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成立廿週年新書發表-望基隆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為慶祝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成立廿週年,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上週(11月15日)在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三樓,舉行《望基隆:船行年代的港城舊事》新書發表會。(見圖,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提供) 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邱增玉董事長表示,陽明海運立足台灣、放眼世界,不僅積極發展運輸本業,也承擔著在地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使命,20周年出版的《望基隆》一書不同於過去討論基隆地方歷史的出版品,而是由文化館出發,以陽明航港人的視角來看待基隆港以及相關的航港產業,如何形塑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與生活記憶。 2024年是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成立廿週年,建築落成於基隆港前,百年間經歷1915年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基隆支店,戰後經歷輪船招商局、陽明海運經營,至2004年轉型為文化館,見證了百年來基隆港城的發展,因此為本書《望基隆》命名的由來。 《望基隆》一書歷經合作團隊好風土文化有限公司與在地基隆人作者群耗費一年以上的採訪與調查研究,以淺顯易讀的文字搭配精美圖片、大量老照片,從交通、移民、百工、住宅、飲食、娛樂、文化、 故事八個篇章,由常民生活與日常記憶中爬疏其背後鐫刻的航港印記。

Read More

海員總工會理事長章烈忠為改善女性船員現狀發聲 提出具體五大措施

中華海員總工會理事長章烈忠與優秀女性船員們合影,謝謝她們的熱情參與提供寶貴的經驗分享,章理事長也為女性船員發聲,提出具體五大措施。(海員總工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海員總工會理事長章烈忠對改善女性船員的現狀,提出具體五大措施建議包括1. 政策支持:包括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設立專項基金、推動國際合作。2. 教育與培訓:提升女性招生比例,提供針對女性需求的專門培訓,並增強健康管理。3. 船舶環境改善:優化船舶設施,提升女性船員安全保障。4. 社會觀念轉變:透過媒體宣傳、公益活動等方式提高大眾對女性船員的認識和支持。5. 企業參與:推動平等招聘政策及職業晉升機會,充分發揮女性船員的優勢。 章理事長強調,自己在船擔任輪機長服務近30年,深刻理解女性船員所面臨的困境,並呼籲航運公司提供更靈活的工作安排,如短期航行及輪班制,以協助女性在職業與家庭間取得平衡。 由中華海員總工會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於11月14日於海大共同主辦「2024年臺灣女性船員論壇」該論壇旨在推動女性從事航海職業,並探討女性船員在職涯發展中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發展。與會女性講者及業界先進們探討了女性船員數量偏低的原因,包括長時間離家對家庭的挑戰、職業發展受限等問題,特別是在女性船員因生育需中斷職業發展的情況下,航運公司如何提供支持成為熱議焦點。 海員總工會理事長章烈忠於會中表示,感謝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事發展與訓練中心郭俊良主任啟動此次論壇,並向出席的貴賓表達敬意,特別提到交通部航港局副局長陳賓權的蒞臨,展現了政府對推動女性船員養成的支持和重視。章烈忠理事長指出,自1998年起,台灣已有女性加入船員行列,這26年來,從船副、船長到領港,女性從業者展現了卓越的專業能力。然而,根據航港局統計,2023年女性船員僅占全台船員總數的3.57%,顯示出女性在航海領域的參與度仍然偏低。 章理事長更期勉出席的女姓船員及即將進入航海界的女性同學們,不忘初心,繼續努力,並表態工會為所有女性船員的堅實後盾。此外,中華海員總工會特別為女性船員設立了LINE專屬交流群組,提供女性從業者一個交流平台,論壇現場也設有QRCODE掃描,方便參與者加入。 本次論壇中特別邀請新加坡高級船員工會秘書長兼ITF副主席雷家英女士(Ms. Mary Liew)透過視頻連線,分享其在航運界的經驗,為台灣女性船員提供國際視野與典範。該論壇在貴賓及與參與者的祝福聲中落幕,為未來台灣女性船員職業發展增添了亮眼的里程碑。

