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鄭麗珠自學食道語 全台跑透透教病友

 78歲的鄭麗珠因罹患甲狀腺癌被迫切除整個喉嚨,也失去了說話能力,她為養大5個孩子,努力自學食道語重返職場工作,更成為無喉者的老師助病友發聲。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今年78歲的鄭麗珠20多年前罹患甲狀腺癌,被迫切除整個喉嚨,從此失去說話能力。為了養大5個孩子,她不僅自學食道語,重回職場工作,更成為無喉者的老師,助病友開口說話。  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今天舉辦無喉者演講比賽,許多無喉病友分享從罹癌、失聲後心路歷程。  今年78歲的鄭麗珠外表和普通人一樣,但一開口說話卻發出相當低沉的嗓音,記者這才驚覺她是名無喉者,一字一句全靠著食道來發聲。  鄭麗珠接受媒體聯訪時說,20多歲時她曾因喉嚨卡卡就醫,此後未再出現其他症狀,直到40多歲時她發現痰液中總是出現血絲,而且愈來愈嚴重,到大醫院檢查確診為甲狀腺癌,必須切除整個喉嚨,從此再也無法發出任何聲音。  鄭麗珠感嘆,她老公成天酗酒不務正業,家裡5個孩子全靠她一人照顧,當時最小的孩子還在念小學5年級,得知罹癌噩耗,讓她原本就困苦的人生瞬間進谷底。「那時候心情真的很難過」,她嘆了一口氣說,但為了孩子,她只能堅強面對。  手術切除了她的整個喉嚨,也剝奪她說話的能力,鄭麗珠只能靠寫字和家人、醫師溝通,但最讓她難過的不是無法言語,而是鄰居得知她的處境後,不但沒出手相助,甚至在背後嘲笑她「變啞巴」,令她備受打擊。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鄭麗珠學習食道語的契機,竟是為了和老公吵架。她說,術後她正忙著調養身體,老公不但不工作,還回家要錢喝酒,她氣到不行卻又無法出聲回擊,當時她在心中默默立誓,一定要找到其他說話的方法,不再白白挨罵。  不過,早在20年前,台灣根本沒有人在教食道語,鄭麗珠秉持一股頑強的意志力,在家自學食道語,從發聲開始嘗試,一天練上10個小時,短短一年就能以食道語和外界溝通。  她分享,學習食道語的第一步就是「打嗝」,利用打嗝的位置來發聲,發聲的時候要閉氣,肩膀、胸部都不能用力,一般人根本難以想像箇中辛酸。  鄭麗珠笑說,當時醫師看她很有天分,推薦她到日本學習正宗的食道語,回台後她白天和晚上擔任清潔工,下午就到醫院擔任食道語老師,跑遍全台各地教病友,一教就是10多年。  正因自己就是無喉病友,她也經常以過來人身分鼓勵其他病友,「只要夠努力就有機會改變」,如今她不僅說話相當流利,甚至還能唱歌,希望靠一己之力鼓勵更多病友加入食道語復健行列,找回正常生活。

Read More

守護民眾健康 成醫與長大結盟

 成醫與長榮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努力。(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與長榮大學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對於各自專業領域將攜手合作促進研究與人才培育,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盡一分心力,共同為提升人們健康福祉奉獻。  合作協議在成功大學副校長張俊彥與長榮大學創辦人黃仁村醫師的見證下,由成大醫院副院長李經維代表院長沈孟儒與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共同簽約。  李泳龍表示,成大醫院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觀念,長榮大學則以學生學習為核心,秉持「全人牧育」之基督博愛精神辦學,強調學生實務學習與社會關懷態度的養成。雙方對於各自的專業領域,同樣注重用心關懷、深耕社區,強調善盡社會責任。透過雙方各自專業領域相互結合與發揮,共同為促進人們健康福祉奉獻,達到相輔相成、效益擴大的效果。  長榮大學設有健康科學學院、安全衛生科學學院等醫事健康相關領域之教學單位,教師長期協助全國各地醫療院所、養護機構進行作業環境安全、健康影響評估與管理、醫務管理、護理與保健營養等研究相關合作,每年培育近六百名相關領域畢業生。  李經維指出,成醫守護南台灣民眾健康,並朝向國際級臨床研究及醫學教育重鎮發展,每年均執行超過四百件的研究計畫,並提供數百名醫學生、數千名醫事相關職類學生的實習與見習。台灣邁向高齡社會,民眾對醫療的期待日增,醫療作業更需細膩精緻及智慧化的管理,在醫療3.0(資通訊)及4.0(AI人工智慧)的大架構下,成醫努力成為正確醫學知識的領航站,也期待與更多單位合作,共同為醫療照護與促進健康做更多的努力。歡迎長榮大學學生來實習,未來與成大醫院一樣成為暖心的健康照護者。

