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雲端照護 守護山區醫療

花蓮慈濟醫院主辦「東區 IDS 執行成果分享會」,邀請東部地區十七家醫療院所齊聚。(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東地區地形狹長,多山地離島與偏遠地區,導致醫療資源相對的缺乏,衛生福利部中部健康保險署藉由「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將醫療人力、資源送進偏鄉地區。十四日由花蓮慈濟醫院主辦「東區IDS執行成果分享會」,邀請東部地區十七家醫療院所齊聚。  花蓮慈濟醫院主秘陳星助表示,花東地區的地理範圍很大,區域內十七家醫院共有約三百七十位醫師,守護範圍比起都會區要大上十倍以上,加上人口分佈不均、平均餘命較低,要落實醫療資源,資通訊科技的協助就非常重要。  「路斷了沒關係,只要網路不斷,醫療大愛就不會斷。」陳星助說,花蓮慈院六年前開始推動安寧雲端照護計畫,藉由行動裝備與視訊科技,五年內幫助五百四十二位安寧療護病患,近年又透過健康福祉科技整合計畫,在資通訊廠商的協助下,透過科技五官鏡、七合一行動醫療檢測裝置等設備,讓花蓮縣秀林鄉、台東縣海端鄉等偏鄉居民,在地就能藉由視訊即時有專科醫師協助診斷。加上在地招募「健康守門人」,建立起每家每戶的健康落戶,以家戶為單位守護偏鄉民眾健康,同時還增加就業機會。  「有些長者真的是離不開自己的部落。」身為台東布農族的台東馬偕醫院督導邱月芳說,自己就是住在路會斷掉的下馬部落,常聽到許多長者從外地「逃回來」,其實都是因為不習慣外地的環境,而她之前也曾經把父親從部落接到台東市區照顧,但是住沒幾天,父親就生氣吵著要回家,所以,看到現在部落民眾留在家中,也能享受到醫療照護,真的很感謝花蓮慈院的投入與付出。  健保署東區業務組表示,未來除了IDS計畫,也致力於遠距視訊看診制度的完善,要作所有醫療院所的後盾,共同守護生命,達到醫療零距離。

Read More

嫌犯疑有精神方面困擾 市長籲親友互關懷規律作息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玉井真理前輩堂十四日凌晨發生縱火案,導致七人罹難三人受傷。因嫌犯疑有精神方面困擾,市長黃偉哲建議市民朋友可多出外走走,並呼籲周遭的親朋好友能相互關懷,即早發現、轉介及接受專業治療。  查曾嫌上月於監所服刑完畢,南市衛生局人員於本月四日與曾聯繫,電訪會談中曾嫌向社工提及過去涉犯罪嫌,表示想要改過,雖情緒較偏激,但言談與情緒還算穩定,後續也約定陪同回診面訪,未料難阻憾事。  十四日凌晨一時許的縱火案造成七死三傷悲劇,傷者已在醫院安排下完成治療,狀況良好。台南市長黃偉哲關心受傷民眾後也指出,季節交替之際情緒容易受到影響,尤其是受憂鬱、躁鬱等精神疾病困擾的朋友,建議市民朋友可多出外走走、曬曬太陽,盡量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並建議周遭的親朋好友能相互關懷,即早發現、轉介及接受專業治療。  南市衛生局強調,南市轄內有四十處免費心理諮商駐點服務,也有晚間諮詢時段,由專業心理師提供專業諮詢,民眾可於衛生局服務時間撥打預約電話(06)3352982。另如有精神疾病照護上的困擾與需求,可就近與轄區衛生所或衛生局聯繫。

