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貨物或勞務如有加收運費/安裝費或服務費 應依規定發票並報繳營業稅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下稱營業稅法)第1條及第16條規定,在中華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勞務及進口貨物,均應依法課徵營業稅。又營業稅法規定之銷售額為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所收取之全部代價,包括營業人在貨物或勞務之價額外收取之一切費用。 該局說明,消費者購買貨物結帳時,營業人如有加收運費、安裝費或服務費等額外費用,應將該等費用一併列入銷售額計算營業稅額,開立統一發票並報繳營業稅。 該局舉例說明,甲君購買定價新臺幣(下同)30,000元之電視機,商家額外收取運費500元及安裝費1,000元,則該商家應將運費及安裝費一併列入銷售額,開立銷售金額31,500元之統一發票。該局再舉例說明,乙君於購物網站訂購商品500元,因不符該網站所定消費1,000元即可免收運費之規定,須另支付運費70元,則該筆訂單銷售金額總計570元,該購物網站應開立銷售金額570元之統一發票交付乙君。 該局呼籲,請營業人確實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以免違法受罰;也提醒消費者,留意發票上記載之消費金額是否包括額外加收之費用,以確保個人權益。

Read More

停業前之營業期間不論有無銷售額 應按時申報營業稅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營業人因生意欠佳,已連續3個月沒有營業收入了,近期打算申請暫時停業休息一陣子,停業前之營業期間沒有營業收入,是否可以不用申報營業稅,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以下簡稱營業稅法)第35條規定,不論有無銷售額,應以每2月為1期,於次期開始15日內,填具規定格式之申報書,檢附退抵稅款及其他有關文件,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銷售額、應納或溢付營業稅額,其有應納營業稅額者,應先向公庫繳納後,檢同繳納收據一併申報。 營業人未依限申報營業稅,按營業稅法第49條規定,其未逾30日者,每逾2日按應納稅額加徵1%滯報金,金額不得少於新臺幣(下同)1,200元,不得超過12,000元;其逾30日者,按核定應納稅額加徵30%怠報金,金額不得少於3,000元,不得超過30,000元。其無應納稅額者,滯報金為1,200元,怠報金為3,000元。 該局舉例,甲公司近來生意不佳,113年11-12月無銷售額,且已向主管稽徵機關申請自114年1月1日起暫時停業1年,該營業人誤以為113年11-12月無銷售額且已申請停業,未於114年1月15日前申報營業稅,經主管稽徵機關通知後,遲至同年2月10日始申報(未逾30日),該公司雖無應納稅額,仍應依前述規定處滯報金1,200元。 該局提醒,營業人向主管稽徵機關辦妥稅籍登記並開始營業,其經核定使用統一發票者,無論當期是否購買統一發票或有無銷售額,皆應依規定申報營業稅;如果營業人欲暫停營業,應於停業前向主管稽徵機關申請核備,其停業前營業期間無論有無銷售額,仍應依上開規定,申報當期之銷售額、應納或溢付營業稅額;經核備後之停業期間即無需辦理營業稅申報;倘若停業期間內申請復業者,自復業開始仍應依規定申報營業稅。請營業人務必留意相關規定完成申報程序,以免遭受處罰。民眾如有疑義,可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洽詢,或至該局網站(https://www.ntbk.gov.tw)利用國稅智慧客服「國稅小幫手」線上查詢。

