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部公告對自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產製進口浮式平板玻璃課徵反傾銷稅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公告對自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產製進口浮式平板玻璃課徵反傾銷稅,並自今(112)年5月22日實施。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台灣區玻璃工業同業公會申請對自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產製進口浮式平板玻璃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財政部於112年5月16日公告課徵反傾銷稅,並自112年5月22日實施,為期5年 關務署說明,本案經財政部及經濟部分別完成最後調查認定,部分涉案廠商確有傾銷情事,且其傾銷對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另依經濟部提供諮詢意見,無充分證據顯示採行反傾銷措施對國家整體經濟利益有明顯之負面效果。 關務署進一步表示,我國廠商進口涉案貨物時,須提交個別廠商生產並直接出口至我國之相關進口證明資料,經海關審核後,方得適用個別廠商稅率,否則將依其他廠商較高稅率課徵。 課徵公告、傾銷及產業損害最後調查報告,請至關務署官網(https://web.customs.gov.tw/貨物通關/反傾銷及平衡稅措施/現行課徵項目或近年調查案件-反傾銷稅案),及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官網(https://www.moeaitc.gov.tw/案件調查/調查報告/反傾銷案件)查閱。如有疑問請電洽該署諮詢專線(02)2550-5500分機1054。

Read More

貨櫃船運價振蕩走低俄烏戰爭變化牽動需求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至上週5/12貨櫃船運市場週報顯示,今年以來的運價水準仍呈振蕩走低,惟市場跌幅趨緩,船公司方面開始為艱難的2023年預作準備。 上海航運交易所CCFI運價指數在前兩週回升,5/12回落至955.93點,SCFI亦在 4/28自千點跌落連跌三週至9983.41點,所列十二條航線僅南美與東西非航線較前週運價上揚,歐美主航線均較前週指數呈現不等下跌。 其中日本線自5/5自九百點跌落,5/12續跌至 845.02點,歐洲線由前週1170.67點略降為1170.32點,美西線5/5回升至750點上週回落為745.17點,美東線在連漲兩週後5/12回落為910.59點,同樣的,地中海線亦在連兩週小漲再跌回1687.81點。 市場報告指出,隨著商業活動放緩,貨方正尋求減少庫存,疫情期間“一櫃難求”現象不復存在,今年以來貨櫃航運業環境發生根本變化,運輸量放緩、運費從歷史高峰趨降,由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船公司開始採行降低航行速度節省燃料費用,並減少了租船數量降低成本。 三大變數持續影響貨櫃船市場未來走勢,首先俄烏戰爭變化這依舊是牽動貨櫃船需求的最大變數;其次IMO碳排放新規生效何時開始加收碳稅等成為衝擊市場供需重要關鍵政策推動勢必加速老舊船舶退出市場;其三美國零售商庫存調整進度及中國經濟復甦速度會不會加快會不會推出各項振興經濟方案。

