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印度出口連續2年創新高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我國對印度出口連續2年創新高:觀察我國近年對印度出口表現,2019、2020年受美中貿易紛爭干擾及COVID-19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成長疲弱,致連續2年負成長;隨全球景氣穩健復甦,且受惠疫情掀起的遠距商機及新興科技應用擴增,加上貿易紛爭及疫情牽動全球供應鏈移轉,以及印度政府推動產業生產連結獎勵計劃,促使廠商競相布局印度,致2021年出口達45.2億美元,年增幅轉呈增74.3%,雙創最早有統計資料以來(1981年)之新高紀錄;2022年至今雖因俄烏戰爭、通膨壓力抑低終端需求,惟美中科技爭端擴大,加上中國大陸疫情加速供應鏈移轉,拉抬我國2022年及今年1至2月對印度出口,迭創新高,年增率分別為17.6%及43.5%,優於整體出口表現(整體出口分別年增7.4%及年減19.2%)。 電子零組件出口占比持續攀升:觀察我國對印度出口貨品變化,近年主要以化學品及塑橡膠製品居前二位,2022年受終端需求減緩,加上中國大陸產能競爭,塑橡膠製品出口轉呈年減10.8%,占比下滑至17.5%;化學品則受惠油價支撐(2022年OPEC油價年增43.3%)出口仍呈年增15.1%、占比22.9%;電子零組件受遠距商機及新興科技應用擴增,加上貿易紛爭加速供應鏈移轉影響,占比從2018年6.7%上升至2022的17.5%,今年1至2月更大幅攀升至34.2%,成為出口印度最大貨品。 我國於印度進口市場成長表現,優於能源生產以外的主要國家:就印度進口市場觀察,2022年印度進口年增26.2%,成長最多的國家多以能源生產為主,其中自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俄羅斯及印尼進口分別年增61.9%、44.4%、3.4倍及70.5%,明顯高於整體增幅;自我國進口年增35.2%,優於中國大陸(17.1%)、南韓(21.3%)、日本(9.1%)及東協主要國家(新加坡34.4%、泰國30.0%及越南27.4%)。2022年各國在印度進口市占前3大分別為中國大陸占14.2%、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占7.3%及美國占7.1%,產品多以礦產品、化學品為主,而俄羅斯受歐盟禁運俄油轉銷印度,致進口市占上升至5.0%,排名大幅上升至第6,我國在印度進口市占1.1%,排名第25。 我國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在印度進口市占均位居第5:觀察我國對印度出口主要貨品在當地的市占情況,2022年我國電子零組件及資通及視聽產品市占均位居第5,占比分別為4.7%及4.9%,較2018年分別上升2.0及3.0個百分點,為各貨品中表現最佳,中國大陸雖位居首位,占比分別為42.9%及47.4%,惟受貿易紛爭及供應鏈移轉影響,占比分別較2018年下滑2.0及0.9個百分點。傳統貨品方面,塑橡膠製品及機械受中國大陸競爭影響,占比均較2018年下滑,而化學品則呈持平。 由於印度人口將超越中國大陸,內需市場規模不容小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報告,印度2022年國內生產毛額(GDP)超越英國,晉升全球第5大經濟體,預估2027年將再度超越日本、德國成為全球第3大,且今(2023)年人口可望超過中國大陸,躍升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坐擁龐大人口紅利,內需市場規模不容小覷,加以IMF預測2023至2027年經濟成長率皆逾6%,為各國積極拓展經貿的潛力市場之一。

