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連假郵政快捷郵件照常投遞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114年1月25日至2月2日春節連續假期,各地郵局營業窗口僅臺北故宮郵局營業,提供外幣兌換、各類集郵票品與代售商品販售服務,其餘郵局一律停止營業。 連續假期期間停止收攬信筒(箱)郵件及投遞包裹、限時、普通郵件,惟為因應顧客交寄快捷郵件需求,仍照常投遞快捷郵件,並開放全臺郵局郵務科(快捷股、郵務股或投遞股)及駐有守衛或保全之郵局(郵務股),收寄國內、國際快捷郵件;另臺北郵件處理中心航郵科國際快捷郵件股及空運股(地址:桃園市大園區航勤北路18號),亦提供收寄國際快捷郵件服務。因美國、加拿大、歐盟27國、英國、瑞士、挪威、香港、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印尼、馬來西亞、巴西、約旦、南非、印度及白俄羅斯郵政強制要求傳遞電子通關資訊(ITMATT),寄往上述國家、地區之國際快捷商品類郵件請於營業日再至各局交寄。 郵局設於全國各地之i郵箱(寄件於連假後收攬)、自動櫃員機、開放式信箱間及自助郵局,仍提供全年無休用郵服務,歡迎多加利用。

Read More

華航董事長一職預計將由高星潢總經理代理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表示,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謝世謙在114年1月16日上午於家中逝世,航空界痛失英才,交通部長陳世凱深表哀悼;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職務預計將由該公司總經理高星潢代理。 交通部感謝謝世謙董事長自108年4月起擔任該公司董事長迄今,順利許多重要任務與公司營運目標,使中華航空業績屢創新高,成為全球最安全航空公司之一。 謝董事長過去帶領團隊及員工全力以赴,挺過疫情衝擊,克服種種挑戰,疫情期間業績不降反升,多次協助國人疏運,曾獲交通部112年民航防疫卓越獎,肯定國籍民航業者疫情期間的卓越貢獻;疫後營運逆勢高飛,113年營業額約2,038億餘元,其盈餘及EPS皆創歷史新高。 謝世謙董事長與中華航空企業工會簽訂第七次團體協約,調整勞動條件,並調高三節獎金、伙食津貼等,優化員工福利,打造幸福職場環境,穩居人力銀行票選前十大夢幻企業,連2年摘下「幸福企業金獎」肯定,並蟬連兩屆「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殊榮,使華航持續邁向「創新、突破、即戰力」的新氣象。 111年道瓊永續指數評選結果,華航勇獲全球第一,謝世謙董事長為台灣運輸業者首度奪冠,也是唯一且連續八年入選新興市場成分股的航空公司,創下台灣運輸業嶄新里程碑,並獲選美國知名旅遊雜誌《Global Traveler》(環旅世界)「北亞最佳航空」大獎。 謝世謙董事長自基層崗位起步,深耕中華航空超過46年,對公司及航空業的發展貢獻卓著。陳世凱部長再次向謝董事長致上最深的感謝,感念其畢生的奉獻,並期許中華航空全體員工延續謝董事長的服務精神,持續努力,共同為華航開創嶄新的未來。

Read More

財部預告修正自由貿易港區貨物通關管理辦法部分條文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預告自由貿易港區貨物通關管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本次修正主要是為使自由貿易港區(以下簡稱自由港區)事業落實 辦理自主管理事項,並符合法律明確性,因此擬具本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其修正重點如下: 一、增列自由港區事業應辦理之自主管理事項,將封條解封作業、依本辦法或其他法規明文規定應設監控系統者之監控系統及其監控錄影檔案存檔管理予以明文,以符實際。 二、監控系統正常運作及其監控錄影檔案存檔管理屬貨物控管重要事項,自由港區事業發現異常情形應即時通報海關,爰予以明文,以利遵循。 自由貿易港區貨物通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於九十二年十 二月八日訂定發布,迄今歷經十次修正,最近一次修正發布日期為一百 十二年二月十四日。