Read More

交通部長王國材參加啟動APEC綠色海運合作 分享臺灣減排成效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王國材部長率航港局、航政司、運研所、港務公司、驗船中心及陽明海運、長榮海運等代表於5月15日(美國時間)參加APEC第11次運輸部長會議周邊活動:「啟動APEC綠色海運合作」。王部長受邀擔任致詞貴賓,向APEC各會員體分享臺灣海運領域減排成效,包括積極購建雙燃料環保船舶及低碳船舶、擴大船舶岸電使用,發展港口低碳轉型策略,以及在綠色海運合作上,我國籍航商參與推動綠色海運走廊的相關推動作法。 美國利用APEC第11次運輸部長會議召開前夕,舉辦「啟動APEC綠色海運合作」周邊活動,邀請來自多個國家的運輸部(次)長和港口管理單位代表參加。此活動旨在加強跨國合作,就綠色海運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發展方向和政策措施等進行交流討論。 王部長於會中表示,在全球前20大貨櫃航商中,臺灣即占有3席,包括長榮、陽明及萬海等航商,整體運能占比已超出世界之十分之一,臺灣深刻體認自身在全球海運減排所肩負的責任,並積極推動綠色海運相關措施,在船舶設計與營運方面,航運業者已預計購建33艘雙燃料環保船舶及46艘低碳船舶,並持續提升船隊使用船舶岸電比例和導入智慧化監控系統。我國陽明海運與長榮海運船隊均已提前達成IMO所設定 2030年降低碳排放40%的目標。此外,陽明海運與萬海航運已加入絲路聯盟,參與亞洲區間綠色海運走廊的推動,相關國籍航商並已啟動規劃建立臺灣主要港口與美西港口間的綠色廊道,充分展現我國積極參與區域綠色海運合作的決心。 王部長於會中進一步指出,推動綠色海運合作須制定跨區、跨國政府間之政策或法規,納入海運產業供應鏈之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並研擬激勵措施降低業者成本及提升客戶對於綠色航運需求。我國期待與國際及區域夥伴展開合作,促成綠色燃料的廣泛使用,以加速共同達成全球淨零碳排目標。與會分享之代表們一致認為,綠色海運是實現永續發展和低碳經濟轉型的必經之路,而跨國交流合作在其中更扮演了重要角色。 交通部指出,王部長並於會場與美國運輸部部長Pete Buttigieg就綠色海運走廊、電動車等議題進行初步意見交換,同時與智利、印尼、紐西蘭、菲律賓、泰國等國家與會之運輸首長們進行交流,互動熱絡,綠色海運合作計畫為促進亞太地區低碳永續發展提供一個良好平臺,也體現了APEC各國加強區域合作、推進低碳永續發展的決心和責任。 此外,15日晚間王部長參加美方主辦之歡迎酒會,利用機會再與澳洲、加拿大、南韓、馬來西亞、越南等與會之運輸首長交流。 圖為:美國利用APEC第11次運輸部長會議召開前夕舉辦「啟動APEC綠色海運合作」周邊活動,邀請來自多個國家的運輸部(次)長和港口管理單位代表參加。

Read More

首家外國驗船機構BV進駐海南三亞自貿港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首家外國驗船機構-法國驗船協會(BV)進駐海南三亞。 法國驗船協會(中國)公司三亞分公司在三亞舉行開業典禮,這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條例》頒佈以來,三亞中央商務區管理局"遊艇產業鏈高品質發展"部署,引進園區的首家外國驗船協會。 據稱,海南自貿港為中國大陸航運業的發展提供機遇和空間,該協會在中共交通運輸部的支持下擴大在海南的業務,並在三亞中央商務區設立分公司,以示其對海南自貿港新發展格局的重視,未來協會將以三亞為錨點充分發揮船級認證、技術諮詢、船舶檢驗等方面的專業優勢,為三亞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全面、專業、高效的服務,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三亞中央商務區將繼續依照《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助力遊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建設。據瞭解,目前園區已吸引歐尼爾遊艇、法蘭克遊艇、大昌行等卅九家遊艇產業鏈進駐,三亞國際遊艇中心專案今年投入試營運,為三亞遊艇產業發展營造氛圍促進產業發展。 法國驗船協會成立於1828年,是世界上主要檢驗機構之一及國際驗船協會(IACS)成員,致力於防止風險和提高品質,涉及廣泛的經濟領域,在全球150多個國家設有550多個辦事處,超過130個國家政府承認其作為官方認證機構。該協會1993年重新進入大陸市場,並在上海設立辦事處,《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條例》明訂"外國船舶檢驗機構可以根據國際船舶業務發展需要,在海南自由貿易港依法設立企業法人、分支機搆或者常駐代表機構等。

