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擱淺亡 成大將揭密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針對台東長濱海灘擱淺死亡的藍鯨進行解剖,中心兼任教授王建平指出,台灣以往沒有藍鯨擱淺,除取其DNA了解族群分布情形外,也將透過該標本進一步探索其生活與內部器官。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在大年初一接獲通報,指台東長濱有一隻長度近二十公尺的鬚鯨類死亡擱淺,初步判斷以為是長鬚鯨,並將其運回成大安南校區進行解剖。  王建平指出,連日來進行解剖以及資料比對,王建平表示,從胸鰭、背鰭及尾鰭的大小與形態上,比對判定此鬚鯨並不像長鬚鯨,計算該隻大型鬚鯨「胸鰭間」的喉腹褶數目為七十八個,落在藍鯨與長鬚鯨的可能範疇內,且樣本經過DNA的萃取後進行比對,除確定是第一隻在台灣擱淺的藍鯨,且該鯨豚全身許多的骨頭與關節處,軟骨的存在與分布比例很高,顯示其骨頭還在生長期,代表此個體尚未是成體。  王建平說,讓人難過的是,該隻藍鯨被發現時,其身體頭部中段,有環形繩索套住的情形,疑似無法張嘴活活餓死。

Read More

醫師:武肺確診個案不建議自己哺乳

台東馬偕醫院南區母乳庫的迷你發送站,提供病童或嬰兒無償使用。(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母乳成分的組成較符合新生兒的需求,對近來大家關心的武漢肺炎疫情,台東馬偕新生兒科醫師沈上博11日指出,若經檢驗「確診」的感染個案者,因醫學證據太少目前沒辦法得知絕對安全,所以在其他新資訊出來前,不建議使用自己的母乳去餵。  沈上博說,該院近1年半來有26例、低於31週的早產兒,住院期間初期都靠著南區母乳庫宅配而來的愛心母乳而成長,不僅存活率達100%,均無晚發性敗血症的問題,且快速達到全腸道餵食,均較先前的成績有長足的進步。母乳庫至今已供應該院108,995 CC,大為提升台東早產兒的照護品質,較先前的成績有長足的進步。 母乳庫愛心母乳幫早產兒順利成長,提升台東早產兒的照護品質。(記者鄭錦晴攝) 沈上博指出,早產兒一出生即亟需充足營養來幫助快速成長,一旦母親泌乳不足將無法供應病童,武漢疫情感染個案者也不建議使用自己的母乳去餵。  台東馬偕醫院自2018年6月起,開始與成功大學南區母乳庫合作,成立後山第一個代收站。2019年起更進一步轉型為南區母乳庫的迷你發送站。經低溫運送保存的冷凍捐乳可保存6個月,提供病童或嬰兒無償使用,原則上以早產等重症病童或母親患病服用藥物不宜餵食者為優先。

Read More

擅製醫用口罩 查獲7千多片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新北市八里區的慶豐公司涉嫌在未經核准下,擅自製造醫用口罩等醫療器材,士林地檢署十日指揮專案人員搜索,當場共查獲七千多片醫療用口罩及OK繃膠帶等事證,檢察官複訊後違反藥事法諭令陳姓負責人以十四萬元交保。  士檢指出,春節後接獲情資顯示,慶豐公司涉嫌違法製造醫用口罩及OK繃等醫療器材,考量武漢肺炎疫情肆虐,醫用口罩已成防疫物資,若任由非經核准的醫用口罩流通市面,可能造成防疫缺口,決定於十日發動偵查。  檢方指揮新北市調處會同食藥署搜索慶豐公司及倉庫共三處,當場查獲七千多片醫療用口罩及OK繃膠帶約一百三萬片,同時傳訊陳姓負責人、林姓倉管及張姓業務等三人及證人一名到案說明。  檢方調查,慶豐僅取得醫療器材販賣執照,未取得醫療器材製造工廠設立登記許可,卻從民國一O七年起至今,從國外廠商購得醫用口罩、好貼繃膠布、便利妥急救繃敷料、潘蜜斯衛生套及特樂舒衛生套等半成品。  慶豐於不符合醫療製造規範的辦公室或倉庫內,且未消毒、清潔及隔絕外界汙染源的環境下,將醫療器材外箱拆封後,徒手分裝於零售包裝中,如「醫用口罩」將一箱分裝為一包數片,一箱一萬餘片的「好貼繃膠布」則分裝為一盒數十片不等。  檢方指出,分裝完成後,慶豐再自行賦予全新的製造日期、保存期限及製造批號,並打印於包裝上後販售,初估目前獲取不法利益約六百多萬元。  檢察官複訊後認為陳姓負責人等三人違法藥事法的嫌疑重大,但尚無羈押必要,諭令陳男以十四萬元交保,林姓倉管、楊姓業務則於訊後請回。