Read More

航空城計畫邁入新里程碑 民航局開始點交安置街廓土地/ 蓋房/ 搬遷雙重獎勵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徵收面積達1,413公頃的桃園航空城計畫邁入新的里程碑,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開始點交安置街廓土地,且祭出蓋屋、搬遷兩種獎勵措施,選配街廓民眾明年2月前完成二樓板勘驗,可申領重建協助金,明年6月前完成搬遷,還可領取獎勵金。 行政院桃園航空城啟動計畫至今已超過12年,為順利取得計畫中最重要的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跑道用地,民航局配合行政院政策,對徵收範圍內需搬遷的4千戶建物,採「先建後遷」原則妥善安置,民眾可選擇由政府興建安置住宅,或選擇安置街廓自建住宅。 民航局指出,安置住宅由民航局委託桃園市政府興建,安置街廓亦委託桃園市府代辦區段徵收工程。安置住宅預計今年4月開始交屋程序;佔地29.33公頃、包含56個街廓的安置街廓,亦已完成整地及五大管線和聯外道路工程,開始點交土地。 民航局表示,配合工程進度,桃園市府已分批發函通知2,276位選配安置街廓的土地所有權人,開始辦理總計27.63公頃的安置土地點交作業,預計2月底完成點交。 為了鼓勵民眾儘速闢建住宅並完成搬遷,民航局表示,中央將有兩項獎勵措施,民眾如能在明年2月前完成自建住宅的二樓板勘驗,可以申領每建坪3萬元的安置街廓重建協助金,為有利於民眾重建住宅,民航局已協調桃園市府提供加速發照等便民措施,民眾可多加利用。 除了重建協助金,民航局表示,選配安置街廓的民眾,如果能在明年6月前完成搬遷,還可以再申領建物拆遷補償費(或救濟金)15%的配合加速開發獎勵金。 民航局表示,相關便民措施以及補助獎勵,民航局及桃園市政府已經彙整印製「安置街廓土地點交暨興建房屋手冊」,將於土地點交現場逐一發放給每位安置戶,希望透過這兩項獎勵措施以及桃園市府提供的便民措施,能積極協助安置戶重建,及早達成先建後遷目標,方便後續第三跑道工程開展。

Read More

韓政局動盪加劇經濟下滑風險進出口貿易不利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韓國總統尹錫悅遭逮捕,韓國媒體在此之前調查指出,政局動盪加劇韓國經濟下滑風險,對該國金融與進出口貿易均屬不利。 韓國戒嚴風波延宕月餘,政治動盪讓本已疲弱的韓國經濟雪上加霜,韓媒《朝鮮經濟》以34名韓國經濟專家為物件展開的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認為“國內政治不確定性”是今年韓國經濟的最大風險。 消息指出,去(2024)年以來韓國經濟呈現疲軟,國內生產、消費和投資均下降。關於2025年韓國經濟前景,韓國央行去年底將2025年經濟增長率預測調降至1.9%,並預計2026年經濟增長率只有1.8%。 韓國韓亞金融研究所發佈報告說,今年韓國經濟下滑壓力加大,儘管通膨有所放緩,但物價仍處高位、收入改善不足、物價波動風險等因素可能影響家庭實際購買力的恢復。戒嚴風波持續,政局不安加劇,對金融和經濟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市場預計,如果政治動盪局勢持續,韓元匯率可能進一步下跌。 匯率急劇下滑對高度依賴進口原材料和能源的韓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美元走強將增加企業原材料成本和美元計價債務負擔,進口價格上漲則會加大低收入群體的經濟壓力,使消費低迷情況進一步惡化。 韓國政壇曾在2004年和2016年出現過彈劾危機,當時金融市場均受波及出現大幅震盪,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只有政治問題得到解決,經濟指標才能回歸正常。另一方面,戒嚴風波引發的彈劾危機增加國際投資風險,加之2025年政府預算削減超四兆韓元,對半導體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支持受影響,將削弱韓國半導體等產業的出口競爭力。 此外,新一屆美國政府可能加大貿易保護主義舉措,擾動全球供應鏈,也將對韓國出口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屆時韓國出口將不可避免出現下滑,美元對韓元匯率上升將對韓國國內物價和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經濟增速下滑、內需低迷已致韓國經濟基本面脆弱不堪,在此情形下能否扛住新一屆美國政府加征關稅衝擊?政局動盪正給經濟帶來難以承受的衝擊。

