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對我產業衝擊 海關提供簡化通關措施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自即日起提供保稅區於按月彙報通關時免檢附裝箱單之新措施,對保稅業者按月彙報的報關案件,廠商出貨給保稅區、課稅區的相關供應鏈案件,於次月15日前僅需彙整成1張報單即可,廠商無需再逐一提供裝箱單,有效降低廠商的行政成本。 高雄關接續表示,另一項簡化措施是「擴大實施海關遠端稽核」,針對全臺現有約1,224家保稅業者,凡符合非高風險者可擴大實施遠端稽核,透過保稅智慧服務平臺新增「海關線上稽核資料傳輸」程式傳輸,可減少稽核海關實地查核次數,降低對業者的行政干預,有助減輕業者的法遵成本,如有相關疑問請逕洽各地監管海關。

Read More

中遠海運連續四年榮登財富ESG影響力榜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運連續四年榮登《財富》ESG影響力榜,《財富》連續第四年編制發佈“中國ESG影響力榜”,共有100家企業登上今年的榜單。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連續四年上榜。 《財富》指出,“綜合運能排名全球第一位的中遠海運通過綠色製造、岸電改造、建造綠色船型等方式,助力全球貿易的脫碳進程。去(2024)年新造船和新增運能中的新能源、清潔能源佔比為33%。中遠海控/中遠海運集運先後訂造38艘綠色甲醇雙燃料動力貨櫃船,預計每年可以減碳超過300萬噸。中遠海運集運推出基於區塊鏈認證、面向使用生物燃料運輸產品企業發放的Hi-ECO綠色航運證書服務。 《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報告稱:2025年,深嵌於全球經濟大循環中的中國製造業,沒有頓足於貿易政策和出海環境的動盪,加大對清潔技術的投入,通過數位化轉型提升效率,管控供應鏈風險以積極應對關稅與綠色壁壘。良好的ESG表現成為這些企業出海征程中的“技術性門票”,中遠海運集團即是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集團錨定“數位智慧、綠色低碳”兩大賽道,構建“航運+港口+物流”三位一體全球數位化供應鏈體系,打造一體化全鏈路產品與服務。

Read More

海豐國際增訂兩艘黃海造船1800TEU支線貨櫃船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海豐國際(SITC)增訂支線船,該公司近日宣佈執行在黃海造船最後兩艘1800TEU支線貨櫃船備選訂單,將在建新船數量提高達十艘。 海豐國際發佈公告稱,該公司在去(2024)年六月底與黃海造船簽訂4+6艘1800TEU貨櫃船建造合約,去年十月底首批兩艘備選船舶確認生效;今年一月海豐國際再行使另兩艘備選訂單,四月底再確認行使最後兩艘的備選訂單。 與前八艘相同,該批最新的兩艘單價同樣為2898萬美元,全部十艘訂單總價值達2.89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07億元)。

