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加入CPTPP再受阻,又戳破民進黨大話

CPTPP執委會年會主席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中)並未正面回應兩岸均遭擱置是否受到「一中政策影響」的提問,但說「加拿大的一中政策並未改變」。(中央社) 台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結果終於揭曉,執委會年會主席國加拿大宣布哥斯大黎加成為下一個準會員,台灣及中國大陸的申請案因未獲得所有會員共識而遭擱置,根本未進入實質討論。對此,賴清德政府表達深切失望,呼籲CPTPP會員早日成立台灣入會工作小組,不應有政治考量。 擔任會議主席的加國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並未正面回應兩岸均遭擱置是否受到「一中政策影響」的提問,僅表示是依循「奧克蘭三原則」所做出的決定,亦即「需要所有成員國的共識」,還說「加拿大的一中政策並未改變」。瞭解內幕的加國學者就點出關鍵,台灣雖與哥斯大黎加滿足CPTPP高標準規範,「但台灣因與中國大陸的政治問題而被擱置,尚未在某些成員之間達成共識,尤其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這位加拿大學者的評論直接揭穿民進黨這四年多來的大話、空話,再多的補救都難改變兩岸不睦衝擊台灣申請案的真相。我國外交部呼籲會員應本於「奧克蘭三原則」,公正客觀處理申請案,還說已開始接觸明年輪值主席國澳洲,爭取支持。負責對外談判的行政院經貿辦公室則深表遺憾,呼籲申請案不應有政治考量,並表示將持續強化與CPTPP會員往來。 當前兩岸互信付之闕如、兩岸關係低盪到谷底,申請加入受阻是各界早已預料到的結果,唯有民進黨始終抱持鴕鳥心態、執迷不悟,深信只要有美國及日本就能排除這種障礙,甚至還誇言能獲得會員的支持。外交部長林佳龍日前被問到外媒事前批露台灣申請案遭到擱置的報導時,痛批「相關報導是錯的」,還強調「我方與半數以上國家諮商都得到支持」。 林佳龍這番說詞不就等於自打嘴巴?又有何立場回批外媒報導,簡直就是「見笑轉生氣」!根據入會規則,台灣無法爭取所有CPTPP會員支持,就等於白費工。過去民進黨政府以展現支持貿易開放為由,解禁美牛、萊豬及日本核災區食品等,最後仍被拒於門外。不願正視台灣面對的國際現實,民進黨再多的辯詞或大內宣都難以說服國人,即便炒作仇共也無濟於事! 更棘手的是,民進黨過去自認與日本及新加坡交好,又表示加拿大也支持台灣入會,結果接連三年鎩羽而歸。澳洲與越南是明後年的輪值主席國,賴政府雖說要爭取明年輪值主席國澳洲的支持,但澳洲近年來試圖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雙邊關係,會不會冒著得罪北京的風險逕自支持台灣?恐怕還有疑慮,更遑論爭取越南的支持? 眾所周知,以中國大陸的國際影響力,只要兩岸關係不睦,任何一個CPTPP會員反對台灣加入,台灣就將繼續面臨阻力。如果民進黨不願意從促進兩岸和解的角度去化解台灣面臨的外部挑戰,入會的可能性仍將微乎其微。痛批中共打壓、炒作兩岸敵意,都難以扭轉這個現實。 川普向來採取單邊主義,隨著他即將回歸白宮,美國政府對國際多邊經貿體系運作的支持恐將轉趨消極,甚至連拜登政府發起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的前景都存在變數。台灣在爭取加入CPTPP的同時,更應把焦點放在與重要經貿夥伴的雙邊協商及合作,藉由雙邊互惠的方式突破多邊機制對台灣的制約,也順勢為台灣加入CPTPP增加助力。