Read More

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說帖國造潛艦永續發展再升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卅六名專家學者具名發表「潛艦國造永續發展是台灣關鍵力量的再升級」說帖提出呼籲-國造潛艦是必須要走的路,潛艦國造及後續艦預算不應被刪減凍結。 該學會表示,綜觀亞太鄰近國家如中國、日本、南韓、印尼、澳洲、印度等國,皆已進行國造潛艦量產的計畫,台灣應該迎頭趕上。因為擁有潛艦自製技術,即是擁有更強大水下自衛及嚇阻力量。因此,反而更應該增加建立第二造修備援基地,讓台灣島的北部與南部具備造修能量分散風險。 試想若烏俄戰爭發生在我國,戰時台灣四面環海,國際民航組織公告台海為高度風險區域,誰又願意暨有能力能夠來台呢?透過潛艦國造在地化生產的經驗,台灣能建立第一時間的維修保養能量,確保戰力於歷次出航前,安排最有效率的工程檢修,不需耗時等待國外技術支援與花費高昂的外商技師費用;其次為了下一世代的潛艦戰力提升,能夠自主掌控,在確保各項工程品質下,逐步建立在地本土潛艦供應鏈。先前印尼外購潛艦,最後大修需要委由他國第三地維修(例如買車還要送回國外維修,就是慘痛的教訓案例),因此各國皆陸續啟動了國造潛艦量產的計畫。 該學會認為,透過國造潛艦量產策略,佈局下一個世代的水下科技產業。重大自主國防投資,除了考量國家安全,也為了佈局台灣下一個世代的科技,帶動民生就業與工業技術的發展。亞太鄰近國家在評估潛艦外購與潛艦自製選項,都有不約而同的共同選項,就是潛艦自製。除了越南與新加坡目前受限國內工業能量而不得不外購潛艦,其他如中國、日本、南韓、印尼、澳洲、印度等國,皆已進行國造潛艦量產的計畫。透過潛艦自製可發展自主水下技術及供應鏈產業,掌握下一代先進水下科技。 學會指出,外購潛艦後勤成本無法估計,並錯失水下人才培育的綜效。量產潛艦若採外購方式,相關核心人員與物料供應將掌握在外商,後續各項維護技術費用依國際船用設備日工資平均近美金千元計價,推算全壽期數十年的後勤成本,將是潛艦國造十倍以上的金額,除了中斷目前逐步建立的在地化產業外,對後續長期國內水下產業技術提升、精密裝備零件國產化與國內人才培育,皆會有重大衝擊。 此外,流失潛艦人才,一切歸零重來。由於潛艦建造期程長,牽涉複雜的整合技術,相關國家皆甚為重視人才培育與技術的維持。以原型艦海鯤為例,從2017年開始設計,已經歷七年(部分前期完成工程已無合約維持),若不現在展開下一階段的造艦計畫,後續相關國外裝備商源、人才與機具必然流失。特別是受管制的核心裝備技術需要有該國的輸出許可,過期後須重新洽談申請,受各國大選前後產生不可控制的各種因素,將伴隨後續潛艦量產期程與裝備延後採購,導致成本大幅攀升。 學會期盼朝野以具體政策行動支持潛艦國造量產計畫,讓潛艦人才及技術持續茁壯。切勿因為朝野對立而瓦解了好不容易花了半世紀才建立之水下人才磐石及提升水下戰力的機會。關鍵時刻做重要決定,將終止台灣潛艦因屆臨壽限而無船可用之窘境,同時逐步達成水下恫嚇國防戰力自主的話語權。 前述卅六位專家學者包括成功大學、高雄科大、台灣大學、台灣海洋大學等校造船及海洋科系教授,以及龍德造船、中信造船、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等業界具名,台灣國際造船公司董事長黃正弘則是以成大講座教授身份聯名。

