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事局啟動推進船舶檢驗三年行動計畫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啟動推進船舶檢驗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畫,實施《推進船舶檢驗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加強船舶全生命週期管理推進船舶檢驗高品質發展。 據稱,實施《三年行動計畫》是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五年行動計畫(2023-2027年)》《海事系統“十四五”發展規劃》具體舉措,進一步明確“十四五”時期後三年船舶檢驗高品質發展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 《三年行動計畫》從完善船舶檢驗高品質發展保障體系、推進船舶檢驗機構和檢驗隊伍高品質發展、推進船舶檢驗制度優化、建立行業運行管理新機制、開展行業發展重大政策研究等五個方面明確22項工作任務。今年是“三年行動計畫”開局之年,後續中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將推行“專案化推進+清單化管理+常態化督導”機制,統籌推進船舶檢驗行業高品質發展。

Read More

大陸與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前四月外貿增幅近14%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中共海關統計,中國大陸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今年前四個月雙邊進出口貿易增幅近14%。 統計分析指出,中共對東盟、歐盟進出口增長,對美國、日本等下降。前四個月東盟為大陸第一大貿易夥伴,大陸與東盟貿易總值為2.09兆元人民增長13.9%,佔其外貿總值的15.7%,其中對東盟出口1.27兆元增長24.1%,自東盟進口8200.3億元增長1.1%,對東盟貿易順差4515.5億元擴大111.4%。 歐盟為大陸第二大貿易夥伴,與歐盟貿易總值為1.8兆元增長4.2%,佔13.5%。其中對歐盟出口1.17兆元增長3.2%,自歐盟進口6313.5億元增長5.9%,對歐盟貿易順差5414.6億元擴大0.3%。美國為第三大貿易夥伴,大陸與美國貿易總值為1.5兆元下滑4.2%佔11.2%,其中對美國出口1.09兆元比去(2022)年同期減少7.5%,自美國進口4100.6億元增長5.8%,對美貿易順差6768.9億元縮小14.1%。 日本為大陸第四大貿易夥伴,與日本貿易總值為7316.6億元減少2.6%佔5.5%,其中對日本出口3752.4億元增長8.7%,自日本進口3564.2億元大減12.1%,對日貿易順差188.2億元轉正,去年同期則為貿易逆差604.4億元。 同時期大陸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4.61兆元增長16%,其中出口佔2.76兆元增長26%,進口1.85兆元增長3.8%。

Read More

航港局發佈審查管理港區危險物品儲放管理專責人員訓練單位作業要點 即起生效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發佈,訂定「交通部航港局審查及管理港區危險物品儲放管理專責人員訓練單位作業要點」,並自即日生效。 要點如下:交通部航港局為辦理商港港務管理規則(以下簡稱本規則)第二十九條之二第二項所定其他機關(構)、學校或民間團體(以下簡稱訓練單位)之審查及管理,確保港區危險物品專責人員訓練品質,提升訓練成效,特訂定本作業要點。 經航港局審查通過之訓練單位,應與航港局簽訂契約後,始得辦理訓練。前項審查作業,由航港局組成審查小組為之,必要時得進行實地查證評定;審查小組由航港局邀請專家、學者或有關機關(構)人員組成。第一項與航港局簽訂契約之訓練單位,由該局公告之。 訓練單位應備文並檢附下列文件向航港局申請審查:(一)訓練計畫書。(二)訓練場所設施表。(三)建築物或場地使用權證明文件。(四)最近一次且符合消防安全設備檢修規定之報告文件。前項文件未齊備者,經該局通知限期補正,屆期未補正或經補正仍不合規定者,其申請案不予受理。 第一項各款文件有變更者,訓練單位得於開課前一個月,重新檢附前項所列各項文件,報請航港局審查。前點第一項第一款之訓練計畫書應載明事項如下:(一)訓練單位名稱及組織章程。(二)各級課程師資規劃(含備用師資)及師資有關之證明文件。(三)擬開設訓練級別、開設班數、招訓學員人數及訓練相關行政事項。(四)訓練場所、訓練設備及教具等明細項目。(五)訓練經費規劃。(六)其他因應天災、疫情等停止訓練或備案說明。

