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海外國際公佈去年業績 集團收入107.02億美元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公佈2024年度全年業績,集團收入107.02億美元,普通股每股盈利3.90美元,2023年則為每股盈利2.07美元。董事會建議2024年度全年分派本年度股東應佔溢利約50%、折合約12.88億美元為股息,派發末期股息普通股每股1.32美元。 東方海外分析,2024年,世界經濟延續溫和復甦態勢,發達經濟體進口需求態勢良好,新興市場貿易規模增長迅速。紅海局勢對貨櫃航運市場的影響貫穿了2024年全年。地緣政治風險不僅改變了整個行業的運力供求狀況,而且改變了人們的預期與行為。繞道好望角吸收了部分運力,緩解了業界對於運力供過於求的憂慮。但隨之而來的,又出現了另一方面的問題。繞行初期班期的不穩定及陸續出現的惡劣天氣擾亂了港口的運營秩序,造成了擁堵,引發了客戶對供應鏈穩定性的擔憂,導致客戶提前出貨,這又進一步加劇了供應鏈緊張局面。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運價一路攀升,並在年中時達到疫情後高峰,特別是跨太平洋航線,吸引了眾多新參與者。他們的加入加劇了市場競爭,運價有所回調。但是受到美國政府即將出台的關稅政策、美東及附近海灣沿岸潛在罷工的影響,疊加中國春節前的貨量飆升因素,市場出現了淡季不淡的現象。 近年來,東方海外順應綠色低碳、智能航運業發展新趨勢,積極推進現代化船隊建設,船舶性能和配置更加符合未來綠色和科技的要求。2024年接收了6艘24,188個標準箱和1艘16,828個標準箱新造貨櫃船,這些都是購入的自有船舶。此外,還簽訂了租入6艘13,000個標準箱型全新貨櫃船舶的租約,自2026年開始就可以陸續將這些船舶投入運營,這些船舶具有較好的航行性能,可以靈活部署於不同航線。在船台如此緊張的當下,這份租約可以確保船隊規模進一步發展、助力東方海外航運抓住發展機遇,還為未來運力調整增添了靈活性。 東方海外繼續大力推動與眾多業界夥伴的合作共贏。不斷加強與中遠海運集運的雙品牌的協同效應,並通過互換艙位等多種方式與其他航運公司保持密切合作,實現效益最大化。海洋聯盟Day 9產品的順利推出,特別是亞歐航線的好望角版本/蘇伊士運河版本,展示了聯盟成員有信心、有決心應對市場變化,並已提前為之做好準備。 在鞏固定期航線業務的同時,發揮物流公司在全程供應鏈解決方案方面、在倉儲和配送服務方面的優勢和能力,致力於供應鏈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供應鏈產品交付能力持續提升,端到端業務穩步發展。在數字化發展方面,在進一步夯實數字化供應鏈基礎能力的同時,大力拓展其增值服務能力,保持市場競爭力,並通過加強與各方合作,推動全球貿易生態系統的建設。 展望未來,貨櫃航運業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地緣政治局勢和貿易格局的演變將加大供應鏈管理的難度。國家或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結構性風險顯現等將給需求端帶來一些不確定性。隨著新船的交付,尤其是如果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那麼運力過剩問題將會呈現。同時,FuelEU Maritime自2025年開始生效,現有環保法規要求也有不同程度的收緊,可能會對運力供給產生一些抵消作用。聯盟運營模式變更對供應鏈的影響還有待觀察。所有這些因素都不是獨立存在或獨立發揮作用的,他們交互交織在一起,增加了航運市場的複雜性。 隨著步入2025年,局勢發生了進一步變化。首先,隨著有關各方在限期前一週宣佈暫時達成共識,市場對於美東及附近海灣沿岸碼頭罷工的憂慮暫時得以緩解。接著,紅海事件出現緩和跡象,市場預期繞道好望角所佔用的運力將隨著蘇伊士運河復航而得以釋放,運價會回歸正常。然後,美國政府新政策陸續出台,對全球經濟和供應鏈帶來長、短期影響,這些影響可能是不同的,其影響力是不容輕視的。而全球供應鏈的重塑勢必繼續對航運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Read More

