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 臺北關通關服務不打烊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為維持114年清明連續假期期間(114年4月3日至4月6日)入出境旅客及進出口貨物通關順暢,該關秉持為民服務精神,採取下列措施:24小時通關服務:旅客行李由稽查組或松山分關辦理;快遞及機放貨物由快遞機放組、竹圍分關或松山分關辦理。 一般進、出口(含保稅)貨物通關案件,每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由快遞機放組快遞一、二課、松山分關業務課及竹圍分關業務一課、儀檢課辦理,視同正常辦公時間,無須事先申請,並免依海關徵收規費規則規定徵收特別驗貨費及特別監視費。 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酌派人員加班處理通關業務。四、松山分關郵務課配合郵局作業時間派員值勤。五、連續假期前一天(114年4月2日)上班時間投單之一般進出口通關案件,除特殊案件外,各通關單位將處理至完畢為止,該關已協請相關業者配合辦理。 該關進一步表示,連續假期期間,各通關單位均設有處理緊急業務及聯繫之單一窗口,歡迎民眾多加利用,服務電話如下:一、稽查組:桃園機場第一航廈:(03)398-2308。桃園機場第二航廈:(03)398-3428。二、快遞機放組:榮儲快遞:(03)393-8139。華儲快遞:(03)398-3123。 三、竹圍分關:(03)399-2888分17698、17260、17509及17501。四、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03)563-9502分機537、538。五、松山分關:郵務課:(02)2705-5280分機703、704。檢查課(松山機場旅客行李):(02)2546-4698。業務課(松山機場中科國際物流):(02)2546-0799分機100、111。

Read More

一月份海空自貿港區貿易量負成長降幅近5%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一月份我海空貿易值維持高成長,但貿易量比去(113)年同呈現負成長,平均降幅近百分之五。 交通部統計,去年我自貿港區貨物量回升至六百萬噸水準(634.2萬噸),今年首月則以56.8萬噸,比去年同月的59.7萬噸減少4.75%,四大海港僅台中港維持成長,桃園空港增幅近一成六。 一月份各港貿易貨量仍以台中港佔五十萬噸居多,比去年同月增加4.73%,並佔總量的88%,其次是高雄港4.8萬噸比去年同月的十萬噸遽降五成(-51.3%),台北港1.6萬噸略降千分之七點九,桃園空港雖僅三千噸年增15.7%,貨量不多的基隆港則減少3.72%。

Read More

台航113年淨利12.83億元EPS 3.08元獲利平穩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航業公司發布去(113)年度業績,全年度稅後淨利達新台幣12.83億元,EPS 3.08元,整體船隊獲利維持平穩。 台航公司113年營收新台幣44億元,較前(112)年度增加4.1億元(+10.27%),營業毛利新台幣18.43億元較前年增加4.03億元(+27.96%),主要成長動能來自中油觀塘工業港案之拖船全數投入營運、澎湖輪新船效益、113年五月起陸續新增四艘散裝輪交船營運以及113年前三季散裝運價指數走升,使浮動租約之散裝收入增加所致。業外損益部分,持有之陽明普通股本年度股利發放減少,惟113年稅後淨利仍達新台幣12.83億元,全年EPS 3.08元。 回顧113年中國上半年自南美進口穀物需求提高、出口產業暢旺故對鐵礦砂、煤炭需求不減以及中東與新興亞洲國家的基礎建設及房地產對大宗物資需求亦穩定成長,另外,兩大運河的受阻造成航路延長消耗船噸供給,明顯拉高上半年運價,但第四季傳統旺季因巴西鐵礦砂及玉米出口意外下滑,呈現與歷年明顯不同的態勢,尤其11-12月海岬型及巴馬拿極限型船運價持續低迷不振,拉低全年平均。台航公司為有效降低短期運價大幅波動風險,散裝船隊租約部分採固定日租、部分隨運價指數浮動或半浮動且設租金上下限等方式配置,以因應近期市場運價疲弱,使得整體船隊尚能維持一定獲利。 展望今年運價,乾散裝船噸淨增加將較去年略低,但川普關稅政策持續推動及以色列及哈瑪斯停火協議是否順利、俄烏能否停戰,將影響國際貿易、航路浬程及烏克蘭的海運出口,故今年運價是否較去年為高,較難預測,但中、長期而言,未來三年新船運力成長有限,再加上2023年開始IMO針對現有船實施能源效率指標(EEXI)及營運碳強度指標(CII)等措施,已導致部份船舶開始減速因應,2024年歐盟徵收船舶進出歐盟碳稅(ETS),2025年實施FuelEU Maritime碳排放罰款且每五年逐期調高,將促使更多船舶以經濟航速運行,致使船舶周轉率減少,有助於運價提升。 台航公司考量國際間對溫室氣體(GHG)排放管制日趨嚴格,為強化現有船隊競爭力,加速汰舊換新,除113年初已訂造兩艘四萬載重噸散裝新船,預計明(2026)上半年交船營運外,113年第三季另處分兩艘六萬載重噸老舊及高價船舶,114年初另訂造兩艘6.4萬載重噸散裝新船,預計2028年第三、四季交船,目前於日本建造中之散裝貨輪共有四艘。

