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波及外貿 前10月我對大陸出口成長大幅縮小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兩岸關係緊張,波及兩岸進出口外貿,中共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前十個月我對中國大陸出口由第一季的兩位數成長大幅縮小為千分之二。 中共海關統計,今年一至十月我對大陸進出口貿易額為2710.43億美元,比去(2021)年同期仍增2.4%,除已不若去年全年高達26%成長率,同時呈現逐月遞減態勢。統計指出,今年首季我對大陸雙邊外貿尚呈15.2%增幅,上半年成長率低於百分之十(9.5%),前三季再降至百分之三點二,以迄前十月的百分之二點四方面。 我對大陸出口方面,前十月以2017.5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僅增千分之二,相較首季的14.1%成長率,上半年7.3%與前三季千分之八升幅明顯萎縮。我自大陸前十月進口額為692.8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3%,與第一季18.9%、上半年16.4%及前三季10.6%成長率逐月遞減。

Read More

CFC制度施行在即 財部籲及早瞭解評估稅負影響程度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表示,CFC制度明(112)年1月1日實施,由於施行在即,建議納稅義務人及早瞭解CFC制度內容,評估稅負影響程度,企業宜改變過去租稅規劃思維,按其在各國實質經濟活動所執行之功能、使用之資產及承擔之風險,合理分配利潤,重新回歸經濟因素考量,檢視及調整現行投資架構,降低稅務風險。 為防杜跨國企業或個人藉於低稅負國家或地區成立受控外國企業(Controlled Foreign Company, 下稱CFC)保留盈餘不分配,規避我國稅負,行政院於今(111)年1月14日核定我國營利事業CFC制度及個人CFC制度分別自112年度及112年1月1日施行,以維護租稅公平。 財政部表示,為協助納稅義務人瞭解CFC制度,該部賦稅署網站(https://www.dot.gov.tw)「稅改專區\反避稅專區\營利事業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或個人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整理CFC制度法規及函釋規定、低稅負國家或地區參考名單、懶人包及常見問答,並持續滾動檢討,俾利各界查詢運用。 在各地區國稅局部分,亦設有專人專線諮詢服務窗口,並持續辦理講習說明會。上開相關資訊,可至該部賦稅署網站「稅改專區\反避稅專區\諮詢窗口(或反避稅制度宣導\講習會資訊)」查詢」,或就近洽詢各地區國稅局。

Read More

中共調整國際轉國內航線船舶疫情防控措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交通運輸部近日發布通知,國際轉國內航線船舶入境前停泊隔離縮至五天,船員健康監測"七天五檢"調為"五天四檢"。 中共交通運輸部、外交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國家移民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國際轉國內航線船舶疫情防控工作部分措施的通知》,進一步優化調整國際轉國內航線船舶疫情防控工作部分措施。 依據該通知,將國際轉國內航線船舶改營前在入境口岸的停泊隔離及改營後全體船員在船健康監測的時間由"入境前七天停泊隔離+改營後三天健康監測"調整為"入境前五天停泊隔離+改營後三天在船隔離(期間全體船員不得離船)。 該通知調整核酸檢測頻次要求,將在入境口岸對擬轉入國內航線營運的國際航行船舶全體船員進行核酸檢測的頻次由"七天五檢"調整為"自船舶抵達境內入境口岸後的五天內開展四次核酸檢測,其中第一天由海關對船員進行核酸檢測,第二、三、五天由入境口岸所在地聯防聯控機制明確的檢測單位對船員進行核酸檢測"。將國際航行船舶辦理改營手續後,船舶所屬航運企業繼續對全體船員進行健康監測期間的核酸檢測頻次由"第三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調整為在船隔離"第一、三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Read More

財部核釋水產品稅則第3章及半導體模組稅則分類原則12月30日生效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海關進口稅則第3章『魚類、甲殼類、軟體類及其他水產無脊椎動物』」及「半導體裝置功能模組」之稅則分類原則,已經財政部111年10月17日以台財關字第1111025756號及第1111025758號令重新核釋,並訂於今(111)年12月30日生效。 關務署說明,就水產品而言,生物常因時間或地域之隔閡,造成同一物種在生物學上可以有一種以上不同名稱,產生「同種異名」之情況。部分水產品申報之物種學名雖非稅則貨名所明列,惟仍應歸入列有同種異名之貨名稅則下,例如:冷凍生魷魚(學名:Todarodes pacificus),因北魷屬(Todarodes)與赤魷屬(Ommastrephes)為「同種異名」,應歸列稅則號別第0307.43.21號「冷凍魷魚(赤魷屬、鎖管屬、太平洋魷屬、軟翅仔屬),但未燻製」。 關務署另就半導體模組說明,全部由稅則第8541節貨品組成之半導體模組,無論其功能為何,均應歸列第8541節,例如:由4個二極體(第8541節)組成之橋式整流器,雖具有第8504節整流器之功能,仍應歸列稅則第8541節「半導體裝置」下;另由絕緣閘雙極性電晶體(第8541.2目)、二極體(第8541.10目)及熱敏電阻(第8533節)組成之IGBT模組,其中以絕緣閘雙極性電晶體(IGBT)具主要功能,爰歸列稅則第8541.2目「電晶體,光敏電晶體除外」;至其他半導體模組則依個別組成、功能而歸入適當之稅則號別。 關務署說明,水產品及半導體模組因學名命名方式及其組成、功能不同,致稅則歸列各異,常造成徵納雙方稅則分類見解分歧,透過財政部發布相關稅則令釋,有效統一此類貨品稅則分類歧見,達成稅則分類一致性目的。該署籲請廠商正確申報貨品稅則號別,以減少徵納雙方爭議,加速貨物通關。

