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法說會:明年上半年市場不確定性仍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昨(十二)日召開線上法人說明會談到明(2023)年度市場展望指出,整體而言上半年市場展望不確定性仍高。 陽明指出,第四季以來全球受高通膨、高庫存、運能過剩影響,另加上升息、經濟衰退等因素,導致貨量需求相對疲軟,運價持續在低檔盤整。農曆年前為出貨旺季,期待有機會見到運費止跌反彈。明年供需失衡狀況是否收斂,仍有待觀察。 陽明簡報分別針對航運產業現況、該公司營運概況及財務資訊與未來營運展望作說明,其中全球經濟展望引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下調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2.7%。海運研究機構Drewry, Alphaliner及Clarksons預估,2022年至2023年供給成長率高於需求。 油價展望(以新加坡市場價格為基準)對於中國大陸解除COVID-19 封鎖政策後重新開放市場的觀望態度,全球庫存和閒置產能及美國頁岩油產量增長速度較預期放緩可能導致油價可能在2023 年再次飆漲。利比亞、俄羅斯、伊拉克及伊朗等國,因地緣政治因素而存在供應中斷的風險也可能再度推高油價。歐盟對俄羅斯原油的禁令可能使市場進入另一個不確定階段而可能使油價較為波動。部分金融機構目前則是預測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較為悲觀,近期油價較為震盪,部分原因是希望中國大陸重新開放經濟的樂觀情緒導致石油需求增長,但有鑑於重新新開放的步伐可能放緩進而影響需求下修的可能性令油價承壓。未來油價仍待全球經濟復甦情況而定。 針對陽明船隊因應市況目前尚無拆船計劃也沒有閒置船舶,且遠洋線尚屬年輕,十四艘1.1萬TEU新造長租船已在今年第三季全數交付完畢。前一陣子十月、十一月利用率確有下滑,但農曆年前的小旺季明顯感受到全線滿載及運價止跌反彈訊號,尤其是亞洲線運量成長更高。明年合約雖不可能像今年年初或去年年底運價水準,而是向現貨運價修正,惟議定合約運價希望維持在獲利,陽明對明年下半年有所期待,有賴市場庫存消化、升息通膨壓力減及能源緩解。

Read More

大陸疫情多廣頻發製造業連續2月低於臨界點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表示,上(十一)月份受國內疫情點多面廣頻發,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大陸經濟景氣水準總體回落。十一月份製造業PMI降至48%,連續兩個月低於臨界點,製造業下滑壓力有所加大。 據中共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2年十一月份中國採購經理指數繼續回落,其中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48%、46.7%和47.1%,低於前(十)月1.2、2.0和1.9個百分點。 統計分析,產需兩端繼續放緩,疫情對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生產活動有所放緩,產品訂貨量減少。上月份生產指數為47.8%,比前月下滑1.8個百分點,繼續位於臨界點以下;新訂單指數為46.4%,比前月下滑1.7個百分點,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7%,比前月滑落0.9個百分點,製造業生產和國內外市場需求均有所回落。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降至46.7%,部分調查企業反映受物流運輸不暢和上下游企業生產活動受限等因素影響,供應商交貨時間滯後和客戶訂單減少等情況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價格指數有所下,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50.7%,低於前月2.6個百分點,製造業原材料採購價格總體水準漲幅縮小;出廠價格指數為47.4%,低於前月1.3個百分點,產品出廠價格總體水準繼續回落。從行業情況看,受市場需求走低等因素影響,以生產基礎性原材料為主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學纖維及橡膠塑膠製品、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的兩個價格指數回落幅度較大;農副食品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仍位於55%以上高位。 不同規模企業PMI均回落,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1%、48.1%和45.6%,比前月下滑1.0、0.8和2.6個百分點,均低於臨界點。調查結果顯示,大、中、小型企業反映資金吃緊和市場需求不足的佔比均有所上升,其中小型企業的佔比分別為46%和58.8%,比前月上升0.8和1.9個百分點,小型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更大。市場預期波動加大,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48.9%,低於前月3.7個百分點,製造業市場預期總體有所回落。從行業看,紡織、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金屬製品等行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均低於43.0%,企業信心不足。