Read More

美關稅政策將對歐洲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歐元區財長會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會中警示,當前貿易不確定性顯著上升,特別是美國關稅政策的潛在變化,已經對歐洲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今年歐盟經濟增速將低於之前預測。 根據歐盟委員會去(2024)年十一月預測,歐盟經濟增速今年將加快至1.5%,歐元區經濟增速將達1.3%,歐盟將在五月公佈最新預測資料。 消息指出,美國政府加徵關稅計畫導致與貿易政策相關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及抑制投資,對包括美國本身和歐盟在內的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美國總統川普已在本(二)月十日簽署文件,宣佈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並聲稱將對晶片、汽車、藥品等產品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 川普政府此舉引發歐洲各國的廣泛擔憂,認為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不僅影響歐洲企業的投資決策,也對市場信心造成衝擊。其中美國的汽車關稅計畫將重創德國汽車製造商,德國央行、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亦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將給德國經濟增長帶來重大風險。德國作為出口導向型國家,該國經濟將因美國政策轉變遭受巨大損失。 歐盟27個成員國負責貿易事務的部長召開視訊會議因應美最新一輪關稅政策普遍認為,談判是最佳選擇,期待在美國正式調整關稅政策前達成協議。

Read More

1月外銷訂單469.7億美元減11.2%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發佈今年 1 月份外銷訂單統計,1月外銷訂單469.7億美元,較上月減少59.5億美元或減11.2%,經季節調整後減0.1%。 與上年同月比較:外銷訂單減少14.5億美元或減3.0%,按新台幣計算增2.2%。 經濟部分析,雖全球經濟穩步成長,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商機持續熱絡,惟受農曆春節落點不同影響,加上部分產品受到海外同業低價競爭,致1月外銷訂單469.7億美元,較上月減11.2%,較上年同月減3.0%。 按貨品別觀察,由於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殷切,持續推升電子產品接單成長,年增1.5%;資訊通信產品因春節落點與上年不同,年減13.3%;光學器材因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接單減少,惟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接單續增,抵銷部分減幅,年減0.3%。 傳統貨品受農曆春節影響,以及海外同業低價競爭,加上自動化設備及工具機接單減少,致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化學品及機械接單減少,分別年減21.7%、20.5%、19.0%、4.7%。 1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4.8%,較上年同月下降4.2個百分點,主因電子產品及資訊通信產品廠商提高國內生產所致。 展望未來,國際政經情勢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恐干擾全球經濟成長,惟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持續擴增,對我半導體先進製程及伺服器等供應鏈需求不墜,均可望支撐外銷接單成長動能。

Read More

地中海航運開通大連-歐洲/地中海兩條新航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地中海航運(MSC)歐洲與地中海航線近日在大連港首航,大連港消息,地中海航運“大連—歐洲、地中海”兩條貨櫃航線首航儀式在大連港貨櫃碼頭舉行,遼港集團總經理助理、遼港股份黨委副書記台金剛以及船公司、代理公司等客戶方代表共同見證新航線開通。 此次首航的“大連—地中海”航線將覆蓋埃及、土耳其等國家的重要港口,“大連—歐洲”航線將直達英國佛烈斯多、德國布萊梅哈芬等核心港口。這兩條分別直抵歐洲及地中海區域的遠洋航線,共計投入32艘1.9萬TEU型貨櫃船,每週一航次。 大連貨櫃碼頭方面表示,新開闢的兩條航線將充分滿足腹地企業與歐洲及地中海地區間的化工品、汽車及零部件、機電設備、礦產資源等產品的進出口需求,航線運能與艙位充足,將有力保障並促進東北腹地與歐洲及地中海地區間的經貿合作。 此外,兩條新航線的開通將縮短東北到歐洲和地中海的航程時間,減少轉船帶來的風險,降低客戶的資金佔用成本和庫存壓力。以往東北腹地貨物出口地中海地區需要在其他港口進行中轉,新航線開通後將航程縮短八到十天,減少了物流和時間的成本。 截至目前,大連口岸共有貨櫃航線106條,其中外貿航線93條,遍佈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餘個港口。 地中海航運作為全球運能第一的貨櫃班輪公司,近年來與遼港集團合作日趨緊密。過去五年,地中海航運在遼港陸續開通地中海西、越泰、印尼等四條外貿航線,環渤海中轉量複合增長率達30%,相繼推出“瀋陽—大連”“長春—大連”等五個覆蓋東北主要節點城市的海鐵聯運“一單制”產品,雙方合作有效滿足區域市場的多樣化物流需求。 2025年二月起,地中海航運開啟全新策略佈局,推出獨立運營的東西向航線服務網路。基於與遼港集團良好的合作基礎,以及對東北經濟發展潛力、大連航運中心樞紐地位、大連港高品質服務保障能力的高度認可,地中海航運將大連港納入其全球主樞紐港佈局,開闢兩條分別直抵歐洲及地中海區域的遠洋航線。兩條航線共計投入32艘1.9萬TEU型船,直達歐洲與地中海地區英國、德國、埃及、土耳其等國家的重要港口。

