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月大陸服貿保持增長旅行服務兩位數成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商務部發布今(2023)年前兩月中國大陸服務貿易發展情況,其中旅行服務隨著逐步解封兩位數成長明顯恢復。 中共商務部報告指出,2023年一至二月,大陸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增長,進出口總額9695.8億元人民幣,比去(2022)年同期增長1.7%,其中服務出口4123.3億元下滑11.8%、進口5572.5億元增長14.7%,呈現服務貿易逆差1449.2億元。 該部統計分析,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佔占比提升。前兩月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4069.2億元增長6.4%,佔服務進出口總額比重達42%,比去年同期提升一點九個百分點,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2438.5億元增長11%,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保險服務、金融服務、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分別增長38%、19.1%、15.8%。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1630.7億元增長0.2%,進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電信電腦和資訊服務,分別增長24.8%、15%。至於旅行服務明顯恢復,前兩月旅行服務進出口2094.3億元增長39.8%,其中出口增長12%,進口增長41.8%。

Read More

長鵬輪遭數名歹徒登輪行竊意外 不影響原訂船期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昨(六)日表示,針對2,800 TEU巴拿馬籍貨櫃輪「長鵬輪」(Ever Boomy)四月五日清晨二時許在馬尼拉港外錨地等候進港時,突遭數名歹徒登輪行竊,並挾持捆綁一名在甲板巡邏的印尼籍水手,所幸該員順利逃脫。 長榮海運也提到,船長獲報後隨即通報菲律賓海巡署(Philippine Coast Guard)與船籍國(巴拿馬)相關單位,經查該船上所有人員均安,且無重大財物損失,菲律賓海巡署隨後已上船進行調查,該起意外事件不影響原訂船期。

Read More

中共擴大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五省市生效施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關於擴大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實施範圍的通知》,該項通知在天津、遼寧、浙江、福建、山東五省市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本(四)月一日起生效施行。 福建省方面稱,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的港口中,離境港共三個,包括廈門海滄港區、東渡港區兩個;全國啟運港和經停港共十九個,包括廈門港等六個省內港口,以及大連、天津、蘇州太倉、寧波舟山、溫州、汕頭、潮州、深圳等十三個省外港口。 閩省當局指出,啟運港退稅政策是中國大陸出口退稅管理模式的一項重大改革與創新。一般而言,出口退稅是外貿貨物運到離境港並辦理結關手續以後才能退稅,而啟運港退稅政策則是外貿貨物從啟運港運出時,尚未運到對應的離境港,即視為已出口並可辦理退稅手續。在該模式下,對啟運港而言,從啟運港出發的外貿貨櫃貨物直接退稅,出口企業縮短退稅週期,加速資金周轉,更願意就近從啟運港辦理出口,實現出口企業和啟運港的"雙贏"。對離境港而言,從啟運港出發的外貿集裝箱貨物,只有通過相應的離境港離境,方可在啟運港申請辦理出口退稅,從而增加離境港的中轉貨物量。 廈門港務海運公司表示,推出啟運港退稅政策的出臺,將有利於周邊腹地貨流向廈門港彙集,有利於廈門持續做大做強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精準的航線對接,將有助於東南沿海出口企業選擇廈門港作為首選出海口。 本次發布實施《關於擴大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實施範圍的通知》批准山東港口青島港作為離境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宣告結束中國北方沒有水路離境港的歷史,也為山東港口送上政策大禮。此次獲批作為青島港配套啟運港的有營口市營口港、大連市大連港、秦皇島市秦皇島港、唐山市唐山港、天津市天津港、滄州市黃驊港、濱州市濱州港、東營市東營港、濰坊市濰坊港、煙臺市煙臺港、威海市威海港、日照市日照港、連雲港市連雲港港、鹽城市大豐港、欽州市欽州港、洋浦經濟開發區洋浦港,涵蓋山東、遼寧、河北、天津、江蘇、廣西、海南七省、市的十六個港口。 去(2022)年山東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16億噸、貨櫃量超過3700萬TEU,分別位居全球第一與第三,其中青島港吞吐量位列全球第四,貨櫃量排名全球第五。