Read More

經濟部:持續優化離岸風電開發機制 完善臺灣離岸風電投資環境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指出,國內離岸風電經過2座示範風場之完工併聯商轉,已完備我國離岸風電申設程序。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選商機制,已要求業者先行避開離岸風電場址敏感區位,經濟部更主動召集跨部會聯合審查業者所申請場址空間,明確場址空間設置之可行性。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近期並已多次邀集離岸風電相關業者,了解相關遭遇議題並排除相關障礙,完善我國離岸風電投資環境。 經濟部是針對有媒體報導有關離岸風電行政程序冗長等議題,作了上述表示。經濟部說明目前離岸風場持續建置中,業者基於財務考量,多採分批送審方式遞件,易造成風機數量變動致增加審查時間,實務上亦有部分政府機關審查時間較長的情形。對此,經濟部提到,能源局已有加速審查機制,包含電業審查委員預審機制、其他政府機關平行審查機制等,後續也將參考業者回饋意見,專人控管進度,並適時協調以加速解決爭點,未來政府機關的審查時間將控制在6-8周以內為原則。 有關業者關切之併網審查時效及試運轉期間計費給付時間一節,台電公司說明,當資料完備後2週即可完成審查,且業者取得電業執照及資料完備後,於7工作天內即可完成併聯試運轉至正式商轉期間累計購電電費之給付。 經濟部重申,離岸風電所涉相關申設程序,包含各界所關心的併網審查程序,均秉持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立場,以嚴謹、公平、公正態度,嚴格把關選商機制,經濟部重視業界建設性意見,溝通管道暢通,共同打造離岸風電友善投資環境,實現強化能源安全、創新綠色經濟、促進環境永續等共榮願景。

Read More

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4月份回落倉儲業指數升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大陸﹁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2023年四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3.8%,較前(三)月回落一點七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業指數則為53.7%較前月上升三點五個百分點。 該會分析認為,四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在擴張區間內較前月有所回落,主要由於前期物流業復甦較快,形成較高基數,呈季節性波動。從區域看,東中西部地區均位於擴張區間。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型物流企業物流業務需求較好,小微型物流企業物流需求較前月有所減少。後期需關注供需兩端的適應性與可持續性,保持內需穩步復甦,增強內生動力活性。 四月份業務總量指數為53.8%,比前月回落顯示物流業業務需求在前期快速增長的基礎上,略有減少。新訂單指數為52.3%回落顯示出物流業新訂單數量增速有所放緩。資金周轉率指數為52%顯示出在相關政策扶植下,物流企業經營中資金流動性情況較好。從後期走勢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保持在55%以上高位運行,顯示出隨著經濟持續復甦和節日相關消費需求繼續釋放,物流企業對短期行業景氣度仍保持樂觀。 倉儲指數連續三個月位於榮枯線之上,四月回升三點五個百分點至53.7%,表明倉儲業回升態勢更加明朗。新訂單、延伸業務量、期末庫存、平均庫存周轉次數、企業員工等主要分項指數均有不同程度回升,表明倉儲業務活動活躍,貨物周轉效率提高,企業備貨積極,反映出市場需求持續回暖,經濟保持較好復甦趨勢。後期來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仍運行在高位水準,企業信心繼續增強,在投資持續發力和線下消費加快恢復的基礎上,倉儲業將保持平穩向好運行態勢。 新訂單指數為56.1%較前月上升三點六個百分點,分品種來看,化工、煤炭、機械設備、食品、家電、日用品、醫藥等品種新訂單指數高於50%,有色、建材等品種新訂單指數低於50%。  延伸業務量指數為51.7%較前月上升七點一個百分點。分品種來看,食品等品種延伸業務量指數高於50%,鋼材等品種延伸業務量指數低於50%。期末庫存指數為54.2%較前月上升五點一個百分點。分品種來看,鋼材、有色、化工、煤炭、機械設備、醫藥等品種期末庫存指數高於50%,建材、食品等品種期末庫存指數低於50%。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為51.6%較前月上升零點四個百分點。分品種來看,化工、建材、煤炭、機械設備、服裝、紡織品、日用品、棉麻、醫藥等品種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高於50%,有色、礦產品等品種平均庫存周轉次數指數低於50%。