Read More

台電:遺憾 籲市府依法行政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認定中火用煤量超出核准使用量,再度開罰六百萬元,台電對此表達遺憾,認為有台中市政府若干作為的適法性有爭議,呼籲台中市政府「依法行政」。  台電指出,台中市政府近來作為存在四個適法性爭議。首先,台中市政府要求的減煤目標與市府一0六年十一月核發的許可證不同,已違反「信賴保護原則」。  其次,台中電廠二號機完成環保改善工程,申請許可證異動,台中市政府卻藉機附加減煤至一一0四萬公噸的要求,衍伸出「審查範圍超出申請範圍」的適法性爭議。  台中電廠九號機申請許可證展延,台中市政府以「誤繕」為由,將許可證上所載的明年一月二十六日「起」減煤,改為一月二十六日「前」減煤,衍伸出「誤繕」更正能否涉及實質內容變更的適法性爭議。  此外,百分之十容許差值既為法規明定,亦為許可證載明,台中市政府稱台中電廠不適用,衍伸出違反「平等原則」與「信賴保護」的適法性爭議。  台電指出,台電自主減煤,今年台中電廠用煤量遠低於許可證規範的上限一千六百萬公噸;換言之,台中電廠根本無需動用、也從未動用過百分之十容許差值。台電不解,「固定污染源設置操作及燃料使用許可證管理辦法」明定有百分之十容許差值,環保署已解釋百分之十容許差值已施行十八年,市府核發的許可證規定台中電廠可適用,市府為何特別針對台中電廠採取否定立場,衍伸出可能違反行政程序法第六條「不得為差別待遇」與行政程序法第八條「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的適法性爭議。

Read More

誤認氣喘 7歲童膈腔長 腫瘤

粘小弟、凱凱與小潔接受手術後恢復健康,快樂成長,與媽媽感謝周育誠等多名治療醫師。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7歲的粘小弟從3、4歲就常呼吸喘、乾咳、咳二下就吐,以為是氣喘,去年10月上腹劇痛掛急診,竟然發現後膈腔有9公分的神經節神經瘤,頂到心臟、肺部,壓到胃部,而且腫瘤還鑽入胸椎、壓迫到脊髓,經兒童外科和神外的顯微聯合手術,完全清除腫瘤,術後恢復健康、體重增加,也參加跑步比賽得名。  台中榮總兒童神經外科醫師周育誠指出,神經節神經瘤很少見,是不明原因的神經不正常增生的良性腫瘤,腫瘤大到壓迫肺部引起呼吸喘,腫瘤更鑽入胸椎第8、9節,沾黏、壓迫神經,導致上腹痛,必須手術清除。  粘小弟先由兒童外科主任周佳滿以胸腔鏡手術切除8成腫瘤,再由周育誠接手將鑽入胸椎、沾黏壓迫神經腫瘤仔細剝離,並使用術中神經監測,避免傷及神經,否則會下肢無力,嚴重會下半身癱瘓,歷經7小時時完成手術。  粘小弟的媽媽說,兒子掛急診時一度被懷疑是惡性的神經母細胞瘤,又已經壓到心臟,可能有猝死危機,評估要開20公分的大刀,後來轉院到中榮,手術僅5公分,術後切片確診是神經節神經瘤。  另名1歲2個月大的小潔出生時發現背部膨出,在腰椎第4、5節長脂肪瘤,造成脊柱裂,但雙腿活動良好,中榮跨科組成脊柱裂團隊持續追蹤,後來在她4個月時接受脊柱裂修補手術,安全切除病灶和修補脊膜,恢復健康,現在長得白白胖胖。  還有12歲女童宜宜,上課時手腳無力,腦中風送醫,心臟超音波發現感染心內膜炎,陷入昏迷,細菌培養發現心內膜炎合併感染腦動脈瘤,醫師一度建議放棄,家人不捨,轉送中榮,兒童神經重症團隊進行複合式手術,術後追蹤,復健和中醫治療,1個多月後,意識清醒,肢體力量逐漸改善,又能回學校上課。  周育誠說,兒童神經脊椎病變較兒童腦神經疾病更為少見,有先天的脊柱裂、後天神經腫瘤,在脊髓依節段不同,可能有下肢到上肢,不同程度的無力到癱瘓、手腳麻或感覺異常,或大小便失禁,尤其嬰幼兒無法清楚表達,需細心觀察是否有不同於以往的徵象、或有神經發育遲緩,由兒童內外科系、復健醫師診察,長期整合式追蹤。中榮組成跨部科共同治療團隊,6年多來也與多院合作、交流,共同治療和追蹤了450多名病童。