Read More

貿易局預告今年5月15日起停止施行與薩爾瓦多FTA 將協助廠商因應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薩爾瓦多海關總署去(111)年11月9日於政府公報公告,依據薩國最高法院裁示,自同年11月7日停止自我國進口產品適用優惠關稅待遇,須按中美洲共同對外關稅課徵關稅。由於薩國片面廢除與我國FTA,已構成重大違約行為,我政府決定停止施行與薩國之FTA,預告將於今(112)年5月15日起停止施行。 我國與薩爾瓦多於107年8月21日終止外交關係,薩國外交部曾於107年12月發布行政命令,擬自108年3月15日起廢除臺薩FTA,獲薩國最高法院初判裁定違憲並須經國會審議。惟依據薩國最高法院去(111)年11月7日最終判決,薩國外交部廢除臺薩FTA未造成蔗農個人財產損害及侵害權利。 貿易局表示,依據FTA第18.05條規定,退出FTA應於締約國一方通知締約國他方180日後生效,惟我方未曾接獲薩方通知。薩國片面廢除與我FTA,貿易局提醒廠商注意因應,並將全力維護我業者權益,包括透過籌組拓銷團、邀請國際買主來臺採購、補助參加國際專業展及商機媒合會等,主動協助我業者拓銷。外貿協會已初步規劃「2023年拉丁美洲拓銷團」、「2023年拉丁美洲商機日」、「2023年扣件業赴中南美洲拓銷團」等活動,歡迎業者踴躍參加。 去(111)年我對薩出口8,158萬美元,僅占我出口總額0.02%,我自薩進口1,883萬美元,占我進口總額0.004%。我出口至薩國主要為機動車輛零件、塑膠化學原料、紡織品、橡膠或塑膠加工機等,而我自薩國進口主要為電容器、蔗糖、鋼鐵廢料、咖啡等,停止施行與薩國之FTA對我整體貿易影響有限。

Read More

我國積體電路在日本進口市占率逾5成居各國之冠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根據經濟部統計,我國積體電路、儲存媒體、聚縮醛在日本進口市占率均居各國之冠:2022年我國出口至日本的前三大貨品積體電路、儲存媒體、聚縮醛,在日本進口市占率均居各國之冠,其中積體電路在日本進口市占率58.0%,大幅領先其他國家,最具市場競爭力,儲存媒體、聚縮醛市占率分別為29.8%、34.7%,占比均較上年提升。電腦裝置在日本進口市占率4.1%,排名第三,僅次於中國大陸及新加坡。 去(2022)年我國對日本出口續創歷年新高,我國與日本經貿關係密切,日本不僅是我國第五大出口市場,亦為第二大進口市場,臺日兩國在全球市場上各擁有競爭優勢,也具高度互補性。2021年由於全球景氣復甦,終端需求回升,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我國對日本進、出口同步擴張,規模值均創下歷年新高紀錄,分別年增22.3%、24.8%;2022年雖續創歷年新高,出口金額達到336.1億美元,惟受俄烏戰爭及通膨壓力升高影響,增幅縮小至15.1%;2023年終端需求持續疲軟,主要貨品中除積體電路外,年增率多轉呈負成長,1-2月出口增幅續縮小至2.1%。進口亦受全球經貿動能走弱影響,2022年進口年增率轉為年減2.7%,2023年1-2月減幅更擴大到16.1%。 我國出口日本以積體電路為大宗,占對日本整體出口達47.0%:按HS code 4碼貨品別觀察,2022年我國出口日本以積體電路157.8億美元,占47.0%居首,年增32.7%,主因特殊製程IC 及車用電子等訂單挹注;其次為儲存媒體10.8億美元,占3.2%,年減24.1%,主因筆電等遠距設備需求降溫,對固態硬碟出口減少;第三名為聚縮醛9.4億美元,占2.8%,受惠日本對我瓶用聚酯需求提升,年增9.1%,前三大貨品共占53.0%。另電腦裝置(其中伺服器占57.7%)、手機及網通產品因雲端資料中心及網路通訊服務需求熱絡,推升伺服器及網通產品出口顯著成長,分別年增29.9%、20.9%,且手機及網通產品排名由2021年第七名上升至第五名。 我國自日本進口貨品3成以上屬於半導體相關產業:2022年我國自日本進口以積體電路93.6億美元,占17.1%最多,主要受疫後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買氣降溫,記憶體需求走弱影響,年減8.7%;第二、三大貨品為生產半導體之機械(占12.3%)及晶圓(占3.1%),隨國內半導體擴廠及晶圓代工產能增加,帶動對日本半導體設備及晶圓材料需求成長,分別年增10.8%、17.4%。前三大貨品,合計占比達32.5%。 日本晶圓在我國進口市場市占率第1,居領先地位:觀察2022年我國自日本進口主要貨品在我國進口市占率,日本積體電路在我國市占率12.7%,僅次於中國大陸及南韓,居第三名;生產半導體之機械在我國進口市占率以荷蘭最高,市占率29.0%,日本市占率23.1%,排名第二;半導體上游材料晶圓則以日本市占率45.9%,大幅領先其他國家,居各國之冠;而我國小客車進口市占率以德國27.9%最高,於2022年超越日本,日本市占率25.8%,落居第二名。

