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逐步恢復口岸客運出入境國際郵輪先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外事組昨(廿七)日發布公告,中共當局逐步恢復陸路水路口岸客運出入境。 中共國務院因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外事組發佈《關於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優化配套管理措施,保障各類口岸貨運儘快恢復至疫情前水準,調整陸路口岸"客停貨通"政策,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逐步恢復陸路口岸客運出入境(含邊民往來),逐步恢復水路口岸客運出入境,對國際郵輪先開展試點再逐步放開,為中外籍船員在中國大陸境內換班提供更多便利。 前述﹁關於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的通知﹂指出,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現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後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於明(2023)年一月八日起實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遠端檢測 來華人員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來華,無需向我駐外使領館申請健康碼,將結果填入海關健康申明卡。如呈陽性,相關人員應在轉陰後再來華。 二、入境檢疫 不再對入境人員實施全員核酸檢測,對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 健康申報異常或出現發熱等症狀人員,由海關進行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者,若屬於未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症狀感染者或輕型病例,可採取居家、居所隔離或自我照護,其他情況提倡儘快前往醫療機構診治。結果為陰性者,由海關依慣例按照《國境衛生檢疫法》等法律法規實施常規檢疫。 三、國際客運航班 取消“五個一”“一國一策”及客座率限制等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管控措施,分階段增加航班數量,優化航線分佈。簡化機場入境航班處置流程,提高機場運行效率,加強重點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設。各航司繼續做好機上防疫,乘客乘機時須佩戴口罩。 四、來華簽證 進一步優化復工複產、商務、留學、探親、團聚等外籍人士來華安排,提供相應簽證便利。 五、口岸運行 優化配套管理措施,保障各類口岸貨運儘快恢復至疫情前水準。調整陸路口岸“客停貨通”政策,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逐步恢復陸路口岸客運出入境(含邊民往來)。逐步恢復水路口岸客運出入境。對國際郵輪,先開展試點,再逐步放開。為中外籍船員在中國境內換班提供更多便利。 六、出入境旅遊 根據國際疫情形勢和各方面服務保障能力,本著試點先行原則,有序恢復中國公民出境旅遊。  

Read More

今年我港口櫃量恐跌破一千五百萬TEU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統計顯示,上(十一)月份我國際商港貨櫃量雖較前(十)月遞增,但比去(110)年同月平均降幅達百分之八,累計前十一個月比去年同期減少近百分之五,全年櫃量恐跌破一千五百萬TEU。 交部統計,上月份我港口櫃量119.1萬TEU,比前月的113.2萬TEU增加5.16%,但比去年同月的129.7萬TEU減少8.2%,累計一至十一月則以1350.9萬TEU比去年同期減少四點六個百分點。 統計指出,我港口櫃量自今年八月份跌破單月130萬TEU,九月、十月、十一月份連續三個月低於於120萬TEU,按前十一個月櫃量估計,本(十二)月櫃量需達150萬TEU水準方能達年櫃量一千五百萬TEU水準,惟以今年各月櫃量最高月份三月僅為132.5萬TEU來看達標不易。 前十一個月各港櫃量依序比較如下:高雄873.5萬TEU(-3.56%)、台中164.4萬TEU(-9.05%)、台北164.3萬TEU(-11.03%)、基隆148.5萬TEU%(+2.52%)。

Read More

台船自建貨櫃船4艘售予萬海航運 明年交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持續強化貨櫃船隊,據悉,該公司將在明(112)年一至三季陸續接收由台灣國際造船承造之四艘三千TEU型貨櫃船。 台船副總經理周志明證實,台船推行自建貨櫃船四艘,已出售予目前排名全球第十一大貨櫃船公司的萬海航運,該四艘分別按第一季一艘、第二季一艘及第三季兩艘時程陸續交付。 ALPHALINER數據顯示,萬海目前以147艘、運能44.03萬TEU貨櫃船隊規模,排名全球第十一大貨櫃船公司,其中自有船佔113艘、運能34.51萬TEU,租用船34艘、運能95207TEU,尚有多達38艘、運能27.68萬TEU新造船訂單。

