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事協會核發寺崎電氣開發TMIP認可證書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核發寺崎電氣產業所開發的TMIP認可證書。 日本海事協會宣布核發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創新認可證書給寺崎電氣(Terasaki Electric Co., Ltd.)開發的船載式數據平台–TMIP(Terasaki Marine Information Platform)。 為推動創新技術的傳播與發展,該協會與眾多技術領先者合作以制定適當的評估標準,並以快速認證服務的方式來提供創新認可服務。在眾多認證類別中,「產品與解決方案」認證對象為具有創新功能的船用設備與軟體技術。 該協會表示,TMIP是款船載式數據平台,可採集與儲存各種船上數據,並將數據提供給不同的應用程式使用,有助於數據利用及船上作業最佳化。該協會驗證TMIP以下功能後,即核發創新認可證書: 1.作為IoS-OP(Internet of Ships Open Platform)所定義的平台供應商來提供數據給解決方案供應商; 透過不同方式採集數據,像是與其他設備連線或是感測器直接輸出; 高速循環及長期數據收集,並且可在任何頻道中依任意週期長度來將採集到的數據儲存為單一檔案; 設備故障時,狀態變更前後皆會自動儲存數據; 主電腦故障時,會自動切換到預備電腦並持續儲存數據。 該協會將進一步推廣船舶、產品、解決方案與供應商的創新認可,並致力於支援各類創新技術與倡議。在IoS-OP上是由平台供應商(Platform Provider)負責提供船載數據伺服器,並由解決方案供應商(Solution Provider)提供岸上應用程式。欲知詳情,可至ShipDC官網 https://www.shipdatacenter.com/ 取得IoS-OP相關資訊。

Read More

今年前4月出口減17.7%進口減16.9%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發佈今(112)年4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4月出口359.6億美元,較上月增2.1%,較上年同月減13.3%(按新臺幣計算減 8.4%);累計1至4月出口1,337.0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17.7%(按新臺幣計算減 10.9%)。進口方面,4月進口292.5億美元,較上月減5.6%,較上年同月減20.2%(按新臺幣計算減15.7%);累計1至4月進口1,180.7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16.9%(按新臺幣計算減10.1%)。出入超方面4出超67.1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19.0億美元;累計1至4月出超156.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46.3 億美元。 財政部分析,由於全球景氣持續收縮,終端需求依舊疲軟,廠商普遍仍處庫存調整階段,4月出口359.6億美元,年減13.3%,連續8個月負成長;進口受晶片產業鏈萎靡不振、國際原物料行情走跌、半導體設備購置減少等影響,規模值292.5億美元,年減20.2%。累計1至4月,出口較上年同期減17.7%,進口減16.9%。 4月主要出口貨品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受惠於電腦零附件、交換器及路由器等出口成長,年增5.4%,電子零組件因半導體市況欠佳、生產鏈持續去化庫存,年減8.6%,光學器材隨面板供需改善,減幅收斂為17.8%;傳產貨類買氣未見回穩,出口均呈兩位數下降,其中化學品年減34.4%,紡織品、塑橡膠、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逾2成5。 累計1至4月主要貨品出口全面衰退,其中電子零組件年減15.1%。主要市場方面,4月對日本出口受積體電路外銷支撐,年增19.8%,規模值為歷年單月新高,其餘四大市場續呈減勢,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年減2成2,對美國年減10.3%,對東協、歐洲因有資通與視聽產品訂單挹注,各年減 7.1%、3.6%相對較緩。累計前4月對陸港出口年減 28.5%,所占比重降至近20年同期低點(35.2%),對美國、東協各減 15.0%、14.1%,對歐洲減2.2%,僅對日本增 1.2%。 展望未來,隨高效能運算、資料中心、車用電子、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與數位轉型商機持續推展,可望維繫我國出口動能,惟全球通膨、緊縮貨幣政策、俄烏戰爭僵持等不利經濟成長因素仍存,加上美中科技爭端尚未緩解,皆為前景增添不確定性,我國上半年出口仍將面臨相當壓力,有待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Read More