Read More

水交社眷村美食展 飄年味

 水交社文化園區舉辦眷村美食展,各式各樣的眷村美食登場,讓人感受到濃濃年味。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位於南區的水交社文化園區日前開幕,連續五天舉辦充滿「眷村味」的開幕系列活動,二十八、二十九日最後兩天則是眷村美食展登場,山東大餅、各式臘味香腸等,忙著採購年貨的民眾,讓眷村活絡,也讓整個水交社眷村似乎又回復到昔日榮景,民眾可握今天採購眷村美食的最後一天機會。 水交社文化園區舉辦眷村美食展,各式各樣的眷村美食登場,讓人感受到濃濃年味。(記者林雪娟攝) 水交社文化園區開園後,近日吸引許多民眾前往探訪,除各主場館外,還有眷村美食DIY、飛機自造場工作坊、眷村市集、投影之夜、Photo Go攝影上桌、地景音樂會、街頭藝人表演等精彩節目,並有滿額送文創小物、活動護照集點換開園紀念禮、眷村食堂回饋折抵等好禮大放送。   昨日上午登場的則是眷村市集,配合即將到來的年節,販售各式各樣的眷村媽媽美食,從山東大餅、窩窩頭、槓子頭、各式臘肉、臘味香腸、獅子頭、滷牛肉等,陣陣香味撲鼻而來,讓人忍不住掏錢包購買。 水交社文化園區開園,配合其空軍意象,現場也有攤商展示模型飛機等。(記者林雪娟攝) 配合水交社空軍眷舍意象,現場也有攤商展示模型飛機、空軍帽等,吸引許多大小朋友駐足欣賞和購買。包括眷村主題館、水交社展演館、AIR台南館、水交社歷史館、藝術特展館等,至農曆年前免費,但須先至遊客中心登記,至於飛行親子館一人五十元,另文學沙龍館販售輕食飲品、眷村食堂販售麵食,有逛、有吃、有玩,歡迎民眾趁假期,至這處融合古蹟、文化歷史和生活的台南市第一個眷村文化園區走逛。

