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關稅政策 交部召開海空運產業座談會 強化產業韌性與應變能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因應美國宣布針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為掌握國際變局與市場發展趨勢,交通部航港局及民航局已召開國際海運疏運平穩工作小組會議、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空運影響及相關因應會議,交通部陳世凱部長召開「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海空運影響及因應座談會」,邀集海空運相關公協會及海空運承攬業者與經濟部與財政部等部會進行深入交流,聆聽業者的聲音,透過公私合作,交通部攜手海空運業者,齊心強化海空產業韌性與應變能力。 交通部指出,儘管目前美方關稅措施已宣布暫緩90日實施並維持部分國家稅率在10%,但政策走向仍具高度不確定性,我國對外貿易高度仰賴海運與空運作為支撐主軸,此波美國關稅政策調整,連帶牽動我國整體海空運輸之營運狀況與佈局。面對經貿局勢劇烈變化,為穩定我國對外貿易及海空運輸秩序,交通部召開座談會,聽取業者意見,海空運業者多表示目前營運狀況雖有小幅波動,但尚屬穩定,陳部長也特別強調因應這一波的挑戰,應把握每一次機會,做好妥善周全的準備,交通部將全力攜手業者主動出擊。 本次座談會針對海空運公協會及業者提出協助航空公司機動調整貨運航線、提供獎勵措施爭取貨源來臺轉運、提供貨櫃儲放空間促成臺灣成為空櫃發櫃中心、以及加強原產地認定之宣導說明、查核應兼顧通關效率等意見,陳部長指示請民航局、航港局、機場公司及港務公司偕同海空運相關業者掌握市場變化,協助業者增加營運彈性;因應潛在運輸需求,提供獎勵誘因,爭取商機;掌握供應鏈重組契機,備妥場域空間,促使臺灣成為全球供應鏈關鍵角色;加強人員訓練及查核,共同防範洗產地及違規轉運行為;密切關注美方及各國關稅變化,即時啟動跨部會應變機制等。 交通部進一步表示,因應美國實施關稅政策,交通部已成立應變小組,透過本次座談會,蒐整業者第一線之重要訊息,將更能精準掌握產業因應的脈動,共同協力面對挑戰,後續也將持續秉持「穩定運輸、強化韌性、協助產業」原則,攜手海空業者維持臺灣國際運輸體系的穩定,提供進出口產業堅強後盾。

Read More

物流暨供應鏈協會開設港區危險物品儲放管理專責人員訓練課程 歡迎報名參訓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為配合政府提升港區供應鏈安全政策,開設「港區儲放危險物品管理專責人員訓練」課程,114年度招生計畫已獲得交通部航港局核定,即日起熱烈招生中。 供應鏈安全是全球經貿促進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台灣各地迭有危險物品在倉庫、港區、園區等場域發生意外,對業者營運是一大挑戰。產業加強防範與處理,以求供應鏈之運作順暢,並精進商港區域危險物品管理,強化廠商災害預防及緊急應變措施,有效執行災害搶救及善後處理,培訓危險物品現職從業人員(或未來擬從業人員)專業知能,以提升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文化。 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經交通部航港局認證,代為培訓各類危險物品管理專責人員,受訓對象滿18歲以上在校生或從業人員皆可報名參訓,經完成8或16小時訓練及測驗合格者,可獲交通部航港局頒發專業證照。113年甲級與乙級各開設一個班次,通過合格人數分別為41人與33人,通過率皆達九成以上;課程的專業度與訓練服務,獲得外界一致肯定。 本項訓練舉凡與危險物品運輸移動儲存管理之海上貿易關聯產業,如航運公司、船務代理公司、海運承攬運送公司(貨代業) 、國際(內)物流業、國際貿易業、貨櫃集散站(港區內或外) 、科學園區科技製造業、化學工業廠商、石化品煉製業、石化品儲存、運輸業等,以及學校相關科系師生等,當可經由專業實務經驗傳承,培訓對危險物品認知與狀況處理,滿足及時控制及復原工作,達到危險物品管理制度之落實執行與防範未然。

Read More

我國際港埠貨櫃量第一季略降千分之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三)月份我國際港埠貨櫃量比前(二)月增加,但比去(113)年同月呈現負成長,第一季累計櫃量較去年同期略降。 交通部統計,上月份我國際港櫃量為120萬TEU,比前月100.7萬TEU遞增19.18%,比去年同月的122.7萬TEU則減少二點一九個百分點,累計一至三月份櫃量336.4萬TEU,比去年同期減少千分之四點一。 統計指出,第一季四大國際貨櫃港當中,高雄與台北港比去年同期櫃量為增,連跌三年的台北港轉為正成長,基隆與台中則為負成長,並以台中港降幅最大,依序比較如下:高雄226.6萬TEU(+0.61%)、台中37.8萬TEU(-7.23%)、基隆37萬TEU(-1.37%)、台北港35萬TEU(+1.9%)。