Read More

<開講>朝鮮半島風雲 解讀韓國戒嚴情勢發展

張競 韓國總統尹錫悅3日晚間透過電視發表緊急談話,宣布實施緊急戒嚴令;尹錫悅總統聲稱此舉係為剷除親北韓勢力,守護自由憲政體制。但依據韓國戒嚴法,總統宣布戒嚴後,須依法立刻通知國會,若國會經過議決程序,其中過半數議員不贊同戒嚴,並要求解除戒嚴時,韓國總統就須立刻宣布解除戒嚴令。 由於目前韓國國會席次架構為朝小野大,在野反對黨「共同民主黨」在國會300個席位中,擁有192席,因此隨即經過議決投票程序,毫不令人意外地要求尹錫悅總統立即宣布解除戒嚴令。顯然韓國政壇演出如此嚴重政治鬧劇,造成韓幣急速貶值,未來勢必影響韓國國際形象,對於韓國經貿出口與多項經濟活動,後續勢必產生嚴重衝擊。 大批南韓民眾群聚街頭抗議,要求南韓總統尹錫悅下台。(路透) 儘管尹錫悅總統在宣布戒嚴時,指控所謂反國家勢力藉由恐嚇法官以及彈劾檢察官等政治操作手法,試圖癱瘓司法系統運作,並且企圖凍結國家預算,其中包括打擊犯罪與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相關治安預算,將有可能嚴重損害國家基本施政秩序,使韓國陷入社會動亂困境。 但明眼人心知肚明,在野黨基本上就是鎖定尹錫悅夫人金建希所涉及醜聞,指控尹錫悅本人違法亂政,並有意對其提出彈劾案。尹錫悅針對在野黨提出勾結朝鮮政治指控,在尹錫悅夫婦聲望如此低迷狀況下,此種轉移焦點說法,根本就無法獲得韓國民眾支持,自然就會引起韓國在野黨強勢反撲,韓國政壇勢必動盪不安。 就目前觀察,針對韓國政府決定戒嚴,美國政府以及國務院都已經聲稱事先未曾獲得韓國當局通報,而中國大陸駐韓國大使館則是公開呼籲,在韓國境內中國公民,保持冷靜並關注政局變化,強化安全意識,減少不必要外出,謹慎發表政治意見,遵守韓國官方所發布政令。北京僅在領事事務層面表態,但就政治層級來說,並未立即提出任何聲明。 後續吾人應持續關注駐韓美軍是否將提升戰備態勢,甚至朝鮮方面是否將採取任何回應行動。吾人更需注意,兩周前在11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拜登總統在祕魯利馬進行高峰會談時,習近平曾經強調,中方不會允許朝鮮半島生戰生亂,不會坐視中國的戰略安全和核心利益受到威脅;北京是否將與華盛頓相互聯繫,商討朝鮮半島情勢發展,將是雙方關係發展現況重要指標。 東京對於朝鮮半島情勢發展亦會保持高度關注,在當前狀況下,對於北京是否能夠有效約制平壤,不讓金正恩藉由韓國政壇動盪情勢趁機從中取利,自然會特別關注;但東京能否與北京就情勢發展保持聯繫相互協商,更是檢視當前雙方關係變化重要參考依據。 當然華盛頓與東京必然會就朝鮮半島情勢保持溝通,但就目前狀況觀察,儘管尹錫悅宣布戒嚴,必然是會激化韓國朝野對抗,但動亂外亦影響他國機率並不算高。假若能夠在短期之內迅速解決爭議,恢復穩定應當可期;但不可諱言,尹錫悅總統在政治運作上如此衝動冒進,必然會是挑動更嚴重對立衝突,其政治前景行情實在難以樂觀估計。 韓國政局如此神來一筆,其實證明韓國民主政治體質相當脆弱,政治人物魯莽決策,政治算計嚴重失策,對於整國家利益與形象來說,確實造成難以彌補傷害。反觀國內政壇,昨晚不乏見獵心喜,胡亂將韓國政治鬧劇比擬國內政局之網路文稿與政治團體聲明,其實是在無形之中顯現出當事者民主素養真正水準,更招認出其內心世界是多麼陰暗不堪,思維又是如何地扭曲荒誕,確實是令人相當遺憾。 (作者為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本文為梅花新聞網授權刊登https://www.i-meihua.com/Article/Detail/18076)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Read More

<快評>南韓緊急戒嚴 各方應保持冷靜、克制!

彭志平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晚間突然以「為了保護自由民主國家免受潛伏在自由大韓民國境內的反國家勢力推翻韓國制度的威脅」為由宣布緊急戒嚴。此舉不但震驚南韓,也成為全球矚目焦點。近年來全球時局不靖,尹錫悅的緊急戒嚴變起俄頃,相關各方都應保持冷靜、克制。 尹錫悅的民調支持度低盪,突然宣布緊急戒嚴或有維護政權之意,但因事發突然,包括美國拜登政府、北韓、乃至日本、台灣、中國大陸、俄羅斯等恐怕都難以事先掌握。後續必須觀察拜登、即將重返白宮的川普如何反應。尤其是,金正恩是否蠢動?南韓內部,包括在野黨和民意如何因應?都將牽動東亞局勢演變。 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的主要背景之一,在於十一月初時他的民調支持度已不到20%,而且宣布緊急戒嚴又以「為了保護自由民主」為由。近年來民進黨對在野黨扣紅帽已成生活的日常;前立委郭正亮也在若干Line群組中po圖,此圖顯示民進黨立院黨團在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後影射在野的藍白在立法院的諸般作法,「Team Taiwan的我們,其實每分每秒、無時無刻都在抵抗世界等級的暗黑勢力侵蝕這個國家」。 雖然郭正亮補充此文「發出又刪除」,而且此圖真偽尚待釐清,但如果民進黨立院黨團真有此心態,仍令人憂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Read More

〈社論〉貿易戰瀕臨升級,台灣繫好安全帶沒?