前兩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20.9萬TEU激增58.4%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大陸 「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消息,今年前兩個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運輸貨物20.9萬TEU,比去(2024)年激增58.4%,運量並已超2019年全年總量。 消息指出,今年以來國鐵南寧局進一步深化西部陸海新通道品牌建設,推進“一票制”“一櫃制”運輸,聯合物流公司制定崇左渠黎至欽州港石料鐵海聯運全程物流總包方案,推動渠黎地區石料經鐵路發往欽州港下水運輸至唐山京唐港,擴大班列運輸市場。同時協調欽州港發往靖西的貨櫃煤炭卸空後、將靖西石料發往欽州港,形成煤石對流,提升鐵路貨櫃及運能資源利用率,提升新通道班列市場競爭力。 今年前兩個月貨物運量的增速比一月份提升近卅個百分點,其中廣西的木材、石料,湖南的茶葉、捲筒紙都呈快速增長勢頭。為滿足西部陸海新通道旺盛的貨物運輸需求,國鐵南寧局敞頂櫃按需、按量、按時配送至欽州港東站,協調欽州鐵路貨櫃中心站櫃區規劃以及增加裝卸機械,實現裝卸能力由兩列提升至四列。 當前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貨物運輸品類已增加到1234種,輻射中國大陸18個省(區、市)73個城市158個網站,通達全球127個國家及地區的556個港口,貨物品項數量已達數萬個,涵蓋機電產品、農產品、化工產品等多個領域。

Read More

高雄國稅局說明個人投資海外金融商品 如何正確申報所得基本稅額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近年來個人投資海外金融商品盛行,倘113年度申報戶全年取得未計入綜合所得總額之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及免納所得稅之香港、澳門來源所得合計數達新臺幣(下同)100萬元,且個人基本所得額合計超過750萬元,應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12條第1項第1款及同條例施行細則第14條規定申報及繳納基本稅額。 該局說明,納稅義務人投資境外基金、債券及股票等理財工具,其處分、贖回或轉換利得屬於海外財產交易所得,應以交易時之成交價額,減除原始取得成本及必要費用後的餘額為所得額。申報時應檢附收、付款紀錄、契約書或其他證明所得額的文件,供稽徵機關查核認定。倘稽徵機關無法核實交易所得額時,得以財政部規定的標準(例如有價證券按實際成交價格之20%),計算其所得額。但民眾收到的金融機構通知,如已載明計算損益後的「所得」額,申報時就不能再重複扣除成本及必要費用。 該局表示,為避免民眾申報錯誤而受罰,「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繳稅系統」關於個人基本所得額部分,有2則提示訊息,引導民眾如何正確申報:一、選用「買賣境外有價證券、基金受益憑證(採標準費用率80%)」時,提示訊息為「請確認金融機構提供的海外所得資料通知(對帳)單內容,如係『財產交易所得』,因已扣除原始取得成本及必要費用,請勿點選本項目。」二、選用「買賣境外有價證券、基金受益憑證(自行列舉必要費用成本)」時,提示訊息為「請確認金融機構提供的海外所得資料通知(對帳)單內容,如係『財產交易所得』,因已扣除原始取得成本及必要費用,『收入總額』欄位請填寫該所得金額,並於『必要費用及成本』輸入『0』。」 該局特別舉例,日前查獲A君112年度取自甲銀行受託信託財產專戶之海外財產交易「所得」計800萬元,其申報時將所得額填報至「收入總額」欄位,並扣除80%成本及必要費用,申報海外財產交易所得計160萬元。但經查明前揭金融機構寄發給A君的海外所得明細表載明:「海外所得之成本係採移動平均法計算」及「財產交易所得800萬元」,已明白揭示該海外所得的成本計算方式及800萬元為已扣除成本、必要費用之淨所得,自不能再按標準費用率重複扣除成本及必要費用,其短報海外財產交易所得640萬元(800萬元×80%),遭補稅及處罰。 該局提醒,由於海外所得非屬納稅義務人於查調所得後自動帶入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系統之範圍,民眾必須主動申報,如對金融機構提供各類海外所得明細資料計算的所得有疑問,應先核對交易資料,並向往來金融機構查明,切勿於報稅時將所得額誤申報為「收入總額」,並重複扣除成本費用,致發生短漏報所得額憾事而遭受補稅處罰;若發現有未依規定申報情形,在未經檢舉或未經稽徵機關調查前,請儘速向所轄各分局、稽徵所自動補報補繳稅款並加計利息,可適用相關免罰規定。民眾如有疑義,可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洽詢,或至該局網站(https://www.ntbk.gov.tw)利用國稅智慧客服「國稅小幫手」線上查詢。