Read More

營業人外銷貨物銷貨退回 應申報營業稅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我國係以國際貿易為主之經濟體,許多營業人係以外銷為主要業務,而外銷貨物嗣後如有發生復運進口情事,除應依規定向海關填報復運進口報單外,屬於銷貨退回者並應依規定申報營業稅。 該局說明,營業人外銷貨物復運進口時,應以「G7國貨復進口」報單報運進口,如屬銷貨退回者,「納稅辦法」欄位應填載「55」,按原貨物出口申報適用零稅率銷售額之匯率,計算銷貨退回金額,自行填具「銷貨退回或折讓證明單」,並檢附復運進口證明文件,於發生銷貨退回當期(月)申報零稅率銷貨退回,俾正確計算零稅率銷售額以核算退稅限額,避免虛增銷貨收入;但復運進口原因如係貨品退回整理再出口者,「納稅辦法」欄位則填載「99」,其退回及再出口,均免予申報營業稅。 該局進一步說明,財政部關務署前於113年12月10日公告新增納稅辦法代碼5S(輸美貨物因符合法定事由原貨復運進口),營業人外銷美國貨物如有發生復運進口情形者,應於進口報單之「納稅辦法」欄位填報「5S」,並於「其他申報事項」欄位填報復運進口原因,營業人應按復運進口原因是否屬銷貨退回,依前揭說明辦理。 該局呼籲營業人外銷貨物嗣後有銷貨退回情形,依相關規定申報營業稅,如有稅務疑義,可就近向國稅局洽詢,或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該局將竭誠提供服務。

Read More

美東罷工危機解除運價失去支撐SCFI驟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SCFI運價指數上週(1/10)由前一週(1/3)的衝上兩千五百點高峰(2505.17點)及連續六週上漲態勢,驟跌至2290.68點,反映出美東罷工危機解除後運價失去支撐態勢。 數據指出,歐洲航線和地中海航線的跌幅尤為顯著,分別續跌14.42%和7.21%,顯示出市場需求相對疲軟。美線的運價也出現轉跌,美西和美東分別下跌6.3%和2.94%,美西的跌幅較大,與美東罷工危機解除後運價失去支撐有關。 市場分析,自本(一)月二日起,美西的運價已經開始下滑,至十日美西的運價已從每大櫃4500美元降至4200美元,美東則從5500美元降至5200美元,但預計由於船公司減班較多,後續運價可能會穩定在此一水準。歐洲線方面,當週運價跌幅尤大,從3600美元跌至3200美元左右,預計遠東至歐洲航線的運價仍將持續下跌,春節後可能會跌至3000美元以下。業者稱,由於今年農曆年較早,艙位基本已經滿艙,隨著春節臨近,運價開始向下修正。 隨著年關的臨近,工廠陸續放假出貨減少。船公司為了春節期間的航班競推囤貨價搶貨。當週歐線運價已退守3000美元關卡,美西線運價則力守4000美元,美東則退守5000美元關卡。加班船也在搶貨,預計越接近農曆年節,船公司搶貨下修運價的降幅會越大,以便在農曆年節至節後工廠復工之前消化囤貨。

Read More

陸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限制縮減製造業全面取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中共商務部發佈四個方面工作,該部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全國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縮減至29條,製造業方面,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已經全面取消。 中共商務部宣稱,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以開放促改革,推動國內國際市場高效聯通,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外資市場准入“減法”。持續壓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截至目前全國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已縮減至29條。製造業方面,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已經全面取消;服務業方面,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2024年發佈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推進跨境服務貿易領域擴大開放。前期商務部等六部門修訂發佈了《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進一步降低外商投資門檻,鼓勵外資開展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二是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加法”。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發揮重點外資專案工作專班作用,健全外商投資投訴工作機制,保障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讓外資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2024年以來,商務部主持召開外資企業圓桌會15場,協調解決外資企業問題370項。在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中,商務部一視同仁支援外資企業參與。在汽車報廢更新中,外資品牌新車佔比約35%,帶動外資車企銷量較快增長,外籍人士也享受到以舊換新補貼。 三是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高品質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積極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進程,持續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路。例如前期實質性地完成與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與秘魯簽署自貿協定升級議定書。通過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政府採購、電子商務、金融領域等更大範圍,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相通相容,促進國內國際市場高效聯動,推動國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四是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推動內外貿一體化是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途徑。商務部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18條政策舉措,在九個地區深化內外貿一體化試點。針對企業在標準、管道、監管、資金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商務部著力推進內外制度銜接、內外市場管道對接、一體化發展環境優化、強化政策支撐,實施內外貿一體化企業領跑行動,建設一批內外貿融合發展平臺,不斷提高企業內外貿一體化經營企業的比例達16.7%。