川普已宣告他將以「字典裡最美的字眼」,也就是「關稅」當作他處理對外經貿關係的主攻利器。(路透,資料照) 即將再度入主白宮的川普,已宣告他將以「字典裡最美的字眼」,也就是「關稅」當作他處理對外經貿關係的主攻利器,除了直接被川普點名的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大陸繃緊神經之外,全世界重要經濟體都擔心被流彈打到。台灣身為全球第二十一大經濟體,中國大陸和美國又是台灣前兩大出口地區,如今貿易戰瀕臨升級,台灣要趕緊繫好安全帶,以免淪為輸家。 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當中,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大陸就已飽受「美國優先」的衝擊。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川普推翻《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迫使加、墨兩國讓步與美國重簽《美墨加協定》(USMCA);對中國大陸方面,美國一再祭出制裁措施,儘管雙方「談談打打,打打談談」,層面從科技到國安,再加上疫情肆虐、俄烏戰爭等因素,導致全球供應鏈重整。這波貿易戰戰火持續延燒,雖然各國有得有失,但全球都籠罩在不確定性猛增的陰霾之下。 事實上,美國發動貿易戰堪稱「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此次川普又祭出關稅牌之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就警告,關稅大戰再起將對美國經濟造成重大傷害,也有學者估計美國的出口競爭力恐將反而受挫。雖然言者諄諄,但川普仍是馬耳東風,貿易戰升級恐怕已難避免。 一旦貿易戰果真升級,目前可預見的效應之一,就是恐將再度喚醒通膨巨獸。根據跨國金融機構高盛的經濟學家哈哲思估計,如果按照川普所說對大陸加徵百分之十、對加墨加徵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恐推升美國通膨零點九個百分點。如果美國進一步取消大陸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地位,美國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更會拉高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美國本身通膨威脅勢必更加嚴重。 通膨罩頂的範圍還將外溢到其他經濟體,歐洲中央銀行總裁拉加德、德國央行總裁內格爾都相繼表達此一隱憂。台灣進口金額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約為百分之五十,一旦通膨席捲美、歐等巨型經濟體,台灣恐難置身事外。 一旦貿易戰果真升級,可預見的效應之二,就是恐將引爆匯率大戰。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為抑制俄烏戰爭、新冠疫情引發的通膨所採取的降息對策,目前已收成效,降息腳步可望放緩;再加上川普的「美國優先」,強勢美元不但已是現在進行式,更可能是具持續性的未來式。 相對於強勢美元,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就推測,目前約為一百五十兌換一美元的日圓,恐將在明年底下探到一百六十日圓;摩根大通也估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可能貶值百分之十到十五;上星期南韓祭出近期第二度降息,不無先打預防針的防患未然意味。川普就任後新台幣匯率何去何從?尤其是,倘若進口物價攀升,台幣匯率也呈走貶,雙重因素勢必提高輸入性通膨壓力,對央行總裁楊金龍更是構成考驗。 更進一步而言,日前美國財政部公布匯率政策報告,台灣持續列入操縱匯率觀察名單,而近年台灣對美貨物貿易順差三級跳,未來甚至有可能引發美國祭出制裁措施。川普會不會也給台灣來一份「客製化套餐」?這個問題就不僅是央行得傷腦筋,經濟部、財政部等所有涉及對外經貿的財經相關部會都應集思廣益,找出因應對策。 貿易戰瀕臨升級,台灣得繫好安全帶了!