Read More

<中華副刊>猛吃不肥的遐想

 ■吳玲瑤  和朋友聊天提及最近吃太多,「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胖五斤」,她馬上傳給我一張不知是道教還是佛教的符咒,黃色的紙上猶如平常見到的鬼畫符手跡,用毛筆寫的字,「狂吃不胖符,隨便吃不發胖,吃甚麼都不胖」,如果這符咒有效,我真的很需要一張這玩藝,但群裡有位醫生馬上回應:「人在吃,秤在看。」  俗話說「一白遮千醜」,但是慘忍的是「一胖毀所有」,大多數的女人都為體重困擾,說甚麼「人怕出名豬怕壯,男怕沒錢女怕胖」,隨時有幾斤肉要減,「減肥復減肥,減肥何其難。日日說減肥,飽食三四餐」。看自己以前的照片纖細瘦弱,但印象中一直覺得自己過重,是需要減肥的人,氣人的是管理卡洛裏的神祉總是毫不留情,多吃一口會變胖,少吃一口不會變瘦。而許多人的毛病是:「只要量體重,就不開心,如果不開心,就想吃東西」,才下決心:「不吃不吃又吃了,吃著吃著又渴了,來瓶可樂又喝了,連吃帶喝又多了。」如此惡性循環何時了?  有的人不只煩惱自己胖,也怕養出胖女兒,張阿姨一直提醒女兒,「媽媽真的不怕你胖,只是現在的社會,找不到唐明皇,能愛豐滿的楊貴妃」,女兒反駁說網上有人說:「大胖媳婦,看著順眼,摟著舒服」。媽媽也相信胖女孩都是潛力股,減肥成功就是美女,為女兒報名減肥班,班裡規定訓練時穿寬鬆衣服,她說如果女兒還有寬鬆衣服,還報什麼名?不免感嘆想起一首打油詩:「鋤禾日當午,肥肉往下凸。早上照鏡子,一哭一上午。衣服穿不上,心裏很痛苦。」記得曾經為女兒買過一件滿是花蓓蕾的新款春天洋裝,女兒一穿一撐,所有的花都成了怒放盛開的狀況。還有一次叫女兒洗澡,女兒說水還沒放滿,媽媽不小心冒出:「妳坐下去就滿了」,因此很內疚。也記得有一次勸女兒去學游泳,可以減肥,女兒卻說:「鯨魚一直在游泳,也沒有瘦過。」一次次見女兒和脂肪做鬥爭,差點沒犧牲,屢敗屢戰,於心不忍,只好認同她的「春天不是減肥季,夏日炎炎須放棄,秋冬養生尤愛惜,減肥只是說而已。」  見過瀟灑的女士不在乎胖瘦,「英雄不問出路,美女不看磅數」,認命地以為「父母生我這種型,環肥燕瘦天註定,何必強行改造型,肥胖自有福人蔭。」自我感覺良好,「其實我身材挺好,肥而不膩」。更有許多自圓其說的謬論,說甚麼:「牛吃草,所以大口吃牛排,就是大口吃草」。對許多古聖先賢的哲理另有體會,例如:「我們無法拉伸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解釋成:「雖然無法再長高,但是仍可以繼續長胖!」說甚麼:「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她的看法是:「吃飯雖易,減肥不易,且吃且珍惜。」好發表議論妄想著:「如果好運如贅肉一樣,總是不經意的來,來了不輕易走,走了還會再回來,歷久彌新持之以恆,該是多美好的事情。」

Read More

<中華學園>對手

 台南市佳里國小6年9班 ◎盧恩瑀  對手,會使人充滿壓力,也會讓人情緒緊繃。我們總是一心想如何贏過對手,卻忘了人最大的對手是自己。  從小學鋼琴,使我的音樂成績從小學三年級便是全班第一名,讓我備感驕傲,然而升上五年級後,班上學音樂的人不勝枚舉,讓我感到壓力極大。班長和我一樣都學鋼琴,她還多了小提琴。雖然我和她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但在音樂方面,她的能力比我還要強,在課業方面也是,讓我心裡很難受,但換個角度想,就算我贏了她,那又怎樣,依然還是輸給了自己。  我常和同學在下課時比賽,比看誰先跑到對面的大榕樹,雖然比通常都是我贏,但我想,贏和輸真的那麼重要嗎?贏的人只不過是多了面子、獎盃、掌聲和榮耀,那輸家呢?輸家又多了一次寶貴的經驗,如果沒有對手,不會有輸贏之分。如果沒有對手,就不會有競爭。許多人討厭遇見強敵,但我覺得遇見強敵才能看清自己,如果只和較弱的對手比,那永遠無法進步。相反的,若不停和勁敵比拚,能力則不停的前進。  有人曾說:「人最大的對手是自己。」我十分贊同,因為就算贏了敵人,那又如何,還是沒有贏過自己啊!所以我認為,如何贏過對手並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贏過自己!