Read More

AWS分享AI/ML關鍵技術助力台企再創業務高峰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亞馬遜AWS今(十六)日舉辦AI/ML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解決方案日,由AWS技術專家群共同分享與展示最熱門的AI/ML關鍵技術,如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LLM)、Low Code/No Code等創新趨勢,助力台灣企業抓住機遇,再創業務高峰。 Amazon Web Services(AWS)長期深耕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領域,擁有成熟的生成式AI創新技術與專屬的產業解決方案,不僅提供經廣泛驗證且易於部署的先進AI預先訓練模型,並藉由豐富且高性價比的雲端資源以優化成本,大力協助遊戲、電商、媒體、影視、廣告、傳媒等產業快速建構生成式AI應用,進一步打造AI時代的領先生產力。AWS將於三月16日舉辦AI/ML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解決方案日,由AWS技術專家群共同分享與展示最熱門的AI/ML關鍵技術,如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LLM)、Low Code/No Code等創新趨勢,助力台灣企業抓住機遇,再創業務高峰。 AWS台灣暨香港產品部總監翁宇強表示,從AI技術發展來看,生成式AI開啟一次典範轉移( Paradigm Shift ),大模型、多模態、高產能和海量資料將主導新一輪科技典範的發展,為內容、行銷、遊戲等行業帶來顛覆性創新。AWS廣泛而深入的生成式AI專屬解決方案,以最先進的效能、更優異的性價比和全面的服務應用賦能各行各業,助力各種規模的企業擁抱生成式AI的浪潮。 AWS指出,目前生成式AI模型除了大眾熟知的文本和圖片生成,亦包含音訊和影片內容生成,未來將出現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的生成內容。對企業而言,針對特定場景所建置的模型在成本和準確度都更具優勢,也是目前企業主要採用的模型。晶片效能和高品質訓練是生成式AI爆發的基礎,也是實現大規模發展的瓶頸。以往模型的參數量級可能僅是千級或百萬級,但現今擁有十億百億級參數的模型比比皆是,下一代模型甚至很有可能會朝著萬億級參數級別去發展。因此,降低大規模模型的成本便顯得至關重要。

Read More

貨櫃價格戰持續進行CCFI/SCFI連週下滑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航運公司擔憂的價格戰持續進行,據上海航運交易所公布至上週(三月十日)貨櫃運價指數CCFI/SCFI均呈現連週下滑,其中CCFI由本(三)月三日的1057.68點續跌至1020.6點,SCFI亦由前週的931.08點跌至906.55點,行情是否再探底值得觀察。 數據顯示,在指數所列十二條航線當中,僅日本、東南亞兩條航線運價小幅回升,其他十條航線均走跌,其中歐洲線1301.64點已至一千兩百點臨界點,紐澳線896.61點跌破九百點關卡,南非線1105.13點亦已跌破一千兩百點,波紅線1057點下探九百點。市場消息指出,貨櫃航運價格戰正在進行,合約價與現貨運費之間的差距迅速縮小,各航線似在削減運價而非運能。 市場平臺Xeneta和Sea intelligence為貨櫃描繪圖景顯示,業者選擇了價格戰而非產能管理。合約費率下降象徵著託運人代價高昂的COVID後遺症的結束,疫情後,設備和人員短缺、碼頭擁擠和消費者需求增加導致的高運費環境被長期合約鎖定,因為貨主擔心運費進一步上漲需要確保艙位空間,隨著貨櫃擁堵緩解,現貨價格開始下降,許多託運人不得不支付運費直到合約續簽,而現在貨主在這些談判中佔據優勢。 另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的2023年二月反映全球貨櫃班輪班期狀況的兩個指數-收發貨服務準班率和港口班輪準班率均呈現大幅回升,宣告班輪服務水準的良性回歸。

Read More

2023 ITF台北國際旅展開放全球線上報名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2023 ITF台北國際旅展(Taipei International Travel Fair, ITF) 訂於今年十一月三日至六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舉辦,主辦單位提醒欲參展單位及早至官網www.taipeiitf.org.tw報名。 2023 ITF台北國際旅展開放全球參展單位線上報名,主辦單位表示,這項專業性暨消費型旅展是各大旅行社、飯店、餐廳及遊樂區等旅遊業者年度爭先參與的年度旅遊盛事,更是民眾尋找旅遊新資訊、挖寶找優惠不可錯過的活動。去(2022)年ITF台北國際旅展適逢台灣國境放寬,作為邊境解封後首場且規模最盛之國際旅展,ITF攜手旅遊業者參展民眾一同迎接旅遊曙光,在四天展期創造數億商機。 回顧去年ITF台北國際旅展參與單位包括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歐洲城市等71個國家/城市、全台最大40餘家旅行業者及超過130間飯店餐廳、航空公司、遊樂園等單位,總計1,200個攤位參展共襄盛舉,更吸引兩大知名線上旅行社KKday及Klook參展,搶攻實體商機,在國境解封之際帶動觀展人潮,四天展期共計吸引近廿萬人次進場參觀。 主辦單位指出,ITF台北國際旅展不僅是各國觀光局、中央與地方政府及旅遊產業銷售產品的重要管道,更是旅遊業者最佳的行銷宣傳平台,ITF也致力於提升參展單位之品牌形象、知名度與商業利基、提供國際間最即時旅遊資訊,歡迎旅遊相關業者共襄盛舉。 主辦單位台灣觀光協會為響應環保,一律採取線上報名,有意參加的業者請至官網www.taipeiitf.org.tw檢閱報名資訊,歡迎盡早洽訂。2023 ITF台北國際旅展官方網站:https://www.taipeiitf.org.tw/。