Read More

經部電子資訊國際夥伴績優廠商頒獎典禮 頒發7 大獎項予22家業者

2024經濟部電子資訊國際夥伴績優廠商頒獎典禮大合照。(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2024 經濟部電子資訊國際夥伴績優廠商頒獎典禮」(IPO Awards Ceremony)舉行,由經濟部郭智輝部長親自頒發技術加值夥伴獎等 7 大獎項予22家來自美國、德國、日本等國際大廠。郭部長強調臺灣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深化跨國夥伴互利模式正是當務之急,期待透過與外商的合作,一起掌握地緣政治變化所帶來的商機。 參加的廠商包括Apple、NVIDIA、Microsoft、Google、AWS等全球市值前五大企業;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2024年電子資訊外商對臺採購金額可望來到 2,341 億美元,較去年成長3%,並且是連續五年超過 2,000 億美元。其中Microsoft與Google等業者對臺採購金額較前一年大幅增加,顯見臺灣電子資訊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吸引力與競爭力。 經濟部電子資訊國際夥伴績優廠商獎項希冀透過多元指標,彰顯跨國企業在臺的貢獻。包括技術加值夥伴、策略亮點夥伴與關鍵供應夥伴,即分別獎勵在臺灣設有研發中心,協助政府政策落實以及協助臺灣產業發展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合作夥伴。此外也評選出協助我國形塑永續生態的國際廠商的綠色系統夥伴,在我國設立應用研發環境,致力創新人才培育的創新應用夥伴、引領產業掌握軟硬整合商機的軟性加值夥伴,以及對臺廠採購金額、雇用人數等指標成長相關的市場擴大夥伴。 不論是從產品採購、技術交流到創新應用,本獎項象徵我國與全球企業夥伴永續合作關係。經濟部對於外商夥伴協助臺灣產業提升資源整合、產業技術與軟性經濟等層面的附加價值與國際競爭力給予高度肯定,在全球地緣政治變化之際,供應鏈重組是挑戰更是商機,期望外商夥伴持續攜手臺灣業者共同發展半導體、人工智慧以及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立足臺灣,掌握全球。 除了核心產業,我國中小企業也能從廠商提供的數位轉型方案中獲益,例如LINE與我國電信業者合作,開拓AI在各種情境的解決方案,降低中小店家五成人力需求;IBM協助臺灣各產業包括電子製造、金融、醫療、零售等,導入AI科技應用,加速企業數位轉型與提升企業生產力。經濟部期許電子資訊國際夥伴能夠持續與臺灣產業有更深入且多元的合作,除了加薪外並加強對員工的照顧、提供更友善的工作環境,在這波全球資通訊轉型升級的浪潮中,提升雙方競爭力,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獲獎名單如下(除市場擴大夥伴外,皆照字母順序排列),技術加值夥伴獎:AMD、Infineon、Lam Research;策略亮點夥伴獎:AWS、Google、NVIDIA;關鍵供應夥伴獎:Micron、ROHM、TEL;綠色供應夥伴獎:Cadence、Dell、Intel;創新應用夥伴獎:CISCO、HPE、Synopsys;軟性價值夥伴獎:IBM、LINE、Qualcomm;市場擴大夥伴獎:Apple、NVIDIA、HPI、Dell、Broadcom、Microsoft。獲獎外商除了擁有獲獎殊榮外,還享有研發測試自用商品免驗通關、外國人才來臺條件放寬等多項獎勵措施。