Read More

廈門舉辦春季峰會絲路海運航線總數達百條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2023"絲路海運"年會暨春季峰會上週在廈門舉辦,會上發佈第十一批、共計六條"絲路海運"命名航線,"絲路海運"命名航線總數至此達100條,通達全球43個國家的117座港口。(見圖) 由福建港口集團、中國港口協會主辦的2023"絲路海運"年會暨春季峰會在福建廈門舉行,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詹晨輝表示,"絲路海運"承載著"共商共建共用"的願景,通過推廣特色品牌、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加強建設政策保障等方式,致力於為國內外港航夥伴打造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努力為高品質國際海運綜合服務提供福建解決方案。 福建港口集團董事長、福建絲路海運董事長陳志平作《2022"絲路海運"年度工作報告》,他表示,"絲路海運"在疫情寒流和世界格局劇變的趨勢之下逆勢而上,打造開放平臺,為國際港航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未來,"絲路海運"將繼續借鑒國內國際的良好實踐,夯實發展根基,提升發展韌性,建設一條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 此次會議上,福建港口集團與南昌局集團公司(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公司)、中鐵集(中鐵集裝箱運輸公司)、中鐵特貨(中鐵特貨物流公司)、中鐵快運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由五方組建海鐵聯運業務平臺,將在海鐵聯運領域精耕細作,以資本為紐帶,探索港口與鐵路的互動模式和合作路徑,開闢西連內陸,南接臺灣、東南亞的陸海聯運大通道,為暢通物流大動脈、促進區域經濟聯通提供有力支撐。 本次峰會還舉行"絲路海運"聯盟新成員授牌儀式,四川省港航投資集團、河北港口集團、震兌工業智慧科技公司、北京全球氣象導航技術公司等八家涉及港口、科技、媒體、氣象等領域的"一帶一路"重要參與方正式加入"絲路海運"聯盟。

Read More

新加坡港將逐步取消COVID-19新冠限制措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新加坡港航局(MPA)宣佈將逐步取消COVID-19新冠限制措施。 MPA發佈通知稱,將covid-19爆發因應系統措施(DORSCON)從黃色調整為綠色,並更新covid-19防控措施。據瞭解,新加坡衛生部已在今年二月中一度降低DORSCON級別,而此次再次將傳染性級別從黃色調整為綠色。 MPA表示,這是考慮到全球和地方covid-19防控局勢穩定、疾病性質較輕(尤其是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並且隨著醫療應對能力的提升,疫情對人民日常工作生活的影響逐漸下降。最新的DORSCON框架給予當前疾病狀況指示,根據該公告,MPA將逐步取消COVID-19防控措施。 MPA對海事界為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以及履行社會責任以預防COVID-19感染發揮作用表示感謝,例如接種疫苗、戴口罩和採取良好的衛生習慣等,並鼓勵在必要時繼續這些良好做法。