Read More

去年核准僑外來臺投資金額逾78億美金 減30.18%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根據經濟部投審司統計,113年1-12月核准整體來臺投資(含僑外來臺投資、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2,257件,投資金額為美金81億5,534萬1,000元;核准(備)整體對外投資(含對外投資、對中國大陸投資)件數為1,092件,投資金額為美金485億8,621萬5,000元。 在僑外來臺投資方面:113年1-12月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2,221件,較上年同期減少3.85%;在核准金額部分,投(增)資金額計美金78億5,811萬8,000元,雖較上年同期減少30.18%,惟仍高於自97年來之平均投資金額(美金78億2,850萬2,000元),主要係因111年、112年核准多件離岸風電與綠能大型投資案件,投資金額分別創下自97年來第1及第3高所導致之高基期所致,然而113年仍有ASML、MICROSOFT、AMAZON、COUPANG等多家國際知名外商持續來臺投資,我國投資環境仍受高度肯定;另在全球景氣疲弱、美國等主要國家舉行大選,增加投資不確定下,國際間大型投資案件普遍持觀望態度,故我國與國際外人直接投資表現尚屬一致。 113年1-12月核准僑外投資新設公司件數為1,162件,投資金額約美金2億1,014萬元。另113年1-12月核准新南向國家來臺投資件數為644件,較上年同期減少2.72%,投(增)資金額計美金4億8,740萬4,000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0.80%;投資來源地主要為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 陸資來臺投資:113年1-12月核准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36件,較上年同期增加20%;投(增)資金額計美金2億9,722萬3,000元,較上年同期增加901.04%,主要係因113年核准陸資投資人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LTD.,最上層主要股東為臺商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新臺幣90億元增加臺灣分公司營業資金所致。另自98年6月30日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以來截至113年12月,累計核准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1,622件,核准投(增)資金額計美金28億9,316萬8,000元。 對外投資方面:113年1-12月核准(備)對外投資件數為782件,較上年同期增加37.68%;投(增)資金額計美金449億3,195萬6,000元,繼112年後再創歷史新高,較上年同期增加90.57%,近年對外投資金額大幅成長係反映臺商面對國際供應鏈重組局勢,掌握布局商機,強化國際供應鏈關鍵角色,113年核准大案包含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增資美國TSMC ARI-ZONA CORPORATION美金125億元、日本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C.美金52.62億元、英屬維京群島TSMC GLOBAL LTD.美金80億元(外匯避險),以及文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以美金39.8億元收購加拿大FUTURE ELECTRONICS INC.全數股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美金約26.31億元增資新加坡FOXCONN SINGAPORE PTE LTD、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以美金24億元投資新加坡VISIONPOW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PTE. LTD.等。 另113年1-12月核准(備)對新南向國家投資件數為326件,較上年同期增加39.91%,投(增)資金額計美金87億2,640萬8,000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7.42%,其中投資金額較大者為新加坡、越南及馬來西亞。 對中國大陸投資:113年1-12月核准對中國大陸投資件數為310件,件數較上年同期減少5.49%;核准投(增)資金額計美金36億5,425萬9,000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0.33%,主要係因113年核准多筆臺商因全球布局併購跨國企業,因而認列該跨國公司原有在中國大陸投資事業之投資金額,例如鴻海公司收購德國ZF CHASSIS MODULES GMBH、友達公司收購德國BEHR-HELLA THERMOCONTROL GMBH、文曄科技收購加拿大FUTURE ELECTRONICS INC.,因而認列該外國公司既有對中國大陸之投資等,該類案件並無實際對中國大陸投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