Read More

去年全球鋼材海運量創紀錄大陸出口佔比三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Banchero Costa發佈航運市場報告顯示,去(2024)年全球鋼材海運量創紀錄,之前的2023年已呈現5.2%的增長,2024年全球鋼材貿易量已超越2022年的2.073億噸。 其中中國大陸遙遙領先於全球鋼材出口市場,2024年大陸鋼材出口量佔比達30.7%激增27.6%,達到6620萬噸,2023年則增長29.1%,與2020年的2770萬噸相比,大陸鋼材出口量呈現翻倍,日本位居第二,2024年佔全球鋼材出口的12.2%,出口量2640萬噸微降0.5%。 近年來,日本的出口量相對穩定,2023年為2530萬噸,2022年為2710萬噸,2020年為2520萬噸。韓國位居第三,2024年出口鋼材產品2230萬噸年增5.9%,較2023年的2110萬噸穩步增長的市場佔有率10.3%,延續自2020年以來穩定成長趨勢。 歐盟1960萬噸年增4.1%排名第四,市場佔比9.1%。其中比利時的出口量為360萬噸,荷蘭300萬噸、德國260萬噸,西班牙亦達260萬噸。俄羅斯位居第五,市場份額為8.5%,惟2024年俄羅斯的出口量已下滑7.9%,在此之前的2023年和2022年分別下滑5%和11.6%,近期峰值為2021年的2370 萬噸。 進口方面,2024年鋼材產品的暢銷目的地是歐盟,佔全球鋼材產品進口量的16.8%。2024 年歐盟的進口量達到3520萬噸增長10.8%,這是自2019年3730萬噸以來的最高水準。其中義大利是最大的進口國,2024年進口量為950萬噸,隨後是西班牙的650萬噸和比利時的500萬噸。美國位居歐盟之後,佔全球鋼鐵進口量的10.0%,2024年美國的進口量2100萬噸微降0.3%。土耳其位居第三,進口量為1140萬噸。 Banchero Costa指出,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鋼材產品出口國,2024 年中國鋼材出口港排名依次為:天津港(2050萬噸)、上海港(1020萬噸)、唐山港(710萬噸)、營口港(590萬噸)、張家港港(490萬噸)、曹妃甸港(360萬噸)、連雲港港(280萬噸)。 據分析,2024年大陸鋼材產品出口中68.8%通過超靈便型散貨船裝運,14.5%通過靈便型散貨船裝運,12.2%通過兩萬噸載重噸以下的小型船舶裝運。中國出口的大部分鋼材產品主要運往附近的亞洲目的地以及中東地區。其中越南是首要出口目的地,佔中國鋼材出口量的10.7%,2024 年運往越南的鋼材達到710 萬噸激增38.8%。其次是韓國,佔大陸鋼材出口量的7.4%,隨後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佔6.5%,印尼佔4.4%,沙烏地阿拉伯佔4.3%,菲律賓4%,印度3.7%,土耳其3.6%。

Read More

關務署舉辦個人資料安全維護管理宣導 邀請業者強化個資防護措施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務署表示,該署分別於114年4月29日及同年5月6日舉辦2場次「114年度財政部關務署報關業、保稅倉庫及物流中心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管理辦法講習」,邀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法律研究員許哲銘擔任講師,期能協助所轄業者落實個人資料(下稱個資)檔案安全維護。 關務署進一步說明,倘企業未落實個資保護,一旦發生個資外洩事件,不僅遭受罰款,流失企業自身營業秘密及消費者信賴,甚至可能危及企業存續,不容忽視。為協助業者快速瞭解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114年最新修正草案趨勢,提示報關業、保稅倉庫及物流中心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管理辦法規定重點,撰寫「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畫」及「個人資料安全維護自我檢查表」要點、發生個資安全事故時應採取之措施及通報方式,本次講習採取實體與視訊並行方式,並舉辦有獎徵答,共計174家業者、448人踴躍參與,講習圓滿成功。 為利業者獲取講習重要資訊,關務署已將本次講習簡報上傳刊登於官網(網址:https://web.customs.gov.tw,首頁/資訊匯流/機關(公開)資訊/個資法公開專區/報關業者個資資訊專區),歡迎多加利用。關務署並提醒,業者如發生個人資料被竊取、竄改、毀損、滅失或洩漏等安全事故,應自發現事故時起算72小時內,檢附「個人資料侵害事故通報及紀錄表」,以電子郵件方式向該署通報。

Read More

一至四月訪港旅客量達1600萬人次增一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發布今(2025)年一至四月訪港旅客量達1600萬人次,比去(2024)年同期增加一成。 香港旅發局表示,多個客源市場增長態勢持續,其中來自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地的訪港旅客人次均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20%,澳洲訪港旅客增幅更超過30%顯著增長。 旅發局還公佈上(四)月初步訪港旅客數字為380萬人次,較去年同月增加13%,來自中國大陸以及其他短途和長途市場的訪港旅客量按年均呈現兩位數增幅。

Read More

國際港航物流暨多式聯運上海展覽會5/21-23舉辦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第三屆國際港航物流暨多式聯運(上海)展覽會”(ISL Expo 2025),本(五)月21日至23日將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舉辦。 本次展覽會由大陸﹁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中國交通運輸協會航運物流分會﹂等單位共同主辦,其中的“快運物流展區”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負責籌辦,中通快運、順豐快運、韻達快運等主要企業確認參展。 據稱,作為展會同期的核心活動之一,還將舉辦第十三屆中國快運物流發展大會。快運物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進程中,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快運物流企業也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科技創新、數位化賦能,是近年來快運物流企業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2025年春節以來,以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慧突破,也必然給快運物流企業帶來更多新變革。 此外,為深入研究快運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助力快運物流企業高品質發展,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主辦,中鐵智運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協辦,以“AI賦能與快運物流變革”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快運物流發展大會,定於本月22日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召開。大會期間將發佈《快運服務規範》團體標準並進行解讀,發佈“中國快運物流貨量卅強”榜單,舉行“最美快運物流人”暨“快運物流技術能手”大型公益推選活動啟動儀式。大會同期,還將舉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物流分會服務會員企業專題座談會,該項快運物流發展大會自2008年創立以來已舉辦了十二屆。 。