Read More

〈社論〉過度強調過境外交,賴清德出訪反失焦

賴清德總統出訪南太平洋三友邦,不該為了大內宣而刻意放大「過境外交」,導致拜訪友邦的多重外交意義反而失焦。圖為賴清德總統抵達夏威夷時美國在台協會(AIT)執行理事藍鶯登機迎接。(中央社) 賴總統正進行就任後首次元首外交,拜訪我國在南太平洋的三個友邦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及帛琉,並將過境夏威夷與關島。這次出訪看似例行外交任務,然幕後風波不斷,先傳出因為美國不願在大選前同意賴過境美東城市而延後,後則為了中共是否會藉機對台發動軍演而預先提出反制,總統拜訪友邦的多重外交意義反而失焦。 賴總統行前談話表示,這次「繁榮南島,智慧永續」之旅是「開創價值外交的新時代,民主、和平、繁榮是國人的期待,也是他必須積極推展的價值」。黨政人士也說明此行三大戰略意義:希望在雙方互助互惠基礎上,與友邦共同建立經濟韌性、深化民主價值合作及穩固永續邦誼。 截至目前為止,中共雖未如先前預判有過激的軍事行動,但官方仍有強烈反彈。大陸外交部先嗆聲美國不應有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還說「將採取有力措施捍衛主權」;大陸國台辦「敦促美方恪守一中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對於美國最新對台軍售案,大陸官方表達強烈不滿,要求美國「停止武裝台灣,停止縱容支持台獨勢力以武謀獨」。 對此,我外交部則說總統出訪安排皆依循安全及尊嚴等原則,為正當主權權利行使。陸委會則譴責中國大陸破壞台海和平穩定,認為共軍擾台及與俄羅斯聯手的軍演「均證明中共不僅是台海不穩定的根源,更是亞太區域的麻煩製造者」。中共無端侵擾台灣周邊,也以反制台獨為由抵制賴總統的出訪,其實不僅無助於改善兩岸關係,更危害區域安全穩定。更進一步而言,民進黨及中共皆以自己政治私利炒作對抗,導致台海陷入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民共兩黨皆實屬不智。 事實上,礙於兩岸關係的制約及國際政治的現實,我國總統出訪應以鞏固邦交關係和擴大國際空間為最重要使命,「過境外交」不該為了大內宣而刻意放大、甚至淪為外交工作成敗的評判標準,反而讓正常外交任務遭到扭曲。若非賴政府一開始就為了能否安排賴總統過境美國本土而與美方未達共識,又怎會拖到他就任總統逾半年才啟動對友邦的正式訪問? 民進黨從不相信也不接受,兩岸基本互信是維護我國與其他國家正式外交關係的基礎,直到蔡英文總統任內接連丟失十個邦交國才赫然發現,鞏固邦交對捍衛中華民國國際人格及地位的重要性,過往嘲諷與中華民國斷交的前邦交國的偏激言行也才有所收斂。若綠營能改正這種自大的井底之蛙心態,不以民粹手段處理對外關係,應有機會適度提升我國國際空間。 南太平洋地區已成為美國對抗中共勢力擴張的前沿,是大國地緣政治競爭的兵家必爭之地,賴政府應以「親美友陸」的均衡策略,首先加強台灣與民主國家的互動往來,進而積極改善兩岸關係,降低台海衝突風險,以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反之,台灣也不該自我膨脹,搶當美國對抗中共的馬前卒,以免遭受池魚之殃! 國人當然力挺賴總統出訪,既能鞏固深化僅存的邦交關係,也宣傳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藉此向國際社會清楚表明,我國期盼參與國際組織的意願及與各國同享對等尊嚴的國際地位。民進黨應以國家利益為念,務實面對國家處境及國際局勢變化,才能有效維護台灣安全,並且提高我國國際參與能量。

Read More

〈社論〉中華隊?台灣隊?別內耗該跟誰說?

