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研院曾於五、六月徵件期間開放主題實驗室,邀請有興趣投件的藝術家報名參訪,實地瞭解相關軟硬體設備與環境以及技術應用場域。(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文化部為促進科技藝術工作者與科研人員跨領域合作,鼓勵科研單位對藝術工作者開放實驗室,一0九年委託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創新實驗計畫,徵求科技藝術家及團隊提出進駐構想。本次徵選共吸引四十二組藝術家參加徵件,經兩階段評選,最後由黃偉軒、謝杰樺/安娜琪舞蹈劇場、劉千瑋等三組藝術家脫穎而出。
「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今年第二度辦理,投件情形較去年更為熱烈,四十二件申請案第一階段書面審查經兩輪投票選出十件計畫,第二階段邀請入圍者進行簡報,決選出黃偉軒「光景考現-沉浸式體驗前期技術發展計畫」、謝杰樺/安娜琪舞蹈劇場「『情慾賽伯格 Cyborg Eros』創作發展」,以及劉千瑋「紅眠床、土磚、蜂巢;土埆厝的複製、修復與虛擬空間」等三件計畫。
本次徵選競爭激烈,工研院於正取三件之外,另備取三件計畫,依序為賴俊廷/知覺野人「Face the Truth 群聚感染計畫.V.T.S.HAOS」、李文政/拚場藝術撞擊計畫「『神將腳』應用實驗計畫」、傅雅雯「轉化的跨界實驗」。
正取者將成為工研院短期研究人員,並依提案時程進駐工研院,最長可達八個月,由文化部及工研院提供技術、設備、空間及創作資源。此外,工研院將於藝術團隊進駐期間,辦理實驗計畫的階段性成果分享,邀請科技界、藝術界的夥伴們一起參與,搭建科技藝術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