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哲代言效應 文旦早斷貨

台南市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李芳林上任後深入了解各農產,行銷成果好。(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化報導  台南市農產運銷公司在市長黃偉哲不斷代言農特產品下,未到中秋,文旦已斷貨,總經理李芳林表示,文旦由每斤三十多元賣到每斤近八十元,如今早已無貨可出,初估公司今年淨利將可破千萬元,接下來將進入青柑產季,希望滿載而歸。  去年底才接任公司總經理的李芳林,原本對農特產並不很清楚,接手後就遇上鳳梨大戰,接著又是芒果、柚子,為了行銷如此豐碩的農產品,他仔細的了解各農產的生態,也請教公司資深人員,因而練就對各項農產品的深度了解,行銷起來駕輕就熟,也創下公司營收很好的成果。  李芳林表示,去年白露過後四天就是中秋節,使得柚子在中秋過後價格就往下跌,今年閏月讓柚子得以有更長的銷售時間,如今中秋未到,已無柚子可賣,尤其市長黃偉哲為柚子做了最好的代言,不論是柚子鮮果、柚子醬和柚子面膜都廣受歡迎,因此公司在行銷上更得心應手,柚子禮盒就賣了三萬多盒,以粒來賣的就賣十二萬粒,面膜賣了二萬多片,果醬近一萬八千瓶,銷售就達九百多萬元,較往年成長數倍。  不過,李芳林也指出,老欉文旦個頭小是佳品,且今年白露過廿多天才中秋,採收的文旦要消水多放些日子,等到皮黃面皺才好吃,但卻有不少客訴說文旦外表醜,又黃又皺,這也讓好吃的文旦很無辜。李芳林現學現賣,他強調,為行銷文旦得要多認識其本質,因此文旦就是要黃要皺了才好吃,這也是他上任九個月來在各項農產特性上有了更多的認識。

Read More

苗家扶保護雪兒少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家扶中心表示,南投九月三日遺憾的消息,四歲女童疑遭生母男友殺害埋屍在冰冷的土裡,來不及長大……  彰化三月十五日發生一起繼父疑似因四歲繼子吵鬧,狂毆後扔到大街上致死的悲劇。  苗栗家扶基金會近期整理今年一至九月新聞資料發現已有七名兒少不幸死亡,其中五位為六歲(含)以下。根據衛福部一0八年統計年齡在學齡前受虐人數高達二二四四名,佔整體受虐兒少的五分之一(20.19%),此外,苗栗家扶中心統計現階段列案服務之受虐兒少中,學齡前人數約佔全數之44%,不禁令人擔憂在現因少子化的趨勢,兒少生存與健康發展權是否被重視,也顯示兒少成長之家庭、社區對於六歲以下兒童安全照顧,仍有再強化的空間。  兒童保護是項社會責任,也是項團隊工作,需結合政府、民代、司法、醫療、警政、學校、社工與民眾力量建構兒少保護網。苗栗家扶中心於八十年起承接苗栗縣政府委託執行「兒童少年保護服務方案」至今已邁入第三十年,期間除積極協助受虐兒少及其家庭復原服務外,也持續於社區鄰里、警政、衛政、學校教育系統推展兒童及少年保護的教育宣導!於日前假頭份市尚順廣場舉辦親子闖關活動,增加親子互動機會,也邀請相關網絡單位縣警局婦幼隊、心理衛生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等設攤宣導,苗栗縣縣長徐耀昌於上午十時蒞臨會場,以「兒保超人」身分,邀請「家扶兒保娃娃」、「星際義工」一起與民眾進行兒童權利公約宣誓,共同呼籲重視兒童保護,一起守護苗栗兒少。