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頒獎典禮上,大會播放中華民國國旗歌、升起鑲嵌中華民國國徽的梅花會旗。(中央社) 中華成棒隊勇奪世界十二強台灣首冠,全台灣陷入一片狂喜,但是在這股棒球熱當中,卻又引發「台灣隊」、「中華隊」之爭,中華職棒大聯盟會長蔡其昌呼籲大家別在名稱上內耗。事實上,中華成棒隊是依據國際奧會模式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稱為「中華隊」乃理所當然之事;倒是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遞補不分區立委王義川說「看到中華隊就賭爛」。蔡其昌所說的「別內耗」,到底應該要對誰說呢? 世界十二強是世界棒壘球總會(WBSC)主辦的國際賽事,根據教育部體育署的規定,此一賽事與奧運、經典賽同屬國際一級賽事;儘管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並未開放四十人名單內球員參賽,但十二強的比賽強度在各項國際大賽中仍屬首屈一指。此次中華隊從組成開始就歷經波折,甚至不被看好,但一路過關斬將,從台北大巨蛋殺進東京巨蛋,又在四強賽中闖進冠軍戰,最後打敗日本隊奪冠,絕對是中華隊成軍以來的最優表現,更讓全台灣振奮、感動! 正在全台灣陷入一片激情當中,「台灣隊」、「中華隊」的隊名「內戰」卻也悄然而起,「王膝知」一句粗鄙的「看到中華隊就賭爛」更升高火藥味。對照起冠軍頒獎典禮上大會播放中華民國國旗歌、升起鑲嵌中華民國國徽的梅花會旗,以及場上球員、東京巨蛋看台上和電視機前台灣觀眾的亢奮與熱淚,「台灣隊」、「中華隊」之爭不但顯得無謂,更顯得無聊。 事實上,WBSC是依循國際奧會規章主辦世界十二強賽,而根據國際奧會規章,代表台澎金馬出賽的隊名就是「中華台北」、會歌就是中華民國國旗歌、會旗就是鑲嵌中華民國國徽的國花旗。進一步探究,「中華台北」的國際奧會會籍名稱、會歌、會旗,是兩岸在歷經諸多折衝之後,於一九八一年簽署《洛桑協議》、一九八三年經國際奧會認可的會籍名稱、會歌、會旗;此一規定雖是我方「不滿意但只能接受」的權宜之計,但是仍然飽含濃濃的中華民國象徵。 一九八三年之後,「中華台北」代表台澎金馬參與了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至今年巴黎奧運的各屆夏奧、冬奧,兩岸相安無事;甚至,在中國大陸舉辦的奧運、亞運等國際奧會架構下的賽事中,代表台澎金馬的「中華台北」也順利參賽,並且在勇奪金牌之後大會在賽場上奏起、升起飽含中華民國象徵的會歌、會旗,兩岸也相安無事。質言之,「中華台北」模式幫台澎金馬的運動健將們搭起了一個揚威國際的平台。 的確,「中華台北」會籍名稱、會歌、會旗讓台澎金馬民眾感到委屈,但這卻是一個兼顧國際現實的務實作法。二0一八年有民進黨黨代表有意提案推動從二0二0年東京奧運起以「台灣隊」名稱參加所有國際賽事,雖然後來打消此意,但在綠營鼓動之下,「東奧正名」仍然成為二0二0年公投案,而公投結果卻是落敗收場,顯見台澎金馬民眾已普遍接受「中華台北」模式。 甚至,在二0二0「東奧正名」公投進行過程中,國際奧會重申《洛桑協議》不會改變,並且三度警告:倘若「中華台北」擅自更改名稱將違反國際奧會規章,最壞的後果是國際奧會不再承認「中華台北」的參賽資格。弱弱的問一句:「王膝知」們,沒有了這個讓你們「賭爛」的名稱,你們能讓台澎金馬的運動健兒參加奧運嗎?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台灣如何面對川普上任可能引爆的浪潮?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比特幣價格如脫韁野馬再創歷史新高。(路透) ■李貴敏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比特幣價格如脫韁野馬,短短數周內突破九萬八千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總市值也飆升至三點四兆美元,吸引了無數投資者目光。這股狂潮並非偶然,而是川普對加密貨幣友善態度的直接反應,讓市場如火燎原。 其實,川普在競選期間就曾表示,要將美國打造成「全球加密貨幣之都」,以及未來將放寬對加密貨幣的監管,甚至撤換對虛擬貨幣態度保守的監管者。這些政策信號猶如強心針般,讓投資人信心大增,資金也迅速湧入虛擬貨幣市場,進一步推動比特幣與加密貨幣的價格飆升。 以比特幣為例,在通膨壓力下,早被視為對抗法幣貶值的避險工具。《世界黃金協會》指出全球黃金市值約二十兆美元。而加密貨幣市場總值僅為其六分之一,若加密貨幣可達黃金的市場規模,其潛力勢必無窮。令人擔憂的是,迄今台灣相關法令與或配套措施依舊曖昧不明,以致於產業無法推展,台灣的經濟與國人恐怕也將淪於待宰的羔羊。 其實,加密貨幣的崛起不祗在金融市場引發波瀾,其對全球政經局勢也影響深遠,甚至還可能挑戰美元的國際主導地位。也難怪川普會警告,若美國不接受加密貨幣,中國的數位貨幣就可能取而代之。 何況,薩爾瓦多早已率先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而俄羅斯與伊朗更是利用加密貨幣來規避制裁。再加上歐盟或中國大陸的數位貨幣也急速推展,甚至金磚支付也都持續發動中。可見,加密貨幣的戰略地位實不容小覷。 令人失望的是,台灣在這場全球浪潮中的應對竟然捉襟見肘。表面上,金管會已提出虛擬資產登記制,並要求業者在二0二五年前完成登記,但卻是缺乏實質內容,以至於對產業發展、打擊詐騙或監控資金流動等需求的幫助有限。加上財政部雖表示將對虛擬貨幣交易所得課稅,但迄今未見有具體規範或執行細節。何況,央行對虛擬貨幣態度始終保守,行政單位迄今似乎依舊無感,遑論因應。 再加上,虛擬貨幣的匿名性與去中心化的特性,其早已成為詐騙集團轉移資金的利器。二0二三年,台灣因虛擬貨幣詐騙造成的損失更高達五十三億元。就此,官員們也坦承對境外交易平台的追查能力有限。以至於詐騙資金如泥牛入海,無法追回。凡此不但讓投資人損失慘重,也暴露出台灣法律與執法機制的重大缺失與漏洞。 台灣如繼續對數位貨幣的挑戰採取被動態度,後果實不堪設想。殊不知,政府如果真有心解決,祗要與國際接軌、強化交易平台的監管與合作,和建立跨國追蹤與資金凍結機制,並與主要交易所建立合作機制,就算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至少可以降低國人受害的損失。 何況,區塊鏈技術和金融科技都是未來的趨勢,更是數位經濟的基石。政府和立法部門再怎麼外行,也必須正視數位時代和AI世紀的到來,立即揚棄過往牛步化的腳步,確定政策並落實執行,才能避免台灣和國人被國際社會淘汰或蠶食鯨吞的悲劇。 尤其,在全球供應鏈已死的今日,台灣迄今仍無法加入CPTPP或RCEP等區域夥伴協定,日後勢將面臨關稅壁壘。加上川普當選後,市場對於台灣恐面臨高關稅致國際競爭力降低又多所揣測;以及護國神山群的矽盾被支解、美國出口禁令恐再擴大、國際碳稅課徵在即、兩岸局勢緊張和外資拋售台股撤離等林林種種不利因素,台灣必須走出一條生路,也必須即時終止過往累積的經濟成果外流。 加密貨幣浪潮已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變數,而各國在這場數位經濟的競賽中,也紛紛積極搶占高地的此刻,台灣如繼續陷於政策分裂與執行力不足的困境,而不及時正視挑戰,並務實規劃、落實立法或修法,以果斷改革,恐難在這場數位經濟浪潮中站穩腳步。行政官員們就別再拿化危機為轉機,為台灣的未來開創新局的空話迷惑人民了! (作者為金典律師事務所創辦人。本文為優傳媒授權刊登)