Read More

寒流農損4千餘萬 巨峰葡萄最傷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此波寒流造成農損,根據農委會最新的統計,至十一日下午五時,農業產物損失四千四百八十四萬元,受損作物最主要是巨峰葡萄,損失約一千三百三十二萬元。  各縣市以台中市損失一千四百一十五萬元最多,南投縣損失一千三百七十一萬元、高雄市損失七百八十一萬元、屏東縣損失四百一十六萬元。  農產損失四千四百七十九萬元,農作物被害面積六百三十三公頃,損害程度百分之十五,換算無收穫面積九十四公頃。  受損作物主要為巨峰葡萄,被害面積四十公頃,損害程度百分之四十六,換算無收穫面積十八公頃,損失一千三百三十二點二萬元,其次為蓮霧損失一千零六十一點三萬元、茶四百六十五點一萬元、高接梨穗四百三十點六萬元及蘭花四百二十八點四萬元。漁產損失五萬元,受損漁產主要為虱目魚,受損零點五八公頃。  此外,農委會已公告花蓮縣富里鄉為辦理水稻秧苗寒流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由富里鄉公所自二月十一至二十日止,受理農民申請辦理現金救助。

Read More

12年前採購弊案 前署北醫主任收回扣342萬 二審判6年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衛生署署立台北醫院(現為衛福部部屬醫院)十二年前爆發採購弊案,時任放射科主任張俊寧被控向廠商索取回扣三百四十二萬餘元。台灣高等法院斥責張男作為嚴重損害醫界聲譽,十一日依職務行為收賄罪將他判刑六年、褫奪公權三年。  判決指出,張俊寧於民國九十七年到一百年間,負責辦理台北醫院放射科的「醫學斷層掃描儀」採購案,卻為特定廠商量身打造招標規格,協助廠商得標及取得後續儀器維護合約。  張男事後再廠商收取決標金的百分之十作為回扣,廠商人員會開車到台北市忠孝東路及復興南路附近,與張男在約定的地點上車拿取現金。  廠商後來向台北醫院推銷電腦斷層掃描儀及核磁共振儀器使用的顯影劑時,張男向廠商暗示「該有的禮數」,每兩個月定期向廠商收取回扣,總計約三年期間共計收賄三百四十二萬多元。  全案曝光之後,監察院於一○二年七月間通過張男的彈劾案,司法院公懲會同年十一月也將張男處以撤職處分。  一審台北地院考量張男已繳回全數犯罪所得,依職務行為收賄罪判刑六年六月。高院認為,張男身為醫師兼主任卻收賄達三百多萬元,且長達數年,審酌他坦白犯行、繳回犯罪所得,改判六年。全案仍可上訴。