財部簡化進口純天然果蔬汁免徵貨物稅作業程序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昨(8)日核釋,廠商進口原料型態且商品包裝無品牌標示之純天然果蔬汁相同貨品〔指生產國別、製造商、規格(即容量)、純度均同一者〕達5批以上,經進口地海關取樣送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之食品認證檢驗機構化驗均符合國家標準者,得檢具相關報關資料,向進口地海關切結並申請嗣後進口相同貨品時,免再逐案取樣送驗並免徵貨物稅放行。 財政部表示,依現行簡化進口「相同貨品」純天然果蔬汁免逐案取樣送驗並免徵貨物稅放行之作業程序,廠商進口純天然果蔬汁符合生產國別、品牌、純度均同一之條件者,即可認屬相同貨品,且該相同貨品達5批以上,經送驗均符合國家標準者,得申請免再逐案取樣送驗並免徵貨物稅放行。惟實務上,以原料型態(多採桶裝)進口之純天然果蔬汁,其進口後主要供分裝(瓶裝、罐裝或其他包裝型態),或供加工產製其他飲料品或食品,並非直接上市銷售而無品牌資訊,致無法適用上開簡化措施。 財政部考量以原料型態進口之純天然果蔬汁,其商品包裝無品牌標示,與有品牌標示之貨物,其風險管理程度不同,且不同包裝容量之同一貨名貨物,是否即為相同貨物,於審核上較難認定,爰核釋以原料型態進口且外觀包裝無品牌標示者,其「生產國別、製造商、規格(即容量)、純度」均同一者,得認屬「相同貨品」,以適用簡化進口純天然果蔬汁免逐案取樣送驗並免徵貨物稅放行之作業程序。 財政部說明,有關進口純天然果蔬汁相同貨品之核認,有助簡化查驗取樣作業,減輕廠商檢驗費用負擔並加速貨物通關。

Read More

CCFI貨櫃運價指數小漲美國線持續漲勢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至本(五)月第一週(5/5)市場週報呈現小波動,當週平均運價小漲千分之三,其中美國線持續漲勢,歐洲與地中海線消漲互見,南美與波紅線升勢明顯。 上海航交所公布之CCFI貨櫃運價指數由前週之964.49點小漲至967.58點,所列十二條航線當中七條航線回跌,五條航線較前週續漲,其中日本線由前週913.7點自九百點回落(883點),歐洲線跌至1170.67點,美西線5/5升至750.81點連漲兩週及近九週峰值,美東線933.14點連漲兩週,韓國線則跌破六百點(599.4點,地中海線1696.22點連漲兩週及近一千七百點,紐澳則跌至641.91點今年以來最低。 上海航交所數據指出,南非線5/5指數跌破八百點(780.97點),係今年一月中跌破一千六百點一路走跌,南美線升達710.51點呈現連續五週漲勢及去(2022)年十二月中峰值,東西非線550.94點在前週小漲後回跌,波紅線5/5升至一千兩百點(1226.51點),呈現連續三週漲勢及去年底以來峰值。

Read More

高雄關提醒正確申報WATER FILTERS 陶瓷濾心稅則 以加速貨物通關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近來有進口人報運進口「WATER FILTERS 陶瓷濾心」,申報貨品分類號列第8421.99.10.00-5號「過濾芯子(供立即使用者)」, 第1欄稅率3%。經審核結果,參據國際商品統一分類制度註解(下稱HS註解)之詮釋,依其材質為陶瓷,則該陶瓷濾心非屬第8421節貨品範疇,應改列貨品分類號列第6909.90.10.00-9號「自來水過濾器」,按第1欄稅率7% 核課計稅。 該關進一步說明,依據海關進口稅則解釋準則一〔第84章章註一(乙)及第69章章註一〕及六規定,及參據HS註解第69章第一分章總則、第6909節及第8421節「本節不包括主要以陶瓷或玻璃製成之過濾器(分別歸屬第69或70章)」之詮釋,案貨屬家用之自來水過濾器陶瓷濾芯,應歸列貨品分類號列第6909.90.10.00-9號。 該關籲請進口人報運該類貨品進口時,應依據前揭海關進口稅則及參據HS註解正確申報貨品分類號列,如對貨物之貨品分類號列或相關輸入規定有疑問,可於貨物進口前依進口貨物稅則預先審核實施辦法規定,備齊申請書等貨物相關文件(請至財政部關務署首頁>資訊匯流>資料下載>書表下載>進口業務項下載),向進口地海關申請進口貨物稅則預先審核,以加速貨物通關並減少徵納雙方爭議。高雄關稅則預先審核服務電話(07)562-8262,如有相關疑問,可電話洽詢。