Read More

因應清明連假 高雄關加班服務通關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公告今(112)年清明節之連續假期(4月1日至4月5日)期間,為服務廠商及維持清明節連續假期期間旅客、進出口貨物及運輸工具通關順暢,該關採下列加班服務措施。 旅客行李、機放貨物、船舶及飛機維持24小時通關。今年3月31日(連續假期前1天)之一般進出口通關案件,除特殊案件外,均於當日處理完畢。進出口貨物通關作業時間:清明節連續假期期間(4月1日至4月5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均派員辦理(海運進口貨物通關集中於小港分關辦理),業者無需事先提出申請。儀檢作業統一集中於74號碼頭第5貨櫃中心儀檢站辦理,作業時間為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4時止。惟若第5貨櫃中心儀檢站機器故障,將另行公告之。第一備援儀檢作業地點為第2貨櫃中心儀檢站;第二備援儀檢作業地點為第4貨櫃中心儀檢站。 郵包通關作業配合郵局營業時間,業務一組高雄郵務股於4月1日(星期六)及4月4日(星期二)辦理國際郵包通關,作業時間上午7時30分至下午3時30分止;嘉南分關臺南郵務股於4月1日(星期六)及4月4日(星期二)上午8時至12時止,均派員值勤。 依海關徵收規費規則第2條但書規定,連續假期期間經海關公告主動派員加班辦理通關業務之時段內,視同正常辦公時間,業者無需事先申請通關,並免徵收同規則第3條第1項第5款規定之特別驗貨費及第4條第4項附表一規定進口貨物監視服務項目第(四)、(五)、(十)之特別監視費。 為加強金門、澎湖小三通貨物通關服務,派員配合小三通航班辦理貨物進、出口通關服務。「清明節連續假期期間輪值人員辦理各項業務、通關地點及聯絡電話表」張貼於該關外網「業務公告」欄。連續假期期間該關設置緊急服務窗口處理緊急業務及相關事宜,聯絡電話為:稽查組07-5628386、小港分關07-8237416、旗津分關07-5727115、高雄機場分關07-8057759、業務二組07-8237557、儀檢組07-8128235、07-8128238、0910-877869、0929-839098、業務一組高雄郵務股07-3479316、嘉南分關楠加辦公室07-3612804、嘉南分關臺南郵務股06-2222077、嘉南分關高加辦公室07-8156044、嘉南分關臺南古蹟辦公室06-2224204、嘉南分關南科辦公室06-5051501。

Read More

交通部發佈「航空人員檢定給證管理規則」修正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發佈修正「航空人員檢定給證管理規則」第十三條及第一百十九條附件五。附修正「航空人員檢定給證管理規則」第十三條及第一百十九條附件五規定。 航空人員檢定給證管理規則第十三條修正條文,針對第十三 條航空器駕駛員申請檢定之年齡應符合下列各款規定:學習駕駛員應年滿十八歲。自用駕駛員應年滿十八歲、商用駕駛員應年滿二十歲、多組員飛機駕駛員應年滿二十歲、民航運輸駕駛員應年滿二十三歲。六、飛航教師應年滿二十三歲,最高不得逾六十五歲。但為飛航模擬訓練設備教學者,不在此限。商用駕駛員、多組員飛機駕駛員及民航運輸駕駛員執行飛航任務時,不得逾六十五歲。六十歲以上未逾六十五歲之駕駛員,於從事民用航空運輸業之國際航線飛航任務時,其同一航班之其他執勤駕駛員不得逾六十歲。 另外針對附件五航空人員證照規費收費規定 證照費單位:新臺幣元航空人員學、術科檢定費及證照規費:申請學科初次檢定及重新檢定者,每次650元,並得續考一次;檢定加簽及複 檢者,每次250元。申請學習駕駛員學習證者,每張800元。申請航空器駕駛員、飛航工程師及飛航教師檢定證者,每張800元。申請航空器維修工程師、飛航管制員、維修員檢定證者,每張450元;申請航空器簽派員檢定證者,每張600元等規定。 申請民航局派員執行航空器駕駛員各檢定類別之術科檢定者,每人次9,000元;申請其他航空人員各檢定類別之術科檢定者,每人次 3,000 元。申請民航局補發航空人員學科合格證明、成績單者,每張350元。於民航局場地實施檢定者,其使用費每次200元。交通部所屬機關或其委託之機構團體航空人員,經民航局核准得免收學、術科 檢定費、場地使用費及證照規費。申請航空器駕駛員術科檢定者,應自行備妥合格之檢定機型航空器、飛行模擬 機或飛行訓練器。申請航空人員個人證照紀錄、裁處紀錄之證明者,每份350元;申請學科成績複查者,每科350元。申請民航局向外國民航主管機關查證相關證明文件者,每次600元。