Read More

智慧港灣榮耀興航 高港第七貨櫃中心盛大舉行落成營運典禮

典禮完成大合照,左起長榮海運高雄貨櫃本部吳岳峰協理、上鋌營造公司徐正哲董事長、長榮海運蔡育達協理、長榮海運吳光輝總經理、高雄市政府郭添貴秘書長、長榮海運張衍義董事長、高雄市陳其邁市長、交通部陳世凱部長、臺灣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航港局葉協隆局長、臺灣港務公司王錦榮總經理、壹山營造陳健添董事長、宇泰顧問公司陳吉紀董事長、台灣世曦公司廖學瑞總經理、昇民企業林家豪董事長、宏華營造陳宗邦總經理。(高雄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成為長榮海運貨櫃基地的新母港,將再創營運新契機,臺灣港務公司自去(2023)年5月起陸續交付第七貨櫃中心碼頭場地、倉棧和營管大樓,今(2024)年再交付營運碼頭、櫃場與建築物等相關設施,正式邁入全面營運里程碑,特於15日盛大舉行落成營運典禮,現場由交通部長陳世凱親自主持,並率航商業者及各機關代表共同出席,正式宣告第七貨櫃中心全面啟用! 耗時近4年、斥資328億元(政府投入203億元,民間投入125億元)的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擁有5座深水碼頭,可同時靠泊4艘現今全球最大24000TEU貨櫃船裝卸作業,一字排開的橋式起重機、整齊劃一的自動化櫃場、5G通信科技及遠端監控中心等「智慧化」建設,給予第七貨櫃中心每年450萬TEU的貨櫃裝卸量能,長期更能實現650萬TEU/年的目標。部長陳世凱表示:「高雄港作為我國第一大港,穩健打造智慧化港口,第七貨櫃中心更有賴政府與民間齊心合作,不只是現代化的全自動櫃場,更是世界前十大海運公司長榮海運的新母港,印證高雄港穩居亞太地區貨櫃轉運樞紐地位。」。 近年全球海運市場運力頻頻短缺,劇烈的全球景氣波動,一再考驗港口與航商的經營能力。高雄港自2011年起,填海造陸洲際二期新港區,重建南部石化儲運中心、創造港市共榮契機並擴充高雄港貨運量能,交通部長陳世凱指出:「船舶大型化的時代,高雄港優質而先進的碼頭基礎建設,確保全球最大的貨櫃船也能來去自如,搭配我國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貨櫃碼頭,讓第七貨櫃中心裝卸效率有著過去無可比擬的優勢。」。 港務公司積極執行「整併航商碼頭」政策,客製化獎勵措施,提高航商轉運來臺意願,發揮港埠資源最大的效益,促升航商營運效能。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補充:「第七貨櫃中心搭載全臺最新智慧化設備,相信高效的作業能力,能再推升高雄港的全球貨櫃港吞吐量排名。港務公司注重績效也重視永續,竭力引進精良的港埠設備,穩定增加營運效能,也塑造海洋生態循環,替高雄港未來布局,期成為航商業者創造競爭力的最佳夥伴。」。 高雄港有今日結合產業與自貿的榮景,港務公司堅信,把目光放遠才能在風險環伺的海運環境下保有韌性、御風而行。

Read More

海關博物館嶄新啟航盛大開幕 邀民眾進行歷史文化探索之旅

「海關博物館 嶄新啟航」開幕式,由財政部政務次長李慶華及關務署署長彭英偉,偕同海關歷任首長及貴賓一起以亮點儀式,為博物館揭開序幕!(關務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關博物館 嶄新啟航」開幕式於11月15日上午在財政部關務署隆重舉行,由財政部政務次長李慶華主持,邀請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陳登欽、國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王逸群及海關歷任首長貴賓等近百餘人參與,一同探索海關文化。 財政部政務次長李慶華致詞表示,海關博物館的嶄新啟航,不僅是對海關歷史的回顧,更代表對未來的展望。關務署署長彭英偉也指出,本次全新策展,希望能夠透過生動的展示,讓民眾更接近這似乎披著神秘面紗的海關,讓更多人了解海關的業務及歷史。全新展覽不僅具有教育意義,更饒富趣味性,吸引各年齡層的民眾。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和海關日常工作的實境模擬,使觀眾能夠更直觀的理解海關的工作及面對國內外經貿環境變化中,如何建構安全便捷的通關環境。展區除了呈現海關博物館珍貴的典藏文物,亦透過互動性設計引導觀眾實際感受,沉浸於海關的百年故事中。 本次展覽的亮點不僅在其展示內容的多樣性和互動性,更在於它所傳遞的文化意義。海關博物館不再僅是一個靜態的文物展示場所,更是探索海關文化的活體實驗室,鼓勵觀眾與展品之間進行更深層次的對話。隨著這次策展開幕,海關博物館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財政部關務署誠摯邀請民眾前來參觀,共同開啟一段全新的海關文化探索之旅,深入了解海關的歷史與文化,並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國家資產。 海關博物館自民國85年成立,肩負著保存海關文物及普及相關知識的重要使命。為了提升觀眾的觀展體驗,此次1樓展館以物的旅程「Journey of Goods」為核心概念,規劃「序廳」、「通關職人」、「CCC MART」、「萬物劇場」、「邊境檔案」及「特展廳」6個主題,透過「物」的進出口通關之旅,讓觀眾深入了解海關的運作。2樓展館以連結世界「Connecting the World」為策展主軸,規劃「百年故事」、「海關艦艇」、「燈塔記憶」、「通關演進」及「寰宇關務」5個主題,訴說從過去到當代的故事及各種制度的演進過程。希望提供民眾更豐富多元的展覽內容,讓觀眾能夠深入了解海關文化及其運作。