Read More

臺北關:自國外輸入美容儀 應注意醫療器材管理法相關規定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近來疫情趨緩,為了護膚保養、美麗出遊,不少民眾自國外購買美容儀進行居家美容,臺北關提醒,應注意該類產品是否屬於醫療器材。 臺北關表示,依據「醫療器材管理法」規定,進口醫療器材須事先取得衛生福利部(下稱衛福部)核發之輸入許可證或同意文件,並於進口報單申報填列醫療器材許可證號碼,如進口LED光療儀、雷射生髮帽、呼吸器等皆應於輸入前申請許可證;若擅自進口未經核准之醫療器材或自國外進口醫療器材進行販售,依同法第62條規定,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00萬元以下罰金。 臺北關再次表示,依據「特定醫療器材專案核准製造及輸入辦法」第6條第4項規定,倘民眾進口符合規定之專供個人自用(計 8 項,即OK繃、液體OK繃、棉棒、衛生套、衛生棉條、日拋隱形眼鏡、矯正鏡片、醫用口罩)及數量,或臨床試驗用且屬檢體採集耗材套組,無須向衛福部申請同意文件,通關時填報專用證號代碼即可,惟此方式通關以每半年使用1次為限。 臺北關建議,民眾購物前宜多瞭解產品內容及進口相關規定,若無法判定產品是否屬醫療器材,可先向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出醫療器材屬性管理查詢申請,以免違規受罰。

Read More

首季我海空自由貿易港區量減值增貿易值增3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第一季我海空自由貿易港區沿續去(111)年量減值增態勢,其中貿易量降幅超過兩成,貿易值比去年同期持續增加三成。 交通部統計,今年一至三月我海空自由貿易港區貿易量累計96.2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22.29%,其中仍以台中港佔69.9萬噸居首,但比去年同期減少25.33%,其次是高雄港19.8萬噸亦較去年同期減少20.46%。 貿易值方面,前三月為新台幣4893億元比去年同期年增30.76%,其中桃園空港即佔358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16%,穩居各港之首,其他各港依序是台中822億元(+80.61%)、台北262億元(+34.86%)、高雄210億元(+6.62%)。

Read More

大陸首艘大型郵輪啟動全球海員招募計畫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啟動全球海員招募計畫,愛達郵輪(Adora Cruises)正式宣佈與多家國際和國內專業船員服務機構達成合作,旨在為旗下包括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在內的船隊招募三千名郵輪專業人才。 據稱,愛達郵輪未來三年將通過招募更多郵輪專業人才構建本土郵輪運營團隊,創造就業機會,培育中國郵輪品牌核心競爭力。此次招募計畫涉及專業技術、職業服務和行政管理等多個職能領域,其中包括海事運營、酒店管理、餐飲服務、客房服務、船上娛樂、岸上觀光、市場行銷、商品銷售、資訊技術、人事行政等崗位。 招募計畫還涵蓋船上高級行政管理崗位的招聘,這些重要職能領域的管理人員將有助於提升愛達郵輪的服務品質和客戶體驗。招募計畫由愛達郵輪聯合國內外知名船員服務機構發佈。這些合作夥伴將為愛達郵輪提供專業的人才招募和培訓支援,協助其建設一支高素質、國際化的郵輪運營團隊。 除社會人才招募外,愛達郵輪同步啟動“船員管培生招募計畫”,吸納有志於在郵輪行業長期發展的應屆畢業生,加快培育高層次複合型海洋人才。愛達郵輪(Adora Cruises)將通過建設國際水準的人才梯隊,結合本土化思維與國際化運營經驗,推動本土郵輪配套服務提質升級。 隨著首艘國產大型郵輪交付在即,愛達郵輪將為本土郵輪產業量身定制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船員培訓計畫,融合線上線下多元培訓場景。據瞭解,愛達郵輪旗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預計今(2023)年交付使用,總噸位13.55萬噸,擁有2125間客房,可容納5246名乘客,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已進入設計和建造階段。