Read More

運費下滑運能供應加大 好市多削減貨櫃船業務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隨著運費急速下滑和運能供應加大,美國大型零售集團好市多(Costco Wholesale Corporation)進行削減貨櫃船業務。 消息指出,這家在全球現擁有八百多家超市據點的大型零售商去年曾聲稱,隨著港口擁堵加劇和貨運成本的飆升,已租下三艘貨櫃船及數千個貨櫃在亞洲和美國及加拿大之間運輸貨物,為期三年。惟在近期會議上,好市多首席財務長Richard Galanti對外稱,該公司後來又增加了四艘船及更多貨櫃以期節省開支,但將計提9300萬美元的費用,而這筆費用主要與縮減租船運輸有關。 Richard Galanti說,當時隨著貨櫃運費和航運費的飆升,與貨櫃短缺和航運延誤有關的供應鏈挑戰加劇,租船使其能夠保持庫存、促進銷售以及降低成本,並在一段時間內達成目標。     據稱,在十八個月的時間裏,好市多能夠控制近五萬個貨櫃的運輸和交付,每個貨櫃節省大約一至兩千美元。現在隨著運輸時間大幅改善以及運輸和貨櫃成本大幅降低,減少租船降低費用是有意義的。 據瞭解,除好市多外,在2021年下半年,由於供應鏈中斷以及貨櫃運價暴漲,沃爾瑪、宜家、家得寶等多家大型零售商也選擇租用貨櫃船運輸貨物。但也有消息說,沒有證據表明前述直接租船情況,這些交易可能只是代表佔用額外艙位,並試圖展示其獨立作業能力。

Read More

明年228連假離島管制航線今上午9時開放訂位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明(112)年228有4天連假,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宣布,澎湖、金門、馬祖三離島管制航線將提供956架次,計81,836個座位數,並自12月26日(下週一)上午9時起開放訂位。 明年228假期自112年2月25日(週六)至112年2月28日(週二)有4天連假,民航局規劃,2月24日(週五)至3月1日(週三)為航空疏運期,共計6天。民航局指出,228連假仍以澎湖、金門及馬祖等離島航線為疏運重點,各航空公司均已依據市場需求規劃航班。 在各航線運能提供方面,澎湖航線494架次、39,496個座位數;金門航線362架次、35,448個座位數;馬祖航線100架次、6,892個座位數;上述3離島航線(不含澎湖-金門航線)共計提供956架次、81,836個座位數,民航局已要求航空公司持續注意訂位狀況,後續並將視需求適時增班。 民航局提醒旅客,此次228連假,於尖峰時段2月24日至2月26日臺灣出發往離島方向,以及2月27日至3月1日離島出發回臺灣方向之機票,均會加註「限當日當班次」、「逾期作廢」之使用限制,以使有限之空運資源獲得更有效之利用。旅客如因故無法搭乘原訂航班時,務必於航班起飛前通知航空公司取消訂位,並至原開票處依原機票規定辦理退票,以維護自身之權益。 此外,提醒民眾務必事先訂妥機位,以免浪費時間於機場候補;搭機當日亦請提早出門至機場報到,並備齊身分證件,以順利搭機。