Read More

耳洞感染恐釀蜂窩組織炎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現今許多愛美人士流行穿耳洞,醫師提醒,若耳洞已感染、發炎仍不拿下,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建議穿耳洞應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店家,並注意相關消毒措施及耳環材質;在耳洞形成的2週內,可在耳洞前後塗抹抗生素藥物,避免感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穿耳洞後2週內不將耳環取下,是以防耳洞癒合;但若耳洞已感染、發炎仍不拿下,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造成耳朵留疤。  潘企岳表示,穿耳洞時,應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店家,穿耳洞前,應注意店家是否將穿洞的金屬針及穿洞的耳垂、耳骨消毒,穿耳洞時的耳環材質,建議可選擇不銹鋼、銀製等不會生鏽的材質,以防感染。  另外,由於穿耳洞後約需2週才會成形,因此這段時間應持續在耳洞前後塗抹抗生素藥物,且不要碰水,若出現紅腫、熱痛、流膿等發炎症狀,應盡速就醫,以防耳朵留疤。

Read More

衛福部:肺癌防制略見成效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肺癌是造成國人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衛福部指出,近年來透過跨部會合作執行空汙危害與健康防護之防制計畫,整體防治策略已逐漸奏效。  衛福部表示,105年肺癌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36人,是癌症10大死因第一位,一般經過10年以上發展成肺癌病變。根據WHO所指肺癌危險因素包括室內燃煤、炒菜油煙、室外空氣汙染、菸害、肺部相關疾病史與肺癌家族史等。  依據105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早期肺癌(0-1期)比例增為25.7%,5年存活率增為27.3%,相較過去皆有明顯成長;107年因肺癌死亡人數為9388人,我國整體肺癌標準化死亡率每年下降,近10年(98-107年)標準化死亡率自每十萬人口25.9人逐年降至22.8人,降幅達12%。  提到肺癌危險因子,不免聯想到菸害及空汙。衛福部指出,去年全台吸菸率已從14.5%降至13%;另,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統計資料顯示,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從105年20.6μg/m3,至108年降到16μg/m3,可預期未來癌症發生率將逐步下降,社會可望更穩定。

Read More

感冒分寒熱型 中醫治法不同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之俗稱。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林佳穎說,感冒有分風寒與風熱型,各有不同治法,而風寒與風熱感冒又可因為病程轉變而相互轉換,因此治療上不可不慎,使用中藥治感冒,快速有效不傷身。  林佳穎表示,一般常見的感冒症狀會出現鼻塞、噴嚏、流鼻水、咽痛、咳嗽、發燒、頭痛或全身關節痠痛等症狀,而9成致病原為病毒,少部分是細菌感染。一般上呼吸道感染之潛伏期為1至2週,發病期多為1週,大多數可以自然痊癒,但對於年幼者及免疫力不全者,則很有可能進一步侵犯到其他器官,而一般較常見的併發症則為中耳炎、鼻竇炎,或是更往下呼吸道而成肺炎。  林佳穎指出,中醫看感冒已有上千年歷史,感冒源於人體免疫力不足而使人體容易受到外邪侵擾而致病,其病原又分為主要6種,大致分別為風、寒、暑、濕、燥、火,俗稱「六淫」;臨床上,和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最相關的外邪,則是風寒與風熱型感冒。風寒型感冒常見的症狀是全身怕冷、疲倦、全身關節痠痛以及頭項緊脹感,呼吸道的症狀主要是噴嚏鼻塞、大量清鼻水、咳嗽痰稀等症狀,中醫治療上著重於發散風寒,緩解寒邪導致的肌肉緊繃以及陽氣失展,常用的方劑為葛根湯、桂枝湯、荊防敗毒散等以辛溫解表;風熱型感冒的發熱症狀會較為明顯,同時較容易流汗,呼吸道症狀主要會有口乾、咽喉腫痛、咽癢咳嗽、痰黃、鼻塞、鼻涕黃稠等等,有類似細菌感染的表現,中醫常用方劑多為銀翹散、桑菊飲等以辛涼解表。  他說,中藥治療的特點,透過解表藥物鼓動人體正氣而祛逐外邪,因此不易使人感到精神不佳、昏昏欲睡;除了使用藥物治療,也要注意清淡飲食、少食肉類,減少疾病轉變風險。風寒感冒飲食上可適量飲生薑湯幫助發散寒邪,但若為風熱感冒別喝;風熱感冒宜適量飲桑葉、菊花、竹葉茶協助發散熱邪。日常照護上,工作勿過度勞累、適當運動以及正確飲食,是奠定免疫力的重要關鍵。