Read More

紐約去年擠落長堤/首季仍居美第2大貨櫃港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紐約港去(2022)年受惠美西塞港,擠落長堤成為美國第二大貨櫃港,隨著塞港緩解,紐約港今年是否能維持去年態勢值得觀察。 據紐約/紐澤西港務局統計,該港去年貨櫃量首破九百萬TEU,以949.36萬TEU年櫃量已超越長堤港奪得美第二大貨櫃港,當年度的洛杉磯與長堤港前兩大港櫃量均較前(2021)年度下滑。 統計指出,今年第一季紐約港櫃量為179.1萬TEU,仍領先同時期的長堤港172.13萬TEU,惟就今年一至三月單月櫃量來看,紐約港一月份為64.54萬TEU仍領先長堤港之57.37萬TEU,二月份57.11萬TEU亦領先長堤之54.36萬TEU,但在三月份以57.44萬TEU遜於長堤港之60.38萬TEU,隨著貨櫃船運市場回歸基本面,第二季以至下半年鹿死誰手尚不可知。

Read More

陽明海運新建LNG雙燃料貨櫃船布建配合營運需要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昨(十五)日針對新建LNG雙燃料全貨櫃船布建坊間不正確解讀提出進一步說明指出,該公司新建船舶均基於財務穩健下規劃,並以適時完成船隊汰舊布新與因應業務發展需要為前提。 陽明海運表示,自有船舶布建規劃均考量現有船隊之汰舊更新時程與未來營運拓展規劃,並在財務穩健之前提下進行,與目前運價高低及獲利狀況無涉。造船價格與市場需求、交船期程、規格選擇均密切相關,而陽明海運對於重大資本支出本即採分批規劃執行以分散風險,LNG船舶為陽明海運因應減排作為之第一步,針對未來營運船隊持續更新之需要,亦會在替代燃料選擇上,本諸市場供應與技術能見度做充分評估後提報董事會討論執行。 考量目前並無單一替代燃料得以實踐2050淨零碳排之目標,故針對營運船隊布建採行多元之替代燃料為主流做法,以分散單一替代燃料供應、營運及減排效果之不確定性風險。 依據Alphaliner 2023年五月份統計資料顯示,14,000 TEU貨櫃船舶以上之船型級距,前十大航商選擇LNG 雙燃料之艘數規模,包含目前已交船營運中與建造中之艘數達約106艘,選擇甲醇雙燃料之艘數規模約43艘,故同級距船型在營運中與建造中者仍以LNG雙燃料為大宗,以目前環保法規能見度而言仍屬務實可行之選擇。 陽明海運強調,造船案係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同意後通過,相關作業嚴格依董事會決議之採購程序進行。配合陽明海運航線營運需要、長租船還船規劃等期程,陽明海運自董事會決議新船燃料規格後即啟動嚴謹之國際招標程序,相關採購流程亦及時提報董事會報告並遵循董事會通過之採購程序辦理。新建船舶招標各項作業流程細節,悉依董事會通過之新建船舶程序進行公開招標,經嚴格之審議程序後篩選合格船廠進入價格議定流程,篩選過程嚴謹均有紀錄可稽,而與船廠洽議各項建造規範,當會在國際造船商業慣例下爭取最有利於公司之執行條件,惟各項條款屬業務保密資訊,未經公司依公開管道對外揭露均屬不實臆測。