Read More

<開講>解一帖霸凌藥方—從就業歧視的勞動平權開始

王冠斌、蔡宜君 上星期來,勞動界最大的公共議題為職場霸凌,而這議題也因此折損了一位署長及勞動部長,姑不論最後真的問題及事實為何,但可以確定的即為,勞動權又再受了一次重大的公共討論。 上星期來勞動界最大的公共議題為職場霸凌,而這議題也因此折損了一位署長及勞動部長何佩珊(圖)。(中央社) 國際勞動人權 國際勞動人權沿自國際勞工組織ILO所通過的基本公約,而已通過190部公約與206部建議,其中又有10個公約與1個議定書被視為勞工的核心權利,稱為「基本勞工公約」。這些核心公約可分成幾個權利面向,包含「結社自由和有效承認集體談判權」、「消除一切形式的強迫或強制勞動」、「有效廢除童工」與「消除就業與職業歧視」。 而我國自勞動法立法自今,歷經工運、陳抗、勞動三法及國際間對於血汗、新疆之亂、印度童工、剝削等國際議題及國內勞工運動以來,也常常因為政治、經濟及國際關係等,時而突顯、時而冷漠,也實為帶來改革的力量,只是經常不是因為對於勞工的重視,而是藉由某些事件,成為省思與反思的改革力量,實為美中不足,仍待國民與為政者多留一些議題上的追尋。 我國的重大爭議事項 歷史永遠在讓人類反思,錯誤的代價,而國家發展的力量,也來自於公民的自覺及素質的沉澱。這近十年來,幾個重大勞工議題,除了公部門霸凌事件及就業歧視發生外,散見幾個重要事件,如大賣場女性員工過負荷死亡、貨運司機暴斃、火車司機勤務分配過負荷、出版社女職員就業歧視、女性員工就業歧視跳樓等事件都曾引起廣大的社會運動及關注,但卻也僅止於民氣可用的法規修正,卻也無法成為一個公民認知的社會價值,即立法目的公共目的、企業的友善職場及勞工的就業意識與工作倫理。 勞工的就業場域,無論在就業安全與職場保護,經常在從事醫療工作臨床中發現,很多的職業上原因,其發展的歷程,除了多元外,在回顧事件的遠因,是無法從單純的症狀就足以判斷可歸責的演化歷程。而在職場復工,對於勞工的就業能力、就業條件及客觀上的職場環境上,仍然是一條漫長及極需解決的問題,畢竟這涉及到法律認知及勞資間的信任關係。 機關查核與產業特性歧異 勞動主管機關對於勞工權益的維護,不僅止於勞動條件,如勞動契約、工資、工時、加班、特休及勞工退休金等常見的勞動權益所作的勞動檢查,而近十年來,從勞動平權上的發展,除了國際上的勞動思維上,對於工作平權議題,更是我國勞動史上更為積極的推動及宣導,如就業歧視、性別平等、性騷擾、職場霸凌及近幾年為因應就業市場退休後的再就業,所為的一連串作為,便是希望在未來的勞動市場上,更為符合時勢及職場的融合。 今年國發會於10月17日發佈台灣人口結構拉警報,最新人口推估,至2070年,台灣總人口將降至1,497萬人,較今年減少三成六,且扶養壓力沉重,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20%。而我國的產業特性,因屬於出口型的經濟產業為大宗外,服務業的人口比例需求及勞動力的產業,便是需要更多的青壯人口,然而這樣的產業特性,便容易排擠到高年級的退休人員,因此,該如何在未來勞動政策上作另一個保護措施,便是對於就業者及事業主,如何依循及維護勞資關係正向發展上的必然立法方向。 勞動就業市場發展與法規修正 勞動市場的法規,旨在保護或匡正違規的現象,而時常因為矯枉過正,常常造成就業市場的逆選擇或更為隱匿的不健康現象。職場霸凌及就業歧視,在勞動市場上,無論是那個領域及那個國家,都無法消除此一現像。而往返國際的外商航空公司,國際勞動平權上便有相對公平且具體的申訴機制,因此,文明的過程,即在於如何去讓此一問題能有機會解決,而非在於一再檢討問題,但問題一直存在,故制度的設立及方案的處理機制,都取決於社會的共同價值及對於問題能否被揭露。 職場霸凌與就業歧視,能否消弭,相信也不是一帖良方便能解決,因此,在期待新任勞動部長上任後,能對於未來不僅於勞動市場上的勞動工作者外,對於非典型勞動工作者、公務人員、高年級退休人員及醫護人員等,被因應高工時、高壓力及被排除於適用勞基法的從業人員,應一體適用,而非被邊緣化的勞動工作從業人員,畢竟,要解決的不是行業別的不適用,而是去理解不適用行業別,是否也應被平等對待,否則也成為另一個被歧視及霸凌的行業對像,實為矛盾。 資料來源 摘自人約盟https://covenantswatch.org.tw/ilo|國際勞工公約/ 摘自經濟日報; 人口結構拉警報 情況惡化 2070年每一位青壯年須扶養一名老人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869/8299265 勞動部:就業歧視https://www.mol.gov.tw/1607/28690/2282/2284/2324/7394/post (作者王冠斌為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蔡宜君為前外商航空資深空服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Read More