Read More

交通部預告修正商港法妨害港區安全行為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研擬修正「商港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第三款之妨害港區安全行為」第六點草案,本次修正是因應全球疫情趨緩,在兼顧民眾健康與正常生活需求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調整各項防疫措施,使各產業回歸疫情前運作。惟國際商港屬關鍵基礎設施,隨國際情勢轉變,關鍵基礎設施面臨各種新興威脅與風險日增,依一百十一年十二月二日行政院國土安全政策會報決議,關鍵基礎設施係國土安全整備重中之重,應進行常態性巡檢,嚴防人為破壞及操作疏失。 為強化海運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針對國際航線船舶、兩岸直航及小三通航線船舶靠泊我國國際商港作業之船舶,仍有掌握上開船舶之登船作業人員之必要,修正商港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第三款之妨害港區安全行為第六點,明定未依港埠登船作業管理規定許可之登船業別或對象登船者,係屬妨害港區安全行為,以強化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及韌性。 商港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第三款之妨害港區安全行為於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三日公告,並歷經四次修正,最近一次修正公布施行日 期為一百十年九月六日,公告未遵守登船作業管理防疫規定屬妨害港區安全行為。

Read More

海關新增主動通知業者申請沖退原料稅服務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為提升便民服務,已自今(112)年4月10日起,外銷品沖退原料稅電子化作業(下稱沖退稅e化作業) 自動檢核出口報單,符合可申請沖退稅條件者,系統即主動寄發電子郵件通知業者辦理退稅。 關務署說明,以往業者申請沖退原料稅前,須先登入「關港貿單一窗口」沖退稅e化作業查詢出口報單沖退稅狀態,確認「已可申退」,再提出退稅申請。為簡化業者作業程序,業新增由系統自動檢核個案出口報單,符合可申請沖退稅條件者,即主動發送郵件至用料清表中所載廠商於「關港貿單一窗口」註冊之電子郵件信箱,通知業者申請退稅。業者接獲通知後,即可利用沖退稅e化作業線上申辦退還原料稅,節省業者作業人力及時間。 關務署進一步提醒業者,依關稅法第63條規定,外銷品應沖退之原料進口關稅應於原料進口放行之翌日起1年6個月內申請沖退,請業者於收到通知後,儘速辦理以免影響權益。如有相關問題,歡迎洽詢該署業務窗口(電話:02-25505500分機 2829、2831、2832)或「關港貿單一窗口」客服中心(免費服務電話0800-299-889),將有專人提供協助與服務。

Read More

陽明海運船廢零件再生展月中高雄台中台東巡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船廢零件再生展《Goods 海上貨物  rethinking - 船廢零件再生計畫》,將分別在本(五)月中後(5/15、9/4及10/7)於MUJI無印良品高雄岡山、台中LaLaport及台東門市巡迴展出,向社會大眾傳達零廢棄的美好生活。 由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於2022年發起的《Goods 海上貨物  rethinking - 船廢零件再生計畫》,以Re thinking議題,思考海運業汰廢材料回收創作的價值與可能,歷經實驗、創作、田調、材料研究、解構、轉譯與再生,於今年三月於台北MUJI無印良品美麗華門市展開發表與討論;該展完成之六件可融入於生活的創意家居品,其中一件《鏡櫃》則為本次陽明海運與MUJI無印良品共同倡議之實驗品;《鏡櫃》作品使用MUJI無印良品門市商品《聚乙烯收納盒》及貨櫃輪常見緊固零件的《孔眼螺栓》創作,別緻並深獲好評! 陽明指出,全世界有80%的生活物資與貨品貿易,仰賴海運的船舶運輸,龐大的貨櫃輪在海上漫長航行後,總有零件與設備需要汰舊換新,確保航行安全,這些退役材料雖然無法再回到海上,卻仍有再生的可能性,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2023年與MUJI無印良品共同倡議《循環零廢棄》理念,並將於6/3、9/9日於MUJI無印良品高雄岡山及台中門市規劃《船廢再生工作坊》,由設計師帶領民眾從認識貨輪部件的各式功能,探索船用零件被再利用的可能性,藉由民眾親自實作組裝,引領民眾實踐永續美好的生活。 海上貨物Re thinking船廢零件再生實驗計畫,以可融於生活家居品進行設計、實驗與討論,期待透過物件(作品)的轉化,延展觀者對貨櫃輪的想像與傳達海運業與生活的密切性,本次計畫作品由擅長五金創作設計師楊水源設計,從田調理解造船廠、海運工作者、貨櫃與機械師傅串連的巨大工作系統,潛進密密麻麻的運輸網絡,展開產品的創作與解構,並順著零件的特徵,發現新的可能性,思考落實到日常生活的創意,實現廢料再生的永續價值。 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近年呼應聯合國SDGS13與14海洋生態保護及減緩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目標,推動《陽明海運小學堂》、《友善海洋環境教育繪本徵選推廣》及《船廢零件再生實驗計畫》行動,積極向社會倡議環境永續議題與推動社會的參與。 本次《Goods 海上貨物  rethinking - 船廢零件再生計畫展》巡展三地場次分別是: 高雄場-展覽時間5/15-6/15 ,展覽地點MUJI無印良品高雄岡山門市,船廢再生工作坊6/3。 台中場-展覽時間9/4-10/4,展覽地點MUJI無印良品台中LaLaport門市,船廢再生工作坊9/9。 台東場-展覽時間10/7-11/7,展覽地點MUJI無印良品台東門市。

