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大事 7月5日至7月11日

 國內:  ▲大學指考落幕,成績單將於十七日寄發,考生可用指考成績報名考試入學分發管道,二十四至二十八日上網填志願,八月七日公布錄取名單。  ▲疫情改寫消費型態,主計總處預估二0二0年國內儲蓄率將達百分之三十五點七九,創下逾三十年新高。  ▲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兩年內全國中小學全速推動裝設冷氣。改善電力、裝冷氣的費用,則會編列在第二階段前瞻預算。  ▲振興三倍券預購人數突破千萬,其中,超過85%民眾選購紙本券。  ▲六月全國賦稅收入二千二百零二億元,受綜所稅退稅提前影響,年減百分之五十四點三;累計上半年實徵淨額九千六百八十一億元,年減三千九百七十六億元,百分之二十九點一,主要是營所稅與綜所稅減少逾千億元所致。  ▲總統蔡英文視察空勤總隊台中駐地,宣布從今年七月起,空勤飛航人員每人每月加發四萬元獎金,並提高空勤人員與共勤機組員鐘點費。  國外: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和另一名官員表示,美國已正式告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美國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並於明年七月六日生效。  ▲韓國首爾市長朴元淳與女兒通話後失聯,警方經過七小時搜索後尋獲,但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

Read More

南高治安亮紅燈 警署令密集臨檢舞廳酒店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南部治安亮起紅燈,警政署十一日表示,近期發生數起槍擊與舞廳持刀殺人案件,已通令各縣市警察局加強轄區治安維護,包含針對舞廳、飲酒店等容易滋事場所,規劃密集性臨檢等作為。  台南市日前發生幫派分子因在舞廳敬酒起糾紛,雙方互開十多槍,震驚台南各界,涉案雙方事後攜槍投案,轄區警方訊後依法送辦;不料,高雄市十日發生舞客消費口角衝突,一名男子遭人持刀刺傷送醫不治,轄區警方循線逮捕涉案兩名男子,並追緝另一名涉案男子。  面對南部兩大都會區接連傳出警訊,警政署十一日發布新聞資料指出,近期發生數起槍擊與舞廳持刀殺人案件,已通令各縣市警局加強治安維護,包含針對非法槍械、賭博犯罪、聚眾鬧事等,即刻檢肅到案;針對舞廳、夜店、飲酒店等易滋事場所,規劃一天多次密集性臨檢,並於周邊路段執行路檢盤查。  針對非法分子展開威力震懾,顯示警方執法決心,警政署並要求各縣市警局隨時注意轄區治安問題,若掌握可能違法事端、尋仇等狀況,立即檢肅、依法究辦,並加以約束,避免發生後續衝突。警政署呼籲業者對於聚眾滋事做好預防措施,若無法有效配合約制,將採行政干預手段及第三方警政作為,直到關門歇業為止。  警政署今年至今實施兩波全國同步掃黑專案,查獲一百六十六名治平目標、同時逮捕成員一千一百八十五人,並對幫派分子及其堂口、依附寄生行業,進行大規模專案臨檢、掃蕩。

Read More

影響逾2萬人 自強號出軌完成搶修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鐵一列自強號昨天晚間從彰化站內南邊拖上線調車時出軌,歷經十小時完成搶修 影響逾二萬名旅客。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十一日表示,針對這次事故,運安處正在調查詳細原因,如果涉人為疏失,將依規定懲處。 台灣鐵路管理局表示,一列一四0次彰化開往七堵自強號十日晚間六點十分從彰化站內南端拖上線出軌,事後現場以東正線單線雙向通車,上下行列車都有延誤。截至當天晚間八點,已影響廿一列次、旅客八千九百廿人。  台鐵表示,由於調車換端駕駛時滑動,造成二節車廂出軌,列車內無旅客,經漏夜緊急搶修。這起彰化站西正線南邊轉線出軌事故十一日清晨四點三十分解除路線封鎖,恢復雙線行車,影響五十九列次、旅客約二萬零二百二十四人,事故原因調查中。 台鐵也說,對這次彰化自強號出軌事故造成旅客時間延誤深致歉意;目前運安處正在調查詳細原因,如果涉人為疏失,將依規定懲處。 另外,若對號列車延誤超過四十五分鐘,旅客可於一年內到各站辦全額退費,或免費搭同區間同等級車種列車一次;未指定班次對號列車、或非對號列車延誤超過四十五分鐘,旅客可於一年內換搭同區間同等級車種列車一次,電子票證旅客可辦零元解卡,定期票旅客可延長使用一天。