Read More

散裝船運市場跌勢加速BCI下探一千點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本週散裝船運市場持續走跌,其中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BCI)下探一千點關卡,海岬型船困守兩個月,日平均獲利跌破萬元美元指標。 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本(十一)月廿二日止綜合運價指數(BDI)跌至1149點,其中BCI一路跌至1092點,巴拿馬型指數(BPI)跌破一千五百點(1496點),超輕便型亦跌至1160點。 截至本月十八日市場週報指出,2013年至上週共2472個交易日,其中BDI大於兩千點佔378個交易日或15.29%,一千點至兩千點區間佔1123個交易日或45.43%,低於一千點佔971個交易日或39.28%,合計2094個交易日兩千點(含)以下佔84.71%。BDI自1985年設立千點迄今37年,至上週收盤值為1189點,增189點或18.9%,年平均增約五點或0.5%。總體跌勢加速走低。 上週BDIBDI全五降,收盤值1189點,當週BDI四項指標(最高值、收盤值、最低值、平均值)全低於前週。其BCI亦全五降,收盤值為1122點,為各指數最低,當週海岬型船運價日平均獲利收盤為9305美元,較前週轉跌3502美元或27.34%止盈增虧5170美元或309.95%;週平均值10716美元,較前週轉跌2107美元或16.43%止盈增虧3649美元或236.64%。 整體來看,當週BDI轉跌至-44.61%,BCI轉跌至65.64%,BPI續跌至-37.55%,BSI續跌至-61.92%;去年同期依次為:76%、97.41%、63.88%和80.19%,去年同週比較今年跌勢劇,由此縮小差距反映了季節性走低特點。BDI架構各指數各自對沖前週走勢,尤其是BCI以大跌沖銷前週漲勢,海岬型船運價日平均獲利再失困守兩個月的萬元美元指標。目前離年終收盤按常規BDI將以低於當週走勢告結。

Read More

鋅鋼品及碳鋼鋼板續課徵反傾銷稅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依據財政部於今(111)年9月14日公告,對自中國大陸及韓國產製進口鍍鋅鋼板及自巴西、中國大陸、印度、印尼、韓國、烏克蘭產製進口碳鋼鋼板,除對烏克蘭暫停課徵反傾銷稅1年,其餘國家自公告日起依核定稅率繼續課徵反傾銷稅,為期5年,請業者於進口前應多加注意,以免增加進貨成本。 基隆關進一步說明,特定鍍鋅、鋅合金之扁軋鋼品及以熱軋之鐵或非合金鋼或其他特定合金鋼為材質,厚度6公厘及以上,未經被覆、鍍面或塗面、非捲盤狀之扁軋製品,依輸出國或產製國及製造商或出口商的不同,分別課徵鍍鋅鋼品0%~77.3%及碳鋼鋼板5.8%~80.5%的反傾銷稅。自前揭公告國家進口上述鋼品時,須提交由公告中個別廠商生產製造並直接出口至我國之相關進口證明,經海關審核,方可適用公告列明的個別廠商課徵稅率,否則將依其他製造商較高稅率課徵。 基隆關強調,為維護業者自身權益,請於進口申報前多留意相關規定,並可至關務署網站(路徑:貨物通關/反傾銷及平衡稅措施/現行課徵項目)查閱或下載最新資訊。

Read More

經濟部續辦基本工資補貼 明年1月受理線上申請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本工資月薪將於112年1月1日起由25,250元調高至26,400元,時薪由168元調成176元;為減少基本工資調漲影響事業的營運成本,經濟部將於明(112)年續辦基本工資補貼方案,所需經費於昨(23)日就業安定基金管理會臨時會決議同意由就業安定基金支應。經濟部表示預計於112年1月受理線上申請。 經濟部表示,考量近3年產業持續受疫情影響,再度提出「112年基本工資補貼方案」,對受疫情影響的農業、服務業及受到疫情連帶影響的部分工業進行補貼;本次方案參採產業意見並進一步簡化作業,補貼條件較111年具彈性。 經濟部指出,112年基本工資補貼方案為企業營收衰退達10%,優於111年條件。衰退認定部分以111年9月及10月營收比對衰退情形,比較基期為110年、109年或108年同期,其中一項符合即可,也較111年增加彈性。此外,查定課徵營業稅的小規模營業人,可免提供受疫情影響營業額衰退證明,以簡化申請作業。 經濟部進一步說明,本方案是補貼雇主因基本工資調漲所增加之成本,補貼金額是依員工數計算,全職員工以月投保薪資級距在26,400元及27,600元之人數,以每人每月定額補貼920元;部分工時員工則以月投保薪資級距在25,250元以下之人數,以每人每月定額補貼560元;另補貼人數以今年10月31日投保在26,400元以下的員工人數為上限。

