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餐飲業營業額及年增率雙創歷年新高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表示,餐飲業去(111)年重回成長軌道,營業額年增18.9%,結束連2年負成長:隨連鎖餐飲品牌持續展店、觀光旅遊與美食文化行銷,帶動外食人口逐漸增加,餐館業歷年呈現穩定成長態勢,108年營業額突破8千億元大關升至8,116億元,年增4.4%;惟COVID-19疫情相繼在全球爆發,國人為降低染疫風險減少外出消費,加以管制措施影響,餐飲業受創嚴重,致109、110年營收連續2年負成長(分別年減4.2%及6.4%);去年因疫苗接種率提高,加上民眾逐漸接受與疫情共存,外出用餐意願增加,帶動全年營收達8,653億元,超越疫情前108年水準,年增18.9%,營業額及年增幅度雙創歷年新高。 宴會型餐廳已於111年12月回到疫情前水準,空廚尚待旅客回流,惟已逐步回溫:餐飲各業中因消費客群不同而受創程度不一,其中餐館業「宴會型餐廳」向以婚宴、商務宴等人潮聚集為主,受疫情之衝擊相較「西式速食」與「聚餐及日常型餐廳」嚴重,隨民眾逐漸恢復常態生活、公司行號年終復辦尾牙及婚宴補辦熱絡,111年下半年業績逐月成長,12月營收更已回到疫情前規模,惟全年營收仍較108年減少28.9%;另外燴及團膳承包業中「空廚」主要提供飛機上旅客與機組人員飲食,受限邊境管制開放時間較晚,致受創時間較「團膳」長,隨各國邊境防疫措施陸續鬆綁,111年營收已逐漸回溫,惟航空載客數尚未恢復至疫情前規模,致營收較疫情前減少54.1%。受惠國內外旅遊陸續開放、商業活動回歸正常,遞延補辦婚宴等商機,可望為宴會型餐廳及空廚增添成長動能。 餐飲業旺季多與節慶及旅遊落點相關,疫情打亂既有之淡旺季:餐飲業消費高峰主要集中在年終耶誕、跨年、尾牙到隔年2月農曆春節聚餐旺季,以及7至8月暑假旅遊時節;惟109年2至4月因疫情開始在國內蔓延,民眾減少外食需求,致規模值比往年更低,110年7至8月本應為暑期消費旺月,亦受疫情升溫及管制措施影響出現異於往年的低點。 外送服務漸成為餐飲業新常態營運模式:觀察餐飲業提供宅配及外送(含外送平台)之家數占比,疫情前(108年4月)占43.3%,自疫情爆發後,民眾減少外食,餐飲業者陸續開啟外帶餐盒、冷凍餐食宅配或與外送平台合作等服務,109年4月外送比率增至56.0%,110年6月更因三級警戒餐飲禁內用之措施,外送需求帶動外送家數占比攀至67.0%新高,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淡化,內用人數漸次增加,111年5月有外送服務家數占比仍有64.6%,顯示外送服務提供消費者另一種選擇,有助拓展銷售範圍,已漸成為餐飲業新常態的營運模式。

Read More

台灣航業去年度獲利廿億每股盈餘4.83元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航業昨(六)日董事會通過去(111)年度合併財務報告,當年度獲利達新台幣廿億元,每股盈餘4.83元。 該公司展望今(112)年散裝海運運價,如烏俄戰爭未進一步擴大且聯合國協調的黑海穀物出口協議能持續實行,再加上歐洲各國擴大自美國、南美、印尼等國進口煤炭,航程浬數加大,且中國大陸逐漸脫離疫情的影響全面開放國境及放寬房地產信用管制下,將有利大宗原物料的海運需求,促使運費走揚。 台航公告111年營收38.73億元,較前(110)年度增加6.47億元,成長20%,總營收88%來自散裝收入,當年度稅後淨利20.15億元(EPS/4.83元),較前年增加6.95億元。 據分析,111年全球經濟籠罩在高通膨、高利率及烏俄戰爭的陰影下,停滯性通膨揮之不去,波羅的海運價指數平均較2021年下跌34%,尤以海岬型船舶跌幅較大(超過51%),所幸該公司散裝船隊換約多於111年上半年議定,並於第四季開始生效,新租約所議之固定及半浮動日租金皆較舊約為佳,且船隊屬中、小型船舶,船舶日租金亦較海岬型運價持穩,尚能維持一定獲利。 該公司111年營業毛利約13.38億元較110年增加0.61億元,成長4.8%,營業毛利率為34.6%,因運價自下半年起逐漸疲軟,故較前年度39.6%為低,但隨著散裝船隊換約效益、111年共三艘散裝新船加入以及中油觀塘工業港港勤船自十一月起至112年四月陸續交船營運,未來毛利率有望維持一定水準。 此外,111年業外淨收入10.06億元,主要係認列持有陽明股票之股利收入7.46億元,處分一艘船齡較大船舶利益1.95億元以及因美元兌台幣匯率走升,認列淨美元資產兌換及評價利益1.22億元;再加上FED今年持續升息,利息費用較去年同期為高,但台航向來穩健經營,財務體質良好(111年負債比率36.19%),已採加速還款等措施因應,降低升息對公司財務的負面衝擊。截至111年底持有陽明股票約3.7萬張,目前暫無處分計劃。 台航近年持續執行散裝船隊汰舊換新計畫,積極處分艘船齡高且較無競爭力船舶,使得目前公司散裝船隊平均年齡降至5.5歲,並於111年公告訂造各兩艘六萬噸及四萬噸散裝船計畫,以維持船隊規模並提高船隊競爭力,預計明(113)年陸續交船。