Read More

邁向海大AI智慧校園 拿了就走 7-11未來超商X-STORE 8正式啟動

7-ELEVEN未來超商X-STORE 8 11月14日在海大辦開幕活動。(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智慧校園不只應用於教學與行政管理等層面,更是要讓師生同仁在學校中更加便利,海大校園迎來AI智能辨識「拿了就走」7-ELEVEN未來超商「X-STORE 8」,並在11月14日舉行開幕活動。本次是X-STORE首度開放大眾都能入店體驗「拿了就走智慧商店技術」,提升海大周邊的消費品質,海大師生也能透過學生證或職員證快速入店。 海大表示,7-ELEVEN不僅與工業技術研究院深度合作,開發「拿了就走智慧商店技術」,海洋大學也加入X-STORE 8的辨識技術開發,利用深度學習神經網路提升影像辨識率,並讓學生加入技術開發及維運,共同進行AI演算法開發,透過海大與統一超商、工研院的三方產學合作提升海大學生實務技術能力,使ICT產業無縫接軌。感謝7-ELEVEN、工研院及本校莊季高副校長研究團隊。 統一超商經營團隊與OPEN家族、Uni-Girls也特別來到海大開幕,統一超商強調,X-STORE 8是第二間實現「拿了就走」購物體驗的門市,7-ELEVEN首創業界將使用在電動車無人駕駛的光學雷達(LiDAR)影像辨識技術應用於商品辨識,全門市高達1,600多種的商品都可以透過AI智能監控配合手機自助結帳。 工研院表示,本次門市在軟、硬體上都有技術突破,商品規模較X-STORE 7多出5倍之多,並能辨識不同口味但外觀相似的御飯糰、體積較小的糖果零食等商品,更能符合校園商圈學生需求。 此外,統一超商也同步進駐海大學生餐廳商場,將商店街改裝成海洋風,並引進多元美食櫃位、連鎖3C專賣店、影印店、電腦維修專門店等,為海大師生提供多樣生活服務和餐飲選擇。

Read More

聯邦快遞增青島至美國際貨運航班次啟用口岸操作中心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聯邦快遞近日增加青島至美國的國際貨運航線班次,並正式啟用青島國際口岸操作中心,進一步加強聯邦快遞在中國大陸物流網路佈局,以更高效、靈活、智慧的物流服務和解決方案,助力當地企業把握全球化貿易發展機會。 聯邦快遞表示,該航線從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起飛,經停日本大阪,前往美國田納西州的孟菲斯。該航線係自今年五月開始每週試營運一班,升級後增至週一至週五營運,每週五個航班,採用B777貨機執飛,增加航班使得青島及山東地區客戶出口北美的包裹和重貨的運輸時間相比以往縮短一天,部分出口美國的貨件可實現次日達。 依託該航線與公司在山東地區現有地面運輸網路的融合,聯邦快遞還能為青島、煙臺、威海、濟南、淄博、濰坊等部分山東地區客戶提供貨件當日出口服務,從而方便客戶靈活安排出口貨件運輸,通過聯邦快遞的高效服務拓展全球業務。 聯邦快遞青島國際口岸操作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國際口岸操作中心之後,聯邦快遞在中國的第五個國際口岸操作中心。新設施位於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公尺,配備全自動分揀系統,有效提升聯邦快遞對當地進出口貨物的處理能力和操作效率,為山東客戶提供高效暢通的物流和清關體驗。 聯邦快遞亞太地區總裁裴佳華(Kawal Preet)表示,聯邦快遞在亞太地區運營超過40年,持續在提升連接結性並為我們的客戶創造更大價值。該公司擴展青島至美國的航班,強化全球最重要的貿易通道之一,助力亞洲企業在當前的節日購物高峰季取得成功。專注於提供卓越的客戶體驗,不斷改良航空網絡,透過提供差異化的貨運解決方案、增加運輸能力、以及創建更快捷的連結以滿足需求,同時建立更靈活、高效和智能的物流網絡。 青島是山東省進出口貿易的主要門戶,也是聯邦快遞深耕中國的重要戰略城市之一。據統計,2024年前十月,青島市進出口總值7547.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在山東省各地市中居首位。青島膠東國際機場2024年前三季貨運輸送量20.67萬噸增長10.5%,增加該航線的班次和全新國際口岸操作中心的啟用,將有效提升青島及山東地區的國際航空貨運資源,強化青島及山東地區與全球重要樞紐機場間的貨運聯動、中轉銜接,並促進當地外貿及經濟的蓬勃發展,支持青島邁向「十五五」,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3。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聯邦快遞進入中國市場的第40週年。40年來,聯邦快遞持續通過策略投資增強在大陸基礎建設及物流網路佈局,並不斷應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創新技術服務中國客戶。目前聯邦快遞在中國擁五個國際口岸操作中心,分別位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青島,擁有近1.1萬名員工和近3000輛遞送車,每週進出中國大陸的國際航班超過300架次。 附圖為青島市委常委、膠州市委書記張新竹、聯邦快遞亞太區總裁裴佳華裴佳華(Kawal Preet)及聯邦快遞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許寶燕與來自青島市政府辦公廳、青島國際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機場海關、稅務局、山東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空管、監管局、機場公安、邊檢等相關單位的代表,共同啟動聯邦快遞青島至美國國際貨運航線全面升級儀式。聯邦快遞執飛青島至美國國際貨運航線的B777貨機,在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受到水門禮迎接。(聯邦快遞提供)