Read More

貨櫃船運市場跌幅擴大船公司縮艙減班穩定運價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航運交易所截至上週(11月18日)市場週報指出,貨櫃船運市場頹勢難挽,運價連續22週,跌幅進一步擴大,預期市場貨源持續減少,為避免殺價搶貨加重跌幅,船公司將進一步縮艙減班穩定運價。 上海航交所11月18日發佈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跌至1306.84點,較前週續跌136.45點,跌幅從前一週的8.6%升至9.4%,呈現連續三週跌幅擴大。其中歐洲線仍係運價跌幅重災區,該航線運價已至1172美元/TEU,較前週下跌306美元跌幅20.7%,且跌至2019年的起漲點,地中海線1967美元/TEU下跌94美元,除跌幅 4.56%且失守兩千美元關卡。 美西線亦跌至1559美元/FEU週跌73美元,跌幅4.47%,較前週2.91%略升;美東線則以3877美元/FEU週跌346美元,除跌幅8.19%亦失守 四千美元,但較前週13.44%跌幅縮小。 市場分析,繼遠東-美西線率先重挫,歐洲線本(十一)步後塵跌幅加大,上周跌幅更擴大至20%以上。歐洲能源危機使當地經濟衰退速度加快,近期至歐洲貨量明顯減少,運價同步走跌勢。亞洲近洋航線第四季雖是傳統旺季,但目前市場表現仍無法與去年同期相比,相?地區運價漲跌互見,其中日本關西線331 美元/ TEU上漲 九美元,漲幅 2.8%,關東線318 美元/ TEU 下跌十美元跌幅 3.1%。東南亞線 (新加坡) 跌至 327 美元/TEU下跌 19 美元,跌幅 5.49%;韓國線 (釜山) 254 美元/ TEU 續跌兩美元。 分析指出,貨櫃船運市場榮景已經結束,春節前小旺季雖然可望運價回升但漲幅有限,後續端看船公司如何調度艙位,隨著市場貨源持續減少,為避免殺價搶貨加重跌幅,船公司將進一步縮艙減班穩定運價。惟通膨壓力持續壓抑需求面,新船交付量將在2023至2024年期間達高峰,市場運能將供過於求後市並不樂觀。

Read More

星港前十月櫃量3108萬TEU略降貨量亦回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全球貨櫃港排名僅次於上海的新加坡港今年以來櫃量呈現小幅回落,上(十)月份櫃量雖較前(九)月稍低,但比去(2021)年增幅近百分之三。 新加坡港航局(MPA)統計,星港一至十月櫃量累計3108.12萬TEU,比去年同期略降千分之二,其中十月份櫃量以306.18萬TEU比前月的306.38萬TEU稍低,若與去年同月的297.49萬TEU仍增二點九個百分點。該港前十月櫃量與上海港相較已低於八百萬TEU,仍由上海港穩定領先。 整體而言,星港今年前十月港埠貨量為4.82億噸,比去年同期亦回落3.4%,其中貨櫃貨佔2 .87億噸,即佔總量的59.5%,比去年同期則減少近五個百分點(-4.9%),油運貨物亦以1.57億噸比去年同期持續下滑百分之一點六。

Read More

BIMCO發佈定期租船合約CII營運條款新規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發佈適用於定期租船合約的CII營運條款,據稱,新規將有助於航運業實施IMO新規範。 據瞭解,國際航運碳強度新規將於明(2023)年一月一日生效,CII新規將對未來船舶營運產生深遠影響,船東和承租人必須轉變其合作方式,這需要新的租船合約條款配合實施。新CII條款的起因是期租承租人掌控船舶營運,所以要對船舶排放負責。當簽訂新的租船合約或將該條款納入現有的租船合約時,雙方將就每年達到的CII數值達成一致。 由於航運業未來可能面臨國際海事組織(IMO)及歐盟更多減少航運碳排新規,故對於新的合約和條款的需求正在增長。CII條款是BIMCO對定期租船合約一系列碳條款的最新補充。2021年十二月,BIMCO發佈EEXI過渡條款,並在今(2022)年五月底為定期租船合約發佈新的碳排放交易計畫配額(ETSA)。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