〈社論〉霸凌貪汙爆不停,賴政府真有心整飭?

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圖)相繼針對勞動部勞發署員工輕生事件公開致歉,但風波並沒有平息。(中央社) 賴清德總統與行政院長卓榮泰相繼針對勞動部勞發署員工輕生事件公開致歉,風波非但沒有平息,而且隨著其他政府部門霸凌事件的陸續曝光,引起更多民眾的憤怒。目前若干當事人雖已受到懲處,但政府究竟有沒有徹底整飭官場貪汙腐化、違法濫權的決心?對於不肖官員的靠山敢不敢追究到底?外界仍然高度懷疑! 勞發署員工事件爆發後,短短幾天內,各部會霸凌事件接二連三曝光,行政院目前已證實有四個部門涉及。重災區之一經濟部包括中油、台電、金屬中心等國營事業及周邊單位,都被爆出霸凌及性騷擾事件;其中台電連兩年傳出員工跳樓事件,台電調查都認定是「員工心理問題」造成,但卻有員工質疑是遭到霸凌。 交通部所屬單位總計有十八件,包括部本部、觀光署、公路局、民航局、港務公司、中華郵政、台鐵等單位;衛福部和教育部也都出現主管霸凌部屬情事,再加上不時可見的軍中霸凌事件,充分顯示這次霸凌風波絕對不是個案,而只是冰山一角,一定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霸凌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霸凌案以外,竟然又爆出「案外案」。謝宜容不僅在辦公室裝設軌道燈照顧植物,導致電費暴增;並挪用一百八十三萬多元公款,購買禮盒贈送親友;她的老上司前勞動部長許銘春也被踢爆,曾在二0二二年使用「就業安定基金」三百六十五萬元舉辦個人演唱會。事情曝光後,她們都被列為貪汙被告。 平心而論,國民黨執政時期也曾有過霸凌部屬和貪汙舞弊的官員,但從沒有像現在那麼遍地開花,那麼惡形惡狀,那麼肆無忌憚。為什麼會這樣?當然應該冷靜思考。 首先,這些霸凌者多半是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出任主管,這些欠缺專業、德不配位、威望不足以服人之輩,身居高位就對部屬頤指氣使,動輒大聲咆哮,非但言詞羞辱,甚至還人身攻擊。這固然與他們本身的修養和領導作風有關,政治風氣敗壞當然更是難辭其咎! 其次,這些涉案者絕大多數不是以專業能力見長,其所以不次拔擢或節節高升,主要是因為跟民進黨淵源甚深,而且後台夠硬,靠山夠強。以謝宜容為例,她是許銘春的親信,而許銘春又是陳菊的心腹愛將,正因為如此,當去年六月勞發署員工陳情主管霸凌現象,卻被回應「主管領導風格不容置喙」;同樣的,去年勞動部又想動用安定基金補助高雄市政府辦紀念音樂會,被民進黨立委揭露,許銘春還是好官我自為之。 她們為什麼敢這「囂張」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她們最大的靠山就是新潮流的大姐頭、民進黨的「南霸天」、當今監察院長陳菊。在「花媽」的庇護下,不管媒體再爆料,立委再批評,都動不了她們。同樣的,假藉綠能掏空台鹽的陳啟昱也是所謂的「菊內人」,他的貪汙瀆職證據確鑿,卻被「無保請回」;檢調明明知道他還藏匿國內,卻始終抓不到他,讓他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串供滅證,最後傳出是靠道上兄弟放話,陳啟昱才出面投案;也正因為如此,案情還是疑竇重重。 如今,賴清德似乎有意將許銘春、陳啟昱、謝宜容等霸凌、貪汙之徒繩之以法,這當然是好事;但賴清德究竟只是要止血停損?還是真的要整飭政風?就看賴清德能否追究到底! (人生沒有解決不了的事,請珍愛生命)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陳世凱不知道的台六十一線