Read More

IMO節能戰略 馬豐源提出解決CII的另類思維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針對國際海事組織IMO節能戰略,海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馬豐源提出解決CII的另類思維指出,2021年6月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召開第76屆會議。會議審議並通過《防汙公約》附則VI關於降低國際航運碳強度的修正案,於2022年11月1日正式生效。運營方面,從2023年開始,對所有5000GT及以上船舶(限於EEDI適用船舶種類)的年度營運碳強度指標(CII)進行評級(A-E五級,A為最佳,E為最差),評級為E或者連續三年評級為D船舶需要在船舶能效管理計畫(SEEMP)中制定整改計畫。 不符合CII評級的風險,市場淘汰: 船舶如果被評為E級或者連續三年被評為D級,將被要求在「船舶能效管理計畫」(SEEMP)中制定整改措施及步驟,並交由船旗國核實,否則將無法獲得主管機關簽發的符合聲明,影響船舶正常運營。合約糾紛: 船舶的租用和運營受到巨大衝擊,船東、租家以及其他承運人也將承擔多重風險。 對船東來說,評級低的船舶將很難拿到租約,甚至需要被拆解。如果船舶營運管理計畫構成船舶安全管理系統的一部分,船東則可能會因為違反船舶適航性,以及船東的盡職調查義務,構成違約。高額碳稅: 根據非營利組織全球海事論壇(Global Maritime Forum)的研究,海運業要在 2050 年前達到碳中和,碳費其實需要是每噸大約200美元。融資風險:波塞冬原則(Poseidon Principles)行業框架,該倡議旨在讓融資部門在發放新貸款時側重支持環境友好型遠洋船舶,以共同助力2050年溫室氣體(GHG)排放量減少50%目標的實現。 全球金融行業參與溫室氣體減排推行的首個準則,該原則的簽訂,意味著航運公司及相關機構想要在未來獲得融資,就必須訂造或運營綠色環保型船舶。 船舶估值: CII評級將影響二手船舶交易時的賣價,甚至金融機構評估船舶融資時的運營風險和收益穩定性,也會受這一評級影響目前解決CII評級的方法: 船舶想達標主要有兩種立即可用的方式,第一是使用加裝到船舶主體結構中的節能裝置 、第二是使用發動機功率限制(相當於降速航行),也就是最有可能的選項。 獨立貨櫃船船東公司Global Ship Lease (GSL) 方面就表示,每降低一節航速就能有效的將市場運力減低6-7%。這影響將是非常大的,船舶可能需要降低2-3節的航速,如果這樣那麼相當於市場上的運力將相對減少18%或更多。速度還不是唯一的問題,如果船舶陷入擁堵狀態,那麼該輪的碳強度指標還可能進一步惡化。 引入發動機功率限制(Engine Power Limitation, EPL)或軸功率限制(Shaft Power Limitation, SHaPoLi)。船舶發動機功率限制(EPL )的使用也有所增加,這是由於它們相對於EVDI 計算和船舶的GHG 等級所具有的優勢,以及安裝成本低廉。

