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廠商面臨匯率變動的兌換損益 應於實現時認列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內企業於進、出口買賣貨物時,如有新臺幣與外幣間的兌換損失或盈益,應注意損益認列時點。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如進、出口買賣貨物,且雙方約定交易金額以外幣支付,於進、出口貨物時,以當日匯率換算新臺幣,作為進貨或銷貨的入帳金額,嗣後營利事業實際收付帳款時,再以結匯日匯率計算,原入帳匯率與結匯匯率變動所產生的收益或損失,可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29條及第98條的規定,列為當年度的兌換盈益或兌換虧損,如只是因匯率調整而產生的帳面差額,因屬未實現兌換損益,在稅務申報時就不能列報為當年度損益。 該局舉例說明,甲公司於111年11月7日出口商品予國外A公司,雙方約定價格為50,000美元,出口當日甲公司依美元匯率32元,列報銷貨收入新臺幣(下同)1,600,000元;如於111年12月31日仍未收款,以當日美元匯率30.3元計算,帳上會有兌換虧損85,000元【美元50,000*(32-30.3)】,但因該筆虧損係因匯率調整產生的帳面差額尚未實現,於稅務申報時,不得列為111年度損失;嗣後甲公司於112年1月10日收到國外A公司支付貨款50,000美元,結匯匯率為30元計算,實際發生兌換虧損為100,000元【美元50,000*(32-30)】,所以甲公司於辦理112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時,可列報兌換虧損100,000元。 該局提醒,營利事業向國外進、銷貨的兌換損益,如僅因匯率變動而發生帳面上的差額,不能列報損益,應於實現時才能列報當年度損益,且應有明細計算表供國稅局核對,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Read More

台航首季稅後淨利1.4億元陽明股利挹注EPS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航業董事會昨(三)日通過今(112)年第一季財報,首季稅後淨利1.4億元(EPS=0.34),同時決議配發111年度現金股利每股2.2元,較110年度(每股2.0元)多0.2元,配發率45.5%,與同業平均相近。 台航指出,日前陽明海運已宣告配發每股20元現金股利,若按現有持股,預計於第二或第三季挹注EPS約1.7元。 該公司112年Q1營收約9.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2億元(成長14%),總營收約有86%來自散裝,Q1主要成長動能係本期散裝營運船舶數量較去年同期多三艘,且運價多於去年上半年市況較佳時所議定,尚能承受全球高利率、高通膨及中國解封復工較遲所帶來的衝擊,故Q1仍能保有相當營收成長力道。 112年Q1營業毛利約三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32億元,成長約12%,營業毛利率為33%,與去年同期相當,雖目前散裝平均運價較去年上半年為低,但按其散裝船隊租約配置策略,以及中油觀塘工業港合約之港勤拖船迄今已全數投入營運,除增裕營收外,整體毛利率有望維持在一定水準。 該公司近年持續執行散裝船隊汰舊換新計畫,審慎評估並處分船齡高且較無競爭力船舶,分別於110年及111年各公告訂造兩艘六萬噸及四萬噸散裝船計畫,以維持船隊規模並提高船隊競爭力,預計113年Q2起陸續交船。 展望今年散裝海運運價,中國大陸雖已逐漸脫離疫情影響,惟經濟復甦仍步履蹣跚,再加上中美貿易戰,致使大量外資外移,讓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岌岌可危,使得大宗原物料需求恐有大幅下滑疑慮,將不利散裝運價反彈。此外,若俄烏戰爭結束,重建商機預估有四仟億美元,將有利散裝運價走升。另外,國際海事組織已於2023年初開始對現成船開始實施能源效率指標及營運碳強度指標等措施,且歐盟已決議於2024年對進出歐盟水域的船舶課征碳稅,這些措施會逐漸提高老船營運成本並加速其淘汰,有利運價提升。

Read More

捷迅第一季每股盈餘(EPS)2.04元 穩健推動整合型物流營運看俏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捷迅昨(3)日經董事會通過,公告112年第一季合併財報,營收8.13億元,稅後淨利0.61億元,每股盈餘(EPS)2.04元。 各項服務項目營業佔比分別為空運服務69.68%、海運服務18.56%、其他服務11.76%。 捷迅總經理孫鋼銀表示國際市場自去年第四季開始,經濟呈現下行曲線,捷迅不畏高運價退潮現象,反而逆勢加快腳步,積極朝整合型物流方向佈局東協市場的營運據點,及設立海內外倉儲等服務項目。捷迅為保障股東及客戶權益下擴大服務版圖,今年底前將於美國德州建置逾13萬英呎自有海外物流倉,藉此使全方位整合型物流服務更完整,營運成長及獲利狀況將逐季顯現。 全球經濟二元化現象日趨白熱化,加上中美貿易逆差擴大,物流行業受到供大於求的失衡衝擊下,低運價氛圍瀰漫市場。 捷迅透過長期規劃因應現今市場各種變化,採取聚焦在為客戶提供整合型物流供應鏈的專案模式,當客戶面對進出口國海關關務、倉儲、碼頭、貨車拖運、國際運輸船班、艙位等問題時,為客戶安排最妥善的物流方案,使捷迅在低運價週期帶來的影響能降到最低,凸顯與客戶是建構在長期合作的基礎上,進而發展出有別於市場同業的競爭優勢。 捷迅不僅發揮團隊的快速溝通及整合能力,同時彙總客戶面臨的各式問題,透過系統性分析,替許多國際知名IT產業客戶群,提供許多成功且高於預期的解決方法,並且讓客戶樂於分享經驗給其他供應商及終端客戶,捷迅經由提供真誠服務而取得長期訂單、贏得客戶信任,創造出從運費價差以外穩定獲利的方程式,實現持續成長的目標。 捷迅秉持永續經營的精神,為股東、客戶、供應商、員工及社會大眾,打造共生共榮共好的企業環境,並專注於達成目標為使命,同時以此理念攜手全球海內外近400名同仁邁出每一步,讓分別位於兩岸三地、東南亞、及美國的18處營運據點及9座物流倉等營運項目,開創出超過數十萬長期支持的廣大客戶群,並將持續以此而努力。