Read More

投資臺灣事務所再添5家企業擴大投資臺灣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投資臺灣事務所再添5家企業共擴大投資臺灣,包括根留臺灣方案的汎銓科技,以及中小企業方案的勁鴻亮公司、溪口家禽屠宰廠、通易公司及達豐鐵材行。截至目前「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292家企業超過1兆8,313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4萬1,174個本國就業機會,其中「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有153家根留臺灣企業投資約3,355億元,創造2萬4,035個就業機會;「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則已吸引863家中小企業投資約3,916億元,帶來3萬2,754個本國就業機會,後續尚有19家企業排隊待審。 汎銓科技主要從事半導體技術服務業,扮演半導體先進製程研發過程中領航者的角色,提供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研發階段細微結構形貌分析及成分分析服務,並為客戶先進製程研發過程中最佳合作夥伴。汎銓於材料分析(MA)、故障分析(FA)等領域擁有多項關鍵發明專利,看好半導體先進製程演進大幅提高研發技術難度,並響應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決議再投資新臺幣25億元添購設備,大舉擴大臺灣材料分析(MA)產能規模,並預計新增百個本國高階就業機會,深耕臺灣半導體市場。自112年起將業務觸角將遍及全球各半導體產業聚落,採取「立足臺灣,服務全世界」業務策略,擘畫汎銓大新竹廠區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中最大材料分析(MA)基地,凸顯汎銓未來搶食全球材料分析(MA)市場大餅之高度企圖心,以期創造未來營運邁入下一新跳躍期,並助力臺灣半導體先進製程研發持續領先全球。 勁鴻亮公司為環保機能性織帶及環保機能性織布的供應商,產品有鞋帶、織帶及鬆緊帶等項目,多元應用於運動、休閒、居家及家飾等用品市場。國際知名品牌Converse、Tory Burch、Skechers、UGG、Kenzo及Alexander Wang等皆是長期合作夥伴。結合環保與文創藝術是當今潮流趨勢,為朝創新方向發展。公司計劃招募本國員工50名,投入逾3億元在中部科學園區二林園區新建辦公室暨研發中心及兩棟新廠房,同時導入智慧化設備。此外,在節能減碳方面,建築屋頂將設置太陽能光電,與在產線使用回收素材作為天然纖維原料,以符合「循環經濟」及「綠色科技」兩大營運目標。 溪口家禽屠宰廠事業以禽畜類飼料生產製造及銷售為主、飼育業為輔。配合客戶需求及產業垂直整合,將擴大投入逾7億元在嘉義縣溪口興建家禽電宰廠,此廠區將著重於白肉雞與土雞屠宰業務,供應國內民生優質肉品。此次投資亦落實減碳排,電宰廠屋頂將設置太陽能板,導入機器設備皆符合低碳排標準。此外,廠區亦實施雨水及熱能回收,讓傳統屠宰廠兼顧環境友善目標。預計投資完成後,將為在地創65個就業機會。 通易公司為專業的起重機製造廠,是國內唯二伸臂伸縮式油壓起重機之合格廠,在產業界具有一席之地。由於現有廠房已不敷使用,且為朝智慧化生產及智機化起重機發展,公司計劃招募本國13名員工,擴大投入近4億元,在高雄和發產業園區興建新廠,導入新型高階產線。本次投資亦配合政府淨零排碳政策,廠房設計採用棚架方式,打造綠能屋頂,且亦設有太陽能光電設備。期望將來能達到立足臺灣、放眼國際之公司願景。 達豐鐵材行主要營業項目包含鋼帶、鋼板與鋼管之加工及銷售,可廣泛應用於傳統產業,近幾年更成功將觸角延伸至汽、機車組裝供應鏈,面對全球客戶多樣化需求與訂單,產品銷售地區涵蓋國內並遍及東南亞、歐盟、澳洲及日本等國外市場。公司位於彰化縣,本次計畫斥資逾1億元,在既有廠房導入智慧化生產線,且此次投資新型機械設備符合IE3之規範,可有效減少用電量與碳排量,達到節能減碳與永續經營雙贏之目標。預計投資完成後,可為在地增加許多就業機會。

Read More

陽明前11月營收增兩成並超過去年全年再創佳績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公告截至上(十一)月業績顯示,該公司今年前十一個月營收除比去(110)同期續增兩成,並已超過去年全年營收額再創佳績。 陽明海運2022年十一月單月營收為新台幣196.12億元,較十月營收雖減少18.25%,較去年同月營收亦減43.13%,但累計前十一個月營收已達3595.66億元,比去年同期年增20.11%,且已超過去年全年營收額3344.75億元。 陽明市場分析指出,上月份因市場需求持續低迷致運價下跌,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航運市場供需成長預測,2022年預估供給成長為4.4%,需求成長為0.9%,2023年預估供給成長為7.8%,需求成長為2.7%。SCFI(上海航運交易所綜合指數),截至2022年本(十二)月二日之當週指數數據為1,171,較前月下跌26%,主要東西向航線運價仍低迷,但跌幅收斂。西北歐線運價為每TEU 1,085美元,較前月下跌38%;地中海線運價為每TEU 1,827美元,較前月下跌18%。美西線運價為每FEU 1,437美元,較前月下跌15%;美東線為每FEU 3,437美元,亦較前月下跌30%。 至於部分港口碼頭作業持續受到通膨勞資問題所引發的罷工行動影響,美西碼頭與鐵路勞資談判進度仍膠著,為供應鏈恢復正常增添不確定性。雖中國大陸逐步鬆綁清零政策,俄烏戰爭、能源及通膨危機仍使各國經濟與消費需求持續走弱,全球經濟成長動能面臨挑戰。