Read More

長榮交響樂團明年1月5日舉辦威風凜凜音樂會 英式磅礡與優雅展開美好新年

(長榮交響樂團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交響樂團在2025年1月5日下午2點半於高雄衛武營音樂廳主辦的《威風凜凜》音樂會,罕見地演出全場英國經典曲目,英倫風味十足。由年輕的芬蘭裔英國指揮家羅斯.傑米.柯林斯(Ross Jamie Collins)領銜指揮,師從芬蘭指揮大師—約爾馬.帕努拉 (Jorma Juhani Panula) ,更是第七屆約爾馬.帕努拉指揮比賽的獲獎者。 本次音樂會開場的《威風凜凜進行曲》不僅廣受英國人喜愛,在世界各地也極受歡迎,經常用於典禮、行進樂隊之中。本次演出將以加入管風琴的特別配置增添雄偉氣勢,必將震撼觀眾心靈。佛漢‧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的《第一號諾福克幻想曲》將英格蘭民謠的詩意之美鋪展開來[SH1],音樂舒展之中彷彿看得見寧靜、遼闊的鄉間風光,它作為柔和的橋樑,將觀眾的情緒引導至華爾頓(William Walton, 1902-1983)的《中提琴協奏曲》以深邃情感與抒情旋律聞名,是中提琴曲目中不可多得的傑作。 此次擔任協奏的是旅德中提琴家——梅第揚 (Diyang Mei) 現為柏林愛樂中提琴首席,曾於2018年榮獲第67屆慕尼黑ARD國際音樂大賽中提琴比賽首獎,並囊括所有六項單項獎。今年三十歲的他,已是樂壇炙手可熱的獨奏家,世界著名古典樂評雜誌《The Strad》曾如此評價梅第揚:「他是一位極具想像力的音樂創造者,他的演奏思路清晰、明朗,十分令人?迷??他無形但極具穿透力的聲音具有驚人的感染力,甚至會是中提琴的新領導者。」梅第揚將如何與長榮樂團攜手合作,將中提琴獨有的深邃音色展現給觀眾,令人滿心期待不已。 談到英國知名的作曲家,就不能不提到古斯塔夫·霍爾斯特(Gustav Holst, 1874-1934),他以英國民間音樂為養分,作品涵蓋了交響樂、管弦樂、合唱音樂和室內樂等多個領域。本次將演出他最受歡迎的作品《行星組曲》,其靈感來自霍爾斯特對占星學的興趣,融合希臘羅馬神話,用音樂賦予每顆行星獨一無二的性格。從火星的戰鬥到木星的愉悅、海王星的靜謐,七首組曲個性鮮明、對比強烈。霍爾斯特用管弦樂技巧創造出戲劇性和震撼力兼具的音樂場景,是晚期浪漫時期管弦樂的重要代表作。 《威風凜凜》四首屬於英國的曲目並列,我們會發現它們雖出自不同作曲家之手,卻不約而同傳達了歡快、自信滿意的氣質。即日起至12月5日,早鳥優惠5折,誠摯邀請您在1月5日午後前往衛武營音樂廳,一同感受英國古典音樂的獨特魅力,讓英式的磅礡與優雅陪我們展開美好的新年。