Read More

旅遊業紓困3.0 林佳龍:將補助導遊、領隊與都會區旅宿業者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交通部長林佳龍十一日對於旅遊業紓困指出,紓困三點0將補助導遊、領隊與都會區旅宿業者,並擬定觀光產業轉型計畫;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林佳龍全國跑不停、很認真,遇問題不躲避,直接出來面對,是有心要解決問題。  行政院長蘇貞昌十一日在林佳龍等陪同下,至新北市金山區中角灣國際衝浪基地出席「二0二0北觀山海樂活節中角灣衝浪活動啟動儀式」。  對於端午節連假國道五號嚴重大塞車,林佳龍呼籲做聰明用路人、趨吉避凶等說法引起爭議;有媒體問及蘇貞昌,由於林佳龍最近發言引發爭議,是否提醒說話要清楚,不要引起民眾誤會。  蘇貞昌表示,林佳龍非常認真處理交通部相關業務,對外呼籲都非常善意,講的狀況也很確實,口才很好,一直在解決問題,實在應多加油支持。大家只有一個觀點與一個政府,政府要會做事,做事也要讓民眾了解。  他也說,閣揆帶領內閣,隨時須盯緊,如同部長盯緊底下局長、處長。他要求各部會時講的話,也許聽的人沒了解清楚,就會一講再講;他不只要求交通部,也要求各部會。  對於政府紓困旅遊業,林佳龍則表示,將在紓困三點0補助導遊、領隊等,並納入都會區旅館,擬定觀光產業轉型計畫、培訓人才,希望走上精緻深度與優質國民旅遊。

Read More

白沙屯媽鑾轎抵沙鹿 3.5萬人隨行

一名媽媽抱著一歲八個月、歷經三次氣切並要戴著呼吸器的早產女兒,都祈求媽祖保佑健康平安。(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沙鹿報導  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十一日下午三時進入台中市沙鹿區,清水警分局在向上路與沙田路口交接,沿途有三萬五千名信徒跟隨,媽祖回鑾神轎於下午三時三十八分行經沙田路光田綜合醫院前,總院長王乃弘特地率醫護人員等候並獻花賜福,為醫院、病患求平安。白沙屯媽祖神轎在醫院前稍作停留後起駕,令醫護人員開心不已。 白沙屯媽祖行經沙鹿鹿寮成衣商圈,一名服飾店老闆抱著二歲兒子跪地參拜媽祖,白沙屯媽祖抬高神轎幫男童賜福,場面感人。(記者陳金龍攝) 白沙屯媽祖往北港九天八夜徒步進香起駕,今年白沙屯媽祖起駕、回鑾都走台一線,罕見路線重疊。警方在白沙屯媽祖回鑾前,超前部署,規劃二套交通管制,一套走台一線,另一套走台六十一線西濱橋下,據以往經驗,回鑾走台六十一線西濱橋下機率較高,昨日下午三時從龍井進入沙鹿區,警方視鑾轎行進動線與現場車流,機動調撥車道等彈性交通管制。 白沙屯媽祖鑾轎昨日途經光田綜合醫院,總院長王乃弘特地率醫護人員等候並獻花賜福,為醫院、病患求平安。(記者陳金龍攝) 光田醫院公共服務室主任王瑞昌指出,白沙屯媽祖遶境路徑多變,過去鮮少行經沙田路,今年白沙屯媽去、回程都走沙田路,神轎去程時曾在醫院大門口停留。昨日下午聽說白沙屯媽祖下午會經過沙鹿,院方特地在醫院門前設香案恭候,真的等到媽祖,總院長又率醫護人員獻花賜福,大家興奮又振奮,希望媽祖能保佑醫院的員工與患者都健康平安。  白沙屯媽祖昨日下午抵沙鹿及清水,很多海線居民都設香案迎接媽祖到來,白沙屯媽祖鑾駕於下午五時四十六分駐駕清水紫雲巖觀音廟,預計十二日凌晨二時起駕回鑾。 白沙屯媽祖昨日回鑾,沿途三萬五千名信徒跟隨,場面壯觀。(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沙鹿報導  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十一日回鑾,沿途吸引萬名信眾跟隨,有人父人母各抱自己生病兒女,祈求媽祖保佑健康平安,場面感人。  白沙屯媽祖昨日下午四時許行經沙鹿鹿寮成衣商圈,一名服飾店老闆抱著二歲生病的兒子,跪在路上祈求白沙屯媽祖為兒子賜福,媽祖鑾轎來回擺動、輕撫著小孩身體,現場民眾看了相當感動,民眾說「媽祖很慈悲,很疼小孩子。」  服飾店老闆表示,兒子因為腦部受到細菌侵襲,功能受影響必須進行復健,因此得知媽祖鑾轎位置後,趕緊跪求媽祖保佑兒子身體健康。  另一名媽媽抱著一歲八個月、歷經三次氣切並要戴著呼吸器的早產女兒,祈求媽祖保佑健康平安。