Read More

去年第4季製造業產值5兆535億元增9.44% 電子零組件業創單季新高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處理等應用需求強勁,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增,加以年底前因應農曆春節備貨效應,致113年第4季製造業產值5兆535億元,較上年同季增加9.44%,連續4季正成長。 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產值1兆7,811億元,創歷年單季新高,較上年同季增加19.37%,為推升製造業生產成長之主要貢獻,其中積體電路業受惠人工智慧與高效能運算需求熱絡,挹注12吋晶圓代工持續增產,年增26.81%,惟面板及其組件業受大尺寸 TFT-LCD 面板需求疲弱影響,產值1,240億元,年減2.97%,抵銷部分增幅;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受惠人工智慧應用快速擴展,以及雲端資料服務需求強勁,加上半導體產業投資動能續強,產值增加至4,483億元,為歷年同季新高,年增25.49%。 傳統產業方面,全球終端需求復甦步調不一,加以受海外同業產能開出加劇市場競爭影響,化學材料及肥料業產值年減2.73%、汽車及其零件業產值年減11.30%;基本金屬業因上年同季鋼鐵市況疲軟,部分鋼廠產線歲修減產,比較基數較低,產值年增1.08%;機械設備業因半導體產業擴廠動能強勁,帶動半導體生產用設備及零組件增產,產值年增8.95%。 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若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113年第4季製造業生產指數104.15,較上年同季增加13.73%,連續4季正成長。 展望未來,受美中科技爭端、地緣政治衝突及國際貿易保護措施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恐制約全球經濟成長力道,惟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加上半導體高階製程及伺服器等需求強勁,可望帶動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穩定成長。

Read More

基隆關基港東岸機動式貨櫃檢查儀21日辦理停機維護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公告基隆港東岸機動式貨櫃檢查儀將於114年2月21日(星期五)12:00~16:00辦理停機維護。 停機期間業經核定為C3X(報單儀器查驗)貨櫃欲辦理提領者,請逕向該關業務一組申請改列C3M(人工查驗)通關,請相關業者配合辦理。

Read More

去年長三角區域外貿規模突破16兆元人民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海關統計顯示,去(2024)年長三角區域外貿規模突破16兆元人民幣。 上海海關統計指出,2024年全年長三角區域進出口總值16.01兆元,比前(2023)年度增長5.6%,並佔中國大陸當年度進出口總值的36.5%,較2023年的36.3%佔比再度提升。其中出口佔9.95兆元、進口6.06兆元,分別佔大陸進出口總值的39.1%與32.9%及分別增長8.2%、1.5%。 統計分析,作為長三角地區最大的出口品類,機電產品是穩固出口發展的基本盤。2024年長三角區域機電產品出口5.96兆元,佔長三角區域出口總額六成,比前年度增長8.7%。其中積體電路出口4553.5億元增長14%,佔同類商品出口總值的40.1%;船舶出口1981.7億元增長57.7%,佔同類商品出口總值的64.2%;汽車出口3260.8億元增長4.6%,佔同類商品出口總值的39.1%。 當年度長三角區域高端裝備出口2611.6億元增長61.7%,佔大陸同類商品出口總值的56.7%;醫藥材及藥品出口739.2億元增長11.4%,佔同類商品出口總值的41.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23萬億元增長3.8%,佔同類商品出口總值的35.5%。 在拓展外貿市場方面,2024年,長三角區域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7.7兆元,佔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值的34.9%;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4.9兆元佔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總值的37.3%;對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2.13兆元,佔對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總值的34.6%。2024年長三角區域民營企業進出口8.69兆元增長8.2%,佔大陸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的35.7%。