Read More

軍用商規無人機遴選結果出爐 快速推升產業系統整合能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表示,為推動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由國科會協同國防部、經濟部及中科院等共同成立「軍用商規無人機遴選作業指導小組」,針對國防部所提出之3類5款軍用商規無人機機型,辦理系統整合主導廠商遴選作業,於111年12月7日至15日召開遴選審查會,遴選出9家的優選廠商,包含智飛科技、經緯航太、長榮航太、神通資訊科技、自強工程、中光電智能機器人、雷虎科技、富蘭登科技、佳世達科技等。遴選審查過程皆依廠商投件提出計畫書所要參與開發的機型進行遴選與審查,審查過程皆以公平、公正方式進行,同時全程錄音錄影,絕無內定名單;政府特別呼籲不要無稽揣測,影響產業發展。 經濟部是針對有媒體報導稱無人機選商趕進度,澄清並非事實,遴選工作從國防部在今(111)年9月22舉辦徵商說明會正式展開,在彙整國內產業界意見與能量後,國防部研提3類5款無人機需求規格函送經濟部辦理選商作業。經濟部獲得選商規格後,於111年11月1日起進行為期一個月共計30天的公告,期間同時受理業者的申請提案。公告內容敘明審查重點,同時廠商須依照國防部所訂定之3類5款軍用商規無人機細部規格進行開發提案;業者所提出的申請開發計畫,也必須對公司治理、專業技術能量、品保能量、相關產業實績等項目具體呈現。 選商作業於今(111)年12月1日完成收案,共計有25家廠商領取規格書,其中正式提出計畫書申請計16家。這16家業者進入遴選審查委員會再經由國防部、經濟部與國科會共同成立的遴選指導小組,就廠商計畫書所提擬參與開發之無人機款式進行評分及遴選作業,最後選定優選廠商。經濟部已將遴選結果正式函送國防部,由國防部進行後續小批量產採購作業。 軍用商規無人機遴選作業著重在國內業者系統整合能力之提升,系統整合主導廠商可以用合作方式進行主導提案。對於將國內業界能量集合起來,並於計畫書中載明具體分工與角色,是允許的提案開發模式。遴選作業會以主導廠商系統整合能力及其協力團隊整體能量作為是否優選作綜合評量。 此外,媒體報導航太產業龍頭漢翔公司被排除在外一節,經濟部特別說明,漢翔公司為航太產業龍頭,惟未針對此次機型提出合適的開發規劃,經審查委員評估,未能合適作為軍用商規無人機系統整合主導廠商。但國內獲選業者的提案計畫中,就有將漢翔公司納入合作的開發計畫,因此漢翔公司還是能為我國無人機產業作出貢獻。     政府藉由此次遴選期能透過國防部軍用商規無人機需求訂單機會,帶動國內無人機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及成長,以提升企業參與我國國防自主研發的動力,達到國防與經濟加乘效益,鞏固臺灣在全球經濟新趨勢的關鍵地位。

Read More

交通部預告航空人員檢定給證管理規則修正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預告航空人員檢定給證管理規則第十三條及第一百十九條附件五修正草案,本次修正主要是為配合民法修正成年人年齡為滿十八 歲,刪除第十三條中未滿二十歲者申請學習駕駛員及自用駕駛員檢定,應有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書面同意之規定。 另因應辦理各類航空人員證照業務之實際成本需求,修正第一百十九條附件五之航空人員學、術科檢定費及證照規費。據了解,航空人員檢定給證管理規則係於五十九年三月二十五日訂定發布後,並歷經十五次修正施行迄今。

Read More

經部說明臺灣與越南離岸風場差異大工程困難度不同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針對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於網路表示,其參訪越南後發現「臺灣裝一支風機的錢,在越南可以裝三支,另外兩支的錢到哪裡去了?」,經濟部表示,非常關注鄰近國家離岸風電的發展,越南更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重要夥伴,根據4C offshore資料庫到第二季統計資料,目前越南離岸風電總設置量約985.5 MW,單機容量約為4MW,容量因數約32%,水深約10公尺內,且多數設置於潮間帶等環境敏感區域。 經濟部鄭重澄清,我國目前離岸風場水深介於20到50公尺,建置與運維都是近海海事工程的規格,當然與越南離岸風場棧橋式施工案例有極大差異,潛力場址部份案場水深更接近50公尺,單機裝置容量為8~9.5 MW,容量因數約45%,海事工程困難度更不是在潮間帶建置風場所能比擬,直接比較非常失當,實有違學者風範。 經濟部推動離岸風電兼顧環境永續,潮間帶的生物多樣性與生態資源更是臺灣永續寶藏,經濟部重申,推動綠能開發必定同時尊重在地意見之表達,開發業者依規定除須通過環評外,亦須取得地方政府及農委會等主管機關之同意函,以確保離岸風場設置能與生態、環保、漁業及地方達成共存共榮。經濟部亦將秉持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立場,在確保地方權益之前提下,實現強化能源安全、創新綠色經濟、促進環境永續等共榮願景。