Read More

旅行業紓困 觀光局:非一視同仁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許多產業,旅遊業也深受其害。對於政府相關紓困方案,有旅行業者指其相關問題出在一視同仁。對此,交通部觀光局十一日回應,旅行業各項紓困方案並非一視同仁進行單一標準補助,而是先評估經營業務型態、員工多寡等公司規模進行補助。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不少旅遊業者陷入經營危機。五福旅行社執行長謝宏明接受媒體專訪時,直指紓困方案問題出在一視同仁,讓大型旅行社有苦說不出。  然而,交通部觀光局發出聲明回應,在擬定旅行業紓困方案時,多次指示觀光局邀集產業公協會及大型旅行業業者辦理紓困座談會進行面對面政策溝通,故旅行業各項紓困方案並非一視同仁進行單一標準補助,而是先評估其可經營業務型態(綜合、甲種、乙種及分公司家數等)、員工人數多寡等公司規模進行補助。  觀光局也以五福旅行社為例,融資貸款協助最高上限可貸款至新台幣五億元,且五福旅行社申請營運及員工薪資補助及出入團補貼等,已經撥付五福旅行社超過二千八百萬元。  此外旅行業營運負擔補貼項目,是依旅行業經營規模大小進行補貼,每家總公司每月補貼十萬元,每家分公司每月補貼五萬元;旅行業員工薪資補貼方面,依旅行業所僱用之從業人員人數計算其補貼金額,大型旅行社員工人數眾多,相對能領取較高額度補貼以維持員工生計。  觀光局指出,目前七月正式啟動的安心旅遊團體旅遊補助,也是依旅行業經營規模增加團數上限。交通部和觀光局隨時都與旅行業公協會和大型旅行業者保持溝通,相關補助措施,都會一併評估考量,以兼顧最大效益及衡平性。