Read More

星宇官網週一上線 機票同步開賣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星宇航空十六日將正式開賣機票,十四日宣布官網將在十六日早上十一時正式上線,屆時民眾就可以同步購買未來三百六十天的機票,且所有航班都提供免費WiFi服務。  星宇航空表示,首航三航點澳門、峴港、檳城的個人機票及團體旅遊產品、貨運服務也將同步正式開賣。

Read More

<中華副刊>布拉格雨,捷克語

 文、攝影/余致毅  帶著旅行常有的熬夜倦意,趕赴在布拉格最後一次也是第二次的捷克語課。  住在布拉格的日子裡,每天都會經過舊城區裡的布拉格市立圖書館,總會進去圖書館裡讀點書或者藉機休息一下。有時會到地下室跟著市民一起排隊領號碼牌,等著使用限時的電腦上網,由於鍵盤和系統不同於平時使用的,所以好不容易連上臉書,卻得通過一堆亂碼般的認證程序,往往畫面只能顯示友人的照片,若是使用者名稱為中文,就會變成亂碼,難以猜測該如何點選,只好碰碰運氣。若是順利通過認證,連上臉書介面,也只能隨意的看看照片,或者打上幾個簡單的字母。中文在異鄉成了一堆無法解密的亂碼,支離破碎。  有天看到圖書館的公告欄上張貼了關於捷克語的課程消息,也不需要事先報名,只要上課當天準時出現,當天繳費用即可,上課的費用也十分便宜。我查看了上課的日期,剛好在我居住的期間內可以上兩次課程。  進到圖書館詢問了一下關於課程的教室位置,熱心的館員帶著我左彎右拐,找到了捷克語教室。第一次上課的老師是一位年輕熱情的美女教師,親切活潑的帶領大家練習生活對話。上課的同學來自各個國家,懷著不同的目的來此學習捷克語,他們已經學了一陣子,課程已經遠離基礎字母的發音與習寫,進行到生活對話了。  第二次課程來了另一位女老師,發下了新的講義。我依舊緊張,彷彿踏入了異星球,聽著大家口中說著難以理解的語言,卻也得到不一樣的經驗。當大家依著老師的指示,開始相互練習對談或是唸句子,一人扮演甲,另一人則當乙。對於我這個初來乍到,連捷克字母有哪些,該怎麼發音都不曉得的插花客來說,真是鴨子聽雷一頭霧水。  雖然被放水了幾次,也還是陷入搞不清楚現在到底要做什麼,到底要寫些什麼的窘況,幸好第二次碰面的英國女孩熱心的幫我翻譯,也跟著大家交換練習瞎說一通,唸唸電話號碼的數字或者假日下班後要做些什麼之類的對話。  大概只有我這個旅行者會短暫地來參加這樣的課程,大家都已學了好一陣子。我並沒有企圖想學會或者偉大的目標,只想在這個來自世界各地外國人的課程中感受這個城市語言的音調節奏與氛圍,這 兩天好像可以慢慢抓到一點單字一點點的情緒,彷彿透過語言文字就能更貼近這個古老的城市一些。  來自白俄羅斯的同學試著想表達,卻沒有適當的語言可以貼切的表達想法。我們都一樣,當我也表達了這樣的感受,我們都可以理解對方一些,卻無法用合適的語言進行溝通。人們都在語言之外,試著找尋溝通的方法,如果語言像水一樣,透過滲透就能明白對方,那世界間的交流或許輕鬆了一些。 也許擁有共通語言的人們,要找尋彼此都能心領神會的語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語言文字透過懂它的人才誕生了意義。  我們相隔著語言的大海遙遙相望,以一種人類基本需求的同理心去揣測對方、理解對方,然而不免因著語言的隔閡,有種隔靴搔癢的無奈。剛來到布拉格時的天氣陰陰雨雨,撐著傘走到舊城廣場,鮮 少遊人,連馬車都停在一旁等待不知何時會來的遊客。天文鐘定時一遍又一遍的敲響,不分晴雨,也不在乎是否有洶湧的人潮駐足。這城市的美麗景點,遊人不需要懂得捷克語,也能很輕鬆的理解它的魅力。  離開圖書館時,戶外下起了大雨。接連幾天酷熱的天氣,整座城市像在火爐中被蒸熟似的。這場大雨把所有的烏雲聚攏到布拉格的天空,整座城市變得灰暗沉重,告別了同學,撐著小傘走進大雨中。 這場大雨淅瀝嘩啦的從天而降,滲入布拉格廣場的石磚縫中,降在胡斯雕像的頭頂上,打濕了整修中的泰恩教堂,也濕潤了忠實的天文鐘,當然這場大雨也未放過火藥塔,還有查理大橋上的雕像與藝術家。  我悠閒的走進舊城巷道中,看著路標看著招牌,看著店家的廣告看著紀念品上的文字,看著地圖上的標誌。學著簡單的捷克語單字,由拉丁字母加上一些附加符號所組成的斯拉夫語系語言,比如查理大橋是「Karluv most」,「most」在捷克語是「橋」的意思;布拉格寫作「Praha」;小王子則是「Maly princ」。就這樣一字一句的拼湊布拉格的形狀。  回到住處,搭乘古老拉鐵門式的中古電梯上樓,關上房門,脫掉被雨水泡濕的鞋襪,趕緊沖了個熱水澡,換下一身狼狽。透明的天窗可以看到雨水滴滴答答的敲打玻璃,推開一旁厚重的木窗,我在小閣樓裡看見樓下的火車站月台也在雨水中寂靜。我的布拉格小空間裡也是安靜無聲,打開了電視,陌生的捷克語也像窗外的布拉格雨一樣滴滴答答的落在我的小閣樓裡。