Read More

新冠病毒可潛伏24天?陳時中:科學證據不足

中國病毒專家鍾南山公布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最長潛伏期可達24天。圖為鍾南山11日在廣州市接受採訪。 (路透社) 中央社/台北11日電  中國病毒專家鍾南山公布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最長潛伏期可達24天。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目前國際間多以14天做為新冠病毒潛伏期,中國以疫調判斷潛伏期長短,科學證據不足。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召開記者會,有媒體問到鍾南山團隊評估新型冠狀病毒最長潛伏期可達24天的研究。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說,潛伏期長短需要科學化數據支持,但中國專家卻以疫調做為潛伏期長短依據,在科學上尚顯不足,畢竟疫調結果和問診技巧息息相關,每個人對於症狀的定義、認知也都不同。  指揮中心執行官、疾管署長周志浩指出,國際間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約2至10天,各國普遍還是以14天做為潛伏期標準,目前來看這樣的設定是適當的,未來會持續注意國際趨勢。  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則說,不論是新型冠狀病毒或其他疾病,潛伏期大多落在14天以內,偶爾會出現幾例極端值,但以新型冠狀病毒而言,14天的潛伏期適用99%個案,未來是否提高,會再諮詢相關專家。  媒體詢問,第18例確診個案是台灣首例無症狀感染者,是否代表其潛伏期較長。莊人祥說,此個案至今仍無症狀,但「無症狀就是無症狀」,和潛伏期無關。  抗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專家、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昨天接受記者聯訪時表示,國內第5例、第8例個案發病日僅相差1天,認為「幾乎可確定」無症狀者可傳染。  對此,陳時中表示,現在不用做太多臆測,畢竟疫情涉及科學,指揮中心會就科學已證實的部分全力來做,專家也研判國內第5例、第8例個案是因親密接觸而感染。  周志浩也說明香港青衣傳出有糞管傳播的狀況,根據目前掌握到的狀況,香港專家是基於過去SARS經驗,才會先撤離住民,會再追蹤最後判定結果。

Read More

新北通訊行賣槍毒 麻豆警跨區攻堅逮嫌

麻豆警分局遠赴新北市三重區查獲槍枝與毒品,逮捕兩位嫌犯。 (記者林相如翻攝)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麻豆警分局飛象過河,十日前往新北市三重區破獲槍毒案,在一家手機通訊行中,查獲兩把長槍、三把短槍、煙霧彈一顆、十二發子彈及混合型毒品一千多公克等,逮捕鄭姓及莊姓兩名嫌犯,全案偵訊後依違反槍砲管制條例及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等罪嫌,移送法辦。 麻豆警分局遠赴新北市三重區查獲槍枝與毒品,逮捕兩位嫌犯。 (記者林相如翻攝)  麻豆警分局接獲線報,指稱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鄭姓男子,表面上以開設手機通訊行,從事手機零件買賣及包膜為業,但實際上卻是在做販賣槍毒的非法勾當,手機行除掛羊頭賣狗肉外,平日大門深鎖,鄭嫌警覺性也頗高,且飼養大黑狗作為警戒,專案人員經埋伏多日,等賣家於十日出現,開啟鐵門要交易時,強力攻堅進入,而緝捕過程中的巨大聲響,還引起附近民眾報警,以為是黑道尋仇,當地轄區分局獲報後快打警力也迅速到場,共同偵辦這起槍毒案件。  由於這次查獲槍毒的地點在新北市,麻豆警分局偵查隊派出人員監控、蒐證,耗費不少心力,但現場查獲大批槍彈與毒品,也讓警方人員鬆了一口氣。麻豆警分局長楊慶裕也與警友站長張青鑑,頒獎表揚破案有功人員,肯定他們的表現,因為查獲這些槍枝與毒品,對治安危害的防治,有不少成效。

Read More

公私協力提高口罩產能 立委肯定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為紓解醫護人員口罩荒,十一日起醫療人員優先配送口罩。立委陳亭妃表示,多虧政府部會間的合作,加上民間力量的配合,讓台灣能夠提高口罩產能;林俊憲亦說,感謝國人共體時艱,共同對抗疫情。  陳亭妃表示,台灣政府在疫情尚未爆發之初,就先禁止口罩出口,當時疫情狀況還不明朗,就連口罩製造商對此政策都有些許疑慮。但事後見到武漢肺炎疫情擴散的狀況,製造商才驚覺還好台灣政府有先禁止出口,不然若造成防疫上的漏洞就完了。  她說,台灣真的是極少數現在民眾還能在市面上取得平價口罩的國家,更是在武漢疫情爆發後,數一數二能增加自己國內口罩產量的國家。  除了在原有的生產線投入後備軍力增加產能外,陳亭妃指出,更多虧了各部會間的合作,加上民間力量的配合,讓台灣能在第一時間下訂口罩生產線所需的機械零件,除了將目前每天四百萬二十萬片的產能提升至到單日生產一千萬片外,更成為世界第二大口罩製造國。  林俊憲則指出,經過政府與業者努力協調與加班趕工後,目前口罩的產能日漸提昇;新增的產能將會優先分配給第一線的醫療人員,並且將安全庫存量補足至十五天。  另外,政府也看到了需要頻繁進出醫院人員的需求,例如洗腎、化療的患者,每週可能要進出醫院好幾次;在限購制度下,七天二片的數量仍然不夠。因此政府在產能增加後,也開放常進出醫院的民眾,每天可以至醫療院所登記領取一片口罩。