Read More

<中華副刊>譚小姐

 ■栗光  家住信義區,鄰近捷運站,不知情的總喜歡說,哇,那妳家很有錢吧?「喔,沒有,買的時候外面還有一條大水溝呢。」這是姊姊教我的標準回答,亦與事實相去不遠。再說,房子是外婆的,若將來長輩要賣,我們也是買不回的。  身後事是外婆這幾年叨叨絮絮的話題。她生於民國十三年,小外公五歲,是經歷過歷史課本裡那種時代的人;有幾次,我想打聽一些典型的家族故事,卻只換得寥寥數語:「我祖母裹小腳,警報來時沒法一起逃,就把錢捲起來塞在褲頭、藏在裹腳布下,所幸碰上的日本人並不為難老婦。」「大撤退的時候,我們想辦法給媽媽在人力車上弄了一個位置,自己步行離開。沒想到,走了很遠很遠,有個路人告訴我,妳媽媽被人家放鴿子,還在後頭,我又回去找她。」「火車坐不下了,我們就坐在火車頂上,過山洞時彼此招呼低伏。」她擺擺手,露出一種像是嘴巴乾乾的表情,不大願意說下去。  我們都很有經驗,默契地對看一眼,把話鋒轉向外公,停住外婆欲起身的動作,再度穩穩地坐回椅子上。外公生於民國八年,在我國中時過世,享壽八十三歲,從此我們一家搬去同住,就近照顧外婆。記憶中的他十分溫和,很有「文化人」的樣子,長大後看那時代的電影,只要是斯文和善的角色,都有外公影子,舉手投足盡是過往知識份子風範。外公喜歡傳統中菜,對東西南洋味皆敬謝不敏,唯獨炸雞例外。他每周和外婆在客廳、臥房各開一桌麻將局,邀請六位朋友作客,而媽媽會在下午準備茶水點心,供他們休息時享用;2007年,李安導演的《色,戒》上映,那場景我輩再熟悉不過。外公怕吵,常要我們幾個孩子聲音放輕些──我三十二歲的某一天,望著六歲和兩歲的外甥女在客廳爬來滾去,幾分鐘內演出「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忽然很明白他的心情;那是耳朵上了一趟健身房,做足了一小時的重訓,何況當年客廳裡有我們表兄弟姊妹一共五人。  當外婆想起外公,神情會從九十六歲變成二十來歲。她心裡甜,先講一點少女時代,再講他們曖昧時的點點滴滴,愈講愈心酸,略過大半人生,以他多麼疼她,為什麼就這樣先離去作結。我從事編輯工作五年多,讀過不少回憶抗戰和逃難的文章,但少有一份稿子,完全聚焦於自身愛情,所有砲火都只是點綴。  年輕時的外婆據說非常美麗,加上戰爭歸戰爭,百姓日常還是得過,所以好幾次外曾祖母幫她安排了在防空洞裡相親,「我不想去,打聽到他們會去哪個防空洞,等警報一響,就去另外一個防空洞。」以前我聽相聲,只知道有人在自家山腰前挖個防空洞,想既然大半天都得等在裡頭,乾脆弄得舒舒服服,喝喝小酒,吃吃小菜,如砂鍋芋頭、北平烤芽、紅燒乳竹,卻不曉得連相親都能在裡面進行。  隨著一路打一路退,讀中學的外婆也必須照顧傷兵,學校裡讀書的時間愈來愈少,為人包紮的時間愈來愈多。就在他們自南京再撤退時,大舅公卻給日本人抓去當挑夫,音訊全無;外曾祖母急得不得了,無人可問,唯有抽籤擲茭。神明說,不要急,天亮了人就會回來。果然,天空露出魚肚白的時候,大舅公回來了,一家子繼續逃。  未幾,珍珠港事件爆發,宋美齡致電陳納德,要他出任駐華空軍指揮官;難民們聽說貴州是發展重點區域之一,且因較為內陸而安全,大批人馬湧過去。大舅公先在貴州謀得差事,外婆隨後前往,「我一到那,人人都跑出來看。因為我一搭車就暈,堅持後半段的路要用走的,所以大家都想來看看那個有車不搭,非要走路的譚小姐。」  譚小姐也開始工作了,並且很快地注意到,每逢午休時間她從洗手間出來,幾步路外的樹下一定有一個熟悉的身影背對著自己。每次她抬頭,那看似瀟灑的背影就會恰好往前走,彷彿在等她喚他。「欸,沈科長。」她喊,那人回頭,臉上滿滿笑容,反問她有什麼事。偶爾,譚小姐溜回家吃飯,沈科長也會不經意地出現在她家門口。「我問他,你來做什麼?他說,我啊,我也不知道我來做什麼。」這是一句謊話,他倆都知道,沈科長專程來盯牢住她的。  近水樓台先得月,沈科長蓋的樓台真是有夠高,還曉得邀月賞月。有一回,沈科長問:「今晚月亮很圓,躲警報的時候妳出來好不好?」那天晚上警報響了,她仍坐在床上,媽媽見了問:「妳在幹什麼呢?」她愣愣地說:「我在想,我要不要去躲警報?」原來,警報還有選擇躲不躲的;原來,躲警報的時候,還可以趁亂約會。「隔天,妳外公問我,昨天妳為什麼沒有出來呢?我說,我怕啊,就是怕媽媽知道。」我聽著有點臉紅,感覺晚上會夢見年少的外公。  譚小姐和沈科長都曾有男朋友女朋友,不過那年代的男朋友女朋友和現在不一樣,聽起來像是我與男性知己的互動……再減弱三分;畢竟,譚小姐曾說,有回沈科長與她同處一室,沒有把門打開,她氣得一句話也不說,他於是默默地去開門。多年來,在譚小姐的故事裡,沈科長的女友究竟如何,從來不是重點,扁平得只有六個字,出場全為了表達「後來妳外公選擇我」;至於為什麼選擇,譚小姐認為這決策太明智了,無須解釋。  相較之下,譚小姐的男友立體得多,一共出場兩回。第一回,是她一抵達貴州,她哥哥就懊惱地說:「妳怎麼不早點來呢?妳知不知道某某某等妳等了一星期,等得鼻子都要凍掉了!」他在霜寒中等了她七天,而她則還要再過七天才會抵達。第二回,在台灣,成了沈太太的譚小姐在街上給人叫住,是那凍鼻子的男人。他凝視著她,目光可能有一絲幽怨,可能沒有,費了好大的勁,才澀澀開口:「我來台灣,就是想忘了妳,你們卻也來到了這裡。」  譚小姐到台灣,是萬里尋夫。  「抗戰勝利後,外公朋友幾次找他,他便隻身前往台北,說安頓好了接我過去。等他來信,我媽媽實在捨不得我走,又耽擱了幾天,這才抱著妳大舅舅從西安到上海搭船。」1947年,譚小姐帶著一歲大的兒子上船,她體質易暈,三天船程沒有一天不吐,吐得沒法照顧幼兒,船上工作人員就輪流幫她抱啊拍啊,到了餵奶的時間再送回去。「我在妳大舅舅棉襖裡縫了一個金鎖片,我猜他們抱著拍著一定感覺到了,但小孩送回我手上,金鎖片始終還在。」  她每天餵奶、洗尿布又暈船嘔吐,萬分狼狽,好不容易三天過去,算算該抵達了。她問:「這要到台灣了吧?」工作人員回她:「什麼台灣?我們還在上海的港口,台灣那邊有颱風,過不去。」  「等我終於到了,他們也沒見過我先生,但看到港邊有個人好開心地直揮手,就問:『那是不是妳先生啊?』我要下船,他們一個個攔住,『妳先洗把臉吧。』我說我不要,我要下船。我抱著孩子下船,外公帶著我從基隆港到了東門,他的表舅媽也來了。表舅媽事後告訴我,她第一眼見到我,嚇一大跳,心想:『沈蘊輝太太怎麼是這副模樣?』等我洗了把臉,她說真真是不一樣。再後來,我見了人,都說我來台灣萬里尋夫,妳外公聽了又得意又高興,一直笑一直笑。」  譚小姐口中的沈科長,和她在一起時只有笑。印象中的兩次例外,一是她被美國大兵搭訕時,他箭步上前護住妻子,以流利的英語嚴正告訴人家,這是我太太;二是她從醫院回來的路上,他一臉心疼,把她抱在自己腿上,捨不得三輪車顛簸了她。  外婆回憶尾聲,常以遺憾作結,因不擅書寫,沒能把故事細說從頭;我倒真心認為,現在開始也不遲,哪怕九十六歲,她譬喻精準,言詞沒有絲毫含糊,更是我見過最擅長側寫一名姑娘如何貌美的人,幾乎險勝作家金庸(畢竟女主角只有一位)。  究竟有沒有那麼美?我看過老照片,唉,講實在話,不僅有,連身材都相當曼妙──打開衣櫥壓箱寶,裡頭是一件又一件的旗袍,其中有一件我大學時借過,穿來真是「breathtaking」;那是外婆生下四個孩子後的訂製旗袍,而我還吸不著一絲絲空氣。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的松鼠症