Read More

BRICS六月召開年度會議研商擴大會員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五國組成的金磚國家經濟集團(BRICS),將在今年六月初於南非開普敦召開年度會議,據悉,該組織將在本次會議上討論是否將擴大會員國數量,去美元化風向似乎已成。 消息指出,南非方面透露,金磚國家將會討論是否擴張以及擴張的方式,目前有十三個國家正式要求加入金磚,另有六個國家非正式要求加入,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加入的申請,目前尚不清楚那些國家參與申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是正式申請的國家之二。此外,埃及在三月宣佈申請加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NDB),並解釋稱該國議會希望減少對美元的需求。  總體來看,減少對美元的需求可能是其他國家想要申請加入BRICS的一個重要理由。 據悉,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Alexander Babakov表示,俄羅斯正在帶頭開發一種新貨幣,並將之應用於金磚國家的跨境貿易,在巴西總統盧拉訪問中國大陸期間,巴西也發出去美元化的信號。當美國及其盟友在俄烏衝突後,迅速取消俄羅斯對金融資訊系統SWIFT時,許多國家感到震驚,這也加速很多國家的去美元化進程,金磚國家成員之間創造新貨幣的努力,可以為建立去美元後的全球新秩序鋪平道路。 數據顯示,金磚國家在GDP規模上已經超過了美國,且超過了七國聯盟(G7)的總和,這代表著金磚國家去美元化的努力意義重大。 印度正在推動數位貨幣,同時其央行批准與十八個國家相應銀行的特殊盧比帳戶,以推動盧比結算交易。俄羅斯則在三月宣佈採用人民幣作為其主要儲備和結算貨幣之一,巴西和中共也在探討以雙邊貨幣結算進出口貿易的機制。金磚之外,孟加拉和俄羅斯同意接受人民幣支付Rooppur核電站的款項,孟加拉將通過中國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向俄羅斯支付相當於3.18億美元的人民幣完成交易對價。 此外,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敦促印尼當地放棄Visa和萬事達卡,轉而開發本地支付平臺,東盟財長也在印尼聚會時發出呼籲,並探討擴大東盟跨境數位支付系統以削弱美元在貿易中作用的措施。甚至連歐盟國家中也出現放棄美元結算的交易,中石油與法國道達爾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所成功完成人民幣液化天然氣交易,交易量達到6.5萬噸液化天然氣。種種跡象表明全球對美元的疑慮正在加深,十九國希望加入金磚國家組織或許也是去美元化進程中的重要節點。