Read More

前11月大陸進出口總值增8.6% 出口增近12%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中共海關統計,中國大陸今年前十一個月進出口總值38.34兆元人民幣,比去(2021)年同期增長8.6%,其中出口21.84兆元增長11.9%,進口16.5兆元增長4.6%,貿易順差5.34兆元擴大42.8%。按美元計價前十一個月進出口總值5.78兆美元亦增長5.9%,其中出口3.29兆美元增長9.1%,進口2.49兆美元增長2%,貿易順差8020.4億美元擴大39%。 統計分析,一般貿易進出口兩位數增長,前十一個月大陸一般貿易進出口24.47兆元增長12.4%,佔其外貿總值的63.8%,比去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3.91兆元增長17.2%,進口10.56兆元增長6.7%。同時期加工貿易進出口7.74兆元增長1.3%佔20.2%,其中出口4.93兆元增長3%,進口2.81兆元下降1.7%。此外,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4.77兆元增長8.4%,其中出口1.84兆元增長12.3%,進口2.93兆元增長6.1%。 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前十一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9.41兆元增長13.6%,佔大陸外貿總值的50.6%,比去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3.22兆元增長18.1%,佔出口總值的60.6%,進口6.19兆元增長5.1%,佔進口總值的37.5%。同時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2.7兆元下滑0.1%,佔其外貿總值的33.1%,其中出口6.87兆元增長2.4%,進口5.83兆元減少2.8%。國有企業進出口6.15兆元增長14.1%,佔其外貿總值的16%,其中出口1.72兆元增長9%,進口4.43兆元增長16.2%。

Read More

福州市船舶總體運能突破400萬載重噸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前十一個月福州市新增船舶運能42萬載重噸,總體運能突破四百萬載重噸。 福州市水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消息,今年前十一個月福州市新增船舶運能42.2萬載重噸,總體運能規模達415.8萬載重噸。今年以來,為加快推進福州市船舶運能增長和促進航運業轉型升級,福州市水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修訂《福州市促進航運業發展獎勵辦法》,組織轄區航運企業累計申報2424.4萬元市級航運業獎勵資金和341.8萬元省級航運業獎勵資金,將轄區十家水路運輸企業列入專項資金貸款企業"白名單"。 該中心同時加快"電動閩江"政策落地生根,提高電動船舶獎勵標準,使轄區新增十艘電動客船,並加快推進沿海內貿乾散貨船舶受電設施改造及聯調聯試工作,推動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常態化。在各種優惠政策激勵下,轄區航運企業競爭優勢也得到明顯提升。其中平均單船噸位提升至約1.8萬載重噸,比去(2021)年同期增長5.9%,萬噸以上船舶運能佔比首次超過87%,十萬載重噸以上企業達五家,基本形成大型散貨運輸船舶為主,專業化成品油運輸船舶為輔的專業化船隊。

Read More

財部舉行私劣菸酒查緝會報 精進緝私實務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舉行「111年度私劣菸酒查緝會報」,由政務次長阮清華主持,會中邀請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內政部警政署、法務部調查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等中央部會,與各地方菸酒主管機關,以及關務署、賦稅署、國庫署、海關、五區國稅局代表參加,共同擘劃精進私劣菸酒查緝作為。 阮次長在會上感謝中央及地方相關查緝同仁共同合作努力下,致今(111)年度私劣菸酒查緝績效與歷年相較,整體成效尚稱良好;據國庫署統計,今年截至11月30日查獲涉嫌違反菸酒管理法菸類數量1,560萬餘包,酒類數量95萬餘公升。阮次長會上更進一步表示,近期查獲地下菸廠產製私菸案件有逐漸增加之情事,請各查緝機關繼續積極執行「查緝走私菸品精進執行方案」所訂地下菸廠查緝措施,以有效打擊不法,遏阻私菸猖獗。 為增進查緝人員查緝技能,此次會議特別邀請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胡檢察官晟榮專題講授「菸酒查緝實務」,胡檢察官對於菸酒查緝違法案件之偵辦過程、執行情形、後續查證及偵結起訴講解精闢詳實。另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關務署及臺南市政府深入闡述緝獲案件專案報告,以達到經驗傳承及提升查緝技巧的雙重目標。 阮次長對於第一線查緝人員不畏COVID-19疫情,堅守崗位,勇於任事表現,給予高度肯定,並期許各查緝人員,秉持捨我其誰精神,共同攜手合作,戮力查緝,發揮行政一體團體綜效,俾將能夠私劣菸酒有效阻絕於境外,緝於關口,查緝於境內,以維護國家稅收及市場秩序之宗旨。