Read More

東盟/澳洲/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生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東盟(ASEAN)、澳洲、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升級生效實施,消息指出,東南亞國家聯盟、澳洲和紐西蘭之間的升級版自由貿易協定本(四)月21日生效,修訂建立東盟-澳洲-紐西蘭自由貿易區協定的第二議定書對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汶萊達魯薩蘭國生效,對東盟其餘成員國生效。第二議定書將在三國各自完成國內程式後60天生效。 前述《第二議定書》係於2023年八月簽署,分別更新了2009年二月和2014年八月簽署的《第一議定書》,《修改建立東盟-澳洲-紐西蘭自由貿易區協定第二議定書》對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汶萊達魯薩蘭國生效。對於其餘東盟成員國,第二議定書將在通報各自完成的國內程式後60天生效。 根據《第二議定書》,包括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式和貿易便利化、投資、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以及電子商務得到升級。新增“政府採購”、“中小微企業”、“貿易與可持續發展”三個章節,“服務貿易”章節新增“教育服務”條款。這些改進的目的是在整個地區創造更加無縫、有彈性和商業友好的環境,確保該協定在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格局中保持相關性。 東盟秘聲明中說,第二議定書的生效突顯其的共同承諾,即確保東盟自由貿易區保持商業相關性,有利於整個地區的企業,同時保持該地區的彈性,推動可持續的經濟增長,特別是在全球不確定的情況下。在全球貿易體系面臨巨大挑戰的時刻,東盟與中亞自由貿易區的持續相關性突顯了合作的好處,以維護對開放、可預測和透明的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原則的承諾,以及合作、集體和區域努力的重要性,以實現市場自由化和擴大貿易的利益。 據瞭解,東盟自貿區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6兆美元,人口達7.03億,被視為繼續加強經濟聯繫和促進包容性增長的基石。《第二議定書》的生效有望創造新的貿易和投資機會,受益於簡化的貿易便利化措施,這些措施將降低交易成本,增強供應鏈韌性,促進數位技術的採用,並促進貿易和可持續發展合作。

Read More

IMF調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警示貿易戰風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調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警示貿易戰風險,IMF近日發佈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調降至2.8%,較今年一月預測值低0.5個百分點。 報告中說,自一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發佈以來,美國政府宣佈並實施一系列新的關稅措施,交易夥伴也採取了反制措施。美國政府本(四)月二日宣佈了幾乎適用所有交易夥伴的關稅,將實際關稅水準推升至一個世紀以來最高水準。這些措施本身就是對全球經濟的一次“重大負面衝擊”,實施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也對經濟活動和經濟前景產生負面影響。 報告顯示,2025年發達經濟體增速預計為1.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為3.7%,均較一月預測值調降0.5個百分點,其中美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1.8%,較一月預測值低0.9個百分點,在發達經濟體中調降幅度最大。政策不確定性加劇、貿易緊張局勢以及需求減弱是調降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的主要原因。 報告指出,2026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為3%,低於一月預測的3.3%,也低於2000年至2019年間3.7%的歷史平均水準。不斷加劇的下滑風險主導經濟前,貿易戰升級以及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可能會進一步削弱短期和長期增長前景,而政策緩衝能力減弱則會降低應對未來衝擊的韌性。 此外,政策立場的分歧和快速變化等因素,可能引發資產重新定價,以及外匯匯率及資本流動劇烈調整,尤其是在已經面臨債務困境的經濟體中,更廣泛的金融不穩定可能隨之而來,對國際貨幣體系造成損害。

Read More

高雄關呼籲保稅倉庫及物流中心業者應依規定訂定個人資料安全維護計畫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高雄關表示,保稅倉庫及物流中心業者應依據保稅倉庫及物流中心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管理辦法訂定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畫(下稱安維計畫),以落實個人資料檔案之安全維護及管理措施,避免保有之個人資料被竊取、竄改、毀損、滅失或洩漏,並應訂定個人資料安全稽核機制,定期或不定期查察,以確保落實執行本計畫相關事項。 高雄關進一步說明,業者未訂定安維計畫,可裁處新臺幣2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正,違反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義務情節重大者,最高可處1500萬元罰鍰,若屆期未改正,還可按次處罰。 高雄關表示,前揭安維計畫範本及個資檔案安全維護管理自我檢查表已建置於關務署網站(網址:web.customs.gov.tw,路徑:首頁>資訊匯流>機關(公開)資訊>個資法公開專區> 保稅倉庫及物流中心個資資訊專區),請業者多加利用。