Read More

巴生港去年櫃量1464萬TEU晉入全球前十大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去(2024)年馬來西亞巴生港晉入全球前十大貨櫃港之列,據統計,巴生港2023年櫃量首破一千四百萬TEU,去年升達1464萬TEU年增4.1%創歷史新高,且超過原排名第十的香港,香港去年櫃量已跌破一千四百萬TEU,使得巴生港全球排名超前。 馬來西亞交通部及巴生港務局訂定巴生港今(2025)年巴生港的目標為1500萬TEU,按巴生港櫃量結構為轉運櫃佔60%,進出口櫃佔40%,未來巴生港的進出口櫃比率將達50%,而其相鄰的新加坡港90%以上是轉運櫃。 據瞭解,巴生港目前作業能量超過兩千萬TEU,其中巴生西港1400萬TEU,巴生北港650萬TEU,如今巴生西港櫃量已超過80%達到飽和點。巴生港務局預估巴生港未來年增長4或5%,因此巴生西港有二期擴建計畫。巴生西港碼頭岸線將擴建4.8公里,增加八個泊位,巴生港口二期第一階段將建設四個泊位,預計至2043年完成,一旦完成二期擴建計畫,西港處理量可增1300萬TEU,以因應未來十至十五年的需求。

Read More

對陸/韓不銹鋼冷軋鋼品反傾銷第2次落日調查案 作成產業損害認定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召開貿易救濟審議會,由召集人政務次長江文若主持,會中就「燁聯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及唐榮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對自中國大陸及韓國產製進口不銹鋼冷軋鋼品繼續課徵反傾銷稅案」,產業損害調查結果進行審議,並作成我國產業之損害,可能因停止課徵反傾銷稅而繼續或再發生之認定。 本案涉案貨物為300系不銹鋼冷軋鋼品,範圍包括鋼捲及鋼板,主要包括SUS301、304、304L、316、316L及321等,及其他對應規格產品。財政部自102年8月15日起對中國大陸及韓國300系不銹鋼冷軋鋼品課徵反傾銷稅,經過1次落日調查後繼續課稅迄今,本案為第2次落日調查。 反傾銷落日調查案繼續課稅的要件是,財、經兩部會分別認定傾銷及損害可能因停止課徵反傾銷稅而繼續或再發生。本案後續將由經濟部將上述審議會認定結果通知財政部,並由該部提交關稅稅率審議小組審議是否繼續課稅。 經濟部表示,本案調查發現,課徵反傾銷稅期間,涉案貨物進口量雖大幅減少,但並未放棄我國市場,且仍有與國產品低價競爭情形,使得國內產業營運狀況再度惡化,顯見我國產業體質仍相當脆弱且易因傾銷進口影響而受到損害。 本案調查發現,中、韓兩國不銹鋼產業供需失衡且閒置產能龐大,外銷價格極具調整能力,並仍有傾銷涉案貨物至他國市場情事,對其採行貿易救濟措施的國家越來越多,已嚴重限縮其外銷市場。此時,若我國停止課徵反傾銷稅,中、韓兩國極可能再度以低價將大量涉案貨物出口至鄰近、免關稅且其已建立行銷通路的我國市場,在目前國內需求低迷不振之際,我國不銹鋼產業之損害可能繼續或再發生。 另有關本案之產業損害調查報告公開版,可於今年3月18日起至貿易署網站(網址:https://www.trade.gov.tw/)「經貿往來」/「我國採行之貿易救濟措施」/「案件調查」項下「調查報告」下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