Read More

去年大陸海洋經濟強勁發展總量首破十兆元人民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發佈《2024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去(2024)年中國大陸海洋經濟強勁發展,經濟總量首次突破十兆元人民幣。 根據核算,2024年中國大陸海洋生產總值達10.54兆元,較前(2023)年度增長5.9%,呈現強勁發展態勢,此一增長不僅體現其海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更彰顯其在大陸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顯。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船舶工業方面,以修正總噸計的新承接海船訂單量、海船完工量和手持海船訂單量國際市場比重首次全部超過50%,這項成績象徵在全球海洋船舶製造領域居於重要地位,彰顯其製造業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據稱,海洋服務業無疑是海洋經濟的強勁引擎,2024年海洋服務業增加值佔海洋生產總值比重為59.6%,對海洋經濟的帶動作用十分顯著。海洋旅遊市場的持續升溫,郵輪旅遊熱度高漲,成為休閒度假的新選擇,不僅豐富了生活也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價值。 在海洋能源領域同樣取得成就,海上風電逐步進入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新階段,全年海上風電發電量增長近30%。亞洲首個工業級海上風電制氫示範專案在廣東珠海穩定產氫,首台超100千瓦氣動式海浪發電裝備“華清號”下水,兆瓦級潮流能發電機組“奮進號”累計並網發電量超450萬千瓦時。這些科技創新成果為海洋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奠定堅實基礎,也為實現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另據自然資源部等六部門近日提出的《關於推動海洋能規模化利用的指導意見》,預期至2030年海洋能裝機規模達到40萬千瓦。

Read More

中共商務部公告15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反制美國加徵關稅及港口費再加碼,中共商務部公告將十五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公告自公佈之日起正式實施。 中共商務部根據《出口管制法》和《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稱,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決定將萊多斯公司等十五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見附表),並採取以下措施: 一、禁止向上述十五家美國實體出口兩用物項;正在開展的相關出口活動應當立即停止。 二、特殊情況下確需出口的,出口經營者應當向商務部提出申請。

Read More

關務署9日舉行關港貿單一窗口及預報貨物資訊系統上半年本地備援演練作業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務署訂於114年3月9日(星期日)12時00分至16時00分舉行114年度「關港貿單一窗口及預報貨物資訊系統」上半年本地備援演練作業。 演練期間將不中斷通關服務,惟關港貿單一窗口系統及預報貨物資訊系統部分服務可能有些微延遲情形。若作業提前完成,將立即傳真演練結束通知。

Read More

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自即日起至5月31日開放線上申請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114年「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計畫」,自即日起開放受理申請,符合資格的企業可透過補助網站(https://www.essc.org.tw)提出申請。經濟部表示,為鼓勵業者在夏季用電高峰前完成設備汰換,補助申請截止日為5月31日,歡迎有補助需求的企業及早汰換設備並完成申請作業。 經濟部辦理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前2年已累計補助超過3.6萬家次業者汰換老舊耗能設備及導入系統性節能改善,汰換超過6萬台空調、35萬具燈具等老舊設備,累計每年可節電4億度、減碳20萬公噸。 本年度補助與往年一樣分為2類,「設備汰換補助」品項沒有變動,補助包含一級能效的空調、電冰箱及瓦斯爐(燃氣台爐)、具有節能標章的燈具、空氣源式熱泵熱水器、冷凍櫃(箱)等設備,補助購置金額50%,並不得超過各品項補助上限,最高補助50萬元;「系統節能專案補助」適用於契約用電容量達100瓩以上之業者,透過與能源技術服務業者合作,導入能源監管系統整合相關節能設備進行系統改善,並經改善前後基準線量測確立節能績效,業者所提改善計畫節能率須達10%以上,補助執行總經費1/3,補助上限500萬元。 商業署表示,規模較小、用電較單純的業者可申請「設備汰換補助」,透過汰換老舊耗能設備快速達到節電成效;至於營業場域較大、能源流向較複雜的業者,可選擇與能源技術服務業者合作提出節能計畫,申請「系統節能專案補助」,針對營業場域進行系統性改善,業者可依據自己的需求申請補助,只要補助項目不重複,亦可同時申請。 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補助網站(https://www.essc.org.tw)可查詢懶人包、補助要點、常見問答集等詳細資訊,歡迎查閱取用,如有補助規定或申請系統操作等問題,亦可撥打服務專線02-8978-5999。