Read More

〈司法走廊〉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 恐遭罰鍰、拘提

 新市區張先生問:我半年多以前去台東玩的時候目擊一場車禍案件,最近收到台東地方法院的傳票要我去當證人。因為傳票記載的開庭時間我正好出國,而且時間過這麼久,其實我已經不記得當時的情形了,可不可以不要出庭呢?  答:按「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不問何人,於他人之案件,有為證人之義務。」「證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者,得科以新臺幣三萬元以下之罰鍰,並得拘提之;再傳不到者,亦同。」刑事訴訟法第一七六條之一、第一七八條第一項定有明文。另民事訴訟法第三0二條、第三0三條第一、二項亦規定「除法律別有規定外,不問何人,於他人之訴訟,有為證人之義務」、「證人受合法之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者,法院得以裁定處新台幣三萬元以下罰鍰。證人已受前項裁定,經再次通知,仍不到場者,得再處新台幣六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拘提之。」為此,無論民、刑事訴訟,法律均規定人民有於他人案件為證人之義務;證人如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時,雖可能因案件當事人捨棄調查證據聲請而無需再出庭作證,惟亦可能遭罰鍰甚至拘提到庭。  如張先生於法院預定傳訊之期日因故無法到庭,建議可檢附證明文件向法院請假、請求另定期日傳訊。又如係因路途遙遠等原因難以遵期到場,亦可考慮具狀向法院陳明不能到場之事由,由法院考量是否依刑事訴訟法第一七七條第一、二項或民事訴訟法第三0五條第一項、第五項等規定,就近於證人所在地之法院或利用影音傳送設備訊問證人,不宜對法院傳票置之不理或逕予拒絕出庭,以免遭受裁罰或限制人身自由之不利處分。 (作者/李合法律師)

Read More

質佳量豐 善化草莓受歡迎

目前南科草莓園的草莓爆量熟成,有些甚至果實碩大,鮮紅欲滴。(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善化報導  鮮紅欲滴的草莓,讓人愛不釋口!善化區南科草莓園近來草莓大爆發,除了草莓大量熟成外,不少都是大果草莓,有的甚至有三個銅板大,讓採草莓的遊客採得相當過癮,大讚草莓質量好。南科草莓園黃姓業者表示,這波草莓爆量熟成,可以讓遊客過癮的一路採到元旦。  位於善化與新市區交界,台一省道邊的南科草莓園,在黃姓業者提早種植下,十一月中旬就開放採果,也是當地的草莓園業者中,最早有草莓讓遊客觀光採果的草莓園。黃姓業者說,雖然今年草莓種植生長期,氣溫不穩定,高溫期長,草莓栽培照顧不易,不少草莓種到一半死亡,大量補種。 目前南科草莓園的草莓爆量熟成,有些甚至果實碩大,鮮紅欲滴。(記者林相如攝) 但隨著冷氣團來襲,氣溫降到適合草莓生長的溫度,草莓也生長快速,且開花結果相當穩定,也因此這一波熟成的草莓出現大量,讓不少前來採果的遊客相當開心,看到一大片鮮紅欲滴的草莓垂掛在架子旁,採起來相當方便,且大多數的草莓體積都大,品質也很不錯。  目前南科草莓園的草莓,看起來都得相當不錯,有些甚至有一株就掛著七、八顆紅通通的草莓,顯見植株相當勇壯,結起來的草莓也相當大顆,甚至有些草莓是普通草莓的三倍大,讓人看得相當垂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