Read More

新北蘆洲神將文化祭10月3日登場

新北市蘆洲神將文化祭定十月三日起登場,邀請大眾參加神將驗外並品味在地切仔麵的美滋味。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二0二0新北市蘆洲神將文化祭」定十月三日起登場,系列活動至十一月七日;最後壓軸當日舉行祈福踩街嘉年華,十八將有尊神將帶領民眾遶境、還有蘆洲好味切仔麵限量發送。  今年神將文化祭更首創神將舞及主題曲「神踩飛舞」,結合神將的舞步及時下年輕人喜歡的音樂元素,創造出屬於蘆洲在地的「潮文化」,邀請全民一起來蘆洲尬舞、呷麵、看神將。  新北市府文化局廿九日舉行「二0二0新北市蘆洲神將文化祭」記者會,會中首次發表「神踩飛舞」,邀請全場貴賓跟著舞者熱力搖擺開舞,以流行電音結合神將擺動踏步;現場亦準備大碗公現煮切仔麵,麵香四溢,好滋味讓人讚不絕口。  蘆洲區長莊茂坤表示,蘆洲區內有近十個神將會、二百多尊神將,亦有神將故鄉「神將窟」之美稱,今年一系列精采的神將活動,包括十月三日「神啊!給我杯─擲筊送神將金牌」於湧蓮寺舉辦千人擲筊,將送出一錢重的金牌二面;十月十日、十一日「蘆此精彩文化導覽半日遊」,透過導覽解說蘆洲在地故事;十七日「神將童樂會─小小神將體驗營」,針對國中小學生設計的體驗課程;廿四、廿五日「神來一筆─神將彩繪臉譜DIY」。  莊茂坤說,主活動將於十一月七日於蘆洲鷺江國小辦理,當天集結蘆洲八個在地軒社的十八尊神將進行祈福踩街嘉年華,規劃千人齊跳「神踩飛舞」,有在地學校、社團等一起來踩跳。  會場周邊設置闖關活動、市政宣導及文化體驗攤位,提供三千份在地美食及平安餅乾限量發送,讓民眾有吃、有玩,歡迎大眾到蘆洲來作客。

Read More

十三行考古遺址踏查、夜宿博物館報名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辦理夜宿博物館活動,參加民眾可以悠閒夜宿在淡水河口造景上。  (十三行博館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配合「國際考古日」即將到來,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將於十月十七、十八日兩天辦理一系列兼具知識性與娛樂性的精采活動,不但可體驗史前技能、親臨考古遺址還有機會到博物館住一晚,廿九日起開放「考古遺址踏查」、「夜宿博物館」線上報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國際考古日」為每年十月的第三個周末,全世界各個考古研究機構、博物館、學院系所都會辦理發掘現場觀摩、古人cosplay、歷史事件場景巡禮等活動響應。  十三行博物館表示,十三行自一0六年起辦理辦理國際考古日,至今每年都推出不同的「新梗」吸引大家參加,讓原本被認為冷冰冰的考古知識,變得有「熱度」。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辦理夜宿博物館活動,白天活動安排透過人骨模型講解十三行人墓葬文化。  (十三行博館提供) 每年都秒殺的「夜宿博物館」活動,今年特別安排夜遊考古公園活動,由專業劇場演員扮演「史前十三行人」帶著大家闖關挖糖果,極具考古冒險及萬聖節氣氛。夜宿地點在博物館二樓常設展與特展室,想要挑戰自己膽量的朋友可選擇在仿製的墓葬旁過夜;而想走「溫馨路線」的親子,可試試躺在「山水八里」特展觀音山與淡水河包覆的環景中,感受在水面上睡覺的奇妙經驗。  至於白天行程,「考古遺址踏查」將帶參加民眾走進八里污水廠區內平常不對外開放的十三行考古遺址,機會難得。還有「史前技能」活動,除經典的取火、煉鐵、狩獵、墓葬等體驗,及「貝類飾品DIY」工作坊,製作具有史前風格的手環與耳環。

Read More

<中華副刊>壁虎

 ■黃建華 那些暗戀蘊藏著日影 躲藏在妳無法思念的角落 喜愛有光的牆壁 拙於隱藏自己 夜間爬行的試圖捉摸不定 隨著妳的身影沿著樓梯一路爬上屋頂 一直在高處俯瞰 清楚看見妳在人間的掙扎 停望,思考,快樂悲傷 但暗戀旁若無人 我害怕妳知道自己存在的目的 不願驚動妳的善良和同情 即使斷尾求生也在所不惜 或許妳永遠不會注意我的出現 我們原來並不在同一個維度空間 帶著黑夜黏液的身世 有光就有曾路過的痕跡 有些拒絕無從問起 不敢與妳擺放一起 或許妳不會相信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一個父親的祝福