Read More

上海發佈交通領域碳達峰方案優化運輸結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發佈交通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上海市交通委、市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上海市交通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海鐵聯運集疏運量及貨櫃水水中轉比例均將拉高。 據稱,該方案從優化低碳綜合運輸結構、構建低碳城市交通體系、推進低碳交通裝備升級等六個方面,部署27項重點任務,加快構建與產業升級、高品質生活、新空間格局相適應的綠色低碳交通服務體系。 優化低碳綜合運輸結構方面,上海將完善內河運輸網路建設。完善上海“一環十射”高等級內河航道網路,加快推進河海直達出海通道建設。大力推進多式聯運。積極推進鐵路進港,打造臨港多式聯運中心,提升外高橋、蘆潮港鐵路聯運節點功能,積極拓展海鐵聯運市場,至2025年,海鐵聯運集疏運量不低於90萬TEU,海鐵聯運集疏運量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5%,貨櫃水水中轉比例提高到52%。至2035年,海鐵聯運集疏運量達到300-340萬TEU。 推進低碳交通裝備升級方面,上海將積極推進船舶裝備低碳化轉型。進一步提升船舶能效水準和碳排放效率,至2030年,上海港籍的沿海和內河主力船舶新船設計能效水準在2020年基礎上提高20%,液化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動力船舶占比力爭達到5%以上;國際遠洋船舶達到 IMO 相關標準要求。 推進低碳設施體系建設方面,上海將加大交通樞紐場站低碳設施供給能力。2025年,泊位配備岸電設備實現全覆蓋,貨櫃碼頭具備條件的船舶岸電設施使用率達到30%,郵輪碼頭具備條件的船舶岸電設施使用率力爭達到100%,港作船舶岸電設施使用率達到100%。研究制定內河船舶靠泊岸電使用規範,推進內河碼頭岸電建設,2023 年底前基本完成內河集裝箱船、滾裝船、1200 載重噸及以上幹散貨船和多用途船,以及海進江船舶的受電設施改造,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600總噸及以上內河乾散貨船和多用途船的改造工作。

Read More

捷迅去年每股盈餘16.68元創歷年新高 今年成長可期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捷迅公司昨(14)日董事會通過,公告111年全年度合併財報,營收57.05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50.67億元,成長率12.59 %,稅後淨利5億元,年增71.66 %,每股盈餘(EPS) 16.68元創歷年新高。各項服務項目營業佔比分別為空運服務69%、海運服務22%、其他服務9%,各項服務項目的營業額YoY+24.7%(空運)、-11.82%(海運)、+4.53%(其他)。 捷迅總經理孫鋼銀表示國際市場自去年第四季開始,經濟雖呈現下行曲線,但因疫情期間捷迅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多元解決方案,因此獲得多數客戶青睞,帶動去年全年營收及獲利的亮眼業績表現,使111年EPS創上櫃以來歷史新高。 捷迅不畏全球經濟增長率僅2.7%的停滯情況,反而樂觀面對美中貿易戰帶來的二元化國際現象,集團內的發展方針採以聚焦主要營運項目,持續觀察國際市場動向,搭配內外並重的策略,落實中長期計畫與經營策略的多角化發展,以因應未來各種挑戰。 隨著全球經貿供應鏈快速變化的局勢,捷迅依照營運目標在海外及東協市場持續擴大服務版圖,已於今年第一季正式在印度駐點,藉此使全球服務網絡更完整,營運成長及獲利狀況也將逐季顯現。另為了提供給客戶多元服務選擇,將於台灣設立發展高端智能物流中心,從海、空運國際運送、報關、到倉儲內庫存、分貨、重整到包裝及派送,一站式全部包辦完成。 客戶關係方面,也藉疫情期間更了解客戶的深層需求,須以更靈活、快速、且高附加價值等全方位物流方案,取代市場削價競爭氛圍。此外,因應公司中長期發展的人才培育,公司亦不受國內高物價及不景氣影響,仍每年持續投入資源招攬新進員工及物流人才,致力於提供員工安心穩定且與國際接軌的工作環境。最後在建構戰略合作夥伴部分,除現有國際知名的航商供應鏈外,持續新增簽訂更多合約,給客戶穩定艙位及具競爭優勢的航線與價格。 捷迅指出,縱使各國呈現高通膨使升息趨勢持續、地緣政治俄烏戰爭使歐洲能源危機未解、美中貿易戰及科技競爭等各式衝擊下,將與客戶攜手併肩面對,展現企圖心加快腳步力創新局,張開雙臂為迎接下半年復甦的局勢做好準備。

Read More

高雄關續查獲旅客勿攜帶電子煙加熱菸入境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近來仍查獲旅客攜帶電子煙與加熱菸入境,基於維護國人健康及菸害防制之考量,該類產品均不得攜帶入境,再次呼籲旅客勿再違反規定,以免受罰。 高雄關指出,菸害防制法已於112年2月15日修正公布,全面禁止包括電子煙在內之各式類菸品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及使用,並納管加熱菸之菸體及其載具。 依據菸害防制法新修正規定,加熱式菸品係屬該法授權衛生福利部得公告指定為「業者應於製造或輸入前,向該部申請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經核定通過後,始得為之。」之菸品;該等菸品不論是否經該部核定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旅客入境時均不得攜帶;違反者,將依菸酒管理法或菸害防制法規定,除處新臺幣(下同)3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或5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並沒入、或銷毀、退運該等菸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