Read More

卡達大規模擴張LNG運輸船隊百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卡達大規模擴張LNG運輸船隊,天然氣出口國論壇(GECF)2023年度天然氣市場報告顯示,卡達正開始另一波船隊擴張,以支持其國內的北油田擴張,以及在美國海灣地區的Golden Pass液化天然氣碼頭的投資。 消息指出,為達成前述目標,卡達獲得韓國所有主要造船廠未來五年的預訂船位,訂購量約達100艘。新造LNG船的成本已超過2.5億美元,這比2021年期間的平均價格高出約兩千萬美元。報告進一步稱,近年來這種類型船舶造價的增加,主要是由於與建築材料(主要是鋼鐵)有關費用上漲,以及可用的船廠數量短缺。前述情況導致船東正在探尋其他擁有資質的船廠,特別是隨著韓國現代、大宇和三星船廠在2025年之前的船臺全部訂滿,中國大陸船廠的重要性日益增強。 由於LNG需求整體增長,預計2023年全球LNG運輸量的增長趨勢將繼續。此外,美國自由港LNG工廠的重啟,以及歐洲和亞太地區貨物進口的增加,都將推動LNG航運。然而由於國際海事組織的新規,在2023年及以後,LNG航運市場可能會出現供應吃緊情況。 據瞭解,去(2022)年底全球液化天然氣船隊為677艘,雖然總數逐漸增加,但2022年只有28艘新船投入使用,增幅僅為4%,係自2013年以來的最低增幅。

Read More

高雄關辦理私貨及逾期貨標售 歡迎各界踴躍投標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將於112年5月11日下午2時,在該關關本部5樓辦理112年第5次充公私貨及逾期貨物通信標售,對象不限廠商或個人,歡迎踴躍投標。 本次標售貨物為螺帽、研磨輪(鈸型磨削砂輪、可彎曲磨片及平行切割砂輪)、噴油嘴、紙錢及緯邊針織布,相關公告內容及規定,請至該關網站(網址:https://kaohsiung.customs.gov.tw)「資訊公開/標售公告」瀏覽。 該關提醒有意標購民眾請備妥身分證件,於112年5月5日及8日至10日上午9時至12時或下午1時至4時30分至該關私貨倉庫或各貨櫃場看貨(TEL:07-8122648、07-8122641)。 投標者請備妥以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為受款人之臺銀本票、銀行本行支票或銀行保付支票且應為即期之票據;押標金總額未逾新臺幣5,000元者,得繳納現金,於112年5月8日至10日上午9時至12時或下午1時至4時至該關關本部3樓法務緝案組(高雄市鼓山區捷興一街3號,劉小姐電話:07-5628334;許小姐電話:07-5628339)辦理押標手續。

Read More

交通部修正商港港務管理規則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發佈修正商港港務管理規則第二十九條之二修正條文,針對第二十九條之二港區危險物品裝卸、存放之公民營事業機構,應設置 危險物品儲放管理專責人員,其名單應於每年一月底前或人員異動時儘速報請航港局或指定機關備查。 前項專責人員須經航港局、指定機關或航港局所委託之機關(構)、學校或民間團體訓練合格,取得結業證書;其受訓級別、人數、訓練時數及訓練課程之規範。

Read More

交通部預告航空站空側設施及作業認證辦法修正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預告航空站空側設施及作業認證辦法第二條附件二修正草案,本次修正重點為使航空站經營人依本辦法第二條申請航空站內供航空器起飛、降落及地面活動區域之設施及作業認證時,所檢附之航空站空側手冊能符合最新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第十四號附約與第十九號附約之相關規定及實務需要。 因此修正本辦法第二條附件二航空站空側手冊格式及內容中有關機場參考點座標精確度、跑道標高精確度、障礙物淨空區尺寸標示、清除區資訊、燈光系統及部分燈光名稱、空側作業程序部分項目名稱、安全管理系統之安全政策及目標、安全風險管理、安全保證及安全提升等各項規定之具體內容,以資遵循。 航空站空側設施及作業認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係於九十七年四月十四日訂定發布,並經一百零六年一月十一日修正施行迄今。