Read More

非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前3大公司依序為中華電/華航/萬海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整理臺灣證券交易所112年4月1日公布之個體財報,以107年起每年均有公布財報之公司為對象(不含 KY 股及 TDR),計有1,591家。111年上市櫃公司營收、獲利、研發及投資皆為近5年新高:111年上市櫃公司個體營收淨額25兆2,392億元,年增5.0%,營業利益2兆6,414億元,年增4.6%,營業利益率10.5%,連2年逾10%;研發費用及固定資產分別為6,969億元、1兆6,949億元,成長幅度均逾1成。 非製造業上市櫃公司中,非製造業者計457家,占整體上市櫃公司28.7%;依111年營收規模觀察,則占16.2%。其中非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以運輸及倉儲業最近:111年非製造業上市櫃公司固定資產投資1,799億元,年增15.0%,其中以運輸及倉儲業861億元居首,年增49.1%,主因運輸業者為擴大事業佈局,投資新船、貨櫃,以及因應跨境旅遊需求增加,擴增航空器購置所致。非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前3大公司依序為:中華電296億元、華航266億元及萬海247億元。 批發及零售業、運輸及倉儲業為非製造業營收成長主要來源:111年非製造業上市櫃公司營收淨額4兆919億元,年增6.9%,其中批發及零售業2兆730億元,占整體非製造業營收淨額約5成,年增6.4%,主因受惠新興科技應用續溫,帶動相關電子零組件通路商營收增長,加以防疫措施鬆綁,民生經濟活動漸回常軌,消費動能回升所致;運輸及倉儲業因貨櫃航運需求穩定,加以邊境解封,帶動航空旅運需求回溫,年增14.2%。非製造業營收淨額前3大公司依序為:文曄4,195億元、陽明2,610億元及統一超1,829億元。 非製造業以運輸及倉儲業獲利表現最佳:111年非製造業上市櫃公司營業利益6,108億元,年增3.0%,營業利益率14.9%,較上年減少0.6個百分點,其中以運輸及倉儲業營業利益3,009億元最高,年增7.2%,營業利益率35.2%,較上年減少2.3個百分點,主因海運運價下跌,以及航空燃油價格上揚墊高營運成本,壓縮獲利空間所致。非製造業營業利益前3大公司依序為:陽明1,660億元、日月光投控622億元及長榮558億元。 非製造業研發費用以資訊及通訊傳播業投入最多:111年非製造業上市櫃公司研發費用213億元,年增4.7%,亦呈逐年成長趨勢,其中以資訊及通訊傳播業90億元投入最多,年增9.8%,研發強度達2.2%,優於整體非製造業0.5%。 製造業:上市櫃公司中,製造業者計1,134家,占整體上市櫃公司71.3%;如依111年營收規模觀察,則占83.8%。資訊電子產業為推升製造業營收成長之主要貢獻來源:111年製造業上市櫃公司營收淨額21兆1,474億元,年增4.7%,其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10兆2,629億元,年增2.5%,主因受惠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擴展,帶動伺服器及網通設備等出貨成長,惟下半年受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走弱,抑制部分增幅;電子零組件業5兆7,577億元,年增7.4%,主因5G、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帶動營收攀升;化學原材料業、基本金屬業因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產業鏈持續進行庫存調整,各年減6.7%、3.0%。製造業營收淨額前3大公司依序為:鴻海3兆8,037億元、台積電2兆2,523億元及和碩1兆2,324億元。 製造業以電子零組件業獲利表現最佳:111年製造業上市櫃公司營業利益2兆306億元,年增5.1%,營業利益率9.6%,與上年持平;其中電子零組件業營業利益1兆5,114億元,年增20.5%,對製造業獲利成長貢獻最大,營業利益率26.3%,較上年增加2.9個百分點;化學原材料業、基本金屬業因市場需求緊縮,壓縮獲利表現,營業利益率分別為4.9%、6.0%,較110年減少9.2及6.5個百分點。製造業營業利益前3大公司依序為:台積電1兆907億元、聯電827億元及聯發科542億元。 資訊電子產業為製造業研發費用之大宗:研究發展是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的關鍵,111年製造業上市櫃公司研發費用6,756億元,年增12.5%,呈逐年成長趨勢,以資訊電子產業為製造業研發費用之大宗,其中電子零組件業研發費用4,421億元居首,年增15.4%,占整體上市櫃公司研發費用63.4%,其次為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1,496億元,年增8.2%,占21.5%,兩者合計占84.9%。如以研發強度(研發費用占營收淨額之比率)觀察,電子零組件業研發強度7.7%,優於整體製造業3.2%,較110年增加0.6個百分點。研發費用前3大公司依序為:台積電投入1,608億元居首,占整體上市櫃公司研發費用23.1%,年增30.3%;聯發科投入824億元居次,年增30.1%;瑞昱投入247億元居第三。 半導體業者持續投資帶動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成長:受惠半導體業者持續投資先進及成熟製程,111年製造業上市櫃公司固定資產投資1兆5,149億元,年增15.7%,其中電子零組件業1兆2,937億元,年增18.4%,占整體上市櫃公司固定資產投資76.3%。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前3大公司依序為:台積電8,976億元,占整體上市櫃公司固定資產投資5成3,年增13.1%,其次為聯電723億元及華邦電408億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