Read More

進口酒在我國酒類市場占比逐漸提升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表示,我國近10年酒類總需求量大抵維持在706至755百萬公升之間:我國於民國91年加入WTO會員,同時廢止菸酒專賣制度,改課菸酒稅與關稅,使得酒類進口量上升。近10年來除102年受到3月1日開始實施酒後違規駕車加重處罰罰鍰政策影響,我國酒類總需求量(國產量+進口量-出口量)降至685百萬公升,以及110年因疫情重創餐飲市場連帶抑制酒類消費需求,降為691百萬公升外,其他年度均維持在706至755百萬公升之間,相當於282至302座國際標準游泳池(50m*25m*2m,以2500m3計)蓄水量。 進口酒搶攻國內市場,國產酒市占率較10年前下滑近20個百分點:酒類進口量在我國加入WTO會員開放後百家爭鳴,吸引國內消費者嘗鮮,加以進口酒積極推展,逐漸從日間通路(超市、量販店、專賣店)打入夜間市場(夜店、酒吧),且隨國人所得水準提高,對高價酒類接受度提升,進口酒已逐步成為我國飲酒文化之重要核心,進口量由101年190百萬公升大幅增加至111年326百萬公升,平均年增5.6%,壓縮以供國人消費為主的國產酒市場,同期間由537百萬公升減少至392百萬公升,平均年減3.1%,而出口量亦由13百萬公升降至11百萬公升。觀察我國酒類消費市場的市占變化,111年國產酒占國內市場53.9%,與101年73.4%比較,下降19.5個百分點。 進口酒數量以啤酒占7成6為大宗,近10年平均成長5.6%:111年國內酒類總需求706百萬公升,年增2.2%,其中進口酒326百萬公升,年增8.0%,貢獻3.5個百分點,而國產酒392百萬公升,則年減3.1%。進口酒中以啤酒進口247百萬公升,占75.8%為大宗,年增9.3%,近10年平均成長5.6%高於國產啤酒之-3.2%,以來自中國大陸(已連續4年為主要進口來源)占逾5成最多,荷蘭占比25.3%居第二;葡萄酒進口24百萬公升,年增4.6%,以法國為主要進口來源(占2成7);威士忌進口23百萬公升,年增1.4%,以英國逾9成為主要進口來源國。 威士忌近年進口值逾百億元,居各類之冠:若從進口值觀察,111年酒類進口值377億元,年增7.4%,其中以威士忌進口值168億元(占44.5%)居首位,年增8.5%,對進口值成長貢獻3.8個百分點,逾9成進口來自英國;葡萄酒進口值83億元(占22.0%)居次,年增12.0%,貢獻2.5個百分點,以法國逾5成為主要進口來源國;啤酒進口值68億元(占18.1%)位居第三,年增7.7%,貢獻1.4個百分點,以中國大陸、荷蘭分別占41.7%及31.1%為主要進口來源。

Read More

BEMAC MaSSA-One船舶支援系統獲NK核發創新認可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BEMAC MaSSA-One船舶支援系統獲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核發創新認可 日本海事協會宣布核發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創新認可證書給BEMAC Corporation開發的船舶支援解決方案–MaSSA-One。為推動創新技術的傳播與發展,該協會與眾多技術領先者合作以制定適當的評估標準,並以快速認證服務的方式來提供創新認可服務。在眾多認證類別中,「產品與解決方案」認證對象為具有創新功能的船用設備與軟體技術。 該協會表示,MaSSA-ONE是款用於收集與儲存船上廣泛資料的系統,這些繁雜的資料包含船舶引擎、貨物裝卸、航程等。MaSSA-ONE採用的是物聯網數據伺服器(IoT Data Server),並與陸上的辦事處共享資料,以提供船舶航行支援應用用途。該協會驗證MaSSA-One以下功能後,即核發創新認可證書: 透過船載數據伺服器「IoT Data Server」建立資料庫; 透過船載與陸上的伺服器提供資料傳輸服務; 多種易於使用的平台功能,可提供船舶所需的售後服務; 可協助船舶營運監控及設備狀況診斷的船載與陸上應用程式; 作為IoS-OP所定義的平台供應商來提供數據給解決方案供應商;反之亦然,也可作為解決方案供應商來取得平台供應商提供之數據等功能。 該協會將進一步地推廣船舶、產品、解決方案與供應商的創新認可服務,並致力於支援各類創新技術與倡議。IoS-OP(Internet of Ships Open Platform)為日本海事協會全資子公司ShipDC開發並負責經營的通用平台,在不損及數據提供者(船公司)利益的情況且取得航運界共識的規則之下,共享船舶航行數據、出售使用權給船廠、製造商及相關服務供應商。在IoS-OP上是由平台供應商(Platform Provider)負責提供船載數據伺服器,並由解決方案供應商(Solution Provider)提供岸上應用程式。欲知詳情,可至ShipDC官網 https://www.shipdatacenter.com/ 取得IoS-OP相關資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