Read More

台北關公告元旦連假通關業務措施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關公告明(112)年元旦連續假期期間(111年12月31日至112年1月2日),該關辦理通關業務事宜。連續假期前一天(111年12月30日)上班時間投單之一般進出口通關案件,除特殊案件外,各通關單位將處理至完畢為止。 為維持連續假期期間入出境旅客、進出口貨物及運輸工具通關順暢,該關採下列服務措施:旅客行李、快遞貨物、機放貨物及飛機維持24小時通關,由稽查組、快遞機放組、松山分關及竹圍分關派員辦理。一般進、出口(含保稅)貨物通關案件,於連續假期期間每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由快遞機放組快遞一、二課、松山分關業務課及竹圍分關業務一課、儀檢課辦理,並視同正常辦公時間,免依海關徵收規費規則第3條第1項第5款規定徵收特別驗貨費及同規則第4條第4項附表一關於進口貨物監視服務項目(四)、(五)及(十)之特別監視費。 松山分關郵務課配合郵局作業時間派員執勤,辦理快捷郵件、郵包開拆、封發及驗關作業。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每日酌派人力處理通關業務。前項假期期間各通關單位處理緊急業務及服務電話如下,稽查組第一航廈:(03)398-2308。第二航廈:(03)398-3428。 快遞機放組:榮儲快遞:(03)393-8139、華儲快遞:(03)398-3123。竹圍分關:(03)399-2888分機7698、7210及7167。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03)563-9502分機537、 538。松山分關:郵務課:(02)2705-5280分機703、704。檢查課(松山機場旅客行李):(02)2546-4698。業務課(松山機場中科國際物流):(02)2546 -0799分機100、111。

Read More

經濟動盪俄烏衝突 明年全球航運業失增長動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2022年航運市場步入尾聲,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發佈報告指出,由於經濟動盪、俄烏衝突和新冠疫情等負面因素,削弱全球貿易前景,導致全球航運業明(2023)年也將失去增長動力。 在《2022年世界海運發展評述報告》中,UNCTAD預計,今年全球海運貿易量增長將放緩至1.4%,並在2023年保持此一水準,相較2021年增幅則為3.2%。 UNCTAD分析說,在2023年至2027年期間,預計全球海運貿易量年均增長率為2.1%,低於前卅年3.3%的平均增長率。報告稱,俄烏衝突、大流行的持續、供應鏈約束,以及通膨壓力和生活成本擠壓,使得全球航運業的復甦壓力大。報告也顯示,由於全球經濟繼續受到衝擊,全球貨物貿易需求正在降溫,貨物貿易增速可能在2022年底和2023年進一步放緩。 在上個月發佈的《貿易與發展報告》中,UNCTAD預測2022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5%,2023年經濟增長率將放緩至2.2%,所有地區都受到了經濟增長放緩的衝擊,但發展中國家受影響格外明顯,發達經濟體的貨幣財政政策可能導致全球衰退和長期停滯。 過去兩年的供應鏈危機表明,海上物流能力的供需不匹配導致運費飆升、擁堵和全球價值鏈的嚴重中斷。UNCTAD秘書長麗蓓嘉·格林斯潘表示,需要從當前的供應鏈危機中吸取教訓,為未來的挑戰和轉型做更好的準備,包括加強多式聯運基礎設施、船隊更新、改善港口性能和貿易便利化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