Read More

女力啟航 海大與海員總工會共同舉辦首屆女性船員論壇

首屆「女性船員論壇」11月14日於海大舉辦。(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中華海員總工會11月14日聯合主辦「2024年女性船員論壇(Women Seafarers Forum)」,並由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協辦,此論壇旨在表彰臺灣女性船員在航運界的卓越貢獻,鼓勵女性青年勇敢追求心中所愛的職業,並肯定臺灣航運界在職場平權方面的努力,期盼未來女性船員的職涯發展越加多元與寬廣。 在航海職場中,性別刻板印象經常限制女性船員的發展空間。然而,許多女性船員在船上展現出優異的專業能力,並獲得長官和同事的高度肯定。她們不斷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積極突破「女性是弱者」的社會刻板印象,展現出堅毅與專業,為航海業注入更加多元的力量。 本次論壇海大海事發展與訓練中心與海員總工會邀請到12位優秀的女性船員與業界前輩,分享他們在以男性為主的船員職場,如何克服挑戰並開創自己事業的一片藍海。包括萬海航運的林書伶船長、張藝齡課長和關樂萍專員;長榮海運的雷惠玲船長、李雨築船長、林品秀管輪;海巡署的高幼玲艦艇機師;中油的林俞君管理師;國家研究船隊勵進研究船的黃久倖船長;陽明海運的梁瀛心大副、古惠宜二管輪及台航的林嘉玲船長等。 本次論壇總共邀請到12位優秀的女性船員與業界前輩至現場分享。(海大提供) 論壇受到師生熱烈歡迎,吸引了逾百位商船學系及輪機工程學系學生熱情參與,出席的貴賓包括冉繁華副校長;航港局陳賓權副局長、黃奕僑科長、楊志清技正;中華海員總工會章烈忠理事長、黃洪齊祕書長、蘇國愛處長、基隆分會王瑞珍主任秘書及林俊佑幹事;研究船營運組吳書恒組長;高雄港引水辦事處蔡瑞德領港;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呂曜志校長、海訓中心徐嘉良主任、航海與航運管理系陳安國主任與謝忠良老師;海大海運學院翁順泰副院長、輪機工程學系林成原主任、商船學系曾維國主任、張在欣老師及海事發展與訓練中心郭俊良主任等。此外,新加坡海員工會祕書長Mary也特地錄製影片,鼓勵更多女性勇敢投身船員職場。

Read More

陽明海運榮獲美聯合太平洋鐵路永續發展合作夥伴獎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榮獲聯合太平洋鐵路「永續發展合作夥伴獎」,該公司致力於落實企業永續發展理念,榮獲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Union Pacific,簡稱「聯合太平洋鐵路」)主辦之2024年「永續發展合作夥伴獎」(Sustainability Partner Awards),並由陽明(美洲)公司李文進運籌資深副總經理及曾俊琳駐當地代表於聯合太平洋鐵路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總部代表受獎,彰顯企業永續作為獲重要商業夥伴肯定。(見圖,陽明提供) 陽明海運表示,聯合太平洋鐵路服務網絡連接美國西部三分之二地區,涵蓋23個州,為美國西岸主要鐵路公司之一,亦為該公司提供客戶美國內陸運輸服務之重要合作夥伴。聯合太平洋鐵路設立「永續發展合作夥伴獎」,針對環保政策、人權平等、勞工權益、資安推動、風險管理及誠信經營等各面向,評估其上下游合作企業是否利用創新商業模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及與利害關係人共享價值並付諸實踐,並藉此獎項表彰在永續發展目標上展現領導力並取得顯著進展之商業夥伴。 陽明海運長期推動永續發展,在環境、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等方面制定多元政策,以在瞬息萬變的航運產業經營環境中保持競爭力與營運韌性。陽明海運設定2050年淨零排放減碳目標,透過船舶汰舊換新及節能優化改裝,結合智能監管技術,減少能源消耗並提升營運效能,同時亦搭配岸電使用,陽明海運船隊2023年碳強度較2008年大幅減少61.86%。 另為響應生物多樣性保育,董事會通過「維護生物多樣性暨零毀林承諾」,透過壓艙水處理、船舶行經敏感海域之主動減速、珊瑚復育、移除外來種與淨灘等方式,公司由內而外減少營運對環境衝擊;此外陽明海運針對利害關係人設立暢通的溝通管道,積極回應各類重大議題,透過永續報告書主動即時揭露透明資訊,增強關鍵利害關係人對企業之信賴度,深化企業永續行動表現。 鑒於陽明海運與聯合太平洋鐵路之長期合作關係,自2023年起參與該獎項評選,今年更獲選為永續發展合作夥伴,象徵雙方於推動永續發展之共同目標,攜手引領產業邁向永續未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