Read More

基港今郵輪復航交部修正放寬母港操作指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港務公司今(七)日上午將在基隆港東岸旅客中心三樓蝶客花園舉辦「基隆港郵輪復航」歡迎會,因應國際郵輪復航,交通部航港局配合國際郵輪掛靠、母港操作指引修正放寬,以期提升國際郵輪來臺意願。 航港局表示,依據指揮中心於昨(3)日核定修正國際郵輪掛靠入境及母港作業操作兩指引,針對郵輪業者主要關切的掛靠入境旅客須提供兩日內快篩陰性結果及母港自主防疫期間船員不可登輪作業之規定,皆已修正放寬,另就旅客自主防疫期間登輪須每兩日快篩、確診者就醫車輛安排及旅客返國之檢疫等規範同步檢討調整。 航港局說明指出,郵輪母港指引部分,維持如旅客於自主防疫期間搭乘郵輪,登船時仍應有兩日內快篩檢測陰性結果,但於船上自主防疫期間,原規定旅客須每兩日快篩至自主防疫期滿,放寬為出現症狀時才進行快篩;如航程中出現確診者,郵輪抵港時原須由業者安排防疫車輛,調整為搭乘一般車輛、旅客返臺後原規定領用4劑家用快篩及須於入境當天或自主防疫第1天檢測部分,將配合指揮中心最新自主防疫措施辦理,另原新登船船員於自主防疫期間不可登輪,且須於登輪當日進行快篩,放寬為登船前進行一次家用快篩,陰性者可登船工作,自主防疫期間由郵輪業者自行訂定篩檢頻率,或有症狀時再進行篩檢;至郵輪掛靠指引部分,有關要求旅客入境前須提供2日內快篩陰性結果規定,放寬為旅客有症狀時,使用家用快篩試劑篩檢。 航港局表示,為利業者瞭解最新郵輪指引規範,已立即將指揮中心核定的操作指引函知郵輪相關業者,希望讓旅客入境通關作業更加順暢,提高國際郵輪來臺靠泊意願,加速推動疫後觀光復甦。

Read More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通過補助21項創新研發計畫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召開「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第452、453次指導會議,審議通過電子領域1項、民生領域5項、機械領域5項、資通領域2項、生技領域1項、服務文創領域7項,合計21項中小企業所提創新技術/服務研發計畫之研發經費部份補助。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指出,第452、453次指導會議審議通過之計畫,同時帶動受補助廠商投入研發經費逾2,849.4萬元,預期將可誘發中小企業投入更多研發人力,促進研發人才的培育及研發能力的累積。SBIR計畫之推動係為鼓勵並協助國內中小企業積極投入創新研發,使中小企業得以永續經營、成長茁壯,更透過研發成果建立完整產業體系,促進臺灣未來經濟發展。 經統計SBIR計畫自88年2月開始推動至今,累計通過執行8,806件創新研發計畫,政府補助金額逾133億2,014.5萬元,並帶動中小企業投入研發經費近246億6013.9萬元,對於提高我國中小企業技術水準、提升我國產業之競爭力、及傳統產業之升級轉型,有相當之助益。 計畫服務專線:0800-888-968