 ■寄三平  兒子最高學府碩士畢業後,憑著一股拼勁,最後通過國家高等考試,取得公務員資格,順利進入政府單位服務。  本以為他從此朝九晚五,可以過著一面服務國家人群,一面做著自己真心喜歡的事。但人間事永遠無法預料,想望和事實往往乖逆,更別說橫逆襲來了。都說公務員是「米蟲」,其實不然。  以兒子服務的單位為例,別說準時下班不可能,常常是事情一堆做不完,公文堆積如小山,加班到晚上九、十點是家常便飯。假日時有時主管一通電郵打來,也得銷假緊急加班,更別論深夜不期而來的「賴」指示了。  兒子所預期的朝九晚五的日子,並沒有真的到來,心情本就不好;又一再聽到親朋間對所謂「米蟲」的批評和指指點點,心中更是忿忿難平。  兒子是個有責任心的人,任事細心勇於負責。對他來說,做事容易做人難,單位裡人少事繁,他因為單身,體恤和幫忙有家眷的同仁,曾經有過一天主協辦逾九十件公文的驚人紀錄,看得我瞠目結舌。  年輕時我也曾是國營事業人員,對政府層級等工作不算陌生,但是這樣的數量,讓我心生恐懼,不會出紕漏嗎?  這陣子他心情煩躁,常有不如歸去的感覺,更放話「哪一天我突然辭職不幹了,希望你們不要意外。」做為父母,聽了這樣的告白,能說什麼呢?他的媽媽說,真的不喜歡,就離職吧。  雖然口頭上我也這麼說,但回想自己的職場生涯,難道就沒歷經過橫逆嗎?「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我總以為,勇往直前才是男兒本色。  兒子說,他不怕事多,怕的是進看守所;他說公文如此繁多,如何細心思考及規劃?只要稍有不慎,屆時不僅無功可言,甚且還要受累。「有功都是長官領導有方,過錯都是部屬執行不力。」公職十幾年,這點我能深深體會。  如今的世界,人手一機,走到哪說到哪,行到哪看到哪。  回想當年我局規劃的大哥大藍圖,經歷過的艱困險途,可說是蓽路藍縷,斑斑血跡,哪裡是一言可盡的。  曾聞某大學班長,為人方正不阿、專業出類拔粹、心思更是嚴謹細密,正是此事規劃者,其人每日兢兢業業、分分秒秒,無時不以為國建設為念。誰知因利益牽扯太大,有委員極思分一杯羹,竟誣陷他圖利合作廠商,班長為此無端被拘押於拘留所,一夜白頭。事經多年纏訟,最後雖還他清白,但傷害已經造成,國營事業人員資格已被剝奪。  想及此事,真是「時也。命也。運也。」我不免也開始為兒子擔憂起來。  前些時日讀到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日子裡需要鎮靜;/  ……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我特地把它抄寫下來送給兒子,這個世界,萬事萬物,自己能夠掌握的,真的很少很少。  麥克阿瑟〈為兒祈禱文〉其中有一段說:主啊!/請賜給他充分的幽默感,以免過於嚴肅;/請賜給他謙虛,/使他永遠記得,/真正的偉大是單純。  孟夫子說「不恃橫逆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兒子啊,做爸爸的別無他法,只能援引偉大人物的話,安慰鼓勵你「盡其在我」「功不唐捐」了。  我只祈禱你快樂、平安、健康,並樂於助人。

Read More

家扶50年 自立青年回娘家

基隆家扶中心近日辦理自立青年回娘家活動,邀約曾經受扶助的「兒少」一同憶當年、話家常,藉此讓大家相聚在一起。 (基隆家扶中心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家扶成立超過五十年,許多當年扶助的兒少都已經當上爺爺、奶奶,也成為了孩子的家長,基隆家扶中心近日辦理自立青年回娘家活動,邀約曾經受扶助的「兒少」一同憶當年、話家常,藉此讓大家相聚在一起。  此次活動安排趣味闖關活動與烤肉,由社工們擔任關主與隊輔分組進行闖關,讓自立青年們可以回味當年參加營隊活動的感受與樂趣,「自立青年」游經勇也是家扶扶幼委員會前主委,上台分享在家扶扶助過程的點滴,也邀請現場的夥伴能夠回到家扶擔任志工,用自己的力量來回饋家扶;游經勇是許多家扶孩子的典範,年輕時就加入家扶之友會擔任志工,照顧家扶的其他成員,事業有成後,不僅出力更出錢,並且號召同事們一起來行善,「受人點滴之恩,必當湧泉以報」正是游經勇的信念。  家扶中心主任陳美君表示,透過這樣的活動安排,把彼此的連結再度串起,有緣分才能相聚,睽違十多年再辦理這樣的活動,大家聊聊對於兒少福利業務的推展與服務可以有更多可能,也鼓勵自立青年多回來走走。