Read More

印尼二月份通貨緊縮率0.48%廿多年來首次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印尼中央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025年二月份印尼通貨緊縮率為0.48%,年度通貨緊縮率為0.09%,這是該國廿多年來首次出現年度通貨緊縮。 該局表示,上一次年度通貨緊縮發生在2000年三月,當時印尼通貨緊縮率為1.1%,主要是因食品類價格下跌所致。此次通貨緊縮不是因為購買力疲軟,而是電價補貼造成,除電價外,其他商品仍然呈現通貨膨脹,黃金首飾和汽車等商品價格出現上漲。 據稱,為促進經濟增長,印尼政府今(2025)年前兩個月將功率在2200伏安或以下的家庭用電費用減半,目前電力價格已恢復正常。除電力價格外,其他導致通貨緊縮的因素包括食品價格下跌,例如肉雞、雞蛋以及紅辣椒等。

Read More

中遠海運推出WSA5哥倫比亞服務連接南美西岸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運在哥倫比亞推出WSA5服務,該公司日前在哥倫比亞SPRB碼頭舉行慶祝活動,慶祝中遠海運WSA5服務到布埃納文圖拉港的首航。 這條航線的開通,象徵著兩地提高貿易效率和便利程度的重要里程碑,為上海和青島提供最快的交貨時間,將進一步刺激雙邊貿易和經濟增長。中遠集團也在推進其數位供應鏈策略,提供智慧和數位物流解決方案,以支持不斷擴大的中哥貿易關係。 WSA5航線提供了高效的連通性和廣泛的覆蓋範圍,將中國大陸主要港口與南美西岸的主要目的地連接起來,包括墨西哥、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秘魯的錢凱港。

Read More

達飛在大陸船廠下單增訂12艘1.8萬TEU超大型貨櫃船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不甩美國政府試圖通過加徵301關稅限制中國大陸造船業,全球第三大貨櫃船公司達飛加碼在大陸船廠下單,重返江南造船增訂12艘1.8萬TEULNG雙燃料超大型貨櫃船。 消息指出,本(三)月三日大陸﹁中國船舶工業發佈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江南造船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與某船東簽訂一批1.8萬TEU級雙燃料LNG動力貨櫃船建造合約。據悉,江南造船這份新訂單來自法國達飛,依據日前消息,達飛選定江南造船下單訂造8+4艘1.8萬TEU雙燃料LNG動力貨櫃船,每艘新船造價約為2.07億-2.08億美元,計畫在2028年至2029年陸續交付。根據公告,這批新船合約金額在180億至190億人民幣(約合24.71億至26.09億美元)採美元支付。 這是達飛今年以來簽署的第二份新船訂單,在此之前已在今年一月在HD韓國造船海洋下單訂造12艘1.8萬TEU雙燃料LNG動力貨櫃船,總價值約為25.9億美元,相當於單船價格2.16億美元,此一金額甚至低於去年七月HD韓國造船海洋與達飛簽訂的12艘1.55萬TEU雙燃料LNG動力貨櫃船每艘2.22億美元的造價。 據瞭解,江南造船與達飛雙方合作始於2013年六月,連同最新的12艘至今累計已經簽約35艘新船訂單,其中包括全球首創2.3萬TEU雙燃料LNG動力船。2023年四月達飛亦在江南造船訂造六艘1.5萬TEU甲醇雙燃料動力大型貨櫃船,而這是江南造船首次建造甲醇動力船。 達飛是近幾年來貨櫃船新造船市場上最為活躍航商之一,Alphaliner數據顯示,目前達飛在建新船多達94艘、運能154萬TEU,僅次於地中海航運(MSC)的132艘204.9萬TEU排名全球第二,也是除地中海航運之外新造船訂單超過100萬TEU航商。目前達飛旗下船隊規模計664艘、運能387.55萬TEU,其中包括312艘自有船舶和352艘租賃船,總運能排名全球第三,佔全球貨櫃船隊總運能的12.2%。 值得一提的是,達飛的這份新船訂單正值美國政府宣佈擬針對中國海事、物流、造船領域採取限制措施之際。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是在上(二)月21日發佈提案,建議對中國大陸船舶營商和在大陸建造船舶相關的國際海運服務徵收一定的費用並採取限制措施,同時鼓勵美國貨物在美國船舶上的運輸。 提案計畫對經營中國建造船舶的非中國海運營商,根據船隊中建造船舶比例進行收費,單航次進入美國港口的收費最高可達150萬美元。提案還針對在大陸訂造船舶、或者預計在未來24個月內從大陸船廠接收新船營商徵收服務費,根據從大陸船廠訂造船舶的比率,對每艘進入美國港口的船舶收取最高100萬美元的費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