Read More

陸對來自歐美日及臺灣聚甲醛產品課徵反傾銷稅 經濟部已協助我業者分散出口市場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商務部於本(114)年5月18日公告,終判認定來自歐盟、美國、日本及臺灣進口之聚甲醛存在傾銷,並自本年5月19日起課徵反傾銷稅。我國應訴廠商台灣寶理及台塑公司稅率分別為3.8%及4.0%,其餘廠商則為32.6% ;美國廠商為74.9%;歐盟廠商為34.5%;日本廠商為24.5-34.5%。 中國大陸於113年5 月底開始對自臺灣進口聚甲醛展開反傾銷調查時,經濟部即鼓勵我業者積極應訴並補助業者聘僱律師,維護自身權益。另為協助業者分散市場,經濟部依石化業者需求,採取異業結盟模式,透過邀請海外買主來臺採購洽談、加強數位行銷等作法,協助我業者爭取海外商機。 113年我聚甲醛出口至中國的金額尚有8,600萬美元,占我該類產品出口全球比重71.1%,在政府及業者近1年努力下,114年1-4月我出口至中國的金額已較去年同期下降25.5%,約2,013萬美元,出口占比亦減少至61.7%。 經濟部將持續協助石化業者分散市場,包括前已於本年4月23日辦理TAIWAN SELECT全球搶單大會,邀請全球石化業等買主來臺洽談,採購PP、PVC、ABS石化原料及再生塑膠(PCR)等產品;此外,亦將於8月初辦理「臺印度石化合作交流會議」,徵集我石化與紡織業者,赴產業聚落孟買及亞美達巴德辦理洽談會,以及於10月德國杜塞道夫國際橡塑膠展,結合橡塑膠機械及塑膠原料、製品等上下游供應鏈業者參展,辦理產品發表會及洽邀媒體採訪,以提升產業品牌知名度,拓展海外市場。

Read More

美關稅政策影響德國經濟將持續衰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受美關稅政策影響,德國經濟將持續衰退,據德國經濟研究所發佈報告稱,德國經濟仍處於衰退之中,報告預測今年德國經濟產出將下滑0.2%。 德國經濟在此此之前,2023年和2024年連續兩年出現萎縮。報告說,德國正遭受美國政府關稅政策以及全球不確定性的嚴重影響,公民在進行大宗採購時仍保持謹慎。

Read More

前四月兩岸進出口貿易持續擴大我方順差472.33億美元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關統計顯示,今年兩岸進出口貿易持續擴大,前四月不論是進口與出口均呈兩位數成長,同時呈現我方472.33億美元順差。 中共海關統計,今年一至四月兩岸進出口貿易額已達973.76億美元,比去(2024)年同期增幅近百分之十五(+14.7%),其中我對中國大陸出口723.0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4%,自大陸進口亦以250.7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年增10.2%,持續呈現我方貿易順差。 相較四月份開啟的中美關稅貿易戰,同時期中美進出口貿易均呈負成長。 中共海關統計分析,以人民幣計,前四個月東盟為中共第一大貿易夥伴,雙方貿易總值為2.38兆元增長9.2%,佔大陸外貿總值的16.8%,其中對東盟出口1.48兆元增長12.6%,自東盟進口8951.7億元增長4%。歐盟為大陸第二大貿易夥伴,貿易總值為1.78兆元增長1.1%,佔12.6%,其中大陸對歐盟出口1.21兆元增長6.1%,自歐盟進口5635.9億元下滑8.1%。同時期美國為其第三大貿易夥伴,貿易總值為1.44兆元下滑2.1%,佔比10.2%,其中對美國出口1.07兆元下滑1.5%,自美國進口3699.5億元亦減少3.7%。 同時期中共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7.25兆元增長3.9%,其中出口4.15兆元增長9.6%,進口3.1兆元減少2.8%。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