Read More

遲緩兒練擊鼓 專注力變好

高千涵緊握著兒子荃荃拿鼓棒的手,跟著其他團員一下下敲擊,母子兩人一起演出令人動容。(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就讀新北市新店區新和國小的荃荃,兩歲被診斷全面性發展遲緩,今年8月加入學校擊鼓、國樂社團,每一次的練習,媽媽都緊握著荃荃拿鼓棒的手,跟著其他團員一下下敲擊,近來擊鼓隊不但在校慶演出,也獲邀參加新北好茶節,母子兩人一起演出令人動容,也博得滿場熱烈掌聲。  陪著孩子上台的媽媽是高千涵,她說,荃荃從小肢體動作不協調、發展遲緩,雖然有持續性的物理、職能治療,能力提升有限,但能起碼維持不惡化;今年就讀小一,醫生認定是高功能自閉症,且專注力不足,8月加入擊鼓隊,隊上的訓練類似感覺統合的課程,希望能透過音樂的刺激、社團成員的互動提升他的專注力。  「要給每個孩子公平的學習機會,我們希望能陪著荃荃一起成長!」新和國小擊鼓、國樂社會長陳勝宏坦言,荃荃第一次上課時,大家不免心中有疑慮「這樣真的可以嗎?」但每一次看到媽媽握著荃荃的小手認真擊鼓,心中滿是感動。老師也針對荃荃的狀況設計他們母子能跟得上的演出,並安排他們在第一排的中間,好讓觀眾能清楚看見荃荃開心打鼓的模樣。  陳勝宏說,荃荃接受早療課程和擊鼓類似,音樂節奏以及擊鼓的觸碰能刺激小孩肢體,當時荃荃的媽媽試探性的詢問能否參加,擔心會拖累團員進度,但荃荃很快和團員玩成一片,也沒有人嫌棄他動作慢,一起陪他一步步練習。

