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迅董事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4.5元 積極佈署海外據點為營運添翼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捷迅公司11日董事會後公告去(113)年每股盈餘(EPS) 6.11元,配發現金股利4.5元,合併營收52.59億元,年增26.19%,空運占比79.62%、海運占比11.94%、其他8.44%。 除了去年營運表現優於預期,更連續創下今年一、二月營收年成長60.35%及102.60%的卓越成績,二月營收更是創下歷年新高。 捷迅表示業績成長並非短期受關稅貿易戰及國際經貿問題影響下的出貨潮,而是各項營運項目及國內外各據點的同仁陸續斬獲新生意,因長期得到舊有客戶的肯定支持下穩定續約合作,加上去年多項海外佈局及東南亞拓點、併購等綜和效應所成就這番成績。 今年持續推動更多元物流的服務,陸續獲得AI伺服器、電動車、電競遊戲、網通及消費型電子、電商、冷鏈物流等不同領域的客戶族群訂單,看望今年公司營運狀況將會是如同一、二月業績表現呈現穩定性成長。 捷迅經營團隊因持續掌握政經動態、國際局勢變化、緊密了解客戶需求,所以每年設定集團發展的方向,較不易受近期關稅疑慮等不明朗狀況下所影響,反而是穩健配合客戶的海外拓展的腳步而調整,除因應地緣政治、經濟、貿易等因素下所造成的改變,滿足客戶受局勢影響的空、海運或是物流倉及報關或其他整合型多元整合運送方案。 捷迅擁有超過40逾年豐富的國際物流經驗,自中美貿易1.0開始協助客戶遷廠,藉由觀察全球貿易的變化,陸續於112年2月完成印度清奈設立子公司,隨後於113年第二季完成併購西雅圖子公司,為配合客戶移廠需求,於同年第三季設立越南子公司;也將於今年第二季季末完成美國德州達拉斯機場內的保稅物流倉設立。 捷迅長期為客戶提供安心且值得信賴的全方位物流規劃,持續給予靈活專業彈性及專屬的客製化解決方案,不但降低供應鏈成本及提升高效能等多元服務,也因在當地擁有豐富的關務處理程序經驗,幫客戶克服關務上繁瑣手續,永遠為客戶預先設想並為客戶提前排除困難。 展望114年,全球因面臨美國多項加徵關稅等不確定政策干擾下,可能帶來美國經濟停滯性通膨,進而影響大宗物資於國際間運送量能的減少及趨緩,終端客戶因消費能力縮減下,使得買方市場採取較為保守的下單方式,以便觀望未來的經貿走勢及改變。 而捷迅秉持在貨運承攬業立足逾40年的高度服務熱忱精神,以堅定的團隊合作默契、客製化的系統規劃、完整的全球網絡、挑戰成長的企業文化,搭配累積為許多國際知名廠商服務的經驗,樂觀看待公司未來發展,並持續聚焦追求營運成長的目標。

Read More

SCFI運價指數連跌八週美西線跌幅較大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貨櫃船運市場邁入三月份,惟截至本(三)月第一週(3/7) 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仍是跌跌不休,且呈現運價連跌八週走勢。 上海航運交易所市場3/7週報數據指出,當週指數跌破一千五百點,SCFI指數1436.3點較前週(2/28)再跌78.99點,週跌幅5.21,歐美四大遠洋航線均走跌,尤以美西線跌幅較大,由前週跌破千點再降。 上週遠東至美西線每FEU運價2291美元下跌191美元,週跌幅7.69%;遠東至美東線每FEU運價3329美元下跌179美元,週跌幅5.1%;遠東至歐洲線每TEU運價1582美元下跌111美元,週跌幅6.56%;遠東至地中海線每TEU運價2517美元下跌77美元,週跌幅2.97%。 近洋線方面,遠東至日本關西每TEU運價304美元較之前週下跌一美元;遠東至日本關東每TEU運價308美元較前週持平;遠東至東南亞每TEU運價439美元較前週下跌二美元;遠東至韓國每TEU運價137美元較前週持平。 市場分析,第二季是市場傳統旺季,需求有望出現季節性回升,其中麥司克宣佈計畫在下(四)月份調高歐洲線運價,每TEU運價將調升至2600美元,每FEU運價將調升至4000美元,美國線也有望在四月份漲價。然而市場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運價能否成功上漲以及漲幅大小,將取決於貨量變化和船舶裝載率。