Read More

首季兩岸海運直航貨櫃量維持成長增幅縮小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兩岸海運直航貨櫃量維持成長,惟相較於去(113)年櫃量成長率明顯縮小。 交部統計,今年一至三月兩岸海運直航櫃量為69.72萬TEU,比去年同期僅增2.46%,相較去年平均增幅超過兩成大幅萎縮,一至三月各月成長率均低於百分之三。 第一季各港直航櫃量互有增減,其中台北港增幅近兩成較突出,依序比較如下:高雄35.34萬TEU(+6.42%)、基隆16.13萬TEU(-0.52%)、台中12.53萬TEU(-9.54%)、台北57092TEU(+19.95%)。

Read More

歐盟最大經濟體德33年保持對美貿易順差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貿易順逆差成為美國與各國採取對等關稅的談判關鍵,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數據,德國33年來一直保持對美貿易順差。 德國聯邦統計局指出,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已經連續33年對美國保持貿易順差,即對美出口商品一直多於自美進口商品,上一次出現貿易逆差的情況是在1991年。從1950年到包括1967年在內的這段時間裡,德國一直都對美國存在貿易逆差,逆差在19億歐元至兩億歐元範圍波動,美國始終處於德國進口最重要來源國第一位。 回顧1968年,德國對美國貿易首次出現出口盈餘10億歐元,美國也首次跌至德國最重要進口來源國的第二位,自1968年至1991年,德國與美國的貿易有時順差,有時逆差。自1992年起,德國對美國的出口增長顯著快於自美國進口增長,使得德國出口盈餘不斷擴大。2024年,德國對美貿易順差創下698億歐元的紀錄。 統計分析,從2015年到2024年,美國一直是德國出口的最重要買方國家,並且在2024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交易夥伴。2024年德國向美國出口的商品佔其總出口的10.4%,創下自2002年以來的最高佔比。對德國來說,美國是製藥業、醫療技術、汽車製造和機械製造等行業的重要市場。

Read More

關稅豁免期預期落空SCFI漲態勢停再度轉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上海航運交易所市場週報指出,貨櫃船運市場對關稅豁免期搶艙潮預期落空,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再度轉跌。 上海航交所發佈至上週(4/18)SCFI數據顯示,當週指數1370.58由前週1,394.68 下跌24.1點,週跌幅1.7%,前四週連漲態勢停滯,歐美四大遠洋航線中,美西線、歐洲線下跌,美東線和地中海航線回升。 報告分析,遠東至美西線每FEU運價2103美元下跌99美元,週跌幅4.5%;遠東至美東線每FEU運價3251美元上漲25美元,週漲幅0.77%;遠東至歐洲線每TEU運價1316美元下跌40美元,週跌幅2.95%;遠東至地中海線每TEU運價2161美元上漲17美元,週漲幅0.79%。 近洋線方面,遠東至日本關西每TEU運價316美元較前週持平;遠東至日本關東每TEU運價321美元亦較前週持平;遠東至東南亞每TEU運價450美元較週上漲兩美元;遠東至韓國每TEU運價146美元較前週上漲四美元。 市場分析稱,美國總統川普給出對等關稅豁免期90天,原本市場預期會看到搶艙、爆艙、漲價等狀況,但實際上並沒有發生,多數進口商、品牌商早已完成備貨,並觀望新政策、不急於下單,再加上長期海運市場供給過剩壓力仍在,這些因素使得運價產生下滑壓力。

Read More

外籍人士在臺居留超過90天 其來自境外雇主給付之勞務報酬仍須申報個人所得稅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臺中分局表示,外僑於一課稅年度內在我國境內居留合計超過90天者,依所得稅法第8條第3款規定,其在我國境內提供勞務而自境外雇主取得之報酬,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仍應依所得稅法相關規定報稅。 該分局說明,邇來有外僑因外派來臺,於我國境內為境外雇主提供勞務(例如:從事商務活動、市場調查、技術服務及管理服務等),誤以為境外雇主給付之勞務報酬非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而未辦理外僑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對於勞務報酬之所得來源國認定,我國係採勞務提供地原則,外僑在我國居留期間,我國政府提供其取得勞務報酬之工作環境,外僑亦使用我國各項公共設施,並受中華民國政府之保護,故除其一課稅年度內在我國居留合計未超過90天外,仍有納稅之義務。 該分局又提醒,外僑在臺居留超過90天,居留期間在我國境內提供勞務若有取自境外雇主給付之報酬,應自行向居留地國稅局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如有短漏報或未申報情事,稽徵機關除依規定補徵稅額外,並將處以罰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