Read More

新婚女心梗50分鐘內救回

台中34歲王小姐(左五)突發生心肌梗塞,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做心導管手術與低溫治療搶救成功,出院時自稱是「奇蹟少女」。 (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大甲報導  台中一名34歲任職企劃人員的王小姐,日前新婚和丈夫出國度蜜月,不料回台3天後,一早突然休克,家人緊急CPR、救護人員執行AED電擊後,送往光田綜合醫院確診是心肌梗塞,緊急施做心導管手術與低溫治療,成功挽救生命。  光田綜合醫院重症醫學暨心臟內科醫師柯君樺表示,病人到院檢查發現心臟左前降枝冠狀動脈完全堵塞,右冠狀動脈血栓,經心導管團隊快速搶救在50分鐘內成功完成左前降枝冠狀動脈疏通手術、穩定心血管狀況,續進入低溫治療後逐漸清醒,再經2週治療檢查右冠狀動脈血栓也已消失,未來持續復健、服藥和回診追蹤即可。  柯君樺說明,病患身材纖細、不菸不酒、家族沒有三高及心血管病史,加上女性停經前還有女性荷爾蒙保護心血管,年輕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十分少見。事後評估病患心肌梗塞的風險可能來自於高壓繁忙的工作和籌辦婚事勞累,堵塞血管致心臟缺血引起致命性心室顫動。呼籲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年輕族群也要注意健康。  柯君樺呼籲,民眾若和病患一樣非心血管危險族群,卻因胸悶、胸痛就醫治療腸胃後無明顯改善,甚至症狀愈來愈嚴重時,保險起見可至大醫院心臟內科檢查排除心血管疾病;若本身是心血管高危險族群,如三高族群、有抽菸、肥胖、年長或停經後的女性,有胸悶、胸痛時更要有所警覺,才能預防面臨心血管猝死危險。

Read More

中鋼廠慶點亮風電 象徵台灣亮起來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中鋼公司昨天舉行四十八週年廠慶,由經濟部長沈榮津、勞動部長許銘春,與董事長翁朝棟等啟動舞台風力發電的扇葉,也點亮螢幕,象徵「台灣亮起來」,代表中鋼響應國家能源政策,致力於再生能源的發展,點亮台灣綠能產業。  翁朝棟表示,今年廠慶主題是「智能創新 中鋼好風光」,除強調正大力推動智能產銷外,在舞台左側更設有風電水下基礎及光電太陽能專區,其中興達海基公司廠房將在十二月底竣工,集團建置80MW太陽發電容量,也預計在十二月底達標。  廠慶活動首先戰鼓旗藝表演,鼓舞員工士氣,除公益園遊會外,也邀請高雄市茂林國小魯凱族歌謠隊表演。同時也規劃風電、光電、智能三大專區,展示興達海基「管架式水下基礎」、中鋼光能「太陽能光電系統」、智能研究領域「無人天車」及「轉爐出鋼VR情境模擬」,讓來賓及員眷了解中鋼集團用心投入綠能及智能創新。

Read More

<中華學園>感動

 台南一中1年1班 ◎陳品澤  影院的燈亮起,裡頭瀰漫著鼻酸,那戲裡的感動從螢幕裡走了出來,悄無聲息地,打開記憶的盒,曾經的片段混合劇情在心中引起了一波漣漪。極力阻止在眼眶打轉的淚珠滑落臉龐,但仍擋不住它一連幾次對心底撞擊所引起的波瀾。  感動是無聲的破冰船,撞碎那塊冰封已久,散發陣陣寒氣的心。感動是在乾枯時澆醒心苗的春雨,滋潤了那半畝龜裂的心田。它來得即時,走得也快,有次看見母親辛勞的背影時它不請自來,我嚇得在轉瞬頑強的關上了心門,將它鎖在心裡,深怕自己感性的一面,會被旁人看透。  感動用溫暖的手捧住我那顆被環境喧囂及繁重課業所鉛化的心,再用輕吻沸騰了血液,讓我在平淡的生活中,心湖時常漾起或大或小的漣漪。然而在家人、朋友面前,我常將它拒之於門外,不是我不想,而是不願見到內心被攻陷得赤裸裸。於是我只能悄悄地開啟那扇不願被他人看見的門,好讓它能在無人見到的境地,進到我的心。  有時它會向我敲門,也許在一本動人心弦的小說後,也許在一部意味深長的影片中,抑或是在一個生活畫面出現的轉瞬。隨著它敲擊得越加強烈,我也漸漸對它卸下心防,一次次的破例讓它在眾人前展示我的心田。世俗的壓力和無法抗拒的感性,逐漸讓我願意在家人、朋友面前表現出真實的自己。  於是,我也漸漸明白,感動,乃是突破心的籓籬,展現人性美善的重要元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