實際案例進行討論,詳細說明了航運公司需特別注意的高風險檢查項目與常見缺失,為在場參與者提供實用的建議與策略。澳洲為我國航商頻繁停靠的主要港口國之一,CR特別邀請負責實際執行船舶檢查的技術主管來台,進行面對面的經驗傳授與互動交流,為業界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通過本次分享,CR期望協助我國航商更深入掌握澳洲檢查的核心要求,強化應對能力,提升船舶的營運效率。 隨著本國籍船舶國際公約電子證書試行計畫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啟動,我國國輪將迎來更便捷且安全的證書管理方式。在研討會中,CR副處長陳廷榮說明該試行計畫執行細節,並強調CR電子證書的四大核心特性:唯一追蹤號碼 (UTN)、使用QR Code查核、合法數位簽章及驗證電子證書的有效性。這些功能不僅有效提升證書真偽的辨識能力,還顯著降低了偽造風險。CR特別強調,除了國輪外,巴拿馬旗船舶也可向CR提出申請簽發電子證書,歡迎航運業界先進多加利用。 國際海事組織 (IMO) 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2屆會議 (MEPC 82) 頒布了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的最新國際動態,迅速成為全球航運業關注的焦點議題。針對此,CR黃斯寬工程師以「MEPC 82:IMO溫室氣體減排措施最新發展」主題進行詳細剖析,本次MEPC 82會議所討論的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可分為技術性和經濟性兩大部分,針對技術性措施部分,將導入溫室氣體燃料強度(Greenhouse Gas Fuel Intensity, GFI) 達成值,要求船舶在每年所使用燃料/能源的溫室氣體強度不得超過IMO規定值,並藉由逐步加嚴方式,減少國際航線船舶全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如超標不合規者,則需採取補救措施。 而經濟性措施部分,大多數會員國支持普遍徵收溫室氣體排放稅/費(universal GHG contribution)並配上回饋(feebate)機制,對溫室氣體排放建立定價機制,以促進船舶採用零/近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燃料和/或能源。CR進一步說明,IMO計畫於明年召開額外會議,細化這些政策的具體草案,並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於MEPC…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