Read More

到新竹鐵道走讀藝術 用藝術力量串接鐵路與日常

新竹市二O二O鐵路沿線藝術計畫30日登場,藝術家Tamas Szvet於鐵道邊創作。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風光串新竹—二O二O鐵路沿線藝術計畫」九月三十日至十月二十五日在新竹火車站和新竹市鐵道藝術村間的後站區域展開,透過四件藝術作品、十五場活動規劃,串聯車站、藝術村與社區,歡迎全國民眾一起到新竹市走讀藝術,發現公共空間更多元的可能。 文化局長黃竫蕙表示,「風光串新竹—2020鐵路沿線藝術計畫」是要透過鐵路沿線的藝術創作及社區活動等,用藝術軟性力量串接鐵路與民眾日常,隨時隨地走讀藝術。 策展團隊智邦藝術基金會指出,這次參與創作的藝術家作品有:林君晏《4號倉庫的風景嫁接》、東海大學建築系師生的《邊界擾動 行為介入》、Mario Weinberg德國藝術家的《Noisy Street》、Tamas Szvet匈牙利藝術家的《CONNECTED》、藝術家Tamas Szvet於鐵道邊創作等、來自不同領域及國籍,呈現更加豐富、多元的藝術特色;另外,此次更結合一O五年「新竹市國際地景藝術節」的四件作品,於火車後站勾勒出一條明確、生動又有趣的「藝術作品小旅行」路線,和藝術作品進行最直接的接觸。 文化局表示,活動期間適逢中秋、雙十連假,策展團隊在十月二日、三日於鐵道藝術村內規劃「中"chill"了—藝術體驗市集」,邀集不按牌理出牌的攤主們,和民眾來一場獨一無二的藝術互動體驗;三日晚上七點還有「中秋板凳小聚」,讓大家自備板凳、攜帶環保餐具,一起到鐵道公園感受節奏和脈動,品嚐簡易烤肉、飲品,和街坊鄰居交流,共度中秋!更多訊息請上「2020鐵路沿線藝術計畫」粉絲專頁查詢。