Read More

CCS發布化學品船智慧貨物管理檢驗指南生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驗船機構「中國船級社」(CCS)發布《化學品船智慧貨物管理檢驗指南》,該指南自下(四)月一日生效。 為適應船舶液貨控制系統的發展,提高液貨裝卸效率,縮短船舶在港停留時間,緩解運輸及裝卸貨期間人員疲勞,最終達到提高安全和經濟效益這一根本目的,CCS結合業界需求編制《化學品船智慧貨物管理檢驗指南》,並將於2023年四月一日起生效。 該指南以化學品船為物件,就《智慧船舶規範》第六章智慧貨物管理的內容作補充說明和詳細規定,通過調研化學品船型貨物管理程式,結合化學品船貨物系統特點,研究化學品船貨物相關規範法規要求,為化學品船貨物系統的智慧化提供指導,助力化學品船營運更加安全、經濟、高效發展。 指南以化學品船貨物管理系統的貨物/貨艙監測、預警/報警與輔助決策、智慧配載、自動裝卸貨、智慧洗艙功能為智慧化目標,結合目前化學品船的貨物管理現狀,主要涵蓋系統的技術要求、圖紙與資料審查、附加標誌初次檢驗及建造後檢驗等內容。 指南共分七章,內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 通則-明確指南的目的、適用範圍、給出相關定義和一般要求。 第二章 貨物/貨艙監測、預警/報警與輔助決策-規定貨物/貨艙監測、預警/報警與輔助決策功能的適用範圍、總體功能、連續監測和顯示的參數、預警與輔助決策、報警與輔助決策要求。 第三章 智能配載-規定智慧配載總體功能、智慧裝卸載計畫、裝卸載過程模擬要求。 第四章 自動裝卸貨-規定自動裝卸貨總體功能、裝卸貨檔系統、自動裝卸貨、安全控制功能要求。 第五章 智能洗艙-規定了智慧洗艙總體功能、智慧洗艙計畫、洗艙過程監測與輔助決策、洗艙結果評估功能要求。 第六章 圖紙與資料-規定對圖紙與資料的審查依據、圖紙與資料清單。 第七章 附加標誌檢驗-規定對智慧貨物管理附加標誌的初次檢驗、實施核對總和建造後檢驗要求。

Read More

海關持續精進海運快遞監管措施及肅貪防弊作為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隨著民眾消費習慣改變及COVID-19疫情航班縮減影響,大量網購貨物增加,109年3月海運快遞貨量較104年成立時已成長數百倍,海關為免通關量能受到衝擊,持續在快遞貨物通關秩序及貨棧監管上檢討精進,並防治同仁可能發生的廉政風險,以期兼顧通關便捷及邊境安全。 關務署進一步指出,近年來,海關在海運快遞專區實施8項精進策進作為,包括:1、確實審核入倉申請,落實關員監視作業。2、督促貨棧落實管制,掌控入倉人員動態。3、善用貨名同步顯示系統,嚴查申報資料不實。4、加強查核點貨進倉,即時扣留無資料貨物。5、督促貨棧強化內控,提升員工法遵意識。6、設置貨棧倉間隔離設施,降低貨物進倉風險。7、強化關員危機意識,妥慎查處異常案件。8、輔導改善貨棧監視設備,開放海關完整操作權限。 就海關關員廉政風險防治措施部分,關務署舉例說明,海運快遞專區於110年3月將過去1條通關線僅1名關員單獨值勤,改為2名關員共同值勤,減低1人值勤的風紀疑慮。另為避免關員長時間於同一通關線值勤,易生與快遞業者不當接觸弊端,110年8月改以抽籤方式決定關員值勤的通關線,亦即,關員及業者均無法於事前得知派驗位置,大大降低關員與業者舞弊風險。 關務署最後表示,海關近年來於海運快遞專區實施精進作為及廉政風險防治措施,應已發揮成效。報載八里分關3名關員任職海運快遞期間,疑涉與報關業者不當接觸,經查係在前述精進改革措施之前。海關將持續精進肅貪防弊作為,並呼籲業者落實法遵及推動誠信治理,共同建構安全便捷的通關環境。

Read More

中共本月起調整兩岸客運航線核酸檢測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自本(四)月一日起兩岸客運航線核酸檢測調整,惟對第三地旅客經由臺灣中轉進入大陸仍需持有始發地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中共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自四月一日起,兩岸客運航線執行由雙向要求旅客行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調整為24小時內抗原檢測結果為陰性,由兩岸旅客出入海關時填入健康申明卡。 朱鳳蓮係針對詢及兩岸直航航點逐步恢復,越來越多的我方人仕往來大陸,大陸方面是否會考慮調整兩岸旅客行前48小時核酸檢測相關規定便利兩岸往來,朱鳳蓮作上述回應,即對第三地旅客經由臺灣中轉進入大陸仍需持有始發地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