 ■艾虔  我的電子閱讀,並不是使用電子閱讀器,而是使用桌機型電腦。以桌機讀電子書,大概也有了七、八年時間。前後也因換了兩、三回電腦,因此丟了不少累積的電子書,現下只殘留三千本左右的電子書,但全部加上流失的電子書,其實估計有萬本以上。  電子書和紙本書,在我看來,顯然在很長的未來,兩者都會並行不悖。電子書的好處在於索引快速,尋找關鍵字,一索即得。然而紙本書的好處,則在於一書在手,儘管翻前翻後,能手眼並用,另有其便捷。既然兩者各有其好處,當然不可能取代彼此。電子書剛興起時,大家往往不自覺將電子書和紙本書對立起來,以為電子屏幕最終會淘汱紙張,但紙本閱讀和電子閱讀始終是不同媒介,與其討論誰取代誰,還不如思考兩者如何補足人類的閱讀經驗,無論是電子屏幕上,抑或在紙上閱讀,大家都可以享受閱讀,不就是最圓滿的結局嗎?  收集電子書的過程裏,我才發現自己患上「松鼠症」,簡言之,就是囤積多過實際閱讀,在這上萬本電子書裏,常常發現收藏下來後,就極少翻閱。大概是收藏下來就安心,於是從此束之高閣。但這是因為電子書的收藏方便,才造成這局面嗎?  某日心血來潮,點算我家書牆,樓上樓下總共18面書牆,咦!這才發現,我這松鼠症,根本就與網路虛擬環境無關。某種程度可以說,虛擬網路其實是真實人生的倒影而已,囤積電子書的行為,只是讓我更易於察覺,從中發現了自己根本也在囤積紙本書,松鼠症原來是我的人格特質。  我年過五十,其實應該逐漸走向斷捨離了,但個性不易改變,活到這麼老,還要來改變自己,思前想後,也覺得太殘酷了。放不下,該怎麼辦呢?於是請朋友刻了枚元朱文閒章,蓋在新藏書上,用啟功的名句:「讀日無多慎買書」,既然一時之間沒法斷捨離,就只能警愓自己,不要再囤積了,書到今生讀已遲,再囤積下去,也不見得有時間讀完。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不說再見的再見