Read More

營利事業未依限提示受控外國企業CFC財報“虧”很大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自112年起正式上路,營利事業如持有符合CFC定義之外國企業股份或資本額,且該CFC不符合豁免規定者,應依所得稅法第43條之3規定,認列CFC投資收益,計入當年度所得額課稅。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基於租稅公平,CFC之盈餘須列入所得額課稅,其虧損亦得自符合CFC當年度起,依營利事業認列受控外國企業所得適用辦法(以下簡稱CFC辦法)第10條第1項第1款至第4款規定,於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限內,依同辦法第6條及第7條規定計算CFC虧損及申報,並檢附或提供經CFC所在國家或地區或中華民國合格會計師查核簽證之財務報表,或其他足資證明CFC財務報表真實性之其他文據供稽徵機關核定,若未能依限提供者,可於申報期限屆滿前以書面敘明理由向稽徵機關申請延期提供,或於申報書第B7頁「營利事業認列受控外國企業(CFC)所得明細表」勾選「併同本次申報案件申請延期提示文據」,延長之期間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並以一次為限,如營利事業未能依限提供財務報表,稽徵機關核定之CFC虧損,將無法適用CFC前10年虧損扣除規定。 該局舉例說明,甲公司持有設於開曼群島A公司100%股權,A公司符合CFC定義,甲公司於113年5月申報112年度CFC虧損600萬元時,未於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限內檢附經會計師簽證之財務報表或替代該財務報表之其他文據,又疏忽未申請延期提示,遲至113年10月始提示CFC之財務報表,依CFC辦法規定,該虧損數額將無法適用前10年虧損扣除規定。 該局特別提醒,營利事業如未依規定於期限內申報CFC損益或提示經會計師簽證之財務報表或替代該財務報表之其他文

Read More

市場運價暴跌船公司採行運能控制措施救市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近期貨櫃船運市場運價暴跌,德魯里(Drewry)消息稱,全球主要航線未來五週預計取消47個航次,船公司不得不採行運能控制措施救市。 消息指出,即日起至下(四)月13日,主要的東西向主航線-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以及亞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宣佈取消47個航次,取消航次總數佔計畫715個航次的6%,其中43%將在跨太平洋東向航線上,30%在亞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上,27%在跨大西洋西向航線上。 截至本(三)月六日,德魯里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CI)綜合指數比前週下滑3%至$2,541/FEU,比去(2024)年同期則大降23%。 據瞭解,包括地中海航運(MSC)及主要航運聯盟通過取消航次、延遲新服務以減少運能試圖緩解運價跌勢,然而需求疲軟與運能過剩的雙重壓力削弱了這些措施的有效性。估算四月全球運能預計較二月增加31%,疊加“提前出貨潮”結束及蘇伊士運河通行潛在恢復,運價下滑趨勢可能延續,船公司在此之前提出的漲價計畫已延遲實施,短期內進一步調漲的可能性較低。 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顯示,截至本月七日,SCFI已從年初的2505.17點驟降42.67%至1436.30點,主要貿易航線運價呈現斷崖式下跌,其中美西、美東與南美線分別暴跌54.12%、48.13%和45%-54%,創下近年罕見跌幅。 面對市場劇烈震盪,全球主要航運公司緊急啟動聯合救市,Drewry統計,未來五週內歐美主航線將削減6.6%運能,涉及47個預定航次取消。MSC率先調整佈局,不僅退出跨太平洋航線,更將旗下2.4萬TEU級超大型貨櫃箱船調離亞歐幹線,轉投地中海與西非市場。 Linerlytica報告亦顯示,航運聯盟正在延遲新航線佈局,原定本月啟航的海洋聯盟亞歐新航線緩實施,Premier聯盟兩條太平洋新航線也延至五月後。MDS Transmodal數據顯示,本月份太平洋航線運力縮減5%,總量減少8.1萬TEU,但比去年同期仍增長16%,業界士認為這可能是大規模運能調整的前奏。物流通。