Read More

APEC運輸部長會議在美召開 關注減碳綠色海運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部長王國材今(12)日率領公私部門代表團,參加於今(2023)年5月15至17日在美國底特律召開之APEC第11次運輸部長會議(11th APEC Transportation Ministerial Meeting, TMM11),成員除運研所所長林繼國、民航局局長林國顯、航港局局長葉協隆、航政司司長何淑萍、路政司司長林福山等人,包括陽明海運、長榮海運、中華航空及長榮航空等企業亦派員與會。 主辦方美國另將利用5月15日TMM11周邊活動機會,宣布啟動「APEC綠色海運合作」計畫,並特別邀請王部長擔任致詞貴賓。王部長將就臺灣運用新興技術或低(零)碳燃料、加速汰換高耗能船舶、船體優化、擴大船舶岸電使用等海運減排措施,以及積極參與「歐洲生態港認證(ECO PORT)」及「國際港埠協會(IAPH)」推動之「港口永續獎計畫(WPSP)」等豐碩成果向會員體分享。 此會議係2017年上(10)次會議後,睽違6年再次召開之APEC運輸部門高階會議。王部長將在會中展現臺灣積極強化海空運輸關鍵基礎設施韌性相關政策成果,並分享我國運輸部門推動綠色運輸以及促進運輸領域包容性與性別平權之努力,期與APEC會員體攜手打造兼具永續韌性、綠色與包容性運輸的未來。 2023年APEC由美國主辦,年度主題為「為各方創造具韌性且永續的未來」,運輸部長會議將聚焦「供應鏈與連結性」、「運輸部門於氣候變遷之角色」、「包容性與性別」等三項討論議題,期許APEC會員體疫後面對運輸部門的挑戰與機會,共同邁向互連、創新與包容的成長目標。 王部長將在「供應鏈與連結性」議程中報告臺灣在全球經濟景氣受疫情影響惡化狀況下,仍充分發揮供應鏈快速恢復之韌性,維持海空運能不中斷,以逆勢成長締造佳績,另亦期望向APEC各會員體闡述交通部強化關鍵基礎設施韌性、積極推動未來建設等相關規劃,讓與會代表了解臺灣在APEC區域鏈結與永續發展的努力。 結束為期三天的第11屆運輸部長會議後,王部長將於5月18日參加APEC運輸部長會議外的場邊商業論壇,該論壇由我國駐芝加哥辦事處及「美台商業協會」合作主辦,王部長會在論壇中分享我國為了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之目標,在運具技術發展、電動車進程與使用環境上所訂定的策略與政策,以彰顯我代表團此次於底特律參加APEC會議有關成果。 我代表團已針對會議所安排之重要議題,充分準備討論資料,將於會場中與會員體代表進行意見交流,並規劃於5月20日返抵國門。