Read More

行政院會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昨(8)日通過經濟部擬具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將送請立法院審議,以建構再生能源友善發展環境的法制基礎,並排除法規限制、擴大釋出場域及建構標準化程序, 經濟部說明,國內再生能源推動已具相當成果,本次條例修正是為因應當前離岸風電、小水力發電、太陽光電、生質能發電及地熱能發電之發展趨勢,落實國內擴大再生能源推動及利用之政策方向,並有效整合相關行政程序,以加速我國各類再生能源之發展。 經濟部補充,推動本次修正主軸之核心在於再生能源潛能之場域釋出,並整合相關行政程序,朝一致、簡易及排除限制方向推動,以建立友善發展之法制環境,如離岸風電、小水力發電及生質能發電排除場域限制、增訂新建、增建及改建符合一定條件之建築物應設置太陽光電相關規範,進而釋出設置場域或空間,並明確建立地熱能發電探勘、開發等行政標準程序,以加速其開發。 本次「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修正要點如下:刪除離岸風電定義中,設置「不超過領海範圍」之文字,回歸技術規範;小水力發電從附屬結合既有水力設施擴大納入非專供發展水力之水利建造物。增訂規範新建、增建及改建符合一定條件之建築物,應於該建築物屋頂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之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並明定上開規定之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刪除燃燒型生質能電廠應限制於工業區設置之規定,回歸土地使用管制規範。新增地熱能探勘許可與地熱能開發許可之申請、審查程序等相關規範,並明定違反相關義務規定之罰則。 經濟部最後表示,此次條例修正為呼應我國淨零轉型下再生能源發展最大化之政策方向,建構友善再生能源發展環境及強化2050淨零路徑氣候法制基礎,並積極回應社會大眾對再生能源發展期待,與因應國內、外整體推廣環境及開發需求。研議過程歷經多場次會議討論,期間已將相關意見整合,並踐行草案預告程序,行政院於12月8日審查通過,後續將儘速送立法院審議,爭取本會期列為優先法案。

Read More

北部灣港前10月外貿櫃量增長26% 整體逆勢增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在疫情和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下,北部灣港外貿貨物進出口展現出強勁韌性,今年一至十月北部灣港外貿貨櫃量比去(2021)年同期增長26%,外貿進出口貨物量亦增長3.6%,整體呈現逆勢增長。 據南寧海關統計,今年前十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經廣西欽州港口岸進出口值達89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9.3%創歷史新高,同時期對泰國、印尼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643.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一點七倍。從欽州港口岸自泰國、印尼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的主要商品有糧食、水果、礦產品等;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機電產品、化工品等。 前十月北部灣港新開通八條外貿航線,利用RCEP生效實施機遇,開拓越南、泰國、印尼等市場,繼續保持與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通過生產保障、市場行銷政策調整等措施,爭取更多的市場比重。在鋁土礦、木片等增量大的貨源挖潛工作,加大冷鏈航線開發,改善北部灣港冷鏈倉儲條件,並持續推出多項優惠政策措施,吸引大批東南亞水果向北部灣港集聚。 統計指出,前十月北部灣港RCEP國家進口水果增長87.2%,實現水果進口櫃量的快速增長。推動實現載重23萬噸船舶靠泊卅萬噸級原油碼頭,持續推進卅萬噸原油滿載靠泊,一至十月外貿進口原油增長107%。

Read More

整體航運市場需求疲弱 台驊前11月營收年減17%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驊國際控股公告截至上(十一)月份業績,該公司累計前十一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69.89億元,年減17.17%,主要受到整體航運市場需求疲弱連動影響運價持續下滑,惟累計前十一月高毛利的內貿物流業務逆勢成長年增達18.08%,海運、空運及鐵路業務均呈負成長。 台驊分析指出,貨櫃航運市場現貨運價仍持續下跌,但在船商加大力度控艙護價下,控艙效應逐步浮現,美西航線跌幅有所收斂,美東航線雖下跌但仍維持相對獲利空間。十一月底開始歐洲線貨量陸續開出,有利運價回穩,美國消費者在今年黑色星期五的網上支出也達到創紀錄的91.2億美元,高於2021和2020年水準。 隨著廠商庫存持續消化,民生用品需求有逐步增加跡象,明(2023)年經濟前景仍不明朗,預期運能供給成長率高於需求,但新船交付非一步到位,所以實際上供給的增加情況沒有外界預測的嚴重,加上船舶環保新規的施行,會淘汰一定比率的舊船。市場將因通膨壓力、地緣政治因素、供應鏈更動、中國大陸持續的COVID清零政策以及需求疲軟、擁堵緩解和運能增加的組合而變得更難以預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