Read More

<中華副刊>月圓人團圓

 文/圖 新真  不知不覺中,我已在美國居住多年。回想最初到美國就是在中秋節前夕,那時候以為三年五載就會回臺灣,沒想到竟在異鄉生根發展,當年一別,幾乎不曾再見到台灣的中秋月,也沒機會再嚐到臺灣月餅。  離開台灣時,行李中有幾個婆婆親手做的月餅,婆婆說中秋節就要有月餅。那年中秋夜,我和丈夫在月下分食婆婆做的月餅,那是我們共度的第一個中秋,也是在他鄉的第一個節日。  那時候,我們的生活只有陽曆,沒有陰曆,中秋節就在不知今夕是何夕,又沒放假的情形下被淡忘了。  有一天,我突然收到同學從台灣寄來的包裹,原來中秋又近了。同學說這是法式禮餅公司的冰皮月餅,叫我嚐嚐鮮。  我早就忘記冰皮月餅的滋味,只記得郵包上有一張面額五百元的郵票。同學為那盒月餅付了八百多元的郵資,不知道是郵費比較貴,還是月餅價更高?  吃過同學牌月餅,中秋再次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  時光飛逝。小夫妻的兩人生活變成有兒有女的四人家庭,一雙兒女又從嬰孩變成小學生,兩個ABC對美國節慶暸若指掌,卻不知春節端午或中秋,也不認識年獸屈原嫦娥和玉兔。我開始在國際電話裡問母親:「中秋節是哪一天?」,又到東方食品店買月餅。希望在味蕾的加持下,孩子會記住中秋。  僑居地的月餅選項有限,多年來重複不變,我常常想起夏天在臺灣看到的月餅廣告,口味一再推陳出新,叫我躍躍欲試。只是,每一回月餅還來不及上市,我就已經離開臺灣,想一嚐家鄉的月餅成了多年未了的夙願。  前年夏天也是這樣,我和孩子回台灣過暑假,還沒看到月餅的影子,七月底就返回美國。  八月初,突然傳來父親中風的消息。我離家時父親安好無恙,怎麼才幾天時間,父親就陷入黑暗的深淵。我要回去看父親。  父親的意外,讓我在離家多年之後,終於在臺灣和父母手足一起過中秋,比起我們一家四口孤零的在北美過節,這個中秋節熱鬧許多,我很感恩有機會在臺灣與家人共度佳節。  又一年,我臨時起意到西雅圖旅遊,意外遇到臺灣來的月餅。我眼睛一亮。這品牌就是當年的同學牌月餅,越看越有故鄉與故人的親切。  我慎重的帶月餅回到沙漠,向在外求學的兒女發出邀請:「中秋節回家吃月餅。」我有口無心,隨意說說,不認為他們會把這當回事。中秋夜落在週五,沒放假,要兩個美國人為了幾口月餅,從外地奔波趕回家,實在強人所難。  沒想到兩個孩子都要回家,女兒回到家已接近午夜,中秋稍縱即逝,我們捉緊最後的二十分鐘切月餅,邊吃邊聊。說到嫦娥奔月,兒子說他搞不清楚后羿是射下八顆還是九顆太陽。  我說不知道后羿射下幾顆太陽沒關係,在異鄉,在兒女相繼離家之後,還能有個月圓人團圓的中秋夜是幸福、也是蒙福。

Read More

<中華副刊>近水樓台 先得月

金門縣金城鎮得月樓 文/圖 郎英  連續假期前往金門散心踏青,夏天白日裡的金門,就像一塊烤得燙手的番薯,可是當熾熱豔陽浮沉西下後,大地接受海風習習吹拂,溫度驟降一片清涼。夜幕低垂,燈火通明之際,夜遊古蹟洋樓最是浪漫,尤其是頗富詩意的得月樓,更是緊緊擄獲我的芳心。  這天入夜前下了一點點小雨,洋樓廣場前的石桌成了一面明鏡,將得月樓如真似幻的全部倒印出來,好美的倒影。得月樓雖然謂為金門水頭聚落預警制敵的防禦據點,但因它也是金門離月亮最近最具特色的地標建築,所以非常呼應古詩中的「近水樓台先得月」美景,難怪乎能被獲選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我近觀著眼前桌影美姿,遠眺著前方的雅緻樓房,加上周邊非常寧靜,靜得蟲鳴大肆喧嘩,心情不由得隨著這曲大自然樂章飄然起舞,甚是雀躍也很恬靜。  這樣的夜,這樣的景,適合獨處,也適合與親人摯友談心。兒子來到金門求學已近三年,看他從毛躁叛逆小子,漸漸蛻變成為穩重內斂的少年郎,我感恩這片古樸土地對他的潛移默化,這些饒具哀愁與美麗的古蹟建築帶給他的成長與歷練。  記得當年帶著尚未成年的他到金門大學報到入學,為人母的心實在非常忐忑不安,因為金門在水一方遙不可及,因為前線兩岸動盪心有疑慮。可是初生之犢不怕虎的他,卻表現得老神在在模樣,看他對金門這塊土地的喜愛,及對長照科系的志趣滿滿,我知道我多慮了,我也應該學習放手了。  兒子個性爽朗又樂觀豁達,所以很受師長同儕喜愛,學長姊也很照顧他,課後時常帶他到處遛達,走遍鄉里大街小巷,如今他儼然成了老金門人。看著他不時傳來的地方美食小吃、隱藏版秘境美景和愈來愈幹練的口吻,我很欣慰他的獨立自主,更欣賞他日趨成熟的體貼細膩。金門,孕育了他。  望著靜謐的得月樓,此時無聲更勝有聲,我與他並肩坐著,無須多言卻能感受到彼此間的相互關懷心思。就像那紅磚塊,熱情洋溢;又像那雪白塔樓,潔淨無瑕。得月樓一遊,我與兒子的心更近了,明亮如月,令人懷念不已。

Read More