Read More

清明節離島航線第2波加班機7日開放訂位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民航局宣布為因應民眾清明節返鄉祭祖及旅遊需求,目前需求較高之澎湖、金門及馬祖航線已規劃第二波加班機,自明(7)日(週二)上午9時統一開放訂位。民航局同時指出,清明節正處霧季,時有航班因天候不佳無法飛航情形,建議民眾可提前返鄉掃墓,以避免影響規劃行程。 今年清明節離島管制航線(澎湖、金門、馬祖)於2月6日開放正班機及第一波加班機訂位,航空公司已依據旅客訂位及需求情況規劃第二波加班機,其中澎湖航線提供3,924個座位數,金門航線提供3,872個座位數,馬祖航線提供280個座位數,總計提供8,076個座位數。 為儘早掌握旅客訂位情形及加速清艙作業,以利規劃後續加班機運能,旅客應於訂票後3日內完成開票(例如3月7日訂票者,應於3月9日前完成開票),提醒旅客應注意開票期限,以確保自身權益。 民航局再次提醒旅客如因故無法搭乘原訂航班時,務必於航班起飛前通知航空公司取消訂位,並至原開票處依原機票規定辦理退票,以維護自身之權益。 民航局強調,旅客務必事先訂妥機位,以免浪費時間於機場候補;搭機當日亦請提早出門至機場報到,並備齊身分證件,以順利搭機。

Read More

財政部公告機動調降牛肉等22項貨品關稅稅率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正式公告機動調降牛肉、烘焙用奶粉、奶油、無水奶油及小麥等二十二項貨品關稅稅率。 機動調降牛肉、烘焙用奶粉、奶油、無水奶油及小麥等二十二項貨品關稅稅率,自今(一百十二)年四月一日起至今年六月三十日止,實施期間如遇稅則修正,機動稅率自動終止實施,改依修正後稅率課徵。

Read More

全球閒置貨櫃達疫情以來最高水準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全球貨櫃交易平臺Containerxhange數據顯示,目前閒置貨櫃已達疫情以來最高水準。 2021年由於全球貿易呈現“一櫃難求”情況,而今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趨弱、通膨上升導致全球消費需求放緩從亞洲主要製造業中心向美國和歐洲運送貨物所需船舶也大幅減少。 全球貨櫃交易平臺Containerxhange有關上海港的CAX指數,亦即貨櫃可用指數達0.64,而CAX指數大於0.5時表示貨櫃尚有餘,小於0.5時說明供不應求,以往疫情嚴重時上海港的CAX指數都不到0.1正說明供應緊缺,但目前此一指數達到0.64。 另據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今年二月份全球約4.1%的貨櫃船隊處於閒置狀態,相當於106.7萬只廿呎貨櫃運能閒置,此一數字幾乎是一年前的兩倍,且接近於去(2022)年十二月的107萬TEU,係自2020年八月以來最大閒置運能。

Read More

北市船代會3月8日召開會員大會 歡迎踴躍出席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船務代理公會將於3月8日於臺大校友會館(臺北市濟南路1段2-1號4樓)召開第19屆第2次會員大會,由理事長黃啟洋主持,歡迎會員公司踴躍參加。 本次會中頒獎表揚會員公司優秀從業人員暨優秀青年從業人員,報告事項包括理事會工作報告、監事會監察報告,及檢具該會111年度工作報告及收支決算提請審定,及擬具該會112年度工作計畫與收支預算提請追認。