Read More

臺北關籲請商民進口茶葉均應依規定出具產地證明文件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茶葉不論生鮮、冷藏、冷凍、乾、發酵、未發酵,以其收割或採集之國家或地區為其原產地。另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於108年12月30日以貿服字第1087038315號公告,自109年7月1日起,茶葉新增輸入規定「465」,進口時應檢附出口國、產製國政府或其授權單位出具之產地證明,或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公告出口國與我國諮商取代該國產地證明之文件;如屬進口供自用之貨品,且其數量未超過6公斤者免附。 臺北關進一步說明,為貼合國際貿易實務作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112年3月間以函釋補充,進口茶葉製品,自A國採收輸出至B國進行加工與包裝,其產地證明文件建議如下:一、B國政府或其授權單位出具之產地證明為B國,為符合94年2月16日財政部與經濟部公告茶葉等8項農產品之原產地認定基準及「465」輸入規定,出具產地證明時載明茶葉收割或採集之國家或地區為A國。二、設若無法由B國政府及其授權單位加註其收割或採集之國家或地區為A國,得由進口人檢附貨品收割或採集地資訊之切結文件。 臺北關再次呼籲,商民進口茶葉均應依規定出具產地證明文件,海關對於產地證明之效力或其所載內容倘有疑慮,將依進口貨物原產地作業要點送請駐外單位協查,請商民配合辦理。

Read More

前四月大陸進出口貿易13.32兆元人民幣順差持續擴大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以人民幣維持成長,但以美元計則比去(2022)年同期衰退,惟均呈貿易順差擴大。 中共海關統計,前四月大陸進出口總值13.32兆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5.8%,其中出口7.67兆元增長10.6%,進口5.65兆元僅增長0.02%,貿易順差額2.02兆元擴大56.7%。按美元計價,今年前四個月進出口總值為1.94兆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9%,其中出口1.12兆美元增長2.5%,進口8227.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7.3%,貿易順差2941.9億美元擴大45%。 以四月份單月來看,以人民幣計進出口3.43兆元,比去年同月增長8.9%,其中出口2.02兆元增長16.8%,進口1.41兆元略降0.8%,當月貿易順差6184.4億元擴大近倍(+96.5%)。按美元計價,今年四月份進出口5006.3億美元增長1.1%,其中出口2954.2億美元增長8.5%,進口2052.1億美元下滑7.9%,貿易順差902.1億美元擴大82.3%。 統計指出,今年前四個月大陸外貿進出口主要特點: -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前四個月一般貿易進出口8.72兆元增長8.5%,佔大陸外貿總值的65.4%,比去年同期提升一點六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01兆元增長14.1%,進口3.71兆元增長1.8%。同時期加工貿易進出口2.38兆元降幅近一成(-9.8%)佔總值的17.9%,其中出口1.57兆元減少4.7%,進口8107.8億元降幅達18.2%。此外,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1.73兆元增長15.4%,其中出口6764.2億元增長23.4%,進口1.05兆元增長10.8%。

Read More

滯欠稅捐經移送執行 除繳稅外尚需負擔執行必要費用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納稅義務人應納稅捐,若逾滯納期限未繳納,經移送行政執行,除應繳納滯欠稅捐外,尚需負擔因行政執行所生之必要費用。 該局說明,納稅義務人欠繳應納稅捐,經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分署強制執行,嗣就納稅義務人名下之財產進行拍賣,關於鑑價、估價、查詢、登報、保管及其他因行政執行所支出之必要費用,仍應由納稅義務人負擔。 該局舉例說明,甲環保公司欠繳110年度營業稅,經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執行,該公司名下有4部垃圾車,行政執行分署依規定進行查封拍賣作業。為維護該公司之權益,該等車輛應委由鑑價公司辦理鑑價,以評估合理的拍賣價格,該鑑價費用也屬執行必要費用,須由甲環保公司負擔。 該局提醒,納稅義務人依法應納之稅捐請於期限內完成繳納,若經移送行政執行,除原應繳納之稅捐外,尚會增加因行政執行所支出之必要費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