Read More

中共暫停進口美國原木進口三家美企大豆輸華資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美貿易戰一波波,中共暫停進口美國原木進口,中共海關總署發佈公告稱,近期中國海關在進口的美國原木中檢出小蠹、天牛等檢疫性林木害蟲,為防止有害生物傳入,保護其農林業生產和生態安全,根據《生物安全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國際植物檢疫措施標準等相關規定,決定自公告發佈之日起暫停美國原木進口。 中共海關總署亦在同日發佈公告,近期中國海關在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麥角和種衣劑大豆。為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糧食安全,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進出境糧食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有關規定,中共海關總署決定自公告發佈之日起暫停CHS Inc.(中方註冊號:QUSA0824071600058)、LOUIS DREYFUS COMPANY GRAINS MERCHANDISING LLC(中方註冊號:QUSA0823071500143、QUSA0824071600057)、EGT, LLC(中方註冊號:QUSA0823071500087)三家涉事企業大豆輸華資質。

Read More

萬海航運2 月營收106.33億元 年增19.95%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公告2025年2 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06.33億元,月減27.54%,年增19.95%;累計營收253.06億元,年增39.68%。 萬海航運表示,受春節長假後工廠持續復工中及天數較少影響,2月份營收相較上月減少,但較去年同期仍有增長。展望2025年上半年,市場持續受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俄烏及中東地緣政治與紅海通行仍有風險等因素影響。此外,各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影響各國及區域間的進出口狀況。公司將實時檢視個別市場需求變化來因應調整航線及船舶布局,以優化公司經營成果。

Read More

長榮海運二月份營收342.33億元 增幅13.47%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公告二月合併營收,由於本月天數較短,適逢農曆春節連假之後,貨量減低,且市場即期運價下滑,二月份單月合併營收342.33億元,較上個月減少80.15億元 (減幅18.97%),較去年同期增加40.64億元 (增幅13.47%) 。 本年累計合併營收為764.8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9.6億元 (增幅30.69%)。

Read More

美對抗中國大陸航運發展成立造船辦公室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對抗中國大陸航運發展多方進行,其中包括成立﹁造船辦公室﹂,據悉,該造船辦公室將提供稅收優惠減免措施,作為其振興美國造船業、削弱中國在全球航運業主導地位策略。 消息指出,川普總統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談話重申,他支持恢復國防和商船部門國內能力的最新提議,計畫包括在白宮內設立一個新的造船辦公室,這是上(二)月24日提交眾議院的一項法案中包含的一系列提案的一部分。 白宮正在根據之前的提案準備發布行政命令包括18項措施,,其中包括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隻收取費用,以及優先停靠懸掛美國旗船隻。該命令還要求對中國製造的貨櫃起重機收費,提高核動力船舶造船廠工人的工資,並對海軍和其他聯邦實體的採購進行審查。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建議對中國製造的船舶每次停靠港口收取最高150萬美元的費用,對中國製造船舶的營商每次停靠港口收取100萬美元的費用,並強制要求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加徵美國港口收費可能會使一個貨櫃從亞洲運往美國的運費增加800美元,總成本高達200億美元。業界警告,如果營商認為高昂的費用使這些小港口無利可圖,這些小港口可能會流失生意。 據瞭解,美國在全球造船市場的佔比僅為1%,而中國大陸在全球造船市場的比重則超過50%,本世紀更增長了十倍。

Read More

清明連假 臺北關通關服務不打烊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為維持114年清明連續假期期間(114年4月3日至4月6日)入出境旅客及進出口貨物通關順暢,該關秉持為民服務精神,採取下列措施:24小時通關服務:旅客行李由稽查組或松山分關辦理;快遞及機放貨物由快遞機放組、竹圍分關或松山分關辦理。 一般進、出口(含保稅)貨物通關案件,每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由快遞機放組快遞一、二課、松山分關業務課及竹圍分關業務一課、儀檢課辦理,視同正常辦公時間,無須事先申請,並免依海關徵收規費規則規定徵收特別驗貨費及特別監視費。 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酌派人員加班處理通關業務。四、松山分關郵務課配合郵局作業時間派員值勤。五、連續假期前一天(114年4月2日)上班時間投單之一般進出口通關案件,除特殊案件外,各通關單位將處理至完畢為止,該關已協請相關業者配合辦理。 該關進一步表示,連續假期期間,各通關單位均設有處理緊急業務及聯繫之單一窗口,歡迎民眾多加利用,服務電話如下:一、稽查組:桃園機場第一航廈:(03)398-2308。桃園機場第二航廈:(03)398-3428。二、快遞機放組:榮儲快遞:(03)393-8139。華儲快遞:(03)398-3123。 三、竹圍分關:(03)399-2888分17698、17260、17509及17501。四、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03)563-9502分機537、538。五、松山分關:郵務課:(02)2705-5280分機703、704。檢查課(松山機場旅客行李):(02)2546-4698。業務課(松山機場中科國際物流):(02)2546-0799分機100、111。