Read More

葉門胡塞武裝恢復以船隻紅海等海域通行禁令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紅海危機再起?外電消息,葉門胡塞武裝恢復禁止以色列船隻在指定海域通行禁令。 消息指出,葉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在該組織控制的馬西拉電視臺發佈訊息宣佈即刻起恢復禁止所有以色列船隻在紅海、阿拉伯海、曼德海峽和亞丁灣等指定區域內通行的禁令,將對違反通行禁令的以色列船隻進行軍事打擊。 薩雷亞說,此舉旨在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迫使以色列恢復允許人道主義援助進入被圍困的加沙地帶,禁令將持續至通往加薩地帶的過境點重新開放,援助、食品和藥品獲准進入為止。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則發表聲明說,即日起,以色列將暫停允許一切物資進入加沙地帶,原因是加沙地帶停火協議第一階段已完成,加之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拒絕接受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提出的臨時停火方案。 葉門胡塞武裝曾表示,如果以色列四天內不恢復允許人道主義援助進入被圍困的加沙地帶,胡塞武裝將重啟對其海上打擊。

Read More

達飛在大陸船廠山東新能船業訂造電動貨櫃船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達飛航運(CMA CGM)在中國大陸船廠山東新能船業(Shandong Xinneng Shipbuilding)簽約下單訂造全電動貨櫃船。 據瞭解,達飛是在去(2024)年底與該船廠簽署意向書,擬建造一艘80米長、182TEU新船。  新電站預計將從明(2026)年開始在越南部署,達飛同時在蔡梅浦部分擁有的Gemalink碼頭新太陽能發電場支持專用充電基礎設施。 達飛表示,該船將在平陽省和深海Gemalink碼頭之間180公里的回程航線上運行,零溫室氣體排放,年處理能力超過五萬TEU,將在這條路線上使用電動貨櫃船運輸貨物。

Read More

FIATA 國際貨運代理聯盟年會10月上旬在越南河內舉辦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十三日召開理監事暨工作小組會議,由理事長翁堯賢主持,會中也討論到今年FIATA 國際貨運代理聯盟的年會10月6日到10日將在越南河內舉辦,FIATA 的會員包括 113 個協會會員和超過 6,000 個個人會員,代表全球 40,000 家貨運代理和物流公司;每年匯集了物流、運輸和貨運行業的頂尖專業人士齊聚一堂,針對最新的行業趨勢,各項問題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建構寶貴見解和知識的平台,當然也不乏開拓未來商業發展合作的機會,公會相當鼓勵會員可以一起參與,來增加與全球同業的聯繫與交流。 另外,本次會中也提到在去年底甫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簽署產學協議,除了積極展開校園徵才的合作之外,隨即在三月份開始,也將參與協辦「國貿商品海運出口訂艙技能競賽」的活動。該活動的競賽對象為各高中職航管、國貿及商經相關科系在校生與應屆畢業生,競賽宗旨則希望透過實務技能的應用,讓學生了解到有哪些提供運送服務的公司與航線服務,以及訂艙時應該有的準備和技巧,期勉能夠向下扎根,鼓勵高中職學生後續進入大專校的選修及從事投入相關行業;活動將在三月到五月於各校展開初賽,六月份於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進行決賽,基於人才培育及專業養成的初衷,海攬公會也相當樂意參與其中並提供必要的協助。