Read More

投資臺灣事務所再通過鍵財機械企業等5家投資案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投資臺灣事務所再添5家企業共擴大投資臺灣,包括根留臺灣方案的微矽電子,以及中小企業方案的鍵財機械企業、小磨坊、天九興業及松下乘涼公司。截至目前「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330家企業超過2兆66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4萬3,838個本國就業機會,其中「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有162家根留臺灣企業投資約4,633億元,創造2萬5,123個就業機會;「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則已吸引887家中小企業投資約4,081億元,帶來3萬3,382本國就業機會,後續尚有11家企業排隊待審。 鍵財機械企業為螺紋成型機械設備之搓牙機製造商,該設備是螺絲製程中的關鍵部分,客戶遍及歐洲、亞洲、中南美洲及非洲等地,廣泛運用於汽車、航太、建築等產業。為持續精進公司技術,規劃增聘14名本國員工,投入逾1億元在既有高雄岡山大埔及本洲廠區導入智慧化機器設備,可即時掌控生產進度,打造高效及高精密智慧化製程。此次投資亦響應節能減碳政策,廠房屋頂設有太陽能板,並採用低碳排並符合IE3之設備,此外公司未來將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及碳足跡盤查,持續創造永續產業環境。 微矽電子主要從事半導體測試、晶圓薄化及半導體封裝等服務,近年來公司發展以節能為核心,專注於提升能源轉換效率之關鍵元件,例如電源管理IC及功率元件。為透過一貫化整合性服務幫助客戶達到節能減碳目的,公司將新增本國員工53名,規劃投資近15億元,預定在苗栗竹南廠擴建廠房,廠房符合綠建築設計,屋頂配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在產線部分則是增加2條生產線並引進智慧化機器設備,同時導入MES、SPC、EDA及PAT等系統。投資完成後能有效提升公司實力,並冀望成為業界節能產業鏈的最佳夥伴。 臺灣知名香辛調味料大廠「小磨坊」,始終秉持美味值得玩味的品牌訴求,推出家家戶戶每天都要用的多元性調味產品,如:香蒜黑胡椒、十三香風味料、金黃蒜蔥油、世界名菜調味醬等。銷售通路多元,可以在量販、超市、便利商店,甚至是在菜市場內的小店都買的到,是陪伴消費者走過近六十年的熟悉品牌。因應品牌發展及新產品技術導入需求,預計在雲林斗六投入近4億元打造新的生產基地,並擴增公司人員編組,帶動地方人口就業。新廠將引進自動倉儲作業及智慧化生產設備,並運用AI及IOT建置品質管控戰情室,提高生產管理效益。並配合節能減碳永績經營的目標計畫,在新廠房屋頂設置太陽能發電設施,採用潔淨能源設備。預期新設施導入後可優化產品製程,並為顧客帶來更多樣化的調味品,提供更多樣且兼具品質、美味、便利的食品選擇,做為業界的領頭羊標竿企業。 天九興業專注於生產戶外景觀用水泥製品及道路基底層用級配,如高壓混凝土地磚、透水磚、植草磚、界石、圍牆磚、空心磚及護坡磚等。且公司再利用廢玻璃、廢陶瓷及氧化碴製成磚品原料使用。公司以循環經濟理念,發展高附加價值新商業模式,預計新增聘本國員工10名,擴大投入近3千萬元,在臺南市後壁既有廠區增設智慧化製磚機產線。此次新增機械比舊式可節約能源,並運用電能車取代傳統柴油搬運機械。此次投資從製程至成品本身,皆為公司永續發展奠定基石。 松下乘涼公司以實踐在地關懷及結合社會企業互利共榮的理念,推出窖藏老梅系列產品銷售全臺各地。產品包含老梅鳳梨酥、老梅穀物能量棒、老梅果露、老梅核棗糕及老梅義式冰淇淋等,並持續開發新產品滿足與兼顧消費者口味和健康。另公司將斥資逾3億元,在南投縣名間鄉打造一兼具文化底蘊、自然生態與優質景觀的複合式觀光休憩園區。此園區將會有餐廳、零售、親子教育娛樂及休閒場域等服務提供給來園遊客,同時園區將運用AIOT智慧物聯網平台和智慧機械協助整體營運。此外,為了兼顧環境發展永續的目標,園區植栽面積將達到戶外活動空間50%,而園區內亦設有太陽能板來提升綠電比例。待此園區落實投資完工後,將可為南投縣名間鄉帶來新的觀光景點,同時也持續提供在地就業機會、為在地挹注新的商機。

Read More

中高端轉型去年大陸家電業獲利增近兩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大陸「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訊訊息,去(2022)年中國大陸家電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75兆元,比前(2021)年度雖僅增長1.1%,惟其獲利則以1418億元較前年度增近兩成(+19.9%)。 據稱,得益於中高端轉型步伐加快,多措並舉降低成本,2022年大陸家電業整體利潤持續轉好,以舊換新、綠色智慧等趨勢,家電製造和流通企業合力促銷,帶動部分家電品類增速回升。其中家用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22247.3萬台增長1.8%,家用洗衣機產量9106.3萬台亦增長4.6%。 新興品類成為新增長點,諸如洗碗機、乾衣機、集成灶、洗地機等新興品類市場規模持續保持增長,成為拉動家電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2022年上半年,乾衣機市場規模增長幅度高達41.1%,集成灶市場規模在2021年增長43.8%的基礎上仍增長6.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