Read More

一月份海空自貿港區貿易量負成長降幅近5%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一月份我海空貿易值維持高成長,但貿易量比去(113)年同呈現負成長,平均降幅近百分之五。 交通部統計,去年我自貿港區貨物量回升至六百萬噸水準(634.2萬噸),今年首月則以56.8萬噸,比去年同月的59.7萬噸減少4.75%,四大海港僅台中港維持成長,桃園空港增幅近一成六。 一月份各港貿易貨量仍以台中港佔五十萬噸居多,比去年同月增加4.73%,並佔總量的88%,其次是高雄港4.8萬噸比去年同月的十萬噸遽降五成(-51.3%),台北港1.6萬噸略降千分之七點九,桃園空港雖僅三千噸年增15.7%,貨量不多的基隆港則減少3.72%。

Read More

台航113年淨利12.83億元EPS 3.08元獲利平穩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航業公司發布去(113)年度業績,全年度稅後淨利達新台幣12.83億元,EPS 3.08元,整體船隊獲利維持平穩。 台航公司113年營收新台幣44億元,較前(112)年度增加4.1億元(+10.27%),營業毛利新台幣18.43億元較前年增加4.03億元(+27.96%),主要成長動能來自中油觀塘工業港案之拖船全數投入營運、澎湖輪新船效益、113年五月起陸續新增四艘散裝輪交船營運以及113年前三季散裝運價指數走升,使浮動租約之散裝收入增加所致。業外損益部分,持有之陽明普通股本年度股利發放減少,惟113年稅後淨利仍達新台幣12.83億元,全年EPS 3.08元。 回顧113年中國上半年自南美進口穀物需求提高、出口產業暢旺故對鐵礦砂、煤炭需求不減以及中東與新興亞洲國家的基礎建設及房地產對大宗物資需求亦穩定成長,另外,兩大運河的受阻造成航路延長消耗船噸供給,明顯拉高上半年運價,但第四季傳統旺季因巴西鐵礦砂及玉米出口意外下滑,呈現與歷年明顯不同的態勢,尤其11-12月海岬型及巴馬拿極限型船運價持續低迷不振,拉低全年平均。台航公司為有效降低短期運價大幅波動風險,散裝船隊租約部分採固定日租、部分隨運價指數浮動或半浮動且設租金上下限等方式配置,以因應近期市場運價疲弱,使得整體船隊尚能維持一定獲利。 展望今年運價,乾散裝船噸淨增加將較去年略低,但川普關稅政策持續推動及以色列及哈瑪斯停火協議是否順利、俄烏能否停戰,將影響國際貿易、航路浬程及烏克蘭的海運出口,故今年運價是否較去年為高,較難預測,但中、長期而言,未來三年新船運力成長有限,再加上2023年開始IMO針對現有船實施能源效率指標(EEXI)及營運碳強度指標(CII)等措施,已導致部份船舶開始減速因應,2024年歐盟徵收船舶進出歐盟碳稅(ETS),2025年實施FuelEU Maritime碳排放罰款且每五年逐期調高,將促使更多船舶以經濟航速運行,致使船舶周轉率減少,有助於運價提升。 台航公司考量國際間對溫室氣體(GHG)排放管制日趨嚴格,為強化現有船隊競爭力,加速汰舊換新,除113年初已訂造兩艘四萬載重噸散裝新船,預計明(2026)上半年交船營運外,113年第三季另處分兩艘六萬載重噸老舊及高價船舶,114年初另訂造兩艘6.4萬載重噸散裝新船,預計2028年第三、四季交船,目前於日本建造中之散裝貨輪共有四艘。

Read More

去年大陸海洋經濟強勁發展總量首破十兆元人民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發佈《2024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去(2024)年中國大陸海洋經濟強勁發展,經濟總量首次突破十兆元人民幣。 根據核算,2024年中國大陸海洋生產總值達10.54兆元,較前(2023)年度增長5.9%,呈現強勁發展態勢,此一增長不僅體現其海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更彰顯其在大陸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顯。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船舶工業方面,以修正總噸計的新承接海船訂單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海船訂單量國際市場比重首次全部超過50%,這項成績象徵在全球海洋船舶製造領域居於重要地位,彰顯其製造業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據稱,海洋服務業無疑是海洋經濟的強勁引擎,2024年海洋服務業增加值佔海洋生產總值比重為59.6%,對海洋經濟的帶動作用十分顯著。海洋旅遊市場的持續升溫,郵輪旅遊熱度高漲,成為休閒度假的新選擇,不僅豐富了生活也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價值。 在海洋能源領域同樣取得成就,海上風電逐步進入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新階段,全年海上風電發電量增長近30%。亞洲首個工業級海上風電制氫示範專案在廣東珠海穩定產氫,首台超100千瓦氣動式海浪發電裝備“華清號”下水,兆瓦級潮流能發電機組“奮進號”累計並網發電量超450萬千瓦時。這些科技創新成果為海洋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奠定堅實基礎,也為實現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另據自然資源部等六部門近日提出的《關於推動海洋能規模化利用的指導意見》,預期至2030年海洋能裝機規模達到40萬千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