Read More

嬰幼兒防疫 醫:勤洗手、不亂摸

手機是間接傳染的超級大媒介,所以千萬不要讓小孩玩手機。(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武漢新冠肺炎傳播力強,在大陸已傳出多起1歲內嬰兒被傳染,其至還有3個月大的新生兒中招。為讓家長做好防疫,台中市茂盛醫院小兒科醫師簡佳裕提醒,平時應注意嬰幼兒的飲食均衡、睡得飽、穿得暖,並適度運動和曬太陽,以增加嬰幼兒免疫力,同時要避免感冒和進出醫院。再者,就是幫嬰幼兒勤洗手、外出使用防風罩、加強室內通風等防疫措施。 1歲以下嬰幼兒不適合戴口罩,醫師建議可在嬰兒車上加套防風罩,回家後一定將防風罩徹底消毒後再收起來。(記者陳金龍攝) 考量嬰幼兒的特性,防疫乃以「被動防護」為主,簡佳裕建議:1歲以上已適合戴口罩,但在密閉空間才需要。若買不到兒童口罩,將大人的口罩綁緊,還是能給兒童使用的;若到公園玩耍、戶外散步,是不需要戴口罩的。另,1歲以下幼兒不適合戴口罩,尤其5到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更不建議戴口罩,因為嬰兒的呼吸力較弱;再者,外科醫療用口罩共有3層,可能會讓力量微弱的嬰兒過於費力呼吸,甚至有窒息之虞,反而更危險。  簡佳裕建議還是儘量減少到醫療場所或人潮擁擠處的機會;如果需要外出,可以在嬰兒車上加套防風罩,但回到家後,一定要在防風罩徹底消毒後(以稀釋後的漂白水擦拭,或用75度的酒精擦拭),再收納起來。  至於,照顧者如爸爸、媽媽、阿公、阿嬤、保母、老師等大人,簡佳裕建議大人應堅守勤洗手、不亂摸、勿讓小孩玩手機;大人在外出回家後,首先要把外出服換掉,並且徹底洗手、洗臉、洗眼鏡,這跟預防腸病毒一模一樣;同時也要督促家中小孩勤洗手、勤洗臉、不亂摸,尤其要避免小小孩吃手的習慣。

Read More

提升輸水能力 烏山嶺引水隧道9月啟用

 新烏山嶺越域引水隧道工程包含取水口等,已陸續完工,預計九月啟用通水。 (記者林相如翻攝) 記者林相如/官田報導  串聯曾文及烏山頭水庫的烏山嶺越域引水隧道,因年歲久遠,結構老化,輸水能力降低,為了改善,七年前推動新烏山嶺引水隧道工程興建,目前已完成攔河堰、排砂道、輸水隧道及出水口等工程,後續的取水口及景觀工程等,預計四月完工,九月啟用通水。  烏山頭水庫除了供應農業用水外,也供應生活及工業用水,除了水庫本身的水源外,為了穩定供水,也從曾文水庫,透過烏山嶺引水隧道引來水源。  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表示,因烏山嶺引水隧道使用已久,隧道的結構老化,輸水能力降低,影響用水及供水調度,為了改善,水利署補助二十四億餘元經費,於一0二年開始進行新烏山嶺引水隧道工程,包含東口攔河堰、排砂道、輸水隧道、出水口等工程,而輸水隧道長度達三千四百二十二公尺。  楊明風說,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剩下取水口、水工機械及景觀等工程還在施工中,預計四月就可完工,再歷經審核、驗收等程序後,預計九月正式啟用通水。由於目前舊隧道的輸水能力只有每秒四十cms,新隧道完工後,將可恢復原有的56cms輸水能力,到時舊隧道備援,將可提升嘉南地區各項用水及供水的穩定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