Read More

瞄準國際 AI 晶片大廠導入應用拓展全球商機 上詮開發低能耗高速矽光技術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召開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今(114)年度第2次決審會議,會中通過上詮光纖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濰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百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項計畫,分別於半導體、人工智慧、衛星通訊等領域進行研發,預期帶動投資逾新臺幣1億元。 上詮光纖通信「應用於雲端 AI/HPC 之光連結中光纖耦合陣列暨封測整合系統開發計畫」—突破矽光封裝技術瓶頸,提升AI與高速運算能效,隨著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不斷提升,資料傳輸速度與能耗成為關鍵挑戰。為解決此問題,上詮開發臺灣首創的微光學光纖陣列耦合技術,將光纖耦合技術導入晶片封裝,提升傳輸效率並降低功耗。 目前傳統電子與銅線傳輸方式在高速運算設備上耗能驚人,如51.2T交換器系統約需2,400W電力,而透過矽光技術,可將功耗降低約64%,大幅提升能源效率。此外,上詮同步開發高精度光纖耦合封裝平台,可補足臺灣在量產設備上的不足,並降低生產成本,強化臺灣在矽光封裝領域的全球競爭力,在AI與高速運算時代掌握關鍵技術,邁向更節能高效的未來。 濰元科技成功研發低耗電便攜式低軌衛星地面收發器,突破傳統衛星通訊設備笨重、耗能高的限制,讓個人用戶能夠隨時隨地享受穩定的衛星網絡。本計畫整合相位陣列天線、微處理電路(MCU)、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 LCD)等技術,能根據內建的衛星軌道座標自動調整最佳擺放角度,以提升通訊效率,同時降低至少30%功耗,並減少超過三成的通訊成本。 計畫成果具備高效、省電、便攜的特點,廣泛適用於商務、戶外探險、海事航空、軍用、無人機與物聯網等領域,並支援全球低軌衛星通訊。此技術的突破將提升臺灣在低軌衛星市場的競爭力,推動產業發展,並強化臺灣在全球衛星通訊產業的影響力。 台灣百應生物科技「智慧家禽AI Camera-邊緣運算及AI供需優化系統計畫」—首創AI電腦視覺技術結合噬菌體氣體感測器,打造全方位家禽監控解決方案,因應智慧化監測技術成為養殖業的新趨勢,台灣百應生物科技運用AI電腦視覺技術與噬菌體氣體感測器,打造高精準、耐用且具高度可擴展性的家禽監控解決方案。本計畫能即時追蹤雞隻生長狀況,包括每日增重、重量分佈、活動水平等關鍵指標,協助養殖業者提升生產效率。

Read More

陽明海運去年度營運績效亮眼配發現金股利每股7.5元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昨(12)日召開第401次董事會通過去(113)年度財務報告,當年度全年營運績效與獲利表現亮眼,稅後淨利超過新台幣六百億元,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每股7.5元。 陽明海運113年度合併營業收入為新台幣2,227.06億元,稅後淨利為新台幣641.79億元,稅後EPS 18.38元,全年營運績效與獲利表現亮眼,並經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每股7.5元。 該公司表示,去全年整體貨櫃產業新增運能約達300萬TEU,供給大於需求成長,惟在紅海危機船舶繞道航行、主要港口塞港等因素影響下,消耗多餘船噸,同時亞洲新興經濟體表現亮眼,帶動全球經濟成長,前三季航運市場暢旺,貨量、運價齊揚。 陽明海運持續因應市場變化調整航線布局與船隊配置,以提供穩定之航班服務,並積極掌握市場良機提升營運績效。經綜合考量去年全年度獲利狀況,落實本業發展之船舶汰舊更新需求及全球經貿環境變化之高度不確定性等因素,經董事會決議本年度將配發現金股利每股7.5元,以維持公司健全永續營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