 文/攝影 王克崇  夕陽西下,映照著百年風華的巴洛克建築,日治時期有台灣小京都之稱的台中驛前,昔日的小京都之河柳川與綠川都以整治後的新生姿態流淌著。  廣場前往來的人流依舊,只是不再踏進昔日的台中驛裡。依稀記得不久前,車站裡外的人潮總是穿梭不息,藉著鐵道往來的旅客、學子總讓月台間充滿著生機。  老一輩的長者訴說著早期台中山、海線的居民來到台中車站一帶販售著農漁、特產等,而小朋友們則在柱子間穿梭遊玩,或看著往來於車站的人們,好不熱鬧的一番景象。  高架新站落成後,人們紛紛轉往新站搭乘火車,而這百年歷史的舊台中驛則靜靜地豎立在一旁,舊時鐵道與月台僅保留一小部分,尚待日後整理開放。  傍晚夕陽映照著舊台中驛,依然英挺不失舊時風華,期許在未來不久的歲月裡,我們也能跟自己的子孫輩訴說著我們這一代舊台中驛的乘載記憶,在下次再見之前,就先不說再見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雲之海

詩/攝影 王新偉 為你,千千萬萬遍。 從東漢詩詞中澎湃湧來, 洪波翻騰,成一首 被吟誦千年的樂譜。     隨水而雲, 一半在下潛,一半在悄然上浮。 這一層層攝人心魄的銀白, 飄自遼遠,可是誰的思念?     滾滾春吶,不停地波動, 屏息,心跳在加速, 聆聽,心靈的雪崩。     淺唱,或者低吟, 一閃即逝, 再仰首, 山,真的就高了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