Read More

航空業穩定回溫 2025年可望恢復疫前水準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推估,在新冠肺炎疫情已朝穩定可控方向發展下,各國國境陸續解封,今年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可望恢復2019年運量的40%-60%,在航空業穩定回溫下,樂觀情境2025年可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的水準。 百年大疫重創航空產業,相較疫情發生前,我國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急遽減少,在最低的2021年僅有102萬人次,為疫前(2019年)的2%不到。 民航局長林國顯指出,為協助航空產業度過疫情難關,政府自2020年至2022年,陸續推出紓困1.0、2.0、3.0方案、110年第1季及第2季、紓困4.0方案、111年上半年及下半年紓困措施,共計約417億元,大幅減輕航空產業之資金負擔,以利業者維持營運並避免裁員,並有助於產業儲蘊營運資源,也因為業者保留元氣,因此疫情一趨緩,就能立即提供服務能量給國際旅客服務。 尤其是華航與長榮兩家國籍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間也因「貨」得福,受惠於全球貨運暢旺與運價高漲,連續三年維持獲利。在政府協助紓困,業者保持元氣,國籍航空業者也能自立自強維持自身能量下,民航局統計,自2022年10月13日檢疫措施鬆綁,並自12月10日起取消入境人數限制後,旅客人數已逐步攀升,以今年1-3月為例,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已達743萬人次,成長相當快速。 此外,林國顯表示,雖然受限於航空公司機組人員能量、國內外各機場之地勤能量等尚需時間恢復,今年1月至3月國際載客人數已恢復2019年同期的51%,隨著航空公司能量逐漸恢復,全球民眾生活也逐漸恢復正常,後續恢復腳步可望加快。 民航局推估,今年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可望恢復至2019年運量的40%-60%,明年恢復至2019年運量的65%-80%,至2025年即可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為了因應航空業持續回溫,民航局表示,除了持續督促國籍航空公司儘速補足人力缺口、提升準點率,長期也會加速推動各處機場建設。讓民眾在疫後恢復正常生活時,也能持續提供高品質旅運服務。

Read More

基隆關公告端午連假通關業務調整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公告今(112)年6月21日及端午節連續假期期間(112年6月22日至25日),通關業務辦理方式調整事宜。 112年6月21日(連續假期前一天)之一般進、出口通關案件,除特殊情形外,該關將於當日處理完畢。為維持112年6月22及23日進、出口貨物通關順暢,該關採取下列服務措施:貨物進、出口通關於上午8時30分至16時30分辦理:業務一組、業務二組、五堵分關及桃園分關之案件,集中於關本部1樓服務中心辦理;八里分關及馬祖派出課之案件,於各該辦公處所辦理。前述派員辦理通關業務期間,視同正常辦公時間,免依海關徵收規費規則第3條第1項第5款及第4條第4項附表一規定進口貨物監視服務項目(四)、(五)、(十)規定徵收特別驗貨費及特別監視費。 112年6月24日至25日之進、出口通關案件,依據週休二日單一窗口通關作業方式,於112年6月24日上午8時30分至12時30分辦理。 連續假期期間旅客行李及船舶維持24小時通關;倉棧組結關檯、倉棧組監理課、花蓮分關及八里分關照常24小時輪值;花蓮分關蘇澳派出課22時後視需要派員辦理;基隆港東、西岸櫃場及雜貨碼頭酌情派員值勤。 通關業務聯絡電話:該關服務中心:(02)24213273 、(02)24202951分機1005、0800-306001(免付費服務電話)。處理緊急事件聯繫專線:(02)24213272。八里分關:(02)86305427分機251。馬祖派出課:(0836)23708。

Read More

廈門港去年櫃量突破1240萬TEU今年首季持平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廈門港去(2022)年貨櫃量突破1240萬TEU達標,今年第一季相較去年同期呈現持平,年增率低於一個百分點。 據統計,廈門港今年第一季整體貨物量為5160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四點三,其中外貿貨物量佔2850萬噸減少百分之一點二,貨櫃量290萬TEU比去年同期略增千分之七。 統計分析,廈門港方推出《廈門港貨櫃發展扶持政策及實施細則(2022-2024年)》《關於推進對台海運快件"南向通道"建設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保障廈門港貨櫃量實現可持續增長;編制完成《廈門港口高品質發展規劃》《廈門港區功能提升及臨港新城規劃》等,通過全港規劃引領、優化空間佈局,有效助力破解港城矛盾,實現港產城融合發展,優化港區功能佈局。 根據去年初制定的目標,廈門港2022年全年貨櫃量由前(2021)年度首次突破1200萬TEU(1204.64萬TEU)邁向1240萬TEU(1243萬TEU)再創歷史新高,佔福建全省比重近7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