台六十一線延伸案,交通部長陳世凱可曾思考過:道路是否必須?道路對生態、人文的負面影響?(中央社,資料照) 吳昭明 儘速辦理台六十一線延伸,以及漁光島聯外道路案。 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到台南安平會勘時如此宣示,然則,顯現陳世凱對於台六十一線的交通狀況,以及漁光島的意義,尤其聯外道路如何規劃等問題,可能都有點生疏,乃稍事分析。 台六十一線,南下被阻絕於原台南縣,曾文溪口北邊,已經長達三十年。民國八0年代初期,施治明擔任台南市長時,台六十一線原台南市段,曾經是熱門的地方議題。當時,兩位成大交管所教授出面大力反對,除了質疑交通需求,亦著眼於防風林的保護。台六十一線一旦開闢,安南區、安平,包括漁光島,珍貴的海岸防風林可能都將拭去,絕佳的海岸景觀跟著被毀。因為多方人士的努力,三十年前終於阻擋台六十一線進入台南。 至於目下台六十一線的路況,試以個人的親身經驗為例:近兩年來,筆者往返台南、嘉義,近十次走台六十一線,很訝異的是,沿途車子竟然相當少。有回晚上七、八點與內子走台六十一線回台南,沿途一片漆黑,幾無車輛。行經如此路況,內子一路擔憂、心驚,直到進入安南區才放下心。筆者的經驗,應非孤例。 台六十一線被阻絕於曾文溪口,而且時間長達三十年,印證當下的車流量,以及交通需求,顯然,台六十一線台南段是否必須,是否開闢,答案非常清楚。遺憾的是,台六十一線曾文溪口大橋已施工中,可見,目前執政者的態勢是:台六十一線台南段勢將開闢。但,部長知道嗎?工程、開發絕非擬訂政策的最高準則。 部長知道嗎?台六十一線台南段一旦動工,可以預見的圖像是,緊鄰海岸,聳立二十米寬的高架道路。沿線一帶,海岸防風林將大量移除,沿海視野丕變。另一個疑慮是,很可能造成風吹砂現象,台六十一線以西逐漸沙漠化?高架道路還將影響鄰近的國定古蹟億載金城景觀。 工程另一道難題是,通過安平漁港與安平商港的跨港大橋。通過安平漁港的高架道路可能高達二十米,通過商港航道的高度可能達六十米,即便工程可以克服,但通車之後的安全考量,部長可曾設想過?遑論仔細評估。 另一個怪異的畫面是,台南市政府正施作功能大有爭議的安平漁港跨港大橋,當台六十一線延伸到安平,小小的安平漁港將塞進一座更龐大的大橋,是極其荒唐的畫面。還有從安南區,進入安平,高架道路很可能「騎在」四草大橋上?也將營造另一個觀景的好場域? 台六十一線延伸,道路規劃本身還有一道難題:交流道放在那裡?過鹽水溪進入安平,可能放在觀夕平台、漁光島?過安平商港,一直到八十六號公路交流道以北,台六十一線的交流道放哪裡?新設的交流道對於周邊環境的影響,以及對交通的衝擊,部長考慮過嗎? 儘速辦理台六十一線延伸!陳世凱部長說得可氣勢昂揚,但部長先生宣示政策之前,可曾思考過:道路是否必須?道路對生態、人文的負面影響? 路怎麼走?台六十一線延伸案,有請陳世凱好好作功課!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